沉井砼演算法
1. 簡述沉井法施工的施工要點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沉井法施工的施工要點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當前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同時也對社會環境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環境保護的意識也逐漸增強,對污水的處理力度逐漸加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也在不斷的增加,污水處理廠廠址的設置一般情況沿江河附近。因此,進水泵房和格柵及重要的污水管線上的井室等構築物常常採用沉井施工方式,考慮到沉井在污水處理方面的重要性,下面即將軟土地基的沉井的施工要點做一簡要介紹。
1.測量准備
1.1布設測量控制網
按照設計圖紙的平面位置要求設置測量控制網和水準點,進行定位放線,定出沉井中心軸線和基坑輪廓線,作為沉井製作和下沉定位的依據。
2.沉井製作
2.1首先做地基處理,用粗、中砂墊層做地基的傳力層,使沉井第一次製作時的重量通過混凝土墊層擴散後的荷載值小於下卧層地基土的承載力特徵值。
為防止由於地基不均勻下沉引起井身開裂,對粗、中砂墊層基底夯壓密實。並在上鋪設C10砼墊層一道。
2.1.1砂墊層設計尺寸計算方法如下:
a.砂墊層厚度,根據沉井重量和地基土承載力確定
G/(ιhs)≤fa
得hs≥G/fa-ι
式中:G--沉井的單位長度重量(KN/m)
fa--地基承載力設計值(KN/m2)
hs--砂墊層的厚度(m)
ι--刃腳墊層寬度
b.砂墊層寬度:
B≥b2ι
2.1.2砼墊層的厚度計算:
h砼=(G/R1-b)/2
h--砼墊層厚度(m)
G--沉井第一節單位長度重量(KN/m)
R1--砂墊層的承載力設計值一般取(100KN/m2)
b--刃腳踏面寬度
2.2模板支設:根據設計圖紙,在基底混凝土墊層上放線,刃腳內側模採用MU10磚、MU7.5水泥砂漿砌築,內抹1:3水泥砂漿找平壓光。井壁模板採用加工訂制木質多層板,一次支設至比施工縫略高100mm處,為保證砼澆築外觀效果,下一次支模板前,不允許拆前一次所支模板。待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和施工要求後,再依次拆除。
2.3鋼筋綁扎:池壁牆體鋼筋凈距控制採用鋼筋排架,排架採用Ф14鋼筋製作,架間距1000mm設置。鋼筋交叉點均逐點綁扎,綁絲頭一律扣向里側,嚴防出現因保護層過薄而侵蝕鋼筋的現象。鋼筋連接宜採用直螺紋機械連接,用掛線法控制垂直度,用水平儀測量控制水平度,用木卡尺控制間距,用與結構同強度的細石混凝土墊塊控制鋼筋保護層厚度。在施工縫位置安裝300mm寬鋼板止水帶。
2.4混凝土澆築:沿沉井周圍搭設腳手架,周圍設布料管分布均勻瞎凳下灰,每層厚500mm。注意對稱均勻,防止造成地基不均勻下沉和傾斜。振搗時,振搗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0mm,保證層間結合緊密。混凝土養護採用澆水養護,兩側覆無紡布,養護14天。為防止出現磨亮旅冷縫,應具備足夠的混凝土熟料供應能力。
3.沉井下沉
3.1准備與驗算:檢查混凝土強度和抗滲等級,刃腳、筒壁、底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100%後方可進行第一次下沉。其餘各節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0%方可下沉,根據勘測報告驗算下沉系數,當下沉系數較小時,應採取增加配重,或注入觸變泥漿,減小下沉摩阻力等措施;當下沉系數較大時,可沿井壁外圍回填土方,增大總摩擦力。採取不排水下沉時還需克服水的浮力。因此,為使沉井能夠鍵迅順利下沉,應進行分階段下沉系數的計算,作為確定下沉施工方法和採取技術措施的依據。
下沉系數按下式計算:
K0=(G-B)/Tf
式中G-井體自重;
B-下沉過程中地下水的浮力;
Tf、-井壁總摩擦力;
K0-下沉系數,宜為1.05-1.25,位於淤泥質土中的沉井取小值,位於其它土層中取大值。
當下沉系數較大,或在軟弱土層中下沉,沉井有可能發生突沉時,除在挖土時採取措施外,宜在沉井中加設或利用已有的隔牆或橫梁等作防止突沉措施,並按下式驗算下沉穩定性:
K0』=(G-B)/(TfR)
式中R-沉井刃腳、隔牆和橫梁下地基土反力之和;B-下沉過程中地下水的浮力;
K0』-沉井下沉過程中的下沉穩定系數,取0.8-0.9
