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伺服器看中什麼
㈠ 購買伺服器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的
1.口碑
對於購買伺服器來說,一定要注意口碑,因為這些口碑就是這款伺服器用戶給出的最為公正客觀的評價,相比於廣告來說,這樣的評價可行力度更高,並且從這些評價中,你能夠看出來這些伺服器的使用情況如何。
2.品牌
在伺服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好的品牌,並不是價格越貴,質量就越好,對於一些大品牌的產品來說,因為它們的質量過硬,所以能夠獲得更大的市場,選擇這樣的品牌一般不會出問題,你在使用的時候就能夠體會到大品牌的優勢了。一般大品牌的伺服器售後服務也相當周到。
3.配置
伺服器的價格從幾千到幾十萬不等,與電腦一樣,價格與伺服器配置有關系,伺服器價格根據伺服器配置決定的,配置越高,性能越好,價格自然也比較貴。要購買什麼價位的伺服器,具體看你對伺服器的要求了,根據您的預算選擇適合的伺服器。
㈡ 在使用伺服器的時候最看重伺服器的什麼
樓主你好,如果是用的IDC機房的伺服器,一般大家比較關注的有以下幾點:
1:機房的網路速度與穩定性
2:伺服器的硬體性能
3:IDC服務商的售後服務
4:機房的售後服務
等等,以及其他方面,以上幾種屬於是大多朋友租用伺服器時候會比較關心的幾點,這直接影響到後期體驗伺服器的好壞。
伺服器租用
海騰數據,向飛,從事IDC網路服務行業十餘年,希望個人經驗對樓主有所幫助。
㈢ 大家在選擇機房進行伺服器託管時,會比較看重哪些方面呀
我覺得機房環境還蠻重要的,伺服器對於工作環境要求還是蠻高的,對溫度、供電等都有要求。還有就是需要有24小時的監控以及服務人員保障其安全。在這兩個方面,上海世紀互聯做的還蠻不錯的,推薦給你。
㈣ 伺服器怎麼選
選擇伺服器租用或者伺服器託管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應用需求,不必選擇最高和最好的。但是一定要是滿足企業需求的。伺服器的各個組成部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選擇伺服器時,必須考慮各部分的兼容性。用戶最看重伺服器的特點就是穩定性。特別是idc數據中心機房內運行的伺服器必須是24*7*365的工作時間,必須保證穩定、安全、正常的工作。客戶託管伺服器後,隨著客戶數據量的變化,伺服器需要不斷增加或減少相關軟硬體,以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因此伺服器必須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為客戶提供可擴展的空間。
㈤ 購買雲計算伺服器最看重的幾點是什麼
個人覺得使用雲伺服器這種東西,是運營自己的網站,自己的資源,是企業的身家性命,質量肯定重要啦,又不是買衣服。當然,雲伺服器的質量就是看伺服器的可用性、安全性、穩定性。比如是否性能、硬體配置如何,根據我所知道的經驗來舉例,小鳥雲採用的純SSD架構,這種就可以極速處理,有效提高讀取速度。另外,今年政策的調整,關停一些沒有安全標准,還有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運營資質的企業。這也凈化了行業,擁有這些資質也是保證企業產品質量的一個指標。當然重點還是要東西好用,技術很關鍵。
