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90安裝

linux90安裝

發布時間: 2022-06-03 05:52:36

A. 如何安裝linux

這個是英語環境下裝中文的,可以參考下
對於國內的Linux用戶,經常煩惱的一個問題是:系統常常在需要顯示中文的時候卻顯示成了亂碼,而由於某些原因,需要英文界面的系統的時候,卻苦於系統不能正常輸入和顯示中文.另外,由於大部分主要Linux發行版都是以英語為主體的,英文界面的系統和應用程序不管在界面的美觀程度和穩定程度上都比中文的略好一些,各種奇怪的BUG也要少一些。因此,很多稍微有英語基礎的Linux用戶都寧願使用英文界面的系統。但是,矛盾又突現出來:在英文系統下,如何才能正常顯示和輸入中文呢?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案呢?因此,筆者開始探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的完美狀態是:系統和應用程序全部為英文(系統菜單、應用程序工具欄、默認輸入法等),而我需要閱讀和撰寫中文文檔的時候,能正確的顯示中文並調出中文輸入法。經過嘗試,設置成功,現在以FC4 Linux為例,講解一些相關知識和設置過程。

本文主要通過修改系統配置的過程來展現修改linux系統配置的一般思路和過程,如果你不太有耐心看完,請跳過文章的1—4節,直接看第五節快速設置部分。

一,相關變數介紹

我們知道大部分Linux系統是無所謂中文版和英文版的,以FC4 Linux為例,系統發行的時候全世界都一樣,系統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完全取決於你選擇的語言包。不同國家的人在安裝使用的時候選擇屬於自己國家的語言包,應用程序中的語言也不是寫死的,它根據系統的設置來調用相關的語言,所以,一個應用程序寫出來不經過修改,全世界不同國家的用戶都可以以母語界面使用它,這就事所謂的internationalization(國際化),簡稱i18n。這也是未來軟體的發展趨勢。

那麼,如果我在系統中安裝了不同的語言包和不同的字體,系統是如何判斷我所要的語言界面並調用相關的字體的呢?系統中那些文件和變數在控制這些呢?

在redHat和FC系列Linux系統下,記錄系統默認使用語言的文件是/etc/sysconfig/i18n,如果默認安裝的是中文的系統,i18n的內容如下:

代碼:

LANG="zh_CN.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SUPPORTED="zh_CN.UTF-8:zh_CN:zh"

其中LANG變數是language的簡稱,稍微有英語基礎的用戶一看就看出來這個變數是決定系統的默認語言的,即系統的菜單、程序的工具欄語言、輸入法默認語言等。SYSFONT是system font的簡稱,決定系統默認用哪一種字體。SUPPORTED變數決定系統支持的語言,即系統能夠顯示的語言。需要說明的是,由於計算機起源於英語國家,因此,不管你把這些變數設置成什麼,英語總是默認支持的,而且不管用什麼字體,英文字體總包含在其中。

這些變數中LANG變數是在字元模式和圖形界面下都用到的,在你登錄系統後就被讀取並生效,相信很多人在字元界面下輸入Linux命令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顯示出來的出錯信息是亂碼的情況,必需安裝zhcon或者cce等字元模式下的中文軟體才能正常顯示中文的出錯信息。如果我不要他顯示中文亂碼,我也不要為了看個很簡單的出錯信息而特意起用zhcon那我該怎麼辦呢?一個簡單的零時解決的辦法就是設置一下LANG變數:

代碼:

[root@gucuiwen ~]# LANG="en_US.UTF-8"

即把系統的語言臨時設置成英文,或者更簡單一點,可以直接這樣:

代碼:

[root@gucuiwen ~]# LANG=""

即把LANG變數清空,由於英語是無論什麼情況都支持的,LANG變數被清空後,系統就默認用英語。這樣設置後,在字元模式下輸出的出錯信息等就是全英文的了。但這種設置是臨時的,只是臨時改變了LANG這個bash變數而已。當退出重新登錄或者切換到其他字元終端後就無效了。到現在,讀者應該想到了,只要把i18n文件中的LANG變數設置成英文的」en_US.UTF-8」,就可以永久解決這個問題了。修改後的文件如下:
代碼:

#LANG="zh_CN.UTF-8"
LANG="en_US.UTF-8"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SUPPORTED="zh_CN.UTF-8:zh_CN:zh"

