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需要一台雲伺服器
⑴ 本人學生,打算購買伺服器,做一個小型網站,雲伺服器需要什麼配置的呢
學生買雲伺服器就不用太高配置了,小型網站用的CPU,內存和帶寬基礎款的產品就能滿足。
例如你要用騰訊雲伺服器進行搭建你的這個小網站,是對CPU、內存、帶寬等無特殊要求的Web服務,採用通用型S2/S3/S4/S5/SA1/SA2等實例就行,雲伺服器配置1核/1G/1M寬頻/50G雲硬碟(1核2G、2核4G等)都能滿足你的需求。
現在騰訊雲推出的活動,1核2G1M帶寬低至99元/年,303元/3年。
而你頁面上含有較多圖像/視頻的網站、應用,就需要,選擇使用騰訊雲對象存儲服務(COS)來實現大容量數據的低成本存儲;使用騰訊雲負載均衡服務(CLB)和內容分發網路(CDN)來提高可用性,降低延時和帶寬成本。4核/8G/5M寬頻/50G雲硬碟就是最低配置了。
其他更高的配置估計你用不到,另外騰訊雲的客戶服務還不錯,有什麼問題可以發工單,實在打緊急電話也行。
⑵ 怎樣選擇雲伺服器的配置
選擇雲伺服器的配置的話就要主要參考這幾個因素:CPU,內存,硬碟,帶寬,線路,操作系統和地區。下面分別說一下:
CPU就代表了雲伺服器的運算能力,如果網站流量較大,如果網站流量較大,動態頁面比較多,建議選擇2核以上CPU,而且目前的雲計算廠商提供雲伺服器的配置還可以隨時增加,也就是當你覺得業務量增長了,需要更強的運算能力了,那麼就可以直接在官網上進行資源擴充。
內存是數據的中轉站,也是決定網站打開速度的重要因素,內存越大,可用緩存越大,打開速度也就越快。根據你網站的規模選擇合適配置的空間,假如是一般的個人博客,或者企業展示網站類,就可以選小一點的,若是商城類,新聞類就要相對大一點的空間,針對於各種應用場景,需要採取不同規格的配置,總之,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硬碟是存儲數據的地方,硬碟的大小要根據網站的數據大小決定,在選擇時應該考慮到剩餘空間。另外硬碟的I/O讀取速度直接決定文件讀取的快慢,雲伺服器硬碟的讀取速度比其他網站快很多,一般情況下都夠用。
根據網站的性質選擇合適的帶寬,看你的網站類型、結構和訪問量等指標或者預計,一般新的網站,圖片不多,也做了處理的,有2M足夠了。帶寬只要真實,不用多,夠用,合適就好;或者,先選擇2M,不夠再加,這樣比較穩妥。如果是普通的網站。比如文字網站,圖片網站,論壇等,佔用的帶寬非常小。5000的訪問量可能也佔用不到2M的帶寬。如果是視頻,下載等為主的網站。可能幾百個人同時在線都需要佔用10M以上的帶寬。
操作系統的選擇和個人的熟悉情況和網站具體情況有關,對哪種操作系統比較了解就選擇哪種操作系統,另外windows系統對asp程序支持較好,不過佔用內存較多,而Linux系統對php程序比較友好,更省內存,並且有的程序可能只支持某個操作系統。現在比較主流的雲伺服器,像阿里雲的ECS就提供的各個版本的操作系統的鏡像,還能非常便捷地獲取由雲市場提供的各種應用軟體的鏡像和工具等,甚至可以實現免安裝和一鍵部署。
線路的選擇對於我們來說有的時候十分糾結。如果我們是針對於本地用戶,那麼我們本來可以選擇單線路的伺服器,但是雙線伺服器的優勢一般在於雙IP,並且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寬頻有電信、網通不同的。
地區,即雲伺服器所在地區,最好選擇在你目標用戶所在的區域內,這樣網站等打開速度更快。最好選擇的雲服務提供商有能力在多地部署數據中心,這樣可以提供更好的容災性還能幫助降低訪問網站的網路時延。
最後總結:雲伺服器的配置選擇,和網站或應用的類型、訪問量、數據量大小、程序質量等因素有關,建議和網站或應用的開發技術人員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業務場景的配置。 如果沒有技術人員可提供建議,不妨參考雲伺服器廠商提供的配置方案,像1核1GB 1M的入門型適用於個人網站初始階段;1核 2GB 1M的基礎型適合流量適中的網站應用,或簡單開發環境、代碼存儲庫等。另外,像阿里雲還有專門針對網站、電商、游戲、移動app等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供參考。
相信在未來,更多的網站會選擇上雲,雲伺服器的作用和價值也會更大地顯現出來。
⑶ 我是個新手想學做網站想買個雲伺服器來練習練習 雲伺服器最便宜要多少錢啊
低配一千多。你還得會環境配置和網站創建FTP配置。不然還得花幾百塊
⑷ 雲伺服器是什麼,要怎麼使用
一、用來放網站
網站伺服器的應用通常是最常見的,按規模可以根據網站的日均PV區分,按類型可以區分為門戶類網站、企業類網站、個人網站、交易型網站、論壇、博客等。
