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根伺服器和鏡像伺服器
① 如何搭建Android SDK鏡像伺服器
直接運行 android.py腳本,由於SDK是國外資源,要官方下載的話,需要翻,為此還需要代理。命令行程序默認不走你的全局代理,在家可用sock5代理,在mac下用的是 proxychains4 ,公司內網有Http代理伺服器,想在命令行中使用,需要設置 http_proxy 和 https_proxy 環境變數,臨時使用直接在終端中輸入:
export http_proxy=http:// yourproxyaddress:proxyport
export https_proxy=http:// yourproxyaddress:proxyport
細看腳本,你會發現腳本會先去下載 repository-.xml 和 addons_list-.xml ,xml裡面是一些文件的具體下載地址,包含sdk、build_tools、support包等等,然後去下載具體的文件。
② 建立互聯網根伺服器有多重要
我覺得這個肯定是有必要的。尤其是互聯網的世界,我國當然需要有自己的域名根伺服器。這好比是我們自己有一個燈塔,指引著在互聯網世界的方位。
目前的全球的根伺服器一共13台,美國控制其主根伺服器一台主根伺服器加9台根伺服器,而其餘的三台則為英國瑞典和日本所擁有。
感謝您的閱讀!
③ 什麼是L根鏡像伺服器
首先了解啥是根,比如你訪問:.com,在網路公司有個公共伺服器,伺服器對外傳遞數據是通過IP地址的,假如網路的IP是:14.215.177.38,那麼你電腦咋知道呢。瀏覽器就要訪問域名伺服器。域名伺服器裡面有個清單:
網路=.com=14.215.177.38
千度=qian.com=14.215.177.39
那麼你輸入 網路,它會指向.com,.com最終指向網路伺服器IP,14.215.177.38
這樣才能瀏覽網路伺服器的內容。根伺服器就是存儲了全國乃至全球的域名+IP。
根伺服器一般不直接對用戶,電信,聯通等會把用戶的訪問請求發給根伺服器去翻譯查找域名對應的伺服器IP。
IPV4的根伺服器,全世界有13台。分別用A、B、C、D..這樣命名。中國么有根伺服器。只有鏡像。
IPv6根伺服器全球有26台,中國1個主根伺服器,三個輔根伺服器,這三個復制了主根伺服器數據的就叫鏡像伺服器。L只是代號。代表某個根伺服器。
④ 怎麼搭建本地Ubuntu鏡像伺服器
一.需求分析
最近公司軟體Team 有個需求是這樣的:能不能在區域網搭建一個Ubuntu 鏡像伺服器,
這樣作的好處是可以節省Ubuntu某些常用工具的安裝時間。
二.部署過程
2.1 測試環境
目前在公司內有一台能連接到外網的Ubuntu機器, IP : 192.168.8.173 ,
Ubuntu版本為Ubuntu 9.04 i686。
2.2 搭建步驟
為了創建Ubuntu mirror 伺服器,最少需要60G硬碟空間,Ubuntu每個版本都有32 bit
和64 bit兩個版本,有兩組deb包。當然可以創建Ubuntu一個版本的32 bit 和64 bit 的
鏡像伺服器,也可以創建全部版本的鏡像。
這里使用sohu 公司的mirror地址作為本地Ubuntu Source 伺服器,使用sohu的原因是:
1. sohu的Ubuntu Source 伺服器速度相當快
2. sohu 的ubuntu Source 伺服器每天會和Ubuntu官方伺服器同步一次,這樣可以保
證我們使用的是最新的軟體包。
修改方式如下:
root@ms ~: cat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安裝下面工具:
root@ms ~: apt-get install apt-mirror
root@ms ~: apt-get install apache2
下面就構建Ubuntu 9.04 32bit 的本地Ubuntu mirror 伺服器為例子,來說明如何配置:
修改配置文件:
root@ms ~: cat /etc/apt/mirror.list
############# config ##################
#
# set base_path /var/spool/apt-mirror
#
# set mirror_path $base_path/mirror
# set skel_path $base_path/skel
# set var_path $base_path/var
# set cleanscript $var_path/clean.sh
# set defaultarch
# set postmirror_script $var_path/postmirror.sh
set run_postmirror 0