請不要把LANG變數簡單的清空,因為這個變數不僅在字元模式下用到,在圖形界面下也用到,簡單清空在字元模式下確實不會有問題,但在圖形界面下,卻會造成中文無法正常顯示的情況,在過去Re d ha t 系列的版本中i18n文件中還有一個叫LANGUAGE的變數,專門控制圖形界面下的語言設置,現在的FC系列中已經把這兩個變數整合成一個變數了。

經過修改這個變數,重新起動圖形界面後,就可以看到界面一經完全是英文的了。但是按ctrl+空格卻不能調出中文輸入法,輸入法菜單中也不能添加中文輸入法。我們只簡單的修改了LANG變數改變了系統語言設置,當然這一步也可以用圖形界面下的工具修改,而不用親自修改配置文件。

二,關於運行等級

這個問題似乎和這篇文章的的主題無關,但是介於現在越來越多的linux新手遇到linux圖形界面的問題,而且在中文輸入法設置過程中也牽涉到這些問題,因此想順便提一下。

現在的linux安裝完成後,默認就運行在第5個系統運行級別。在SYSTEM V 風格的UNIX系統中,系統被分為不同的運行級別,這和BSD分支的UNIX有所不同,常用的為0~6七個級別:

0 關機
1 單用戶
2 不帶網路的多用戶
3 帶網路的多用戶
4 保留,用戶可以自給定義
5 圖形界面的多用戶
6 重起系統

由於現在的Linux系統安裝完後就運行在第5個級別,即系統啟動後直接進入圖形界面,而不用在字元模式下登錄後用startx或者xinit 來起動圖形界面。這樣看起來很方便。但是有什麼壞處呢? 一旦你改變了某些設置,顯示出問題的時候,系統不斷在圖形和字元間派徊,新手又不知道如何應對,十分麻煩,而且對於學習研究Linux的人來說,這樣不利於了解和學習Linux底層的一些東西。很早就用Linux的老用戶都知道,過去的Linux如redhat6.0,都是默認運行接別為3,即使後來的RedHat9.0也可以在安裝時候選默認字元登錄還是圖形登錄。但現在的FC系列和其他大多數版本都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幫用戶選擇了直接圖形界面登錄。雖然對於大多數菜鳥來說,Linux確實越來越簡單了,但是很多樂趣,那些新手也體驗不到了。

也許你不相信,直接圖形登錄到系統確實會有很多問題,因此,作為一個有6年Linux使用經驗的Linux和Solaris 系統管理員,我強烈建議在系統安裝完成後把系統的默認運行等級設置在第3級,在字元終端登錄後,再手工輸入startx 命令起動圖形界面。可以用如下的方法修改:
用文本編輯器修改 /etc/inittab文件 ,把
代碼:

id:5:initdefault:

這一行,修改成
代碼:

id:3:initdefault:

保存後就重起,系統就默認起動到字元界面。不同運行級別之間的差別的在於系統默認起動的服務的不同,如運行級別3默認不啟動X圖形界面服務,而運行級別5卻默認起動。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更無所謂不同級別間功能強弱的問題。用戶完全可自給定義不同級別的默認服務。在任何運行級別,用戶都可用init 命令來切換到其他運行級別。

三,調出中文輸入法:

我之所以要在上面費那麼多筆墨來講系統運行級別,是因為對系統的認識是從底部向上開始的。
先把默認運行級別修改成3級別,當然,如果你實在不想修改,就臨時用init 3命令切換到第3級。

這樣你就可以用startx起動圖形界面,然後用ctrl+alt+backspace退出圖形界面。請注意我說的是「退出」圖形界面,而不是按ctrl+alt+F2切到一個字元終端。

好了,一切由startx開始。當你需要在Linux系統中設置某個東西,或者配置某個服務的時候,最關鍵的是要知道,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知其然必需知其所以然。如果你有空把/etc/rc.d目錄下的系統起動時運行的腳本通讀一遍,就完全知道了/etc下的各種配置文件是用來干什麼的、如何修改、修改後有什麼效果等等。玩起系統來也能隨心所欲想怎麼改就怎麼改。這就是我一直強調的,知其然一定要知其所以然。一定要深入系統,讀腳本,學會用命令和手工修改系統配置文件。這樣對系統才會有透徹的了解,整天用圖形界面的工具是不能幫助你對系統有教為透徹深入的了解的,不同的linux系統提供的圖形界面配置程序會不同,但命令和配置文件都是相同的,越是底層的東西越具有通用性。所以,應當先學會手動配置和修改系統配置文件,等熟悉了以後,再用圖形界面的工具修改,以便減少工作量。

