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水資源資料庫

水資源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2-06-12 03:39:27

1. 李雲峰的學術及科研成果

學術專著/李雲峰[長安大學教授]

1.黃土滲透性與空隙性關系的研究,地質出版社,1994.10出版,單獨撰寫。
2.引黃回灌研究,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9 出版,李雲峰,鄭書彥,田春聲,楊勤榮。
3.關中盆地環境水文地質問題,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7出版,田春聲,李雲峰,鄭書彥,鄭西來,王麗艷。
4.地下水系統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研究,陝西省新聞出版局,1996.3 出版,田春聲,李雲峰,鄭書彥,吳耀國。

研究領域/李雲峰[長安大學教授]

水文地質,地下水科學與工程,水文水資源,環境科學與工程,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

學術兼職/李雲峰[長安大學教授]

陝西省水利學會理事,
陝西省水利學會水資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西安水資源學會副理事長,
西安地質學會副理事長,
西安地球環境保護事業研究促進會副會長,
國土資源部礦產儲量評估師,
水利部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評審專家,
水利部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評審專家,
陝西省國土資源評審事務專家系統專家,
西安市地熱專家組專家。

學術及科研成果
先後參加或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各類重點、縱向、橫向科研項目30多項

發表學術論文89篇,其中SCI檢索1篇、EI檢索4篇:
1.准葛爾盆地南緣中段的地下水資源,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85,第2期, 李雲峰,p95-101.
2.陝西富平石川河谷發育特徵及其水文地質問題,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81,第2期,吳在寶,李雲峰,p80-87.
3.富平地下水庫人工回灌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1985,第1期,吳在寶,李雲峰,p4-6.
4.地下水臨界深度及其測定方法討論,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88,第3期,李雲峰,p100-105.
5.利用水銀測孔資料分析洛川塬黃土層透水的最小孔徑,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90,第1期,李雲峰,p75-81.
6.用顯微圖象微機定量分析成果研究洛川黃土孔隙,勘察科學技術,1990,第3期,李雲峰,p6-9.
7.洛川黃土孔隙性模糊聚類分析,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90,第4期,李雲峰,p38-42;(被西安市科協評為二等優秀學術論文)。
8.洛川黃土地層滲透性與孔隙性的關系,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91,第2期,李雲峰,p60-64.
9.孔隙是影響黃土地層導水性的主導因素,勘察科學技術,1991,第1期,李雲峰,p25-28,(被西安市科協評為三等優秀學術論文)。
10.用層次分析法決策地下水庫回灌方案的排序問題,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92第2期,李雲峰,王文科,李志剛,王希寧,p51-56;(被西安市科協評為二等優秀學術論文)。
11.左乘轉置矩陣法建立濟南市岩溶水多元隨機模型,勘察科學技術,1992第4期,第一作者,p13-16.
12.用系統聚類分析法對洛川黃土孔隙性進行分類研究,勘察科學技術,1992第4期,李雲峰,p25-27.
13.利用微機測孔資料探討黃土地下水的幾個問題,載《地質礦產部環境地質研究實驗室1990.1991年報》,地震出版社,1992年6月,李雲峰,p66-70.
14.藉助同位素方法研究地下水,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93年10月,李雲峰,p55-59.
15.中小流域水資源合理調蓄問題,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93年10月,楊成田,李雲峰(執筆人),p1-5.
16.地下水人工回灌淤積的室內試驗研究,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93年10月,鄭書彥,李雲峰,王文科,p46-49.
17.灰色GM(1,1)模型研究關中灌區地下水位變化規律,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93第4期,李雲峰,田春聲,p156-160,(被西安市科協評為二等優秀學術論文)。
18.用放射性同位素氚研究洛川塬潛水的年齡,天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李雲峰;(被西安市科協評為二等優秀學術論文)。
19.用系統分析法認識洛川黃土地下水的特徵,載《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的系統思維》,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李雲峰,p66-70.
20.利用氫氧同位素研究本鋼鄭家水源地地下水的形成,勘察科學技術,1994第3期,李雲峰,田春聲,吳耀國,p38-40.
21.在水文地質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利用電算技術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高教研究,1994第1期,李雲峰,p66-67.
22.大交盆地地下水位動態分析及預報,勘察科學技術,1995第1期,李雲峰,p25-28.
23.用理論計算代替互阻孔抽水試驗研究α—γ關系,陝西水利,1995年12月,李雲峰,p36-37.
24.溫度對地熱水PH值影響的分析與計算,勘察科學技術,1995第4期,錢會,李雲峰,p3-7.
25.本鋼鄭家屯潛水含水層彌散試驗研究,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95第1期,吳耀國,田春聲,李雲峰,p56-59.
26.二維地下水動力彌散參數確定的優選法,勘察科學技術,1996第2期,吳耀國,沈照理鍾左新,田春聲,李雲峰,p14-16.
27.黃河床面介質顆粒級配與滲透系數關系的研究,載《走向二十一世紀環境地學問題研究論文集》,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年7月,李雲峰,李俊亭,李建文,p225-228.
28.本鋼鄭家水源地環境影響評價水文地質試驗研究,載《走向二十一世紀環境地學問題研究論文集》,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年7月,田春聲,李雲峰,吳耀國,鄭書彥,鄭西來,p256-261.(被評為陝西省第五屆自然科學三等優秀學術論文)
29.The Mechanism Research of Groundwater Artificial Recharge from High-Sediment Load Water,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展講論文,1996年8月,Li Yunfeng,Zheng Shuyang,Wang Wenke,Tian Chunsheng and Li Jianwen,p303.
