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原理與應用實驗
㈠ 資料庫系統原理與應用的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資料庫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開發技術。全書共分10章,分別介紹了數據模型,關系資料庫,Microsoft sql Servel 2000基礎,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資料庫的安全與保護,SQL語言高級功能(觸發器和存儲過程),關系模式的規范化與查詢優化,資料庫設計與實施等內容。同時還介紹了資料庫技術的新發展,如面向對象資料庫技術、分布式資料庫、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技術等。書中配有較多的實例、適量的習題和上機實驗指導,以利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
本書既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有關專業「資料庫原理及其應用」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成人教育和自學考試同名課程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亦可供IT 領域的科技人員參考。
㈡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的內容簡介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是上海市精品課程「資料庫原理及應用」的配套教材。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較系統全面地闡述了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方法,共分11章和2個附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資料庫的基本概念、數據模型、關系資料庫、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觸發器、存儲過程、數據完整性、資料庫安全、關系資料庫理論、索引、資料庫設計、事務管理、並發控制、資料庫備份與恢復、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及資料庫新技術、sql server 2005的使用、實驗指導等。
書中和sql語句有關的例子均在sql server 2005環境下測試通過。
本教材附帶的實驗指導(附錄b)是筆者多年資料庫實驗教學的積累,以sql server為實驗環境,內容豐富全面,非常具有實用性。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軟體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與計算科學等相關專業本科生資料庫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電氣工程相關專業研究生資料庫課程及電力企業信息化教材。
㈢ 資料庫原理與應用
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
數據:實際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
數據的特點:有一定的結構,有型與值之分,如整型、實型、字元型等。而數據的值給出了符合定型的值,如整型值15。
資料庫:是數據的集合,具有統一的結構形式並存放於統一的存儲介質內,是多種應用數據的集成,並可被各個應用程序共享。
資料庫存放數據是按數據所提供的數據模式存放的,具有集成與共享的特點。
資料庫管理系統:一種系統軟體,負責資料庫中的數據組織、數據操縱、數據維護、控制及保護和數據服務等,是資料庫的核心。
資料庫管理系統功能:
(1)數據模式定義:即為資料庫構建其數據框架;
(2)數據存取的物理構建:為數據模式的物理存取與構建提供有效的存取方法與手段;
(3)數據操縱:為用戶使用資料庫的數據提供方便,如查詢、插入、修改、刪除等以及簡單的算術運算及統計;
(4)數據的完整性、安生性定義與檢查;
(5)資料庫的並發控制與故障恢復;
(6)數據的服務:如拷貝、轉存、重組、性能監測、分析等。
為完成以上六個功能,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以下的數據語言:
(1)數據定義語言:負責數據的模式定義與數據的物理存取構建;
(2)數據操縱語言:負責數據的操縱,如查詢與增、刪、改等;
(3)數據控制語言:負責數據完整性、安全性的定義與檢查以及並發控制、故障恢復等。
數據語言按其使用方式具有兩種結構形式:互動式命令(又稱自含型或自主型語言)宿主型語言(一般可嵌入某些宿主語言中)。
資料庫管理員:對資料庫進行規劃、設計、維護、監視等的專業管理人員。
資料庫系統:由資料庫(數據)、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資料庫管理員(人員)、硬體平台(硬體)、軟體平台(軟體)五個部分構成的運行實體。
資料庫應用系統:由資料庫系統、應用軟體及應用界面三者組成。
文件系統階段:提供了簡單的數據共享與數據管理能力,但是它無法提供完整的、統一的、管理和數據共享的能力。
