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刀系統演算法
『壹』 數控排刀具體對刀方法
對刀的方法有很多種,按對刀的精度可分為粗略對刀和精確對刀;按是否採用對刀儀可分為手動對刀和自動對刀;按是否採用基準刀,又可分為絕對對刀和相對對刀等。
運行程序前要先將基準刀移到設定的位置。 在用G50設置刀具的起點時,一般要將該刀的刀虛穗偏值設為零沒譽廳。 此方式的缺點是起刀點位置要在加工程序中設置,且操作較為復雜。但它提供了用手工精確調整起刀點的操作方式,有的人對此比較喜歡。 (3)用G54~G59設置程序原點 ①試切和測量步驟同前述一樣。 ②按「OFSET SET」鍵,進人「坐標系」設置,移動游標到相應位置,輸入程序原點的坐標值,按「測量」或「輸入」鍵進行設置。如圖4所示。 ③在加工程序里調用,例如:G55 X100 Z5...。G54為默認調用。 注意:若設置和使用了刀偏補償,最好將G54~G59的各個參數設為0,以免重復出錯。對於多刀加工,可將基準刀的偏移值設置在G54~G59的其中之一,將基準刀的刀偏補償設為零,而將其它刀的刀偏補償設為其相對於基準刀的偏移量。 這種方式適用於批量生產且工件在卡盤上有固定裝夾位置的加工。銑削加工用得較多。 執行G54~G59指令相當於將機床原點移到程序原點。 (4)用「工件移」設置程序原點 ①通過試切工件外圓、端面,測量直徑,根據公式(1)計算出程序原點(工件原點)的X坐標,記錄顯示屏顯示的原點Z坐標。 ②按「OFSET SET」鍵,進入「工件移」設置,將游標移到對應位置,分別輸入得到的X. Z坐標值,按機床MDI鍵盤上的「INPUT」鍵進行設置。如圖5所示。 ③使X、Z軸回機床原點(參考點),建立程序原點坐標。 「工件移」設置亦相當於將機床原點移到程序原點(工件原點)。對於單刀加工,如果設置了「工件移」,最好將其刀偏補償設為0,以防重復出錯;對於多刀加工,「工件移」中的數值為基準刀的偏移值,將其它刀具相對於基準刀的偏移值設置在相應的刀偏補償中。4 多刀對刀 FANUC數控系統多刀對刀的組合設置方式有:①絕對對刀;②基準刀G50+相對刀偏;③基準刀「工件移」+相對刀偏;④基準刀G54~G59+相對刀偏。 (1)絕對對刀所謂絕對對刀即是用每把刀在加工餘量范圍內進行試切對刀,將得到的偏移值設置在相應刀號的偏置補償中。這種方式思路清晰,操作簡單,各個偏移值不互相關聯,因而調整起來也相對簡單,所以在實際加工中得到廣泛應用。 (2)相對對刀所謂相對對刀即是選定一把基準刀,用基準刀進行試切對刀,將基準刀的偏移用G50,「工件移」或G54~G59來設置,將基準刀的刀偏補償設為零,而將其它刀具相對於基準刀的偏移值設置在各自的刀偏補償中。 下面以圖2所示為例,介紹如何獲得其它刀相對基準刀的刀偏值。 ①當用基準刀試切完外圓,沿Z軸退到a點枯隱時,按顯示器下方的「相對」軟鍵,使顯示屏顯示機床運動的相對坐標。 ②選擇「MDI」方式,按"SHIFT"換檔鍵,按"XU"選擇U,這時U坐標在閃爍,按「ORIGIN」置零,如圖6所示。同樣將w坐標置零。 ③換其它刀,將刀尖對准a點,顯示屏上的U坐標、W坐標即為該刀相對於基準刀的刀偏值。此外,還可用對刃儀測定相對刀偏值。5 精確對刀 從理論上說,上述通過試切、測量、計算;得到的對刀數據應是准確的,但實際上由於機床的定位精度、重復精度、操作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手動試切對刀的對刃精度是有限的,因此還須精確對刀。 