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底演算法
❶ 請問懸浮狀態,下沉狀態,上浮狀態,漂浮狀態,他們的浮力分別怎麼求
上浮的最終狀態是漂浮,漂浮和懸浮都是F浮=G物。下沉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即F浮=G排(=ρ液v排g)
❷ 設計c語言程序,用一維數組輸入N個整數,將這n個整數按從大到小排列
給你看看C語言的三種排序方法吧,這是我們老師給總結的,你看懂後就自己在寫這個程序吧!
一、冒泡法(起泡法)
演算法要求:用起泡法對10個整數按升序排序。
演算法分析:如果有n個數,則要進行n-1趟比較。在第1趟比較中要進行n-1次相鄰元素的兩兩比較,在第j趟比較中要進行n-j次兩兩比較。比較的順序從前往後,經過一趟比較後,將最值沉底(換到最後一個元素位置),最大值沉底為升序,最小值沉底為降序。
演算法源代碼:
#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10],i,j,t;
printf("Please input 10 numbers: ");
/*輸入源數據*/
for(i=0;i<10;i++)
scanf("%d",&a[i]);
/*排序*/
for(j=0;j<9;j++) /*外循環控制排序趟數,n個數排n-1趟*/
for(i=0;i<9-j;i++) /*內循環每趟比較的次數,第j趟比較n-j次*/
if(a[i]>a[i+1]) /*相鄰元素比較,逆序則交換*/
{ t=a[i];
a[i]=a[i+1];
a[i+1]=t;
}
/*輸出排序結果*/
printf("The sorted numbers: ");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
演算法特點:相鄰元素兩兩比較,每趟將最值沉底即可確定一個數在結果的位置,確定元素位置的順序是從後往前,其餘元素可能作相對位置的調整。可以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序。
二、選擇法
演算法要求:用選擇法對10個整數按降序排序。
演算法分析:每趟選出一個最值和無序序列的第一個數交換,n個數共選n-1趟。第i趟假設i為最值下標,然後將最值和i+1至最後一個數比較,找出最值的下標,若最值下標不為初設值,則將最值元素和下標為i的元素交換。
演算法源代碼:
#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10],i,j,k,t,n=10;
printf("Please input 10 numbers:");
for(i=0;i<10;i++)
scanf("%d",&a[i]);
for(i=0;i<n-1;i++) /*外循環控制趟數,n個數選n-1趟*/
{
k=i; /*假設當前趟的第一個數為最值,記在k中 */
for(j=i+1;j<n;j++) /*從下一個數到最後一個數之間找最值*/
if(a[k]<a[j]) /*若其後有比最值更大的*/
k=j; /*則將其下標記在k中*/
if(k!=i) /*若k不為最初的i值,說明在其後找到比其更大的數*/
{ t=a[k]; a[k]=a[i]; a[i]=t; } /*則交換最值和當前序列的第一個數*/
}
printf("The sorted numbers: ");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
演算法特點:每趟是選出一個最值確定其在結果序列中的位置,確定元素的位置是從前往後,而每趟最多進行一次交換,其餘元素的相對位置不變。可進行降序排序或升序排序。
三、插入法
演算法要求:用插入排序法對10個整數進行降序排序。
演算法分析:將序列分為有序序列和無序列,依次從無序序列中取出元素值插入到有序序列的合適位置。初始是有序序列中只有第一個數,其餘n-1個數組成無序序列,則n個數需進n-1次插入。尋找在有序序列中插入位置可以從有序序列的最後一個數往前找,在未找到插入點之前可以同時向後移動元素,為插入元素准備空間。
演算法源代碼:
#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10],i,j,t;
printf("Please input 10 numbers: ");
for(i=0;i<10;i++)
scanf("%d",&a[i]);
for(i=1;i<10;i++) /*外循環控制趟數,n個數從第2個數開始到最後共進行n-1次插入*/
{
t=a[i]; /*將待插入數暫存於變數t中*/
for( j=i-1 ; j>=0 && t>a[j] ; j-- ) /*在有序序列(下標0 ~ i-1)中尋找插入位置*/
a[j+1]=a[j]; /*若未找到插入位置,則當前元素後移一個位置*/
a[j+1]=t; /*找到插入位置,完成插入*/
}
printf("The sorted numbers: ");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
演算法特點:每趟從無序序列中取出第一個數插入到有序序列的合適位置,元素的最終位置在最後一趟插入後才能確定位置。也可是先用循環查找插入位置(可從前往後或從後往前),再將插入位置之後的元素(有序列中)逐個後移一個位置,最後完成插入。該演算法的特點是在尋找插入位置的同時完成元素的移動。因為元素的移動必須從後往前,則可將兩個操作結合在一起完成,提高演算法效率。仍可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序。
這應該會對你很有用的,好好學,把它弄懂!祝你好運!
