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所在的伺服器服務層次
1. 在TCP/IP體系結構中,TCP和IP所提供的服務層次分別為()。
TCP UDP協議在運輸層
IP協議在網路層
2. IP地址分為幾類
IP地址根據網路ID的不同分為5種類型,A類地址、B類地址、C類地址、D類地址和E類地址。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 地址范圍從1.0.0.0 到126.0.0.0。可用的A類網路有126個,每個網路能容納1億多個主機。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由2個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個位元組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地址范圍從128.0.0.0到191.255.255.255。可用的B類網路有16382個,每個網路能容納6萬多個主機 。
3、 C類IP地址
一個C類IP地址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范圍從192.0.0.0到223.255.255.255。C類網路可達209萬余個,每個網路能容納254個主機。
4、 D類地址用於多點廣播(Multicast)。
D類IP地址第一個位元組以「lll0」開始,它是一個專門保留的地址。它並不指向特定的網路,目前這一類地址被用在多點廣播(Multicast)中。多點廣播地址用來一次定址一組計算機,它標識共享同一協議的一組計算機。
5、 E類IP地址
以「llll0」開始,為將來使用保留。 全零(「0.0.0.0」)地址對應於當前主機。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
(2)ip所在的伺服器服務層次擴展閱讀:
在IP地址3種主要類型里,各保留了3個區域作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圍如下:
A類地址:10.0.0.0~10.255.255.255
B類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類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A類地址的第一組數字為1~126。注意,數字0和 127不作為A類地址,數字127保留給內部回送函數,而數字0則表示該地址是本地宿主機,不能傳送。B類地址的第一組數字為128~191。C類地址的第一組數字為192~223。
1、A類地址
A類地址的表示範圍為:0.0.0.0~126.255.255.255,默認網路掩碼為:255.0.0.0;A類地址分配給規模特別大的網路使用。A類網路用第一組數字表示網路本身的地址,後面三組數字作為連接於網路上的主機的地址。分配給具有大量主機(直接個人用戶)而區域網絡個數較少的大型網路。
2、B類地址
B類地址的表示範圍為:128.0.0.0~191.255.255.255,默認網路掩碼為:255.255.0.0;B類地址分配給一般的中型網路。B類網路用第一、二組數字表示網路的地址,後面兩組數字代表網路上的主機地址。
3、C類地址
C類地址的表示範圍為:192.0.0.0~223.255.255.255,默認網路掩碼為:255.255.255.0;C類地址分配給小型網路,如一般的區域網和校園網,它可連接的主機數量是最少的,採用把所屬的用戶分為若乾的網段進行管理。
3. TCP/IP體系結構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務層次分別為什麼
TCP/IP協議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信協議的7層抽象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信。這7層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通訊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這4層分別為:
應用層:應用程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網路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傳輸層:在此層中,它提供了節點間的數據傳送,應用程序之間的通信服務,主要功能是數據格式化、數據確認和丟失重傳等。如傳輸控制協議(TCP)、用戶數據報包議(UDP)等,TCP和UDP給數據包加入傳輸數據並把它傳輸到下一層中,這一層負責傳送數據,並且確定數據已被送達並接收。
互連網路層:負責提供基本的數據封包傳送功能,讓每一塊數據包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不檢查是否被正確接收),如網際協議(IP)。
網路介面層(主機-網路層):接收IP數據報並進行傳輸,從網路上接收物理幀,抽取IP數據報轉交給下一層,對實際的網路媒體的管理,定義如何使用實際網路(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來傳送數據。
4. IP地址分為哪五大類
1、A類地址
A類地址第1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其它3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
