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工具集
❶ 最常用linux工具箱 BusyBox 使用教程
busybox
是什麼我一直沒搞清楚,看了教程才知道怎麼用,我來分享給大家吧!busybox
是一個工具,裡面提供了很多
Linux
的命令,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比如
app2sd
,比如備份系統等。
安裝好之後,不會在系統菜單里顯示出什麼東西。如果安裝了
Titanium
Backup
,不會再提示沒有安裝busybox了
1.首先,先把手機root了。
2.下載安裝
root
explorer。
3.下載
busybox
下載好之後,用數據線鏈接手機,把解壓出來的busybox拷到sd卡的根目錄(或者其它目錄,你記得就行)。
4.
使用root
explorer
瀏覽到/sdcard,找到busybox,長按,在出來的菜單里選擇「復制」
5.瀏覽到/system/bin/目錄
點擊屏幕右上角的
掛寫讀寫按鈕,變成掛載只讀就可以粘貼了
注意事項:手機必須先要root:
7.現在可以用鈦備份了,不會說沒有裝busybox了吧。開心使用鈦備份吧。
鈦備份可以刪除系統帶的一些應用程序哦。
❷ 嵌入式linux中gcc工具集是什麼,並簡述其功能特點
就是linux下的開發工具集,包括gcc,gdb,ar什麼的,你把源代碼編譯成可執行程序的必要工具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
❸ linux遠程連接工具
五個非常好用的Linux遠程連接工具:
第一款:Xshell(https://www.netsarang.com)
Xshell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安全終端模擬軟體,它支持SSH1,SSH2,以及Windows平台的TELNET協議。Xshell可以在Windows界面下用來訪問遠端不同系統下的伺服器,從而比較好的達到遠程式控制制終端的目的,Xshell非常符合使用習慣,值得推薦。
優點:
①界面設計簡潔,人性化,用起來比較舒服。
②支持標簽,打開多個會話鏈接的時候比較方便。
③可以保存密碼,方便下次直接使用,當然要做好電腦安全防護。
④支持rz和sz命令,這兩個命令在傳輸少量小文件時非常方便。
⑤圖形化支持本地和遠程文件之間的傳輸,方便系統部署和日誌排查。
第二款:winscp(https://winscp.net/eng/docs/lang:chs)
winscp是一個Windows環境下使用SSH的開源圖形化Sftp工具客戶端。同時支持SCP協議,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本地與遠程計算機間安全的復制傳輸文件。winscp+putty軟體配套使用。
優點:
①簡潔的圖形用戶界面。
②Windows完美集成。
③完美支持所有常用文件操作。
④可以批處理腳本和命令行方式。
⑤多種半自動、自動的目錄同步方式。
⑥內置文本編輯器。
⑦可以存儲會話信息,方便下次使用。
⑧可將設置存在配置文件中而非注冊表中,適合在移動存儲設備上操作。
第三款:PuTTY(.putty.org/)
PuTTY是SSH和telnet客戶端,最初由Simon
Tatham為Windows平台開發。用MIT許可證授權,包含的組件有:PuTTY、PuTTYgen、PSFTP、PuTTYtel、Plink、PSCP、Pageant,默認登錄協議是SSH,默認的埠為22。PuTTY主要用來遠程連接伺服器,它支持SSH、Telnet、Serial等協議的連接。最常用的是SSH協議,用它來遠程管理Linux伺服器非常方便。
優點:
①完全免費開源。
②跨平台。
③綠色軟體,體積不到1M,不需要安裝,佔用系統資源少。
④完全支持SSH1和SSH2。
第四款:MobaXterm(/mobaxterm.mobatek.net/)
MobaXterm的功能非常全面,幾乎提供了所有重要的遠程網路工具,以及Windows桌面上的Unix命令,登錄之後默認開啟sftp模式。
優點:
①功能非常全,基本上涵蓋了伺服器運維所有功能。
②免費開源。
③豐富的插件。
④超多好用的快捷鍵,效率非常高。
⑤支持多標簽,切換也十分方便。
第五款:FinalShell(http://www.hostbuf.com/)
