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top詳解

linuxtop詳解

發布時間: 2022-07-08 06:26:53

A. linux系統top給出的信息都有哪些

Linux新手,個人認為首先就應該了解一下top命令各項的含義.
不用有事就問什麼搜索引擎,先看看man top.
top - 16:12:56 up 1 day, 22 min, 4 users, load average: 0.02, 0.04, 0.05
Tasks: 158 total, 1 running, 156 sleeping, 0 stopped, 1 zombie
%Cpu(s): 0.7 us, 0.3 sy, 0.0 ni, 98.8 id, 0.1 wa, 0.0 hi, 0.0 si, 0.0 st
KiB Mem: 1017912 total, 895892 used, 122020 free, 15312 buffers
KiB Swap: 1045500 total, 19608 used, 1025892 free. 230012 cached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5761 eechen 20 0 32144 1548 1076 R 6.2 0.2 0:00.01 top

16:12:56 up 1 day, 22 min, 4 users, load average: 0.02, 0.04, 0.05

這句等同於執行 uptime 命令返回的內容.
16:12:56 是當前時間(date).
up 1 day, 22 min 表示系統已經運行1天又22分鍾(uptime -p).
4 users 表示當前登錄系統的用戶(w,who).
load average 表示系統負載,分別是1分鍾,5分鍾,15分鍾前到現在的負載平均值.
Tasks: 158 total 表示系統的進程數(數目等於ps -ef|wc -l的值減去2),按大寫H可以切換到線程模式.
running表示正在運行的進程,sleeping表示睡眠的進程,stopped表示暫停的進程,zombie表示已結束但還沒有從進程表中刪除的僵屍進程.
total表示總內存,used表示已經使用的內存,free表示空閑的內存,按E可以切換單位.
buffers(Buffer Cache)表示塊設備的讀寫緩沖區佔用的內存,cached(Page Cache)表示文件系統緩存佔用的內存.
buffers:塊設備緩沖 cached:文件系統緩存
如果cached的值很大,說明cache住的文件數很多.如果頻繁訪問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麼磁碟的讀I/O就非常小.
所謂塊設備是指對其信息的存取以"塊"為單位,如通常的光碟,硬磁碟,軟磁碟,磁帶等,塊長取512位元組或1024位元組或4096位元組.
塊設備可以直接通過塊設備特別文件來訪問,為了提高數據傳輸效率,塊設備驅動程序內部採用塊緩沖技術.
Swap是交換空間,交換空間在物理內存(RAM)被充滿時被使用.
如果系統需要更多的內存資源,而物理內存已經充滿,內存中不活躍的頁就會被移到交換空間去.
雖然交換空間可以為帶有少量內存的機器提供幫助,但是這種方法不應該被當做是對內存的取代.
交換空間位於硬碟驅動器上,它比進入物理內存要慢.
load average的理解:
load average指的是處於task_running或task_uninterruptible狀態的進程(或線程)數的平均值.
處於task_running狀態的進程(或線程),可能正在使用CPU或排隊等待使用CPU.
處於task_uninterruptible狀態的進程(或線程),可能正在等待I/O,比如等待磁碟I/O.這時I/O等待佔用的CPU時間百分比iowait(wa)可能會比較高.
sudo strace -p `pidof top` 可見top從/proc讀取了很多信息.
man proc 查看 /proc/loadavg 的說明:
man proc | col -b > proc.txt
/proc/loadavg 內容:
0.22 0.13 0.14 2/374 5306

0.22 0.13 0.14表示在過去的1分鍾,5分鍾,15分鍾,
正在運行(task_running)或等待IO(task_uninterruptible)的任務的數量.
2/374中的2表示當前運行的線程數,374則表示系統當前存在的內核調度實體(進程/線程)的數量.
5306是系統最近創建的進程PID編號.
又比如:
load average: 31.09, 29.87, 29.92

表示在過去的1分鍾,5分鍾,15分鍾的時間里,CPU任務隊列中平均有30個程序(這里應該是30個java線程)在使用CPU.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20248 root 20 0 0.227t 0.012t 18748 S 3090 5.2 29812:58 java