A類地址范圍:1.0.0.1—126.155.255.254
A類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10.X.X.X是私有地址(所謂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聯網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區域網絡中的地址)。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環測試用的。
2、B類地址
B類地址第1位元組和第2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其它2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
B類地址范圍:128.0.0.1—191.255.255.254。
B類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169.254.X.X是保留地址。
3、C類地址
C類地址第1位元組、第2位元組和第3個位元組為網路地址,第4個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另外第1個位元組的前三位固定為110。
C類地址范圍:192.0.0.1—223.255.255.254。
C類地址中的私有地址:192.168.X.X是私有地址。
4、D類地址
D類地址不分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它的第1個位元組的前四位固定為1110。
D類地址范圍:224.0.0.1—239.255.255.254
5、E類地址
E類地址也不分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它的第1個位元組的前五位固定為11110。
E類地址范圍:240.0.0.1—255.255.255.254
A類保留給政府機構,B類分配給中等規模的公司,C類分配給任何需要的人,D類用於組播,E類用於實驗。A類、B類、和C類這三類地址用於TCP/IP節點,其它兩類D類和E類被用於特殊用途。
(4)ip所在的伺服器服務層次擴展閱讀
A、B、C三類IP地址的特徵:當將IP地址寫成二進制形式時,A類地址的第一位總是O,B類地址的前兩位總是10,C類地址的前三位總是110。
最初設計互聯網路時,為了便於定址以及層次化構造網路,每個IP地址包括兩個標識碼(ID),即網路ID和主機ID。
同一個物理網路上的所有主機都使用同一個網路ID,網路上的一個主機(包括網路上工作站,伺服器和路由器等)有一個主機ID與其對應。Internet委員會定義了5種IP地址類型以適合不同容量的網路,即A類~E類。
其中A、B、C3類由InternetNIC在全球范圍內統一分配,D、E類為特殊地址。
5. 伺服器Ip是什麼
你好,樓主
伺服器的IP是一種通信地址,在Internet上給主機編址的方式,也稱為網際協議地址。無論是伺服器還是個人pc,聯網都需要有IP地址,IP是主機之間唯一的識別,類似我們人類的身份證號碼。只要遵守IP協議,就可以與網際網路互聯互通。目前常見的IP是IPv4,如11.151.39.90這樣表示。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上忙,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聯系我。
6. IP地址是怎麼分配的
IP地址的分配有兩種情況:
1、靜態IP地址
2、動態IP地址
靜態IP地址:需要手工在終端上設置IP地址、掩碼、網關、DNS等信息。注意所有終端的IP地址不不能重復,如果重復就會出現IP地址沖突導致終端無法上網。所以就需要自己手中有一張IP地址分配表,需要手動維護。
動態IP地址:設置DHCP伺服器,由伺服器來動態自己給客戶端分發IP地址。客戶端需要設置DHCP獲取IP地址模式即可。這樣的設置,可以很好的管理IP地址的分配,給網路管理員管理IP地址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只需要登錄DHCP伺服器就可以看到那些地址以及分配出去了,那些還沒有。關於DHCP伺服器,可以自己架設(Windows ,Linux都可以)也可以在將DHCP功能設置在路由器中。
7. 簡要說明TCP/IP參考模型五個層次的名稱,各層的傳輸格式和使用的設備是什麼
TCP/IP參考模型是ARPANET及其後繼的網際網路使用的參考模型。其將協議分為:網路接入層、網際互連層、傳輸層以及應用層。
1.應用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上層,為用戶提供所需的各種服務,如FTP,Telnet,DNS,SMTP等。
2.傳輸層:傳輸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為應用層實體提供端到端通信功能,確保數據包的順序傳輸和數據的完整性。該層定義了兩個主要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TCP協議提供可靠的,面向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而UDP協議提供不可靠的無連接數據傳輸服務。