㈥ 購買伺服器需要注意什麼
1、其實我們先來明確我們自己的目標,然後根據我們自己的需求來篩選伺服器出租/託管的一些公司。
2、價格,這個一般是最為關鍵的選擇因素
3、應注重服務商的信譽
4、伺服器的配置要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5、伺服器的日常維要好
6、帶寬速度要快穩定 、穩定
7、看機房是在那裡
8、售後服務(服務品質)要好。如看看公司運營時間長短,是不是有24小時專人值班。(個人覺得這個是最注重的)
㈦ 選擇伺服器我們需要注意些什麼
1.性能要穩定
為了保證網路能正常運轉,選擇的伺服器首先要確保穩定,因為一個性能不穩定的伺服器,即使配置再高、技術再先進,也不能保證網路能正常工作,嚴重的話可能給使用者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另外一方面,性能穩定的伺服器還意味著為公司節省維護費用。
2.應考慮擴展性
由於網路處於不斷發展之中,美國伺服器租用,快速增長的應用不斷對伺服器的性能提出新的要求,為了減少更新伺服器帶來的額外開銷和對工作的影響,美國伺服器租用,伺服器應當具有較高的可擴展性,可以及時調整配置來適應發展。
3.配件搭配合理
為了能使伺服器更高效地運轉,我們要確保購買的伺服器的內部配件的性能必須合理搭配。例如我們購買了高性能的伺服器,但是伺服器內部的某些配件使用了低價的兼容組件,就會出現有的配件處於瓶頸狀態,有的配件處於閑置狀態,最後的結果是整個伺服器系統的性能下降。一台高性能的伺服器不是一件或幾件設備的性能優異,而是所有部件的合理搭配。要盡量避免小馬拉大車,或者是大馬拉小車的情況。低速、小容量的硬碟、小容量的內存,任何一個產生系統瓶頸的配件都有可能制約系統的整體性。
4.理性看待價格
無論購買什麼產品,用戶都會很看重產品的價格。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高檔伺服器的價格比低檔伺服器的價格高是無可非議的事情。但不一定非得購買那些價格昂貴的伺服器,盡管高端伺服器功能很多,但是這些功能對普通應用來說使用率不高,這樣會白白浪費了資金。性能穩定、價格適中的伺服器應該是一般公司的選擇。
5.售後服務要好
由於伺服器的使用和維護包含一定的技術含量,這就要求操作和管理伺服器的人員必須掌握一定的使用知識。但對於普通公司來說,可能沒有專職人員來維護伺服器。因此選擇售後服務好的銷售場所來購買,應該成為普通用戶明智的決定。
㈧ 購買伺服器主要看那幾項指標謝謝。
為了滿足網路應用不斷增長的性能需要,我們通常增加新伺服器個數,分擔業務,提高系統工作性能,即橫向擴展。其實也可以通過提高現有伺服器的配置來提高伺服器的整體性能,即縱向擴展——因為伺服器部件的選配對伺服器的性能至關重要。而直接存儲數據的硬碟更是影響伺服器服務性能的重要一環。
提高伺服器性能的方法就是尋找制約伺服器性能的瓶頸在哪。不同應用可能存在的瓶頸是不同的,有的要重點考慮處理器、內存,有的要重點考慮硬碟或網路的I/O吞吐能力;那麼,在哪些應用環境下需要重點考慮伺服器硬碟瓶頸呢?
