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資料庫系統階段數據

資料庫系統階段數據

發布時間: 2022-06-07 12:18:37

Ⅰ 計算機數據管理大致分為哪幾個階段其中的資料庫系統階段與其它階段相比有何

資料庫技術是應數據管理任務的需要而產生的。
數據管理技術經歷了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資料庫系統階段三個階段。
一、人工管理階段
50年代中期之前,計算機的軟硬體均不完善。硬體存儲設備只有磁帶、卡片和紙帶,軟體方面還沒有操作系統,當時的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這個階段由於還沒有軟體系統對數據進行管理,程序員在程序中不僅要規定數據的邏輯結構,還要設計其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存取方法、輸入輸出方式等。當數據的物理組織或存儲設備改變時,用戶程序就必須重新編制。由於數據的組織面向應用,不同的計算程序之間不能共享數據,使得不同的應用之間存在大量的重復數據,很難維護應用程序之間數據的一致性。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 計算機中沒有支持數據管理的軟體。
* 數據組織面向應用,數據不能共享,數據重復。
* 在程序中要規定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數據與程序不獨立。
* 數據處理方式——批處理。
二、文件系統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標志是計算機中有了專門管理資料庫的軟體——操作系統(文件管理)。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由於計算機大容量存儲設備(如硬碟)的出現,推動了軟體技術的發展,而操作系統的出現標志著數據管理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文件系統階段,數據以文件為單位存儲在外存,且由操作系統統一管理。操作系統為用戶使用文件提供了友好界面。文件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脫鉤,程序和數據分離,使數據與程序有了一定的獨立性。用戶的程序與數據可分別存放在外存儲器上,各個應用程序可以共享一組數據,實現了以文件為單位的數據共享。
但由於數據的組織仍然是面向程序,所以存在大量的數據冗餘。而且數據的邏輯結構不能方便地修改和擴充,數據邏輯結構的每一點微小改變都會影響到應用程序。由於文件之間互相獨立,因而它們不能反映現實世界中事物之間的聯系,操作系統不負責維護文件之間的聯系信息。如果文件之間有內容上的聯系,那也只能由應用程序去處理。
三、資料庫系統階段
資料庫技術也是現在主流技術,那麼如此,我來說說資料庫系統的特點,當然這也是對比著人工管理和文件系統而說。

Ⅱ 計算機化的資料庫管理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一、人工管理階段:

數據的管理者:人。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無共享,冗餘度極大。

數據的獨立性:不獨立,完全依賴於程序。

數據的結構化: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統階段:

數據的管理者:文件系統。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餘度大。

數據的獨立性:獨立性差。

數據的結構化:記錄內有結構,整體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數據管理的定義

數據管理是利用計算機硬體和軟體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存儲、處理和應用的過程。其目的在於充分有效地發揮數據的作用。實現數據有效管理的關鍵是數據組織。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據管理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統、資料庫系統三個發展階段。在資料庫系統中所建立的數據結構,更充分地描述了數據間的內在聯系,便於數據修改、更新與擴充,同時保證了數據的獨立性、可靠、安全性與完整性,減少了數據冗餘,故提高了數據共享程度及數據管理效率。

Ⅲ 數據的演變主要經歷了哪些過程

數據處理先後經歷了簡單數據處理、文件系統、資料庫系統三個發展階段。

特點

1、在簡單數據處理階段,數據與程序沒有分離,需要手工安裝數據的存放方式和處理過程,僅用於簡單數據計算的場合。

2、文件管理階段有了專門的數據文件,數據採用統一方式組織,能夠滿足復雜數據處理的需要。

3、資料庫系統階段通過數據模型和資料庫系統的組織,數據及其聯系被統一考慮到資料庫結構中,實現了全局資料庫的統一,適合大型信息系統的應用要求。

(3)資料庫系統階段數據擴展閱讀:

