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命令終端

linux命令終端

發布時間: 2023-06-01 04:47:50

linux 從 0 到 1(一) - 終端簡介,文件與目錄以及相關操作,常用命令

模式:

當打開終端,第一行所見的就叫命令行提示符。我的是這樣的:

命令行提示符,顧名思義就是提示在其後面輸入命令。在你輸入新的一行命令前,這個命令提示符都會出現。分別解析一下上邊代表什麼意思:

oscar 這是當前用戶的名字。Linux是一個多用戶的操作系統,Windows也可以。不過Linux的多用戶管理更方便。我們一般建議每個使用Linux系統的用戶都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賬戶,便於隱私管理。

@ 這個符號我們應該不陌生,我們的電子郵件一般都是 [email protected] 這樣的不是嗎。這個@就表示英語里的at,是「在...裡面,落戶在...的,在其中」的意思。@前面是用戶名,後面是所在的域。

oscar-laptop 這是當前電腦/操作系統的名字。上面說了在@後面的是一個域,所以 oscar@oscar-laptop 就表示oscar-laptop這台電腦的oscar這個用戶。oscar-laptop這個名稱在安裝此Linux系統時可以任意指定。

: 這是分隔符,沒有什麼特別的涵義。

~ 這是當前所在目錄的名字,會隨著用戶進入不同目錄而改變。~表示當前用戶的家目錄,有點類似Windows系統的「我的文檔」這個目錄。

$ 指示你所具有的許可權的字元。在Linux系統中有兩種可能:

因此, oscar@oscar-laptop:~$ 的意思就是:
你目前是以oscar這個用戶登錄;你的電腦名稱為oscar-laptop;你目前位於 ~ 目錄下,就是你的用戶家目錄。你是普通用戶,擁有有限的許可權。

參數里可以包含多個參數,由空格隔開,也可以包含數字,字母,等等。可以說,參數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是一般來說還是遵循一定的規范的。

如果我們要一次加好幾個短參數,可以用空格隔開,例如:

多個短參數也可以合並在一起,例如上面的命令等價於:

請注意:參數的字母的大小寫是有區別的,大寫的T和小寫的t通常表示不同意思。

如果有多個長參數,是不能像多個短參數那樣合並寫的。而是只能以空格隔開,例如:

當然我們也可以組合使用短參數和長參數,例如:

有時候,同一個意義的參數有短參數和長參數兩種形式,效果是一樣的,可以任選哪一種。

有一些參數你還需要給它賦一個值才行。而且短參數和長參數的賦值的方式不盡相同。
例如,短參數賦值,通常是這樣的:

表示把10賦值給p參數。

如果是長參數,則一般是這樣賦值:

長參數的方式更加容易理解,但是不如短參數那麼簡潔。

正如我們說過的,參數的形式沒有絕對的准則。我們上面給出的規則是一般的,有些命令的參數格式可能是我們沒怎麼見過的。

有些參數就不一樣,而且取決於命令。例如對於 ls 這個命令,假如後面帶了一個參數,這個參數是一個目錄的路徑名的話,那麼就會列出此目錄下的文件。

兩種類型的文件

簡單起見,我們把Linux下的文件分為兩大類:

在一個文件系統中,我們總有一個被稱為根目錄的東西,這個根目錄里包含了所有其他目錄和文件。Linux中有且只有一個根目錄,就是

是的,就是用一個斜杠表示。沒有比根目錄再高一階的目錄了,因為沒有目錄包含根目錄,根目錄就是Linux最頂層的目錄。

Linux系統安裝後,包含了很多的文件和目錄(雖然其實都是文件),我們很容易迷失在「茫茫文海」中。

當然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列出Linux中的所有文件,那不現實。但是我們可以向你展示如何在Linux的目錄樹中來回穿梭,你可以知道此刻你位於哪個目錄下。就好比能看懂Linux這個很大的「地圖」。

pwd 是英語Print Working Directory的縮寫,表示「列印當前工作目錄」。

which 命令:獲取命令的可執行文件的位置,which命令用於顯示一個命令的對應的可執行程序的位置。可能聽起來有點拗口。

在Linux下,每一條命令其實對應了一個可執行程序。我們在終端中輸入命令,再按回車的時候,其實就是執行了對應的那個程序。比如說,pwd命令對應的pwd程序就是存在於Linux中的。

which命令接受一個參數,也就是你想要知道其可執行程序位於哪裡的那個命令。

我們來測試一下,就拿pwd命令來測試好了:

得到:

因此,pwd命令對應的pwd這個可執行程序位於/bin目錄中。

我們也可以注意到Linux中的可執行程序和Windows中不太一樣,在Windows中可執行程序一般以.exe結尾,而Linux中一般是沒有後綴名的。

Linux中的可執行程序也不是都位於相同目錄的。我們可以來測試一下which命令本身對應的可執行程序位於哪裡:

我們可以看到,which命令對應的可執行程序which並不位於/bin中,而是在/usr/bin中。

Ubuntu的終端默認是有顏色標注的,一般來說:

如果在你的終端里沒有標明顏色,那麼你可以加上參數 --color=auto 來開啟顏色標注。如下:

如果你不需要顏色標注,那麼可以用 --color=none 來關閉顏色標注。如下:

當然,為了避免每次都輸入這么一串額外的參數,其實我們可以在一個配置文件里修改,使得永久顯示顏色或不顯示顏色。

在Linux,以點( . )開頭的文件是隱藏文件,不過這里不包括開頭的兩個 . 和 .. ,這兩個的含義如下:

- . (一個點)表示當前目錄。在當前情況下,就是 /home/oscar 。

- .. (兩個點)表示上一級目錄。因為當前目錄是/home/oscar,所以上一級目錄就是 /home 。

我們有一個大寫的參數 -A,它的作用和小寫的-a幾乎一樣,唯一不同就是-A不列出 . 和 .. 這兩個文件。

-l 這個參數算是ls命令最常用的了。加上-l參數使得ls命令列出一個顯示文件和目錄的詳細信息的列表。

當我們僅用ls -l時,列出的文件詳細信息中,文件的大小是以位元組為單位的。有時這不是太直觀。我們可以再加一個參數-h,h是humain readable的縮寫,表示「適合人類閱讀的」。所以我們的命令變成了:

t是time的縮寫。

命令也是很有用的,因為它可以讓我們知道文件和目錄所佔的空間大小。

雖然ls -l命令也可以顯示文件和目錄的大小,但是命令統計的才是真正的文件大小。命令會深入遍歷每個目錄的子目錄,把所有文件的大小都做一個統計。

是英語disk usage的縮寫,表示「磁碟使用/佔用」。

我們的命令也可以使用參數。

cat命令和less命令:顯示文件內容,這兩個命令只能顯示文件內容,並不能對文件內容進行修改。

一次性顯示文件的所有內容,如果你想要在顯示的文件內容上加上行號,那麼你可以加上 -n 這個參數。

分頁顯示文件內容

head命令和tail命令:顯示文件的開頭和結尾。

顯示文件開頭,默認情況下,head會顯示文件的頭10行。我們也可以指定顯示的行數,用 -n 這個參數:

就會顯示文件的頭5行。

顯示文件結尾。默認情況下,tail會顯示文件的尾10行。

我們也可以指定顯示的行數,用 -n 這個參數:

就會顯示文件的尾5行。

tail命令還可以配合 -f 參數來實時追蹤文件的更新:

這樣,就會檢查文件是否有追加內容,如果有,就顯示新增內容。

默認地,tail -f會每過1秒檢查一下文件是否有新內容。你也可以指定間隔檢查的秒數,用 -s 參數:

可以用快捷鍵 Ctrl + c 來終止tail -f 命令。

touch命令和mkdir命令:創建文件和目錄

創建一個空白文件。事實上,Linux沒有一個命令是專門用來創建一個空白文件的。touch命令其實一開始的設計初衷是修改文件的時間戳,就是可以修改文件的創建時間或修改時間,讓電腦以為文件是在那個時候被修改或創建的。但是touch命令如果後面跟著的文件名是不存在的,那麼它就會新建一個。

事實上,我們可以用touch命令同時創建多個文件:

如果我所要創建的文件的名字里有空格怎麼辦呢?

很簡單,加上雙引號:

創建一個目錄。

mkdir也可以同時創建好幾個目錄:

如果我所要創建的目錄的名字里有空格怎麼辦呢?