set nthreads 20
set _tilde 0
#
############# end config ##############
deb-i386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i386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i386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clean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備註:
deb-i386 http:// 表示下載32 bit 版本的deb 軟體
deb http:// 表示下載64bit 版本的deb 軟體
jaunty 表示Ubuntu 9.04的代號
設置完成後,輸入下面命令:
root@ms ~: apt-mirror
這時系統會啟動20個線程運行wget 到 http://mirrors.sohu.com/Ubuntu 下面下載相應的
deb包。時間比較的長,該命令執行完成後,/var/spool/apt-mirror目錄下就有了所有需
要的deb包和相應的配置文件。
由於我是從sohu下載的,所以實際的文件在 :
/var/spool/apt-mirror/mirror/mirrors.sohu.com/ubuntu 目錄下。
這樣,本地就有了所有Ubuntu Source 伺服器所需要的文件,然後開啟相應的服務:
這里使用apache2作為Web伺服器,默認根目錄在/var/www/,所以可以在該目錄下做
個鏈接,如下所示:
root@ms ~: cd /var/www
root@ms ~: ln /var/spool/apt-mirror/mirror/mirrors.sohu.com/ubuntu -s
開啟web服務:
root@ms ~: apache2ctl start
打開瀏覽器輸入下面地址即可看到和sohu mirror一樣的頁面:
http://192.168.8.173/ubuntu
同時也可以使用crontab進行每天的更新,修改配置文件:
root@ms ~: cat /etc/cron.d/apt-mirror
#
# Regular cron jobs for the apt-mirror package
#
#0 4 * * * apt-mirror /usr/bin/apt-mirror > /var/spool/apt-mirror/var/cron.log
把命令前面的「#」去掉即可,這樣系統會自動使用apt-mirror去和sohu伺服器更新。
最後,我們所要做得就是在客戶端的機器上修改更新源配置文件,將地址改成本地
mirror伺服器的地址即可,如下所示:
root@ms ~: cat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192.168.8.173/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執行「apt-get update」來重建本地索引,這樣以後就會使用本地的Mirror 伺服器進行更新
⑤ 根伺服器建設很復雜么該怎麼做
根伺服器建設還是特別復雜的,需要大規模機房和主幹網路。回答這個問題要從IPV4根伺服器DNS協議(域名解析協議)說起。
中國主導「雪人計劃」於2016年在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台IPV6根伺服器架設,事實上形成了13台原有IPV4根伺服器加25台IPV6根伺服器的新格局。中國,目前部署有4台伺服器,其中含有1台主根伺服器和3台輔根伺服器,這也打破了中國過去沒有根伺服器的格局。
⑥ 自己如何搭建伺服器。
1、打開控制面板,選擇並進入「程序」,雙擊「打開或關閉Windows服務」,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Internet信息服務」下面所有地選項,點擊確定後,開始更新服務。
(6)如何搭建根伺服器和鏡像伺服器擴展閱讀:
入門級伺服器所連的終端比較有限(通常為20台左右),況且在穩定性、可擴展性以及容錯冗餘性能較差,僅適用於沒有大型資料庫數據交換、日常工作網路流量不大,無需長期不間斷開機的小型企業。
不過要說明的一點就是目前有的比較大型的伺服器開發、生產廠商在後面我們要講的企業級伺服器中也劃分出幾個檔次,其中最低檔的一個企業級伺服器檔次就是稱之為"入門級企業級伺服器",這里所講的入門級並不是與我們上面所講的"入門級"具有相同的含義,不過這種劃分的還是比較少。