當下沉系數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在基坑中停止取土,減少下沉深度;或在井壁頂部堆放鋼、鐵、砂石等材料以增加附加荷重;或在井壁與土壁間注入觸變泥漿,以減少下沉摩阻力等措施。
3.2下沉挖土:刃腳部位採用跳倉破土,使沉井均勻下稱。由沉井中間開始逐漸向四周擴展,每層挖土厚度500mm,沿刃腳周圍保留0.5~1.5m土堤,然後沿沉井壁,每2~3m一段向刃腳方向逐層、對稱、均勻的削薄土層,每次50~100mm,當土層受刃腳擠壓破裂後,沉井在自重作用下均勻垂直下沉,使不產生過大傾斜。
3.3按確保沉井穩定的需要掌握臨界挖深。對沉井下沉過程中的基底隆起、管涌或承壓水引起的不透水層穿破,下沉前要有預計,下沉時應嚴格掌握。
3.4按勤測勤糾偏的原則進行沉井下沉。在終沉階段,刃腳的標高差和平面軸線偏差,要始終控制在規范容許的范圍內。
3.5當沉井為多次製作多次下沉時,每次接高都須滿足沉井的穩定要求;即傳送至刃腳下土層的荷載,應小於該層土的極限承載力。必要時須在井周回填砂土或向井內灌水,保持刃腳下土層的穩定性。
4.沉井干封底
4.1封底條件:當沉井下沉距設計標高200mm時,停止挖土和抽水,使其靠自重下沉至設計標高,沉井達到終沉標高後8小時的累積下沉量≤1cm時,可進行混凝土干封底;
4.2干封底可採用分格澆築方法,其澆築順序和每次澆築格數,要根據下沉終止時的刃腳高差及井格內涌土情況而定;
4.3封底前將鍋底整平,與封底混凝土接觸的刃腳和井壁須鑿毛並洗干凈;
4.4設置集水井,其四周應設反濾層,並與排水溝相連;
4.5集水井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方可封堵。
5.測量控制與觀測
5.1沉井平面位置、標高的控制:在沉井外部地面及井壁頂部四面設置縱橫十字中心控制線、水準基點,以控制其平面位置和標高。
5.2沉井垂直度控制:在井筒內按8等分標出垂直軸線,各吊線錘對准下面的標板來控制,並定時用兩台經緯儀進行垂直偏差觀測。挖土時,隨時觀測垂直度,當線錘偏離墨線50mm,或四周標高不一致時,應立即糾正。
5.3沉井下沉控制:在井壁周圍彈水平線用水準儀來觀測沉降。
5.4觀測:沉井下沉過程中應加強位置、垂直度和標高(沉降值)的觀測,每班測量兩次(於班中和每次下沉後檢測);接近設計標高時,每2h觀測一次,嚴防超沉。由專人負責並做好記錄,發現傾斜、位移或扭轉,應及時糾正。
6.注意事項
6.1沉井開始下沉的5m以內,要特別注意保持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正確,以免繼續下沉,不易調整。
6.2為減少下沉的摩阻力和以後的清淤工作,在沉井的外壁採取隨下沉隨填砂的方法,以減輕下沉難度。
6.3在沉井開始下沉和接近設計標高時,周邊開挖深度應小於300mm,避免發生傾斜。在離設計標高200mm左右停止取土,靠其自重下沉至設計標高。
沉井是修築深基礎和地下構築物的一種施工工藝,可在場地狹窄的情況下施工較深的地下工程,且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可在地質、水文條件復雜地區施工;施工不需復雜的機具設備;與大開挖相比,可減少開挖、運輸和回填的土方等工程量。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 筏板基礎雙層雙向鋼筋底板鋼筋長方向在下還是短方向在下
長方向在下,短方向在上。
受地基反力作用,長方向受力較大,這和樓板支座受力相反。所以長方向在下,短方向在上。
筏型基礎,又叫笩板型基礎、滿堂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系梁聯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大唯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
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
(2)沉井砼演算法擴展閱讀:
筏板基礎選用原則:
1、在軟土地基上,用柱下條形基礎或柱下十字交梁條形基礎不能滿足上部結構對變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2、當建築物的柱距較小而柱的荷載又很大,或柱的荷載相差較大將會產生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礎的整體剛度以調整不均勻沉降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3、當建築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儲液結構(如水池、油庫等),結合使用要求,可採用筏形基礎。
