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方交會源碼
① 全站儀的後方交會操作步驟
把儀器架設到可以通視兩個已知點的地方,利用全站儀後方交會的功能,先輸入A點坐標,測量A點:再輸入B點坐標,測量B點;最後計算,即可。
拓展資料
後方交會是指僅在待定點上設站,向三個已知控制點觀測兩個水平夾角a、b,從而計算待定點的坐標,稱為後方交會。交會測量是加密控制點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在數個已知控制點上設站,分鎮陸行御嘩別向待定點觀測方向或距離,也可以在待定點上設站向數個已知控悉局制點觀測方向或距離,而後計算待定點的坐標。常用的交會測量方法有前方交會、後方交會、側邊交會和自由設站法。
② 在全站儀中怎麼用後方交會放線
全站儀後方交會法:
1、找一個通視的地方架設儀器,調平圓水準氣泡,調平後再御畝調出精平頁面,調平,使儀器的誤差合理。
2、把儀器開機,設站(可以用當天的月份),把PPM值改為零。
3、找兩個已知的後視點,架設棱鏡。
4、通過全站儀觀測這兩個點,記錄,把儀器定向。
5、儀器定好向後,點擊放樣,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測量鎮攔森放點了。
(2)後方交會源碼擴展閱讀:
全站儀的保管:
1、儀器的保管由專人負責,每天現場使用完畢帶回辦公室;不得放在現場工具箱內。
2、儀器箱內應保持乾燥,要防潮防水並及時更換乾燥劑。儀器必須放置專門衡派架上或固定位置。
3、儀器長期不用時,應以一月左右定期取出通風防霉並通電驅潮,以保持儀器良好的工作狀態。
4、儀器放置要整齊,不得倒置。
③ gnss作業調度表怎麼填
一、GPS控制網技術設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GPS測量的技術設計依據:GPS測量規范、規程等,等級要求
2.GPS控制網的精度、密度設計:指標及分類
3.GPS控制網的基準設計:方位基準,尺度基準,位置基準
4.GPS控制網圖形設計:幾個概念,特徵條件,同步網及獨立邊選擇
二、熟練掌握GPS控制網特徵條件計算
對於由N台GPS接收機構成的同步圖形中一個時段包含
J=N*(N-1)/2
其中獨立邊:N-1,其餘為非獨立邊
觀測時段數計算公式:C=nm/N
C為觀測時段數,n為網點數,m為每點平均設站次數,N為接收機數
在GPS網中,確定出具體GPS網圖形結構的主要特徵
總基線數:J總=CN. (N-1) /2
必要基線數:J必=n-1
獨立基線數:J獨=C*(N-1)
多餘基線數:J多=C*(N-1)-(n-1)
三、GPS控制網技術設計書應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一)明確任務
(二)測區勘測及收集數據
主要了解測區以下情況
①交通情況
②水系分布情況
③植被情況
④控制點分布情況
⑤居民點分布情況
⑥當地風俗民情
收集以下資料
1.各類圖件
2.各類控制點成果以及各種參數。
3.測區有關的地質、氣象、交通、通訊
4.城市及鄉、村行政區劃表
(三)技術設計
①GPS控制網的精度和密度的設計
②控制網的基準設計
③控制網的圖形設計
④控制網的精度預計
(四)器材准備及人員組織
①籌備儀器、計算機及配套設備
②籌備機動設什及通訊設備
③籌備施工器材,計劃油料、材料的消耗
④組建施工隊伍.擬定施工人員名單及崗位
⑤進行詳細的投資預算
(五)選點及埋設
(六)外業觀測計劃的擬定
依據
①GPS網規模的大小
②點位精度及密度的要求
③GPS衛星星座分布的幾何圖形強度
④參加作業的GPS接收機類型數量
⑤測區交通、通訊及後勤保障
主要內容
①編制GPS衛星的可見性預報圖
②衛星的幾何圖形強度
③選擇最佳的觀測時段
④觀測區域設計與劃分
⑤編排作業調度表
(七)外業觀測
①天線安置
②開機觀測
③氣象參數測定
④觀測記錄
(八)數據預處理
①數據傳輸
②數據分流
③統一數據文件格式
④衛星軌道標准化
⑤探測周跳、修復載波相位觀測值
⑥對觀測值進行必要改正
(九)觀測成果的外業檢核
①重復觀測邊的檢核
②環線閉合差的檢核
③同步閉合環的檢核
④非同步環閉合差的檢核
(十)技術總結
①外業技術總結
②內業技術總結
四、GPS作業模式及使用范圍
(一)經典靜態定位模式
作業方式:採用兩台(或兩台以上)接收設備,分別安置在一條或數條基線的兩個端點,同步觀測4顆以上衛星,每時段長45分鍾至2個小時或更多
精度:基線的相對定位精度可達5mm+1ppm-D,D為基線長度(km)
適用范圍:建立全球性或國家級大地控制網,建立地殼運動監測網、建立長距離檢校基線、進行島嶼與大陸聯測、鑽井定位及精密工程式控制制網建立等
注意事項:所有已觀測基線應組成一系列封閉圖形,以利於外業檢核,提高成果可靠度。並且可以通過平差,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二)快速靜態定位
作業方法:在測區中部選擇一個基準站,並安置一台接收設備連續跟蹤所有可見衛星;另一台接收機依次到各點流動設站,每點觀測數分鍾