通訊伺服器(messaging/E-mail/VOD):快速的I/O是這類應用的關鍵,硬碟的I/O吞吐能力是主要瓶頸;
數據倉庫(聯機事務處理/數據挖掘):大型商業數據存儲、編目、索引、數據分析,高速商業計算等,需要具有良好的網路和硬碟I/O吞吐能力;
資料庫(ERP/OLTP等):伺服器運行資料庫,需要具有強大的CPU處理能力,大的內存容量來緩存數據,同時需要有很好的I/O吞吐性能;
其他應用:應用集中在數據查詢和網路交流中,需要頻繁讀寫硬碟,這時硬碟的性能將直接影響伺服器整體的性能。
影響硬碟的因素
談到硬碟的指標參數,首先就應提到硬碟的介面標准。當今主流硬碟的介面界面有兩種:EIDE和SCSI,當然此外還有IEEE 1394介面、USB介面和FC-AL(FibreChannel-Arbitrated Loop)光纖通道介面的產品,但是很少見。現在幾乎所有的微機普遍採用基於Ultra DMA/33/66/100標準的IDE介面的硬碟,它的優勢在於能提供較低價格,普及率很高。
同時,也有部分低端伺服器採用了IDE硬碟,目前,幾乎所有伺服器主板都集成了IDE控制器,但在中高端伺服器中還只是普遍用來連接低速外設IDE光碟機,而硬碟一般採用SCSI介面標准,如浪潮英信伺服器就普遍採用了Ultra160 SCSI硬碟,提供更高的硬碟吞吐能力。SCSI介面硬碟有著極低的CPU佔用率、支持更多的設備和在多任務下工作的優勢明顯等優點,更適合於伺服器應用的需求,當然SCSI硬碟價格要高得多。
然而,硬碟的數據傳輸系統之瓶頸不在於PCI匯流排或是介面速率上,而在硬碟本身,這是由硬碟機械部分與結構設計等諸多因素造成的。
衡量硬碟的指標
衡量硬碟性能的指標主要包括:
主軸轉速
主軸轉速是一個在硬碟的所有指標中除了容量之外,最應該引人注目的性能參數,也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速度和持續傳輸速度的第一決定因素。如今硬碟的轉速多為5400rpm、7200rpm、10000rpm和15000rpm。從目前的情況來看,10000rpm的SCSI硬碟具有性價比高的優勢,是目前硬碟的主流,而7200rpm及其以下級別的硬碟在逐步淡出硬碟市場。
內部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的高低才是評價一個硬碟整體性能的決定性因素。硬碟數據傳輸率分為內外部傳輸率;通常稱外部傳輸率也為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data Transfer Rate)或介面傳輸率,指從硬碟的緩存中向外輸出數據的速度,目前採用Ultra 160 SCSI技術的外部傳輸率已經達到了160MB/s;內部傳輸率也稱最大或最小持續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是指硬碟在碟片上讀寫數據的速度,現在的主流硬碟大多在30MB/s到60MB/s之間。由於硬碟的內部傳輸率要小於外部傳輸率,所以只有內部傳輸率才可以作為衡量硬碟性能的真正標准。
單碟容量
除了對於容量增長的貢獻之外,單碟容量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提升硬碟的數據傳輸速度。單碟容量的提高得益於磁軌數的增加和磁軌內線性磁密度的增加。磁軌數的增加對於減少磁頭的尋道時間大有好處,因為磁片的半徑是固定的,磁軌數的增加意味著磁軌間距離的縮短,而磁頭從一個磁軌轉移到另一個磁軌所需的就位時間就會縮短。這將有助於隨機數據傳輸速度的提高。而磁軌內線性磁密度的增長則和硬碟的持續數據傳輸速度有著直接的聯系。磁軌內線性密度的增加使得每個磁軌內可以存儲更多的數據,從而在碟片的每個圓周運動中有更多的數據被從磁頭讀至硬碟的緩沖區里。
平均尋道時間
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軌需要的時間,這是衡量硬碟機械性能的重要指標,一般在3ms~13ms之間,建議平均尋道時間大於8ms的SCSI硬碟不要考慮。平均尋道時間和平均潛伏時間(完全由轉速決定)一起決定了硬碟磁頭找到數據所在的簇的時間。該時間直接影響著硬碟的隨機數據傳輸速度。
緩存
