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設計表
表設計:
部門編號,部門名稱,使用類型,執行情況,制度類型(a,b,c)
語句:
為簡略,下面簡寫
部門名稱:id
使用類型:a
執行情況:b
制度類型:c
selectid,max(t2.a),max(t2.b),max(t3.a),max(t3.b),max(t4.a),max(t4.b)
fromtestt1leftjoin(select*fromtestwherec='A')t2ont1.id=t2.idandt1.c=t2.c
leftjoin(select*fromtestwherec='b')t3ont1.id=t3.idandt1.c=t3.c
leftjoin(select*fromtestwherec='c')t4ont1.id=t4.idandt1.c=t4.c
groupbyid
直接這上面寫的,沒測試,領會精神吧,應該是沒錯
B. 根據如下表格內容如何設計資料庫表(Mysql)
1、職責信息表、包含表述信息
2、工作任務表
3、職責和任務關聯中間表
這樣就做到了職責表1對多個工作表,後面不管怎麼加都是一個套路
C. 資料庫表設計
審核表:
欄位如下:
單號,審核狀態(例如a審核後是100,b審核後事150),
a審核人,a審核時間,a審核意見,
b審核人,b審核時間,b審核意見
一般都是這樣的
D. 如何設計資料庫中表的關系
1.理解您的數據
在設計表之前,應明確您打算如何處理數據,還要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數據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您所做的假設將會影響最終的設計。
2.您需要什麼樣的數據
設計應用程序時,關鍵要了解設計的最終結果,以便確保您准備好所有必需的數據並知道其來源。例如,報表的外觀、每個數據的來源以及所需的所有數據是否都存在。對項目損失最大的莫過於在項目後期發現重要報表缺少數據。
3.明確所需數據的類型和來源
知道需要什麼樣的數據後,就必須確定數據的來源。數據是否從其他數據源中導入?數據是否需要清理或驗證?用戶是否需要輸入數據?明確所需數據的類型和來源是資料庫設計的第一步。
4.您打算如何處理這些數據?
用戶是否需要編輯這些數據?如果需要,應如何顯示數據以便於用戶理解和編輯?有沒有驗證規則和相關的查找表?要求對編輯和刪除保留備份的數據輸入有沒有相關聯的審核問題?需要為用戶顯示哪些摘要信息?是否需要生成導出文件?了解這些信息後,就可以想像欄位之間是如何相互關聯的了。
5數據之間如何相互關聯?
將數據分組放入相關欄位(例如與客戶相關的信息、與發票相關的信息等),每個欄位組都代表要建立的表。然後考慮如何將這些表相互關聯。例如,哪些表具有一對多關系(例如,一個客戶可能持有多張發票)?哪些表具有一對一關系(這種情況下,通常會考慮將其組合到一個表中)?
6.隨著時間的推移數據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設計表之後,常常會由於沒有考慮時間的影響而導致以後出現嚴重問題。許多表設計在當時使用時效果非常好,但是,常常會因為用戶修改數據、添加數據以及隨時間的推移而崩潰。開發人員經常會發現需要重新設計表的結構來適應這些變化。表的結構發生變化時,所有相關的內容(查詢、窗體、報表、代碼等)也必須隨之更新。理解並預測數據會隨時間推移發生哪些變化,可以實現更好的設計,減少問題的發生。
7.學習如何使用查詢
了解如何分析和管理數據同樣很重要。您應該深刻理解查詢的工作原理,理解如何使用查詢在多個表之間鏈接數據,如何使用查詢對數據進行分組和匯總,以及如何在不需要以規范化格式顯示數據時使用交叉表查詢。
好的數據設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平衡兩個需要:既要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效地存儲數據,又要輕松地檢索和分析數據。理解查詢的功能對正確設計表很有幫助。
E. 1,資料庫表結構如何設計,有哪些表,分別有什麼作用
一般可將資料庫結構設計分為四個階段,即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和物理設計。
數據字典(Data Dictionary DD)用於記載系統定義的或中間生成的各種數據、數據元素,以及常量、變數、數組及其他數據單位,說明它們的名字、性質、意義及各類約束條件,是系統開發與維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文件。數據與數據元素分別用數據表、數據元素表記載。其中,數據號是設計人員給定的順序編號,用於分類清查與整理,並且與數據元素代碼相關聯。數據名是原有表格或憑證的名稱。
F. 資料庫設計時,表越多是不是越好呢
當然不是,1樓說得很專業,就是說只要表間建立合理的關系後,表的數量少點也可以
G. 資料庫設計建表
建一個表就可以,用類型欄位區分,以後寫sql時方便查詢,插入和排序
H. SQL資料庫如何設計表的格式
基礎表 礦井產量分類 回採煤量
掘進煤量
其他煤量
煤種分類 貧煤
貧瘦煤
…
指標名稱 11 入洗量
12 精煤
121 精煤級別
8級
9級
…
122 精煤種類
肥精
焦精
…
13 中煤
14 煤泥
月計劃 年月
礦井產量分類
煤種分類
計劃量
實際發生 日期
礦井產量分類
煤種分類
指標
產量
預算內,預算外還要具體了解一下吧
I. 資料庫表結構設計
1.典型地質遺跡基本概況表
包括地理位置、園區范圍、自然條件等組成(表6-2)。
表6-2 基本概況(JBGK.MDB)資料庫結構表
數據項說明:
地質公園編號:前3位國別代碼,按行政區劃代碼(GB/T2260-98)填寫,後3位地質遺跡點的順序號。當公園范圍較大,跨國界時,其編號以主景區所在的區域為准進行編號,後6位為順序號,保證地質遺跡編號的唯一性。
地質遺跡分類:為適應現階段地質遺跡的調查,地質公園建設和發展規劃、科學普及的開展,以系統地球科學理論為指導,趙汀(2009)提出了顯性地質遺跡的概念並建立了學科分類系統,並在此基礎上完成了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分類。
2.景區、景點數據(表6-3,表6-4)
表6-3 景區表結構(JQ.MDB)表
表6-4 景點表結構(JD.MDB)表
景區和景點數據關系(表6-5)為一對多關系。即,一個景區至少有一處以上的景點,任意一個景點只能屬於某一個景區。
J. 資料庫表的設計
表的設計有問題。建議加一個關系表:R_user_department:
裡面存兩個欄位就可以了:DEPARTMENTNO和USERNO,兩個欄位做聯合主鍵。這樣用戶和部門都是獨立的實體,添加不會出現外鍵為空的現象。在需要聯合查詢的時候,只查詢R_user_department欄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