Java進程的CPU使用率%CPU達到3090%,表示這個Java進程正在使用31個CPU核心,
這樣對上了上面load average得出的數據,也就是有30個左右的Java線程正在使用30個CPU核心.
按H(區分大小寫)切換到線程模式,因為一個線程最多隻能使用一個核心,所以線程模式下顯示的CPU使用率不會超過100%.
當CPU和磁碟都忙不過來的時候,開再多的進程也沒有任何意義,只會徒增CPU上下文切換和磁碟I/O等待,得不償失.
系統負載高,普遍是因為系統進程數太多,I/O太多導致的.
load average小於1表示系統空閑,大於1表示系統開始繁忙.
Linux伺服器的任務(進程)數量保持在200個以下是比較好的,最好不要超過300個.
us, user : time running un-niced user processes 用戶空間進程佔用CPU時間百分比
sy, system : time running kernel processes 內核進程佔用CPU時間百分比
ni, nice : time running niced user processes 用戶空間內改變過優先順序的進程佔用CPU時間百分比
id, idle : time spent in the kernel idle handler 空閑CPU時間百分比(100%表示系統完全空閑)
wa, iowait : time waiting for I/O completion I/O等待佔用的CPU時間百分比
hi : time spent servicing hardware interrupts 硬體中斷佔用CPU時間百分比
si : time spent servicing software interrupts 軟體中斷佔用CPU時間百分比
st : time stolen from this vm by the hypervisor 虛擬化hypervisor從當前虛擬機vm偷走的時間
如果st這個值很高的話,說明你的VPS提供商的CPU資源有限,而你沒能搶過別人,很有可能就是VPS提供商超售了.

按F選擇要顯示的列和查看每列的含義,默認有下面這些列:
PID = Process Id
USER = Effective User Name
PR = Priority PR和NI的值越高越友好即越不競爭資源,比如PR 20和NI 0,另外,PR=NI+20.
NI = Nice Value 負值表示高優先順序,正值表示低優先順序,比如kworker的NI為-20,PR為0.
VIRT = Virtual Image (KiB)
RES = Resident Size (KiB) 常駐內存,按E切換單位.
SHR = Shared Memory (KiB)
S = Process Status
%CPU = CPU Usage 四核處理器在Tasks模式下滿載為400%,在Threads模式(按H切換)下滿載為100%(一個線程最多隻能使用一個核心).按Shift+P按CPU使用率排序.
%MEM = Memory Usage (RES) 滿載為100%,按Shift+M按RES內存排序.
TIME+ = CPU Time, hundredths 進程使用的CPU時間總計.比如2:32.45代表2分鍾32.45秒.
COMMAND = Command Name/Line

按F進入域管理窗口後按A可以切換顯示模式,按空格選中要顯示的列,按S按指定列排序,用向右方向鍵選中列後可以調整順序.修改後按Shift+W保存設置到~/.toprc文件.
top裡面按Shift+M是按內存排序,按E是切換內存單位,按Shfit+W保存設置.
然後執行top -n1 -b可以看到按內存排序的所有進程的信息.
或者ps後用sort排序:
ps aux | sort -k4nr | head -n5

top里按C或者使用-c參數可以看到進程的絕對路徑和啟動參數,就可以得到類似ps -ef和ps aux提供的信息了.
看進程路徑: top -p `pidof firefox` -c -n1
看進程線程: top -p `pidof firefox` -H -n1