很簡單,加上雙引號:

我們還可以用 -p 參數來遞歸創建目錄結構。

比如:

cp命令和mv命令:拷貝文件和移動文件

拷貝文件或目錄

cp是英語的縮寫,表示「拷貝」。所以,顧名思義,此命令用於拷貝。cp命令不僅可以拷貝單個文件,還可以拷貝多個文件,也可以拷貝目錄。

復制文件到另一個目錄只需要把cp命令的第二個參數換成目錄名。

拷貝目錄
要拷貝目錄,只要在cp命令之後加上-R參數(注意是大寫的R)。拷貝的時候,目錄中的所有內容(子目錄和文件)都會被拷貝。

使用通配符*
*號(星號)是很常用的正則表達式的符號,被稱為「通配符」,

所以如果我們用如下命令:

那麼就會把當前目錄下所有txt文件拷貝到folder這個子目錄當中。
又如:

那麼就會把當前目錄下凡是以ha開頭的文件都拷貝到folder目錄中。

移動文件

mv是英語move的縮寫,表示「移動」。mv命令有兩個功能:

用mv命令來移動目錄很簡單,不需要額外的參數,就跟移動文件一樣:

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通配符。

除了移動文件,mv命令還可以用於重命名文件。

事實上,Linux中沒有一個專門的命令用於重命名文件。之所以mv命令可以重命名文件,其實還是歸因於它的機制:移動文件。經過mv移動之後,原始文件變成了新的名字的文件,文件內容是不變的,這不就相當於重命名了嗎?

以上命令會將new_file重命名為renamed_file。

刪除文件和目錄

rm命令可以刪除一個文件,多個文件,目錄,甚至你的整個Linux系統(如果你願意的話)。

以上命令刪除當前目錄下的new_file_這個文件。
我們也可以同時刪除多個文件,只要用空格隔開每個文件即可。例如:

保險起見,用rm命令刪除文件時,可以加上 -i 參數,這樣對於每一個要刪除的文件,終端都會詢問我們是否確定刪除。i是英語inform的縮寫,表示「告知,通知」。

有兩種回答:

y:是英語yes的縮寫,表示「是」。那麼回車確認後,文件就刪除了。

n:是英語no的縮寫,表示「否」。那麼回車確認後,文件不會刪除。

如果在rm命令後加上-f參數,那麼終端不會詢問用戶是否確定刪除文件,不論如何,文件會立刻被強制刪除。

f是英語force的縮寫。

以上命令會強制刪除file文件。

r是英語recursive的縮寫,表示「遞歸的」。所以使用-r參數,可以使rm命令刪除目錄,並且遞歸刪除其包含的子目錄和文件。

這個命令也挺危險的,用得不好可能你的子目錄和文件都沒了。

以上命令會刪除one這個目錄,包括其子目錄和文件。

其實,也存在一個命令

看著和 rm -r 挺像的。但是這個命令有個局限性:只能刪除空的目錄。

創建鏈接

事實上,Linux下有兩種鏈接類型:

為了區分這兩種鏈接類型的不同,我們首先來談一談如Linux這樣的操作系統中文件在硬碟上的存放。

文件在硬碟上存儲時,大致來說(請注意我用了「大致來說」),每個文件有兩部分:

文件名的列表是儲存在硬碟的其他地方的,和文件內容分開存放,這樣方便Linux管理。

注意:為什麼我上面要用「大致說來」呢?因為此處我們簡化了描述,其實每個文件有三部分:

我們這里簡化地將文件分為兩部分:文件名和文件內容。因為我們不想把事情復雜化,我們想要理解兩種鏈接類型的區別,暫時只要知道這些就夠了。

每個文件的文件內容被分配到一個標示號碼,就是inode。因此每個文件名都綁定到它的文件內容(用inode標識)。原理如下圖:

下面我們學習如何創建硬鏈接和軟連接。

比之軟鏈接,硬鏈接的使用幾率小很多。但是我們還是要學習一下,畢竟可能會用到。

硬鏈接的原理:使鏈接的兩個文件共享同樣的文件內容,也就是同樣的inode。

所以一旦文件1和文件2之間有了硬鏈接,那麼你修改文件1或文件2,其實修改的是相同的一塊內容。只不過我們可以用兩個文件名來取到文件內容。

硬鏈接有一個缺陷:只能創建指向文件的硬鏈接,不能創建指向目錄的硬鏈接。但是軟鏈接可以指向文件或目錄。當然了,事實上,通過一些參數的修改,也可以創建指向目錄的硬鏈接,但是比較復雜,這里不再詳述。所以對於目錄的鏈接,我們一般都是用軟鏈接。

