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如何覆蓋安裝系統
① 阿里雲伺服器怎麼重裝系統或重置系統
詳細信息
登錄雲服務管理控制台,選擇雲服務ECS,單擊實例,進入實例頁面。
在實例列表頁面,選擇更多->磁碟和鏡像,單擊更換系統盤或重新初始化磁碟,通過此類選項即可更換ECS伺服器的操作系統。
② 做好陣列的伺服器如何重裝系統
我對raid5和伺服器安裝過程作個介紹,具體到你的伺服器上你要注意情況,如果你沒有經驗的話,最好先作全盤備份然後讓託管的機房來操作
關於你D盤數據的問題,要看你是如何做的
如果你的操作涉及到了D的數據引導就很難恢復了,如果數據極其重要可以把硬碟取下到數據公司恢復
RAID 5把校驗塊分散到所有的數據盤中。RAID 5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演算法,可以計算出任何一個帶區校
驗塊的存放位置。這樣就可以確保任何對校驗塊進行的讀寫操作都會在所有的RAID磁碟中進行均衡,從而
消除了產生瓶頸的可能。RAID5的讀出效率很高,寫入效率一般,塊式的集體訪問效率不錯。RAID 5提高
了系統可靠性,但對數據傳輸的並行性解決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設計也相當困難。
1.1 HP-UX系統安裝
HP-UX操作系統是預裝的,由HP工程師進行配置。
配置包括如下參數:
主機名: CRCT1(上)
CRCT2(下)
此主機名可通過hostname或uname –a 命令查看。
1.2 創建用戶帳號
使用sam創建用戶帳號halt、test、jzx、train和informix。
並分別用passwd命令給各用戶設置口令。
1.3配置磁碟
1.3.1 配置鏡像磁碟
Mirror Disk是HP-UX的一套軟體包,當系統中安裝有兩個系統盤時,可以利用該軟體的功能來做操作系統的鏡像備份,以下是做鏡像磁碟的步驟。
1、 執行lvlnboot -v命令檢查系統中的啟動設備
#lvlnboot -v
Boot
Boot
Swap
Dump
2、 創建第二塊系統盤
#pvcreate -B /dev/rdsk/c2t6d0
3、 擴展vg00,添加第二塊硬碟
#vgextend /dev/vg00 /dev/dsk/c2t6d0
4、 為第二塊磁碟創建boot引導信息
#mkboot /dev/dsk/c2t6d0
5、 擴展vg00中各邏輯卷,添加鏡像磁碟
lvextend -m /dev/vg00/lvol2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3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4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5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6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7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8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9 /dev/dsk/c2t6d0
lvextend -m /dev/vg00/lvol10 /dev/dsk/c2t6d0
6、 為第二塊磁碟創建boot引導信息
#mkboot -a "hpux(;0)/stand/vmunix" /dev/dsk/c2t6d0
7、 執行如下操作後重新啟動系統
#lvlnboot -b /dev/vg00/lvol1
#lvlnboot -b /dev/vg00/lvol2
#lvlnboot -b /dev/vg00/lvol3
#lvlnboot -d /dev/vg00 /dev/dsk/c2t6d0
#lvlnboot -R
#shutdown -h -y 0
8、 在啟動Main Menu出現時,從第二塊磁碟啟動
Main Menu:>sea
P0 0/0/2/0.6 intscsia.6 Random access medias
P1 0/0/2/1.6 intscsia.6 Random access medias
P0 0/4/0/0.0 Random access medias
P3 0/10/0/0.1 Random access medias
P4 1/10/0/0.5 Sequene access medias
Main Menu:>bo p1
9、 系統啟動以後執行如下操作
#lvlnboot -v
1.3.2添加磁碟陣列櫃
使用sam命令添加物理磁碟:
sam Disks and File Systems(CRCT1)
選定某個磁碟,在該磁碟上執行:
Disk Devices
Actions Disk Array Maitainecebind
出現的菜單可對選定的物理磁碟添加一個新的PV,共添加四個PV,其中兩個64G,兩個1GB。
1.3.3添加VG02、VG03
sam Disks and File Systems(CRCT1)
Volumes Groups
Actions Create
Modify
delete
出現菜單以後對上一步創建的兩個64GB的PV配置為新的VG02,共128GB。將其中的一個1GB的PV配置為VG03。