FinalShell是一體化的伺服器網路管理軟體,不僅是SSH客戶端,FinalShell還是功能強大的開發、運維工具,充分滿足用戶的開發運維需求。
優點:
①跨平台。
②支持內存、CPU性能監控,Ping延遲丟包,Trace路由監控。
③支持rz、sz。
❹ Linux界面開發工具有哪些
性,近年來脫穎而出,一舉成為全球各地快速增長的操作系統,市場佔有率幾欲與Windows平台一爭高下。Linux應用范圍從Web伺服器、防火牆一直到快速緩存的網頁伺服器,已經走出科研實驗階段,開始步入關鍵業務領域。然而運行在Linux下的應用軟體偏少,讓諸多用戶對此平台猶有疑慮。其實並不能怪軟體廠商和程序開發者的憊懶。用於Linux平台得心應手的開發工具匱乏,使開發效率降低。如今,Kylix3的出現,有望使這種狀況徹底改變。從其近期產品發布會上,人們爭相要求得到試用版的熱鬧場景可見一斑。
RAD原來有歷史
大多數Linux發放版本,自身捆綁了諸如Java、Gcc、Perl、Python等常用開發工具。然而遺憾的是多數還處在字元界面的命令行狀態下,需要設置大量參數編譯、調試,對於像企業級應用和團隊開發,則更是難上加難。
Windows環境的快速開發工具(RAD),像Borland的C++ Builder、Delphi等可視化開發環境,通過簡單的用戶界面設計、方便的拖拽式開發,促成了Windows平台應用軟體的極大豐富。為幫助Linux軟體開發人員提高效率,2001年,Borland將在Windows平台上獲得成功的Delphi,移植到Linux平台,推出Kylix。
如果說,Kylix2還是將Delphi從Windows搬到了Linux,那麼最新推出的Kylix3則進一步整合了高性能的C++Builder及Delphi程序語言,為Linux平台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快速開發電子商務應用的解決方案。據稱,無論是建立圖形用戶界面、資料庫或是Web及Web Services應用程序,Kylix3都將帶來更快速、更簡單的使用經驗。
似曾相識的C++ Builder
Kylix3具有Windows 平台下C++ Builder程序開發人員熟悉的工作界面,並同時支持ANSI/ISO C++標准,在結合應用軟體設計與開發環境中,Kylix3整合了多種可視化設計工具,內包含Borland CLX組件庫,結合CodeInsight技術的編輯器,配合圖形調試器和內碼編譯器,功能經過調整,可以快速開發包括資料庫、用戶圖形界面及Web services程序在內的各類Linux平台應用。
Borland 跨平台組件庫(CLX)提供了數百個可重復使用、定製化、自由拓展的組件和類,方便C++Builder或Delphi編程人員快速開發應用程序。由Kylix 3開發的基於Linux的應用程序,將其源代碼經C++Builder或Delphi重新編譯之後即可在Windows環境下順利執行,提高了應用程序的可用性。而跨Web伺服器的兼容性,使專為Apache開發的伺服器端應用程序,在Windows平台經過編譯後,可供MS IIS、Apache、Netscape等不同Web伺服器使用。
可視化C++編譯環境和組件式的開發方式,使原本對Linux平台不熟悉的開發者,也能夠順利進行開發,從而大大縮短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
Web Services的三大利器
今天,Web services已成為全球電子商務的主要手段。任何一個應用解決方案,只要通過Internet連接,就可以整合分布全球不同環境中的資源。Kylix 3擁有三大法寶可以使得用戶的應用解決方案建立和使用Web services。
BizSnap是Kylix的Web Services開發平台,應用業界通用標准SOAP/XML,提供整合B2B的Web services,將Linux操作系統和Apache伺服器能力延伸到電子商務、XML與Web services應用領域,並無縫連接到各類支持Web Services的應用系統。
WebSnap是Kylix以組件為基礎的Web 應用程序開發平台,將Apache Web伺服器變成資料庫驅動的企業級Web應用程序伺服器。配合HTML製作環境、可視化工具以及組件結合方式,WebSnap使開發者能夠快速開發Web應用程序並整合到企業門戶中。
DataSnap則遵循分布式計算標准,將已有電子商務的企業資料庫、應用和對象完美集成,是建立高擴展性、企業級數據訪問的中間件解決方案。通過DataSnap可以建立高性能的多層資料庫應用系統。
