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習演算法
A. 交換機啟動蝶形演算法是什麼意思啊
交換機啟動蝶形演算法,也稱交換機啟動自學習演算法,是一種自適應學習演算法。顧名思義御鉛,它是應用於交換機的,用來確定網路拓撲結構的。
蝶形演算法是指一個分組通過交換機,從輸入埠進入交換機,經過交換處理後,在輸出埠中找到最佳出口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數據包將沿著二叉樹的結構從一個節點走到另一個節點。在經過節點的過程中,節點會計算出要將數據包傳雹察輸給哪個輸出埠,然後將其發送出去。
交換機啟動蝶形演算法的含義是,當網路拓撲結構發生變化,比如新增或者刪除了一個節點,交換機可以通過蝶形演算法自適應地對網路進行重構和鎮肆好優化,以保證網路性能的穩定和高效。具體來說,交換機啟動蝶形演算法,會通過不斷學習和適應,找到最短路徑和最優輸出埠,從而提高網路的轉發速度和質量。
B. 怎樣用Java實現網橋自學習演算法
網橋的自學習演算法原理
珞辰
網橋:在數據鏈路層可以用網橋設備來擴展乙太網。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它根據MAC 幀的目的地址對收到的幀進行存儲轉發和過濾。當網橋收到一個數據幀時,並不是向所有的介面轉發這個數據幀,而是會進行有條件的轉發(網橋會丟棄CRC檢驗有差錯的幀以及幀長過短和過長的無效幀)再根據此幀的目的MAC地址,然後查找轉發表(網橋會自己維護轉發表,轉發表中每一條目都記錄了到達某個目的MAC地址的數據幀可以從那個介面進行轉發)根據轉發表中的條目逐步匹配看該從那個介面轉發或是否需要丟棄該數據幀。最簡單的網橋只有兩個介面(這里所講的網橋都是兩個介面的網橋)。
使用網橋設備的優點:
1,過濾通信量,增大吞吐量(網橋可以隔離碰撞域提高網路的吞吐量)
2,擴大了物理網路的范圍(擴展乙太網)
3,提供了可靠性(隻影響單個網段)
4,可以互連不同的物理層,不同MAC子層和不同速率
使用網橋設備的缺點:
1,使用CMSA/CD演算法增加了時延
2,不能進行流量控制,緩存存儲空間可能會發生溢出
3,會產生廣播風暴
網橋自學習和轉發幀的一般步驟:
1,網橋收到一幀後先進行自學習。查找轉發表中與收到數據幀的源地址有無匹配的項目。如果沒有,就在轉發表中增加一個項目(記錄數據幀的源地址,進入網橋的介面和時間)。如果有,則把原來的項目進行更新。
2,轉發幀。查找轉發表中與收到數據幀的目的地址有無相匹配的項目。如果沒有,則通過其他的介面(但進入網橋的介面除外)進行轉發。如果有,則按轉發表中給出的介面進行轉發。但應當注意,若轉發表中給出的介面就是該幀進入網橋的介面,則應該丟棄這個數據幀(因為這種情況不需要經過網橋進行轉發)。
3,使用生成樹演算法,即互連載一起的網橋在進行彼此通信後,就能找出原來的網路拓撲的一個子集。在這個子集里,整個連通的網路中不存在迴路,即在任何兩個站點之間只有一條路徑。
for example: 如圖所示,6個站點通過透明網橋B1和B2連接到一個擴展的區域網上。初始時網橋B1和B2的轉發表都為空。假設需要傳輸的幀序列如下:H2傳輸給H1;H5傳輸給H4;H3傳輸給H5;H1傳輸給H2;H6傳輸給H5。請給出這些幀傳輸完後網橋B1和網橋B2的轉發表。假設轉發表表項的格式為:[ 站點, 埠 ]。
發送的幀B1轉發表 B1的處理 B2轉發表 B2的處理
H2--->H1 H2,1 登記,轉發 H2,1 登記,轉發
H5--->H4 H5,2 登記,轉發 H5,2 登記,轉發
H3--->H5 H3,2 登記,丟棄 H3,1 登記,轉發
H1--->H2 H1,1 登記,丟棄
H6--->H5 H6,2 登記,丟棄
解釋說明:
1,H2主機向H1主機發送幀。連接在同一個區域網上的主機H1和網橋B1都能收到H2主機發送的數據幀。網橋B1收到這個數據幀後,先按源地址H2查找轉發表。這時因為網橋B1的轉發表為空,於是就把地址H2和收到此幀的介面1 寫入到轉發表中。這就表示,以後若收到要發給H2的幀,應當從網橋B1的這個介面1 轉發出去。接著再按目的地址H1查找轉發表。轉發表中沒有H1的地址,於是通過除收到此幀的介面1 以外的所有介面轉發此幀。網橋B2 從其介面1 收到這個轉發過來的幀。網橋B2按同樣的方式處理收到的幀。網橋B2的轉發表中沒有H2的地址,因此在網橋B2的轉發表中寫入地址H2 和介面1 。網橋B2的轉發表中沒有H1的地址,因此網橋B2會通過除接收此幀的介面1 以外的所有介面轉發這個幀。(H1本來就可以直接收到H2發送的數據幀,為什麼還要讓網橋B1和B2盲目地轉發這個幀呢??? 答案是:這兩個網橋當時並不知道網路的拓撲結構,因此要通過自學習過程才能逐步弄清所連接的網路拓撲,建立起自己的轉發表)
2,H3主機向H5主機發送數據幀。首先看網橋B1,網橋B1從其介面2收到這個數據幀。網橋B1的轉發表中沒有H3,因此在B1的轉發表中寫入地址H3 和介面2。再查找目的地址H5。現在網橋B1的轉發表中可以查詢到H5,其轉發的介面是2,和這個幀進入網橋B1的介面一樣。於是網橋B1知道,不用自己轉發這個幀,H5也能收到H3發送的幀。於是網橋B1把這個幀丟棄,不再繼續轉發了。再看網橋B2,網橋B2從其借口1 收到這個幀。網橋B2的轉發表中沒有H3,因此在B2的轉發表中寫入地址H3 和介面 1。再查找目的地址H5。現在網橋B2的轉發表中可以查詢到H5,其轉發的介面是 2 ,於是網橋B2直接將這個幀從介面2 轉發出去。
3,H6主機向H5主機發送數據幀。首先看網橋B2,網橋B2從其介面2 收到這個數據幀。網橋B2的轉發表中沒有H6,因此在B2的轉發表中寫入地址H6 和介面 2。再查找目的地址H5。現在網橋B2的轉發表中可以查詢到H5,其轉發的介面是2,和這個幀進入網橋B2的介面一樣。於是網橋B2知道,不用自己轉發這個幀,H5也能收到H6發送的幀。於是網橋B2把這個幀丟棄,不再繼續轉發了。再看網橋B1,其根本不會收到H6主機向H5發送的數據幀,所以不會有任何其他操作。
PS:在網橋的轉發表中寫入的信息除了地址和介面外,還有幀進入該網橋的時間。網橋中的介面管理軟體周期性的掃描轉發表中的項目。只要在一定時間以前登記的都要刪除。這樣就使得網橋中的轉發表能反映當前網路的最新拓撲狀態。還有一點網橋是一種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網路設備,它能對於接收到的數據幀進行有條件的轉發並且能隔離沖突域。
C. 計算機網路裡面網橋自學習演算法!是個什麼意思求大神給解釋一下!
如從某個站口A發出的幀從介面X進入某網橋,那麼從這個介面出發沿相反方向已定可以吧一個幀傳送升棗到A!所以網橋每收到一個幀就記清陸錄其源地答笑頃址和進入網橋的介面!
D. 鹿客智能方面都做出什麼好用的方法
電子自動防貓眼開關 人體感應自動解鎖
Touch2 Pro 在傳統防貓眼撬鎖基礎上做了升級,在內把手上設置了防貓眼解鎖感測器,閉門狀態下默認啟動自動防貓眼,實時防禦貓眼撬鎖的可能。當您需要外出時,握住把手按壓解鎖區即可開門,既保障了安全,同時操作體逗伍橋驗更便捷。
人工智慧自學習演算法 指紋識別更流暢
每一山猛次解鎖,Touch2 Pro 都會通過人工智慧自學習演算法,不斷降低拒真率,提升通過率,指紋識別更流暢,越用越好用。
鹿客智能APP 遠程下發一次性/周期性密碼
通過鹿客智能APP,您可以輕松進行個性化解鎖界面設置、設置指紋、藍牙和密碼等操作。同時,鹿橘吵客智能APP支持遠程授權管理,如下發或刪除一次性/周期性密碼,隨時隨地便捷操作。通過鹿客智能APP還可以隨時查看上鎖狀態、聯網狀態、電量剩餘情況、開鎖記錄等。
E. 自主學習演算法和機器學習的區別
自主學習演算法和機器學習的區別?