所謂精確對刀,就是在零件加工餘量范圍內設計簡單的自動試切程序,通過「自動試切→測量→誤差補償」的思路,反復修調偏移量、或基準刀的程序起點位置和非基準刀的力偏置,使程序加工指令值與實際測量值的誤差達到精度要求。由於保證基準刀程序起點處於精確位置是得到准確的非基準刀刀偏置的前提,因此一般修正了前者後再修正後者。 精確對刀偏移量的修正公式為: 記:δ=理論值(程序指令值)-實際值(測量值),則 xo2=xo1 +δx(3) Zo2=Zo1-δZ 注意:δ值有正負號。 例如:用指令試切一直徑40、長度為50的圓柱,如果測得的直徑和長度分別為040.25和49.85,則該刀具在X、Z向的偏移坐標分別要加上-0.25和-0.15,當然也可以保持原刀偏值不變,而將誤差加到磨損欄。
『貳』 手袋算料,手工開半pu皮料,怎麼算所用皮料碼數,
假如您要開500件的pu料,紙格長是10寸,寬是8寸, 面積演算法是:8x10/36/54x500=20.5761317碼 也可以8x10/1944x500=20.5761317碼
還有排刀演算法。54是料的寬度,有的料寬度不是54的,有52,54,58,63的。 36是一碼料的長度。
排刀演算法比面積演算法要准確些,面積演算法物料結果相差很大。
排刀演算法,就按照上面的尺寸。
幅寬52吋為例52/10=5片,則為每一排料所開的片料派斗,500片需要100排,所以是8*100=800吋。800/36=22.22碼。所以只能是22.22碼才夠開。
如果用另一種排法52/8=6片,則為每一排料所開的脊搏片料,500片需要500/6=84排,84排*10吋=840吋,840/36=23.33碼料,兩者相比較,用10吋開橫料比較省。
至於面積演算法,根本就塵野磨不夠開,而且浪費比較大。邊角料不可用,所以結果是不能用。
『叄』 手袋開料排刀常識
1.排刀算手袋材料的相關知識
一.馬克計料簡介: 1.馬克計料的目的及意義: 馬克計料相當於某些工廠的BOM材料清單,它有別於材料清單的地方是材料清單只是結果,而馬克計料還包含計算之過程.它是以最節約合理的方式列出袋子在製作過程中所需的所有材料的用量/裁斷方式以及材料在袋子上的部位. 2.馬克計料的作用: A.為計算袋子的材料成本提供單位用量; B.為采購物料提供依據; C.為倉庫發料/生產單位領料提供標准用量; D.為備料人員提供裁剪之標准; E.為品保部門及製作單位提供參考依據. 3.馬克計料的依據: A.交制單:交制單包括業務的樣品單/聯絡單/修改單以及客人的一些修改意見等; B.樣品:樣品有客代樣/原樣/留樣等; C.型版(及紙格); D.除以上三個依據之外,在沒有樣品和紙格的情況之下,有時還會依據圖紙進行計料估價,因此圖紙有時也成了代替樣品和紙格的重要計料依據. 4.馬克計料的單位: 馬克計料常用的單位是碼(Y)和英寸(「),還有CM/M/KG等. 5.馬克計料的作業流程: 大貨馬克計料(單批用量/標准用量) 樣品馬克計料(單位用量) 6.馬克計料的構成: 表頭和欄位 表頭包括:成品代號/交制單號/品名/定單數量/SIZE/樣品數量/色號/生產數量等. 料號/名稱 規格 單位 型版編號 規格 橫*直 單組 需求量 單床摸數 橫*直 總摸數 分母段乎 分子 余料比 允損率 標准用量 工廠接訂單時都做一份材料姿枯清單,依據清單進行計算手袋成本價格,經驗豐富的行家准確率也有八九成。
一年半截的新手建議用馬克計料。皮具手袋用料成本計價有很多種方法 , 如面積法 / 排版法及馬克排版法 , 這幾種方式各有其優缺點 . 而馬克排版又分為兩種情況 , 一種是規則裁片排版 , 一種為不規則裁片排版。
