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演算法簡書

演算法簡書

發布時間: 2023-05-30 08:49:32

⑴ 程序員學習一般去哪些網站

01 GitHub

國外的網站,各種知名的公司以及開源框架源碼,可以直接把框架源碼clone到本地,也可以大膽把你所想寫出來,pull上去成為貢獻者,向國內外各種大佬學習他們的優秀編程思想和架構技術,也是一個體現程序員級別的地方。

02 csdn

專業IT技術社區:號稱國內的github,為1億技術人員提供一個優秀的學習和交流的平台,以技術博客論壇為主,無數的星級大牛博主,有些更是出書的大牛,每天都在上面分享一些自己的點點滴滴。堅持寫作,從點滴做起。

03 知乎

本是一個分享各種人生雜談,和一些鮮為人知以及各種大牛的免費和付費的知識型網站。由於流量逐步擴大,吸引了大批優秀的程序員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技術創作,也是一個程序員常去的網站之一,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技術。

04 OSChina(開源中國)

開源中國,上面有非常非常多的各種開源軟體和插件。沒准你公司用的哪個網站或app就是從上面下來的,有免費的有收費的,各種各樣琳琅滿目。算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大而全的技術論壇和博客社區了,值得收藏。

05 StackOverFlow

這是一個由外國人創辦的專為程序員提供的國際性問題解答交流社區,正如網站簽名:Stack Overflow - Where Developers Learn, Share, & Build Careers。這個網站非常的純粹,一般人還真不太習慣用這個,沒有一手好英語還看不太懂全英文的技術交流與問答。

06簡書

簡書是一個不僅僅為程序員提供的創作分享社區,上面充滿了各種各樣精彩的博文,不難看出這個網站的創始人的初衷是做全品類的創作社區,野心還是蠻大的喲。不過要做大而全就很難做到專業了,相比較與csdn個人認為在技術創作方面就略低一籌了。

07牛客網

偶然發現上面的東西真的很有價值,這個網站不像csdn和OSChina以技術博客論壇為主了。但是在你需要的時候,卻是相當有價值,裡面有面試技巧、各種知名的不知名的互聯網公司的對應往年校招社招面試題庫,刷到你手軟。

08 cnBlogs(博客園)

也是國內早起一批專為程序員們提供的一個免費技術論壇博客,上面有各種各樣你想要尋找的解決方案,以及各種各樣你見到的沒見到的疑難雜症,值得擁有。

09 LeetCode

幾乎每個演算法大牛都知道的神奇網站,這個網站上面有:演算法、資料庫、Shell、多線程等多種類型供你學習。多數人在上面練習編程演算法,尤其是給想進入一線互聯網公司的技術人員,提供了一個免費又方便的題庫。面試前都會在上面進行長期和充分的刷題,是你的不二選擇。

⑵ 簡書的寫作變現問題:基於平台理論的分析

一、首先需要說明的概念問題

1.如何界定?

在談論寫作變現之前,首先需要回答一個問題,「是什麼」,畢竟這是哲學三問的第一問,只有能夠清晰回答這個問題,才有可能繼續接下來的討論。

關於這個問題,有必要拋開任何情感層面的修飾,例如需要暫時忘記的口號——「創作你的創作」。我試圖去尋找官方對於的回答,然後看到了這一句——「是國內最優質的創作社區」。依舊去掉多餘的形容詞,那麼,是創作社區。

2.社區是什麼?

在確定了對的界定後,接著回答下一個問題,社區是什麼?

這個問題稍微淺顯了些,畢竟社區就在我們的周圍,無論是在城市裡冠以「社區」之名的生活居住場所,或是農村裡的村鎮,這些都是社區。

那麼官方所提及的社區是什麼呢?同樣很簡單,所搭建的社區是網路社區,英文名為 online community,是一種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網民聚集地的稱謂,如天涯社區、貓撲,以及現在仍然做的非常好的網路貼吧和微博等。

3.創作社區是什麼?

在明確了社區的界定後,接著下一個問題,襲枝行創作社區是什麼?

這個問題也比較簡單,因為從詞語的搭配來看,創作是對社區的一種限定。

因此,創作社區只是一群喜歡文字創作的網民所形成的一個網路交流空間。

4.總結

通過上邊三個問題,可以確定,是一個由喜歡文字創作的人形成的網路交流空間。那麼,在奠定了討論的基礎——概念問題後,我們需要繼續更深層次的探討,那就是平台。

二、關於平台的問題

1.什麼是平台

如果需要按照一種很嚴密的邏輯來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我需要借用產業組織領域的諸多著作或術語來做註解,但這種方式無疑有些多餘。畢竟,平台是一種很生活化的存在。譬如,當學生畢業時,總會被告誡,尋找一個好的平台。但這種平台不同於與一類的平台。

平台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詞彙,就像當前大家都在探討的外賣和網約車司機一類的零工,乍聽起來感覺無比高大上,但實際上也只是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一些習以為常的現象。

一方面,在歷史上,平台有幾千年的歷史。比如,我們經常去的集市,這就是一種傳統平台。平台只是一個交易的場所,在這個平台上有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商家,同時也有進入這個平台希望能夠買到所需的產品或服務的用戶。所以,平台和雙邊市場(雙邊市場是指由一邊是用戶,一邊是消費者組成的市場)存在一些重合,平台理論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可以等同於雙邊市場理論,雖然二者還存在著一些區別。

另一方面,在技術上,平台是在互聯網時代引起廣泛關注的現象。如果將平台視為一種交易場所,那麼依託於互聯網而產生的虛擬社區因其打破了空間和時間上的隔閡,其優勢不言自明。在空間方面,可以有來自於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人在一個平台上進行購物;在時間方面,只需要把商品放在平台上,再設置一系列自動交易的條件就可以完成交搭猜易,這不就是貝殼小島2.0升級後的唯二所做的更新嗎?

2.雞蛋相生問題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困擾了無數人的,但一直沒有答案的問題。我也很好奇,為什麼會有人會無聊到把這個問題和平台結合起來,難道就是因為想要來更為生動和形象地解釋用戶和商戶在平台上相互依賴的這個現象嗎?