網站應用伺服器的部署流程如下:在雲伺服器上部署網站前,首先必須確保您有雲伺服器的管理許可權,或者是雲伺服器的空間和介面程序。
二、辦公系統應用雲伺服器
隨著電腦在辦公中的需求越來越重要,辦公軟體也成為了企業必須具備的基本軟體應用。辦公軟體的種類非常多,應用最多的主要是OA、ERP、CRM、企業郵箱等,這些辦公軟體在雲伺服器上的部署是大致相同的。
三、資料庫應用雲伺服器
隨著IT行業應用部署規模的日益增大,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雲伺服器作為單獨的資料庫應用伺服器,用雲伺服器安裝資料庫服務。
四、 渲染和視頻轉碼
電影渲染是非常費時間的,渲染的時間越長,越能保證畫面的真實感,而雲伺服器正好適用於渲染,據了解,《哪吒》需要渲染的總幀數高達289077幀,一台雲伺服器每次只能渲染一幀,而一幀完成渲染的時間可能要十幾二十小時,這種大工程,肯定不會只有一台雲伺服器來渲染,而是同時有幾千台的雲伺服器不眠不休的高效工作。而小工程的渲染,比如設計師在作圖的時候,3D建模的圖,也會需要渲染,如果嫌自己電腦太慢,不妨開一台雲伺服器幫你完成,即開即用,用完就刪除資源,很方便的。
⑸ 新手入門:雲伺服器和傳統伺服器的區別
雲伺服器是從傳統獨立伺服器虛擬出來的,應用都是一樣的,本質區別就是雲伺服器是虛擬出來的,是看不到的。傳統獨立伺服器是放在機房中,獨立存在的!
⑹ 最近想搭建個人網站,准備入手一台雲伺服器,但犯了選擇困難症
目前中國雲服務市場最炙手可熱的品牌當屬阿里雲和騰訊雲了,以這兩家公司的技術與資金背景,在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上基本沒有太大差異了,作為一個小站長來說,入手一台低端配置即可,哪家便宜就往哪家跑...為了解答這個問題,特意去他們官網轉了一圈,正好趕上兩家都在做促銷活動,對比了下兩家在1核1G配置的價格,阿里雲要30元,騰訊雲要19元...想入手的趁早吧,都是限時活動!
⑺ 如何選擇雲伺服器
互聯網時代,不管是創業公司還是已成熟的公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利用現有的互聯網資源快速高效向用戶展示互聯網思維,滿足用戶的需求。不管是一個網站或一款APP,公司需要有一個自己的伺服器,在開發測試階段還是最終上線的階段,一台高性能、安全、高效的伺服器是很關鍵的因素。
那麼,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雲伺服器呢?
查詢雲伺服器的PING值
這方面對於雲伺服器新手來說操作十分簡單也易懂。就如,在一台電腦上PING雲廠商的網址,最後得出的是直觀的反應速度時間,反饋得越快就說明這個伺服器的性能在速度方面是有優勢的。
雲伺服器的帶寬性能
一般用戶容易把雲廠商提供的帶寬與家裡使用的帶寬混淆,但其實是不一樣的,雲廠商給的帶寬資源費用很高,並且網路效果會影響整個網站和APP的性能。所以用戶在選擇前可以先注意雲廠商提供什麼樣的寬頻服務,一種是公有雲,大部分是共享帶寬;還有一種混合雲和私有雲,提供私有網路寬頻,選擇哪個主要還是要看公司具體需求。
雲伺服器的硬碟性能
雲廠商提供的硬碟一般分兩種類型,性能型和存儲型硬碟。一般情況下,性能型讀寫速度非常快,價格也非常昂貴,空間也很大,也不一定用得上,適合對I/O讀寫有著密集型要求的用戶使用。
穩定性
如今大部分網站/APP的用戶量和PV是用戶認同與否的直觀體現,因此如果說當用戶網站/APP很高的訪問量的時候,機器卻不穩定,經常宕機的話,那樣他們一定別無他法,急需一個能保證穩定性的機器。
安全保障
雲服務可以給我們提供什麼安全的保障,比如說防火牆,埠保護,24小時流量監控這些東西。
資費的情況
不同的雲收費方式都不一樣,但是整體來說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按月或者是包月包年,一種就是按時或者是按分按秒。後一種方式傾向於創業或者是說從中小型這些公司選擇,創業公司或者是中型的公司,用戶增長不是很穩定,不一定需要很高的配置。但是後期用戶增長上來之後,用戶可以根據雲的那些特點,靈活增加配置,相對來說比較劃算。
總的來說,不管是哪個方面,每個企業還是應該從自身的需求出發,要求雲服務商提供適合自己行業特點的雲計算服務。相信以上知識能幫助您在選擇伺服器時做出更正確的判斷,在這里,小編要向您榮譽推薦:
壹動雲伺服器
簡單高效、處理能力可彈性伸縮
幫助您快速構建更穩定、安全的應用
提升運維效率,降低 IT 成本
使您更專注於核心業務創新。
功能:
【計算】雲伺服器提供豐富的實例規格(CPU、內存)和帶寬、存儲盤選擇,還可隨時不停機升級帶寬,5分鍾內停機升級 CPU 和內存,支撐業務的持續發展。
【快照】快照功能可以便捷的把當前雲伺服器數據快速備份,或用快照快速還原數據,提高雲伺服器數據安全性。