3.互聯網互聯層:互聯網互聯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主要解決從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問題。它包含通過網路邏輯傳輸的協議設計數據包。重點是重新給主機一個IP地址來完成主機的定址,它還負責在各種網路中路由數據包。
該層有三個主要協議:Internet協議(IP),Internet組管理協議(IGMP)和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ICMP)。 IP協議是Internetworking層中最重要的協議。它提供可靠的無連接數據報傳送服務。
4.網路接入層:網路接入層(即主機 - 網路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它負責監視主機和網路之間的數據交換。
實際上,TCP / IP本身並沒有定義該層的協議,但參與互連的每個網路都使用自己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然後與TCP / IP的網路接入層連接。地址解析協議(ARP)在此層(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上工作。
(7)ip所在的伺服器服務層次擴展閱讀: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異同點:
1. OSI參考模型和TCP / IP參考模型都使用分層結構,但OSI使用的七層模型和TCP / IP是四層結構。
2. TCP / IP參考模型的網路介面層實際上沒有真正的定義,但是是概念性描述。 OSI參考模型不僅分為兩層,而且每層的功能都非常詳細。即使在數據鏈路層,也分離媒體訪問子層以解決區域網中共享媒體的問題。
3. TCP / IP的網路互連層等同於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中的無連接網路服務。
4. OSI參考模型基本上類似於TCP / IP參考模型的傳輸層功能。它負責為用戶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通信服務,並且還從高層屏蔽底層網路的實現細節。
不同之處在於TCP / IP參考模型的傳輸層基於網路互連層,網路互連層僅提供無連接網路服務,因此面向連接的功能完全在TCP協議中實現,當然, TCP / IP的傳輸層還提供UDP等無連接服務;
相反,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基於網路層,它提供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服務,但傳輸層僅提供面向連接的服務。
5.在TCP / IP參考模型中,沒有會話層和表示層。事實證明,這兩層的功能可以完全包含在應用層中。
6. OSI參考模型具有高抽象能力,適用於描述各種網路。 TCP / IP是首先開發TCP / IP模型的協議。
7. OSI參考模型的概念明顯不同,但它過於復雜;雖然TCP / IP參考模型在服務,介面和協議之間的區別中不清楚,但功能描述和實現細節是混合的。
8. TCP / IP參考模型的網路介面層不是真實層; OSI參考模型的缺點是層數太多,劃分意義不大但增加了復雜性。
9.盡管OSI參考模型是樂觀的,但由於缺乏時間安排,該技術尚不成熟且難以實施;相反,雖然TCP / IP參考模型有許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它非常成功。
8. 伺服器IP、內網IP和外網IP有什麼聯系分別是怎樣獲得的
公網ip具有世界范圍的唯一性,而內網ip只在區域網內部具有唯一性。並且,一個區域網里所有電腦的內網IP是互不相同的,但共用一個外網IP。
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你所在學校的校名在整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但是你學校裡面的A棟大樓3層3號教室只有在你的校園內部才具有唯一性。別的學校也有A棟大樓3層3號教室。你只能跟快遞小哥說請幫我把包裹送到xx大學,而不能說請幫我把包裹送到A棟大樓3層3號教室。
在區域網中,每台電腦都可以自己分配自己的IP,但是這個IP只在區域網中有效。而如果你將電腦連接到互聯網,你的網路提供商的伺服器會為你分配一個IP地址,這個IP地址才是你在外網的IP。兩個IP同時存在,一個對內,一個對外。
(8)ip所在的伺服器服務層次擴展閱讀
內網和外網之間的通信(埠映射原理)
埠映射是 NAT 的一種,它將外網主機的 IP 地址的一個埠映射到內網中一台機器,提供相應的服務。當用戶訪問該 IP 的這個埠時,伺服器自動將請求映射到對應區域網內部的機器上。
A 電腦的 IP 是區域網 IP(192.168.31.11),這個 IP(192.168.31.11)是從路由器的 lan口分配的。當我們上網路的時候,經過路由器的 wan口,進行相應的IP、埠轉化:192.168.31.11:80 -> 10.221.0.24:8080,所以,從 wan口出去的地址為:10.221.0.24:8080。
最後,經過運營商,運營商那邊會做相應的埠映射(而且是動態埠映射),子網 IP(10.221.0.24:8080)轉化為公網 IP(128.0.0.1:8888),通過這個公網 IP 去訪問網路伺服器。
同理,B 的過程也是一樣。通過這樣的層層埠映射,最終保證地址(IP + 埠)的唯一性。A 和 B 訪問網路伺服器,盡管它們的區域網 IP 是一樣的,但是最終它們訪問網路的地址(IP + 埠)是唯一的,所以,網路伺服器回復時,原路返回時能夠區分到底給誰回。