平台的雞蛋相生問題實際上說的是,平台用戶的增加依託於能夠提供用戶所需商品的商戶的數量,而商戶數量的增加也依託於購買這些商品的消費者的數量。如果,消費者的數量減少,那麼商家數量就會減少,反之亦然。

這個理論有些稍微的繞,但和實例相結合後,非常容易理解。比如,前幾年非常火爆的網約車價格戰、團購大戰和外賣大戰。各類平台不惜以重金對商家和消費者進行補貼,其目的便是增加日活量。在網約車市場上,只有當一個平台上存在非常多的司機,才能更便於乘客的出行,而當乘客認為在這個網約車平台上打車很便捷時,就會有更多的人使用這個網約車平台,然後當司機認為在這個平台上很容易接單時,那麼就會有無數的司機進入這個平台,就這樣無限循環下去。一時間,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3.定價問題

在解釋了雞蛋相生問題所表明的商家和用戶的重要性以外,接著便是一個無比現實的問題,平台怎麼活下去?難道,提供這些場所的平台是用愛發電,沒有成本的嗎?

當拍嘩然不是,定價是一個非常非常有趣的問題。在平台領域,存在著多種的定價方式,有向兩邊用戶同時收取費用的,比如婚介機構就是兩頭收費,也有的只是向一邊收費,比如淘寶和京東。

對於定價模式的確定,往往決定了一個平台的商業模式,一個商業模式的確立,也基本上決定了一個平台如何才能夠生存和發展下去。如何收費,這是一個從互聯網領域出現以來,便困擾了無數互聯網領域企業的現實問題。所以,網易才會去做游戲,企鵝才會去賣Q幣。

三、那麼,呢?

回答了概念,了解了平台,那麼,最後要解決的是——寫作變現的問題。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明白用戶寫作變現是一種從平台薅羊毛的行為,就如同外賣小哥要通過美團和餓了么來賺取配送費一樣。換句話說,你的變現所得來自於平台的贈予。所以,你是否能賺到錢,決定於平台是否能夠賺到錢,以及平台是否能夠願意讓你賺到錢。而相應的,平台是否能賺到錢,也依賴於這個平台上是否聚集了大量希望能夠通過平台賺錢的用戶,從而擁有足夠的流量來實現平台的變現。

(一)的變現途徑

接著,我們需要先具體分析變現的問題。我認為的變現途徑大概有以下幾種。

首先,通過投放的廣告進行變現。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變現方式。受益於360的彈窗廣告,這種變現方式早已經家喻戶曉。

其次,通過為用戶提供的增值服務進行變現。這是花樣被玩的最為繁雜的一種變現方式。所謂的用戶增值服務是一種價格歧視。如果你要獲得更為優質的體驗,那麼交會員費吧,交了會員費之後,就會有各種額外的用戶權益在等著你。所以,銅牌會員和各類會員體系等等,不一而足。

最後,知識付費。這種付費方式比較適合於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平台。當然,現在各家平台都有在做,我唯一付過費的是在一些平台上聽一些書。上做的最好的,我認為也就是一些課程培訓項目。至於上其他的知識付費,做的只能算一般了,還要提防買回來的知識是否會交智商稅。

當然了,當各家平台都開始做知識付費時,如何獲得優質的知識源,以及吸引具有付費能力和具有知識需求的用戶,已經成為一個競爭日趨激勵的領域。只能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至於的知識付費,橫向對比來看,聊勝於無吧。

(二)用戶寫作變現

討論這個問題,有必要再定一個基調。雖然如上所說,用戶的寫作變現依賴於平台的變現能力,而平台的變現也依賴於用戶。然而,如果認為用戶和平台是一個相互依賴的存在,雖不為過,但也可能有些過於高估了。

一方面,平台變現所得,需要投入於平台的日常維護,以及管理者和擁有者也會從中拿走一部分收益,更不用說目前大多數的平台都是在負債經營,所以,即便平台需要回饋另一邊的用戶,也只能是拿出一部分的變現所得;另一方面,需要明白的是,個體只是用戶群體中的一部分,平台是在和用戶相互依存,但並不意味著需要與一個單獨的用戶相互依存,這就使得被原子化的個體面對更為強有力的平台也只不過是一個弱勢的存在。

在確定這一點後,再談寫作變現的問題。

首先,繞不開的鑽與貝。最近,我在關注互聯網平台的游戲化問題,所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設計,就像在游戲中完成了任務,或者達到了固定在線時長後,游戲就會給金幣或者積分一樣,不同的是,這些金幣和積分在可以兌換成現金。我之前刷的時候,看到有些人認為鑽或者貝是虛擬貨幣,這個需要再學習一些區塊鏈方面的知識,不多做評論。

其次,如何獲得鑽與貝的問題。這是變現的核心問題,但又可以說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問題,因為作為一個寫作或創作社區,是否能夠獲得鑽與貝的關鍵在於「創作」(不要糾結為什麼創作會有引號)的質量,但這個質量的評價不在於創作者個體,而在於讀者。只有讀者覺得好,那麼這個文章才會有價值(獲得更多的鑽與貝)。而且,根據讀者自身的權重,讀者對文章的評價也進行了更詳細的區分。

再次,會員與持鑽收益的設計。這是一個在地基上建高樓的設計,因為如何把平台變現和寫作變現實現一種更為融洽的契合,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但是通過設計會員體系和持鑽收益達成了這一點。會員充的越高,用戶越有可能通過持鑽獲得收益,而平台也能夠獲得會員費。

最後,貝殼小島。這可以被視為用戶寫作變現的看門人了。一方面,貝殼小島是用戶變現的直接途徑,即貝殼的交易場所;另一方面,貝殼的價格也是在貝殼小島上有所波動,而扮演不同角色的個體可以通過貝殼小島進行交易以達成自身的目的。至於如何穩定貝殼的價格,這個問題雖然極為有趣,但不宜評價。

寫到最後,總結幾句。第一,是個創作社區,把寫作當興趣就好,不要為了變現而來寫作,因為很容易讓人失望;第二,如何維護平台的正常運轉,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問題,但是麻煩在首頁可以多推薦一些我更為關注的問題,因為我真的不關心某某今天在上收益了多少鑽,這可能是推薦演算法的鍋?當然,也可能是演算法比我更懂我自己,也許我就關心這些呢;第三,需要再找些外部的額外的變現渠道,因為池塘里的魚終歸是有限的。