【鏡像】豐富的鏡像系統幫助您快速建立適合的伺服器,您可以把配置好的雲伺服器系統做成鏡像使用,免去配置多個同樣雲伺服器或者重裝系統時候的重復工作。
【管理】用戶可通過後台操作,簡單高效的自主管理雲伺服器
優勢:
【靈活部署】完全按秒計費;10秒完成伺服器開通;10秒停機升/降伺服器配置;6秒不停機調整帶寬
【穩定可靠】全冗餘硬體基礎架構,99.99%硬體可靠性;所有數據多個副本,99.9999%數據可用性
【彈性擴展】多種雲產品無縫鏈接;根據業務需要持續不中斷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卓越性能】僅1.5%虛擬化性能損耗;僅1虛2的低虛擬化比率
⑻ 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雲伺服器
選擇雲伺服器之前,群英提醒要留意好以下幾個要點:
1.CPU:如果網站訪問流量較大,動態頁面比較多,建議選擇2核以上的CPU。
2.內存:內存越大,則可用緩存越大,打開速度越快,建議選擇2G以上的內存。
3.硬碟:硬碟的大小要根據網站的大小來決定,在選擇時應該考慮留一部分的剩餘空間。
4.帶寬:帶寬越大,訪問速度越快,支持訪問人數也就越多,網站應用這類型的網站,至少要2M以上的帶寬。
5.操作系統:在選擇操作系統時,對哪種操作系統比較了解就選擇哪種操作系統,windows系統對asp程序支持較好,不過佔用內存較多;而Linux系統對php程序支持較好,更省內存。
6.機房位置和線路:機房位置的選擇要根據網站針對的用戶是全國性、本地還是海外,從而來選擇本地機房、國內機房或海外機房。另外還要根據網站的訪問量來選擇單線或雙線線路。
7.購買時長:可自由選擇月付、季度付或年付等,購買時間越長越劃算。
8.售後服務:能否提供7*24小時的全天候服務至關重要,因為決定了網站能否持續、穩定、安全運行。
⑼ 怎麼選擇雲伺服器配置
雲伺服器的配置規格影響價格,也直接決定了它的計算能力和特點,是在采購時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選雲伺服器配置,看這三個維度
雲伺服器的配置規格主要取決於類型、代別、實例大小三個最重要的維度。
維度一:類型
雲伺服器的「類型」或「系列」,是指具有同一類設計目的或性能特點的雲伺服器類別。
通常來說,雲廠商會提供通用均衡型、計算密集型、內存優化型、圖形計算型等常見的雲伺服器類型。這些類型對應著硬體資源的某種合理配比或針對性強化,方便你在面向不同場景時,選擇最合適的那個型號。
vCPU 數和內存大小(按GB計算)的比例,是決定和區分雲伺服器類型的重要依據之一。
通用均衡型的比例通常是1:4,如2核8G,這是一個經典搭配,可用於建站、應用服務等各種常見負載,比如作為官網和企業應用程序的後端伺服器等。
如果 vCPU 和內存比是1:2,甚至1:1,那就是計算密集型的范疇,它可以用於進行科學計算、視頻編碼、代碼編譯等計算密集型負載。
比例為1:8及以上,就被歸入內存優化型,比如8核64G的搭配,它在資料庫、緩存服務、大數據分析等應用場景較為常見。
圖形計算型是帶有GPU能力的虛擬機,一般用於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隨著 AI的火熱,這類機器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研發和生產環境中。
在主流雲計算平台上,常常使用字母縮寫來表達雲伺服器的系列。比如,AWS 的通用型是M系列,阿里雲的內存優化型為R系列,Azure的計算優化型為F系列。
https://www.wy.cn/computing/wcloud/all?utm_source=wemedia
⑽ 有哪些免費的雲伺服器
雲伺服器基本上都是要收費的。
雲伺服器(Elastic Compute Service, ECS)是一種簡單高效、安全可靠、處理能力可彈性伸縮的計算服務。其管理方式比物理伺服器更簡單高效。用戶無需提前購買硬體,即可迅速創建或釋放任意多台雲伺服器。雲伺服器幫助您快速構建更穩定、安全的應用,降低開發運維的難度和整體IT成本,使您能夠更專注於核心業務的創新。雲伺服器的業內名稱其實叫做計算單元。所謂計算單元,就是說這個伺服器只能算是一個人的大腦,相當於普通電腦的CPU,裡面的資源都是有限的。
你要獲得更好的性能,解決辦法一是升級雲伺服器,二是將其它耗費計算單元資源的軟體部署在對應的雲服務上。例如資料庫有專門的雲資料庫服務、靜態網頁和圖片有專門的文件存儲服務。而且雲伺服器不是說就便宜了,相反會比一般的VPS都貴。為什麼?因為它相對於來說,擴展比較方便。雲伺服器是網站做大了、有很高收入的時候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