30.Hydrogeologlcal Test and Research for Envl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Benxi Zhengjia Headwater Site,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展講論文,1996年8月,Tian Chunsheng, Li Yunfeng,Wu Yaoguo and Zheng Shuyang,p283.
31.A Study on Huanghe River Seepage Window to Groundwater, 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交流論文,1996年8月, Li Yunfeng,Li Junting and Li Jianwen,p314.
32.Discussion o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of groundwater System, 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交流論文,1996年8月,Tian Chunsheng, Li Yunfeng, Zheng Shuyang,Guo Jianqing and Song Guohui,p263.
33.稠油熱采注入水對儲層岩石化學破壞作用的研究,油田化學,1996第1期,李雲峰,錢會,p40-43.
34.試論地下水系統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地球學報,1996年6月,田春聲,李雲峰,鄭書彥,鄭西來,郭建青,p195-199.
35.蒸汽吞吐稠油井注入和采出水中化學組分存在形式及其含量的計算,油田化學,1997第1期,李雲峰,錢會,p36-41.(被《中國石化文摘》收錄)
36.蒸汽吞吐稠油儲層礦物溶蝕量和沉澱量的計算,油田化學,1997第2期,李雲峰,錢會,p143-147.
37.降雨補給潛水的滯後分配,勘察科學技術,1997第3期,李雲峰,p22-25.
38.粘性土空隙分布改變的水文地質效應,載《地質工程與水資源新近展》,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李雲峰,p222-227.
39.關中盆地潛水污染程度的模糊數學評價研究,載《地質工程與水資源新近展》,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田春聲,李雲峰,鄭書彥,p217-221.
40.判定地下水二維水動力彌散參數的直線圖解法,煤田地質與勘探,1997年第2期,吳耀國,田春聲,李雲峰,p31-33.(Ei收錄)
41.圖解分析法求二維地下水動力彌散參數,工程勘察,1997第2期,吳耀國,田春聲,李雲峰,p39-42.(Ei收錄)
42.解析法確定干擾井群的合理布局,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997年12月,李雲峰,李志剛,p47-50.
43.關中盆地地下水系統區域環境影響單元的模糊聚類分析,西安工程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田春聲,李雲峰,鄭書彥,p50-53.
44.The Proction State of Medical Mineral thermal Water in Xi『an Geothermal Field, 第五屆中日地下水學術研討會大會交流論文,1998年5月,李雲峰,郭建青。
45.本溪鄭家潛水含水層二維水動力彌散試驗及其結果分析,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98年第1期,吳耀國,田春聲,李雲峰,楊志強,p32-34.
46.泰斯公式性態分析與誤差估計方法,煤田地質與勘探,1999年第4期,郭建青,李雲峰,王洪勝,p38-42.
47.西安地熱田醫療熱礦水的產出狀況分析,西安工程學院學報,1999年第21卷增刊,李雲峰,郭建青,吳耀國,p71-73.
48.一維河流水質方程解析解的性態討論和誤差估計方法,水文,1999.6,郭建青,李雲峰,王洪勝。
49.分析室內二維砂槽彌散試驗數據的方法,西安工程學院學報,2000年第一期,郭建青,李雲峰,錢會,p59-62p59-62.
50.分析一維河流示蹤試驗數據的質量守恆法,水電能源科學,2000年第2期,郭建青,李雲峰,王洪勝,p24-27.
51.確定河流縱向離散系數的相關系數極值法,水科學進展,2000年第四期,郭建青,王洪勝,李雲峰,p387-391.(Ei收錄)
52.分析擬穩定流徑向彌散試驗數據的反函數法,煤田地質與勘探,2000年第6期,郭建青,李雲峰,王洪勝,p36-39.
53.潛水三維流數值模擬的幾個重要問題,載《西部大開發科教先行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科協二000年學術年會文集》,李雲峰,錢會,吳耀國,p590-591.
54.遼河曙光油田蒸汽吞吐開采過程中水岩作用的研究,西安工程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錢會,李雲峰,p33-37.
55.向西安調水對原受益區生態環境影響研究,西安工程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李雲峰,張益謙,王瑋,吳耀國,p26-30.
56. 污染河流對沿岸土壤和地下水化學環境的影響—以徐州奎河為例,西安工程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吳耀國,李雲峰,王惠民,王超,p59-62.
57.遏制荒漠化發展,鎖住沙塵暴,優化大西北生態環境,「中國西部生態環境中日學術研討會」大會報告論文,2001年4月28日,李雲峰,郭建青,李金榮。
58.含水層底版標高的空間最優估計,地下水,2001年第1期,李金榮,李雲峰等。
59.彌散實驗確定地下水溶質水動力參數的復形調優法,上海環境科學,2001年12期,吳耀國,李雲峰。
60.考慮介質均衡吸附時的室內彌散試驗數據分析方法,工程勘察,2001第4期,郭建青,王洪勝,李雲峰。
61.河流-地下水滲流系統對城市污水的凈化作用,環境科學學報,2002年第1期,吳耀國,王超,王惠民,李雲峰。
62. 地下水滲流的除污功能研究,中國給水排水,2002年第1期,吳耀國,王超,王惠民,李雲峰。
63.大同市萬泉河流域玄武岩地下水開發研究,西安工程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陳志新,李雲峰。
64. 變差函數在底版標高估值中的應用,西安工程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李金榮,楊震放,李雲峰。
65. 西安地熱開發中淺層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的預防,「第一屆海峽兩岸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研討會(台北)」會議報告論文,2002年9月,李雲峰,吳耀國。
66. Efficacy of riverbank filtration for pollutants removal. 「第一屆海峽兩岸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研討會(台北)」會議報告論文,2002年9月,Wu Yaoguo,Li Yunfeng,Zhang Jiaoqiang.
67.含水層底版標高的兩種估值方法比較,基建優化,2003年第1期,李金榮,李雲峰,楊震放。
68.區域水文地質成圖中的坐標轉換,長安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年第2期,馮建國,李雲峰,李向文。
69.GIS技術及其在水文學和水資源管理方面的應用,西北地質,2003年第1期,王疆霞,李雲峰,徐中華。
70. 兩種方法在地下水估值中的應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3年第3期,李金榮,楊震放,李雲峰,李金玲。