⑶ 誰才是簡書真正的一哥(修訂版)

來到之後,經常看到有人提到「一哥彭小六」。

彭小六的確牛,這個毫無疑義。但是俗話說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一哥這個位置肯定不是給了誰就永遠是誰的。所以,彭小六到底為什麼是一哥?或者說,現在的一哥到底還是不是彭小六呢?趁著中午吃飽了撐得慌,我決定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先說一下我的方法。年紀大了,什麼爬蟲之類的高端分析方法我不會,只好採用最土的Excel來分析(什麼柱狀圖、餅圖也懶得弄了,一律上表格)。首先參考 Deserts_X 同學的 你猜有多少名簽約作者? 一文,把 @ 劉淼 、@ 彭小六 、@ 江昭和 等幾位排名前幾的種子選手納入,其他人選就有點隨意了,除了我所關注的幾位,其他的基本上是在「推薦作者」里先看到誰就選誰了。沒分析到的大神們千萬別罵我。 數據截止時間是2017年10月31日12點30分 (大神們的數據變化太快,後面再增加的我也管不了了)。

一哥,首先當然要看 粉絲數 了。從表1來看,目前粉絲最多的是 劉淼 ,然後是 江昭和、彭小六 Sir電影 和 飽醉豚 的粉絲也是10W+。所以,從粉絲數來看,目前的一哥應該是 劉淼

不過聰明的你早就看出來了,影響力這種事情可不是簡單粗暴地光看一個粉絲數量就行的。那接下來咱們再看第二個指標, 喜歡數 。從這個指標來看,唯談雹 彭指帆小六 還是當之無愧的一哥,並且數據遠遠地超過第二名(再次說明,本文只是選取了部分大V作分析,有可能你的愛豆的數據更加優秀,我只能表示歉意了。), 韓大爺的雜貨鋪 、 懷左同學 分列二、三名。

可見,只要選取的指標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但如果你問我,粉絲數和喜歡數哪個更能說明問題,我也不知道。因為粉絲的多少和作者落戶的時間有關,也和作者文章的多少有關(表3、表4,膜拜一下大神們的努力吧),以及更多我們不知道的原因。

不如咱們繼續往下分析,看看每位作者的吸粉能力如何。用每位作者的粉絲數除以文章數,得到 平均每篇文章吸粉數 ,可以發現, 魏童 、 名貴的考拉熊 和 去年的茶 是前三強。也就是說,這些人隨便發一篇文章,粉絲數就比我好幾年的總和還多好幾倍(捂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去扒他們的文章,看看為什麼吸粉能力這么強。

考慮到每個人寫文章長短習侍慧慣的不同,我又計算了一下他們 每一千字的吸粉數 。結果排名第一的是 白發老蘭 ,這個好理解,因為他的文章是以畫為主,配上少量文字點睛,可見有一門技能還是很重要的。之後是 魏童、 心藍丫頭 ——順便說一句,心藍丫頭也是畫畫的。

寫到這里問題來了。有人說,上有很多的僵屍粉,粉絲數不能完全說明問題。有道理,所以我計算了 平均每篇文章喜歡數 ,這回前三甲是 去年的茶 (單篇吸粉數超過1000!!!)、 萌薇 和 剽悍一隻貓 ,單篇喜歡數在500以上的還有 入江之鯨 、 韓大爺的雜貨鋪 彭小六

以及 每千字的喜歡數 ,這回前三甲是剽悍的 剽悍一隻貓 、萌萌的 萌薇 和你們喜歡的 彭小六

那麼問題又來了。我看到有人曾質疑,可能有的人私密了一部分文章,文章數和字數減少了——今天再次統計,發現和昨天相比,有個別人的文章是減少了——但喜歡數依然還在,這個演算法還是有漏洞。

嗯,貌似有道理。至此,我只好祭出終極指標了: 粉絲喜歡數轉化率 ,也就是用作者獲得的喜歡數除以TA的粉絲數,其實也就是 粉絲平均點贊數 入江之鯨 出現在了第一名位置,之後分別是 尹沽城 顧一宸 彭小六 以毫釐之差排在第四位。

個人認為, 粉絲平均點贊數 反應的是粉絲的黏度(或忠誠度),體現的是作者未來的影響力。從這個指標來看, 彭小六 依然還是潛力股。( 偷偷說一句,在這個指標上,作為小白的你可以碾壓任何一位大神,因為你僅有的那些個粉絲都是鐵桿粉,會給你每一篇文章點贊。 )

這個我真的沒有。每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選擇能讓你的愛豆排名最靠前的指標,就皆大歡喜了。而對這些大神們來說,排名神馬的都是浮雲,或許變現才是最重要的指標。問題恰恰在於,沒有一個人把自己通過變現的數字公布出來,所以你們只好根據小道消息自行排名了,嘿嘿。

最後,把我分析所依據的基礎數據表貼上,大家隨便看看吧。

我加入了 辣評今年的科技圈:社會熱點|@產品|@IT·互聯網聯合徵文 活動,來一起參與呀!

⑷ 《內容演算法把內容變成價值的效率系統》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內容演算法》(閆澤華)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IDidiKAVA_lUPp-d5JIOXA

提取碼: t6q5

書名:內容演算法

作者:閆澤華

豆瓣評分:7.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4-30

頁數:264

內容簡介:近兩年來,伴隨著BAT紛紛湧入自媒體平台,自媒體發展可謂迎來爆發。自媒體平台火爆起來是從今日頭條異軍突起而御此引發的。它是一款基於數據挖掘春拆歷的推薦引擎產品,為用戶推薦有價值的、個性化的信息,是國內移動互聯網領域成長最快的產品服務之一。推薦引擎也將迎來高速發展,針對推薦引擎的優化技術也將會扒搜迎來新的機遇。

本書作者從事推薦引擎相關的內容分發相關工作,在書中對內容推薦系統進行了介紹,書的最後,介紹了自媒體如何利用平台的內容推薦系統實現流量最大化,並進而實現收益最大化。