4、風荷載及地震荷載起主要作用的多高層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鋼筋混凝土底板計算:
沉井底板的荷載計算:
沉井鋼筋混凝土底板的計算荷載,應與封底素混凝土板的計算荷載基本相同,取浮力、地基反力兩者中數值較大者為計算荷載進行結構計算。但需注意如下兩點:
1.當選用浮力作為外荷載計算時,一枯仿李般不考慮封底素混凝土作用,全部由鋼筋混凝土底板承擔。計算水頭應從沉井外歷史最高地下水位算至鋼筋混凝土底板底。計算時尚應扣除底板的重量和封底混凝土的重量(當封底混凝土中設拉結鋼筋與底板聯系時)。
2.按整個沉井結構的最大荷載(沉井本身的靜載及活載)來計算均布反力。在計算均布反力時,不計井壁側面摩阻力和底板自重及封底重。
沉井底板的內力計算:
沉井鋼筋混凝土底板的內力計算,可按單跨或多跨板計算。沉井底板的邊界支承條件,依據沉井井壁及底梁的預留凹槽和是否有水平插筋的具體情況而定,在邊界有預留受力鋼筋時,可視為固定支承。僅預沒遲留凹槽時,應視為簡支。
3. 沉井法計算次數
沉積法,也稱為沉降法,是一種測量懸浮液中顆粒濃度的方法。在沉積過程中,顆粒會逐漸沉降到唯裂底部,通過測量顆粒沉降的時間和距離,就可以計算出懸浮液中顆粒的濃度。其中,沉積法的計算次數與實驗條件和實驗目的有關,一般需要進行多次實驗來確保數據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在沉積法實驗中,需要進行多次測量,每次測量需要記錄下顆粒的沉降時間和距離,並根據實驗公式進行計算。如果需要統計多組數據的平均值或者進行數據分析,就需要進行多次實驗指扒閉和計算,以提高此槐結果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因此,沉積法的計算次數一般是多次的。
需要注意的是,沉積法的實驗條件和實驗操作會影響到實驗結果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因此在進行實驗前需要仔細閱讀實驗要求和操作步驟,並進行必要的實驗前准備和校準。同時,在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時,也需要注意數據的范圍和精度等問題,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准確性。
4. 污水泵站沉井施工技術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污水泵站沉井施工技術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1、工程概況
大坑口污水泵站是通過加壓將南寧市朝陽溪污水經跨江管道輸送到江南污水處理廠的一個加壓污水泵站。泵站位於南寧市大坑口朝陽溪旁,經多方案比較優化,泵站結構設計為沉井結構,這也是目前南寧市在建最大的沉井結構之一。沉井結構尺寸為28.6米×23米,下沉深度為16.1米。
2、水文地質情況、氣候條件
泵站地面高程73.2m,沉井底部高程為57.4m泵站場地土層自上而下分別為雜填土
①粉質粘土
②粉質粘土
③圓礫
④粉礫⑤和泥岩。場地地下水主要為貯存於填土層
南寧市氣候為亞熱帶氣候,長夏無冬,雨量充沛,降雨多集中在5~9月間,約佔全年降雨量的72%左右。
3、沉井施工方案鍵迅
沉井根據設計井壁形式,採取分2次製作、1次下沉,施工順序為:挖基坑;鋪設砂墊層,安裝墊架;製作底節、第二節沉井、隔牆;拆除墊架、模板、挖土下沉到設計深度;沉井封底、澆築鋼筋砼底板;製作第三節沉井。
4、沉井結構
下沉受力計算根據以往經驗,沉井高度大於12m,澆築困難,下沉易引起傾斜,本沉井高達16.1m,採取分節製作,分節高度應保證其穩定性,使沉井能在自重下順利下沉,沉井下沉系數計算如下:K=Q/L(H-2.5)f其中:K—沉井下沉系數Q—井壁自重H—井壁高度L—井壁外周長f—土壤的摩擦系數第一次下沉系數(包括第一、二節沉井和底梁、隔牆):K=(539+346.42+151.8+26.38+89.7+40.5)×24/100.4×(16.1-6-2.5)×25=1.5>1.15本沉井根據沉井井壁設計分節,採取分三節製作,高度分別為7.1m,5.5m,3.5m,澆築程序是第一、二節沉井砼和底梁、隔牆砼澆好後,待其達到設計強度100%後,即進行下沉12.1m然後進行封底、澆注設備平台、澆築第三層沉井砼。
5、沉井施工過程
5.1施工坑開挖沉井採取在基坑中製作,以減少下沉深度,降低施工作業面。開挖深度為6米,考慮到拆除墊架和支模操作的需要,基坑比沉井寬2米,四面挖排水溝,集水井,使地下水位降至比基坑底面低0.5m,挖土採用1台小松220-31.0m3反鏟挖掘機進行。配合人工修坡和平整坑底,挖出的土方用自卸車運至棄土場堆放。