多種技術應用,使得Linux應用程序和企業資料庫緊密結合,從而實現Linux平台下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大促進。
❺ 如何在linux平台構建基於newlib工具鏈
交叉編譯通俗地講就是在一種平台上編譯出能運行在體系結構不同的另一種平台上的程式,比如在PC平台(X86 CPU)上編譯出能運行在以ARM為內核的CPU平台上的程式,編譯得到的程式在X86 CPU平台上是不能運行的,必須放到ARM CPU平台上才能運行,雖然兩個平台用的都是Linux系統。這種方法在異平台移植和嵌入式研發時非常有用。相對和交叉編譯,平常做的編譯叫本地編譯,也就是在當前平台編譯,編譯得到的程式也是在本地執行。用來編譯這種跨平台程式的編譯器就叫交叉編譯器,相對來說,用來做本地編譯的工具就叫本地編譯器。所以要生成在目標機上運行的程式,必須要用交叉編譯工具鏈來完成。在裁減和制定Linux內核用於嵌入式系統之前,由於一般嵌入式研發系統存儲大小有限,通常都要在性能優越的PC上建立一個用於目標機的交叉編譯工具鏈,用該交叉編譯工具鏈在PC上編譯目標機上要運行的程式。交叉編譯工具鏈是個由編譯器、連接器和解釋器組成的綜合研發環境,交叉編譯工具鏈主要由binutils、gcc和glibc 3個部分組成。有時出於減小 libc 庫大小的考慮,也能用別的 c 庫來代替 glibc,例如 uClibc、dietlibc 和 newlib。建立交叉編譯工具鏈是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如果不想自己經歷復雜繁瑣的編譯過程,網上有一些編譯好的可用的交叉編譯工具鏈能下載,但就以學習為目的來說讀者有必要學習自己製作一個交叉編譯工具鏈。本章通過具體的實例講述基於ARM的嵌入式Linux交叉編譯工具鏈的製作過程。 構建交叉編譯器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確定目標平台。在GNU系統中,每個目標平台都有一個明確的格式,這些信息用於在構建過程中識別要使用的不同工具的正確版本。因此,當在一個特定目標機下運行GCC時,GCC便在目錄路徑中查找包含該目標規范的應用程式路徑。GNU的目標規范格式為CPU-PLATFORM-OS。例如x86/i386 目標機名為i686-pc-linux-gnu。本章的目的是講述建立基於ARM平台的交叉工具鏈,所以目標平台名為arm-linux-gnu。 通常構建交叉工具鏈有3種方法。 方法一 分步編譯和安裝交叉編譯工具鏈所需要的庫和原始碼,最終生成交叉編譯工具鏈。該方法相對比較困難,適合想深入學習構建交叉工具鏈的讀者。如果只是想使用交叉工具鏈,建議使用方法二或方法三構建交叉工具鏈。 方法二 通過Crosstool腳本工具來實現一次編譯生成交叉編譯工具鏈,該方法相對於方法一要簡單許多,並且出錯的機會也非常少,建議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該方法構建交叉編譯工具鏈。 方法三 直接通過網上(ftp.arm.kernel.org.uk)下載已製作好的交叉編譯工具鏈。該方法的好處不用多說,當然是簡單省事,但和此同時該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局限性太大,因為畢竟是別人構建好的,也就是固定的沒有靈活性,所以構建所用的庫及編譯器的版本也許並不適合你要編譯的程式,同時也許會在使用時出現許多莫名的錯誤,建議讀者慎用此方法。 為了讓讀者真正的學習交叉編譯工具鏈的構建,下面將重點周詳地介紹前兩種構建ARM Linux交叉編譯工具鏈的方法。 2.2.1 分步構建交叉編譯鏈 分步構建,顧名思義就是一步一步地建立交叉編譯鏈,不同於2.2.2節中講述的Crosstool腳本工具一次編譯生成的方法,該方法適合那些希望深入學習了解構建交叉編譯工具鏈的讀者。該方法相對來說難度較大,通常情況下困難重重,猶如唐僧西天取經,不過本文會盡可能周詳地介紹構建的每一個步驟,讀者完萬能根據本節的內容自己獨立實踐,構建自己的交叉工具鏈。該過程所需的時間較長,希望讀者有較強的耐心和毅力去學習和實踐他,通過實踐能使讀者更加清晰交叉編譯器的構建過程及各個工具包的作用。該方法所需資源如表2.1所示。 