層次資料庫與網狀資料庫系統階段 :為統一與共享數據提供了有力支撐。
關系資料庫系統階段
資料庫系統的基本特點:數據的集成性 、數據的高共享性與低冗餘性 、數據獨立性(物理獨立性與邏輯獨立性)、數據統一管理與控制。
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
(1)概念模式:資料庫系統中全局數據邏輯結構的描述,全體用戶公共數據視圖;
(2)外模式:也稱子模式與用戶模式。是用戶的數據視圖,也就是用戶所見到的數據模式;
(3)內模式:又稱物理模式,它給出了資料庫物理存儲結構與物理存取方法。
資料庫系統的兩級映射:
(1)概念模式到內模式的映射;
(2)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
4.2 數據模型
數據模型的概念:是數據特徵的抽象,從抽象層次上描述了系統的靜態特徵、動態行為和約束條件,為資料庫系統的信息表與操作提供一個抽象的框架。描述了數據結構、數據操作及數據約束。
E-R模型的基本概念
(1)實體:現實世界中的事物;
(2)屬性:事物的特性;
(3)聯系:現實世界中事物間的關系。實體集的關系有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聯系。
E-R模型三個基本概念之間的聯接關系:實體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單位,屬性有屬性域,每個實體可取屬性域內的值。一個實體的所有屬性值叫元組。
E-R模型的圖示法:(1)實體集表示法; (2)屬性表法; (3)聯系表示法。
層次模型的基本結構是樹形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1)每棵樹有且僅有一個無雙親結點,稱為根;
(2)樹中除根外所有結點有且僅有一個雙親。
從圖論上看,網狀模型是一個不加任何條件限制的無向圖。
關系模型採用二維表來表示,簡稱表,由表框架及表的元組組成。一個二維表就是一個關系。
在二維表中凡能唯一標識元組的最小屬性稱為鍵或碼。從所有侯選健中選取一個作為用戶使用的鍵稱主鍵。表A中的某屬性是某表B的鍵,則稱該屬性集為A的外鍵或外碼。
關系中的數據約束:
(1)實體完整性約束:約束關系的主鍵中屬性值不能為空值;
(2)參照完全性約束:是關系之間的基本約束;
(3)用戶定義的完整性約束:它反映了具體應用中數據的語義要求。
4.3關系代數
關系資料庫系統的特點之一是它建立在數據理論的基礎之上,有很多數據理論可以表示關系模型的數據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關系代數與關系演算。
關系模型的基本運算:
(1)插入 (2)刪除 (3)修改 (4)查詢(包括投影、選擇、笛卡爾積運算)
4.4 資料庫設計與管理
資料庫設計是數據應用的核心。
資料庫設計的兩種方法:
(1)面向數據:以信息需求為主,兼顧處理需求;
(2)面向過程:以處理需求為主,兼顧信息需求。
資料庫的生命周期:需求分析階段、概念設計階段、邏輯設計階段、物理設計階段、編碼階段、測試階段、運行階段、進一步修改階段。
需求分析常用結構析方法和面向對象的方法。結構化分析(簡稱SA)方法用自頂向下、逐層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統。用數據流圖表達數據和處理過程的關系。對資料庫設計來講,數據字典是進行詳細的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所獲得的主要結果。
數據字典是各類數據描述的集合,包括5個部分:數據項、數據結構、數據流(可以是數據項,也可以是數據結構)、數據存儲、處理過程。
資料庫概念設計的目的是分析數據內在語義關系。設計的方法有兩種
(1)集中式模式設計法(適用於小型或並不復雜的單位或部門);
(2)視圖集成設計法。
設計方法:E-R模型與視圖集成。
視圖設計一般有三種設計次序:自頂向下、由底向上、由內向外。
視圖集成的幾種沖突:命名沖突、概念沖突、域沖突、約束沖突。
關系視圖設計:關系視圖的設計又稱外模式設計。
關系視圖的主要作用:
(1)提供數據邏輯獨立性;
(2)能適應用戶對數據的不同需求;
(3)有一定數據保密功能。
資料庫的物理設計主要目標是對數據內部物理結構作調整並選擇合理的存取路徑,以提高資料庫訪問速度有效利用存儲空間。一般RDBMS中留給用戶參與物理設計的內容大致有索引設計、集成簇設計和分區設計。
資料庫管理的內容:
(1)資料庫的建立;
(2)資料庫的調整;
(3)資料庫的重組;
(4)資料庫安全性與完整性控制;
(5)資料庫的故障恢復;
(6)資料庫監控。
㈣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的目錄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
第1章 緒論
1.1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
1.1.1 人工管理階段
1.1.2 文件系統階段
1.1.3 資料庫管理階段
1.2 資料庫系統結構
1.2.1 三級模式結構
1.2.2 資料庫系統的二級獨立性
1.2.3 資料庫系統的二級映像
1.3 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和資料庫系統
1.3.1 資料庫
1.3.2 資料庫管理系統
1.3.3 資料庫系統
1.4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
小結
習題
第2章 數據模型
2.1 數據模型的概念
2.1.1 數據的三個范疇
.2.1.2 數據模型的組成要素及分類