作者簡介:閆澤華,簡書簽約作者。知乎知識市場產品總監,負責內容付費的產品運營工作。

曾任今日頭條資深產品經理、「凱叔講故事」技術負責人和網路搜索架構工程師。在今日頭條工作期間,曾先後負責頭條視頻的數據流和策略分發,頭條號粉絲變現相關業務和微頭條的策略分發業務,歷經了頭條視頻和粉絲業務快速增長的全過程。

⑸ 學習python必備的8本書,你看過幾本-簡書

1.Python Cookbook

如果你在編寫Python3程序時需要幫助,或者想更新老的Python2代碼,這本書正是你所需要的。這本書包含了大量使用Python3.3編寫並測試過的實用編程技巧。對於那些關注現代工具和慣用技巧的有經驗的Python程序員來說,這本書無可替代。

此書是矽谷創業之父PaulGraham的文集,主要介紹黑客即優秀程序員的愛好和動機,討論黑客成長、黑客對世界的貢獻以及編程語言和黑客工作方法等所有對計算機時代感興趣的人的一些話題。書中的內容不但有助於了解計算機編程的本質、互聯網行業的規則,還會幫助讀者了解我們所在的時代,迫使讀者獨立思考。本書適合所有程序員和互聯網創業者,也適合一切對計算機行業感興趣的讀者。

⑹ 簡書是一個什麼樣的平台

簡書這個平台,恰好解決了你隨時隨地寫作的難題。無岩橘返論是在公交車上、飛機上、工作閑暇時,只要有了靈感,就可以隨時隨地寫出了,不拘形式不拘於場所。況且,在簡書平台用手機寫作非常便捷,不用考慮排版、不用考慮格式,平台默認格式解決了所有的顧慮,你安心碼字就可以了。

在這里,讓你隨性隨意寫。我口言我心,我筆書我事。你可以寫勵志干貨、職場進階的文章,也可以寫你的觀點,寫自己的故事,寫自己的所見所聞,也可以記錄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人和事,當然了,也可以寫寫自己隨時隨地的心情,只要你高興、只有你願意,什麼都可以拿來寫、拿來練筆,何其快哉!

在這里,讓你得到及時反饋。有人說:「毀掉一個人最簡單的辦法,無伍羨論他做什麼事都別給他反饋」。想想每次減肥失敗的原因,是不是都是因為運動了那麼久、堅持那麼久,體重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沒有了正反饋、正激勵,減肥的動力也就消磨殆盡了。

其實,寫作和減肥一樣,不是我們沒有毅力,而是沒有得到及時的正反饋。在簡書這個平台,不但實現了你公開寫作的願望,還有簡友給你點贊、評論,也有平台給你鑽貝,你可以隨時和簡友交流寫作心得,也可以隨時看到自己文章的價值。及時的正反饋,讓粗飢你每一步都走的更踏實。

在這里,讓你找到寫作動力。想要把寫作這場苦修行一直做下去,全靠一味的堅持卻也萬難,必須實時增加推進的動力。當你寫作熱情不高的時候,看看大神的勵志故事,都會激情重燃,繼續寫下去了。

在這里,讓你成就寫作理想。來到簡書這個平台,也是承載著我的夢想的。好多大神、簡友都有了自己的個人品牌,文章變現已不在話下,也時刻想著能有一日如他們一般,讓自己的寫作夢想開花結果。

每個簡友都像是一涓細流、一條小溪、都細細流淌著自己情感,或喜或悲、或嗔或怒,她就在那裡,不曾遠離、也不曾走近。你來了,她不曾喜,你走了,她也未嘗悲。

⑺ 簡書的用戶運營策略分析

的用戶運營策略分析

1、人群畫像

1.地理

從地理位置上可以看出的用戶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浙江、上海等城市也就是所謂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於一款快速增長期的應用,的未來發展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除了持續拓展一線城市用戶,還可以向二線、三線城市進展。

2.年齡:

從年齡分布上來看的用戶主要集中在20-29歲,這一年賣巧齡的用戶初入職場或處於職場的上升期,對於工作的壓力有著需要釋放的空間,可以讓這一人群把想說的話寫出來,並且分享給同齡人尋找共鳴,很好的把握住這一需求,可在這一年齡段進行深入引導,培養用戶記錄生活、情感。

對於40-49歲這一用戶群有著很多的人生經驗來分享(人總是愛分享的)從目前來看熱門文章偏向雞湯類文章,吸引這一年齡段的用戶分享過往經驗。

對於19歲以下 用戶面向的更多的是在校學生,這部分用戶對於情感雞湯文章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所以可以通過分享讓更多年輕的用戶閱讀的文章。畢竟微信的用戶也是QQ用戶隨著年齡增長遷移過來的。

3.性別

的性別分布比較均勻,男女比例平衡。

從人群畫像可以看出的用戶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年齡層面主要集中在20-29歲,男女比例平衡。

2、的老用戶維護策略

根據用戶屬性可分為寫作與閱讀兩種,經過細分可分為,又看又寫的讀者;只看不寫的讀者;只寫不看的作者,看了互動的讀者,這幾類,通過分類從而了解用戶的需求。

2.1作者類

2.1.1隻寫不看

這一部分人主要把當做工具或平台,順手發布作品,以作內容補充,而有的用戶則是把當做一個記錄日記的工具。

2.1.2又看又寫

這一部分作者可謂是最優質的用戶,不但使用,而且生產內容,通過自行閱讀的內容,把握讀者的喜好,從而生產更有價值的內容。

2.2讀者

2.2.1隻看不寫

這一部分佔讀者的大多數,使用來閱讀文章,僅僅把當做一個閱讀的工具,不生產內容,也不進行有效互動,但可以經過運營引導使這部分用戶參與進來。

2.2.2看了互動

這是中最優質的讀者,不但會閱讀文章,而且會參與到互動,說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甚至偶爾會對自己喜歡的文章進行贊賞,而這部分用戶可以成為活躍用戶。

3、根據用戶屬性,維系用戶策略

3.1作者類

關於作者類的維中御鍵系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純工具類的需求,第二部分則是精神上的滿足。