表2.1 所需資源 安裝包 下載地址 安裝包 下載地址 linux-2.6.10.tar.gz ftp.kernel.org glibc-2.3.2.tar.gz ftp.gnu.org binutils-2.15.tar.bz2 ftp.gnu.org glibc-linuxthreads-2.3.2.tar.gz ftp.gnu.org gcc-3.3.6.tar.gz ftp.gnu.org 通過相關站點下載以上資源後,就能開始建立交叉編譯工具鏈了。 1.建立工作目錄 首先建立工作目錄,工作目錄就是在什麼目錄下構建交叉工具鏈,目錄的構建一般沒有特別的需求,能根據個人喜好建立。以下所建立的目錄是作者自定義的,當前的用戶定義為mike,因此用戶目錄為/home/mike,在用戶目錄下首先建立一個工作目錄(armlinux),建立工作目錄的命令行操作如下: # cd /home/mike # mkdir armlinux 再在這個工作目錄armlinux下建立3個目錄 build-tools、kernel 和 tools。具體操作如下: # cd armlinux # mkdir build-tools kernel tools 其中各目錄的作用如下。 ● build-tools 用來存放下載的binutils、gcc、glibc等原始碼和用來編譯這些原始碼的目錄; ● kernel 用來存放內核原始碼; ● tools 用來存放編譯好的交叉編譯工具和庫文件。 2.建立環境變數 該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方便重復輸入路徑,因為重復操作每件相同的事情總會讓人覺得非常麻煩,如果讀者不習慣使用環境變數就能略過該步,直接輸入絕對路徑就能。聲明以下環境變數的目的是在之後編譯工具庫的時候會用到,非常方便輸入,尤其是能降低輸錯路徑的風險。 # export PRJROOT=/home/mike/armlinux # export TARGET=arm-linux # export PREFIX=$PRJROOT/tools # export TARGET_PREFIX=$PREFIX/$TARGET # export PATH=$PREFIX/bin:$PATH 注意,用export聲明的變數是臨時的變數,也就是當注銷或更換了控制台,這些環境變數就消失了,如果還需要使用這些環境變數就必須重復export操作,所以有時會非常麻煩。值得慶幸的是,環境變數也能定義在bashrc文件中,這樣當注銷或更換控制台時,這些變數就一直有效,就不用老是export這些變數了。 3.編譯、安裝Binutils Binutils是GNU工具之一,他包括連接器、匯編器和其他用於目標文件和檔案的工具,他是二進制代碼的處理維護工具。安裝Binutils工具包含的程式有addr2line、ar、as、c++filt、gprof、ld、nm、obj、objmp、ranlib、readelf、size、strings、strip、libiberty、libbfd和libopcodes。對這些程式的簡單解釋如下。 ● addr2line 把程式地址轉換為文件名和行號。在命令行中給他一個地址和一個可執行文件名,他就會使用這個可執行文件的調試信息指出在給出的地址上是哪個文件及行號。 ● ar 建立、修改、提取歸檔文件。歸檔文件是包含多個文件內容的一個大文件,其結構確保了能恢復原始文件內容。 ● as 主要用來編譯GNU C編譯器gcc輸出的匯編文件,產生的目標文件由連接器ld連接。 ● c++filt 連接器使用他來過濾 C++ 和 Java 符號,防止重載函數沖突。 ● gprof 顯示程式調用段的各種數據。 ● ld 是連接器,他把一些目標和歸檔文件結合在一起,重定位數據,並連接符號引用。通常,建立一個新編譯程式的最後一步就是調用ld。 ● nm 列出目標文件中的符號。 ● obj 把一種目標文件中的內容復制到另一種類型的目標文件中。 ● objmp 顯示一個或更多目標文件的信息。使用選項來控制其顯示的信息,他所顯示的信息通常只有編寫編譯工具的人才感興趣。 ● ranlib 產生歸檔文件索引,並將其保存到這個歸檔文件中。在索引中列出了歸檔文件各成員所定義的可重分配目標文件。 ● readelf 顯示elf格式可執行文件的信息。 ● size 列出目標文件每一段的大小及總體的大小。默認情況下,對於每個目標文件或一個歸檔文件中的每個模塊只產生一行輸出。 ● strings 列印某個文件的可列印字元串,這些字元串最少4個字元長,也能使用選項-n設置字元串的最小長度。