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mp優化演算法

mp優化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2-07-24 00:06:38

❶ mp神經元模型中單個神經元具有什麼能力

單個神經元能執行邏輯功能的能力。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McCulloch和數學邏輯學家Pitts建立了神經網路和數學模型,稱之為MP模型。他們證明了單個神經元具有執行邏輯的功能,從此開創了人工神經網路研究的時代。

1958年,美國心理學家Rosenblatt提出了感知器(perceptron)演算法。感知器是最簡單的神經網路,只有一個神經元,它在MP模型的基礎上加入了權值,可以實現線性分類器的功能。此時興起了神經網路的第一次研究熱潮。

人工智慧是讓機器實現原本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任務,它是為了模擬人的學習、思維、決策、行動等,它是目的,是結果;而機器學習、神經網路、深度學習都是實現目的的方法,是工具。

機器學習裡面涉及到很多演算法,隨便找一本機器學習書籍,翻看一下它的目錄,你就會看到無監督學習、有監督學習、分類、分割、聚類等概念,而人工神經網路只是機器學習中目前的一種優秀的演算法。

❷ 求用MP演算法分解重建圖像的matlab代碼

這里是一維信號的重建:
%基於MP演算法
clc;clear
%觀測向量y的長度M=80,即采樣率M/N=0.3
N=256;
K=15; %信號稀疏度為15
M=80; %
x = zeros(N,1);
q = randperm(N);
x(q(1:K)) =randn(K,1); %原始信號

%構造高斯測量矩陣,用以隨機采樣
Phi = randn(M,N)*sqrt(1/M);
for i = 1:N
Phi(:,i) = Phi(:,i)/norm(Phi(:,i));
end
y=Phi*x ; %獲得線性測量

%用MP演算法開始迭代重構
m=2*K; %總的迭代次數
r_n=y; % 殘差值初始值
x_find=zeros(N,1); %x_find為MP演算法恢復的信號

for times=1:m
for col=1:N
neiji(col)=Phi(:,col)'*r_n; %計算當前殘差和感知矩陣每一列的內積
end
[val,pos]=max(abs(neiji)); %找出內積中絕對值最大的元素和它的對應的感知矩陣的列pos
x_find(pos)=x_find(pos)+neiji(pos); %計算新的近似x_find
r_n=r_n-neiji(pos)*Phi(:,pos); %更新殘差
end

subplot(3,1,1);plot(x);title('target');
subplot(3,1,2);plot(x_find);title('reconstruct');
subplot(3,1,3);plot(r_n);title('殘差');

❸ 稀疏度為1的信號,用壓縮感知恢復原始信號,匹配追蹤演算法(MP)和正交匹配追蹤演算法(OMP)的結果一樣嗎

壓縮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1]理論具有全新的信號獲取和處理方式,該理論解決了傳統的Nyquist方法采樣頻率較高的問題,大大降低了稀疏信號精確重構所需的采樣頻率。
另外,CS理論在數據採集的同時完成數據壓縮,從而節約了軟、硬體資源及處理時間。
這些突出優點使其在信號處理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❹ OOMP演算法代碼