3.1.1純工具類需求

主要是,依靠的工具屬性,使用MarkDown和富文本書寫,潛心寫作,不但有極簡的寫作界面而且方便使用,補充了相應的美感,豐拆游富了工具屬性。

這一部分的想像空間主要是如何更好的優化寫作界面,生成新的功能(比如文本轉化成圖片就是很贊的功能),並且未來是否引入公眾號編輯功能(同步到公眾號或其他媒體平台)有很大的空間,但需要主要的是在做加法的同時不要影響用戶體驗。

3.1.2精神類類需求

這部分的需求主要是閱讀量、點贊量、贊賞量、收入首頁主題等精神滿足感,的首頁主題有著很強的開放性,這也導致著只要你的文章符合規定都可以向首頁主題投稿,如何你的文章優質則會被推選到主頁。

同時每篇文章還可以投稿5個專題,也鼓勵用戶自己創建專題,繼續管理,審核(類似於貼吧),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黏性,而且還使用戶可以創造自己的粉絲小天地。

不但如此還有著許多的活動吸引作者創造內容,進行徵文比賽,這樣有了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來,從AP上可以看出,正中間的按鍵吸引著用戶隨時隨地生產內容。

3.2讀者類

依靠專題關注而進行文章推薦,你關注什麼就會閱讀到什麼,當然這不同與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台的演算法推薦,而類似於網路的貼吧,比如你關注旅行,就會閱讀到關於旅行的主題,相當於關注旅行吧,裡面的內容全是旅行相關的帖子,只不過把它變成了文章,當然每個主題下也有熱門和最新回復和最新投稿。

對於讀者而言閱讀到我感興趣的內容和有價值的內容才是關鍵,以興趣導向為主的,正因為此才吸引著大量用戶。

當然的首頁則是已關注的專題和作者,這也大大的增加了黏性,關注你所關注的人(類似於公眾號),而發現界面則是推薦近期的熱門文章和熱門專題推薦。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f4a5471dc473

來源:

⑻ 簡書平台的點贊邏輯與經驗

平台的點贊邏輯與經驗,通過我這一段時間的點贊實踐,以及對大佬們點贊行為的觀察,將我對點贊的經驗和目前觀點總結如下。

以下的點贊邏輯反從經濟收益的角度來分析。

答案是根本不用講邏輯。

興之所至,點到哪兒算哪兒。絕對權重之下點給誰都一樣。簡單兩個字概括, 任性 。

當然超級大佬們也不能完全任性。因為被點贊的作品如果真被點上了榜,也是要注意影響的。所以說太爛的文章不能點贊。太水的文章不能點贊。800字不夠的文章輕易不能點贊。

真正喜歡的文章點超級贊。

對平台有幫助的文章點大贊。

對社交性需要的文章點小贊。

而超級大佬們對於收益則完全不必考慮,因為這種超級大權重下,絕大多數收益都會分回來的。

頂級大佬們一般分成兩類。一類是平台支持類,另外一類是短期收益類。

前者主要是關注平台的長期發展,只要對平台有益,能加大平台宣傳力度,符合平台導向的文章帖子就點贊。他們一般會設立專題,明確收稿的條鎮段件,只要有助於前述目標的文章都可以投稿,對於投稿也會力所能及的點贊支持。當然文章同樣不能太水太爛。

後者短期收益類大佬主要是關注個人的投票收益。這時就要求他們要有選文章的眼光,並且尊守點贊規則。在同一級別大佬內的互贊往往最常見,抱團取暖,這樣互贊誰也不吃虧。他們一般也不和超級大佬們搶飯吃,因為在超級大佬面前他們也同樣是弱者,收益分配時居於弱勢。

這個級別的大佬點贊的自由度比較大,因為他們一般不肩負平台發展的責任。點贊時可以比較隨性。

但出於投票收益的考慮,一般點贊的對象為800字以上,近一兩天內的新發文章,關注歷史上收益較好的作者,選題目較富有吸引力的作品。

也有一些大佬會為此建立收稿專御如譽題,提出投稿要求,例如一定的字數要求,因為字數情況多少能夠一定程度代表文章質量。

這樣大家慢慢的會自動把文章投稿過來,投稿池中的文章水平相對較高,也就節省了大佬自己去尋找高質量文章的時間成本。這可以說是雙贏的局面。投稿人獲得大佬的高權重點贊。大佬則節省篩選文章的時間成本。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正因此,同一級別的大佬,甚至普通會員其實都可以採用一個取巧的操作,也就是去這樣的現成專題里蹭文章點贊,投給這樣經過一定篩選的文章,投票收益應該比自己盲目隨機找文章點贊更有效。

點贊的方法一般是抱團取暖。

持鑽量較高的也可以到大佬專題里去蹭文章點贊。

也可以到排行榜最近兩天較為靠後位置的文章橡芹上去點贊,但不要到特別靠前位置的文章上點贊,因為那裡面幾乎一定有超級權重大佬參與其中,你能夠分到的投票收益微乎其微。

還應當注意不要選擇時效性過強的過時話題文章進行點贊,因為熱點易過,排行榜上的文章畢竟是有滯後效應的。

如果從收益角度出發,最佳方式就是抱團取暖。

如果從隨性角度出發,那就是喜歡什麼樣的文章就點給誰。自由自在,從心所願。不求收益,最為瀟灑。

最後還有一點經驗,就是點贊的時間段。

我建議大家在晚上九十點鍾再進行集中的點贊。因為在這個時間段,你才能對全天情況有一個整體認識。也就是說以下幾方面,比如:

你收到了多少個贊,需要進行回贊。

參與的迎新小隊活動需要付出多少個贊?

長期交流、志趣相投的朋友需要多少贊?

