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數據操作
資料庫就在那你身邊,access就是簡單的資料庫
資料庫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增加、刪除、修改,操作對象主要包括資料庫、表、記錄、欄位等
另外對於事務還有回滾
大型資料庫管理軟體裡麵包括對資料庫進行管理的操作,包括對用戶、作業、日誌、存儲過程、函數等等
❷ 使用資料庫應用系統可以對其管理的資料庫進行什麼操作
對數據進行添刪改查操作。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資料庫系統的核心,是管理資料庫的軟體。資料庫管理系統就是實現把用戶意義下抽象的邏輯數據處理,轉換成為計算機中具體的物理數據處理的軟體。
有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用戶就可以在抽象意義下處理數據,而不必顧及這些數據在計算機中的布局和物理位置。
(2)資料庫數據操作擴展閱讀:
結構特性與資料庫狀態有關,即與數據模型所反映的實體及其實體間的聯系的靜態特性有關。結構設計就是設計各級資料庫模式。決定資料庫系統的信息內容,由資料庫設計來實現。
行為特性與資料庫狀態轉換有關,即改變實體及其特性的操作。它決定資料庫系統的功能,是事物處理等應用程序的設計。
根據系統的結構和行為兩方面的特性,系統設計開發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作為資料庫應用系統核心和基石的資料庫設計,另一部分是相應的資料庫應用軟體的設計開發。這兩部分是緊密相關、相輔相成的,組成統一的資料庫工程。
❸ 如何操作資料庫
這個問題有點大,概括講:C# . net操作資料庫有三個環節,即創建一個與資料庫的連接、執行數據操作命令對象並顯示,最後再關閉與資料庫連接,釋放資源。
以sqlserver為例,有如下核心語句:
***引用有關命名空間或類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建立與資料庫的連接
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 //創建連接對象
con.ConnectionString = "server='(local)';database='mytable';uid='sa';pwd='sa'";//設置連接字串
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 //創建連接對象
con.ConnectionString = "server='(local)';database='mytable';uid='sa';pwd='sa'";
try
{
con.Open(); //嘗試打開連接
Label1.Text = "連接成功"; //提示打開成功
con.Close(); //關閉連接
}
catch
{
Label1.Text = "連接失敗"; //提示打開失敗
}
****建立連接後,就可以對數據進行各種操作,但要利用對象來操作資料庫中的內容:
一是利用DataAdapter適配器對象;
二是利用Command執行對象;
無論哪種操作都會用到SQL查詢
具體語句較多,你可以針對性的網路一下
******數據操作結束後,一定要關閉連接
con.Close();
上面說的只是一個大概,最好親自動手試試
❹ 資料庫的基本操作包括什麼
最基本的就是:增、刪、改、查
insert delete update select
❺ MySQL資料庫基礎+ 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需要用的資料以鏈接的形式給需要的同學。
我用的mysql版本為: Mysql-5.5.45-win64.msi 密碼是:26zw
圖形化工具 Navicat(前期不推薦用,直接手動敲): Navicat 密碼:c7fs
開始我的MySQL之旅吧 始於2016.12.04
--WH
一、資料庫的安裝
這個就不在這里過多闡述了,因為網上實在是太多安裝mysql的教程了,有了我給的mysql,在按照這個安裝教程(MySQL安裝教程)去看,就能夠安裝完好。
安裝好mysql後,如果需要使用windows命令窗口(也就是cmd)來操作mysql,那麼就需要配置環境變數,在安裝好的mysql下找到bin,將其目錄放到環境變數path中去,就行了,檢測成功與否的方法是在cmd命令窗口中輸入mysql,就會出現一大段英文,就說明成功了,反之失敗,如果不會的話就去網路搜教程。
二、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1、開啟mysql服務命令
net start mysql
2、進入mysql的兩種方式
明文進入:mysql -uroot -proot格式:mysql -u帳號-p密碼
密文進入:mysql -uroot -p 按enter會提示你輸入密碼(Enter pssword:),此時你寫的密碼就會顯示為***這樣。
3、查看mysql中所有的資料庫(一般在固定的單詞命令就會是用大寫,這個要習慣,看多了敲多了就認識了)
前面四個資料庫是mysql中自帶的,也就是必須的.