1. 信號的稀疏表示(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signals)
給定一個過完備字典矩陣,其中它的每列表示一種原型信號的原子。給定一個信號y,它可以被表示成這些原子的稀疏線性組合。信號 y 可以被表達為 y = Dx ,或者。 字典矩陣中所謂過完備性,指的是原子的個數遠遠大於信號y的長度(其長度很顯然是n),即n<<k。
2.MP演算法(匹配追蹤演算法)
2.1 演算法描述
作為對信號進行稀疏分解的方法之一,將信號在完備字典庫上進行分解。
假定被表示的信號為y,其長度為n。假定H表示Hilbert空間,在這個空間H里,由一組向量構成字典矩陣D,其中每個向量可以稱為原子(atom),其長度與被表示信號 y 的長度n相同,而且這些向量已作為歸一化處理,即|,也就是單位向量長度為1。MP演算法的基本思想:從字典矩陣D(也稱為過完備原子庫中),選擇一個與信號 y 最匹配的原子(也就是某列),構建一個稀疏逼近,並求出信號殘差,然後繼續選擇與信號殘差最匹配的原子,反復迭代,信號y可以由這些原子來線性和,再加上最後的殘差值來表示。很顯然,如果殘差值在可以忽略的范圍內,則信號y就是這些原子的線性組合。如果選擇與信號y最匹配的原子?如何構建稀疏逼近並求殘差?如何進行迭代?我們來詳細介紹使用MP進行信號分解的步驟:[1] 計算信號 y 與字典矩陣中每列(原子)的內積,選擇絕對值最大的一個原子,它就是與信號 y 在本次迭代運算中最匹配的。用專業術語來描述:令信號,從字典矩陣中選擇一個最為匹配的原子,滿足,r0 表示一個字典矩陣的列索引。這樣,信號 y 就被分解為在最匹配原子的垂直投影分量和殘值兩部分,即:。[2]對殘值R1f進行步驟[1]同樣的分解,那麼第K步可以得到:
, 其中 滿足。可見,經過K步分解後,信號 y 被分解為:,其中。
2.2 繼續討論
(1)為什麼要假定在Hilbert空間中?Hilbert空間就是定義了完備的內積空。很顯然,MP中的計算使用向量的內積運算,所以在在Hilbert空間中進行信號分解理所當然了。什麼是完備的內積空間?篇幅有限就請自己搜索一下吧。
(2)為什麼原子要事先被歸一化處理了,即上面的描述。內積常用於計算一個矢量在一個方向上的投影長度,這時方向的矢量必須是單位矢量。MP中選擇最匹配的原子是,是選擇內積最大的一個,也就是信號(或是殘值)在原子(單位的)垂直投影長度最長的一個,比如第一次分解過程中,投影長度就是。,三個向量,構成一個三角形,且和正交(不能說垂直,但是可以想像二維空間這兩個矢量是垂直的)。
(3)MP演算法是收斂的,因為,和正交,由這兩個可以得出,得出每一個殘值比上一次的小,故而收斂。
2.3 MP演算法的缺點
如上所述,如果信號(殘值)在已選擇的原子進行垂直投影是非正交性的,這會使得每次迭代的結果並不少最優的而是次最優的,收斂需要很多次迭代。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在二維空間上,有一個信號 y 被 D=[x1, x2]來表達,MP演算法迭代會發現總是在x1和x2上反復迭代,即,這個就是信號(殘值)在已選擇的原子進行垂直投影的非正交性導致的。再用嚴謹的方式描述[1]可能容易理解:在Hilbert空間H中,,,定義,就是它是這些向量的張成中的一個,MP構造一種表達形式:;這里的Pvf表示 f在V上的一個正交投影操作,那麼MP演算法的第 k 次迭代的結果可以表示如下(前面描述時信號為y,這里變成f了,請注意):
如果 是最優的k項近似值,當且僅當。由於MP僅能保證,所以一般情況下是次優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是k個項的線性表示,這個組合的值作為近似值,只有在第k個殘差和正交,才是最優的。如果第k個殘值與正交,意味這個殘值與fk的任意一項都線性無關,那麼第k個殘值在後面的分解過程中,不可能出現fk中已經出現的項,這才是最優的。而一般情況下,不能滿足這個條件,MP一般只能滿足第k個殘差和xk正交,這也就是前面為什麼提到「信號(殘值)在已選擇的原子進行垂直投影是非正交性的」的原因。如果第k個殘差和fk不正交,那麼後面的迭代還會出現fk中已經出現的項,很顯然fk就不是最優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說MP收斂就需要更多次迭代的原因。不是說MP一定得到不到最優解,而且其前面描述的特性導致一般得到不到最優解而是次優解。那麼,有沒有辦法讓第k個殘差與正交,方法是有的,這就是下面要談到的OMP演算法。

3.OMP演算法
3.1 演算法描述
OMP演算法的改進之處在於:在分解的每一步對所選擇的全部原子進行正交化處理,這使得在精度要求相同的情況下,OMP演算法的收斂速度更快。
那麼在每一步中如何對所選擇的全部原子進行正交化處理呢?在正式描述OMP演算法前,先看一點基礎思想。
先看一個 k 階模型,表示信號 f 經過 k 步分解後的情況,似乎很眼熟,但要注意它與MP演算法不同之處,它的殘值與前面每個分量正交,這就是為什麼這個演算法多了一個正交的原因,MP中僅與最近選出的的那一項正交。
(1)
k + 1 階模型如下:
(2)
應用 k + 1階模型減去k 階模型,得到如下:
(3)

我們知道,字典矩陣D的原子是非正交的,引入一個輔助模型,它是表示對前k個項的依賴,描述如下:
(4)
和前面描述類似,在span(x1, ...xk)之一上的正交投影操作,後面的項是殘值。這個關系用數學符號描述:
請注意,這里的 a 和 b 的上標表示第 k 步時的取值。
將(4)帶入(3)中,有:
(5)
如果一下兩個式子成立,(5)必然成立。
(6)
(7)
令,有

其中。
ak的值是由求法很簡單,通過對(7)左右兩邊添加作內積消減得到:

後邊的第二項因為它們正交,所以為0,所以可以得出ak的第一部分。對於,在(4)左右兩邊中與作內積,可以得到ak的第二部分。
對於(4),可以求出,求的步驟請參見參考文件的計算細節部分。為什麼這里不提,因為後面會介紹更簡單的方法來計算。
3.2 收斂性證明
通過(7),由於與正交,將兩個殘值移到右邊後求二范的平方,並將ak的值代入可以得到:

可見每一次殘差比上一次殘差小,可見是收斂的。
3.3 演算法步驟
整個OMP演算法的步驟如下:

由於有了上面的來龍去脈,這個演算法就相當好理解了。
到這里還不算完,後來OMP的迭代運算用另外一種方法可以計算得知,有位同學的論文[2]描述就非常好,我就直接引用進來:

對比中英文描述,本質都是一樣,只是有細微的差別。這里順便貼出網一哥們寫的OMP演算法的代碼,源出處不得而知,共享給大家。

再貼另外一個洋牛paper[3]中關於OMP的描述,之所以引入,是因為它描述的非常嚴謹,但是也有點苦澀難懂,不過有了上面的基礎,就容易多了。

它的描述中的Sweep步驟就是尋找與當前殘差最大的內積時列在字典矩陣D中的索引,它的這個步驟描述說明為什麼要選擇內積最大的以及如何選擇。見下圖,說的非常清晰。

它的演算法步驟Update Provisional Solution中求很簡單,就是在 b = Ax 已知 A和b求x, 在x的最小二范就是A的偽逆與b相乘,即:

❺ 英國優化軟體Xpress-MP如何與matlab互相連接

Xpress-MP數據保存成dat格式(txt也可以的)
在.m里用load XXXX.dat或a = fopen(『XXXXX.dat』,'r')'r'為read,w為write,其他參見matlab的help。
load 只支持.mat和.dat;fopen支持txt

❻ MP的演算法

邊際產量的計算公式是:
MP=總產量的增加量Q/勞動的增加量 L

❼ 信道動態分配技術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在無線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信道分配技術主要有3類:固定信道分配(FCA)、動態信道分配(DCA)以及隨機信道分配(RCA)。 FCA的優點是信道管理容易,信道間干擾易於控制;缺點是信道無法最佳化使用,頻譜信道效率低,而且各接入系統間的流量無法統一控制從而會造成頻譜浪費,因此有必要使用動態信道分配,並配合各系統間做流量整合控制,以提高頻譜信道使用效率。FCA演算法為使蜂窩網路可以隨流量的變化而變化提出了信道借用方案(Channel borrowing scheme),如信道預定借用(BCO)和方向信道鎖定借用(BDCL)。信道借用演算法的思想是將鄰居蜂窩不用的信道用到本蜂窩中,以達到資源的最大利用。 DCA根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分配演算法。通常將DCA演算法分為兩類:集中式DCA和分布式DCA。集中式DCA一般位於移動通信網路的高層無線網路控制器(RNC),由RNC收集基站(BS)和移動站(MS)的信道分配信息;分布式DCA則由本地決定信道資源的分配,這樣可以大大減少RNC控制的復雜性,該演算法需要對系統的狀態有很好的了解。根據DCA的不同特點可以將DCA演算法分為以下3種:流量自適應信道分配、再用劃分信道分配以及基於干擾動態信道分配演算法等。DCA演算法還有基於神經網路的DCA和基於時隙打分(Time slot scoring)的DCA。最大打包(MP)演算法是不同於FCA和DCA演算法的另一類信道分配演算法。DCA演算法動態為新的呼叫分配信道,但是當信道用完時,新的呼叫將阻塞。而MP演算法的思想是:假設在不相鄰蜂窩內已經為新呼叫分配了信道,且此時信道已經用完,倘若這時有新呼叫請求信道時,MP演算法(MPA)可以將兩個不相鄰蜂窩內正在進行的呼叫打包到一個信道內,從而把剩下的另一個信道分配給新到呼叫。 RCA是為減輕靜態信道中較差的信道環境(深衰落)而隨機改變呼叫的信道,因此每信道改變的干擾可以獨立考慮。為使糾錯編碼和交織技術取得所需得QoS,需要通過不斷地改變信道以獲得足夠高的信噪比 FCA的優點是信道管理容易,信道間干擾易於控制;缺點是信道無法最佳化使用,頻譜信道效率低,而且各接入系統間的流量無法統一控制從而會造成頻譜浪費,因此有必要使用動態信道分配,並配合各系統間做流量整合控制,以提高頻譜信道使用效率。FCA演算法為使蜂窩網路可以隨流量的變化而變化提出了信道借用方案(Channel borrowing scheme),如信道預定借用(BCO)和方向信道鎖定借用(BDCL)。信道借用演算法的思想是將鄰居蜂窩不用的信道用到本蜂窩中,以達到資源的最大利用。 DCA根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分配演算法。通常將DCA演算法分為兩類:集中式DCA和分布式DCA。集中式DCA一般位於移動通信網路的高層無線網路控制器(RNC),由RNC收集基站(BS)和移動站(MS)的信道分配信息;分布式DCA則由本地決定信道資源的分配,這樣可以大大減少RNC控制的復雜性,該演算法需要對系統的狀態有很好的了解。根據DCA的不同特點可以將DCA演算法分為以下3種:流量自適應信道分配、再用劃分信道分配以及基於干擾動態信道分配演算法等。DCA演算法還有基於神經網路的DCA和基於時隙打分(Time slot scoring)的DCA。最大打包(MP)演算法是不同於FCA和DCA演算法的另一類信道分配演算法。DCA演算法動態為新的呼叫分配信道,但是當信道用完時,新的呼叫將阻塞。而MP演算法的思想是:假設在不相鄰蜂窩內已經為新呼叫分配了信道,且此時信道已經用完,倘若這時有新呼叫請求信道時,MP演算法(MPA)可以將兩個不相鄰蜂窩內正在進行的呼叫打包到一個信道內,從而把剩下的另一個信道分配給新到呼叫。 RCA是為減輕靜態信道中較差的信道環境(深衰落)而隨機改變呼叫的信道,因此每信道改變的干擾可以獨立考慮。為使糾錯編碼和交織技術取得所需得QoS,需要通過不斷地改變信道以獲得足夠高的信噪比