1.4配置磁帶機
1.4.1 配置磁帶機
1、 添加磁帶機驅動程序tape
2、 連接核心並重新啟動系統
3、 使用磁帶機設備
tar cvf /dev/rmt/0m /etc/*
1.4.2 配置磁帶庫
1、 添加磁帶庫驅動程序shrgr
2、 連接核心並重新啟動系統
3、 查看磁帶庫設備
ll /dev/ac/*
1.5配置網路
1.5.1使用sam配置網卡
samNetwork ConfigrationIP Address on network devices
選擇該選項之後會出現網路設備的列表,可以選擇在某個設備上配置網路地址或禁止該設備(disable)。
1.5.2 手工配置網卡
編輯/etc/rc.config.d/netconf文件,更改其中的網卡的IP地址。
Lan0
IP=192.168.1.10
SUBNET=255.255.255.0
1.5.3 添加啟動靜態路由
1、 生成文件/sbin/init.d/route
#more /sbin/init.d/route
route add default 192.168.3.1
2、 生成連接文件
ln -s /sbin/init.d/route /sbin/rc2.d/S750route
3、 查看路由信息
netstat -r
1.5.4 配置bootp遠程啟動協議
1、 搜索系統中的網卡
#/usr/bin/lanscan
#ifconfig lan0
2、 備份原始文件
#cp /etc/bootptab /etc/bootptab.bak
3、 編輯/etc/bootptab文件
#/usr/bin/vi /etc/bootptab
add a similar entry for each system to be served by this bootp serverr
CRCT2:\
Ht=ether:\
Vm=rfc1048:\
Ha=080009000000:\
Ip=192.168.1.11
Hn:\
Bf=lif2021.bin:\
4、 當CRCT1啟動時按空格鍵中斷其啟動過程
進入Main Menu狀態,鍵入bo lan.192.168.1.10
interact with IPL (Y,N,or Cancel)?N
接下來就是遠程啟動的過程。
一.Raid定義
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獨立冗餘磁碟陣列)技術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87年
提出,最初是為了組合小的廉價磁碟來代替大的昂貴磁碟,同時希望磁碟失效時不會使對數據的訪問受損
失而開發出一定水平的數據保護技術。RAID就是一種由多塊廉價磁碟構成的冗餘陣列,在操作系統下是作
為一個獨立的大型存儲設備出現。RAID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碟的優勢,可以提升硬碟速度,增大容量,
提供容錯功能夠確保數據安全性,易於管理的優點,在任何一塊硬碟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工作,
不會受到損壞硬碟的影響。
二、RAID的幾種工作模式
1、RAID0
即Data Stripping數據分條技術。RAID 0可以把多塊硬碟連成一個容量更大的硬碟群,可以提高磁
盤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沒有冗餘或錯誤修復能力,成本低,要求至少兩個磁碟,一般只是在那些對數
據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才被使用。
(1)、RAID 0最簡單方式
就是把x塊同樣的硬碟用硬體的形式通過智能磁碟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統中的磁碟驅動程序以軟體的方
式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立的邏輯驅動器,容量是單獨硬碟的x倍,在電腦數據寫時被依次寫入到各磁碟
中,當一塊磁碟的空間用盡時,數據就會被自動寫入到下一塊磁碟中,它的好處是可以增加磁碟的容量。
速度與其中任何一塊磁碟的速度相同,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塊磁碟出現故障,整個系統將會受到破壞,可靠
性是單獨使用一塊硬碟的1/n。
(2)、RAID 0的另一方式
是用n塊硬碟選擇合理的帶區大小創建帶區集,最好是為每一塊硬碟都配備一個專門的磁碟控制器,在
電腦數據讀寫時同時向n塊磁碟讀寫數據,速度提升n倍。提高系統的性能。
2、RAID 1
RAID 1稱為磁碟鏡像:把一個磁碟的數據鏡像到另一個磁碟上,在不影響性能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證
系統的可靠性和可修復性上,具有很高的數據冗餘能力,但磁碟利用率為50%,故成本最高,多用在保存
關鍵性的重要數據的場合。RAID 1有以下特點:
(1)、RAID 1的每一個磁碟都具有一個對應的鏡像盤,任何時候數據都同步鏡像,系統可以從一組
鏡像盤中的任何一個磁碟讀取數據。
(2)、磁碟所能使用的空間只有磁碟容量總和的一半,系統成本高。
(3)、只要系統中任何一對鏡像盤中至少有一塊磁碟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數量的硬碟出現問