71.鄂爾多斯盆地南區白堊系地下水排泄基準研究,2004.5.22「中國西部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告論文,並收編入「會議論文集」,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李雲峰,李金榮,徐中華,王疆霞,馮建國,侯光才。P552-556
72.肥城盆地石橫電廠水源地岩溶水系統地下水管理模型,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2004年第3期,p32-39,王瑋,李雲峰,侯東輝,張二勇。(註:第一作者為李雲峰指導的博士生);
73. 從區域地下水化學變化規律探討陝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資源的探采方向,地下水,第26卷第4期,2004年10月,李雲峰,徐中華,侯光才。P37-40
74.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系含水層系統分析,西北地質,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Vol.37 No.2,2004年第2期,李雲峰,馮建國,王瑋,李金榮,王疆霞,徐中華,李英。P90-96
75. 鄂爾多斯白堊系自流水盆地地下水水化學形成規律研究,李雲峰, 徐中華, 王瑋,李金榮,王疆霞,馮建國,何青峰,楊鄖成;《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資源與可持續利用》——「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1.6,P191-216
76. 鄂爾多斯白堊系自流水盆地深層地下水流動系統初步推斷,李雲峰,王瑋, 侯光才,李金榮,徐中華,王疆霞,馮建國;《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資源與可持續利用》——「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1.6;P104-110
77. 白於山地區白堊系地下水劣質成因探討,李雲峰,王疆霞,王瑋,李金榮,徐中華,馮建國,李英;《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資源與可持續利用》——「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1.6;P244-248
78. 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系地下水水化學分類研究,馮建國,李雲峰,王疆霞,王瑋,徐中華,侯光才;《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資源與可持續利用》——「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1.6;P239-243,(註:第一作者為李雲峰指導的博士生);
79. 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系地下水水化學空間資料庫的構建及應用研究,王疆霞,李雲峰,徐中華,馮建國,楊鄖成;《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資源與可持續利用》——「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1.6;P379-384,(註:第一作者為李雲峰指導的博士生);
80.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法評價銀川地區地下水質量,陝西地質,2004年6月,vol.22 No.1,姬亞東,李雲峰,郭路,p88-92;(註:第一作者為李雲峰指導的博士生);
81.地下水源地開發對農業生產的環境地質影響,地下水,第111期第26卷,2004年12月,曹德福,葉丹,李雲峰,P281-284;
82. Guidelines to locate and protect high-quality groundwater in Baiyu Mountain area of China,Yunfeng Li,Zhonghua Xu,Jiangxia Wang,Yaoguo Wu,Guangcai Hou; Environmental GeologyPublisher: Springer-Verlag GmbH ISSN: 0943-0105 (Paper) 1432-0495 (Online) DOI: 10.1007/s00254-004-1190-1 Issue: Volume 47, Number 5 Date: March 2005 Pages: 647 – 652被SCI收錄,編號9051e,被Ei收錄;
83.陝西扶風縣城地下水源地開采方案設計,地下水,第27卷第112期,2005年第1期,萬偉鋒,李雲峰,p34-38;(註:第一作者為李雲峰指導的碩士生);
84.礦業開發與環境保護關系綜述,西北地質,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Vol.38 No.2,2005年第2期,郭路,李雲峰,姬亞東,p94-98;(註:第一作者為李雲峰指導的碩士生);
85. Excel在土壤污染評價數據處理中的應用, 大眾科技,2005年第3期 (總第77期) ,郭路,李雲峰,姬亞東,p47-48;(註:第一作者為李雲峰指的碩士生);
86.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Karst groundwater in Feicheng Bas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enth Multi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Sinkholes and the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KarstTM 會議論文集,Geotechnicai Special Publication No.144 p142-153,[美]地質技術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Yunfeng Li, Jianguo Feng, Yaoguo Wu, Wei Wang, Donghui Huo
87.Karst Groundwater Resource and Advantages of its Utilization in the Shaanbei Energy Base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Tenth Multi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Sinkholes and the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KarstTM 會議論文集,Geotechnicai Special Publication No.144 p380-384,[美]地質技術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Yaoguo Wu, Yunfeng Li, Yadong Ji, Jiangxia Wang
88.濟寧市水資源資料庫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功能實現,地下水,2005年第5期p321-324,徐中華,李雲峰,王疆霞,吳耀國;(註:第一作者為李雲峰指導的碩士生);
89. Application of hydrochemical signatures to delineating portable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Ordos Basin, China(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5.10.23電子版已在網上刊出)Yunfeng Li, Weifeng Wan, Yaoguo Wu,Hui Qu, Guangcai Hou

