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邏輯結構
A. 什麼是資料庫的邏輯結構並且邏輯結構有哪些
資料庫邏輯結構是從邏輯的角度分析資料庫的構成,即創建資料庫後形成的邏輯概念之間的關系。
SQL的邏輯結構主要應用於面向用戶的數據組織和管理,與傳統關系模型術語相比,在SQL中,視圖對應外模式,基本表對應模式,存儲文件對應內模式。
Oracle的邏輯結構,邏輯存儲單元從小到大依次:數據塊、盤區、段和表空間。
B. 簡述資料庫的邏輯結構
它由至少一個表空間和資料庫模式對象組成。這里,模式是對象的集合,而模式對象是直接引用資料庫數據的邏輯結構。模式對象包括這樣一些結構:表、視圖、序列、存儲過程、同義詞、索引、簇和資料庫鏈等。邏輯存儲結構包括表空間、段和范圍,用於描述怎樣使用資料庫的物理空間。
總之,邏輯結構由邏輯存儲結構(表空間,段,范圍,塊)和邏輯數據結構(表、視圖、序列、存儲過程、同義詞、索引、簇和資料庫鏈等)組成,而其中的模式對象(邏輯數據結構)和關系形成了資料庫的關系設計。
段(segment):
是表空間中一個指定類型的邏輯存儲結構,它由一個或多個范圍組成,段將佔用並增長存儲空間。
其中包括:
數據段:用來存放表數據;
索引段:用來存放表索引;
臨時段:用來存放中間結果;
回滾段:用於出現異常時,恢復事務。
范圍(extent):是資料庫存儲空間分配的邏輯單位,一個范圍由許多連續的數據塊組成,范圍是由段依次分配的,分配的第一個范圍稱為初始范圍,以後分配的范圍稱為增量范圍。
數據塊(block):
是資料庫進行io操作的最小單位,它與操作系統的塊不是一個概念。oracle資料庫不是以操作系統的塊為單位來請求數據,而是以多個oracle資料庫塊為單位。
C. 什麼是資料庫的邏輯結構設計
邏輯結構是獨立於任何一種數據模型的,在實際應用中,一般所用的資料庫環境已經給定(如SQL Server或Oracle或MySql)。由於目前使用的資料庫基本上都是關系資料庫,因此首先需要將E-R圖轉換為關系模型,然後根據具體DBMS的特點和限制轉換為特定的DBMS支持下的數據模型,最後進行優化。
D.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
現在需要將上面的資料庫概念結構轉化為 access 資料庫系統所支持的實際數據模型,也就是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在上面的實體以及實體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形成資料庫中的表格以及各個表格之間的關系。
根據功能設計模塊可設計煤礦突水態勢評價監測系統資料庫中各個數據表,即將各個功能模塊具體化,設計數據表的結果略。
E. 資料庫中什麼叫邏輯結構
在資料庫中邏輯結構是針對概念結構的,他是概念結構的總結提升,更加容易數據化,可以利用邏輯推理進行「推理及運算」,是資料庫能夠操作的基礎。
F. 資料庫系統使用的數據的邏輯結構是什麼
資料庫是依照某種數據模型組織起來並存放二級存儲器中的數據集合。這種數據集合具有如下特點:盡可能不重復,以最優方式為某個特定組織的多種應用服務,其數據結構獨立於使用它的應用程序,對數據的增、刪、改和檢索由統一軟體進行管理和控制。從發展的歷史看,資料庫是數據管理的高級階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統發展起來的。資料庫的基本結構分三個層次,反映了觀察資料庫的三種不同角度。(1)物理數據層。它是資料庫的最內層,是物理存貯設備上實際存儲的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原始數據,是用戶加工的對象,由內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處理的位串、字元和字組成。(2)概念數據層。它是資料庫的中間一層,是資料庫的整體邏輯表示。指出了每個數據的邏輯定義及數據間的邏輯聯系,是存貯記錄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資料庫所有對象的邏輯關系,而不是它們的物理情況,是資料庫管理員概念下的資料庫。(3)邏輯數據層。它是用戶所看到和使用的資料庫,表示了一個或一些特定用戶使用的數據集合,即邏輯記錄的集合。資料庫不同層次之間的聯系是通過映射進行轉換的。資料庫具有以下主要特點:(1)實現數據共享。數據共享包含所有用戶可同時存取資料庫中的數據,也包括用戶可以用各種方式通過介面使用資料庫,並提供數據共享。(2)減少數據的冗餘度。同文件系統相比,由於資料庫實現了數據共享,從而避免了用戶各自建立應用文件。減少了大量重復數據,減少了數據冗餘,維護了數據的一致。(3)數據的獨立性。數據的獨立性包括資料庫中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和應用程序相互獨立,也包括數據物理結構的變化不影響數據的邏輯結構。(4)數據實現集中控制。文件管理方式中,數據處於一種分散的狀態,不同的用戶或同一用戶在不同處理中其文件之間毫無關系。利用資料庫可對數據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並通過數據模型表示各種數據的組織以及數據間的聯系。