還有一點就是,這種伺服器一般採用Intel的專用伺服器CPU晶元,是基於Intel架構(俗稱"IA結構")的,當然這並不是一種硬性的標准規定,而是由於伺服器的應用層次需要和價位的限制。
⑦ vmware怎麼搭建伺服器需要哪些鏡像
你需要VMware程序,然後在計算機上安裝,需要最好40G硬碟以上的空間,安裝完成後,你可以:文件->新建虛擬機->典型->安裝程度光碟映像文件(ISO)->"密鑰,密碼"->……一路確認下去就可以了。
你想做什麼系統的虛擬機就需要什麼系統的映像文件(ISO),還需要安裝序列號。
⑧ 如何做伺服器鏡像
現在有幾個備選方案:
1。程序移植,資料庫仍統一管理。
這種方式最易實現,但存在的問題資料庫必須開放internet通道,如何保證安全,是個問題。而且,訪問速度是否能達到要求同樣是個問題。採用vpn通道?速度上又不能滿足。
2。程序和資料庫都移植。
這種方式能實現的鏡像效果最好,但實施難度較大,在國內網站中實現這種鏡像的還不多。這方案還有2種不同實現方式:
2.1 程序不改,資料庫同步
這種方式相對簡單些,程序部分基本不用改動,依靠sqlserver2000的同步功能來實現數據同步。
但從我在erp項目實施中獲得的經驗看,這種方式看似簡單,但其實問題可能最多。首先,sqlserver同樣繼承了microsoft的老毛病:效率不高。同步復制3G的數據這個速度我實在不樂觀。其次需直接開放internet訪問,如何避免安全問題,還沒想好,還需要找安全專家咨詢。最後,同步復制過程中如果發生網路故障,如何保證多數據源的數據完整性和一致性又是個極大的挑戰。
2.2 平台程序改動,資料庫非同步復制
這種方式對程序的要求較高,網站平台架構的調整較大。等於是把網站由單站點程序轉為多站點平台。這樣在業務和數據一致性上都有較高要求。這種方式工作最大,難度看似也最大,但我認為這種方式最可行。首先,把程序結構按照事務劃分,藉助mts可實現多站點統一事務,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其次,數據採用非同步復制,能避免網路中斷造成的數據不完整,防止引起某些邏輯錯誤;最後,這種方式要求我們盡量少的訪問資料庫,由於負載的分擔,可考慮大量的使用內存替代資料庫,提高整體的訪問效率。
不過,由於存在時間差,會造成鏡像站點間的內容不一致的情況,我還沒想好如何解決。 並且,需要開發一個事務調度程序對各鏡像數據進行統一更新維護,每秒可能需要面臨200次的請求,程序性能和效率會是問題,如何採用分布式我也沒想好。
⑨ 如何搭建根dns 伺服器 centos6.5
1、安裝與配置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bind bind-chroot bind-util bind-libs DNS伺服器所需的軟體包
3、注意事項
客戶端必須要跟伺服器端通信(能ping通)及關閉selinux
二、主域名伺服器配置
1、配置(可以與緩存伺服器共享一台主機)
2、客戶端測試
三、從域名伺服器搭建與配置
1、重新開啟一台linux虛擬主機(CentOS 6.5),網卡ip為192.168.1.124
2、服務的安裝與配置
3、客戶端測試
4、注意事項:
(1)、如果還是無法解析,請返回主域名伺服器的/var/named目錄給區域配置文件加上許可權(單純是為了練習的話,就加到最大許可權777吧)
(2)、以上的練習都是在關閉防火牆與seLinux的狀態下操作的,如果防火牆開啟,可自行去添加規則
四、還有根據介面來配置的DNS伺服器,在此就不做介紹了,可自行去查閱資料練。
⑩ 如何搭建一個linux 更新鏡像伺服器
一、Linux device driver 的概念 系統調用是操作系統內核和應用程序之間的介面,設備驅動程序是操作系統內核和機器硬體之間的介面。設備驅動程序為應用程序屏蔽了硬體的細節,這樣在應用程序看來,硬體設備只是一個設備文件,應用程序可以象操作普通文件一樣對硬體設備進行操作。設備驅動程序是內核的一部分,它完成以下的功能:
1、對設備初始化和釋放。
2、把數據從內核傳送到硬體和從硬體讀取數據。
3、讀取應用程序傳送給設備文件的數據和回送應用程序請求的數據。
4、檢測和處理設備出現的錯誤。
在Linux操作系統下有三類主要的設備文件類型,一是字元設備,二是塊設備,三是網路設備。字元設備和塊設備的主要區別是:在對字元設備發出讀/寫請求時,實際的硬體I/O一般就緊接著發生了,塊設備則不然,它利用一塊系統內存作緩沖區,當用戶進程對設備請求能滿足用戶的要求,就返回請求的數據,如果不能,就調用請求函數來進行實際的I/O操作。塊設備是主要針對磁碟等慢速設備設計的,以免耗費過多的CPU時間來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