馬克計料有別於材料清單的地方是材料清單只是結果 , 而馬克計料還包含計算之過程 . 它是以最節約合理的方式列出袋子在製作過程中所需的所有材料的用量 / 裁斷方式以及材料在袋子上的部位 . 馬克計料的作用 : A. 為計算袋子的材料成本提供單位用量 ; B. 為采購物料提供依據 ; C. 為倉庫發料 / 生產單位領料提供標准用量 ; D. 為備料人員提供裁剪之標准 ; E. 為品保部門及製作單位提供參考依據 . 馬克計料的依據 : A. 交制單 : 交制單包括業務的樣品單 / 聯絡單 / 修改單以及客人的一些修改意見等 ; B. 樣品 : 樣品有客代樣 / 原樣 / 留樣等 ; C. 型版 ( 及紙格 ); D. 除以上三個依據之外 , 在沒有樣品和紙格的情況之下 , 有時還會依據圖紙進行計料估價 , 因此圖紙有時也成了代替樣品和紙格的重要計料依據 . 1. 馬克計料的單位 : 馬克計料常用的單位是碼 (Y) 和英寸 ( " ), 還有 CM/M/KG 等 . 2. 馬克計料的作業流程 : 大貨馬克計料 ( 單批用量 / 標准用量 ) 樣品馬克計料 ( 單位用量 ) 3. 馬克計料的構成 : 表頭和欄位 4. 表頭包括 : 成品代號 / 交制單號 / 品名 / 定單數量 /SIZE/ 樣品數量 / 色號 / 生產數量等 . 馬克計料中主料的計算 : 1. 規則裁片排版 : 規則裁片排版 , 通常是先測量出原有型版或裁片的尺寸 , 在此基礎上加 1/8 ″ 或 1/4 ″ 損耗 , 視具體情況而定 ( 如收縮性強的物料留 1/4 ″ 反之留 1/8 ″ ). 此尺寸即為馬克計料中的規格 ( 橫 * 直 ). 然後根據物料寬握冊悉度和假設長度計算出分子 / 分母 , 以此算得標准用量或單位用量 , 其計算方式為 : 片數 = 物料寬 ( 長 ) 度 / 裁片寬 ( 長 ) 度 ( 取整數 ) 物料寬 ( 長 )= 裁片寬 ( 長 )* 片數 ( 余數需加夠整數再加 1 ″ ) 其中第一個公式用於在知道物料寬 ( 長 ) 度方向上求可以排多少片裁片 . 其中第二個公式用於假設排 X 片裁片後求物料的寬 ( 長 ) 度 . 2. 不規則裁片計算 : 對於不規則裁片 , 為了達到最節約的目的 , 因此需要一個有效的動作—排版 , 也稱馬克排版 , 即按一定的規律以最節省的方式排列型版 . 通過排版得到最大值 / 最小值 , 即為計料中的規格 ( 橫 * 直 ), 然後根據物料寬度和假設長度結合以下公式計算出分子 / 分母 . 片數 =[ 寬 ( 長 )- 最大值 ]/ 最小值 * 2+2 長 ( 寬 )=( 片數 -2)/2 * 最小值 + 最大值 其中第一個公式用於在知道物料寬 ( 長 ) 度方向上求可以排多少片裁片 . 其中第二個公式用於假設排 X 片裁片後求物料的寬 ( 長 ) 度 . 副料的測量 : 1. 需用刀摸裁斷的副料 , 如弧形粘扣帶 , 須注意一定的方向且加 1/4 ″ 損耗 . 2. 織帶 / 粘扣帶 / 松緊帶 /PP 繩 / 松緊繩等須先行加工再發往製作單位的物料 , 通常按實際用料的長度進行量取計算 , 特別是用作補強的織帶要求 100% 的准確 ( 量型版 ) 3. 包邊帶 ( 包括織帶用於包邊 , 主料包邊裁條 )/P 型管 / 松緊帶包邊等跑百碼損耗較大的物料 , 測量時要在型版或樣品上的量取實際長度後加 1~2 ″ 的寬放 , 視具體情況而定 . 4. 百碼拉鏈的量取是其實際長度 , 如較長拉鏈可考慮加 1/8 ″ ~1/4 ″ 的寬放 . 條狀拉鏈的長度則為其兩止粒間實際長度不留寬放 . 拉鏈在計料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拉鏈拉頭一定要配套 , 決不可混用 . 5. 扣具的計料 , 應注意材質 / 規格 . 6. 四合扣 / 按扣 / 雞眼扣 / 撞釘 / 中空釘 / 螺絲與螺母等都需配套使用 . 7. 特殊副料的量取 , 如 : 手機袋側圍的松緊帶因加工後會收縮故需留 。