精度:流動站相對於基準站的基線中誤差為5mm±1ppm-D
應用范圍:控制網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測量、地籍測量、大批相距百米左右的點位定位
注意事項:在測量時段內應確保有5顆以上衛星可供觀測;流動點與基準點相距應不超過20km;流動站上的接收機在轉移時,不必保持對所測衛星連續跟蹤,可關閉電源以降低能耗
優缺點:
優點:作業速度快、精度高、能耗低
缺點:二台接收機工作時,構不成閉合圖形
(三)准動正盯態定位
作業方法:在測區選擇一 個基準點,安置接收機工連續跟蹤所有可見衛星,將另一台流動接收機先置於1號站(如圖8-12)觀測;在保持對所測衛星連續跟蹤而不失鎖的情況下,將流動接收機分別在2, 3, 4……各點觀測數秒鍾
精度:基線的中誤差約為1-2cm
應用范圍:開闊彎清握地區的加密控制測量、工程測量及碎部測量及線路測量等
注意事項:應確保在觀測時斷上有5顆以上衛星可供觀測;流動點與基準點距離不超過20 km;觀測過程中流動接收機不能失鎖,否則應在失埋慶鎖的流動點上延長觀測時間1-2min
(四)往返式重復設站
作業方法:建立一個基準點安置接收機連續跟蹤所有可見衛星;流動接收機依次到每點觀測1~2min;1h後逆序返測各流動點1-2min
精度:相對於基準點的基線中誤差為5mm+1ppm.D
應用范圍:控制測量及控制網加密、取代導線測量及三角測量、工程測量機地籍測量
注意事項:流動點與基準點距離不超過15km;基準點上空開闊,能正常跟蹤3顆及以上衛星
(五)動態定位
作業方法:建立一個基準點安置接收機連續跟蹤所有可見衛星,流動接收機先在出發點上靜態觀測數分鍾,然後流動接收機從出發點開始連續運動,按指定的時間間隔自動運動載體的實時位置
精度:相對於基準點的瞬時點位精度1-2cm
應用范圍:精密測定運動目標的軌跡、測定道路的中心線、剖面測量、航道測量等
注意事項:需同步觀測5顆衛星,其中至少4顆衛星要連續跟蹤;流動點與基準點距離不超過20 km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Kobe�Morant」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461189/article/details/105796738
打開CSDN,閱讀體驗更佳
gnss-sdr, GNSS SDR,開放源碼GNSS軟體接收機.zip
gnss-sdr, GNSS SDR,開放源碼GNSS軟體接收機 歡迎使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sdr !有關這里開源GNSS軟體定義接收器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gnss-sdr.org 。如果你對 gnss-sdr有疑問,請訂閱郵件列表,並將你的問題發布到這里。技術:如何構建gnss的sdr本
五、GNSS測量控制網的建立(1)
目錄5.1GNSS控制網建立的流程與技術設計01GNSS控制網建立的流程02 GNSS控制網技術設計5.2.踏勘選點與儀器准備1踏勘選點2標石預制與埋設3儀器准備4作業調度安排5.3外業觀測與外業成果的檢核1GNSS控制網外業觀測基本技術規定GNSS觀測作業外業成果記錄偏心觀測與計算2外業觀測成果檢核檢核項目及要求重測與補測 5.1GNSS控制網建立的流程與技術設計 01GNSS控制網建立的流程 1.GNSS控制測量的模式 2 GNSS控制網建立的流程 02 GNSS控制網技術設計 1 資料收集與踏勘 1
瀏覽器打開
相關推薦
GNSS原理與應用第一周作業_m0_46474334的博客
GNSS原理與應用第一周作業 GNSS中美國GPS系統與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在定位原理上的不同之處?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據高速運動的衛星瞬間位置作為已知的起算數據,採用空間距離後方交會的方法,確定待測點的位置。
GNSS第二周作業_weixin_46482232的博客
GNSS第二周作業 1.天球坐標系、地球坐標系與地球自轉有無關系,哪一種便於描述地面觀測站的空間位置,哪一種便於描述人造地球衛星的位置? 答:天球坐標系與地球自轉無關,地球坐標系與地球自轉有關。地球坐標系便於描述地面觀測站的空間...
gps作業計劃調度表
在用GPS做控制的時候,根據計算的觀測時段數對整個測區需做記錄的表
GNSS原理與應用(第九周)
一、GPS控制網技術設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GPS測量的技術設計依據:GPS測量規范、規程等,等級要求 2.GPS控制網的精度、密度設計:指標及分類 3.GPS控制網的基準設計:方位基準,尺度基準,位置基準 4.GPS控制網圖形設計:幾個概念,特徵條件,同步網及獨立邊選擇 二、熟練掌握GPS控制網特徵條件計算 對於由N台GPS接收機構成的同步圖形中一個時段包含 J=N*(N-1)/2 其中獨立邊...