提高硬碟高速緩存的容量也是一條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的捷徑。因為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部傳輸速度不同。因此需要緩存來做一個速度適配器。緩存的大小對於硬碟的持續數據傳輸速度有著極大的影響。它的容量有512KB、2MB、4MB,甚至8MB或16MB,對於視頻捕捉、影像編輯等要求大量磁碟輸入/輸出的工作,大的硬碟緩存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知道了伺服器硬碟的性能指標,下一步自然要依此選擇出適合具體應用的伺服器硬碟,以提高系統的工作性能。
選用高性能硬碟
由於SCSI具有CPU佔用率低,多任務並發操作效率高,連接設備多,連接距離長等優點,對於大多數的伺服器應用,建議採用SCSI硬碟,並採用最新的Ultra160 SCSI控制器;對於低端的小型伺服器應用,可以採用最新的IDE硬碟和控制器。確定了硬碟的介面和類型後,就要重點考察上面提到的影響硬碟性能的技術指標,根據轉速、單碟容量、平均尋道時間、緩存等因素,並結合資金預算,選定性價比最合適的硬碟方案。
RAID技術
冗餘磁碟陣列RAID系統提供了比通常的磁碟存儲更高的性能指標、數據完整性和數據可用性,尤其是在當今面臨的硬碟I/O總是滯後於CPU性能的瓶頸問題越來越突出的情況下,RAID解決方案能夠有效地彌補這個缺口。
依據磁碟陣列數據不同的校驗方式, RAID技術分為不同的等級(RAID Levels),各有不同的技術特點,讀者可以參考有關手冊進行選用。
為了更好地提高硬碟的I/O性能,推薦採用RAID技術,根據應用的特點,把被頻繁訪問讀寫的硬碟做成RAID0或RAID1、RAID5;目前,在低端伺服器可採用IDE RAID,如浪潮英信NP200;而在中高端伺服器,建議採用SCSI RAID控制器,並注意RAID控制器有關技術指標,如CPU類型、通道類型和數目、緩存數量、有無電池後備等;需要注意的是:主板集成的RAID控制器由於本身沒有硬碟控制器,而佔用了主板上的SCSI硬碟控制器,需要耗費更多的主處理器時間,會使伺服器的處理能力受到影響。
熱拔插技術
除了從性能指標上評價硬碟,還要考慮到硬碟的故障率、平均無故障運行情況和易維護性。在具體的應用中,首先應選用壽命長、故障率低的硬碟,可降低故障出現的幾率和次數,這牽扯到硬碟的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和數據保護技術,MTBF值越大越好,如浪潮英信伺服器採用的硬碟的MTBF值一般超過120萬小時,而硬碟所共有的S.M.A.R.T.(自監測、分析、報告技術)以及類似技術,如seagate和IBM的DST(驅動器自我檢測)和DFT(驅動器健康檢測),對於保存在硬碟中數據的安全性有著重要意義。
另外,一旦硬碟損壞,應考慮如何保證數據不丟失,並且減少伺服器的宕機時間。 RAID技術可以用來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過硬碟的熱拔插技術可以保證在更換或維修硬碟的同時,伺服器仍然能正常運行可用。目前熱拔插技術在中高檔伺服器中非常普遍,一直也被作為伺服器檔次的一個重要標志。一般在伺服器中採用的熱拔插技術的部件有硬碟、電源、風扇、PCI插槽等,而SCSI硬碟也有專門支持熱拔插技術的SCA2介面(80-pin),與SCSI背板配合使用,就可以
㈨ 伺服器怎麼選擇
一般來講,選擇伺服器要考慮四大因素:
一、首先需要考慮伺服器的應用場景:企業采購伺服器,首先需要確定伺服器是用來做什麼的,上面需要跑什麼軟體。我們常見的伺服器可以分為文件伺服器、web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郵件伺服器等等。
1、文件伺服器比較看重存儲性能,也就是在購買伺服器的時候要重視硬碟的大小,硬碟托架的多少;
2、web伺服器看重對響應的支持,看伺服器內存對駐留在其中的響應容納多少,會不會因為無法支持高峰的大量訪問而導致癱瘓,一些網站的癱瘓很多情況下是由同一個時刻的訪問量過大,導致網頁長時間打不開的情況;