2.手袋開料的方法
蓋面、前幅、後幅、側圍皮及橫頭要對紋,皮面無裂紋、花爛、根疤、刀疤、松紋、牛筋、斑點,紋路色澤要一致。 2.沖里料輔料工藝標准: A)在開料前必須仔細核對所沖的物料名稱、規格、顏色是否與紙格刀模相符。 B)所開裁的物料一定要按足所需的紋路來沖。 C)有色差的物料,必須分開配色配套沖料,沖好的配件應分開放好並作好記號,以免在生產時做成不必要的混亂。 D)在沖料時料面要平直,無皺摺痕或捲起,開料的層數不能超過規定層數,以免刀模變形。 E)在沖料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沖出的配件是否抽紗,散邊,配件與刀模是否有變形現象。 F)在沖需改沖的配件時要注意啤板磨損程度,以免沖出的配件花邊,變形。 3.壓嘜:壓嘜前要認真核對需壓嘜的配件與位置是否正確, 壓嘜位置要准確。壓嘜溫度、力度要適中,壓出的LOGO圖案字體必須完整清晰,LOGO圖案字體深淺力度要均衡、無壓爛、無重影等現象。 4.鏟皮:鏟皮時皮料厚度與袋型而異,對照訂單工藝要求調整鏟皮的厚度與寬度,要求鏟皮厚度一致,寬度均勻,皮料底層不能有波紋及凹凸不平現象。 手袋一般搭位鏟3/8寸斜口,角位飛薄,折邊平鏟3/8寸,銀包搭位鏟5/16寸斜口,內格折邊鏟5/16寸,大面折邊鏟3/8; 需要過大鏟的配件要根據皮質的軟硬度,來確定過大鏟的厚度,一般情況下,肩帶耳、手挽耳過1.4mm,底托0.4mm皮糠紙,尼龍里,銀包大面過1.5mm,內貼的皮過0.8mm,袋仔皮過1.0mm,中貼皮過0.6mm. 還有斜紋包帶的計算方式, 馬克算料法可以試試
對於不規則裁片 , 為了達到最節約的目的 , 因此需要一個有效的動作—排版 , 也稱馬克排版 , 即按一定的規律以最節省的方式排列型版 . 通過排版得到最大值 / 最小值 , 即為計料中的規格 ( 橫*直 ), 然後根據物料寬度和假設長度結合以下公式計算出分子 / 分母 .
片數=[ 寬 ( 長 )- 最大值 ]/ 最小值 * 2+2
長( 寬 )=( 片數 -2)/2 * 最小值 + 最大值
其中第一個公式用於在知道物料寬 ( 長 ) 度方向上求可以排多少片裁片 .
其中第二個公式用於假設排 X 片裁片後求物料的寬 ( 長 ) 度 .
這是復制過來的,我認為開不規則的和特殊要求的刀模都可以用馬克算料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追問: 請問是否有更清楚的公式嗎 回答: 開料通常有直紋,橫紋,斜紋三種紋路的開法。大家都知道直紋料不會拉長,橫紋料會拉長,開斜紋料是介於這兩種料之間的用法。我知道的好像僅僅只有用在包邊帶上,它可以彌補直,橫紋的不足。具體也要計出單個用量,再用直紋排刀算過—3就是斜紋裁料的演算法。當然駁口也要用到.一般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開料都是開直紋(在浪費料的情況下開橫紋),手挽包棉心一般都開橫紋,目的是不容易起皺,但要注意很易拉長的物料做手挽時不宜開橫紋,最好開斜紋(比較浪費料,損耗一般在8%-10%之間);包邊有轉彎時要開斜紋(不會起皺).在實際開料中要視物料的方向來確定是開橫紋還是直紋. 飛翔的小鳥 的感言: 朋友多謝!