一、指代不同
1、機器學習演算法: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涉及概率論、統計學、逼近論、凸分析、演算法復雜度理論等多門學科。
2、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ML, Machine Learning)領域中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它被引入機器學習使其更接近於最初的目標人工智慧。
二、學習過程不同
1、機器學習演算法:學習系統的基本結構。環境向系統的學習部分提供某些信息,學習部分利用這些信息修改知識庫,以增進系統執行部分完成任務的效能,執行部分根據知識庫完成任務,同時把獲得的信息反饋給學習部分。
2、深度學習:通過設計建立適量的神經元計算節點和多層運算層次結構,選擇合適的輸人層和輸出層,通過網路的學習和調優,建立起從輸入到輸出的函數關系,雖然不能100%找到輸入與輸出的函數關系,但是可以盡可能的逼近現實的關聯關系。三、應用不同
1、機器學習演算法::數據挖掘、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徵識別、搜索引擎、醫學診斷、DNA序列測序、語音和手寫識別、戰略游戲和機器人運用。
2、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其他領域。
F. 自學習、自組織、自適應分別是什麼意思
自適應、自學習、自組織系統理論 自適應系統——前饋控制,環境條件還沒影響到控制對象之前就進行預測而去控制的游並耐一種方式。 自學習系統——反饋控制根據自己神春的運行經驗來改變控制演算法的能力。 自組織系統——根據環境變化和運行經驗來改變自身結構和行為參數進行控制。 具體你去參蔽灶考系統工程的控制論!
G. 透明網橋通過自學習演算法自動運行需不需要人工干預
生成樹的工作原理: 生成樹協議的國際標準是IEEE802.1b。運行生成樹演算法的網橋/交換機在規定的或歷間隔(CISCO 默認2秒)內通過網橋協議數據單元(BPDU)的組播幀與其他交換機交換配置信息 ,其工作的過程如下: ·通過比較網橋優先順序選取根網橋(給定廣播域內只有一個根網橋)。 ·其餘的非根網橋只有一個通向根交換機的埠稱為根埠。 ·每個網段只有一個轉發埠。 ·根交換機所有的連接埠均為轉敏團嫌發埠。 注意:生成樹協議在交換機上一般是默認開啟的,不經人工干預即可正常工作。但這種橋手自動生成的方案可能導致數據傳輸的路徑並非最優化。因此,可以通過人工設 置網橋優先順序的方法影響生成樹的生成結果。
H. 簡述交換機自學習演算法
自學習演算法??
你說的是地址學習嘛???
就是交換機的各個埠獲取與之相連設備的MAC地址,形成MAC地址表。這個就是交換機的地址學習。
I. 舉例說明網橋的自學習演算法.求幫助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char arr1[3]={'A','B','C'};
char arr2[2]={'D','E'};
char arr3[3]={'F','G','H'};
int a[][2]={0,0,0,0,0,0,0,0,0,0,0,0};
int b[][2]={0,0,0,0,0,0,0,0,0,0,0,0};
int i,j,m,n,k1 = 0,k2 = 0,t;
char s,d,k;
while(1)
{
printf("請輸入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scanf("%c%c",&s,&d);
printf("\n");
for(i=0;i<3;i++){
if(arr1[i]==s)
m=1;
}
for(i=0;i<2;i++){
if(arr2[i]==s)
m=2;
}
for(i=0;i<3;i++){
if(arr3[i]==s)
m=3;
}
switch(m)
{
case 1:
{
for(i=0;i<k1;i++){
if(a[i][0]==s)
{break;}
}
if(i==k1) {a[k1][0]=s;a[k1][1]=m;k1++;}//沒有記錄,在網橋數組中插入源地址
for(i=0;i<k1;i++)//查找網橋數組中是否有目的地址
{
if(a[i][0]==d)
{
n=a[i][1]; break;
}
}
if(i==k1) printf("網橋1中沒有目的記錄%c,向右轉發\n",d);//不含有,轉發
else
{
if(m==n){
printf("網橋1丟棄\n");t=1;
}//含有且在同在網段丟棄
else
printf("不在同一網段,網橋1向右轉發\n");//含有不在同一網段轉發