上面提了一下我解決問題的思路。我是順著這個思路開始的:

中文輸入法是在圖形界面下使用的,是圖形界面下運行的一個程序。而圖形界面中的一切,都是由startx程序開啟運行的。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找出startx的位置:
代碼:

[root@gucuiwen ~]# which startx
/usr/X11R6/bin/startx

看startx是一個腳本還是二進制文件:
代碼:

[root@gucuiwen ~]# file /usr/X11R6/bin/startx
/usr/X11R6/bin/startx: Bourne shell script text executable

發現startx是一個shell 腳本,於是我打開它分析並閱讀,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關於輸入法起動過程和相關變數的線索:
代碼:

[root@gucuiwen ~]# vi /usr/X11R6/bin/startx

我找到了該腳本在運行過程中調用的其他腳本和配置文件的信息:
代碼:

userclientrc=$HOME/.xinitrc
userserverrc=$HOME/.xserverrc
sysclientrc=/etc/X11/xinit/xinitrc
sysserverrc=/etc/X11/xinit/xserverrc

並且知道,startx的目的是尋找系統中可用的桌面系統X伺服器系統、以及用戶自定義的參數,最終調用xinit來初始化X圖形界面。我沒有在startx腳本中找到直接和起動輸入法相關的代碼,於是就可以肯定,輸入法相關的代碼在startx調用的腳本中。於是我來到
/etc/X11/xinit/目錄下,閱讀並分析該目錄下的腳本,這些腳本有些是startx直接調用的,有些是被startx調用的腳本再調用的,存在著多級嵌套的關系,沒有一點耐心還真是搞不清楚。最終我在/etc/X11/xinit/xinitrc.d目錄中的xinput.sh腳本中找到了和輸入法相關的代碼:
代碼:

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lang_region="zh_CN" #這一行是修改後加上去的
for f in $HOME/.xinput.d/${lang_region} \
$HOME/.xinput.d/default \
/etc/X11/xinit/xinput.d/${lang_region} \
/etc/X11/xinit/xinput.d/default ; do
[ -r $f ] && source $f && break
done

通過分析腳本,我知道,圖形界面啟動的時候腳本是根據LANG變數來決定是否啟用輸入法,以及啟用哪種語言的輸入法等。問題在於:我們還沒有把LANG變數改成英語之前,系統得到的LANG變數是中文的,因此,它知道需要在圖形界面啟動過程中啟用中文輸入法,但把LANG變數改成英文後,系統根據LANG變數知道系統是英文的,它便不再啟動中文輸入法,也不再設置和導出相關的變數,導致中文輸入法不可用。因此,只要在這個腳本中,「騙」過系統,讓輸入法腳本「以為」系統是中文的,它不就運行中文輸入法,並導出相關變數了嗎? 於是,通過分析腳本,我在xinput.sh中的:
代碼:

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後面又添加了

lang_region="zh_CN"

直接把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修改成 lang_region="zh_CN" 也可以
多添加一行是為了以後改過來方便,直接刪除添加的一行就可以了。

當然,把for循環中的/etc/X11/xinit/xinput.d/${lang_region}該成
/etc/X11/xinit/xinput.d/zh _CN也可以。

當然還有其他的改法,前提是你要懂得shell 腳本的語法,看得懂腳本的意思。這樣修改後,即便系統是英文的,xinput.sh腳本也會去讀取/etc/X11/xinit/xinput.d/zh _CN 文件並導出其中的內容、設置好XMODIFERS等輸入法變數,並運行iiimx輸入法程序。

那麼為什麼不在圖形界面啟動後直接運行iiimx輸入法程序呢?實驗一下就知道,這根本不行。因為輸入法程序是須要和被輸入的應用程序配合運行的軟體,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導出很多變數。直接運行iiimx只運行了主程序,而沒相關變數,沒辦法和應用程序配合完成輸入工作。

完成修改工作後,保存腳本文件。輸入startx命令啟動圖形界面,就可以用全英文的系統界面和中文輸入法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系統是全英文的,默認輸入法也是英文,通過GNOME或者KDE菜單起動的應用程序第一次輸入中文的時候不能按ctrl+空格來切換到中文,需要用滑鼠在任務欄上點擊輸入法圖標切換,第一次切換後以後就可以用ctrl+空格快捷鍵來切換中英文輸入法了。