3.排刀算手袋材料的相關知識
一.馬克計料簡介:1.馬克計料的目的及意義:馬克計料相當於某些工廠的BOM材料清單,它有別於材料清單的地方是材料清單只是結果,而馬克計料還包含計算之過程.它是以最節約合理的方式列出袋子在製作過程中所需的所有材料的用量/裁斷方式以及材料在袋子上的部位.2.馬克計料的作用:A.為計算袋子的材料成本提供單位用量;B.為采購物料提供依據;C.為倉庫發料/生產單位領料提供標准用量;D.為備料人員提供裁剪之標准;E.為品保部門及製作單位提供參考依據.3.馬克計料的依據:A.交制單:交制單包括業務的樣品單/聯絡單/修改單以及客人的一些修改意見等;B.樣品:樣品有客代樣/原樣/留樣等;C.型版(及紙格);D.除以上三個依據之外,在沒有樣品和紙格的情況之下,有時還會依據圖紙進行計料估價,因此圖紙有時也成了代替樣品和紙格的重要計料依據.4.馬克計料的單位:馬克計料常用的單位是碼(Y)和英寸(「),還有CM/M/KG等.5.馬克計料的作業流程:大貨馬克計料(單批用量/標准用量) 樣品馬克計料(單位用量)6.馬克計料的構成:表頭和欄位表頭包括:成品代號/交制單號/品名/定單數量/SIZE/樣品數量/色號/生產數量等.料號/名稱 規格 單位 型版編號 規格橫*直 單組需求量 單床摸數橫*直 總摸數分母 分子 余料比 允損率 標准用量工廠接訂單時都做一份材料清單,依據清單進行計算手袋成本價格,經驗豐富的行家准確率也有八九成。
一年半截的新手建議用馬克計料。皮具手袋用料成本計價有很多種方法 , 如面積法 / 排版法及馬克排版法 , 這幾種方式各有其優缺點 . 而馬克排版又分為兩種情況 , 一種是規則裁片排版 , 一種為不規則裁片排版。
馬克計料有別於材料清單的地方是材料清單只是結果 , 而馬克計料還包含計算之過程 . 它是以最節約合理的方式列出袋子在製作過程中所需的所有材料的用量 / 裁斷方式以及材料在袋子上的部位 . 馬克計料的作用 : A. 為計算袋子的材料成本提供單位用量 ; B. 為采購物料提供依據 ; C. 為倉庫發料 / 生產單位領料提供標准用量 ; D. 為備料人員提供裁剪之標准 ; E. 為品保部門及製作單位提供參考依據 . 馬克計料的依據 : A. 交制單 : 交制單包括業務的樣品單 / 聯絡單 / 修改單以及客人的一些修改意見等 ; B. 樣品 : 樣品有客代樣 / 原樣 / 留樣等 ; C. 型版 ( 及紙格 ); D. 除以上三個依據之外 , 在沒有樣品和紙格的情況之下 , 有時還會依據圖紙進行計料估價 , 因此圖紙有時也成了代替樣品和紙格的重要計料依據 . 1. 馬克計料的單位 : 馬克計料常用的單位是碼 (Y) 和英寸 ( " ), 還有 CM/M/KG 等 . 2. 馬克計料的作業流程 : 大貨馬克計料 ( 單批用量 / 標准用量 ) 樣品馬克計料 ( 單位用量 ) 3. 馬克計料的構成 : 表頭和欄位 4. 表頭包括 : 成品代號 / 交制單號 / 品名 / 定單數量 /SIZE/ 樣品數量 / 色號 / 生產數量等 . 馬克計料中主料的計算 : 1. 規則裁片排版 : 規則裁片排版 , 通常是先測量出原有型版或裁片的尺寸 , 在此基礎上加 1/8 ″ 或 1/4 ″ 損耗 , 視具體情況而定 ( 如收縮性強的物料留 1/4 ″ 反之留 1/8 ″ ). 此尺寸即為馬克計料中的規格 ( 橫 * 直 ). 然後根據物料寬度和假設長度計算出分子 / 分母 , 以此算得標准用量或單位用量 , 其計算方式為 : 片數 = 物料寬 ( 長 ) 度 / 裁片寬 ( 長 ) 度 ( 取整數 ) 物料寬 ( 長 )= 裁片寬 ( 長 )* 片數 ( 余數需加夠整數再加 1 ″ ) 其中第一個公式用於在知道物料寬 ( 長 ) 度方向上求可以排多少片裁片 . 其中第二個公式用於假設排 X 片裁片後求物料的寬 ( 長 ) 度 . 2. 不規則裁片計算 : 對於不規則裁片 , 為了達到最節約的目的 , 因此需要一個有效的動作—排版 , 也稱馬克排版 , 即按一定的規律以最節省的方式排列型版 . 