2. 水資源綜合評價中的信息管理系統

尹紅美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新鄉,453002)

摘要目前,GIS技術在我國水資源評價、規劃和管理中的應用處於起步階段,其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待進一步拓展。GIS因其技術上的特點,在區域水資源評價、規劃和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分別有著各自的工作方法和特點。例如,在數據的收集階段,由於GIS支持遙感、站點、社會調研等調查手段,還可以利用所提供的技術能力,完成數據格式的相互轉換,從而使各種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的原始數據得以完善使用。因此,GIS技術應用的重點在於拓展數據調查的廣度和深度,為開展水資源評價、規劃和管理等工作提供條件和強大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GIS信息管理水資源

1GIS的概念及特點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最初的定義是「用來存儲、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軟體系統」。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地理信息系統的能力不斷提高,應用不斷擴大,定義也隨之不斷拓展。1996年美國國家地理信息與分析中心(NCGIA)的Michael G在「地理信息系統與環境模擬」會議上給出的GIS定義為:「在世紀化地理信息這個大題目下的廣泛的行為活動。」地理信息系統(GIS)是綜合處理和分析空間數據的技術,它的發展為科研和管理決策人員提供了有關區域綜合、方案優選和戰略決策等方面可靠的地理和空間信息。主要內容的特點是:

1.1空間模型

它可以將現實世界抽象為相互聯結不同特徵的層面(layer)組合,進行空間的查詢和分析。

1.2地理參考系

空間數據包括絕對位置信息(經緯度坐標)以及相對位置信息(統計調查值等),GIS的地理坐標系可有效幫助用戶在地球表面任意空間定位。

1.3矢量和柵格數據結構

GIS數據包括矢量和柵格兩種基本模式。矢量數據以點、線、面方式儲存管理,是表現離散空間、特徵的最佳方式;柵格數據是通過一系列網格單元表達連續地理特徵。

2GIS的應用前景

近年來隨著GIS技術從外圍到內核上的進展,使得GIS的能力不斷增強,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GIS自身同時具備了解決水資源問題的能力,在水資源領域的應用條件逐漸成熟起來,其技術上的拓展使區域水資源評價、規劃和管理中的應用成為可能,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

GIS受益於計算機硬體近年來令人驚嘆的長足進步,大量數據的高速處理能力使GIS的實際應用范圍急劇擴大,並且硬體的性能提高和GIS軟體價格的下降為GIS的推廣、普及提供了基礎。另外,網路系統是GIS軟體採用分布式結構的基礎,高性能數據處理機伺服器和人機交互與客戶機配合使用(client/sever),有效地處理了效率和成本之間的矛盾。GIS同時跟進採用了這些技術。