Linux Process Status:
http://blog.csdn.net/tianlesoftware/article/details/6457487
R (task_running) : 可執行狀態
S (task_interruptible): 可中斷的睡眠狀態
D (task_uninterruptible): 不可中斷的睡眠狀態
T (task_stopped or task_traced): 暫停狀態或跟蹤狀態
Z (task_dead - exit_zombie): 退出狀態,進程成為僵屍進程
X (task_dead - exit_dead): 退出狀態,進程即將被銷毀
running進程:
只有在該狀態的進程才可能在CPU上運行。
而同一時刻可能有多個進程處於可執行狀態,這些進程的task_struct結構(進程式控制制塊)被放入對應CPU的可執行隊列中(一個進程最多隻能出現在一個CPU的可執行隊列中)。
進程調度器的任務就是從各個CPU的可執行隊列中分別選擇一個進程在該CPU上運行。
很多操作系統教科書將正在CPU上執行的進程定義為RUNNING狀態、而將可執行但是尚未被調度執行的進程定義為READY狀態,這兩種狀態在Linux下統一為TASK_RUNNING狀態。
sleeping進程:
處於這個狀態的進程因為等待某某事件的發生(比如等待socket連接、等待信號量),而被掛起。
這些進程的task_struct結構被放入對應事件的等待隊列中。當這些事件發生時(由外部中斷觸發、或由其他進程觸發),對應的等待隊列中的一個或多個進程將被喚醒。
通過ps命令我們會看到,一般情況下,進程列表中的絕大多數進程都處於task_interruptible狀態(除非機器的負載很高)。
畢竟CPU就這么一兩個,進程動輒幾十上百個,如果不是絕大多數進程都在睡眠,CPU又怎麼響應得過來。
stopped進程:
向進程發送一個sigstop信號,它就會因響應該信號而進入task_stopped狀態,除非該進程本身處於task_uninterruptible狀態而不響應信號。
sigstop與sigkill信號一樣,是非常強制的。不允許用戶進程通過signal系列的系統調用重新設置對應的信號處理函數。
向進程發送一個sigcont信號,可以讓其從task_stopped狀態恢復到task_running狀態。
當進程正在被跟蹤時,它處於task_traced這個特殊的狀態。「正在被跟蹤」指的是進程暫停下來,等待跟蹤它的進程對它進行操作。
比如在gdb中對被跟蹤的進程下一個斷點,進程在斷點處停下來的時候就處於task_traced狀態。而在其他時候,被跟蹤的進程還是處於前面提到的那些狀態。
對於進程本身來說,task_stopped和task_traced狀態很類似,都是表示進程暫停下來。
而task_traced狀態相當於在task_stopped之上多了一層保護,處於task_traced狀態的進程不能響應sigcont信號而被喚醒。
只能等到調試進程通過ptrace系統調用執行ptrace_cont、ptrace_detach等操作(通過ptrace系統調用的參數指定操作),或調試進程退出,被調試的進程才能恢復task_running狀態。
zombie進程:
在Linux進程的狀態中,僵屍進程是非常特殊的一種,它是已經結束了的進程,但是沒有從進程表中刪除。
太多了會導致進程表裡面條目滿了,進而導致系統崩潰,倒是不佔用其他系統資源。
它已經放棄了幾乎所有內存空間,沒有任何可執行代碼,也不能被調度,
僅僅在進程列表中保留一個位置,記載該進程的退出狀態等信息供其他進程收集,除此之外,僵屍進程不再佔有任何內存空間。
進程在退出的過程中,處於TASK_DEAD狀態。在這個退出過程中,進程佔有的所有資源將被回收,除了task_struct結構(以及少數資源)以外。
於是進程就只剩下task_struct這么個空殼,故稱為僵屍。
之所以保留task_struct,是因為task_struct裡面保存了進程的退出碼、以及一些統計信息。
而其父進程很可能會關心這些信息。比如在shell中,$?變數就保存了最後一個退出的前台進程的退出碼,而這個退出碼往往被作為if語句的判斷條件。
當然,內核也可以將這些信息保存在別的地方,而將task_struct結構釋放掉,以節省一些空間。
但是使用task_struct結構更為方便,因為在內核中已經建立了從pid到task_struct查找關系,還有進程間的父子關系。
釋放掉task_struct,則需要建立一些新的數據結構,以便讓父進程找到它的子進程的退出信息。
子進程在退出的過程中,內核會給其父進程發送一個信號,通知父進程來「收屍」。
父進程可以通過wait系列的系統調用(如wait4、waitid)來等待某個或某些子進程的退出,並獲取它的退出信息。
然後wait系列的系統調用會順便將子進程的屍體(task_struct)也釋放掉。
這個信號默認是SIGCHLD,但是在通過clone系統調用創建子進程時,可以設置這個信號。
如果他的父進程沒安裝SIGCHLD信號處理函數調用wait或waitpid()等待子進程結束,又沒有顯式忽略該信號,那麼它就一直保持僵屍狀態,子進程的屍體(task_struct)也就無法釋放掉。
如果這時父進程結束了,那麼init進程自動會接手這個子進程,為它收屍,它還是能被清除的。
但是如果如果父進程是一個循環,不會結束,那麼子進程就會一直保持僵屍狀態,這就是為什麼系統中有時會有很多的僵屍進程。
當進程退出的時候,會將它的所有子進程都託管給別的進程(使之成為別的進程的子進程)。
託管的進程可能是退出進程所在進程組的下一個進程(如果存在的話),或者是1號進程。
所以每個進程、每時每刻都有父進程存在。除非它是1號進程。1號進程,pid為1的進程,又稱init進程。
Linux系統啟動後,第一個被創建的用戶態進程就是init進程。它有兩項使命:
1、執行系統初始化腳本,創建一系列的進程(它們都是init進程的子孫);
2、在一個死循環中等待其子進程的退出事件,並調用waitid系統調用來完成「收屍」工作;
init進程不會被暫停、也不會被殺死(這是由內核來保證的)。它在等待子進程退出的過程中處於task_interruptible狀態,「收屍」過程中則處於task_running狀態。