(5)數據一致性和可維護性,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數據丟失、錯誤更新和越權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證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並發控制:使在同一時間周期內,允許對數據實現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戶之間的不正常交互作用;④故障的發現和恢復: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時發現故障和修復故障,從而防止數據被破壞
G. 資料庫系統的邏輯結構由哪些部分組成
資料庫的基本結構
資料庫的基本結構分三個層次,反映了觀察資料庫的三種不同角度。
(1)物理數據層。它是資料庫的最內層,是物理存貯設備上實際存儲的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原始數據,是用戶加工的對象,由內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處理的位串、字元和字組成。
(2)概念數據層。它是資料庫的中間一層,是資料庫的整體邏輯表示。指出了每個數據的邏輯定義及數據間的邏輯聯系,是存貯記錄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資料庫所有對象的邏輯關系,而不是它們的物理情況,是資料庫管理員概念下的資料庫。
(3)邏輯數據層。它是用戶所看到和使用的資料庫,表示了一個或一些特定用戶使用的數據集合,即邏輯記錄的集合。
資料庫不同層次之間的聯系是通過映射進行轉換的。資料庫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實現數據共享。數據共享包含所有用戶可同時存取資料庫中的數據,也包括用戶可以用各種方式通過介面使用資料庫,並提供數據共享。
(2)減少數據的冗餘度。同文件系統相比,由於資料庫實現了數據共享,從而避免了用戶各自建立應用文件。減少了大量重復數據,減少了數據冗餘,維護了數據的一致性。
(3)數據的獨立性。數據的獨立性包括資料庫中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和應用程序相互獨立,也包括數據物理結構的變化不影響數據的邏輯結構。
(4)數據實現集中控制。文件管理方式中,數據處於一種分散的狀態,不同的用戶或同一用戶在不同處理中其文件之間毫無關系。利用資料庫可對數據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並通過數據模型表示各種數據的組織以及數據間的聯系。
(5)數據一致性和可維護性,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數據丟失、錯誤更新和越權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證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並發控制:使在同一時間周期內,允許對數據實現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戶之間的不正常交互作用;④故障的發現和恢復: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時發現故障和修復故障,從而防止數據被破壞
H. 什麼是資料庫邏輯結構圖怎麼做的
資料庫設計過程包括:
現實世界→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
概念設計--利用數據模型進行概念資料庫的模式設計。它不依賴任何DBMS(資料庫管理系統)常用的數據模型為ERM(實體聯系模型),用到的術語有:實體、屬性、聯系、鍵。
邏輯設計--把概念設計得到的概念資料庫模式變為邏輯數據模式,它依賴於DBMS。用到的術語有:函數依賴、範式、關系分解。
http://blog.csdn.net/ivy_zheng/archive/2007/06/29/1670978.aspx
I. 關系資料庫模型的邏輯結構是什麼
關系數據模型的邏輯結構是【關系結構】,就是採用關系模式,來存儲數據內容,通俗一些來講,就是用的二維表/表格
【另外】:
層次數據模型的邏輯結構是樹(二叉樹)
網狀數據結構的邏輯結構是圖
跟數據結構息息相關的。
J. 什麼是資料庫的邏輯結構設計試述其設計步驟。
邏輯結構設計就是把概念結構設計階段設計好的基本E-R圖轉換為與選用DBMS產品所支持的數據模型相符合的邏輯結構。
步驟:
(1)將概念結構轉換為一般的關系、網狀、層次模型;
(2)將轉換來的關系、網狀、層次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數據模型轉換;
(3)對數據模型進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