❸ c語言排列問題
下面是C語言裡面常用的三種排序方法,但願對樓主有幫助,一、冒泡法(起泡法)演算法要求:用起泡法對10個整數按升序排序。演算法分析:如果有n個數,則要進行n-1趟比較。在第1趟比較中要進行n-1次相鄰元素的兩兩比較,在第j趟比較中要進行n-j次兩兩比較。比較的順序從前往後,經過一趟比較後,將最值沉底(換到最後一個元素位置),最大值沉底為升序,最小值沉底為降序。演算法源代碼: # include main() { int a[10],i,j,t; printf("Please input 10 numbers: "); /*輸入源數據*/ for(i=0;i<10;i++) scanf("%d",&a[i]); /*排序*/ for(j=0;j<9;j++) /*外循環控制排序趟數,n個數排n-1趟*/ for(i=0;i*內循環每趟比較的次數,第j趟比較n-j次*/ if(a[i]>a[i+1]) /*相鄰元素比較,逆序則交換*/ { t=a[i]; a[i]=a[i+1]; a[i+1]=t; } /*輸出排序結果*/ printf("The sorted numbers: ");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 演算法特點:相鄰元素兩兩比較,每趟將最值沉底即可確定一個數在結果的位置,確定元素位置的順序是從後往前,其餘元素可能作相對位置的調整。可以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序。演算法分析:定義n-1次循環,每個數字比較n-j次,比較前一個數和後一個數的大小。然後交換順序。二、選擇法演算法要求:用選擇法對10個整數按降序排序。演算法分析:每趟選出一個最值和無序序列的第一個數交換,n個數共選n-1趟。第i趟假設i為最值下標,然後將最值和i+1至最後一個數比較,找出最值的下標,若最值下標不為初設值,則將最值元素和下標為i的元素交換。演算法源代碼: # include main() { int a[10],i,j,k,t,n=10; printf("Please input 10 numbers:"); for(i=0;i<10;i++) scanf("%d",&a[i]); for(i=0;i main() { int a[10],i,j,t; printf("Please input 10 numbers: "); for(i=0;i<10;i++) scanf("%d",&a[i]); for(i=1;i*外循環控制趟數,n個數從第2個數開始到最後共進行n-1次插入*/ { t=a[i]; /*將待插入數暫存於變數t中*/ for( j=i-1 ; j>=0 && t>a[j] ; j-- ) /*在有序序列(下標0 ~ i-1)中尋找插入位置*/ a[j+1]=a[j]; /*若未找到插入位置,則當前元素後移一個位置*/ a[j+1]=t; /*找到插入位置,完成插入*/ } printf("The sorted numbers: ");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 演算法特點:每趟從無序序列中取出第一個數插入到有序序列的合適位置,元素的最終位置在最後一趟插入後才能確定位置。也可是先用循環查找插入位置(可從前往後或從後往前),再將插入位置之後的元素(有序列中)逐個後移一個位置,最後完成插入。該演算法的特點是在尋找插入位置的同時完成元素的移動。因為元素的移動必須從後往前,則可將兩個操作結合在一起完成,提高演算法效率。仍可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序。二、下面是三種排序的概念及其優缺點冒泡排序已知一組無序數據a[1]、a[2]、……a[n],需將其按升序排列。首先比較a[1]與a[2]的值,若a[1]大於a[2]則交換兩者的值,否則不變。再比較a[2]與a[3]的值,若a[2]大於a[3]則交換兩者的值,否則不變。再比較a[3]與a[4],依此類推,最後比較a[n-1]與a[n]的值。這樣處理一輪後,a[n]的值一定是這組數據中最大的。