SHOW DATABASES;
4、創建名為test_1的資料庫
格式:CREATE DATABASE 資料庫名
CREATE DATABASE test_1;
5、刪除名為test_1的資料庫
格式:DROP DATABASE 資料庫名
DROP DATABASE test_1;
總結:學習了對資料庫的三個操作,1、查看所有資料庫 2、創建資料庫 3、刪除資料庫
三、數據表的基本操作
數據表和資料庫還有Mysql三者的關系
mysql中保存了很多資料庫、一個資料庫中可以保存很多表。
對數據表的增(創建表)刪(刪除表)改(修改表欄位)查(查詢表結構)。 注意:這里的操作對象是表,對表的操作也就是表的結構,和表中的欄位的操作(欄位和記錄要分清楚)
前提:表是在資料庫下的,所以要先確實使用哪個資料庫。
USE test_1;
1、創建數據表
格式:CREATE TABLE 數據表名(
欄位名1數據類型[列級別約束條件],
欄位名2數據類型[列級別約束條件],
欄位名3數據類型[列級別約束條件]
);
注意:格式不一定需要這樣隔著寫,完全可以全部寫成一行。但是那樣寫可觀性非常差。我這樣寫只是為了可以看的更清晰。
解釋:
1、[]中括弧中的內容表示可以有可以沒有,
2、列級別這個「列」一定要搞清楚說的是什麼,一張表中有行有列,列表示豎,行表示橫
3、約束條件後面會講到
1.1、創建沒有約束的student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idINT(11), nameVARCHAR(12), ageINT(11) );
注釋:SHOW TABLES 查詢資料庫底下的所有表。
1.2、創建有約束的student表
六大約束:主鍵約束、外鍵約束、非空約束、唯一約束、默認約束、自動增加
1.2.1:主鍵約束
PRIMARY KEY(primary key):獨一無二(唯一)和不能為空(非空),通俗的講,就是在表中增加記錄時,在該欄位下的數據不能重復,不能為空,比如以上面創建的表為例子,在表中增加兩條記錄,如果id欄位用了主鍵約束。則id不能一樣,並且不能為空。一般每張表中度有一個欄位為主鍵,唯一標識這條記錄。以後需要找到該條記錄也可以同這個主鍵來確認記錄,因為主鍵是唯一的,並且非空,一張表中每個記錄的主鍵度不一樣,所以根據主鍵也就能找到對應的記錄。而不是多條重復的記錄。如果沒有主鍵,那麼表中就會存在很多重復的記錄,那麼即浪費存儲空間,在查詢時也消耗更多資源。
一般被主鍵約束了的欄位度習慣性的稱該欄位為該表的主鍵
單欄位主鍵約束
兩種方式都可以
CREATE TABLE student(CREATE TABLE student(
idINT(11) PRIMARY KEY,idINT(11),
nameVARCHAR(12),nameVARCHAR(12),
ageINT(11) ageINT(11),
);PRIMARY KEY(id) );
多欄位主鍵約束(復合主鍵)
這個id和name都市主鍵,說明在以後增加的插入的記錄中,id和name不能同時一樣,比如說可以是這樣。一條記錄為id=1,name=yyy、另一條記錄為:id=1,name=zzz。 這樣是可以的。並不是你們所理解的兩個欄位分別度不可以相同。
CREATE TABLE student(CREATE TABLE student(
idINT(11) PRIMARY KEY,idINT(11),
nameVARCHAR(12) PRIMARY KEY,nameVARCHAR(12),
ageINT(11)ageINT(11),
);PRIMARY KEY(id,name) );
1.2.2:外鍵約束
什麼是外鍵舉個例子就清楚了,有兩張表,一張表是emp(員工)表,另一張表是dept(部門)表,一個員工屬於一個部門,那麼如何通過員工能讓我們自己他在哪個部門呢?那就只能在員工表中增加一個欄位,能代表員工所在的部門,那該欄位就只能是存儲dept中的主鍵了(因為主鍵是唯一的,才能確實是哪個部門,進而代表員工所在的部門,如果是部門名稱,有些部門的名稱可能是同名。就不能區分了。),像這樣的欄位,就符合外鍵的特點,就可以使用外鍵約束,使該欄位只能夠存儲另一張表的主鍵。如果不被外鍵約束,那麼該欄位就無法保證存儲進來的值就一定是另一張表的主鍵值。
外鍵約束的特點:
1、外鍵約束可以描述任意一個欄位(包括主鍵),可以為空,並且一個表中可以有多個外鍵。但是外鍵欄位中的值必須是另一張表中的主鍵。
2、這樣被外鍵關聯的兩種表的關系可以稱為父子表或者主從表。子表(從表)擁有外鍵欄位的表,父表(主表)被外鍵欄位所指向的表。
3、子表被外鍵約束修飾的欄位必須和父表的主鍵欄位的類型一樣。