四,一些後續問題

某些軟體,比如Open Office,通過GNOME或者KDE菜單啟動的話,即使切換到中文輸入法也輸不進中文,這是因為整個桌面系統的環境是英文的,軟體「繼承」了英文環境的相關變數,這些軟體就「認死理」,就是不讓輸入中文,這時候可以打開一個gnome終端,把LANG變數臨時設置成zh_CN.UTF-8 :

[root@gucuiwen ~]# LANG="zh_CN.UTF-8"

然後在這個gnome終端中,用命令打開open office:

[root@gucuiwen ~]# oowriter &

這樣Open Office就「繼承」了gnome終端的LANG變數,起動後,工具欄和菜單等都是中文的,而且能輸入中文。推而廣之,任何軟體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根據需要,打開中文界面的軟體和英文界面的軟體。要以英文界面運行軟體時,只要從GNOME或者KDE菜單打開,要用中文界面運行軟體時,在終端中修該LANG變數,從修改過LANG變數的終端中通過命令運行即可。當然,如果你還安裝了其他語言的字體,你還可以以其他語言的界面來運行程序。如日語:

[root@gucuiwen ~]# LANG="ja_JP.UTF-8"
[root@gucuiwen ~]# gedit &

我用上面的兩條命令打開的gedit 編輯器就是全日語界面的,但是能輸入中文和英文,並顯示日文。從而達到,一個系統,多種語言和文字共存的目的。

當然,前提是要安裝了日語字體和日語locale,否則所有有文字的地方會全部顯示成一連串問號。總之,要先懂得原理,之後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隨心所欲,完全不受限制,充分享受用Linux的樂趣。

五, 快速設置步驟:

1.修改/etc/sysconf/i18n文件,把
LANG="zh_CN.UTF-8"
修改成:
LANG="en_US.UTF-8"

2.修改/etc/X11/xinit/xinitrc.d/xinput.sh文件,把其中一行:

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修改成:

lang_region=」zh_CN」

3,重新啟動圖形界面,就可以用英文的界面並且正確顯示中文和輸入中文。

B. 如何安裝LINUX

以Red Hat Linux 7.0為例說明安裝過程,如下:

塞入第一張光碟,讓計算機從CDROM啟動,馬上就出現了簡潔的歡迎信息。敲回車,可以進入默認的安裝模式-圖形界面,滑鼠操作,基本和6.1、6.2類似。敲入「text」,可以進入文本安裝模式,和6.0以前的版本相似。不支持滑鼠,需要使用鍵盤操作,主要是為了兼容。如果你的計算機使用圖形模式不好用,比如,屏幕出奇的大,按鈕怎麼也找不到,那就使用此模式。

打入「expert」,可以進入所謂的專家模式,實際上就是安裝程序把所有的步驟都交給了你,隨遍你怎麼設置,如果你的機器有些特殊的硬體,安裝程序無法正確配置,那就試試這樣的方式。

敲入「linux rescue」,會進入「救援」模式,主要用於原有的Linux系統無法正常啟動的情況。使用這個辦法,實際上你是進入了一個微型的Linux系統,裡面有許多可以用來拯救操作系統的工具程序。

如果你有特殊硬體的安裝驅動盤,就敲入「linux dd」,它會提示你插入軟盤,讀取進系統。以便更好的利用它們。

敲回車進入默認安裝模式,內核啟動後,出現語言選擇選單,18種語言,可惜就是沒有中文。選「english」,再挑鍵盤,滑鼠。值得一提的是,我的雙飛燕4D+滑鼠自動的被認出三鍵。要知道,第三鍵在Linux環境下的作用很大。許多操作可以用它來實現,如果你沒有三鍵滑鼠,就使用模擬三鍵的方法,左右鍵同時按下,即表示第三鍵。

安裝界面非常好用,左面有及時詳盡的幫助信息,右面是選項。完全滑鼠操作。

在系統安裝的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看清楚左面的說明!因為許多的朋友都有過慘痛的教訓-漫不經心,結果,硬碟裡面所有的東西都被幹掉了,系統癱瘓。簡直欲哭無淚,好些人不停的到網上請教恢復的辦法。

這里詳細說明一下,RedHat 7.0有兩大類安裝方式:Install 或者 upgrade。前者包含下面三種選擇: WorkStation、ServerSystem、Custem System。用滑鼠可以很容易的切換。後者則是升級程序,使用RPM,可以把硬碟原有的舊版本的Linux軟體替換掉。