硬鏈接原理圖:

要創建硬鏈接,直接用ln命令,不加任何參數:

我們可以用ls -i命令查看一下(-i參數可以顯示文件的inode)。對於硬鏈接來說,刪除任意一方的文件,共同指向的文件內容並不會從硬碟上被刪除。

我們用ls -l命令查看文件信息的時候,第二列的那個2,其實是表示擁有相同inode號的文件數。不難理解,因為它們指向相同的文件內容,所以共享一個inode。

這個第二列的數字,一般來說對於普通文件,都是1,因為不同文件inode不同嘛。對於目錄來說,這第二列的數字標明目錄內所含文件數目。

其實,軟鏈接才是真正像我們在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的,其原理很相似。

創建硬鏈接是ln不帶任何參數,但是要創建軟鏈接需要加上-s參數。s是symbolic(符號的)的縮寫。

file2指向的不再是file1的文件內容(和硬鏈接不同),而是指向file1的文件名。

軟鏈接原理圖:

用ls -l命令查看一下,會發現形式和之前的硬鏈接不一樣噢,file2的信息是這樣的: file2->file1,表示file2指向file1。

而且file2前面的許可權那裡的第一個字母變成了l,表示link(鏈接)。之前硬鏈接的時候是沒有l的,硬鏈接外表看起來就和普通文件類似。

我們用ls -l命令查看文件信息的時候,第二列的那個1,表示擁有相同inode號的文件數。不難理解,因為file2指向file1,它們並沒有指向同一塊文件內容,所以它們的inode號不相同。

軟鏈接的特點:

⑵ Linux終端命令神器--Screen命令

screen的功能大體有三個:

會話恢復: 只滲吵悶要Screen本身沒有終止,在其內部運行的會話都可以恢復。

多窗口:碰衫在Screen環境下, 所有的會話都獨立的運行,並擁有各自的編號、輸入、輸出和窗口緩存

會話共享:Screen可以讓一個或多個用戶從不同終叢彎端多次登錄一個會話,並共享會話的所有特性。

安裝screen:

# CentOS

yum install screen

# Debian/Ubuntu

apt install screen

Attached :表示當前screen正在作為主終端使用,為活躍狀態。

Detached :表示當前screen正在後台使用,為非激發狀態。

# 查看已存在終端

screen -ls

# 創建一個叫Hello的虛擬終端

screen -S Hello

# 進入虛擬終端32307

screen -r 32307

There is no screen to be resumed matching錯誤解決辦法

1.在使用screen -r ******(id)重新連接程序界面時出現以下問題:

後來發現是因為突然斷網,雖然重新連接,但之前的screen還是處於打開狀態(1個screen無法同時打開2次),所以無法重新打開screen,解決方法如下:

2.首先使用screen -d *****(id),先退出,然後再使用 screen -r *****(id)重新連接

⑶ Linux打開終端的命令是什麼

1、在Linux的首頁使用Ctrl+alt+T,打開終端。

⑷ Linux終端可以干什麼

終端是什麼?
終端其實就是為主機提供了人機介面,每個人都通過終端使用主機的資源。終端有字元終端和圖形終端兩種模式。在圖形環境下,通過滑鼠點擊來完成管理任務;在文本界面環境下,是伺服器常用的模式,使用linux命令來控制系統完成工作。終端是存在於用戶和計算機之間溝通的橋梁,用戶可以通過終端控制計算機來工作。
一般管理和操作Linux都是在終和扮型端進行,比如:管理資料庫、管理負載均衡,配置各種網路服務,開發自動化shell腳本,都是在終端進行的,總而言之,管理和缺頃操作Linux都是在終端進行。
終端使用有哪些常用的快捷鍵?
Ctrl+r:實現快速檢索使用過的歷史命令。
Ctrl+a:游標回到命令行首。
Ctrl+e:游標回到命令行尾。
ctrl+w:移除游標前的一個單詞
Ctrl+k:刪除游標處到行尾的字元。
Ctrl+u:刪除整個命令喚猜行文本字元。
Ctrl+y:粘貼Ctrl+u,Ctrl+k,Ctrl+w刪除的文本。
Ctrl+d:刪除提示符所在出的一個字元,在空命令行的情況下可以退出終端。
esc+.:上一個命令的後面的參數
Ctrl+b:游標向行首移動一個字元。
Ctrl+f:游標向行尾移動一個字元。
Ctrl+h:向行首刪除一個字元。
Ctrl+i:相當於Tab鍵。
Ctrl+L:清屏
Ctrl+s:使終端發呆,靜止,可以使快速輸出的終端屏幕停下來。
Ctrl+q:退出Ctrl+s引起的發呆。
Ctrl+z:使正在運行在終端的任務,運行於後台。
Ctrl+c:中斷終端中正在執行的任務。
Tab鍵:命令、文件名等自動補全功能。

