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路線演算法
A. 隨機行走演算法
可以用rand()產生隨機數,然後模4,結果為0,1,2,3四種情況,分別代表向前,後,左,右走一步。每次都是隨機的,所以總體也是隨機行走。
代碼如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tim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x=0,y=0,i;
int step;
cout<<"初始位置為(0,0)"<<endl;
srand(time(NULL));
for(i=1;i<100;i++)
{
step=rand()%4;
if(step==0)
{
x++;
cout<<"第"<<i<<"步向前走"<<endl;
cout<<"當前位置為("<<x<<","<<y<<")"<<endl;
}
else if(step==1)
{
x--;
cout<<"第"<<i<<"步向後走"<<endl;
cout<<"當前位置為("<<x<<","<<y<<")"<<endl;
}
else if(step==2)
{
y--;
cout<<"第"<<i<<"步向左走"<<endl;
cout<<"當前位置為("<<x<<","<<y<<")"<<endl;
}
else if(step==3)
{
y++;
cout<<"第"<<i<<"步向右走"<<endl;
cout<<"當前位置為("<<x<<","<<y<<")"<<endl;
}
}
}
B. 步行600米路程大概要多少時間
6分鍾左右。
一個正常健康人的步行速度為80到110米每分鍾,摺合每分鍾120步左右,所以步行600米所需時間大致為5分24秒到7分30秒。散步時要慢將近1倍。
動則有益,多動更好,而走路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
一些慢性疾病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久坐少動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對於大眾來講動則有益,多動更好,走路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目前,在國際上很流行。
若想動起來,必須要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體育總局希望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把體育鍛煉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建立起日常化、長效化的健身和志願服務習慣,最終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
肥胖是缺少鍛煉的結果,很多人把肥胖單純的歸罪於甜食或某種食物是片面的,食物本身無所謂好或壞,關鍵是要通過運動把多餘的能量及時消耗出去,達到吃動平衡。無論是超重、肥胖,還是正常的體重范圍內的人,都需要通過運動來保持健康,而不是只有超重的人才需要去運動。每天30分鍾的快步走是保持健康最好的辦法。
推出全民健身日是為了使大眾增強健身意識,最終養成每天健身的好習慣。一年動一次很容易,但天天動很難。缺少體育場地和時間常常成為人們不活動的借口,其實,每天參加廣播體操,多走幾站路,少坐幾次電梯,只要長期堅持,都對健康有益。
走走路就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應該經常多走走路。如果沒有時間,上下班,吃完飯都是可以動動的。
C. 如何計算用戶走路步數和跑步距離
1,設置你的基本數據,如身高、體重、步幅等,假定步幅是 x米。
2,手機或都手環里有一個重力感測器,在人運動的時候人的重心都會有一定幅度的變化,越向上幅度越大,當重心變化的幅度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就認為走了一步。它記下在一定時間里的步數N
3,跑步距離S=N*x
(3)走路路線演算法擴展閱讀:
1、跑步前做好熱身運動
2、在跑步前,做好熱身運動,讓身體機能適應即將進入的快速運動狀態。熱身運動時,壓腿、伸展、彎腰等動作必不可少。這樣既可以防止肌肉拉傷,還可以預防跑步後的肌肉酸痛現象。
3、跑步時動作要標准
4、跑步如果動作不標准,會影響跑步鍛煉的效果。怎麼樣的跑步才算標准呢,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跑步的高度要高。二是身體保持穩定,身體上部稍微向前,兩手半握成半拳形。三是跑步時身體在放鬆。只有做到跑步動作標准,姿勢協調,才能讓跑步更健康。
5、跑步的距離要相對穩定
6、有些人在跑步時,時短時長,這樣跑步效果不好。跑步的距離要相對的固定,比如每天跑2千米,那麼這個距離就要相對固定,每天增加幅度不能超過百分之十。這樣堅持有規律的跑步,能讓身體機能處於更協調狀態,更利於健康。
7、跑步時速度要變換
8、一些人跑步時速度幾乎是固定的,沒有變化,這樣運動的效果也不理想。健康的跑步需要在跑步過程中,變換跑步的速度,可以先慢跑幾分鍾後,加速跑一會兒,再減速跑,然後又加速跑步,這樣變換著速度跑,運動鍛煉效果更好。
D. 步行要走多久能走地球一圈
人步行,每秒一步,每步0.8米,每小時走不到3公里。按每小時3公里算,一天走10小時,休息14小時,一天能走30公里。
地球赤道半徑大約6378.5公里,周長大約地球周長40000公里 ,40000/30=1333天=3.65年=3年8個月。
以上是理想的演算法,事實上,經常鍛煉的人一般每小時能夠走5公里左右,但基本不會有人有能力接連不斷地走個好幾年而不修養(阿甘除外);徒步環球旅行也不可能走地球赤道
E. 最佳路線演算法
如果節點數n比較小的話,狀態壓縮一下就可以了。
就是說dist[i][j]表示到達第i個點的時候,已經走過的節點的狀態為j的最短距離,然後再用dijkstra或者spfa跑一邊求出 dist[1][(1 << n) - 1]即使答案。
F. 數學網格走路有多少種方法
m,n確定的話我會算,但是我寫不出通用公式.