你手裡目前一共擁有的能量情況。

我們需要基於這些綜合情況來統一平衡點贊的使用,以免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而晚間這個時間段,我們又能夠對每一篇文章的全天閱讀量、點贊量、評論量有一個較為准確的認知,從而能夠較為准確的判斷這篇文章的熱量值和收益潛力。我們的點贊決策也才有更充分的依據。這聽上去有點像是在進行選股,但實際上的道理還真是差不多的。我們要把最有收益潛力的文章挑選出來。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愚見,也許有信息掌握不充分,對平台演算法機制猜測有誤的可能,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⑼ 《指數型組織》簡書

指數型組織——撬動世界的新杠桿

指數型組織 :指在運用了高速發展的技術的新型組織的方法的幫助下,讓影響力(或產出)相比同行發生不成比例的大幅增長的組織(至少10倍)。

根基 :信息技術,將原本的實體去物質化,轉變成需求最大的數字世界中的東西。

一、指數型組織的前世今生

世界500強作為企業界的指示標,1920年的平均壽命是67歲, 2015年平均壽命只有12歲。這就意味著,曾經的老牌大公司逐漸被新興公司取代,其間的根本原因在於傳統的線性思維被指數型思維打得一敗塗地。

1 、顛覆一切的信息技術

正在「信息化」的一切:指數級增長已成為主流,線性模型不再適用;

現代經濟建立了以信息為基礎的新範式。

2 、線性的諾基亞VS指數的谷歌

諾基亞斥資81億美元收購Navteq,谷歌卻以11億美元買下了Waze。Navteq耗費巨大財力在街道兩邊埋了大量的感測器,以獲取街道信息。Waze的策略是利用其用戶手機上的GPS感測器來獲取交通信息。Navteq是線性思考的經典範例,Waze則是指數型思考的典型代表。

指數型思維最經典的理論當數「 摩爾定律 」:就是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樣每一次更新就是一種指數級的累積,類似於數學的冪次曲線。

線性思維造就線性組織;大型矩陣型組織難以應對高速或顛覆性的變化;指數型組織是最有希望的組織,更擅長利用基於信息的外部因素。

二、指數型組織的11個屬性

MTP :崇高而熱切的目標 ——指數型組織最重要的屬性

Massive Transformative

Purpose宏判肆大變革目標。

舉例虧褲:谷歌的口號是「管理全世界的信息」,Quirky的理想是「讓發明觸手可及」,樊登讀書會的使命是「幫助3億國人養成閱讀習慣」。

在我們創業時候的發心很重要,你想為這個世界帶來一些什麼樣的變化,把這個東西用MTP的方式描述出來。它既包含了足夠的宏大,又有著變革的思想,同時是一個偉大的目標 ,它能幫助你吸引一些志同道合者和你一起推動這個目標前進。

指數型組織的5大外部屬性 (SCALE)—— 有利於組織的快速擴張

外部屬性1:隨需隨聘的員工(Staff on Demand) ,聘用靈活的外包團隊,取代傳統的崗位聘任制

對時下公司而言,擁有永久性的員工充斥著越來越多的風險。而外部的臨時勞動力可以保持更新,以填補專業能力的空缺,降低用人成本。

掌閱電子書,需要將大量的紙質書轉化為電子書,如果招聘專職員工來做,勢必花費巨大。掌閱的解決辦法就是建立一個工作平台,僱傭兼職大學生來做,如果作品審核合格,掌閱就會打款給他,這樣既保證了質量,同時也節省了成本。

外部屬性2:社群掘空轎與大眾(Community&Crowd) ,把一大群充滿熱情的專業技能愛好者組成社群

一般而言,圍繞指數型組織建立一個社群需要經歷以下三個步驟:

①利用MTP來吸引早期成員參與:MTP是將成員吸引到軌道上的一股強大的力量。特斯拉、TED等均是個中翹楚。

②培育社群:培育的要點包括傾聽和反饋。

③創建一個平等參與和自動化的平台:如Airbnb的房東和用戶會都會填寫評價表格。

外部屬性3:演算法(Algorithms) ,獲取海量的數據

當今世界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演算法,優步也好,Airbnb也好,其快速增長的最大功臣當屬演算法。所謂演算法即HVVBH,即首先收集數據;再組織這些數據;然後開始應用這些數據,從中找出關鍵點,歸納潮流風向;最後釋放這些數據,讓它變成一個平台,利用開放數據,開發出有價值的服務和新的功能。

外部屬性4:杠桿資產(Leveraged Assets) ,取代實體資產

優步並沒有自己的車,但是它可以通過平台讓全世界的車為它賺錢;Airbnb並沒有自己的房間,但它可以通過平台讓家家戶戶把多餘的房間貢獻出來,這就是杠桿資產。所以任何一個指數型組織最重要的東西,都不是實體資產,而是數據。其他的都可以通過外包或杠桿資產來實現。

外部屬性5:參與(Engagement) ,採取巧妙的方法讓用戶參與進來

參與會創造出超大范圍的網路效應和積極的反饋迴路,從而提高用戶的忠誠度,或將大眾轉變成社群,還可以藉助市場的宣傳力量等。

指數型組織的5大內部屬性(IDEAS)—— 仔細而高效的管理

內部屬性1:用戶界面(Interface)

用戶界面是指指數型組織連接和管理SCALE外部屬性的過濾和匹配過程。良好的用戶界面,是組織擴張的重要條件。在我們的生活中,優步、淘寶、大眾點評等用戶界面都非常友好,操作簡單便捷。

內部屬性2:儀表盤(Dashboards)—— 衡量和管理組織的工具

實時顯示關鍵指標信息的儀表盤,能夠讓組織內部的每一個人都能了解關鍵信息。這就需要在公司的運營中嵌入度量指標,並進行實時跟蹤。

例如:OKR工作法

內部屬性3:實驗(Experimentation) ,通過實驗實現快速迭代

扎克伯格認為「最大的風險就是不承擔任何風險」,持續不斷地實驗是如今唯一可行的降低風險的方法。無論在何種行業和組織中,經過適當篩選的、許多自下而上的創意,總是比自上而下的思維方式更為優秀。在理想的情況下,指數型組織應該是雙管齊下,即創意自下而上產生,而支持則是自上而下。

內部屬性4:自治(Autonomy)

在遵循MTP的情況下,實現員工高度自治,這種組織風格可以創造社交化、開放和信賴的文化,帶來了更愉悅的員工團隊。要實行員工自治,就要求要有偉大的願景,及時反饋的能力以及每天儀表盤上的OKR數據展示。

內部屬性5:社交技術(Social Technologyies)

