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圖形界面開發
A. linux下怎麼樣編寫圖形界面程序
不用IDE就不能有圖形了么...人家還有用32位的匯編寫界面的...只是你不容易調試和觀察...比如人家可以直接修改按鈕或者別的組件,修改對應的觸發,非常直觀,這樣比較方便..就這樣了... 不過你不用IDE就需要對人家的機制了解深一些
B. Linux下圖形界面開發,python,Qt選哪一個好
qt,感覺qt圖形化的組件較為豐富和快捷
而python更多的是用於大數據文本處理
C. Linux下如何進行圖形界面編程
一,linux本身沒有圖形界面,linux現在的圖形界面的實現只是linux下的應用程序實現的。
圖形界面並不是linux的一部分,linux只是一個基於命令行的操作系統,linux和Xfree的關系就相當於當年的DOS和 WINDOWS3.0一樣,windows3.0不是獨立的操作系統,它只是DOS的擴充,是DOS下的應用程序級別的系統,不是獨立的操作系統,同樣 XFree只是linux下的一個應用程序而已。不是系統的一部分,但是X的存在可以方便用戶使用電腦。WINDOWS95及以後的版本就不一樣了,他們 的圖形界面是操作系統的一部分,圖形界面在系統內核中就實現了,沒有了圖形界面windows就不成為windows了,但linux卻不一樣,沒有圖形界面linux還是linux,很多裝linux的WEB伺服器就根本不裝X伺服器。這也是WINDOWS和linux的重要區別之一。
二,X是協議,不是具體的某個軟體:
X 是協議,就像HTTP協議,IP協議一樣。這個概念很多初學者甚至學習LINUX有一定時間的人都混淆,一個基於X的應用程序需要運行並顯示內容時他就聯接到X伺服器,開始用X協議和伺服器交談。
比如一個X應用程序要在屏幕上輸出一個圓那麼他就用X協議對X伺服器說:喂!我需要在屏幕上畫一個圓。
X應用程序只負責告訴X伺服器在屏幕的什麼地方用什麼顏色畫一個多大的圓,而具體的」畫」的動作,比如這個圓如何生成,用什麼顯卡的驅動程序去指揮顯卡完成等等工 作是由X伺服器來完成的。
X伺服器還負責捕捉鍵盤和滑鼠的動作,假設X伺服器捕捉到滑鼠的左鍵被按下了,他就告訴X應用程序:親愛的應用程序先生,我發現 滑鼠被按下了,您有什麼指示嗎?如果X應用程序被設計成當按下滑鼠左健後再在屏幕上畫一個正方形的話,X應用程序就對X伺服器說:請再畫一個正方形,當然 他會告訴伺服器在什麼地方用什麼顏色畫多大的正方形,但不關心具體怎麼畫–那是伺服器的事情。
D. 怎麼開發linux的圖形界面
關於linux兩大圖形界面KDE和Gnome
KDE早於Gnome出現,但是KDE基於的Qt是不遵循GPL開源協議的,Qt是一個跨平台的C++圖形用戶界面庫 ,它是挪威TrollTech公司的產品(2008年底被NOKIA收購)。 Qt具有優良的跨平台特性(支持Windows、Linux、各種UNIX、OS390和QNX等)、面向對象機制以及豐富的API,同時也可支持2D/3D渲染和OpenGL API。在當時的同類圖形用戶界面庫產品中,Qt的功能最為強大.但底層的基礎 Qt卻是一個不遵循GPL的商業軟體,這就給KDE上了一道無形的枷鎖並帶來可能的法律風險。一大批自由程序員對KDE項目的決定深為不滿,它們認為利用非自由軟體開發違背了GPL的精神。於是這些GNU的狂熱信徒兵分兩路:其中一部分人去製作Harmonny,試圖重寫出一套兼容Qt的替代品,這個項目雖然技術上相對簡單,但卻沒有獲得KDE項目的支持;另一路人馬則決定重新開發一套名為「GNOME(GNU Network Object Environment)」的圖形環境來替代KDE。
GNOME選擇完全遵循GPL的GTK圖形界面庫為基礎,因此我們也一般將GNOME和KDE兩大陣營稱為GNOME/GTK和 KDE/Qt。與Qt基於C++語言不同,GTK採用較傳統的c語言 ,雖然C語言不支持面向對象設計,看起來比較落後,但當時熟悉C語言的開發者遠遠多於熟悉C++的開發者。加之GNOME/GTK完全遵循GPL版權公約,吸引了更多的自由程序員參與。