默認情況下,他只列印目標文件初始化和可載入段中的可列印字元;對於其他類型的文件他列印整個文件的可列印字元。這個程式對於了解非文本文件的內容非常有幫助。 ● strip 丟棄目標文件中的全部或特定符號。 ● libiberty 包含許多GNU程式都會用到的函數,這些程式有getopt、obstack、strerror、strtol和strtoul。 ● libbfd 二進制文件描述庫。 ● libopcode 用來處理opcodes的庫,在生成一些應用程式的時候也會用到他。 Binutils工具安裝依賴於Bash、Coreutils、Diffutils、GCC、Gettext、Glibc、Grep、Make、Perl、Sed、Texinfo等工具。 介紹完Binutils工具後,下面將分步介紹安裝binutils-2.15的過程。 首先解壓binutils-2.15.tar.bz2包,命令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 # tar -xjvf binutils-2.15.tar.bz2 接著設置Binutils工具,建議建立一個新的目錄用來存放設置和編譯文件,這樣能使源文件和編譯文件獨立開,具體操作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 # mkdir build-binutils # cd build-binutils # ../ binutils-2.15/configure --target=$TARGET --prefix=$PREFIX 其中選項?target的意思是制定生成的是 arm-linux 的工具,--prefix 是指出可執行文件安裝的位置。執行上述操作會出現非常多check信息,最後產生 Makefile 文件。接下來執行make和安裝操作,命令如下: # make # make install 該編譯過程較慢,需要數十分鍾,安裝完成後查看/home/mike/armlinux/tools/bin目錄下的文件,如果查看結果如下,表明此時Binutils工具已安裝結束。 # ls $PREFIX/bin arm-linux-addr2line arm-linux-ld arm-linux-ranlib arm-linux-strip arm-linux-ar arm-linux-nm arm-linux-readelf arm-linux-as arm-linux-obj arm-linux-size arm-linux-c++filt arm-linux-objmp arm-linux-strings 4.獲得內核頭文件 編譯器需要通過系統內核的頭文件來獲得目標平台所支持的系統函數調用所需要的信息。對於Linux內核,最佳的方法是下載一個合適的內核,然後復制獲得頭文件。需要對內核做一個基本的設置來生成正確的頭文件;不過,不必編譯內核。對於本例中的目標arm-linux,需要以下步驟。 (1)在kernel目錄下解壓linux-2.6.10.tar.gz內核包,執行命令如下: # cd $PRJROOT/kernel # tar -xvzf linux-2.6.10.tar.gz (2)接下來設置編譯內核使其生成正確的頭文件,執行命令如下: # cd linux-2.6.10 #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menuconfig 其中ARCH=arm表示是以arm為體系結構,CROSS_COMPILE=arm-linux-表示是以arm-linux-為前綴的交叉編譯器。也能用config和xconfig來代替menuconfig,推薦用make menuconfig,這也是內核研發人員用的最多的設置方法。注意在設置時一定要選擇處理器的類型,這里選擇三星的S3C2410(System Type->ARM System Type->/Samsung S3C2410),如圖2.1所示。設置完退出並保存,檢查一下內核目錄中的include/linux/version.h和include/linux/autoconf.h文件是不是生成了,這是編譯glibc時要用到的,如果version.h 和 autoconf.h 文件存在,說明生成了正確的頭文件。