社交技術由7個關鍵元素組成:社交對象、活動流、任務管理、文件共享、遠程交流、虛擬世界、情感感應。在實現這些元素後,我們就能創造出透明性和連通性,降低組織的信息延遲,而後者是至關重要的。其終極目標就是高德納提出的零延遲企業(zero latency enterprise),即構思、接受和實現三者之間不浪費任何時間的公司。實現更快的對話、更短的決策周期、更快的學習能力、還有更穩定的團隊,產生極高的投資回報率。

指數型組織形成的9大驅動因素

因素1:信息讓一切變得越來越快

在一個又一個行業里,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周期正在不斷縮短。現在許多產品都會以未完成版和測試版姿態提前發布,目的就是盡早地收集用戶數據,確定該如何「完成」這一產品。

因素2:「去貨幣化」勢不可擋

互聯網在過去10 年裡最重要、卻最不為人所知的一大成就就是,它將市場營銷和銷售的邊際成本降到了近乎為零的地步。

案例:Uber的車隊里增加一輛車和一名司機的成本基本為零。

因素3:「顛覆」已成創新常態

誠如史蒂夫· 福布斯所言:「你要麼顛覆自己,要麼等別人將你毀滅。」顛覆式創新中都有一些固定步驟:

◆ 領域(或技術)信息化

◆ 成本以指數速度降低,獲取的難度也因去貨幣化而降低

◆ 業余愛好者聚在一起組成開源社群

◆ 帶來新的技術組合和混合學科

◆ 推出品質提高、價格降低好幾個數量級的新產品和服務

◆ 現狀被顛覆(該領域朝信息化發展)

因素4:「專家」不再值得信賴

因素5:「5年計劃」過時了

未來的變化速度實在太快,超前思考很容易會產生錯誤的預期。在指數型組織的世界裡,目標勝於戰略,執行勝於計劃。MTP+1年計劃+不斷調整前進方向

因素6:小公司的優勢更大

小型團隊的一項關鍵優勢在於,它能承受的風險要比大型團隊高得多。公司的適應力和敏捷程度的重要性會逐漸超過大小和規模。

因素7:「租賃」取代「擁有」

以低成本獲取技術和工具,意味著任何個人或小型團隊都可通過租借設備,從而獲得與財大氣粗的老牌公司一樣的製造能力。「租賃」而非「擁有」的哲學是構成指數型組織的敏捷性和靈活性,並繼而帶來成功的主要因素。

因素8:「信賴」勝於「控制」,「開放」勝於「封閉」

傳統組織大多採用控制和封閉的框架,公司往往要在管理層和團隊之間漫長的反饋迴路上浪費大量資源,不得不進行監督和干涉。在過去的幾年裡,一批全新的協作工具的出現讓組織能在無監督、全員工自我管理的情況下,管控一支小團隊。

因素9:一切皆可測量和知曉

感測器革命是時下最為重要卻最不廣為人知的技術革命之一,因為有了它,我們可以了解我們想要的數據。正如飛機引擎的感測器多達3000個,每次飛行都會記錄下數十億個數據點。指數型組織正從兩種角度加速趨勢:在現有的數據流上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或在舊的範式上添加新的數據流。

三、如何創建指數型組織

在評估一家創業公司的投資價值時,投資者通常考慮三類主要的風險領域:

◆ 技術風險:是否可行?

◆ 市場風險:人們會買這個產品嗎?

◆ 執行風險:這支隊伍能合格地運作嗎?

1 、創建指數型組織的12個關鍵步驟

第1步:選擇一個MTP。首先問自己,我想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什麼,找到問題領域,然後構思一個相對應的MTP,保證自己對准備攻克的問題領域有強烈的熱情和激情。

第2步:加入或創建與MTP相關的社群。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為目標拼搏的人組成的社群,都會為相同的目標傾力投入。

第3步:建立一支團隊。在任何一家創業公司,初創團隊的慎重構建都是性命攸關的事情。組建成功的指數型組織初創團隊的關鍵就在於每個人都擁有朝MTP奮發的熱情。

第4步:找到突破性的創意。可以利用社群或大眾來發現突破性創意或新的實現模式。

第5步:建立商業模式藍圖。一旦找到了核心創意或突破性想法,下一步就是詳細計劃該如何讓它走向市場。

第6步:尋找商業模式。尋找新的商業模式,使它在長期戰略上與特定行業的關系密切的其他指數型組織合作。

第7步:建立MVP。MVP就是一種應用性質的實驗,用來確定一個最簡單的產品能否闖入市場,以及能獲得怎樣的用戶反饋(同時也有助於在下一輪開發中尋找投資者)。隨後,你就可以在反饋迴路中快速更新和優化產品,實現開發路線。

第8步:驗證市場和銷售。一旦產品得到了目標市場的使用,那麼就需要建立起客戶獲取渠道來促使新的訪問者發現你的產品。

戴夫·邁克魯爾的AARRR就是一個很好的模型:

◆ 獲取(Acquisition):用戶發現你的速度快嗎?(增長指標)

◆ 激活(Activation):用戶的第一印象好嗎?(價值指標)

◆ 保留(Retention):用戶會回來嗎?(價值指標)

◆ 收益(Revenue):你如何賺錢?(價值指標)

◆ 推薦(Referral):用戶會告訴別人嗎?(增長指標)

第9步:實現SCALE和IDEAS。好的指數型組織並不意味著實現所有11項的SCALE和IDEAS屬性。好的MTP加上三四項其他屬性,通常就足以帶來成功了。關鍵在於確定你應執行的是哪些屬性。

第10步:塑造文化。在高速擴張的組織中,文化、MTP和社交技術就是在指數型組織的兩邊條約中保持團隊凝聚力的膠水。要做到這一點需建立OKR系統,然後讓團隊習慣於透明、責任、執行、高效風格,並不斷持續深化。

第11步:定期回顧關鍵問題。在建立創業公司時,你需要思考8個關鍵性問題,而且要定期回顧這些問題。每一個能獲得滿意回答的問題,都會讓你一步步接近目標。

①你的顧客是誰?

②你解決的顧客問題是什麼?

③你的解決方案是什麼?至少現狀改善了10倍嗎?

④你會如何為產品或服務進行市場銷售?

⑤你的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情況如何?

⑥你如何利用病毒效應和凈推薦值將顧客轉變為宣傳者,從而降低需求的邊際成本?