⑸ linux終端命令的使用

shutdown
功能說明:系統關機命令
語法:shutdown [-t sec] [-arkhncfFHP] time [warning-message]
包名稱:SysVinit
相關命令:halt,reboot
補充說明:本命令可以關閉所有的程序,並依用戶的需要,進行重新開機或關機的操作。Shutdown命令可以指定系統在特定時間關機,但僅限於當日。若需指定在特定日期關機,則需搭配at命令執行。
參數:
-a
Use /etc/shutdown.allow.
-t sec
Tell init(8) to wait sec seconds between sending processes the warning and the kill signal, before changing to another runlevel.
-k
Don't really shutdown; only send the warning messages to everybody.
-r
Reboot after shutdown.
-h
Halt or poweroff after shutdown.
-H
Halt action is to halt or drop into boot monitor on systems that support it.
-P
Halt action is to turn off the power.
-n
[DEPRECATED] Don't call init(8) to do the shutdown but do it ourself. The use of this option is discouraged, and its results are not always what you'd expect.
-f
Skip fsck on reboot.
-F
Force fsck on reboot.
-c
Cancel an already running shutdown. With this option it is of course not possible to give the time argument, but you can enter a explanatory message on the command line that will be sent to all users.
time
When to shutdown.
warning-message
Message to send to all users.

範例:
1)立即關閉系統:
# shutdown -h now
2)執定在21:10將系統重新開機:
# shutdown -r 21:10
3)指定10分鍾後關機,並發送警告信息:
# shutdown +10 「conputer will shut down」
4)取消關機:
# shutdown -c

⑹ Linux打開終端的命令是什麼

gnome-terminal(但是默認打開的是家目錄為終端)可以把這個命令設為快捷鍵缺點就是要自己慢慢cd 到自己的工作路徑

⑺ 如何在linux終端下用命令編輯一個文件並保存

在linux終端下用命令手芹編輯一個文件並保存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首先打開命令控制台找到要編輯的文件,執行命令ls看看下面有幾個文件,我這個下面有個index.php文件畢團畢。

⑻ Linux終端命令快捷鍵

Linux終端命令快捷鍵匯總

相信很多Linux桌面用戶都對使用Linux終端感到反感,其實它沒大家想的那麼復雜,很多常見操作都可以直接在終端中進行。特為大家匯總了提升終端命令執行效率的快捷操作,希望能幫助你學習和提升效率。

移動定位游標

在終端中移動游標和定位似乎非常不便,其實不是你想的那樣,有很多種方式可以讓鍵盤成為你的好朋友,只是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而已。

定位單詞

在長段的命令中,使用 Ctrl + ← 和 Ctrl + → 可快速將游標定位到命令中單詞的首字母或末尾,實現在各單詞之間的快速跳動定位。

你可以試著在終端中輸入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命令後,按 Ctrl+ 左鍵或 Ctrl + 右鍵來試試效果。

定位行首和行尾

定位到命令行首可以使用 Ctrl + A,行尾則使用 Ctrl + E 快捷鍵。

清除部分、全部或整行

使用 Ctrl + K 快捷鍵可以將當前游標位置之後的所有部分快速清除,Ctrl + W 可以清除當前游標位置之前的一個單詞,而 Ctrl + U 則可以直接剛整行命令直接清除。

自動補全命令或路徑

tab 鍵可以直接補全命令和路徑,讓我們免去很多輸入錯誤的可能。當然,在命令記不全時,只需輸入幾個首字母即可用 tab 鍵來補,還是十分方便的'。

例如:要在 Ubuntu 安裝軟體,只需輸入 apt-get ins 按 tab 之後即可被補全成 apt-get install。

切換最近使用的命令

在Linux 的終端歷史記錄中會記下用戶執行過的命令,用戶只需按鍵盤的 ↓、↑ 上下箭頭即可快速切換執行過的命令。

復制前行

!! 雙驚嘆號直接表示上一行命令,例如要用 sudo 重復執行上一條命令,無需再輸一遍,只需執行如下命令即可:

1. sudo !!