數據處理的過程大致分為數據的准備、處理和輸出3個階段。在數據准備階段,將數據離線輸入到穿孔卡片、穿孔紙帶、磁帶或磁碟。這個階段也可以稱為數據的錄入階段。

數據錄入以後,就要由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為此預先要由用戶編製程序並把程序輸入到計算機中,計算機是按程序的指示和要求對數據進行處理的。

所謂處理,就是指上述8個方面工作中的一個或若干個的組合。最後輸出的是各種文字和數字的表格和報表。

數據處理系統已廣泛地用於各種企業和事業,內容涉及薪金支付,票據收發、信貸和庫存管理、生產調度、計劃管理、銷售分析等。它能產生操作報告、金融分析報告和統計報告等。數據處理技術涉及到文卷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分布式數據處理系統等方面的技術。

Ⅳ 資料庫管理技術那個階段的數據冗餘度最低,是如何實現的

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資料庫系統階段到高級資料庫系統階段。在資料庫系統階段
冗餘度就最低了,不同表之間通過相同的欄位來實現,這就是關系型資料庫的特點。

Ⅳ 資料庫階段的數據管理有些什麼特點

一、人工管理階段:特點
數據的管理者:人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無共享,冗餘度極大
數據的獨立性:不獨立,完全依賴於程序
數據的結構化: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統階段:特點
數據的管理者:文件系統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餘度大
數據的獨立性:獨立性差
數據的結構化:記錄內有結構,整體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三、資料庫系統階段:特點
數據的管理者:資料庫管理系統
數據面向的對象:整個應用系統
數據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冗餘度小
數據的獨立性:具有高度的物理獨立性和邏輯獨立性
數據的結構化:整體結構化,用數據模型描述
數據控制能力: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數據安全性、完整性、並發控制和恢復能力

Ⅵ 資料庫系統階段,數據具有哪種特點

資料庫系統階段的數據管理具有以下特點:l 採用數據模型表示復雜的數據結構 。數據模型不僅描述數據本身的特徵,還要描述數據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通過存取路徑實現。通過所有存取路徑表示自然的數據聯系是資料庫與傳統文件的根本區別。這樣,數據不再面向特定的某個或多個應用,而是面向整個應用系統。 數據冗餘明顯減少,實現了數據共享。 l 有較高的數據獨立性 。數據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之間的差別可以很大。用戶以簡單的邏輯結構操作數據而無需考慮數據的物理結構。資料庫的結構分成用戶的局部邏輯結構、資料庫的整體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三級。用戶(應用程序或終端用戶)的數據和外存中的數據之間轉換由 資料庫管理系統實現。 l 資料庫系統為用戶提供了方便的用戶介面 。用戶可以使用查詢語言或終端命令操作資料庫,也可以用程序方式(如用C 一類高級語言和資料庫語言聯合編制的程序)操作資料庫。 l 資料庫系統提供了數據控制功能。例如,1。資料庫的並發控制:對程序的並發操作加以控制,防止資料庫被破壞,杜絕提供給用戶不正確的數據;2。資料庫的恢復:在資料庫被破壞或數據不可靠時,系統有能力把資料庫恢復到最近某個正確狀態;3。 數據完整性:保證資料庫中數據始終是正確的;4。 數據安全性:保證數據的安全,防止數據的丟失、破壞。 l 增加了系統的靈活性。 對數據的操作不一定以記錄為單位,可以以數據項為單位。

Ⅶ 資料庫技術在資料庫系統階段的特點有哪些

答:從數據管理的角度看,資料庫技術到目前共經歷了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和資料庫系統階段。
人工管理階段數據管理特點:數據不保存,沒有對數據進行管理的軟體系統,沒有文件的概念,數據不具有獨立性。
文件系統階段數據管理特點:數據可以長期保存,由文件系統管理數據,文件的形式已經多樣化,數據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資料庫系統階段數據管理特點:採用復雜的結構化的數據模型,較高的數據獨立性,最低的冗餘度,數據控制功能