四、linux/unix基於X window的圖形顯示處理原理
X Window從邏輯上分為三層:最底層的X Server(X伺服器)主要處理輸入/輸出信息並維護相關資源,它接受來自鍵盤、滑鼠的操作並將它交給X Client(X客戶端)作出反饋,而由X Client傳來的輸出信息也由它來負責輸出;最外層的X Client則提供一個完整的GUI界面,負責與用戶的直接交互(KDE、Gnome都是一個X Client),而銜接X Server與X Client的就是「X Protocol(X通訊協議)」、它的任務是充當這兩者的溝通管道。盡管UNIX廠商採用相同的X Window,但終端的X Client並不相同。
五、Qt、GTK 和KDE、GNOME的關系
簡單來說:為了方便開發人員編寫X clients,就有了Xlib來封裝X協議;Xlib還不夠方便,於是就有了qt和gtk,它們提供了很多窗口控制項(widgets)。
為了方便用戶 ,就出現了gnome和kde等桌面管理系統。一般來說,linux用戶看到的界面就是其中之一了。gnome用的是gtk庫,kde用的是qt庫
E. linux 圖形界面 c語言
要達到你老師的要求(有窗口、按鈕等),看來就需要用到 Qt, GTK+ 或者 wxWidgets。Qt 和 wxWidgets 是用 C++ 寫的。GTK+ 是用 C 編寫的面向對象圖形介面,是 gimp 和 Gnome 的基礎庫,你可以考慮它。
你原來寫的 C 程序也不能說就全部作廢了。輸入輸出部分肯定是作廢了,但是核心的代碼肯定還是可以用的。其實,既然已經寫完了,你還可以考慮圖形化界面和字元界面並用的辦法,這也是很多 Linux 軟體的風格。
F. 嵌入式linux中圖形界面是怎麼實現的
X Window System (X Window系統)是目前Linux構建GUI最常用的系統,最常見的實現是X.Org。類似的還有Wayland(Wayland)。
在Window System(如上,通常是X)之上,有一系列的Desktop Environment(桌面環境),比如Gnome,KDE等等,來控制桌面、窗口、菜單、通知等行為,提供一套較為統一的操作體驗。
Qt,GTK+等是GUI程序的開發庫,他們的應用一般不僅僅在Linux操作系統上,也並不局限於Gnome、KDE之類的桌面環境,也不限制於C、C++等開發語言。
同樣構建於Window System之上,有一系列的Window Manager(窗口管理器),他們是獨立於Desktop Environment存在的,主要是控制窗口的表現。不過實際使用中一般是每一個Desktop Environment都提供一個官方的Window Manager來統一風格。
Display Manager跟Window Manager相似,基本是獨立於Desktop Environment存在的,也就是說KDM完全可以搭配Gnome使用。他們主要負責以GUI形式接管用戶登錄過程,並且載入用戶指定的Desktop Environment。
G. 如何進行LINUX圖形界面
很簡單啊
你輸入用戶和密碼後進入了文本界面(linux有文本界面和圖形界面兩種),你需要打命令才能進入圖形界面
幾個基本命令:
進入圖形界面:
init
5
從圖形界面進入文本界面:
init
3
重啟:
init
6
關機:
init
3
H. Linux界面開發工具有哪些
性,近年來脫穎而出,一舉成為全球各地快速增長的操作系統,市場佔有率幾欲與Windows平台一爭高下。Linux應用范圍從Web伺服器、防火牆一直到快速緩存的網頁伺服器,已經走出科研實驗階段,開始步入關鍵業務領域。然而運行在Linux下的應用軟體偏少,讓諸多用戶對此平台猶有疑慮。其實並不能怪軟體廠商和程序開發者的憊懶。用於Linux平台得心應手的開發工具匱乏,使開發效率降低。如今,Kylix3的出現,有望使這種狀況徹底改變。從其近期產品發布會上,人們爭相要求得到試用版的熱鬧場景可見一斑。
RAD原來有歷史