3、資料庫伺服器則比較均衡,需要處理性能、緩存支持、內存支持、存儲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性能;
4、郵件伺服器以及FTP伺服器側重硬碟的存儲能力和響應能力,需要重視硬碟的容量和內存的性能;
二、其次,要考慮伺服器的性能以及兼容性。一般來說,購買伺服器之前,都會確定好要運行什麼軟體,負載有多大,這樣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伺服器的大概配置,cpu、內存、硬碟等分別用怎樣的最好,另外就是要注意軟體運行在什麼操作系統上。
三、穩定性及售後服務很重要。伺服器不同於PC機,大部分企業應用要求24小時不間斷的運行,這就是要求伺服器必須要高度穩定,盡量減少宕機時間。不同品牌的伺服器,宕機的概率會有所不同,比如全球最穩定的伺服器System X 系列。同時,售後服務也非常重要,如果發生宕機或者伺服器在維護上出了一些問題,如何快速、准確的解決問題才是保證企業減少損失的關鍵所在,所以,還是建議選擇知名伺服器的品牌。
四、伺服器後期擴展。看似簡單,其實很多人在采購伺服器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一般來說,一台伺服器的使用年限是5到8年,在這段時間,如果業務量發生變化,勢必導致伺服器的負載發生變化。假如三年後,你公司的業務量增加一倍,當時購買的伺服器性能不夠而又不得不重新選擇伺服器,是不是非常麻煩?那麼如果你發現當時購買的伺服器還有CPU插槽、還有內存槽位,還有硬碟預留位置,老闆一定誇你有先見之明
㈩ 選擇伺服器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第一:我需要多大能力的處理器?
因為不同的業務需求所需要的伺服器配置是不一樣的。例如說,如果您的網站涉及到視頻轉碼,使用結構化查詢語言(SQL)或聊天伺服器等應用程序,那麼您需要一個性能強大的處理器。在選擇伺服器配置前,應該注意哪幾點。在選擇伺服器配置前,應該注意哪幾點。
如果只是簡單的展示網站,那麼選擇能降低成本但仍然具有一定速度和功率的CPU,例如4核至強CPU,對企業來說是絕佳的選擇。對於多任務應用場景,那麼可能需要用到雙處理器獨立伺服器。在選擇伺服器配置前,應該注意哪幾點。在選擇伺服器配置前,應該注意哪幾點。另外,GPU專用伺服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不僅可以快速進行3D處理,而且還具有更低更環保的功耗,非常適合處理人工智慧和其他深度學習應用程序。
第二:我需要多少帶寬?
接下來,您需要確定需要多少帶寬。如果您希望網站上有大量流量,則需要更多帶寬。如果您計劃擁有高清圖片,流媒體文件或運行復雜的腳本,那麼您應該考慮獲得更高帶寬的伺服器。在選擇伺服器配置前,應該注意哪幾點。在選擇伺服器配置前,應該注意哪幾點。
第三:我需要多少內存?
內存影響了伺服器的運行效率,擁有更多內存(RAM)即意味著更高的伺服器運行效率,從而使得網站、應用程序、電子郵件和數據存儲等應用更快地載入。通常來說,如果您的業務需要更流暢的網路體驗,那麼您應該盡可能多地租用大內存的伺服器。
在選擇伺服器配置前,應該注意哪幾點。在選擇伺服器配置前,應該注意哪幾點。
第四:伺服器操作系統怎麼選擇?
根據您的需要,您還需要確定您需要的專用伺服器的操作系統,您是使用Windows伺服器還是 Linux 伺服器?如果由於Microsoft許可而要託管Microsoft IIS,MS SQL或ASP.NET,則需要Windows專用伺服器。如果您不使用Microsoft許可應用程序,則可以使用Linux伺服器。
在選擇伺服器配置前,應該注意哪幾點。在選擇伺服器配置前,應該注意哪幾點。
第五:是否需要做RAID?
如果您的網站有存儲需求且對數據安全性要求較高,那麼RAID(冗餘獨立磁碟陣列)是首選,它的功能是做數據自動備份,在多個硬碟上存儲相同的數據。
最後,根據您的活動,有特定的伺服器選項可供選擇,包括文件伺服器,域伺服器,通信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應用程序伺服器和列印伺服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