題時系統都可以正常運行。
(4)、出現硬碟故障的RAID系統不再可靠,應當及時的更換損壞的硬碟,否則剩餘的鏡像盤也出現
問題,那麼整個系統就會崩潰。
(5)、更換新盤後原有數據會需要很長時間同步鏡像,外界對數據的訪問不會受到影響,只是這時
整個系統的性能有所下降。
(6)、RAID 1磁碟控制器的負載相當大,用多個磁碟控制器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RAID0+1
把RAID0和RAID1技術結合起來,數據除分布在多個盤上外,每個盤都有其物理鏡像盤,提供全冗餘能
力,允許一個以下磁碟故障,而不影響數據可用性,並具有快速讀/寫能力。RAID0+1要在磁碟鏡像中建立
帶區集至少4個硬碟。
4、RAID2
電腦在寫入數據時在一個磁碟上保存數據的各個位,同時把一個數據不同的位運算得到的海明校驗碼
保存另一組磁碟上,由於海明碼可以在數據發生錯誤的情況下將錯誤校正,以保證輸出的正確。但海明碼
使用數據冗餘技術,使得輸出數據的速率取決於驅動器組中速度最慢的磁碟。RAID2控制器的設計簡單。
5、RAID3:帶奇偶校驗碼的並行傳送
RAID 3使用一個專門的磁碟存放所有的校驗數據,而在剩餘的磁碟中創建帶區集分散數據的讀寫操作
。當一個完好的RAID 3系統中讀取數據,只需要在數據存儲盤中找到相應的數據塊進行讀取操作即可。但
當向RAID 3寫入數據時,必須計算與該數據塊同處一個帶區的所有數據塊的校驗值,並將新值重新寫入到
校驗塊中,這樣無形雖增加系統開銷。當一塊磁碟失效時,該磁碟上的所有數據塊必須使用校驗信息重新
建立,如果所要讀取的數據塊正好位於已經損壞的磁碟,則必須同時讀取同一帶區中的所有其它數據塊,
並根據校驗值重建丟失的數據,這使系統減慢。當更換了損壞的磁碟後,系統必須一個數據塊一個數據塊
的重建壞盤中的數據,整個系統的性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RAID 3最大不足是校驗盤很容易成為整個系統
的瓶頸,對於經常大量寫入操作的應用會導致整個RAID系統性能的下降。RAID 3適合用於資料庫和WEB服
務器等。
6、 RAID4
RAID4即帶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RAID4和RAID3很象,它對數據的訪問是按數據塊進行的,也
就是按磁碟進行的,每次是一個盤,RAID4的特點和RAID3也挺象,不過在失敗恢復時,它的難度可要比
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設計難度也要大許多,而且訪問數據的效率不怎麼好。
7、 RAID5
RAID 5把校驗塊分散到所有的數據盤中。RAID 5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演算法,可以計算出任何一個帶區校
驗塊的存放位置。這樣就可以確保任何對校驗塊進行的讀寫操作都會在所有的RAID磁碟中進行均衡,從而
消除了產生瓶頸的可能。RAID5的讀出效率很高,寫入效率一般,塊式的集體訪問效率不錯。RAID 5提高
了系統可靠性,但對數據傳輸的並行性解決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設計也相當困難。
8、RAID6
RAID6即帶有兩種分布存儲的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碟結構,它是對RAID5的擴展,主要是用於要求數據
絕對不能出錯的場合,使用了二種奇偶校驗值,所以需要N+2個磁碟,同時對控制器的設計變得十分復雜
,寫入速度也不好,用於計算奇偶校驗值和驗證數據正確性所花費的時間比較多,造成了不必須的負載,
很少人用。
9、 RAID7
RAID7即優化的高速數據傳送磁碟結構,它所有的I/O傳送均是同步進行的,可以分別控制,這樣提高
了系統的並行性和系統訪問數據的速度;每個磁碟都帶有高速緩沖存儲器,實時操作系統可以使用任何實
時操作晶元,達到不同實時系統的需要。允許使用SNMP協議進行管理和監視,可以對校驗區指定獨立的傳
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連接多台主機,當多用戶訪問系統時,訪問時間幾乎接近於0。但如果系統斷電
,在高速緩沖存儲器內的數據就會全部丟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RAID7系統成本很高。
10、 RAID10
RAID10即高可靠性與高效磁碟結構它是一個帶區結構加一個鏡象結構,可以達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這
種新結構的價格高,可擴充性不好。
11、 RAID53
RAID7即高效數據傳送磁碟結構,是RAID3和帶區結構的統一,因此它速度比較快,也有容錯功能。但價格
十分高,不易於實現。
三、應用RAID技術
要使用磁碟RAID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就是RAID適配卡,通過RAID適配卡插入PCI插槽再接上硬碟
實現硬碟的RAID功能。第二種方式就是直接在主板上集成RAID控制晶元,讓主板能直接實現磁碟RAID。這
種方式成本比專用的RAID適配卡低很多。
此外還可以用2k or xp or linux系統做成軟raid.