瀏覽器打開
GNSS第七周作業_y996358471的博客
GNSS第七周作業 1、GPS控制網技術設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控制網應用范圍 (2)、分級布網方案 (3)、 測站方向通視 (4)、坐標系統與起算數據 2、熟練掌握GPS控制網特徵條件計算。 3、GPS控制網技術設計書應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第三次GNSS作業
一、衛星軌道在GPS定位中的意義: (1)絕對定位:衛星軌道誤差將直接影響用戶接收機位置的精度; (2)相對定位:盡管衛星軌道誤差的影響將會減弱,但當基線較長或精度要求較高時,軌道誤差影響不可忽略; . (3)捕獲衛星信號:利用衛星的軌道參數可以計算衛星位置,捕獲衛星信號 二.衛星無攝運動、有攝運動是什麼,其中描述無攝衛星軌道的開普勒軌道參數有哪些? 無攝運動:只考慮地球質心引力作用的衛星運動稱為...
瀏覽器打開
第12周gnss作業
1.GPS預處理包括哪些內容? 數據傳輸。將GPS接收機記錄的觀測數據,傳輸到計算機磁碟上,以備處理和保存。 數據分流。從原始記錄中,通過解碼將各項數據分類整理,剔除無效觀測值和冗餘信息,形成各種數據文件,如星歷文件、觀測文件和測站信息文件等。 觀測數據的平滑、濾波。剔除粗差並進一步 剔除無效觀測值。 統一數據文件格式。將不同類型接收機的數據記錄格式、項目和采樣間隔,統-為標准化的文件格式,以便統一處理。 衛星軌道的標准化。為了統-不同來源衛星軌道信息的表達方式,和平滑GPS衛星每小時更新一次的軌
瀏覽器打開
gnss作業(五周)
1.解釋測碼、測相偽距觀測方程,其觀測值是什麼,未知數是什麼?(思維導圖方式,做相應的文字說明) 2.線性組合的形式與作用。 形式:單差、雙差、三差、寬巷組合觀測值、窄巷組合觀測值、無電離層影響組合觀測值、與幾何位置無關的組合觀測值。 作用:單差、雙差、三差:消除或減弱各種誤差。 組合觀測值:輔助確定觀測值的模糊度。 無電離層影響組合觀測值:長基線解算。電離層活躍期或活躍地區基線的解算。 與幾何...
瀏覽器打開
1824020112GNSS作業
1.解釋測碼、測相偽距觀測方程,其觀測值是什麼,未知數是什麼? 2.線性組合的形式與作用。 形式:單差、雙差、三差、寬巷組合觀測值、窄巷組合觀測值、無電離層影響組合觀測值、與幾何位置無關的組合觀測值。 作用:單差、雙差、三差:消除或減弱各種誤差。 寬、窄巷組合觀測值:輔助確定觀測值的模糊度。 無電離層影響組合觀測值:長基線解算。電離層活躍期或活躍地區基線的解算。 與幾何位置無關的組合觀測值:估算電...
瀏覽器打開
GNSS第五周作業
GNSS測量與數據處理作業
1、GPS控制網技術設計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 ①項目來源 ②測區概況 ③工程概況 ④技術依據 ⑤現有測繪成果 ⑥施測方案 ⑦作業要求 ⑧觀測質量控制 ⑨數據處理方案 ⑩提交成果要求 2、熟練掌握GPS控制網特徵條件計算。 答: C為觀測時段,n為網點數,m為每點設站次數
④ 什麼是測量中的後方交會法
你的理解不正確:「後方交會」通俗猛陪地理解是在已知點的後方進行交匯的意思。測量時是在待測點P設站,通過測量其前面三點與待測點連線的夾角來確定P點的平面布置的方法。也就是說待測點是在已知點的後方,前方交匯與其正好好知吵相反,待測點位於友侍已知點的前方。
⑤ 全站儀後方交會後視後,放樣顯示角度偏差太大
我用的是尼康325,後方交會很好用,幾毫米誤差正常。
⑥ 全站儀時候後方交會法(自由設站),需要重新設置後視么
不需要這樣的,後方交會測出新點後直接可以測量測隱腔量放灶拍衫樣,我就經常用後方交會放樣,賀沖誤差很小,你錯誤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上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