2.2 e-r模型
2.2.1 基本概念
2.2.2 e-r圖設計
2.3 面向對象模型
2.3.1 對象建模的基本知識
2.3.2 類圖
小結
習題
第3章 關系資料庫
3.1 關系數據模型
3.1.1 關系數據模型概述
3.1.2 基本術語
3.1.3 關系的性質
3.2 關系的完整性
3.3 關系代數
3.3.1 傳統的集合運算
3.3.2 專門的關系運算
3.3.3 關系代數運算的應用實例
3.3.4 關系代數的擴充操作
小結
習題
第4章 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4.1 sql概述
4.1.1 sql語言的發展
4.1.2 sql語言的特點
4.1.3 sql語言的基本概念
4.2 數據定義語句
4.2.1 基本表的定義
4.2.2 基本表的修改與刪除
4.2.3 基本表的刪除
4.3 查詢
4.3.1 單表查詢
4.3.2 連接查詢
4.3.3 嵌套查詢
4.3.4 集合查詢
4.4 數據操縱
4.4.1 插入數據
4.4.2 修改數據
4.4.3 刪除數據
4.5 視圖
4.5.1 視圖的定義與刪除
4.5.2 查詢視圖
4.5.3 更新視圖
4.5.4 視圖的作用
小結
習題
第5章 存儲過程、觸發器和數據完整性
5.1 sql server編程結構
5.1.1 變數
5.1.2 顯示信息
5.1.3 注釋語句
5.1.4 批處理
5.1.5 流程式控制制語句
5.2 存儲過程
5.2.1 存儲過程的基本概念
5.2.2 創建存儲過程
5.2.3 使用sql server管理控制台執行存儲過程
5.2.4 修改和刪除存儲過程
5.3 觸發器
5.3.1 觸發器的基本概念
5.3.2 創建觸發器
5.3.3 修改和刪除觸發器
5.4資料庫完整性
5.4.1 約束
5.4.2 默認值
5.4.3 規則
5.4.4 用戶定義的數據完整性
小結
習題
第6章 關系資料庫設計理論
6.1 問題的提出
6.2 基本概念
6.2.1 函數依賴
6.2.2 碼
6.3 規范化
6.3.1 第一範式
6.3.2第二範式
6.3.3 第三範式
6.3.4 bc範式
6.3.5 多值依賴與第四範式
6.3.6 關系模式規范化
6.4 函數依賴的公理系統
6.4.1 armstrong公理系統
6.4.2 閉包
6.4.3 函數依賴集的等到價和最小化
6.5 模式分解
6.5.1 模式分解的准則
6.5.2 分解的函數依賴保持性和無損連接性
6.5.3 模式分解的演算法
小結
習題
第7章 索引
7.1 索引的概念
7.1.1 聚集索引
7.1.2 非聚集索引
7.1.3 唯一索引
7.1.4 何時應該創建索引
7.1.5 系統如何訪問表中的數據
7.2 sql server 2005中的索引
7.2.1 索引的結構
7.2.2 管理索引
小結
習題
第8章 資料庫設計
8.1 資料庫設計概述
8.2 資料庫設計的過程
8.2.1 資料庫設計的步驟
8.2.2 需求分析階段
8.2.3 概念設計階段
8.2.4 邏輯設計階段
8.2.5 物理設計階段
8.2.6 資料庫實現階段
8.2.7 資料庫的運行與維護階段
8.3 資料庫設計實例:電網設備搶修物資管理資料庫設計
8.3.1 需求分析
8.3.2 概念模型
8.3.3 邏輯模型
小結
習題
第9章 資料庫安全
9.1 安全性概述
9.1.1 用戶標識與鑒別
9.1.2 存取控制
9.1.3 自主存取控制方法
9.1.4 強制存取控制方法
9.1.5 視圖機制
9.1.6 審計
9.1.7 數據加密
9.2 sql server的安全性
9.2.1 sql server 2005的身份驗證模式
9.2.2 sql server 2005的安全機制
9.3 用戶管理和角色管理
9.3.1 登錄用戶和資料庫用戶
9.3.2 用戶管理
9.3.3 角色管理
9.3.4 sql server的固定角色
9.4 許可權管理
9.4.1 授予許可權
9.4.2 收回許可權
9.4.3 禁止許可權
9.5 架構
小結
習題
第10章 資料庫保護
10.1 事務
10.1.1 事務的定義
10.1.2 事務的acid性質
10.1.3 事務的狀態
10.2 並發控制
10.2.1 並發操作與數據的不一致性
10.2.2 封鎖
10.2.3 並發操作的調度
10.3 資料庫的恢復
10.3.1 存儲器的結構
10.3.2 恢復的原則和實現方法
10.3.3 故障類型和恢復方法
10.4 sql server資料庫備份與恢復
10.4.1 資料庫備份方法
10.4.2 資料庫恢復
小結
習題
第11章資料庫技術新進展
11.1 數據倉庫
11.1.1 數據倉庫的概念、特點與組成
11.1.2 數據的技術
11.1.3 數據倉庫的幾個重要概念
11.1.4 數據倉庫的結構
11.1.5 數據倉庫的多維數據模型
11.1.6 數據倉庫系統設計
11.1.7 數據倉庫的未來
11.2 數據挖掘
11.2.1 支持數據挖掘的基礎
11.2.2 數據挖掘的分析方法
11.2.3 數據挖掘常用的基本技術
11.2.4數據挖掘技術實施的步驟
11.2.5數據挖掘技術發展
11.3 資料庫技術的研究及發展
11.3.1 資料庫技術的研究熱點
11.3.2 資料庫技術的發展方向
11.4 結語
小結
習題
附錄a sql server 2005的安裝及使用
a.1 sql server簡介
a.2 sql server 2005的安裝
a.3 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
a.4 啟動sql server服務
a.5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管理資料庫
附錄b 實驗
實驗一 通過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創建及管理資料庫