B. Linux怎樣使用top命令查看系統狀態

使用SSHClient客戶端連接到遠程Linux系統。使用top命令查看系統的當前運行的情況。如圖對top命令執行的結果做了簡單的圖解,下面針對每一項做詳細的解釋。

top命令的第一行「top - 19:56:47 up 39 min, 3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顯示的內容依次為「系統當前時間 、系統到目前為止已運行的時間、當前登錄系統的用戶數量、系統負載(任務隊列的平均長度)三個值分別為1分鍾、5分鍾、15分鍾前到現在的平均值【這三個一般會小於1,如果持續高於5,請仔細查看那個程序影響系統的運行】」

top命令的第二行「Tasks: 120 total, 2 running, 11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顯示的內容依次「所有啟動的進程數」、「正在運行的進程數」、「掛起的進程數」、「停止的進程數」、「僵屍進程數」。

top命令的第三行「Cpu(s): 0.0%us, 0.0%sy, 0.0%ni,100.0%id, 0.0%wa, 0.0%hi, 0.0%si, 0.0%st」顯示的內容依次為「用戶空間佔用CPU百分比」、「內核空間佔用CPU百分比」、「用戶空間內改變過優先順序的進程佔用CPU百分比」、「空閑CPU百分比」、「等待輸入輸出CPU時間百分比」、「CPU服務於硬體中斷所耗費的時間總額」、「CPU服務軟中斷所耗費的時間總額」、「Steal Time」

top命令第四行「Mem: 508820k total, 480172k used, 28648k free, 41944k buffers」顯示內容依次為「物理內存總量」、「已使用的物理內存」、「空閑物理內存」、「內核緩存內存量」。

top命令第5行「Swap: 392184k total, 0k used, 392184k free, 259152k cached」顯示內容依次為「交換區總量」、「已使用交互區總量」、「空閑交換區總量」、「緩沖的交換區總量」。

top命令第5行「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顯示內容依次為「進程ID」、「進程所有者」、「優先順序」、「nice值,負值表示高優先順序,正值表示低優先順序」、「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總量」、「進程使用的、未被換出的物理內存大小」、「共享內存大小」、「進程狀態」、「上次更新到現在的CPU時間佔用百分比」、「進程使用的物理內存百分比」、「進程使用CPU總時間」、「命令名、命令行」。

C. linux怎樣使用top命令查看系統狀態

Linux的top命令可以動態顯示Linux所有進程的資源佔用情況(有點像Windows系統的任務管理器),它還可以對進程根據資源佔用率進行排序,可以根據CPU佔用率進行排序,也可以根據內存佔用率進行排序。
top命令最常用的參數是-d參數,-d參數表示top命令顯示的界面更新的秒數,默認top命令的界面是5秒更新一次,常常需要將-d參數設置成2,表示2秒更新一次。接下來就可以輸入top -d 2來執行看看。
top命令執行起來以後,在top的運行界面上可以使用幾個按鍵命令(直接按下鍵盤上對應的按鍵),有兩個按鍵命令用於對進程按佔用率進行排序:
按鍵M:讓top顯示的進程信息以內存的使用率進行排序(top命令默認是以CPU使用率排序的);
按鍵P:讓top顯示的進程信息重新以CPU使用率進行排序;
按鍵Q:退出top命令的界面。

D. 「linux top命令」是什麼意思

top命令用於顯示系統運行的進程信息,作用類似於windows中的任務管理器,只不過top不是圖形化的,而是顯示實時文本信息

統計信息區域的下方顯示了各個進程的詳細信息。首先來認識一下各列的含義。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序號列名含義
PID 進程id
PPID 父進程id
RUSER Realusername
UID 進程所有者的用戶id
USER 進程所有者的用戶名
GROUP 進程所有者的組名
TTY 啟動進程的終端名。不是從終端啟動的進程則顯示為?
PR 優先順序
NInice 值。負值表示高優先順序,正值表示低優先順序
P 最後使用的CPU,僅在多CPU環境下有意義
%CPU 上次更新到現在的CPU時間佔用百分比
TIME 進程使用的CPU時間總計,單位秒
TIME+ 進程使用的CPU時間總計,單位1/100秒
%MEM 進程使用的物理內存百分比
VIRT 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總量,單位kb。VIRT=SWAP+RES
SWAP 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中,被換出的大小,單位kb。
RES 進程使用的、未被換出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RES=CODE+DATA
CODE 可執行代碼佔用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
DATA 可執行代碼以外的部分(數據段+棧)佔用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
SHR 共享內存大小,單位kb
nFLT 頁面錯誤次數
nDRT 最後一次寫入到現在,被修改過的頁面數。
S 進程狀態。
D= 不可中斷的睡眠狀態
R= 運行
S= 睡眠
T= 跟蹤/停止
Z= 僵屍進程
COMMAND 命令名/命令行
WCHAN 若該進程在睡眠,則顯示睡眠中的系統函數名
Flags 任務標志,參考sched.h