注意:一個表中有被外鍵修飾的欄位,就稱該表有外鍵(是「有外鍵」。而不是「是外鍵」),並會給該表中的外鍵約束取一個名稱,所以我們常說的這個表有沒有外鍵,指的不是被外鍵約束修飾的欄位名,而是指這個表是否有存在外鍵約束。也就是說,不能說這個表的外鍵是xxx(該表中被外鍵約束修飾的欄位名),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但是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這樣,雖然影響不大,但是在很多時候需要理解一個東西時,會造成一定的困擾。
格式:CONSTRAINT外鍵名稱FOREIGN KEY(被外鍵約束的欄位名稱)REFERENCES 主表名(主鍵欄位)
英文解釋:CONSTRAINT:約束REFERENCES:參考
CREATE TABLE tableA
(
id INT(11),
name VARCHAR(22),
location VARCHAR(50),
PRIMARY KEY(id)
);
CREATE TABLE tableB
(
id INT(11),
name VARCHAR(22) NOT NULL,
deptId INT(11),
PRIMARY KEY(id),
CONSTRAINT tableA_tableB_1 FOREIGH KEY(deptId) REFERENCES tableA(id)
);
解釋:tableB中有一個名為tableA_tableB_1的外鍵關聯了tableA和tableB兩個表,被外鍵約束修飾的欄位為tableB中的deptId,主鍵欄位為tableA中的id
1.2.3:非空約束
NOT NULL. 被該約束修飾了的欄位,就不能為空,主鍵約束中就包括了這個約束
CREATE TABLE tableA
(
id INT(11),
name VARCHAR(22) NOT NULL,
location VARCHAR(50),
PRIMARY KEY(id)
);
1.2.4:唯一約束
UNIQUE 被唯一約束修飾了的欄位,表示該欄位中的值唯一,不能有相同的值,通俗點講,就好比插入兩條記錄,這兩條記錄中處於該欄位的值不能是一樣的。
CREATE TABLE tableA
(
id INT(11),
name VARCHAR(22) UNIQUE,
location VARCHAR(50),
PRIMARY KEY(id)
);
也就是說在插入的記錄中,每條記錄的name值不能是一樣的。
1.2.5:默認約束
Default 指定這一列的默認值為多少,比如,男性同學比較多,性別就可以設置為默認男,如果插入一行記錄時,性別沒有填,那麼就默認加上男
CREATE TABLE table
(
id INT(11)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2) NOT NULL,
deptId INT(11) DEFAULT 1111,
salary FLOAT
);
1.2.6:自動增加
AUTO_INCREMENT 一個表只能一個欄位使用AUTO_INCREMENT,並且使用這個約束的欄位只能是整數類型(任意的整數類型 TINYINT,SMALLIN,INT,BIGINT),默認值是1,也就是說從1開始增加的。一般就是給主鍵使用的,自動增加,使每個主鍵的值度不一樣,並且不用我們自己管理,讓主鍵自己自動生成
CREATE TABLE table ( id INT(11)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2) NOT NULL );
2、查詢表結構
2.1、查看錶基本結構語句
格式1:DESCRIBE 表名/DESC 表名這兩個的功能是一樣的,簡寫了單詞describe
DESCRIBEstudent;
2.2、查看創建表的語句
格式: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SHOW CREATE TABLE student;
這樣顯示的格式很不好,看不清楚,所以有了下面這個語句
格式:SHOW CREATE TABLE 表名\G
SHOW CREATE TABLE student\G;
3、修改數據表
修改數據表包括:對表中欄位的增加、刪除、修改。 在這個裡面用的關鍵字為 ALTER
3.1、修改表名
格式:ALTER TABLE<舊表名> RENAME[TO]<新表名>;
將student表名改為student1(改完後在改回來)
ALTER TABLE student RENAME TO student1;
3.2、修改表中的欄位名
格式:ALTER TABLE<表名> CHANGE<舊欄位名><新欄位名><新數據類型>
將student表中的name欄位名改為 username
ALTER TABLE student CHANGE name username VARCHAR(30);
3.3、修改表中的數據類型
格式:ALTER TABLE<表名> MODIFY<欄位名><數據類型>
ALTER TABLE student MODIFY username VARCHAR(20);