個人使用磁碟RAID主要是用RAID0、 RAID1或RAID0+1工作模式。
③ DELL伺服器如何重裝系統
兩種情況,不帶RAID卡的伺服器,直接光碟機安裝;
帶raid卡的伺服器,2003這些要載入驅動,用伺服器自帶的引導盤引導安裝,或者用軟碟機載入驅動安裝。引導盤安裝會吧伺服器硬碟的數據全部清除,請謹慎。
④ 伺服器電腦怎麼裝系統
當我們需要一台伺服器為我們工作的時候,硬體條件是必須的,就是伺服器本身,而讓伺服器工作起來的,則是軟體,也就是系統。那麼伺服器如何安裝操作系統呢?可能電腦的用戶們了解更多的是電腦系統的安裝吧。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怎麼安裝伺服器系統。
相對於普通PC來說,伺服器有很多優點,比如在工作上的效率會比PC高出許多,但也有一些缺點其中的伺服器系統的安裝有時候缺乏人性化就是原因之一了。第一次安裝伺服器系統,會遇到很多麻煩,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安裝伺服器的系統的方法。
伺服器如何安裝系統
首先是設置bois,對應你伺服器的bois設置將光碟優先啟動,然後重啟,插入帶有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系統的光碟
伺服器系統
伺服器系統電腦圖解-1
屏幕上出現提示:Press any key to boot from CD...
立即按鍵盤上的任意一個鍵
伺服器
伺服器電腦圖解-2
等待,畫面出現安裝提示的時候,按下回車
伺服器
伺服器電腦圖解-3
選擇分區,若是尚未分區的話,按下鍵盤C
安裝系統
安裝系統電腦圖解-4
選擇默認第一個選項,回車
安裝系統
安裝系統電腦圖解-5
格式化完畢,開始安裝
伺服器
伺服器電腦圖解-6
安裝完畢,回車重啟伺服器
伺服器
伺服器電腦圖解-7
重啟過程中看到熟悉的啟動畫面
伺服器系統
伺服器系統電腦圖解-8
之後有需要你輸入產品的密鑰
伺服器系統
伺服器系統電腦圖解-9
配置連接數,根據服務的人數而定
伺服器
伺服器電腦圖解-10
設置完密碼和日期之後,設置網路,選擇典型,下一步
伺服器
伺服器電腦圖解-11
選擇否定選項,然後下一步
伺服器
伺服器電腦圖解-12
此後等待系統安裝完畢即可,輸入用戶名密碼即可登錄
以上就是安裝伺服器的系統的方法
⑤ 電腦怎麼在原有的系統上安裝系統
這種情況是可以覆蓋系統,還有裝雙系統,也可以在虛擬機安裝系統,以網路的解釋如下:
覆蓋安裝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安裝,覆蓋安裝會修復軟體的錯誤。所謂覆蓋安裝就是不管原文件如何。再用這個安裝程序安裝一遍,地址路徑要一致。這種安裝就叫覆蓋安裝。
雙系統在安裝的時候,兩個系統是分別裝在不同的分區內,後安裝的系統不會覆蓋前一個系統。而且每個單獨的系統都有自己的分區格式,不會造成沖突的。安裝了雙系統後,在啟動的時候,有一個多重啟動的選擇菜單,可以選擇進入那個操作系統。當前狀態下,只有一個系統是在運行的,不能隨意的切換。如果想要進入另外一個,就要重新啟動,重新選擇。
虛擬機是指安裝了虛擬機軟體的機器。在普通的PC或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上安裝虛擬機軟體,然後再通過虛擬機軟體安裝新的操作系統來虛擬一個或多個運行環境。這個過程稱為虛擬機裝系統。
那麼舉例給說明一下覆蓋安裝。方法如下:
1,下載WIN7鏡像到非系統盤,比如D盤,然後把鏡像解壓到新建的GHO文件夾里
7,在這里,彈出安裝前最後一個確認窗口,仔細看一看,如果確定都選擇好了,就可以點按「確定」,安裝開始。
8,這時會將GHO中的系統文件復制到C盤,復制幾個G的文件會需要一定時間,請耐心等一等。