}
if(t!=1) //不在同一網段時
{
for(i=0;i<k1;i++)
if(b[i][0]==s) {break;}
if(i==k1) {b[k2][0]=s;b[k2][1]=m;k2++;}//沒有記錄,在網橋數組中插入源地址
for(i=0;i<k1;i++)//查找網橋數組中是否有目的地址
{if(b[i][0]==d) {n=b[i][1]; break;}}
if(i==k2) printf("網橋2中沒有目的記錄%c,向右轉發\n",d);//不含有,轉發
else
{
if(m==n) printf("網橋2丟棄\n");//含有且在同在網段丟棄
else printf("不在同一網段,網橋2向右轉發\n");//含有不在同一網段轉發
}
}
break;
}
case 2:
{
//向左轉發
for(i=0;i<k1;i++)
if(a[i][0]==s) {break;}
if(i==k1) {a[k1][0]=s;a[k1][1]=m;k1++;}//沒有記錄,在網橋數組中插入源地址
for(i=0;i<k1;i++)//查找網橋數組中是否有目的地址
{if(a[i][0]==d) {n=a[i][1]; break;}}
if(i==k1) printf("網橋1中沒有目的記錄%c,向左轉發\n",d);//不含有,轉發
else
{
if(m==n) printf("網橋1丟棄\n");//含有且在同在網段丟棄
else printf("不在同一網段,網橋1向左轉發\n");//含有不在同一網段轉發
}
//向右轉發
for(i=0;i<k2;i++)
if(b[i][0]==s) {break;}
if(i==k2) {b[k2][0]=s;b[k2][1]=m-1;k2++;}//沒有記錄,在網橋數組中插入源地址
for(i=0;i<k2;i++)//查找網橋數組中是否有目的地址
{if(b[i][0]==d) {n=b[i][1]; break;}}
if(i==k2) printf("網橋2中沒有目的記錄%c,向右轉發\n",d);//不含有,轉發
else
{
if(1==n) printf("網橋2丟棄\n");//含有且在同在網段丟棄
else printf("不在同一網段,網橋2向右轉發\n");//含有不在同一網段轉發
}
break;
}
case 3:
{
for(i=0;i<k2;i++)
if(b[i][0]==s) {break;}
if(i==k2) {b[k2][0]=s;b[k2][1]=m-1;k2++;}//沒有記錄,在網橋數組中插入源地址
for(i=0;i<k2;i++)//查找網橋數組中是否有目的地址
{if(b[i][0]==d) {n=b[i][1]; break;}}
if(i==k2) printf("網橋2中沒有目的記錄,向左轉發\n");//不含有,轉發
else
{
if(2==n) {printf("網橋2丟棄\n");t=1;}//含有且在同在網段丟棄
else printf("不在同一網段,網橋2向左轉發\n");//含有不在同一網段轉發
}
if(t!=1)//不在同一網段時
{
for(i=0;i<k1;i++)
if(a[i][0]==s) {break;}
if(i==k1) {a[k1][0]=s;a[k1][1]=m-1;k1++;}//木有記錄,在網橋數組中插入源地址
for(i=0;i<k1;i++)//查找網橋數組中是否有目的地址
{if(a[i][0]==d) {n=a[i][1]; break;}}
if(i==k1) printf("網橋1中沒有目的記錄%c,向左轉發\n",d);//不含有,轉發
else
{
if(2==n) printf("網橋1丟棄\n");//含有且在同在網段丟棄
else printf("不在同一網段,網橋1向左轉發\n");//含有不在同一網段轉發
}
}
break;
}
default: ;
}
putchar('\n');
printf("網橋1\n");
printf("--------\n");
for(i=0;i<k1;i++)
{printf(" %c ",a[i][0]);
printf("%d ",a[i][1]);
putchar('\n');
}
printf("--------\n");
printf("網橋2\n");
printf("--------\n");
for(i=0;i<k2;i++)
{printf(" %c ",b[i][0]);
printf("%d ",b[i][1]);
putchar('\n');
}
printf("-------\n");
scanf("%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