解釋:只能修改欄位名的數據類型,但是其原理跟上面change做的事情一樣,這里也有修改欄位名的過程,只不過修改後的欄位名和修改前的欄位名相同,但是數據類型不一樣。
3.4、修改欄位的排列位置
方式1:ALTER TABLE<表名> MODIFY<欄位1><數據類型> FIRST|AFTER<欄位2>
解釋:將欄位1的位置放到第一,或者放到指定欄位2的後面
ALTER TABLE student MODIFY username VARCHAR(20) AFTER age;
方式2:ALTER TABLE<表名> CHANGE<欄位1><欄位2><數據類型> FIRST|AFTER<欄位3>
解釋:其實是一樣的,將是欄位2覆蓋欄位1,然後在進行排序
ALTER TABLE student CHANGE username username VARCHAR(20) AFTER age;
總結
CHANGE和MODIFY的區別?
原理都市一樣的,MODIFY只能修改數據類型,但是CHANGE能夠修改數據類型和欄位名,也就是說MODIFY是CHANGE的更具體化的一個操作。可能覺得用CHANGE只改變一個數據類型不太爽,就增加了一個能直接改數據類型的使用關鍵字MODIFY來操作。
3.5、添加欄位
格式:ALTER TABLE<表名稱> ADD<新欄位名><數據類型>[約束條件][FIRST|AFTER<已存在的表名>]
解釋:在一個特定位置增加一個新的欄位,如果不指定位置,默認是最後一個。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ex VARCHAR(11);
3.6、刪除欄位
格式:ALTER TABLE<表名稱> DROP<欄位名>;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sex;
3.7、刪除表的外鍵約束
格式:ALTER TABLE<表名稱> DROP FOREIGN KEY<外鍵約束名>
注意:外鍵約束名 指的不是被外鍵約束修飾的欄位名,切記,而是我們在創建外鍵約束關系時取的名字。
3.8、更改表的存儲引擎
格式:ALTER TABLE<表名> ENGINE=<更改後的存儲引擎名>
這個存儲引擎目前我自己也不太清楚,雖然知道有哪幾種引擎,但是稍微深入一點就不清楚了,所以打算留到日後在說。
4、刪除表
4.1、刪除無關聯表
格式:DROP TABLE<表名>;
ALTER TABLE student;
4.2、刪除被其他表關聯的主表
這個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在有外鍵關聯關系的兩張表中,如果刪除主表,那麼是刪不掉的,並且會報錯。因為有張表依賴於他。那怎麼辦呢?針對這種情況,總共有兩種方法
1、先刪除你子表,然後在刪除父表,這樣就達到了刪除父表的目的,但是子表也要被刪除
2、先解除外鍵關系,然後在刪除父表,這樣也能達到目的,並且保留了子表,只刪除我們不需要的父表。在3.7中就講解了如何刪除外鍵關系。
❻ 資料庫基本操作是什麼
關系資料庫上的基本操作有選擇、投影、連接和除法,選擇建立一個含有與原始關系相同列數的新表,但是行只包括那些滿足某些特寫標準的原始關系行。投影操作指定將被選擇的列,因而形成的表只含有原始表列的一個子集。如果在投影操作刪除的列中有兩個行不同,那麼將只有一個記錄被轉入新的關系。連接操作從兩個或多個表中組合信息。兩個表中的公用欄位用作組合記錄的基礎欄位。在公用欄位中具有相等值的記錄被連接在結果關系內。
❼ 資料庫 大數據操作
下面以關系資料庫系統Informix為例,介紹改善用戶查詢計劃的方法。 1.合理使用索引 索引是資料庫中重要的數據結構,它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查詢效率。現在大多數的資料庫產品都採用IBM最先提出的ISAM索引結構。索引的使用要恰到好處,其使用原則如下: ●在經常進行連接,但是沒有指定為外鍵的列上建立索引,而不經常連接的欄位則由優化器自動生成索引。 ●在頻繁進行排序或分組(即進行group by或order by操作)的列上建立索引。 ●在條件表達式中經常用到的不同值較多的列上建立檢索,在不同值少的列上不要建立索引。比如在雇員表的「性別」列上只有「男」與「女」兩個不同值,因此就無必要建立索引。如果建立索引不但不會提高查詢效率,反而會嚴重降低更新速度。 ●如果待排序的列有多個,可以在這些列上建立復合索引(compound index)。 ●使用系統工具。如Informix資料庫有一個tbcheck工具,可以在可疑的索引上進行檢查。在一些資料庫伺服器上,索引可能失效或者因為頻繁操作而使得讀取效率降低,如果一個使用索引的查詢不明不白地慢下來,可以試著用tbcheck工具檢查索引的完整性,必要時進行修復。另外,當資料庫表更新大量數據後,刪除並重建索引可以提高查詢速度。 