E. Linux裡面top命令作用是什麼

使用SSHClient客戶端連接到遠程Linux系統。使用top命令查看系統的當前運行的情況。對top命令執行的結果做了簡單的圖解,下面針對每一項做詳細的解釋

F. Linux系統下常用性能分析工具top命令,怎麼詳解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夠實時顯示系統中各個進程的資源佔用狀況,類似於Windows的任務管理器。下面詳細介紹它的使用方法。

top - 01:06:48 up 1:22, 1 user, load average: 0.06, 0.60, 0.48

Tasks: 29 total, 1 running, 2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3% us, 1.0% sy, 0.0% ni, 98.7% id, 0.0% wa, 0.0% hi, 0.0% si

Mem: 191272k total, 173656k used, 17616k free, 22052k buffers

Swap: 192772k total, 0k used, 192772k free, 123988k cached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1379 root 16 0 7976 2456 1980 S 0.7 1.3 0:11.03 sshd

14704 root 16 0 2128 980 796 R 0.7 0.5 0:02.72 top

1 root 16 0 1992 632 544 S 0.0 0.3 0:00.90 init

2 root 34 19 0 0 0 S 0.0 0.0 0:00.00 ksoftirqd/0

3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00 watchdog/0

統計信息區前五行是系統整體的統計信息。第一行是任務隊列信息,同 uptime 命令的執行結果。其內容如下:

01:06:48 當前時間

up 1:22 系統運行時間,格式為時:分

1 user 當前登錄用戶數

load average: 0.06, 0.60, 0.48 系統負載,即任務隊列的平均長度。

三個數值分別為 1分鍾、5分鍾、15分鍾前到現在的平均值。

第二、三行為進程和CPU的信息。當有多個CPU時,這些內容可能會超過兩行。內容如下:

Tasks: 29 total 進程總數

1 running 正在運行的進程數

28 sleeping 睡眠的進程數

0 stopped 停止的進程數

0 zombie 僵屍進程數

Cpu(s): 0.3% us 用戶空間佔用CPU百分比

1.0% sy 內核空間佔用CPU百分比

0.0% ni 用戶進程空間內改變過優先順序的進程佔用CPU百分比

98.7% id 空閑CPU百分比

0.0% wa 等待輸入輸出的CPU時間百分比

0.0% hi

0.0% si

最後兩行為內存信息。內容如下:

Mem: 191272k total 物理內存總量

173656k used 使用的物理內存總量

17616k free 空閑內存總量

22052k buffers 用作內核緩存的內存量

Swap: 192772k total 交換區總量

0k used 使用的交換區總量

192772k free 空閑交換區總量

123988k cached 緩沖的交換區總量。

內存中的內容被換出到交換區,而後又被換入到內存,但使用過的交換區尚未被覆蓋,

該數值即為這些內容已存在於內存中的交換區的大小。

相應的內存再次被換出時可不必再對交換區寫入。

進程信息區統計信息區域的下方顯示了各個進程的詳細信息。首先來認識一下各列的含義。

序號 列名 含義

a PID 進程id

b PPID 父進程id

c RUSER Real user name

d UID 進程所有者的用戶id

e USER 進程所有者的用戶名

f GROUP 進程所有者的組名

g TTY 啟動進程的終端名。不是從終端啟動的進程則顯示為 ?

h PR 優先順序

i NI nice值。負值表示高優先順序,正值表示低優先順序

j P 最後使用的CPU,僅在多CPU環境下有意義

k %CPU 上次更新到現在的CPU時間佔用百分比

l TIME 進程使用的CPU時間總計,單位秒

m TIME+ 進程使用的CPU時間總計,單位1/100秒

n %MEM 進程使用的物理內存百分比

o VIRT 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總量,單位kb。VIRT=SWAP+RES

p SWAP 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中,被換出的大小,單位kb。

q RES 進程使用的、未被換出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RES=CODE+DATA

r CODE 可執行代碼佔用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

s DATA 可執行代碼以外的部分(數據段+棧)佔用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

t SHR 共享內存大小,單位kb

u nFLT 頁面錯誤次數

v nDRT 最後一次寫入到現在,被修改過的頁面數。

w S 進程狀態。

D=不可中斷的睡眠狀態

R=運行

S=睡眠

T=跟蹤/停止

Z=僵屍進程

x COMMAND 命令名/命令行

y WCHAN 若該進程在睡眠,則顯示睡眠中的系統函數名

z Flags 任務標志,參考 sched.h

默認情況下僅顯示比較重要的 PID、USER、PR、NI、VIRT、RES、SHR、S、%CPU、%MEM、TIME+、COMMAND 列。可以通過下面的快捷鍵來更改顯示內容。