WorkStation---一般用戶推薦此方式。工作站類型安裝將會清除掉所有硬碟上原有的所有Linux分區信息。不管與Linux無關的分區,如聞到死98。不過,安裝非常容易,如果硬碟有Windows98,它會自動配置LILO的雙啟動,但是,如果和NT並存,就不要使用這種方法,應使用定製方式,否則,很可能你的NT再也起不來了。

ServerSystem---伺服器類型安裝將會幹掉所有硬碟上所有分區的一切信息。絕對不是開玩笑!要是你的機器作為網路伺服器,就使用它。

Custem System ---定製類型的安裝。不喜歡上面的類型,或者想嘗試自由的配置過程,就用它。

我使用WorkStation類型,下面的步驟是分區,如果你經驗不足,或者怕麻煩,可以使用自動分區辦法,安裝程序會自動創建「/」、「swap」、「/boot」分區。當然,原來硬碟上的Linux分區信息全部抹除,如果機器中裝有Windows98則不要管它,它會安然無恙的。

格式化完分區後,下面是挺有意思的時區選擇,右上邊有張世界地圖,滑鼠箭頭往上一放,程序自動選擇最近的地區時區,我們肯定選擇China啦。

下一步,輸入超級用戶-root的口令,也可以在這里建立必要的普通用戶賬號。注意,口令是非常重要的屏障,最好使用大小寫字母混合數字的口令形式。MD5 Password 和 Shadow Password也是不可少的。

在選擇軟體包群組的時候,有Gnome、KDE、Games三種,看來RedHat對游戲迷想的挺周到。注意群組是可以多選的,可以安裝三種分組的任何組合。

安裝程序自動生成了很友好的軟體包選擇界面,左側是樹型圖示,把所有的軟體包按應用范圍分成了不同的歸屬,如Internet應用、X 窗口、軟體開發,資料庫、共享庫文件等等。右面是代表軟體的圖標,「打勾」的狀態就表示選中了,而屏幕下側則是針對右側軟體包的註解說明,介紹這個軟體是干什麼用的,有什麼特點。

我在裡面找到了好多新出爐的程序,看看,操作數碼相機的,支持ISDN的,使用刻錄機、掃描儀的。流口水了吧?相信很快,Linux不能很好的支持新硬體的歷史就要成為過去了。這部分內容也應該是屬於RedHat 7.0的新特點之一吧。

往下的操作步驟就平常了,配置X窗口,選擇顯示器,挑顯卡。我的Premedia2可以輕松的認出,而這一點,最新的TurboLinux6.1也沒做到。這可能是由於X Free 4.0的緣故。TurboLinux 6.1用的是X Free 3.3.6。

定製合適的X解析度,選中默認的窗口環境,然後測試一下,成功就繼續,否則重新調整直到成功為止。我為我的14寸顯示器(老土 :-)選中了「800X600」,24位彩色。

真正的拷貝過程開始了,看看估計的時間,你可以去喝杯茶水,不過要回來,因為最後需要使用第二張光碟完成安裝,然後是製作啟動軟盤,不樂意就跳過去。馬上,「祝賀安裝完畢。」

急不可耐的重新啟動後,發現有了新的變化。RedHat 7.0把LILO啟動界面圖形化了,屏幕顯示出小紅帽圖像和需要啟動的操作系統,使用鍵盤箭頭可以切換。 可惜,我並不喜歡這個圖形,對於玩過圖形的我而言,它太粗糙了。

進入Linux系統。OK!

C. 求LINUX安裝全步驟

一、安裝 Redhat Linux 9 前的准備

1、獲得 Redhat linux 9

2、准備計算機硬體

• CPU

文本模式:200MHz Pentium 系列或更高

圖形化模式:400MHz Pentium2 系列或更高

• 硬碟空間

定製安裝:475MB

伺服器:850MB

個人桌面:1.7G

工作站:2.1G

全部安裝:5.0G

• 內存

文本模式:64MB

圖形化模式:128MB

3、為安裝 liinux 准備硬碟空間

硬碟有 IDE 和 SCSI 硬碟兩種。一塊硬碟最多分 4 個分區,擴展分

區只能有一個,在擴展分區里可以劃多個邏輯驅動器。

在 Linux 中用戶用設備名來訪問設備,Linux 下的設備名存放在/dev

目錄中。

 磁碟設備名如下:

系統的第一塊 IDE 介面的硬碟:/dev/had

系統的第二塊 IDE 介面的硬碟:/dev/hdb

系統的第一塊 SCSI 介面的硬碟:/dev/sda

系統的第二塊 SCSI 介面的硬碟:/dev/sdb

 分區使用數字編號表示:

系統的第一塊 IDE 介面硬碟的第一個分區:/dev/had1

系統的第一塊 SCSI 介面硬碟的第一個分區:/dev/sda1

注意:數字編號 1-4 是留給分區使用,邏輯驅動器編號從 5 開始。

4、多重引導

Linux 支持多重引導,即在同一台計算機上可以安裝包括 Linux 在

內的多種操作系統,計算機在開機後可以選擇引導不同的操作系

統。實現選擇引導操作系統的程序是 GRUB 和 LILO。

二、Redhat linux 9 的安裝方式

1、安裝界面

安裝界面有兩種:圖形界面安裝和字元界面安裝

表:兩種安裝界面的比較

比較項目

適用范圍

安裝速度

字元界面安裝

所有安裝 Linux 的主





圖形界面安裝

Linux 支持圖形顯示的

主機



用戶界面

2、安裝方式

字元界面,鍵盤操作 圖形界面,滑鼠操作

2

• 本地硬碟安裝

• 本地光碟安裝

• 遠程 FTP 安裝

• 遠程 HTTP 安裝

• 遠程 NFS 安裝

3、安裝時的引導方式

IT 同路人編寫-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光碟引導、軟盤引導、USB 設備引導

三、光碟安裝 Redhat Linux 9

1、開始安裝

• 安裝引導

• 檢查光碟介質

• 歡迎安裝 Redhat Linux 9

• 選擇安裝過程的語言

中文、英文..

2、安裝前的配置

• 選擇鍵盤類型

us

• 選擇滑鼠類型

Wheel mouse(PS/2)

• 選擇安裝類型

個人桌面、工作站、伺服器、定製

• 磁碟分區

3

 自動分區

IT 同路人編寫-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刪除系統內所有的 Linux 分區

刪除系統內所有的分區

保留原有的分區,使用現有的空閑空間

 手工分區

 磁碟分區方案一:

 /分區 4G

 SWAP 分區

物理內存的兩倍

 磁碟分區方案二:

 SWAP 分區:實現虛擬內存,是物理內存的兩倍

 /分區:存放系統命令和用戶數據,1G

 /boot 分區:存放 linux 啟動相關的程序,100M

 /usr 分區:存放 Linux 的應用程序,3G

 /var 分區:存放系統中經常變化的數據,1G

 /home 分區:存放普通用戶的數據,剩餘空間

• 配置引導裝載程序

 選擇啟動引導器:GRUB、LILO

 設置啟動引導器口令

 配置啟動菜單

 配置啟動引導器的安裝位置:MBR、啟動分區的首扇區

• 網路配置

IP 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DNS 伺服器、主機名等

4

• 防火牆配置

高、中、沒有

• 配置附加語言支持

• 選擇時區

亞洲/上海

• 設置 Root 用戶口令

• 配置驗證方式

• 選擇安裝的軟體包

3、進行安裝

• 格式化文件系統

• 安裝軟體包

4、安裝後的配置

• 創建引導軟盤

• X 配置(顯卡)