9. 什麼是IP,IP的分類,IP地址伺服器
IP地址是在網路上分配給每台計算機或網路設備的32位數字標識。在Internet上,每台計算機或網路設備的IP地址是全世界唯一的。IP地址的格式是
xxx.xxx.xxx.xxx,其中xxx是
0
到
255
之間的任意整數。例如,每步站主機的IP地址是
219.134.132.131。
動態和靜態
IP地址的伺服器,叫做域名解析伺服器,英文簡稱是DNS。
10. 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DNS伺服器是什麼
IP地址的結構 要想理解什麼是子網掩碼,就不能不了解IP地址的構成。 互聯網是由許多小型網路構成的,每個網路上都有許多主機, 這樣便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的結構。 IP地址在設計時就考慮到地址分配的層次特點,將 每個 IP 地址 都 分割成 網路號和主機號 兩部分,以便於IP地址的定址操作。 IP地址的網路號和主機號各是多少位呢?如果不指定, 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網路號、哪些是主機號, 這就需要通過子網掩碼來實現。 什麼是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網掩碼只有一個 作用 , 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 子網掩碼的設定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與IP地址相同, 子網掩碼的長度也是32位,左邊是網路位,用二進制數字「1」 表示;右邊是主機位,用二進制數字「0」表示。 附圖所示的就是IP地址為「192.168.1.1」 和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的二進制對照。 其中,「1」有24個, 代表與此相對應的IP地址左邊24位是網路號;「0」有8個, 代表與此相對應的IP地址右邊8位是主機號。這樣, 子網掩碼就確定了一個IP地址的32位二進制數字中哪些是網路號 、哪些是主機號。這對於採用TCP/ IP協議的網路來說非常重要,只有通過子網掩碼, 才能表明一台主機所在的子網與其他子網的關系,使網路正常工作。 常用的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有數百種,這里只介紹最常用的兩種子網掩碼, 它們分別是「255.255.255.0」和「255.255. 0.0」。 1. 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的網路: 最後面一個數字可以在0~255范圍內任意變化, 因此可以提供256個IP地址。 但是實際可用的IP地址數量是256-2,即254個, 因為主機號不能全是「0」或全是「1」。 2. 子網掩碼是「255.255.0.0」的網路: 後面兩個數字可以在0~255范圍內任意變化, 可以提供2552個IP地址。 但是實際可用的IP地址數量是2552-2,即65023個。 IP地址的子網掩碼設置不是任意的。如果將子網掩碼設置過大, 也就是說子網范圍擴大,那麼,根據子網尋徑規則, 很可能發往和本地機不在同一子網內的目的機的數據, 會因為錯誤的判斷而認為目的機是在同一子網內,那麼, 數據包將在本子網內循環,直到超時並拋棄, 使數據不能正確到達目的機,導致網路傳輸錯誤; 如果將子網掩碼設置得過小, 那麼就會將本來屬於同一子網內的機器之間的通信當做是跨子網傳輸 ,數據包都交給預設網關處理,這樣勢必增加預設網關的負擔, 造成網路效率下降。因此,子網掩碼應該根據網路的規模進行設置。 如果一個網路的規模不超過254台電腦,採用「255.255. 255.0」作為子網掩碼就可以了, 現在大多數區域網都不會超過這個數字,因此「255.255. 255.0」是最常用的IP地址子網掩碼; 筆者見到的最大規模的中小學校園網具有1500多台電腦, 這種規模的區域網可以使用「255.255.0.0」。 默認子網掩碼 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如果給一個網卡指定IP地址, 系統會自動填入一個默認的子網掩碼。這是Windows 2000 Server為了節省用戶輸入時間自動產生的子網掩碼。比如, 區域網最常使用的IP地址「192.168.x.x」 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一般情況下, IP地址使用默認子網掩碼就可以了。 顧名思義,網關(Gateway) 就是一個網路連接到另一個網路的「關口」。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網關也有很多種。TCP/ IP協議里的網關是最常用的,在這里我們 所講的「網關」均指TCP/IP協議下的網關。 那麼網關到底是什麼呢? 網關實質 上是一個網路通向其他網路的IP 地址。 比如有網路A和網路B,網路A的IP地址范圍為「192. 168.1.1~192. 168.1.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網路B的IP地址范圍為「192.168.2.1~192. 168.2.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在沒有路由器的情況下,兩個網路之間是不能進行TCP/ IP通信的,即使是兩個網路連接在同一台交換機(或集線器)上, TCP/IP協議也會根據子網掩碼(255.255.255. 