大多數Linux發放版本,自身捆綁了諸如Java、Gcc、Perl、Python等常用開發工具。然而遺憾的是多數還處在字元界面的命令行狀態下,需要設置大量參數編譯、調試,對於像企業級應用和團隊開發,則更是難上加難。
Windows環境的快速開發工具(RAD),像Borland的C++ Builder、Delphi等可視化開發環境,通過簡單的用戶界面設計、方便的拖拽式開發,促成了Windows平台應用軟體的極大豐富。為幫助Linux軟體開發人員提高效率,2001年,Borland將在Windows平台上獲得成功的Delphi,移植到Linux平台,推出Kylix。
如果說,Kylix2還是將Delphi從Windows搬到了Linux,那麼最新推出的Kylix3則進一步整合了高性能的C++Builder及Delphi程序語言,為Linux平台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快速開發電子商務應用的解決方案。據稱,無論是建立圖形用戶界面、資料庫或是Web及Web Services應用程序,Kylix3都將帶來更快速、更簡單的使用經驗。
似曾相識的C++ Builder
Kylix3具有Windows 平台下C++ Builder程序開發人員熟悉的工作界面,並同時支持ANSI/ISO C++標准,在結合應用軟體設計與開發環境中,Kylix3整合了多種可視化設計工具,內包含Borland CLX組件庫,結合CodeInsight技術的編輯器,配合圖形調試器和內碼編譯器,功能經過調整,可以快速開發包括資料庫、用戶圖形界面及Web services程序在內的各類Linux平台應用。
Borland 跨平台組件庫(CLX)提供了數百個可重復使用、定製化、自由拓展的組件和類,方便C++Builder或Delphi編程人員快速開發應用程序。由Kylix 3開發的基於Linux的應用程序,將其源代碼經C++Builder或Delphi重新編譯之後即可在Windows環境下順利執行,提高了應用程序的可用性。而跨Web伺服器的兼容性,使專為Apache開發的伺服器端應用程序,在Windows平台經過編譯後,可供MS IIS、Apache、Netscape等不同Web伺服器使用。
可視化C++編譯環境和組件式的開發方式,使原本對Linux平台不熟悉的開發者,也能夠順利進行開發,從而大大縮短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
Web Services的三大利器
今天,Web services已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主要手段。任何一個應用解決方案,只要通過Internet連接,就可以整合分布全球不同環境中的資源。Kylix 3擁有三大法寶可以使得用戶的應用解決方案建立和使用Web services。
BizSnap是Kylix的Web Services開發平台,應用業界通用標准SOAP/XML,提供整合B2B的Web services,將Linux操作系統和Apache伺服器能力延伸到電子商務、XML與Web services應用領域,並無縫連接到各類支持Web Services的應用系統。
WebSnap是Kylix以組件為基礎的Web 應用程序開發平台,將Apache Web伺服器變成資料庫驅動的企業級Web應用程序伺服器。配合HTML製作環境、可視化工具以及組件結合方式,WebSnap使開發者能夠快速開發Web應用程序並整合到企業門戶中。
DataSnap則遵循分布式計算標准,將已有電子商務的企業資料庫、應用和對象完美集成,是建立高擴展性、企業級數據訪問的中間件解決方案。通過DataSnap可以建立高性能的多層資料庫應用系統。
多種技術應用,使得Linux應用程序和企業資料庫緊密結合,從而實現Linux平台下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大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