2.2大規模數字化地理信息的出版

隨著GIS的普及,對數字化信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大型的數字化地理信息產品不斷推向市場,另外開始把資料庫和常用必需的GIS功能整合成產品,客戶可以直接使用,發布的信息種類也由初期的基本地形圖擴大到專業數據上。1998年ESRI發行的「First Dtreet—With Tiger 94 files」。

就是一個完整的覆蓋了全美國的GIS資料庫。在萬維網上也已經有大量的免費數據提供使用。這些數據有的是樣品,有的是各類公司和組織的服務。例如美國聯邦政府緊急災害處理中心FEMA的河流資料庫在萬維網上免費提供各地區水災風險的水文信息供民眾參考。中國測繪局與ESRI合作發行的「中國數字地圖」是中國政府出版的第一個全國1∶100萬的數字地圖,包括了道路、河流、居民、行政邊界等基本要素,是中國出版大型GIS資料庫的開端。

2.3地理學的發展

地理學是GIS的科學基礎,為信息科學提供了空間定位檢索分析的規律和技術,也提供了整合地理信息特徵的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構架和依據。地理學的迅速發展極快地改變著GIS的面貌。在GIS成功地描述大量的地理現象後,已經開始進一步用於模擬地理的變化過程。例如圖論網路功能在GIS的成功實現,為模擬水文、交通、管網等地理過程創造了條件;又如Arc/Infor Grid對擴散現象的描述,為模擬運動過程提供了條件。三維模型表達的實現,也同時增強了真實地理現象的能力。Arc/INGO Tin和ArcView 3D Analyst的廣泛應用是很好的實例。ArcView和Map Object和GPS的結合也提供了條件。

3GIS在水資源綜合評價中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

3.1直觀、理性的可視化功能

常用的CAD軟體如AUTOCAD等,往往圖形能力強而相對屬性數據的管理能力弱,所以一般只能作繪圖使用。而地理信息系統由於其對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綜合分析能力,彌補了其他工具純圖形、純數字的缺陷,而使空間數據的圖形表現和屬性數據的空間分析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而可以提供一個直觀、理性的可視化工具。可視化可促進建立概念及提高對事物的觀察力。

3.2大量空間數據的儲存和管理功能

與人們早期對數據的掌握不同,今天是數據爆炸的時代。正如Naibitt所說:「我們第一次擁有如此眾多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僅是自新的,而且是再生的。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他們是否夠用,而在於我們將會被他們所淹沒」。這些空間的、非空間的數據,靜態的、動態的表示在GIS中可以實現。以資料庫管理系統為支持之一的GIS,開發了對大型資料庫儲存、管理的能力,並提供了對數據快速查詢的功能。ARC/INFOR開發的SDE(Special Database Engine),作為一個高性能的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了用戶對超大型地理資料庫的訪問能力。通過SDE對以百萬個數據查詢的響應時間小於0.03s,從1500萬個點中選擇8000個點中的響應時間小於0.04s。使用者可以獲得快速和適時的結果。在管理容量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建立超大型的資料庫是必要的。必須有一個綜合統一的系統來管理數據,數據的已知性和完整性才能得到保證。GIS為大量的區域水環境的空間數據提供了儲存和管理的能力。

在水資源綜合評價管理系統中,可以完成各種地圖信息的輸入編輯,建立地圖數據文件,主要有矢量和柵格兩種數據類型。在系統的支持下,還可以對與水資源相關的所有圖形按圖幅范圍、圖幅表示內容、圖幅比例尺以文件方式逐級管理。

GIS支持多種形式的空間數據方式,並可通過數據的轉換使之為區域水資源管理服務。傳統的現場測量數據一般是將地圖數據輸入資料庫,而隨著GIS和相關的CPS的發展,使GPS獲得的數據可以直接提供給GIS使用,遙感的結果經過人工解譯或計算機解譯也可直接納入GIS的資料庫中。GIS對空間數據多種表現形式的支持使空間信息可以直接為區域水資源管理服務,並使水資源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多層次地體現。

3.3提供良好的數據維護和更新功能

GIS提供了圖幅變形矯正、接邊、核對等空間數據維護技術,空間數據的增加、刪除和更改在資料庫中可以很快得到實現。另外,通過網路分布式管理,可以使更新的數據迅速地體現在相應的模塊並傳遞給相應的應用客戶。GIS這種良好、快速的數據維護和更新能力,從長遠來看,提高了水資源管理的時間效益。

3.4基於空間的數據分析功能

基於GIS的水資源綜合評價信息管理系統提供了查詢、疊加、分類、網路、鄰近、數字高程模型等空間數據的分析功能。

3.4.1查詢和量算

GIS提供的查詢和量算功能可以進行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相互量算。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查詢和量算的功能,可以實現圖文互查,首先,可以按屬性信息的要求來查詢空間信息的位置(即「文查圖」)和按空間位置來查詢屬性信息(即「圖查文」)。其次,可以實現系統中點、線、面元素的相互查詢。例如,從線到點的查詢可以實現對某一線性元素如河流上點元素(排污口)的信息查詢(位置、特徵等)。