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 圖2.1 Linux 2.6.10內核設置界面 復制頭文件到交叉編譯工具鏈的目錄,首先需要在/home/mike/armlinux/tools/arm-linux目錄下建立工具的頭文件目錄inlcude,然後復制內核頭文件到此目錄下,具體操作如下: # mkdir -p $TARGET_PREFIX/include # cp -r $PRJROOT/kernel/linux-2.6.10/include/linux $TARGET_PREFIX/include # cp -r $PRJROOT/kernel/linux-2.6.10/include/asm-arm $TARGET_PREFIX/include/asm 5.編譯安裝boot-trap gcc 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建立arm-linux-gcc工具,注意這個gcc沒有glibc庫的支持,所以只能用於編譯內核、BootLoader等不必C庫支持的程式,後面創建C庫也要用到這個編譯器,所以創建他主要是為創建C庫做准備,如果只想編譯內核和BootLoader,那麼安裝完這個就能到此結束。安裝命令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 # tar -xvzf gcc-3.3.6.tar.gz # mkdir build-gcc # cd gcc-3.3.6 # vi gcc/config/arm/t-linux 由於是第一次安裝ARM交叉編譯工具,沒有支持libc庫的頭文件,所以在gcc/config/arm/t- linux文件中給變數TARGET_LIBGCC2_CFLAGS增加操作參數選項-Dinhibit_libc -D__gthr_ posix_h來屏蔽使用頭文件,否則一般默認會使用/usr/inlcude頭文件。 將TARGET_LIBGCC2-CFLAGS = -fomit-frame-pointer ?fPIC改為TARGET_LIBGCC2- CFLAGS=-fomit-frame-pointer-fPIC -Dinhibit_libc -D__gthr_posix_h 修改完t-linux文件後保存,緊接著執行設置操作,如下命令: # cd build-gcc # ../ build-gcc /configure --target=$TARGET --prefix=$PREFIX --enable-languages=c --disable-threads --disable-shared 其中選項--enable-languages=c表示只支持C語言,--disable-threads表示去掉thread功能,這個功能需要glibc的支持。--disable-shared表示只進行靜態庫編譯,不支持共享庫編譯。 接下來執行編譯和安裝操作,命令如下: #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裝完成後,在/home/mike/armlinux/tools/bin下查看,如果arm-linux-gcc等工具已生成,表示boot-trap gcc工具已安裝成功。 6.建立glibc庫 glibc是GUN C庫,他是編譯Linux系統程式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安裝glibc-2.3.2版本之前推薦先安裝以下的工具: ● GNU make 3.79或更新; ● GCC 3.2或更新; ● GNU binutils 2.13或更新。 首先解壓glibc-2.2.3.tar.gz和glibc-linuxthreads-2.2.3.tar.gz原始碼,操作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 # tar -xvzf glibc-2.2.3.tar.gz # tar -xzvf glibc-linuxthreads-2.2.3.tar.gz --directory=glibc-2.2.3 然後進行編譯設置,glibc-2.2.3設置前必須新建一個編譯目錄,否則在glibc-2.2.3目錄下不允許進行設置操作,此處在$PRJROOT/build-tools目錄下建立名為build-glibc的目錄,設置操作 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 # mkdir build-glibc # cd build-glibc # CC=arm-linux-gcc ../glibc-2.2.3 /configure --host=$TARGET --prefix="/usr" --enable-add-ons --with-headers=$TARGET_PREFIX/include 選項CC=arm-linux-gcc是把CC(Cross Compiler)變數設成剛編譯完的gcc,用他來編譯glibc。