方法如下:為了描述方便,我從左上角朝右下角走,結果和楊輝三角差不多
以5×5為例,其它都按這個方法做,m≠n也可以
起點為0,到達最近的兩個點每個點都是1種走法,我們將這三個點標上0,1,1
這三個問號很容易可以求出
0 1 1 a
1 2 b
1 c
d
a,b,c,d這四個點,到達a顯然只有1種走法
到達b的走法應該是將上面的1與左邊的2相加,b=3
同理c=3,d=1
0 1 1 1 a
1 2 3 b
1 3 c
1 d
e
看此時的a,b,c,d,e,a=1顯然
要想到達b,只有先到上面的1或左邊的3,因此到達b的路線數為1+3=4.
下面分析類似了,不再重復,我把五階方陣寫全
0 1 1 1 1
1 2 3 4 5
1 3 6 10 15
1 4 10 20 35
1 5 15 35 70
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解決了問題,請點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
G. 運動計步數
現在主流的計步軟體(以微信運動計步數為例),是通過手機內置的陀螺儀、重力感應器和加速器度感測器等組合完成的,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從而計算出每天走路的步數。
其中陀螺儀可以測量出手機的角度,從而檢測到人體的重心偏移。當人在行走時,手機會隨著運動出現角度偏移。陀螺儀檢測到持續且有規律的角度偏移時,手機就會開始判斷用戶正在走路。
陀螺儀還可以判斷用戶是在走路還是在騎自行車。由於騎車過程相對走路時,人體姿態更加平穩,重心偏移量很小,陀螺儀收集到的角度變化也很小。
當我們攜帶手機走路時,每一步都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加速度變化。抬腿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加速度是最大的。我們把它放到一個坐標軸上,加速度的變化看起來就像一個cos波形。兩個波峰之間,可以被認為是走了一步。
如果連續出現幾個波峰,就可以基本確定用戶是在走路的狀態。感測器設備就把這些前面的波動以及後面的波動算成步數,記錄到手機里。
在實際場景中,演算法還要去掉一些「干擾項」。比如我們走路時,手機放兜里會上下抖動,產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這時演算法就要判斷並過濾掉無用的干擾項,只留下最主要的運動特徵。
手機里的壓電陶瓷也會根據力的大小產生不同的形變,從而產生不同的電壓變化,通過作用在上面的力測量出加速度,計算用戶在走路時的頻率大小。
其實就是手機硬體的重力感應,比如我們看電影轉動手機時,屏幕會自動跟著轉,就是它感應到向下重力作出的反應。
更加精確的計步軟體還會輔助利用GPS來定位用戶的運動路線,然後計算出平均時速。
上述的這些工作是由採集器(加速度感測器等)和處理器(Sensor Hub,協處理器)共同完成的。
H. 520公里步行需要多少時間
正常情況下男人每小時步行為6公里,女人少些為4.5公里,照這個演算法,應該在86小時左右。但如果是跑步行進,那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