3.4.2疊加

疊加的基本思路是:在利用地圖進行資源評價和土地利用規劃過程中,人們認為地球表面的各個要素不是彼此獨立地進行作用,而是相互影響、綜合地進行作用的。因此,有必要進行綜合的、多學科的評價。進行這類綜合評價工作的一個簡單方法是在一個透明的正面上復合(疊加)各種資源地圖的透明拷貝,然後在疊加的地圖上尋找各種屬性恰好適宜的地點。這種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結合,在網格紙上列印出需要值來製作單因素地圖,疊加這些網路值,用行式列印機字元疊加的方式產生適宜的灰度來表示綜合評價的值,這就是基於網格的GIS。最終獨立信息系統中的疊加是把分散到不同層上的空間和屬性信息按相同的空間位置疊加在一起,成為新的一層。疊加的過程主要是對空間信息及其相應屬性信息進行集合的交、並、補的運算,也可以進一步對屬性做其他運算。

3.4.3分類

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把復雜的事物進行簡化,從而便於進一步地思考和分析。人類正是藉助分類的方法來揭示自然界的內在規律。實質上,對空間數據的分類,就是對空間信息的分析過程。GIS對區域水環境管理提供了從單元素到多元素的分類方法,並提供了自動分類的有效功能。

3.4.4網路分析

網路分析功能的涵義是藉助線性要素的組合來描述某種資源或物質在空間上的運動,藉助網路分析,通過線性阻抗等方法的計算,可以實現路徑選擇、負荷估算、職員分配、時間和距離的統計等。在基礎設施的布點分析等方面,網路分析都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3.5數字高程模型

與一般的點、線、面不同,自然地形是一個連續起伏變化的表面,往往沒有明確的邊界。傳統的地圖制圖,常常用等高線來表示地形、地貌。從二維的角度,等高線便於視覺觀察和分析,也可做手工的量算。但把等高線作為數據存儲起來,不便於計算機進行分析,而且手工方式產生等高線費時費力,為此,產生了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數字高程模型(DEM)或數字地形模型(DTM)。通過對數字高程模型的點、線、面賦予特殊的屬性、高程,可以使其變成三維的表面模型。數字高程模型提供了對空間屬性數據的直觀分析,可以用於代表分析、匯流路徑分析。

水資源綜合評價的目的在於了解水源的數據、質量及其時空分布、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等,以達到調控人類自身活動,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水資源,防止水資源的污染和再生環境的破壞,從而保護人類生存和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水資源管理是一種克服人類經濟社會生活的盲目性和主觀隨意性的科學管理與決策活動。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GIS技術的進步,帶來了這種科學決策和管理信息的新方法,改進了以往水資源管理的工作方法,因而基於GIS的信息管理技術是當前最先進的科學管理方法。在水資源評價、規劃和管理方面,很強的圖形顯示功能和帶有時間的三維GIS,有利於水文水資源工作者研究流域或區域的水文空間分布,並有助於了解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情況。地理信息系統以管理大量的空間屬性見長,可以作為空間屬性數據的有效管理工具。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可以管理、分析、處理大容量的空間屬性數據,特別是水文水資源各要素中的應用,解決了水文、氣象和水文地質等分析工作中長期以來存在的數據量不足和信息量不豐富的問題。同時,當前地理信息系統的低成本趨勢、具有實時預報的特點和數據的可持續利用,在水資源評價、規劃和管理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3. 地球的水資源有哪些數據

水是地球上最豐富的一種化合物。全球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覆蓋著水,地球上的水總體積約有13億8600萬立方千米,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萬立方千米左右。

若扣除無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頂上的冰冠,以及分布在鹽鹼湖和內海的水量,陸地上淡水湖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總水量的 1% 。

(3)水資源資料庫擴展閱讀: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水旱災害頻繁的國家,如果按水資源總量考慮,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國人口眾多,若按人均水資源量計算,人均佔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

(按149個國家統計,統一採用聯合國1990年人口統計結果),已經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

4. 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

一、內容概述

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是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的數字化研究成果,在形式上表現為一張DVD數字光碟,由地下水資源綜合資料庫和數據信息管理軟體兩部分組成。地下水資源綜合資料庫包括圖形資料庫、屬性資料庫、技術文檔等內容,包涵了該項目各種形式的專業調查與研究成果;數據信息管理軟體是針對上述數據成果專門設計開發的,它實現了各類數據的瀏覽、查詢和多格式的數據輸出等功能。