5.2沉井製作
5.2.1刃腳支設本沉井高度大,重量重,地基強度較低,採用墊架法支撐。
沉井刃腳鋪設標准枕木(160mm×220mm×2500mm)作支承墊架的墊木,然後在其上支設刃腳及井壁模板,澆築砼。地基上鋪設砂墊層,可減少墊架數量,將沉井的重量擴散到更大的面積上,避免製作中發生不均勻沉降,同時易於找平,便於鋪設墊木磨亮旅和抽除。
根據第一、二節沉井的重量和地基的承載力設計,按下式計算枕木用量:n—每米內墊木根數(根);G—第一節沉井的單位長度的重力(kN/m);F—每根墊木與地基(或砂墊層)的接觸面積(平方米);砂墊層(或地基土)的承載力設計值(kN/平方米)
n=1193.8×24/(97.2×0.22×2.5×250)=2.14枕木間距為0.46m,共用97.2÷0.46≈212根。設8組定位架,砂墊層厚度為50cm,滿足砂墊層底面處的自重應力加砂層底面處加附加應力小於或等於砂墊層底部土層的承載力設計值。選用中砂用平板振動器振搗並瞎凳灑水,控制干密度≥1.56t/m3,地基整平後,鋪設墊木,使頂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平儀控制其標高差在10mm以內,並在其孔隙中墊砂夯實,墊木埋深為其厚度一半。
5.2.2模板支設和鋼筋綁扎沉井製作的模板支設和鋼筋綁扎與普通結構施工要求一樣,只不過由於是在軟基上施工,所以要均勻對稱施工,以防止不均勻沉降。
5.2.3混凝土澆築混凝土採用商品砼,並用砼輸送泵,送至沉井澆築部位,沿井壁均勻對稱澆築。澆築採用分層平鋪法,每層厚30cm,將沉井沿周長分成若干段同時澆築,保持對稱均勻下料,以避免一側澆築,使沉井傾斜,每層混凝土量為23立方米,要求2h內澆築一層。
兩節混凝土的接縫處設凹型水平施工縫,上節混凝土須待下節混凝土強度達到70%後澆築,接縫處經鑿毛及沖洗處理,並澆10cm厚減半石子混凝土。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5. 沉井泥方單價怎麼計算
沉井人工費180-220元一立方
沉井屬差答猜基礎分部,按土建定額有沉井基礎子項按平面尺寸乘以沉井深度算即可,以包括人,虛型機挖土下沉及鋼筋砼的費用。
如果是人工費的話,先舉橘查一下當地當期砌築工人工價,假如是130元/工日,乘以砌築該水井的人工損耗,大概是2.8,這樣人工加為:1.4*130*2.8=509.6元
6. 沉井水下澆築混凝土,混凝土難道不會被水稀釋嗎
沉井水下澆築混凝土,混凝土會有一些被水稀釋:
水下砼為水中澆注的砼,根據水深確定施工方法,較淺時,可用傾倒法施工,水深較深時,可用豎管法澆注,一般配合比同陸上砼相同,但由於受水的影響,一般會比同條件下的陸上砼低一個強度等級,所以應提高一個強度等級,如要求達到C25,應配到C30。另外,還有一種加速凝劑的方法,比較可靠,但造價比較高,
水下混凝土標號不低於C25。
在干處進行拌制,而在水下澆築和硬化的混凝土,叫做水下混凝土。混凝土在水下雖然可以凝固硬化,但澆築質量較差。因此,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或在一些次要建築物的水下部分,才採取水下澆築的方法。對水下澆築混凝土要求較高,鄭液余必須具有水下不分離性、自密實性、低泌水性和緩凝等特性。
進行水下澆築混凝土,拌和物在進入倉面以前,避免與環境水接觸;進入倉面後,與水接觸的混凝土始終與水接觸。後澆的不再與水接觸,要求混凝土應具有足夠的流動性來抵抗泌水和分離的穩定性,而且必須在確能防止流水影響的圍堰內進行。澆築不得中斷並應盡速進行。在澆築完成後24h內,圍堰不得抽水。
為了保證混凝土有良好的流動性,以便利用自身重量沉實,同時保證具有抵抗泌水和分離的穩定性,水下澆築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要求比一般混凝土多,用量在380~450kg/m3之間,水灰比應不超過o.55。含砂率喊滾和用水量也相應較高,而且不能用過大的粗骨料。
水下混凝土與大流動度混凝土類同。根據水下澆築的特點,應加入水下不分離的外力劑,即增稠劑或增黏劑。增稠劑可分為丙烯酸和纖維素兩類。丙烯酸類有聚丙烯醯胺水解物、丙烯醯胺和丙嘶酸共聚物。纖維素類有羥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和羥基丙醯甲基纖維素等。埋好摻主為占水泥重的0.15%~1%。纖維素類具有緩凝性,摻量應偏小些。由於水下混凝土加入了增黏劑,黏度較大,這也是與自密實混凝土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