--prefix="/usr"定義了一個目錄用於安裝一些和目標機器無關的數據文件,默認情況下是/usr/local目錄。--enable-add-ons是告訴glibc用linuxthreads包,在上面已將他放入glibc原始碼目錄中,這個選項等價於-enable-add-ons=linuxthreads。--with-headers告訴glibc linux內核頭文件的目錄 位置。 設置完後就能編譯和安裝 glibc了,具體操作如下: # make # make install 7.編譯安裝完整的gcc 由於第一次安裝的gcc沒有交叉glibc的支持,目前已安裝了glibc,所以需要重新編譯來支持交叉glibc。並且上面的gcc也只支持C語言,目前能讓他同時支持C語言還要和C++語言。具體操作如下: # cd $PRJROOT/build-tools/gcc-2.3.6 # ./configure --target=arm-linux --enable-languages=c,c++ --prefix=$PREFIX #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裝完成後會發目前$PREFIX/bin目錄下又多了arm-linux-g++ 、arm-linux-c++等文件。 # ls $PREFIX/bin arm-linux-addr2line arm-linux-g77 arm-linux-gnatbind arm-linux-ranlib arm-linux-ar arm-linux-gcc arm-linux-jcf-mp arm-linux-readelf arm-linux-as arm-linux-gcc-3.3.6 arm-linux-jv-scan arm-linux-size arm-linux-c++ arm-linux-gccbug arm-linux-ld arm-linux-strings arm-linux-c++filt arm-linux-gcj arm-linux-nm arm-linux-strip arm-linux-cpp arm-linux-gcjh arm-linux-obj grepjar arm-linux-g++ arm-linux-gcov arm-linux-objmp jar 8.測試交叉編譯工具鏈 到此為止,已介紹完了用分步構建的方法建立交叉編譯工具鏈。下面通過一個簡單的程式測試剛剛建立的交叉編譯工具鏈看是否能夠正常工作。寫一個最簡單的hello.c源文件,內容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 printf(「Hello,world!\n」); return 0; } 通過以下命令進行編譯,編譯後生成名為hello的可執行文件,通過file命令能查看文件的類型。當顯示以下信息時表明交叉工具鏈正常安裝了,通過編譯生成了ARM體系可執行的文件。注意,通過該交叉編譯鏈編譯的可執行文件只能在ARM體系下執行,不能在基於X86的普通PC上執行。 # arm-linux-gcc -o hello hello.c # file hello hello: ELF 32-bit LSB executable, ARM, version 1 (ARM), for GNU/Linux 2.4.3, dynamically linked (uses shared libs), not stripped 2.2.2 用Crosstool工具構建交叉工具鏈 Crosstool是一組腳本工具集,可構建和測試不同版本的gcc和glibc,用於那些支持glibc的體系結構。他也是個開源項目,下載地址是http://kegel.com/crosstool。用Crosstool構建交叉工具鏈要比上述的分步編譯容易得多,並且也方便許多,對於僅僅為了工作需要構建交叉編譯工具鏈的讀者建議使用此方法。用Crosstool工具構建所需資源如表2.2所示。
❻ 程序員最愛的Linux平台開發工具有哪些
Linux程序員歡迎的代碼編輯器!