地下水資源綜合資料庫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組織各省承擔單位共同完成,地圖數據引自《中國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圖集》,按出版要求對地理數據進行了修訂,圖形資料庫和屬性資料庫由各省提供並進行了統一匯總,各類技術文檔資料來源於2004年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項目系列綜合成果報告。資料庫中相關數據資料截止到1999年,部分地理數據採用1999年以後的新資料。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該系統是在研究提出全國地下水資源空間資料庫圖層劃分方案、圖元代碼體系、圖元屬性結構以及空間資料庫綜合存儲方案基礎上,開發研製出空間資料庫瀏覽軟體,實現了空間信息、屬性信息、電子圖集信息,以及文本、圖片、錄像等多媒體信息的綜合瀏覽功能。製作完成的光碟數據,包括了全國、區域、分省地下水資源、地下水環境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以及電子版圖集的全部內容,為數字地下水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從而實現了地下水資源與環境信息更廣泛、更深層次的社會服務。

三、推廣轉化方式

該成果已正式出版,包括: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卷)(中國地圖出版社,2005年12月)、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中國地圖出版社,2006年6月)。

正式出版的《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卷)》是「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信息化工作的技術總結,闡述了數字光碟的組織形式、主要內容和使用方法,中國地下水資源資料庫系統(數字光碟)則大大促進了全國地下水與環境綜合評價成果的共享服務,在國土、水利、環保、農業部門及科研院所廣泛使用。

技術依託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聯系人:申建梅張永波張禮中

通訊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華北大街268號

郵政編碼:050061

聯系電話:0311-6759865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5. 如何建立水資源管理資料庫

做資料庫設計前,需要知道資料庫中要存放哪些數據,再根據關系去設計資料庫。
比如BBS系統,用戶會發帖,那用戶和帖子就要各自建一個表。而一個用戶可以發多個帖子,那就要添加一個用戶與帖子的關系表。
如此這般,才能去設計一個資料庫。而LZ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別人是無法去回答的。

6. 水資源分析應用子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地理化資料庫管理,為了某種專業目的,它能方便地將各種有關數據進行檢索、組織、統計、面積分析、編輯與合成新圖件等。但對於一個水利工程師來說,最終所關心的主要是對水資源的分析、規劃、預測某項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等。這對於任何一種通用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包來說,如ArcInfo、MapInfo、MapGIS,都是辦不到的。但一般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包都預留有開發介面,用戶以它們作為開發平台,根據自己的專業需要進行二次開發。本次開發的地下水資源地理信息系統,通過MapInfo軟體包自帶的集成開發環境Map Basic,調用與水資源有關的各種專業功能軟體來實現對專業處理的自動化或半自動化。

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資源分析應用子系統,包括繪制等值線模塊,地下水資源分區統計模型,地下水均衡分析模型,地下水開采潛力模型與地下水開采預測模型等。除繪制等值線模塊是直接調用商品軟體Surfer外,其他模型均用Visual Basic開發或利用Visual Basic調用其他應用軟體。

等值線繪制模塊:以硬碟作為轉換數據媒介,直接調用Surfer軟體的等值線功能。主要用來繪制地下水水位等值線圖、地下水埋深等值線圖等。

地下水資源分區統計模型:按指定的某種界限(如縣行政界)域,對已存在的各種水資源資料庫信息進行分項統計。

地下水均衡分析模型:按指定的某種界限(如縣界或地州界或盆地邊界)域,對地下水資源進行均衡計算。補給項一般包括:河水滲漏量、渠系滲漏量、灌溉回歸量、側向徑流流入量等,排泄項一般包括:蒸發量、開采量、側向徑流流出量等,儲存量變化據地下水位變幅計算。根據補給量、排泄量、儲存變化量的數值,給出均衡誤差,最後將計算結果存入磁碟文件或列印。

地下水開采潛力模型:在地下水均衡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形成地下水開采潛力分析模型;根據不同區域的均衡情況,用不同的圖案或顏色分帶,作出相應的專業圖件。

地下水開采預測模型:對地下水開采進行預測有多種方法,如統計方法,趨勢分析法,數值計演算法等。前兩種方法較粗;從原理上講,當水資源環境有較大變化時,如建立新的地下水源地,這兩種方法是不適用的,因為統計母體發生了變化。數值方法計算起來較復雜,工作量也大,其中大部分工作時間花在對數據和圖件的整理上;按傳統數值方法,對一個大型水源地進行環境預測,往往需要數月甚至半年。

在建立起地下水資源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可利用地理資料庫的管理技術,整理數值方法所需要的各種數據文件,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減低勞動強度(見圖10—2)。