• 配置顯示器

• 配置色彩深度和屏幕解析度

• 安裝結束

四、首次啟動 Redhat linux 9

• 選擇啟動操作系統

• 創建用戶帳戶

• 日期和時間的設置

• Redhat 注冊

IT 同路人編寫-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5

• 額外光碟的安裝

IT 同路人編寫-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6

D. linux怎麼安裝

可使用光碟引導進去安裝,具體操作及事項如下:
Linux安裝前的准備工作
1.用Windows系統收集硬體信息
在安裝Linux之前,您需要藉助Windows系統了解計算機硬體的基本信息,如內存大小、音效卡、顯示器、滑鼠和顯卡型號等。
2.設置從光碟引導系統
Linux支持幾種安裝方式,但直接以光碟開機啟動進行安裝最方便和快速。若要機器以光碟啟動,需要修改BIOS的設置,將CD-ROM變更至開機順序的第一位。
3.Linux分區
Linux分區的表示方法
分區就是將磁碟驅動器分隔成獨立的區域,每個區域都如同一個單獨的磁碟驅動器,在DOS/Windows系統下磁碟分區可分為C、 D和E盤等。但Linux則將磁碟視為塊設備文件來管理使用,它以 /dev(device的縮寫)開頭表示。
例: 在Linux用 「/dev/hda1」表示Windows下的C盤
其中:hd 表示IDE硬碟(SCSI硬碟用sd);hda 為 第一個IDE 硬碟(第二為 hdb);/dev/hda1 為主分區,邏輯分區 從5 開始,如: /dev/hda5、/dev/hda6、/dev/hda7等。
為Linux准備分區
Linux分區和Windows分區不同,不能共用。所以需要為Linux單獨開辟一個空閑的分區,最好是最後一個分區。如圖1中利用Windows下的Partition Magic(分區魔法)軟體,在D盤上騰出空間創建新分區E盤(或利用已有的空閑E盤),文件類型暫設為FAT32,作為稍後創建Linux分區使用,RedHat 9.0 大約需4 ~ 5GB的空間。
4.Linux 的文件系統
對於不同的操作系統,文件系統也不同。Windows文件系統為FAT16、FAT32和NTFS。而Linux的文件系統可分為ext2、ext3、swap和vfat。ext2支持最多為255 個字元的文件名;ext3 是基於 ext2之上,主要優點是減少系統崩潰後恢復文件系統所花費的時間,RedHat 9.0 默認文件系統為ext3;交換區swap是被用於支持虛擬內存;Windows的FAT分區在Linux下顯示為vfat文件類型。

E. 如何安裝linux系統

因為Linux支持的分區格式:Linux Native(根分區)和Linux Swap(數據交換區),與Win 9x支持的分區格式FAT、Windows NT支持的分區格式NTFS,他們之間互不兼容。也就是說,如果你還要繼續使用Win 9x、NT的話(相信大多數人會是這么做的),Linux就必須安裝在單獨的分區下。另外,Linux應安裝在硬碟分區的最後一個擴展分區。例如:原來分區為C、D、E、F,一定要將Linux安裝在F盤。如果你將Linux安裝在了D盤,那麼進入Win 9x後,原來的E盤成了D盤,F盤成了E盤。雖然各盤的軟體都還能運行,但是桌面、開始菜單的快捷鍵卻都已無效。更麻煩的是注冊表內還是原先E、F盤的信息。 2. Linux的Swap分區swap的大小作的跟內存一樣大就是了。Native 分區的大小由你要安裝的Linux組件多少決定,由於現在Linux的應用軟體比較少,Native分區也不必留的太大。我建議Native分區不要超過5G。 3. 由於安裝過程中會詢問一些有關硬體的信息,因此要提前搜集好PC硬體方面的信息。硬體信息主要有顯示器、顯卡、滑鼠、鍵盤等。特別是顯示器的信息,將直接決定你安裝Linux後,使用圖形界面程序fvwm95的效果。 4. 如果Linux的安裝事用Text方式的話那可比Windows的安裝麻煩得多。首先,安裝時它不支持滑鼠,你必須頻繁使用Tab、箭頭、空格、回車等鍵做出選擇。另外,如果你對滿屏的英文沒有十分把握,你手邊最好放本字典。不過我們安裝以默認的就可以,一路都事圖形界面,它的安裝和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與windows的安裝的區別在逐漸的縮小。 5. 由於Linux系統區分大小寫,所以在安裝、使用linux的過程中輸入命令時,請注意大小寫。 6. 下面談談Linux、Win 9x、NT多重啟動方法。首先,在安裝Linux的過程中,最好按照最後的要求製作好一張啟動盤(Bootdisk)。還有安裝過程中,系統會要你選擇Linux的啟動方法(我們一般選擇默認grub)。這里有兩種方法選擇:Master Boot Record和First Sector of Boot Partition。第一種方法是直接從C盤,通過Linux系統的grub多重引導系統,選擇某種操作系統啟動;第二種方法是通過啟動盤啟動。這是因為畢竟現在大多數情況我們還是要使用Win 9x(或NT)系統。這樣,平時啟動時要進入到Windows系統(同時裝有Win 9x、NT、MS-DOS時,還可通過NT的多重引導程序,做出進一步的選擇,進入其中其他的一個系統),如果只安裝一種linux我強烈建議使用第一種方法啟動,在開機的時候可以通過選擇菜單選擇你所要進入的操作系統。如果選擇第二中方法一般是安裝兩個以上的linux等特殊情況。然後再通過配grub(有時事lilo,不過他功能不如grub)多重引導。 Linux安裝完成後,等待你的是深入學習它,了解它的好處。祝你在這個「新星」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F. 請教如何在linux下安裝Fortran90編譯