2.避免或簡化排序 應當簡化或避免對大型表進行重復的排序。當能夠利用索引自動以適當的次序產生輸出時,優化器就避免了排序的步驟。以下是一些影響因素: ●索引中不包括一個或幾個待排序的列; ●group by或order by子句中列的次序與索引的次序不一樣; ●排序的列來自不同的表。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排序,就要正確地增建索引,合理地合並資料庫表(盡管有時可能影響表的規范化,但相對於效率的提高是值得的)。如果排序不可避免,那麼應當試圖簡化它,如縮小排序的列的范圍等。 3.消除對大型錶行數據的順序存取 在嵌套查詢中,對表的順序存取對查詢效率可能產生致命的影響。比如採用順序存取策略,一個嵌套3層的查詢,如果每層都查詢1000行,那麼這個查詢就要查詢10億行數據。避免這種情況的主要方法就是對連接的列進行索引。例如,兩個表:學生表(學號、姓名、年齡……)和選課表(學號、課程號、成績)。如果兩個表要做連接,就要在「學號」這個連接欄位上建立索引。 還可以使用並集來避免順序存取。盡管在所有的檢查列上都有索引,但某些形式的where子句強迫優化器使用順序存取。下面的查詢將強迫對orders表執行順序操作: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num=104 AND order_num>1001) OR order_num=1008 雖然在customer_num和order_num上建有索引,但是在上面的語句中優化器還是使用順序存取路徑掃描整個表。因為這個語句要檢索的是分離的行的集合,所以應該改為如下語句: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num=104 AND order_num>1001 UNION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num=1008 這樣就能利用索引路徑處理查詢。 4.避免相關子查詢 一個列的標簽同時在主查詢和where子句中的查詢中出現,那麼很可能當主查詢中的列值改變之後,子查詢必須重新查詢一次。查詢嵌套層次越多,效率越低,因此應當盡量避免子查詢。如果子查詢不可避免,那麼要在子查詢中過濾掉盡可能多的行。 5.避免困難的正規表達式 MATCHES和LIKE關鍵字支持通配符匹配,技術上叫正規表達式。但這種匹配特別耗費時間。例如: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zipcode LIKE 「98_ _ _」 即使在zipcode欄位上建立了索引,在這種情況下也還是採用順序掃描的方式。如果把語句改為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zipcode >「98000」,在執行查詢時就會利用索引來查詢,顯然會大大提高速度。 另外,還要避免非開始的子串。例如語句: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zipcode[2,3]>「80」,在where子句中採用了非開始子串,因而這個語句也不會使用索引。 6.使用臨時表加速查詢 把表的一個子集進行排序並創建臨時表,有時能加速查詢。它有助於避免多重排序操作,而且在其他方面還能簡化優化器的工作。例如: SELECT cust.name,rcvbles.balance,……other columns FROM cust,rcvbles WHERE cust.customer_id = rcvlbes.customer_id AND rcvblls.balance>0 AND cust.postcode>「98000」 ORDER BY cust.name 如果這個查詢要被執行多次而不止一次,可以把所有未付款的客戶找出來放在一個臨時文件中,並按客戶的名字進行排序: SELECT cust.name,rcvbles.balance,……other columns FROM cust,rcvbles WHERE cust.customer_id = rcvlbes.customer_id AND rcvblls.balance>0 ORDER BY cust.name INTO TEMP cust_with_balance 然後以下面的方式在臨時表中查詢: SELECT * FROM cust_with_balance WHERE postcode>「98000」 臨時表中的行要比主表中的行少,而且物理順序就是所要求的順序,減少了磁碟I/O,所以查詢工作量可以得到大幅減少。 注意:臨時表創建後不會反映主表的修改。在主表中數據頻繁修改的情況下,注意不要丟失數據。 7.用排序來取代非順序存取 非順序磁碟存取是最慢的操作,表現在磁碟存取臂的來回移動。