實驗二 通過sql語句創建與管理數據表
實驗三 單表查詢
實驗四 復雜查詢
實驗五 視圖的創建與使用
實驗六 存儲過程
實驗七 觸發器
實驗八 實現數據完整性
實驗九 索引及資料庫安全
參考文獻
㈤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
資料庫原理是以一定方式儲存在一起、能與多個用戶共享、具有盡可能小的冗餘度、與應用程序彼此獨立的數據集合。應用:資料庫管理系統可以依據它所支持的資料庫模型來作分類,例如關系式、XML;或依據所支持的計算機類型來作分類,例如伺服器群集、行動電話;或依據所用查詢語言來作分類。
在資料庫的發展歷史上,資料庫先後經歷了層次資料庫、網狀資料庫和關系資料庫等各個階段的發展,資料庫技術在各個方面的快速的發展。特別是關系型資料庫已經成為目前資料庫產品中最重要的一員,80年代以來, 幾乎所有的資料庫廠商新出的資料庫產品都支持關系型資料庫,即使一些非關系資料庫產品也幾乎都有支持關系資料庫的介面。
這主要是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可以比較好的解決管理和存儲關系型數據的問題。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關系型資料庫越來越無法滿足需要,這主要是由於越來越多的半關系型和非關系型數據需要用資料庫進行存儲管理。
同時,分布式技術等新技術的出現也對資料庫的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於是越來越多的非關系型資料庫就開始出現,這類資料庫與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在設計和數據結構有了很大的不同, 它們更強調資料庫數據的高並發讀寫和存儲大數據。
(5)資料庫原理與應用實驗擴展閱讀
資料庫管理系統主要完成對資料庫的操縱與管理功能,實現資料庫對象的創建、資料庫存儲數據的查詢、添加、修改與刪除操作和資料庫的用戶管理、許可權管理等。它的安全直接關繫到整個資料庫系統的安全,其防護手段主要有:
(1)使用正版資料庫管理系統並及時安裝相關補丁。
(2)做好用戶賬戶管理,禁用默認超級管理員賬戶或者為超級管理員賬戶設置復雜密碼;為應用程序分別分配專用賬戶進行訪問;設置用戶登錄時間及登錄失敗次數限制,防止暴力破解用戶密碼。
(3)分配用戶訪問許可權時,堅持最小許可權分配原則,並限制用戶只能訪問特定資料庫,不能同時訪問其他資料庫。
(4)修改資料庫默認訪問埠,使用防火牆屏蔽掉對外開放的其他埠,禁止一切外部的埠探測行為。
(5)對資料庫內存儲的重要數據、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存儲,防止資料庫備份或數據文件被盜而造成數據泄露。
(6)設置好資料庫的備份策略,保證資料庫被破壞後能迅速恢復。
(7)對資料庫內的系統存儲過程進行合理管理,禁用掉不必要的存儲過程,防止利用存儲過程進行資料庫探測與攻擊。
(8)啟用資料庫審核功能,對資料庫進行全面的事件跟蹤和日誌記錄。
㈥ 資料庫原理及應用 安裝SQL Server的實驗中,問題思考與討論
1、安裝前要清理掛起文件,刪除PendingFileRenameOperations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
2、安裝的時候記得選擇混合模式,
3、sa密碼盡量復雜點,以免被入侵
4、安裝路徑建議不要在C盤,系統盤如果重新安裝,容易資料庫丟失
㈦ 資料庫原理與應用的內容簡介
該書以關系資料庫系統為核心,系統全面地闡述了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應用技術,主要內容包括資料庫技術概述、關系資料庫、關系資料庫的標准語言SQL、關系資料庫設計、資料庫保護、網路資料庫、網路資料庫管理系統SQL Server 2000、分布式資料庫系統、XML資料庫等。
本書概念清楚、重點突出、章節安排合理,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每章配以豐富的習題、案例及實驗,有助於讀者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掌握並鞏固概念;案例為讀者提供了真實的資料庫應用場景,有助於讀者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聯系所學理論,掌握所學內容;而實驗為讀者提供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具體上機操作途徑,最終鞏固所學內容。習題、案例與實驗的設計也是本書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本科計算機專業(信息技術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及相關專業資料庫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信息領域工作的科技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㈧ Access2016資料庫應用案例教程實驗報告冊中的實驗原理,實驗數據與結論怎麼寫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資料庫系統原理實驗一 Access資料庫操作與SQL 資料庫基本操作一、實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