最方便的是利用源,可以使用yum、apt、yast等命令(不同版本管理工具不同)完成自動下載和安裝(自動配置相關庫),其實Linux安裝管理挺方便的,並沒有想像那麼難。

G. linux如何安裝

你是要裝這個條碼生成器嗎?你可以到網站下載。下載之後解壓,解壓之後找到軟體圖標,雙擊即可執行安裝的,步驟如下:

全功能試用版,有三個版本,簡體版、繁體版、英文版等,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下載合適的版本。軟體默認下載的是簡體版。

H. 誰知道linux怎麼安裝

1.linux是那個版本沒說清楚
2.安裝linux首先得空一個盤出來
3.裝linux關鍵步驟是在分區那
你會分的話那安裝很簡單
記得分區時選手動分區

I. Linux9如何安裝

我來試試吧!
先說句題外話哈,我個人認為redhat並不適合linux 的初學者,你想學的話,可以試試suse linux ,個人感覺不錯的,我一直雙系統用著,一個XP, 一個就是suse linux了。

好啦,言歸正傳吧。

由於是安裝系統,所以你不可能在XP下插入光碟機進行安裝,必須將光碟放在光碟機里後啟動系統。啟動後你將會看到Linux的界面,直接回車就行了。(如果在啟動過程中,你看不到linux 的安裝界面,則可能你的BIOS設置里沒有設置首先從光碟機啟動,你得必須進入BIOS修改一下首先從CDROM啟動,然後保存退出它會自動重啟,就可以了。)

回車後,它就自動進入它的安裝過程,整個過程非常簡單,你只要選擇在安裝過程中的語言為chinese 即可,接下來一步步的點OK就行了,由於LINUX和windows 是不同的文件系統,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分區了。
對於初學的來說,選擇手動分區後,就把你不用的分區刪除,(是D吧,注意小心誤刪,文件丟失哦,先記住你的那個不用的盤的確實大小再刪哈) 然後在上面建立/boot 分區,100M即可,然後/Swap分區,用著你的內存的1.5倍即可吧,剩下的就全部留給/根分區吧,注意格式用EXT3哦。好啦,這樣就可以點下一步繼續啦。
對了,那剛才選擇安裝方式的時候你可以用定義來選擇自己想要安裝的軟體包哈。
接下來的就是一些配置問題了,是漢語的很簡單,直接點下一步就可以了,最後就是安裝過程,整個過程安裝就要看你的選擇的包的數量啦,呵呵,安裝到最後的就是輸入你的密碼哦,不要搞錯啦,兩個一致哦。

整個配置嘛,就要自己摸索啦,不過在linux下你得學會些簡單的命令哈,這樣便於操作的。

由於Redhat對windows只支持FAT32 的,所以你裝載的U盤必須是FAT格式的哈。(嘿嘿,suse裡面可以支持NTFS的哦,而且操作簡單,跟WINDOWS一樣的)。你將U盤插入後,輸入

mount -t /dev/sdb1 /mnt/usb
或者是
mount -t auto /dev/sdb1 /mnt/usb
(注意哈,如果你的/mnt下沒有usb你必須用以下命令創建哦
mkdir /mnt/usb
)
不用之後彈出用
umount /mnt/usb
即可

對了,你也用光碟的吧,
光碟載入是
mount -t iso9660 /dev/hdc /mnt/cdrom
不用時用缷載
umount /mnt/cdrom
彈出用
eject
(在使用過程中你按機箱上的按扭是彈不出來的哦)

好啦
一切都很簡單,努力吧,linux下可以乾的事挺多的呢!
加油!!!

熱點內容
求職資料庫 發布:2025-01-10 13:05:43 瀏覽:441
編程中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0 12:50:38 瀏覽:672
jsp的資料庫連接配置 發布:2025-01-10 12:49:03 瀏覽:486
oracle資料庫代碼 發布:2025-01-10 12:42:11 瀏覽:42
電腦tb賬戶密碼是多少 發布:2025-01-10 12:34:38 瀏覽:351
方舟如何進私人伺服器 發布:2025-01-10 12:33:01 瀏覽:352
撞球游戲源碼 發布:2025-01-10 12:32:44 瀏覽:552
紅米note4x存儲 發布:2025-01-10 12:23:05 瀏覽:160
游娛寶盒怎麼安裝安卓系統 發布:2025-01-10 12:20:13 瀏覽:943
androidssl 發布:2025-01-10 12:20:06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