執行指定歷史命令

若你想重復執行的命令不是「上一條」,則不能再使用 !! 了。此時使用 ! 跟上要重復執行的前述命令開頭即可。

復制前一個參數

文件夾復制並粘貼到新路徑後,你可能還要在目錄中進行其它操作,此時可以這樣切換:

1. cd !$

其中的 !$ 表示上次使用的參數,通常只用於目錄。

目錄導航

在Linux 終端中進行目錄導航和切換還是使用 cd 命令,下面介紹一些 cd命令的常見操作。

導航到特殊文件夾

在Linux 中操作文件夾時輸入路徑就是一個苦差事,但若你是通過桌面登錄系統的話,可以直接將要指定的文件夾拖入終端窗口,而不必手動輸入路徑。

回到上級目錄

與Windows 一樣,使用 cd.. 即可。如果要在父目錄的各文件夾之間進行切換,使用 ../文件夾名即可。

回到上個目錄

如果你操作到一半時,需要返回上個進入過的目錄,可以使用 – 破折號:

1. cd -

其它目錄導航操作

cd 返回家目錄

pwd 查看當前目錄

cd / 回到根目錄(需要有許可權)

多任務

執行多條命令

要在 Linux 終端中同時執行多個任務,只需用 && 符號將多條命令串連起來即可,例如:

1. apt-get update && apt-get upgrade

命令失敗備用

&& 只會在前面一條命令執行成功時才會繼續執行後續命令,如果你想在首條命令執行失敗時提供備用命令,只需將&& 替換為 || 即可。

後台執行任務

在任意 Linux 命令最後加上 &符號即可將此任務丟到後台去執行,比較適合運行時間較長的任務。對於後台執行的任務可以使用jobs 命令進行顯示查看,也可以用 kill 將其幹掉或用fg 命令將其挪到前台.

;

⑼ 書寫Linux命令強制關閉一個終端,該終端進程號為1234

要備殲強制關閉仿罩沖一個終端,可以使用 Linux 命令 kill。該命令接收一個進程號作為參數,並發送信號給指定的進程,以終止該進程。

如果要強制關閉終端進程號為 1234 的終端,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kill -9 1234


其中,參數 -9 表示發送 SIGKILL 信號給進程,該信號是強制終止進程的信號。

注意,使用 kill 命令會強制終止進程,可能會造成不悶岩必要的數據丟失或其他問題。因此,在使用 kill 命令時應謹慎操作。

⑽ linux系統終端命令怎麼輸入

直接在終端顯示頁面輸入相應的命令即可。

解釋:liunx系統大部分都沒有windows系統的管理界面,所有的命令都是在命令行輸入的,所以linux的終端都是命令行的,提問者也沒必要糾結這個事。

備註:建議可以先簡單的學習下liunx命令,開始的時候對命令行不太適應也是正常的,後續適應了也就好了。

熱點內容
scratch少兒編程課程 發布:2025-04-16 17:11:44 瀏覽:637
榮耀x10從哪裡設置密碼 發布:2025-04-16 17:11:43 瀏覽:366
java從入門到精通視頻 發布:2025-04-16 17:11:43 瀏覽:82
php微信介面教程 發布:2025-04-16 17:07:30 瀏覽:308
android實現陰影 發布:2025-04-16 16:50:08 瀏覽:789
粉筆直播課緩存 發布:2025-04-16 16:31:21 瀏覽:339
機頂盒都有什麼配置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210
編寫手游反編譯都需要學習什麼 發布:2025-04-16 16:19:36 瀏覽:810
proteus編譯文件位置 發布:2025-04-16 16:18:44 瀏覽:364
土壓縮的本質 發布:2025-04-16 16:13:21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