通過排版得到最大值 / 最小值 , 即為計料中的規格 ( 橫 * 直 ), 然後根據物料寬度和假設長度結合以下公式計算出分子 / 分母 . 片數 =[ 寬 ( 長 )- 最大值 ]/ 最小值 * 2+2 長 ( 寬 )=( 片數 -2)/2 * 最小值 + 最大值 其中第一個公式用於在知道物料寬 ( 長 ) 度方向上求可以排多少片裁片 . 其中第二個公式用於假設排 X 片裁片後求物料的寬 ( 長 ) 度 . 副料的測量 : 1. 需用刀摸裁斷的副料 , 如弧形粘扣帶 , 須注意一定的方向且加 1/4 ″ 損耗 . 2. 織帶 / 粘扣帶 / 松緊帶 /PP 繩 / 松緊繩等須先行加工再發往製作單位的物料 , 通常按實際用料的長度進行量取計算 , 特別是用作補強的織帶要求 100% 的准確 ( 量型版 ) 3. 包邊帶 ( 包括織帶用於包邊 , 主料包邊裁條 )/P 型管 / 松緊帶包邊等跑百碼損耗較大的物料 , 測量時要在型版或樣品上的量取實際長度後加 1~2 ″ 的寬放 , 視具體情況而定 . 4. 百碼拉鏈的量取是其實際長度 , 如較長拉鏈可考慮加 1/8 ″ ~1/4 ″ 的寬放 . 條狀拉鏈的長度則為其兩止粒間實際長度不留寬放 . 拉鏈在計料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拉鏈拉頭一定要配套 , 決不可混用 . 5. 扣具的計料 , 應注意材質 / 規格 . 6. 四合扣 / 按扣 / 雞眼扣 / 撞釘 / 中空釘 / 螺絲與螺母等都需配套使用 . 7. 特殊副料的量取 , 如 : 手機袋側圍的松緊帶因加工後會收縮故需留 1/8~1/4 ″ 損耗 . 人字尼龍帶在包邊的過程中 , 因收縮較大有時。
4.手袋的算料方法
算料就是核算批量手袋所用的原材料的碼數,其方法如下:
一、分清手袋所需原料的種類。
二、按紙格上的規格,核算每塊紙格的面積。
三、核算各種原材料的面積和(平方寸)再乘以1.09(余開料時材料損耗9%)。
四、用公式: 計算之得數,就是批量手袋所需碼數。
而裁床主管的計劃方法,卻是以排料的方法為基礎,排多少塊紙格共需幾碼,排夠生產量所需原料又需幾碼這個比例式來運算的。裁床主管的這種計料方法最為准確、實用。
五、有些ERP系統也具備多種靈活的算料方法,如騰翔手袋ERP管理系統。
手袋開料的方法
蓋面、前幅、後幅、側圍皮及橫頭要對紋,皮面無裂紋、花爛、根疤、刀疤、松紋、牛筋、斑點,紋路色澤要一致。 2.沖里料輔料工藝標准: A)在開料前必須仔細核對所沖的物料名稱、規格、顏色是否與紙格刀模相符。 B)所開裁的物料一定要按足所需的紋路來沖。 C)有色差的物料,必須分開配色配套沖料,沖好的配件應分開放好並作好記號,以免在生產時做成不必要的混亂。 D)在沖料時料面要平直,無皺摺痕或捲起,開料的層數不能超過規定層數,以免刀模變形。 E)在沖料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沖出的配件是否抽紗,散邊,配件與刀模是否有變形現象。 F)在沖需改沖的配件時要注意啤板磨損程度,以免沖出的配件花邊,變形。 3.壓嘜:壓嘜前要認真核對需壓嘜的配件與位置是否正確, 壓嘜位置要准確。壓嘜溫度、力度要適中,壓出的LOGO圖案字體必須完整清晰,LOGO圖案字體深淺力度要均衡、無壓爛、無重影等現象。 4.鏟皮:鏟皮時皮料厚度與袋型而異,對照訂單工藝要求調整鏟皮的厚度與寬度,要求鏟皮厚度一致,寬度均勻,皮料底層不能有波紋及凹凸不平現象。 手袋一般搭位鏟3/8寸斜口,角位飛薄,折邊平鏟3/8寸,銀包搭位鏟5/16寸斜口,內格折邊鏟5/16寸,大面折邊鏟3/8; 需要過大鏟的配件要根據皮質的軟硬度,來確定過大鏟的厚度,一般情況下,肩帶耳、手挽耳過1.4mm,底托0.4mm皮糠紙,尼龍里,銀包大面過1.5mm,內貼的皮過0.8mm,袋仔皮過1.0mm,中貼皮過0.6mm. 