9,等復制完成後,彈出提示」請重啟動計算機進入安裝階段「,點」是「,電腦馬上重啟,這時就可以拔出U盤了,如果是UEFI BIOS,會仍從硬碟啟動,如果是老式BIOS,就必須進入BIOS中,把從U盤啟動改為從硬碟啟動。
10,重新從硬碟啟動後,進入電腦,就會開始安裝系統,如配置開始菜單,注冊組件等等,整個安裝過程所需要的時間會更長,一定要耐心等待。
⑥ 如何給做過陣列的伺服器重新安裝系統
如果您沒有經過任何的RAID的改動,那麼,無論是什麼RAID,如果是HP\IBM的Server,請使用伺服器自帶的引導盤啟動安裝系統,會預先幫您部署好所有的伺服器硬體驅動(包括raid)。
如果是聯想或者其他的,也可以到官方網站上下載到最新的引導文件。
磁碟陣列(RAID)並不深奧,請把它理解成一個需要驅動的硬碟即可,windows2008 server R2甚至可以直接從光碟引導啟動並安裝,因為2008 R2已經集成了大部分的RAID驅動了。
伺服器的鏡像恢復,建議使用高端的系統恢復,如symantec back exec系列,普通的GHOST是無法載入包括RAID信息在內的諸多伺服器硬體驅動的。
⑦ 伺服器一個硬碟裝兩個系統怎麼裝
在一塊硬碟上裝2個獨立的系統,方法如下:
1、硬碟分區,最少分成2個區。例如C盤與D盤。
2、正常在C盤安裝第一個系統,例如xp。
3、用ghost安裝第二個系統例如win8到D盤。
4、運行軟體ntbootautofix。自動修復啟動界面
⑧ 伺服器重裝系統步驟
1.確定伺服器品牌,現在市場上主流伺服器IBM、HP、DELL、聯想、華碩等,然後將伺服器自帶的Server Guide 引導盤放在光碟機進行引導,設置伺服器語言,raid及引導程序。
2.查看伺服器的光碟機類型,是CD還是DVD。如果是DVD則沒有多大問題,如果是CD光碟機,則不能讀取光碟,這時需要外接光碟機,FTP,HTTP等安裝方式。如果是老一點的伺服器基本上都是CD光碟機,例如IBM X365.基本上IBM的伺服器04年以前光碟機都是CD-ROM。
3.確定安裝方式,如果不能用外接光碟機,則採取FTP網路安裝方式咯。在此小弟以自身安裝伺服器為例。伺服器型號:IBM X365;光碟機:CD-ROM;磁碟做的raid1.由於小弟第一次碰這么古老的伺服器,想著肯定和現在市場上的新款伺服器沒多大區別,沒想到一個伺服器折騰了兩天,廢話不多說了,切入正題。
a.直接塞入RHEL 5.5的系統盤,重啟伺服器,發現不引導。又嘗試了幾遍,還是不引導。
b.這時懷疑是不是系統盤不能引導,或者光碟機壞掉有問題(因為伺服器上的第一啟動項是光碟機嘛,就不需要改Bios,如果改了bios,系統安裝完成後第一啟動項設為光碟機引導,第二啟動項設為硬碟引導)。就將系統盤在PC上安裝,發現沒有任何問題,確定系統盤沒有問題。接下來則測試光碟機了,將Server Guide引導盤放在光碟機里,發現能夠正常引導,說明光碟機是正常的。於是就上網查看伺服器的型號,才發現IBM X365的光碟機是CD-ROM,不支持DVD格式。然後採用外接光碟機引導安裝操作系統,RHEL在安裝過程中要檢測光碟機,有下面幾個安裝方式:Local cd-rom;FTP;HTTP;hard disk。於是就選擇了Local cd-rom,伺服器就彈出了自身的光碟機,未能檢測到外接光碟機。由於安裝伺服器的時候要求將磁碟格式掉,不能選擇hard disk,那就只能選擇FTP網路安裝了。
4.確定了安裝方式之後,在個人PC上用Server-U搭建了一個FTP伺服器,設置FTP的目錄,連接方式。將RHEL 5.5的系統盤放入光碟機拷貝到D盤下的FTP的子目錄Linux下。搭建好FTP伺服器之後,匿名登錄然後在本地上測試,在Server-U伺服器上查看連接記錄,證明FTP是好的就OK了。目錄結構如下所示:
6.根據提示安裝linux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