Ⅷ 資料庫階段的數據管理有些什麼特點

一、人工管理階段:特點
數據的管理者:人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無共享,冗餘度極大
數據的獨立性:不獨立,完全依賴於程序
數據的結構化: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統階段:特點
數據的管理者:文件系統
數據面向的對象:某一應用程序
數據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餘度大
數據的獨立性:獨立性差
數據的結構化:記錄內有結構,整體無結構
數據控制能力:應用程序自己控制
三、資料庫系統階段:特點
數據的管理者:資料庫管理系統
數據面向的對象:整個應用系統
數據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冗餘度小
數據的獨立性:具有高度的物理獨立性和邏輯獨立性
數據的結構化:整體結構化,用數據模型描述
數據控制能力: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數據安全性、完整性、並發控制和恢復能力

Ⅸ 在資料庫系統階段,數據是( ) A有結構的 B無結構的 C 整體無結構,記錄內有結構 D整體結構化的

D

1、結構化

資料庫系統實現了整體數據的結構化,這是資料庫的最主要的特徵之一。這里所說的「整體」結構化,是指在資料庫中的數據不再僅針對某個應用,而是面向全組織;不僅數據內部是結構化,而且整體式結構化,數據之間有聯系。

2、共享性

因為數據是面向整體的,所以數據可以被多個用戶、多個應用程序共享使用,可以大大減少數據冗餘,節約存儲空間,避免數據之間的不相容性與不一致性。

(9)資料庫系統階段數據擴展閱讀

對資料庫系統的基本要求是:

1、能夠保證數據的獨立性。數據和程序相互獨立有利於加快軟體開發速度,節省開發費用。

2、冗餘數據少,數據共享程度高。

3、系統的用戶介面簡單,用戶容易掌握,使用方便。

4、能夠確保系統運行可靠,出現故障時能迅速排除;能夠保護數據不受非受權者訪問或破壞;能夠防止錯誤數據的產生,一旦產生也能及時發現。

5、有重新組織數據的能力,能改變數據的存儲結構或數據存儲位置,以適應用戶操作特性的變化,改善由於頻繁插入、刪除操作造成的數據組織零亂和時空性能變壞的狀況。

Ⅹ .資料庫設計分為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任務是什麼

按照規范的設計方法,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設計一般分為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資料庫物理設計、資料庫的實施、資料庫運行與維護六個階段:

各階段的任務如下: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戶的需求,包括數據、功能和性能需求;

拓展資料:

資料庫設計(Database Design)是指對於一個給定的應用環境,構造最優的資料庫模式,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使之能夠有效地存儲數據,滿足各種用戶的應用需求(信息要求和處理要求)。在資料庫領域內,常常把使用資料庫的各類系統統稱為資料庫應用系統。

資料庫設計是建立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的技術,是信息系統開發和建設中的核心技術。由於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復雜性,為了支持相關程序運行,資料庫設計就變得異常復雜,因此最佳設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種"反復探尋,逐步求精"的過程,也就是規劃和結構化資料庫中的數據對象以及這些數據對象之間關系的過程。

熱點內容
qq郵箱伺服器ip 發布:2025-01-09 10:48:55 瀏覽:154
php參數變數 發布:2025-01-09 10:42:06 瀏覽:661
桃花怎樣存儲 發布:2025-01-09 10:33:44 瀏覽:700
解壓縮好卡 發布:2025-01-09 10:18:16 瀏覽:796
物資補給站我的世界伺服器 發布:2025-01-09 10:18:09 瀏覽:66
伺服器ip顯示泛播 發布:2025-01-09 10:10:34 瀏覽:717
緩存火影圖片 發布:2025-01-09 10:05:00 瀏覽:651
設置消費密碼驗證的渠道是什麼 發布:2025-01-09 09:59:21 瀏覽:873
小米9域名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1-09 09:59:14 瀏覽:611
各類資料庫 發布:2025-01-09 09:58:30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