更改顯示內容通過 f 鍵可以選擇顯示的內容。按 f 鍵之後會顯示列的列表,按 a-z 即可顯示或隱藏對應的列,最後按回車鍵確定。

按 o 鍵可以改變列的顯示順序。按小寫的 a-z 可以將相應的列向右移動,而大寫的 A-Z 可以將相應的列向左移動。最後按回車鍵確定。

按大寫的 F 或 O 鍵,然後按 a-z 可以將進程按照相應的列進行排序。而大寫的 R 鍵可以將當前的排序倒轉。

命令使用

1. 工具(命令)名稱

top

2.工具(命令)作用

顯示系統當前的進程和其他狀況; top是一個動態顯示過程,即可以通過用戶按鍵來不斷刷新當前狀態.如果在前台執行該命令,它將獨占前台,直到用戶終止該程序為止. 比較准確的說,top命令提供了實時的對系統處理器的狀態監視.它將顯示系統中CPU最「敏感」的任務列表.該命令可以按CPU使用.內存使用和執行時間對任務進行排序;而且該命令的很多特性都可以通過互動式命令或者在個人定製文件中進行設定.

3.環境設置

在Linux下使用。

4.使用方法

4.1使用格式

top [-] [d]

[q] [c] [C] [S] [s] [n]

4.2參數說明

d 指定每兩次屏幕信息刷新之間的時間間隔。當然用戶可以使用s交互命令來改變之。

p 通過指定監控進程ID來僅僅監控某個進程的狀態。

q該選項將使top沒有任何延遲的進行刷新。如果調用程序有超級用戶許可權,那麼top將以盡可能高的優先順序運行。

S 指定累計模式

s 使top命令在安全模式中運行。這將去除交互命令所帶來的潛在危險。

i 使top不顯示任何閑置或者僵死進程。

c 顯示整個命令行而不只是顯示命令名

4.3其他

下面介紹在top命令執行過程中可以使用的一些交互命令。從使用角度來看,熟練的掌握這些命令比掌握選項還重要一些。這些命令都是單字母的,如果在命令行選項中使用了s選項,則可能其中一些命令會被屏蔽掉。

Ctrl+L 擦除並且重寫屏幕。

h或者? 顯示幫助畫面,給出一些簡短的命令總結說明。

k 終止一個進程。系統將提示用戶輸入需要終止的進程PID,以及需要發送給該進程什麼樣的信號。一般的終止進程可以使用15信號;如果不能正常結束那就使用信號9強制結束該進程。默認值是信號15。在安全模式中此命令被屏蔽。

i 忽略閑置和僵死進程。這是一個開關式命令。

q 退出程序。

r 重新安排一個進程的優先順序別。系統提示用戶輸入需要改變的進程PID以及需要設置的進程優先順序值。輸入一個正值將使優先順序降低,反之則可以使該進程擁有更高的優先權。默認值是10。

S 切換到累計模式。

s 改變兩次刷新之間的延遲時間。系統將提示用戶輸入新的時間,單位為s。如果有小數,就換算成m s。輸入0值則系統將不斷刷新,默認值是5 s。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設置太小的時間,很可能會引起不斷刷新,從而根本來不及看清顯示的情況,而且系統負載也會大大增加。

f或者F 從當前顯示中添加或者刪除項目。

o或者O 改變顯示項目的順序。

l 切換顯示平均負載和啟動時間信息。

m 切換顯示內存信息。

t 切換顯示進程和CPU狀態信息。

c 切換顯示命令名稱和完整命令行。

M 根據駐留內存大小進行排序。

P 根據CPU使用百分比大小進行排序。

T 根據時間/累計時間進行排序。

W 將當前設置寫入~/.toprc文件中。這是寫top配置文件的推薦方法

G. 在linux中top命令的具體用法是什麼

top命令查看當前刷新進程

實時顯示 process 的動態

top [-] [d delay] [q] [c] [S] [s] [i] [n] [b]

例如:

輸入 top -n 10 後將屏幕顯示10次刷新的進程

H. linux命令之top該怎麼用top命令詳解

top是一個動態顯示過程,即可以通過用戶按鍵來不斷刷新當前狀態。如果在前台執行該命令,它將獨占前台顯示CPU、內存使用和執行時間,直到按ctrl+C終止該程序為止。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夠實時顯示系統中各個進程的資源佔用狀況,類似於Windows的任務管理器。

常用選項

-b:以批處理模式操作;

-c:顯示完整的治命令;

-d:屏幕刷新間隔時間;

-I:忽略失效過程;

-s:保密模式;

-S:累積模式;

-i<時間>:設置間隔時間;

-u<用戶名>:指定用戶名;

-p<進程號>:指定進程;

-n<次數>:循環顯示的次數

top命令輸出各參數介紹

系統運行時間和平均負載

任務

第二行顯示的是任務或者進程的總結。進程可以處於不同的狀態。這里顯示了全部進程的數量。除此之外,還有正在運行、睡眠、停止、僵屍進程的數量(僵屍是一種進程的狀態)。這些進程概括信息可以用't'切換顯示。

CPU 狀態

us, user: 運行(未調整優先順序的) 用戶進程的CPU時間

sy,system: 運行內核進程的CPU時間

ni,niced:運行已調整優先順序的用戶進程的CPU時間

wa,IO wait: 用於等待IO完成的CPU時間

hi:處理硬體中斷的CPU時間

si: 處理軟體中斷的CPU時間

st:這個虛擬機被hypervisor偷去的CPU時間(譯註:如果當前處於一個hypervisor下的vm,實際上hypervisor也是要消耗一部分CPU處理時間的)。

內存使用狀況

接下來兩行顯示內存使用率,有點像'free'命令。第一行是物理內存使用,第二行是虛擬內存使用(交換空間)。物理內存顯示如下:全部可用內存、已使用內存、空閑內存、緩沖內存。相似地:交換部分顯示的是:全部、已使用、空閑和緩沖交換空間。內存顯示可以用'm'命令切換。

欄位列

PID :進程ID,進程的唯一標識符

USER :進程所有者的實際用戶名。

PR :進程的調度優先順序。這個欄位的一些值是'rt'。這意味這這些進程運行在實時態。

NI :進程的nice值(優先順序)。越小的值意味著越高的優先順序。

VIRT :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

RES :駐留內存大小。駐留內存是任務使用的非交換物理內存大小。

SHR :SHR是進程使用的共享內存。

S :這個是進程的狀態。它有以下不同的值:

D - 不可中斷的睡眠態。

R – 運行態

S – 睡眠態

T – 被跟蹤或已停止

Z – 僵屍態

%CPU :自從上一次更新時到現在任務所使用的CPU時間百分比。

%MEM:進程使用的可用物理內存百分比。

TIME+ :任務啟動後到現在所使用的全部CPU時間,精確到百分之一秒。

COMMAND :運行進程所使用的命令。

I. linux下的top命令

top命令說白了就是linux實時監視進程的命令:第一個值是進程號,然後用戶是root,後面%cpu是cpu佔用率,%mem是內存佔用率等等,該命令每秒刷新一次。如果不在前台執行該命令則會佔用前台,使用ctrl+c 結束監視 。實際用處是看看某個進程的內存,cpu負載率。也可以使用ps命令來查看進程信息,不過ps不是實時的。裡面的信息重不重要,這個不好說,要看你怎麼用了,你用這些信息他就重要唄,你就是看看你cpu負載率,那就不重要。其實top就相當於你windows的任務管理器,你windows ctrl+alt+.進入任務管理器,然後點到進程那個標簽就是了。關於linux的更多資料,請訪問《linux就該這么學》官網。

J. Linux系統下top命令的每個參數代表什麼意思

各參數含義
一、top前5行統計信息
第1行:top - 05:43:27 up 4:52, 2 users, load average: 0.58, 0.41, 0.30
第1行是任務隊列信息,其參數如下:

內容 含義
05:43:27 表示當前時間
up 4:52 系統運行時間 格式為時:分
2 users 當前登錄用戶數
load average: 0.58, 0.41, 0.30 系統負載,即任務隊列的平均長度。 三個數值分別為 1分鍾、5分鍾、15分鍾前到現在的平均值。
load average: 如果這個數除以邏輯CPU的數量,結果高於5的時候就表明系統在超負荷運轉了。

第2行:Tasks: 159 total, 1 running, 15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第3行:%Cpu(s): 37.0 us, 3.7 sy, 0.0 ni, 59.3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第2、3行為進程和CPU的信息
當有多個CPU時,這些內容可能會超過兩行,其參數如下:

內容 含義
159 total 進程總數
1 running 正在運行的進程數
158 sleeping 睡眠的進程數
0 stopped 停止的進程數
0 zombie 僵屍進程數
37.0 us 用戶空間佔用CPU百分比
3.7 sy 內核空間佔用CPU百分比
0.0 ni 用戶進程空間內改變過優先順序的進程佔用CPU百分比
59.3 id 空閑CPU百分比
0.0 wa 等待輸入輸出的CPU時間百分比
0.0 hi 硬中斷(Hardware IRQ)佔用CPU的百分比
0.0 si 軟中斷(Software Interrupts)佔用CPU的百分比
0.0 st

第4行:KiB Mem: 1530752 total, 1481968 used, 48784 free, 70988 buffers
第5行:KiB Swap: 3905532 total, 267544 used, 3637988 free. 617312 cached Mem
第4、5行為內存信息
其參數如下:

內容 含義
KiB Mem: 1530752 total 物理內存總量
1481968 used 使用的物理內存總量
48784 free 空閑內存總量
70988 buffers 用作內核緩存的內存量
KiB Swap: 3905532 total 交換區總量
267544 used 使用的交換區總量
3637988 free 空閑交換區總量
617312 cached Mem 緩沖的交換區總量。
上述最後提到的緩沖的交換區總量,這里解釋一下,所謂緩沖的交換區總量,即內存中的內容被換出到交換區,而後又被換入到內存,但使用過的交換區尚未被覆蓋,該數值即為這些內容已存在於內存中的交換區的大小。相應的內存再次被換出時可不必再對交換區寫入。

計算可用內存數有一個近似的公式:
第四行的free + 第四行的buffers + 第五行的cached

二、進程信息
列名 含義
PID 進程id
PPID 父進程id
RUSER Real user name
UID 進程所有者的用戶id
USER 進程所有者的用戶名
GROUP 進程所有者的組名
TTY 啟動進程的終端名。不是從終端啟動的進程則顯示為 ?
PR 優先順序
NI nice值。負值表示高優先順序,正值表示低優先順序
P 最後使用的CPU,僅在多CPU環境下有意義
%CPU 上次更新到現在的CPU時間佔用百分比
TIME 進程使用的CPU時間總計,單位秒
TIME+ 進程使用的CPU時間總計,單位1/100秒
%MEM 進程使用的物理內存百分比
VIRT 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總量,單位kb。VIRT=SWAP+RES
SWAP 進程使用的虛擬內存中,被換出的大小,單位kb
RES 進程使用的、未被換出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RES=CODE+DATA
CODE 可執行代碼佔用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
DATA 可執行代碼以外的部分(數據段+棧)佔用的物理內存大小,單位kb
SHR 共享內存大小,單位kb
nFLT 頁面錯誤次數
nDRT 最後一次寫入到現在,被修改過的頁面數。
S 進程狀態。D=不可中斷的睡眠狀態 R=運行 S=睡眠 T=跟蹤/停止 Z=僵屍進程
COMMAND 命令名/命令行
WCHAN 若該進程在睡眠,則顯示睡眠中的系統函數名
Flags 任務標志

三、
1.top命令默認值顯示前面一部分的進程,若是想要查看全部的進程信息,則需要使用命令:top -ab -n 1,在這個命令中,a表示按內存倒序排列,b表示將所有列輸出,n表示只執行一次。

2.在使用top -ab -n 1將所有進程信息輸出之後,可以使用AWK等類似工具統計信息,例如:統計出COMMAND為httpd的所有進程佔用的內存。

3.也可以使用命令top -an -n 1 | grep httpd,查看所有httpd的進程信息,如下圖:

熱點內容
安卓手機來電拒絕在哪裡 發布:2024-11-19 15:23:53 瀏覽:196
我的世界伺服器加入模組手機版 發布:2024-11-19 15:18:38 瀏覽:824
簡易數學演算法 發布:2024-11-19 14:53:11 瀏覽:330
望遠鏡ftp 發布:2024-11-19 14:53:07 瀏覽:320
微粒貸腳本 發布:2024-11-19 14:52:50 瀏覽:894
阿里巴巴伺服器如何搭建 發布:2024-11-19 14:51:43 瀏覽:495
手錶能編程 發布:2024-11-19 14:50:48 瀏覽:69
Linux驅動與硬體 發布:2024-11-19 14:46:38 瀏覽:64
java設置背景圖片 發布:2024-11-19 14:42:50 瀏覽:574
用氣球做雞蛋解壓玩具 發布:2024-11-19 14:35:09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