⑦你如何擴大客戶群體?

⑧你如何將供應的邊際成本降至零。

第12步:建立和維護平台。建立一個成功的平台,需要以下四個步驟:

①找出某個消費用例的「痛點」 。

②找出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任何互動當中的核心價值單元或社交對象。

③設計出一個促進這種交互的方法。

④決定如何圍繞這一交互建立一個網路。

當萬事俱備,即構思了巧妙的MTP並具備了相應屬性,結果將會是驚人的。

2 、中型公司如何獲得指數級成長

將原有的企業轉變為指數型組織需要兩個條件:

第一,是公司文化,要能夠迅速適應快速,且往往是根本性的變化。

第二,塑造一個得到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全力支持的夢想家領袖。

小米的雷軍就是一個夢想家領袖,思想遠大,行動果敢。為他贏得了董事會的大力支持,他擁有大量的粉絲,大眾更容易幫他,一起來實現某個目標。格力的董明珠、華為的任正非都是夢想家領袖的代表人物。

3 、大型公司向指數型組織靠攏的4大策略

策略1:改變領導層

改變領導層級的方法:教育、董事會管理,實現多樣化、技能和領導力。

教育: 讓領導層開始轉變思路,慢慢接受指數型思維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引入外部資源,基於加速技術更新你的高級管理層和董事會。

董事會管理 :為董事會成員普及知識,讓他們能認同首席執行官的大手筆變革計劃。此外,利用OKR來跟蹤董事會的表現。

實現多樣化 :在性別、經驗和年齡上的多樣化會帶來更好的結果。打破舊派思維方式的壁壘,將墨守成規者替換成在經驗和觀念上有著多樣性的個人和團隊。要記住,多樣性的一個最重要方面就是要讓年輕人站在權利和影響力的位置上。

技能和領導力 :員工的類型包括優化者、擴張者和傳道者。公司常犯的一大錯誤就是將一個領域表現最好的人調到另一個領域期望他們能同樣做得好。然而,只有從內部找到求新求變的傳道者更利於塑造指數型組織。所以,在指派管理層和顧問團的時候要始終考慮多樣性,定期讓高層參與個人改變計劃,認真審視自己的領導技能。

策略2:結盟、投資和收購

大型公司可以制定計劃,本著觀察、合作、投資和收購的目的找出並跟蹤這些具有顛覆性的指數型組織。而且大型公司必須採取行動,才能降低投資的門檻並在競爭中占據先機。

策略3:顛覆

傳統公司的組織結構會將顛覆性的影響力壓制住,所以可以將企業中比較確定的變革者轉換到組織邊緣,讓他們自由創建指數型組織去顛覆其他市場。觀察他們與母公司的相互聯系,隨後增加更多的變革。

喬布斯在做蘋果手機的時,從蘋果調集了大概二三十名程序員,悄悄開始研發手機。公司研發電腦的程序員並不清楚他們在試驗什麼,直到蘋果手機成功問世,成為公司的主流產品。

策略4:打造「精簡版」指數型組織

對於大公司來講,可以把指數型組織與原來的主體業務分開經營。如果這個指數型組織成長地特別快,它就會成為公司的主體。即便大公司必須維持現狀,並因無法轉變成指數型組織,也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能培養一些指數型性組織屬性,並以此加速公司運營。

⑽ 簡書為什麼火不起來

我的通訊錄共有187位聯系人,但是注冊過的才有4人,只有一個最近活躍時間是2019年,感覺在朋友圈裡的使用率真是極低。

為什麼間書的影響力那麼低?為什麼即使有人注冊了又放棄使用?

我參加了的日更活動,每天都忍不住打開好多遍這個軟體,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不火了。

一、首頁推薦莫名其妙。請看一眼首頁的推薦,什麼堅持這幾條習慣你的人生會不一樣,什麼我是怎麼做到副業月入多少的,還有標題很隨意的碎碎念,要麼爛俗的雞湯,要麼誇大的掙錢理論,要麼無聊的碎碎念。有時候忍不住打開一條想看看它怎麼就能被推薦到首頁,打開我就後悔了,有時無非是一條記錄身份證丟失或者今天很開心的傻文。首頁的推薦既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可討論的主題,更沒有深入的思想,所以它到底為什麼被推薦。

不可否認里有一些好資源,比如我當時就被一個學習的文集吸引了,還有很多日更畫畫的,日更一些學習技能的。但是首頁的推薦可見文的浮躁。

二、文章熱度不知如何評判。就像首頁某些碎碎念的文章為何熱度那麼高,是什麼演算法推薦的,我也不是很明白。日更那麼久,我的文章閱讀數屈指可數,要想被更多人閱讀,就需攜棚要投稿專題。有的專題不需要審核,有的專題不接受投稿。我自己也新建了專題,當時不懂以為就是建個文件夾好管理而已。我看到官方投稿的專題是編,那就是官方專題而非個人,那為什麼有的專題不接受投稿,專題里的文章從何而來?

三、沒有優勢。作為寫文章的地方,它不如知乎深入且廣泛;作為賺錢的地方,它不如今日頭搭侍條來的辯枝則簡單。我到現在都不明白那個總資產什麼意思,鑽、貝分別有什麼用?約xx元又是如何計算的?這個xx元又是如何能提現?太復雜了。

熱點內容
plsql顯示資料庫 發布:2024-10-30 16:42:12 瀏覽:847
php轉換pdf 發布:2024-10-30 16:41:34 瀏覽:201
方舟手游為什麼進伺服器一直在連接 發布:2024-10-30 16:38:00 瀏覽:506
鐵嶺dns的伺服器地址是多少 發布:2024-10-30 16:37:49 瀏覽:399
sql查詢降序 發布:2024-10-30 16:24:08 瀏覽:845
安卓手機電量如何調 發布:2024-10-30 16:16:17 瀏覽:151
解壓用治癒的起泡膠 發布:2024-10-30 16:10:28 瀏覽:750
普天視攝像頭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4-10-30 15:51:42 瀏覽:715
linux安裝server 發布:2024-10-30 15:44:41 瀏覽:748
伺服器怎麼買地皮 發布:2024-10-30 15:32:33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