該模型中,用面積布爾運算,對計算區內控制地下水的各種要素進行自動化處理,形成地下水模型所要求格式的各種數據文件(往往需要近20個數據文件),將數據文件存在硬碟專用子目錄中,作為數值模型的輸入數據。對地下水進行模擬運算,是通過調用美國地下水模擬分析軟體ModFlow來實現的,計算完成後,將又產生大量的結果數據文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化處理優勢,進一步對結果數據文件進行整理和繪圖。從而實現地下水預測和分析的半自動化。

7. 地下水資源調查信息系統

一、內容概述

地下水資源調查信息系統由一系列軟體組成:地下水資源野外調查數據採集系統、地下水資源調查數據錄入系統、地下水資源調查信息應用系統、地下水資源調查資料庫檢查驗收系統、地下水資源調查成果綜合管理系統。

主要功能包括:野外調查數據採集及入庫;數據整理和錄入(導入)建庫;數據的質量檢查、圖形與屬性數據的瀏覽、查詢、統計分析、各種成果圖形生成、多種類型的數據輸出介面、專業評價模型(地下水開采潛力評判模型、地下水動態相關預測模型、地下水動態灰色預測模型、地下水水質綜合評價模型、地下水功能評價、地下水防污性能評價);調查評價綜合成果查詢展示。

系統遵循《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區域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資料庫標准》標准,採用面向對象的技術,基於MapGIS平台開發。系統經過反復測試和實際推廣使用,運行穩定,界面友好。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適用於為區域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調查評價工作提供信息技術支撐,進行區域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調查空間資料庫建設,基於空間資料庫的各種分析評價,並實現調查評價綜合成果的集成管理。

在中國地質調查局啟動的我國北方八大平原(盆地)地下水資源與環境調查評價各項目中得到實際應用。目前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調查評價計劃項目下正進行的各工作項目仍在應用。

該系統體系完整,從野外數據採集、資料庫建設、數據質量控制、分析評價到綜合成果管理,功能齊備,是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調查評價主流程信息化技術研究成果,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三、推廣轉化方式

社會共享。該軟體在2010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勘查技術軟體綜合測評會上表現優良,被建議作為地下水資源調查與評價軟體推廣使用。

該軟體在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室網站上可免費下載使用:http://xinxi.iheg.org.cn/lanmu/kycg_rj.html

技術依託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聯系人:申建梅張永波張禮中

通訊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華北大街268號

郵政編碼:050061

聯系電話:0311-67598657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8. 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的數據

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積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組成的。
廣義的水資源是指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狹義的水資源則是能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水資源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總儲量中海水佔97.3%,淡水只佔2.7%。淡水資源中冰山、冰川水佔77.2%。地下水和土壤中水佔22.4%,湖泊、沼澤水佔0.35%,河水佔0.1%,大氣中水佔0.04%。水在自然界中呈循環狀態。地球上循環的水量,每年大體為42萬km ,其中降落陸地上的約為10萬km3。而後通過江河流入海洋的水量約4~4.5萬km 。
人類目前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這些淡水儲量只佔全部淡水的0.3%,佔全球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資源每年約有9000立方千米。
地球上總的水體積大約為14億立方千米,其中只有2.5%是淡水,或者說只有0.35億立方千米的淡水。大部分的淡水以永久性冰或雪的形式封存於南極洲和格陵蘭島,或成為埋藏很深的地下水。能被人類所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是湖泊、河流、土壤濕氣和埋藏相對較淺的地下水盆地。這些水資源中可用的部分僅有20萬立方千米――不足淡水總量的1%,僅為地球上水資源總量的0.01%。這些能夠利用的水很多都位於遠離人類的地方,進而為水利用帶來了復雜的問題。

9. 中國水資源的數據 和資料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蓋,但淡水資源僅占所有水資源的0.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餘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被人類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0.007%的水可為人類直接利用,而中國人均淡水資源只佔世界人均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摘自網路)

10. 水資源綜合規劃會被列入查重資料庫嗎

一般會的,現在查重系統都會抓取互聯網資源,有重復就會被查出來的。

熱點內容
ios應用上傳 發布:2024-09-08 09:39:41 瀏覽:439
ios儲存密碼哪裡看 發布:2024-09-08 09:30:02 瀏覽:873
opensslcmake編譯 發布:2024-09-08 09:08:48 瀏覽:653
linux下ntp伺服器搭建 發布:2024-09-08 08:26:46 瀏覽:744
db2新建資料庫 發布:2024-09-08 08:10:19 瀏覽:173
頻率計源碼 發布:2024-09-08 07:40:26 瀏覽:780
奧迪a6哪個配置帶後排加熱 發布:2024-09-08 07:06:32 瀏覽:101
linux修改apache埠 發布:2024-09-08 07:05:49 瀏覽:209
有多少個不同的密碼子 發布:2024-09-08 07:00:46 瀏覽:566
linux搭建mysql伺服器配置 發布:2024-09-08 06:50:02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