還有斜紋包帶的計算方式, 馬克算料法可以試試對於不規則裁片 , 為了達到最節約的目的 , 因此需要一個有效的動作—排版 , 也稱馬克排版 , 即按一定的規律以最節省的方式排列型版 . 通過排版得到最大值 / 最小值 , 即為計料中的規格 ( 橫*直 ), 然後根據物料寬度和假設長度結合以下公式計算出分子 / 分母 .片數=[ 寬 ( 長 )- 最大值 ]/ 最小值 * 2+2長( 寬 )=( 片數 -2)/2 * 最小值 + 最大值其中第一個公式用於在知道物料寬 ( 長 ) 度方向上求可以排多少片裁片 .其中第二個公式用於假設排 X 片裁片後求物料的寬 ( 長 ) 度 .這是復制過來的,我認為開不規則的和特殊要求的刀模都可以用馬克算料法,希望可以幫到你追問: 請問是否有更清楚的公式嗎 回答: 開料通常有直紋,橫紋,斜紋三種紋路的開法。大家都知道直紋料不會拉長,橫紋料會拉長,開斜紋料是介於這兩種料之間的用法。我知道的好像僅僅只有用在包邊帶上,它可以彌補直,橫紋的不足。具體也要計出單個用量,再用直紋排刀算過—3就是斜紋裁料的演算法。當然駁口也要用到.一般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開料都是開直紋(在浪費料的情況下開橫紋),手挽包棉心一般都開橫紋,目的是不容易起皺,但要注意很易拉長的物料做手挽時不宜開橫紋,最好開斜紋(比較浪費料,損耗一般在8%-10%之間);包邊有轉彎時要開斜紋(不會起皺).在實際開料中要視物料的方向來確定是開橫紋還是直紋.
5.手袋廠手工具體做什麼
根據手袋的製作工藝,有以下工作項目(會根據熟練度安排工作,不必擔心):
步驟1:畫 皮
開料之前由專門的人員將皮按紙格劃好線,避開皮料花爛位,確保產品的皮料完好性。
步驟2:手工開料
由專業開料技工將皮開成裁片
(開料通常有直紋,橫紋,斜紋三種紋路的開法。
步驟3:品檢
開好的裁片由經驗豐富的技工檢查,篩查出不好的裁片,確保產品用的皮料完好.
步驟4:鏟皮
裁片經技術精湛的技工進行鏟皮,鏟皮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皮料鏟出的厚度直接影響包的美觀.
(因為皮具的部分材料太厚了,車反折邊等工序操作起來不便,效果不好,所以對邊位進行鏟薄!)
步驟5:做檯面
檯面工作人員專心,細致的做好每一道工序
以一般女裝休閑袋為例介紹一下檯面製作流程(具體流程視手袋結構而定)
1、看板袋、對紙格,分料。
2、鏈窗打叉刀、打牙位、
3、定位(手挽位、五金位、外袋位、蓋頭位、耳仔利仔位等)
4、刷膠水、粘貼、折邊。
檯面的基本操作一般是:擦膠水,摺邊,油邊,裝配五金,拼合(即把各個部件粘合)剪線或燒線.檯面作業沒有固定的工序,視具體的產品工藝流程而定.一般是先做手挽,耳仔,油邊之類的配件.
步驟6:衣車
高技術的針車人員將產品車成成品.
步驟7:清潔
將完成的產品由專門人員清潔干凈.
步驟8:QC
專業人員對每個產品進行仔細的檢查,確保產品質量優良.
步驟9:出貨
每個步驟嚴格,認真的完成,最後將高質量的產品交到客戶的手上
還有一種手袋指的是制袋包裝,據我了解,一般就是手袋包裝袋的穿繩工作
『肆』 強華,線路板怎麼排刀
強華,線路板排刀方法:
1、對於X方向,前車刀將材料拉出圓外,測量直徑,並將X直徑輸入工具補片。系裂此統輸入與Z方向不同,例如直徑為20mm。輸入X20。
2、Z方向主軸啟動,手輪拉動前車刀,將Z0輸租源態入端刀補片。我們使用新的SYNTEC系統在T101中輸入,GSK980TD只是在刀補輸入中。
3、將材料放入三個爪中,確保加工零件的長度。比較卡鉗後,用手輪移動刀架並定位。通過定位將材料拉出並夾緊。
4、調試和處理應該緩慢進行,以防止錯誤崩潰的弊源發生。因為所有的刀都是不變的,所以可以理解所有的刀都是在X軸上排成一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