0)判定兩個網路中的 主機處在不同的網路 里。而要實現這 兩個網路 之間的通信,則必須通過網關。 如果網路A中的主機發現數據包的目的主機不在本地網路中, 就把數據包轉發給它自己的網關,再由網關轉發給網路B的網關, 網路B的網關再轉發給網路B的某個主機(如附圖所示)。 網路B向網路A轉發數據包的過程也是如此。所以說, 只有設置好網關的IP地址,TCP/ IP協議才能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相互通信。 那麼這個IP地址是哪台機器的IP地址呢? 網關的 IP 地址是具有 路由功能的設備的 IP 地址 ,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有路由器、 啟用了路由協議的伺服器(實質上相當於一台路由器)、 代理伺服器(也相當於一台路由器)。 什麼是默認網關 如果搞清了什麼是網關,默認網關也就好理解了。 就好像一個房間可以有多扇門一樣, 一台主機可以有多個網關。 默認網關的意思是一台主機如果找不到可用的網關, 就把數據包發給默認指定的網關,由這個網關來處理數據包。 現在主機使用的網關,一般指的是默認網關。 如何設置默認網關 一台電腦的默認網關是不可以隨隨便便指定的,必須正確地指定, 否則一台電腦就會將 數據包發給不是網關的電腦,從而無法與其他網路的電腦通信。 默認網關的設定有手動設置和自動設置兩種方式。 1. 手動設置 手動設置適用於電腦數量比較少、TCP/ IP參數基本不變的情況,比如只有幾台到十幾台 電腦。因為這種方法需要在聯入網路的每台電腦上設置「默認網關」 ,非常費勁, 一旦因為遷移等原因導致必須修改默認網關的IP地址, 就會給網管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不推薦使用。 在Windows 9x中,設置默認網關的方法是在「網上鄰居」上右擊, 在彈出的菜單中點擊 「屬性」,在網路屬性對話框中選擇「TCP/IP協議」,點擊「 屬性」,在「默認網關」 選項卡中填寫新的默認網關的IP地址就可以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默認網關必須是電腦自己所在的網段中的IP地址,而不能填寫其他 網段中的IP地址。 2. 自動設置 自動設置就是利用DHCP伺服器來自動給網路中的電腦分配IP地 址、子網掩碼和默認網關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旦網路的默認網關發生了變化時, 只要更改了DHCP伺服器中默認網關的設置, 那麼網路中所有的電腦均獲得了新的默認網關的IP地址。 這種方法適用於網路規模較大、TCP/ IP參數有可能變動的網路。 另外一種自動獲得網關的辦法是通過安裝代理伺服器軟體(如MS Proxy)的客戶端程序 來自動獲得,其原理和方法和DHCP有相似之處。由於篇幅所限, 就不再詳述了。 如果開始看路由知識的話,就會容易明白了, 進入命令行模式: c:\>route print 會有一條路由: 0.0.0.0 0.0.0.0 默認網關的IP 介面(機器的IP) 跳數 比如我的機器: 0.0.0.0 0.0.0.0 192.168.100.254 192.168.100.233 1 意思是:所有的需要轉發的數據包,都經過默認網關的IP(介面) 發送出去,當然返回也是從那裡經過 什麼是 DNS DNS 全名叫 Domain Name Server,中文俗稱「域名伺服器」,在說明 DNS Server 之前,可能要先說明什麼叫 Domain Name(域名)。正如上面所講, 在網上辨別一台電腦的方法是利用 IP地址,但是 IP用數字表示,沒有特殊的意義,很不好記,因此, 我們一般會為網上的電腦取一個有某種含義又容易記憶的名字, 這個名字我們就叫它「Domain Name"。 例如:對著名的YAHOO!搜索引擎來說, 一般使用者在瀏覽這個網站時,都會輸入 http://www. yahoo.com,很少有人會記住這台Server的 IP 是多少?所以 http://www.yahoo.com 就是YA HOO!站點的 Domain Name。 這正如我們在跟朋友打招呼時,一定是叫他的名字, 幾乎沒有人是叫對方身份證號碼的吧!但是由於在 Internet 上真實 辨認機器的還是IP,所以當使用者在瀏覽器中輸入Domain Name 後,瀏覽器必須先到一台有 Domain Name 和 IP 對應信息的主機去查詢這台電腦的 IP,而這台 被查詢的主機 ,我們稱它為 Domain Name Server,簡稱 DNS,例如:當你輸入 http://www.yahoo. com 時,瀏覽器會將 http://www.yahoo.com 這個名字傳送到離它最近的 DNS Server 去做辨認,如果查詢到結果,則會傳回這台主機的 IP地址,進而跟它發生連接,但如果沒有查詢到,就會出現類似 DNS NOT FOUND 等告警信息。所以一旦你的電腦的DNS Server 設置不正確,就好比是路標錯了, 電腦也就不知道該把信息送到哪裡。 由於ISP的撥號伺服器一般都有預設的DNS, 所以你可以不用設置DNS,如果你需要指定一台DNS, 你一定要了解這台DNS的准確IP( 比如福州的163用戶的DNS為202.101.98.55)。 DNS設置方法如下:在「控制面板」下打開「網路」里的「 TCP/IP"的「屬性」,在「DNS設置」欄目選擇「 啟用DNS",並將DNS的IP地址添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