SQL語句隱藏了這一情況,使得我們在寫應用程序時很容易寫出要求存取大量非順序頁的查詢。 有些時候,用資料庫的排序能力來替代非順序的存取能改進查詢。 實例分析 下面我們舉一個製造公司的例子來說明如何進行查詢優化。製造公司資料庫中包括3個表,模式如下所示: 1.part表 零件號?????零件描述????????其他列 (part_num)?(part_desc)??????(other column) 102,032???Seageat 30G disk?????…… 500,049???Novel 10M network card??…… …… 2.vendor表 廠商號??????廠商名??????其他列 (vendor _num)?(vendor_name) (other column) 910,257?????Seageat Corp???…… 523,045?????IBM Corp?????…… …… 3.parven表 零件號?????廠商號?????零件數量 (part_num)?(vendor_num)?(part_amount) 102,032????910,257????3,450,000 234,423????321,001????4,000,000 …… 下面的查詢將在這些表上定期運行,並產生關於所有零件數量的報表: SELECT part_desc,vendor_name,part_amount FROM part,vendor,parven WHERE part.part_num=parven.part_num AND parven.vendor_num = vendor.vendor_num ORDER BY part.part_num 如果不建立索引,上述查詢代碼的開銷將十分巨大。為此,我們在零件號和廠商號上建立索引。索引的建立避免了在嵌套中反復掃描。關於表與索引的統計信息如下: 表?????行尺寸???行數量?????每頁行數量???數據頁數量 (table)?(row size)?(Row count)?(Rows/Pages)?(Data Pages) part????150?????10,000????25???????400 Vendor???150?????1,000???? 25???????40 Parven???13????? 15,000????300?????? 50 索引?????鍵尺寸???每頁鍵數量???頁面數量 (Indexes)?(Key Size)?(Keys/Page)???(Leaf Pages) part?????4??????500???????20 Vendor????4??????500???????2 Parven????8??????250???????60 看起來是個相對簡單的3表連接,但是其查詢開銷是很大的。通過查看系統表可以看到,在part_num上和vendor_num上有簇索引,因此索引是按照物理順序存放的。parven表沒有特定的存放次序。這些表的大小說明從緩沖頁中非順序存取的成功率很小。此語句的優化查詢規劃是:首先從part中順序讀取400頁,然後再對parven表非順序存取1萬次,每次2頁(一個索引頁、一個數據頁),總計2萬個磁碟頁,最後對vendor表非順序存取1.5萬次,合3萬個磁碟頁。可以看出在這個索引好的連接上花費的磁碟存取為5.04萬次。
❽ 用於實現資料庫各種數據操作的軟體是
用於實現對資料庫進行各種數據操作的軟體稱為資料庫管理系統。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一種操縱和管理資料庫的大型軟體,用於建立、使用和維護資料庫,簡稱DBMS。它對資料庫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證資料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戶通過DBMS訪問資料庫中的數據,資料庫管理員也通過DBMS進行資料庫的維護工作。
(8)資料庫數據操作擴展閱讀:
資料庫管理系統主要包括:進行數據定義語言以及翻譯的相關程序,在這個部分的幫助下,可以讓資料庫的用戶自行進行選擇,並且也能得到翻譯由此形成一個內部形式。
進行數據運行控制的程序,因為這一程序的工作,讓資料庫中的資源可以充分得到管理,並且能實現關於數據的一種控制;資料庫的實用程序則可以使得資料庫在相對完整的基礎上建立起來,並且在相對完整的資料庫系統下讓資料庫得到維護。
❾ 資料庫有哪些基本操作
分5類: 查詢語句:select DML(數據操作語言):insert,update,delete,merge DDl(數據定義語言):create.alter,drop,truncateDCL(數據控制語言):revoke,grant事務控制語句:commit,roolback,save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