1、Eclipse
Eclipse是一款很酷的開源代碼編輯器,同時它也是最受程序員親睞的代碼編輯器之一,它擁有代碼高亮和智能提示等強大的功能。在Eclipse中,你可以完全勝任以下編程語言的工作——Python, R, Ruby, JavaScript, Natural, Lasso, C, C++, COBOL, Scheme, Clojure, Groovy等等,它也是非常著名的Java集成開發環境,甚至提供了對Java 8的支持。在一些Web開發IDE特性的幫助下,你可以非常方便地對代碼文件進行組織和訪問。
官方網站:https://www.eclipse.org/
2、Light Table
Light Table將會是一款徹底改變Linux編輯器概念的代碼編輯器,它提供了直觀和易用的編程界面。並且Light Table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定製功能,因為它也是開源的。它有一個強大的插件管理器,這樣你就不用在網上漫無目的的尋找需要的插件了。
官方網站:http://www.lighttable.com/
3、Sublime Text 3
這是一款絕對值得一提的Linux代碼編輯器,因為它有簡單而且超酷的功能特性。Sublime Text 3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它沒有獨特的功能,它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代碼編輯器,有了它,你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對多行代碼進行修改了。利用Sublime Text 3你可以做操作文件、重命名變數、分離編輯和其他有趣的操作
官方網站:http://www.sublimetext.com/3
4、Brackets
Brackets也是一款為Linux開發者設計的開源代碼編輯器,使用Brackets寫代碼,你不會被任何事情所打斷。比如在寫HTML代碼時,即便你沒有保存代碼也可以及時預覽你的Web頁面效果。你也可以使用Theseus來檢查變數,Brackets默認提供一種主題,當然你也可以在擴展中心獲取更多的主題。
官方網站:http://brackets.io/
5、Dart Editor
Dart Editor是Google開發設計的,旨在幫助開發者製作光亮而驚嘆的Web應用。Dart Editor支持多種開發語言,同時也集成了Dartium。通過它的靜態分析引擎,你可以創建,維護,調試和開發自己的Web應用。函數、類、方法等都能以樹的結構列出來,方便你編寫代碼。
官方網站:https://www.dartlang.org/tools/editor/
❼ 虛擬機下安裝linux後怎麼安裝工具包tools
在Linux里安裝Samba服務,
有smbmount這個命令就行了
在Windows里共享那個文件夾,
設好共享名,訪問的用戶名和密碼.
然後在Linux里mount過來就行了
例如
在Linux里,
sudo
mkdir
/mnt/movie
sudo
smbmount
//Windows的IP/movie文件夾共享名
/mnt/movie
-o
username=用戶名,password=密碼,rw
ls
-l
/mnt/movie
❽ linux的rootkit工具包通常使用哪些技術
1、 chfn
這個指令用來修改用戶的finger information(指紋信息),作為後門的chfn可以接收用戶輸入的password,從而進入rootkit模式。
2、 chsh
切換shell的指令,作為後門的chfn可以接收用戶輸入的password,從而進入rootkit模式。
3、 crontab使用預設的"正常"的crontab(計劃任務)給用戶看,從而將rootkit設置的後門啟動項隱藏起來。
4、
和ls作用類似,rootkit劫持後會隱藏rootkit相關文件,從而欺騙用戶。
5、 find
find [-H] [-L] [-P] [-Olevel] [-D help|tree|search|stat|rates|opt|exec] [path... [expression]尋找指定文件的指令,rootkit劫持後會隱藏rootkit相關文件,從而欺騙用戶 。
6、 ifconfig
rootkit劫持後會隱藏"混雜模式"的標志位(混雜模式被rootkit用來進行網路流量嗅探) 。
7、 inetd
用戶後門訪問的遠程訪問伺服器。
8、 killall
rootkit劫持了原本的"殺進程kill、killall"指令之後,會在本地維護份"ROOTKIT_PROCESS_FILE"列表,凡是在這個列表中的進程都禁止殺死,以此對抗系統管理員使用kill命令強行結束rootkit後門程序 。
9、 login
rootkit劫持了login程序之後,除了保證原本的正常用戶登錄過程,還允許rootkit種植者使用一種叫"萬能密碼"的機制,即只要用戶輸入的密碼是一個指定的"萬能密碼",則用戶可以以任何身份登錄任何用戶。
10、 ls
對指定文件列表中的文件進行隱藏。
❾ linux中的常用內存問題檢測工具是什麼
Gperftools(Google Performance Tools)為一組工具集,包括了thread-caching malloc(TCMalloc)和CPU profiler等組件。TCMalloc和Glibc中的ptmalloc相比更快,並可以有效減少多線程之間的競爭,因為它會為每個線程單獨分配線程本地的Cache。這里先只關注它的內存相關組件。通過tcmalloc可以做heap-checking和heap-profiling。
❿ 目前linux工具集中沒有mkfs.ext4這個工具,怎麼集成進去
有mke2fs命令就行了
mke2fs -t ext4 就相當於 mkfs.ext4
man mke2fs 看一下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