❽ KMP演算法的C++代碼

const vector<int> * kmp_next(string &m) // count the longest prefex string ;
{
static vector<int> next(m.size());
next[0]=0; // the initialization of the next[0];

int temp; // the key iterator......

for(int i=1;i<next.size();i++)
{
temp=next[i-1];

while(m[i]!=m[temp]&&temp>0)
{ temp=next[temp-1];
}

if(m[i]==m[temp])
next[i]=temp+1;
else next[i]=0;

}

return &next;

}

bool kmp_search(string text,string m,int &pos)
{
const vector<int> * next=kmp_next(m);

int tp=0;
int mp=0; // text pointer and match string pointer;

for(tp=0;tp<text.size();tp++)
{
while(text[tp]!=m[mp]&&mp)
mp=(*next)[mp-1];

if(text[tp]==m[mp])
mp++;

if(mp==m.size())
{ pos=tp-mp+1;
return true;
}
}

if(tp==text.size())
return false;
}

❾ mp是多少像素

MP是「百萬像素」(Mega-Pixels)的簡稱。像素,其實是最大像素的意思,像素是解析度的單位,這個像素值僅僅是相機所支持的有效最大解析度。像素中文全稱為圖像元素。像素僅僅只是解析度的尺寸單位,而不是畫質。從定義上來看,像素是指基本原色素及其灰度的基本編碼。 像素是構成數碼影像的基本單元,通常以像素每英寸PPI(pixels per inch)為單位來表示影像解析度的大小。
因為多數計算機顯示器的解析度可以通過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來調節,顯示器的像素解析度可能不是一個絕對的衡量標准。 現代液晶顯示器按設計有一個原始解析度,它代表像素和三元素組之間的完美匹配。對於該顯示器,原始解析度能夠產生最精細的圖像。但是因為用戶可以調整解析度,顯示器必須能夠顯示其它解析度。非原始解析度必須通過在液晶屏幕上擬合重新采樣來實現,要使用插值演算法。這經常會使屏幕看起來破碎或模糊。

熱點內容
android64位開發環境 發布:2025-01-20 01:58:01 瀏覽:261
阿里雲伺服器能搭美國站點 發布:2025-01-20 01:49:34 瀏覽:276
安卓手機壁紙如何更換成動態壁紙 發布:2025-01-20 01:40:27 瀏覽:705
安卓微信簽名在哪裡修改 發布:2025-01-20 01:25:31 瀏覽:109
安卓電腦管家怎麼恢復出廠設置 發布:2025-01-20 01:24:06 瀏覽:313
qt編譯sqlite庫 發布:2025-01-20 01:22:30 瀏覽:525
360攝像頭存儲設置 發布:2025-01-20 01:16:01 瀏覽:538
js防緩存 發布:2025-01-20 01:15:47 瀏覽:495
編程生日卡 發布:2025-01-20 01:15:14 瀏覽:206
android備忘錄源碼 發布:2025-01-20 01:06:32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