再對a[1]~a[n-1]以相同方法處理一輪,則a[n-1]的值一定是a[1]~a[n-1]中最大的。再對a[1]~a[n-2]以相同方法處理一輪,依此類推。共處理n-1輪後a[1]、a[2]、……a[n]就以升序排列了。優點:穩定,比較次數已知;缺點:慢,每次只能移動相鄰兩個數據,移動數據的次數多。選擇排序已知一組無序數據a[1]、a[2]、……a[n],需將其按升序排列。首先比較a[1]與a[2]的值,若a[1]大於a[2]則交換兩者的值,否則不變。再比較a[1]與a[3]的值,若a[1]大於a[3]則交換兩者的值,否則不變。再比較a[1]與a[4],依此類推,最後比較a[1]與a[n]的值。這樣處理一輪後,a[1]的值一定是這組數據中最小的。再將a[2]與a[3]~a[n]以相同方法比較一輪,則a[2]的值一定是a[2]~a[n]中最小的。再將a[3]與a[4]~a[n]以相同方法比較一輪,依此類推。共處理n-1輪後a[1]、a[2]、……a[n]就以升序排列了。優點:穩定,比較次數與冒泡排序一樣,數據移動次數比冒泡排序少;缺點:相對之下還是慢。插入排序已知一組升序排列數據a[1]、a[2]、……a[n],一組無序數據b[1]、b[2]、……b[m],需將二者合並成一個升序數列。首先比較b[1]與a[1]的值,若b[1]大於a[1],則跳過,比較b[1]與a[2]的值,若b[1]仍然大於a[2],則繼續跳過,直到b[1]小於a數組中某一數據a[x],則將a[x]~a[n]分別向後移動一位,將b[1]插入到原來a[x]的位置這就完成了b[1]的插入。b[2]~b[m]用相同方法插入。(若無數組a,可將b[1]當作n=1的數組a)優點:穩定,快;缺點:比較次數不一定,比較次數越少,插入點後的數據移動越多,特別是當數據總量龐大的時候,但用鏈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❹ 初二物理 沉浮時,懸浮時,沉底時,計算浮力的公式,一共四個,我分不清
沒有沉浮啊,你說的是漂浮吧。漂浮和懸浮都是F浮=G物。任何時候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gV排。如果物體密度大於液體密度可以用稱重法F浮=G物-F拉。沉底時F浮=G物-N(N是支持力)
但也不要忽視浮力產生的原因(任何時候適用)
F浮=F向上-F向下。當漂浮時F向下為0,F浮=F向上=p(下表面壓強)S(下表面面積)
❺ 關於浮力演算法
當物體浮在水面上時,F浮等於G物,當物體沉在水下時F浮等於G排,物體在水上和水下時要分開看的,兩者不一樣的.還有浮力是一個壓強差,這個壓強差是由物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壓強決定的,而不是由水的深度決定
❻ 五種物體的沉浮條件和五種浮力的計算方法
下沉 F浮 < G ρ液<ρ物
沉底 F浮+N = G ρ液<ρ物
懸浮 F浮 = G ρ液 =ρ物
上浮 F浮 > G ρ 液 >ρ物
漂浮 F浮 = G ρ液 >ρ物
2.五種浮力的計算方法
①稱重法:F浮=G-F拉(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力G,再把物體浸入液體,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則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F拉
適用於液體中下沉的物體
②壓力差法:F浮= F向上 - 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求浮力)
適用於判斷物體是否受浮力或計算浸沒深度已知的規則物體所受的浮力
③漂浮、懸浮時,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體積時常用)
⑤根據平衡法求浮力
漂浮懸浮時F浮 = G
三力平衡時 F浮 +N支= G或F浮 = G+F拉
❼ Java中的冒泡演算法,和插入演算法是什麼鬼
這個是簡單的排序演算法
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