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富雲伺服器
A. 閱讀材料,模仿示例對著名書法家王羲之作一簡要介紹
東晉大書家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山東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書史上一直把他父子二人並稱為「二王」。王羲之一家數子均諸書法,唯獨王獻之最具秉賦,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從而也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字在筆勢與氣韻上要超過其父,米芾稱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即是指在草書上的「一筆書」狂草。他還勸其父「改其體」,足見其書藝創造上的膽略,不愧被後世褒稱「小聖」。
誕生於「書聖」之家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東晉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過州主簿、秘書郎、長史,累遷建武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故人稱「大令」。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從獻之幼年起,王羲之便向他傳授書藝。據說,羲之曾經從背後掣拔其筆,試測他的筆力,嘆雲:「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可見王羲之很早就對他寄予厚望。傳為王羲之所撰的《筆勢論》雲:「告汝子敬,吾察汝書性過人,仍未閑規矩」,「今述《筆勢論》一篇,開汝之悟」,並「今書《樂毅論》一本」,「貽爾藏之」。獻之確實書性穎悟,不僅於技法上如此,而且能將意趣滲入書法中。相傳有一次獻之外出,見北館新塗的白色牆壁很乾凈,便取帚沾泥汁寫了方丈大的字,觀者如堵。羲之見而嘆美,問是誰作的,眾人答雲:「七郎。」
王獻之書學思想高超,有遠見。他勸父親改體,不過十五六歲。他的書學見解之深似乎與年齡不相稱,但卻是事實。唐張懷瓘《書議》記載王獻之對其父雲:「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獻之認為事貴變通,章草的字字獨立以及波磔的生發,不能表現出更宏大的氣勢、奔逸的律動。在深入研究之後,他認為藁草與行書之間可找到突破「往法」的途徑,建議父親應當「改體」。王獻之對於傳統書體的深刻研究,對於創新路數的用心探索,確有過人之處。
創新變體的書學是靈魂主宰並導引著這位書聖的後代。他要突破往法,另闢一新天地,而且也想超越其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別樹新幟。虞(龠禾)《論書表》載:「謝安嘗問子敬:『君書何如右軍(指王羲之)?』答雲:『故當勝。』安雲:『物論殊不爾。』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王獻之並非是不知天高地厚之輩,他的自我評價亦非無稽之談。孫過庭《書譜》載,羲之往京都,臨行題壁。獻之偷偷地把它抹掉,另外寫過,自以為寫得不錯。羲之回家看見了,嘆曰:「我去時真大醉也。」獻之內心感到慚愧。這傳聞足見獻之雖有志與父爭勝,卻亦有自知之明。獻之學父書,又轉學張芝,他不僅勸父「宜改體」,而自己也在實踐另創新法。
張懷瓘《書議》曾這樣評價王獻之在書藝上的創造:「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可惜他四十三歲便謝世,否則他在書藝上的成就當更為可觀。雖然如此,他已將自己的天賦資質、獨特的精神風貌、思想情感,一一融進他的書法作品中,在書藝中留下不朽的名聲。
王獻之本性瀟灑,超然於世俗禮法之外,「風流為一時之冠」。《書斷》曾載:晉太康中新起太極殿,謝安欲使子敬題榜,以為萬世寶,而難言之,乃說韋仲將題凌雲台事。子敬知其指,乃正色曰:「仲將,魏之大臣,寧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長。」謝安也就不再相逼。有時別人向他求書,也罕能得到;即使權貴逼他,亦不為所動。
沉酣矯變的書法藝術
王獻之的遺墨保存很少,故只能從碑帖拓本中見其書藝。《宣和書譜》曾著錄獻之遺作近九十件,而王羲之則有二百四十三件法書為宣和內府所藏,可見當時獻之傳世之作就已比其父少得多。而且,「二王」墨跡均有真偽之爭。今人沈尹默曾談到:「獻之遺墨,比羲之更少,我所見可信的,只有《送梨帖》摹本和《鴨頭丸帖》。此外若《中秋帖》、《東山帖》,則是米(芾)臨。世傳《地黃湯帖》墨跡,也是後人臨仿,頗得子敬意趣,惟未遒麗,必非《大觀帖》中底本。……獻之《十二月割至殘帖》,見《寶晉齋》刻中,自是可信,以其筆致驗之,與《大觀帖》中諸刻相近。」
「二王」父子書藝之比較
王羲之與王獻之的書法藝術的比較,書學史上眾說紛壇,褒貶不一,這里略作介紹。
一、「內(扌厭)」與「外拓」。「二王」在技法上的特點,書家往往以「內(扌厭)」與「外拓」標示。如明何良俊《四友齋書論》雲:「大令用筆『外拓』而開擴,故散朗多姿」;「右軍用筆『內(扌厭)』而收斂,神彩攸煥,正奇混成也。」今人沈尹默也說:後人用內(扌厭)、外拓來區別「二王」書跡,很有道理,大王「內(扌厭)」,小王「外拓」。試觀大王之書,剛健中正,流美而靜;小王之書,剛用柔顯,華因實增。用形象化的說法來闡明「內(扌厭)、外拓」的意義,「內(扌厭)」是骨(骨氣)勝之書,「外拓」是筋(筋力)勝之書,右軍書「一拓直下」,就是「如錐畫沙」。「外拓」的形象化說法,可以用「屋漏痕」來形容,放縱意多,收斂意少(參見《二王法書管窺》)。用「內(扌厭)」、「外拓」雖可說明「二王」書藝中許多不同處,但也不能涵蓋一切,細察也未必十分科學。大王能「內(扌厭)」也能「外拓」,當是「內(扌厭)」為主「外拓」為輔,小王能「外拓」也能「內(扌厭)」,當是「外拓」為主「內(扌厭)」為輔,而取向的不同是以各自的審美理想為轉移的。潘伯鷹說:「有人說羲之『內(扌厭)』,獻之『外拓』。這最多也只說得一半。」(《中國書法簡論》)此言頗有見地。
二、技法來源之辨。清包世臣《藝舟雙揖》中曾述自己看法並批評米芾見解:「嘗論右軍真行草法皆出漢分,深入中郎(指蔡邕);大令真行草法導源秦篆,妙接丞相(指李斯)。……米老『右軍中含、大令外拓』之說,適得其反。」今人侯鏡昶認為:包世臣以為大王筆源於隸,小王筆源於篆,此見解值得商榷。侯氏以一語概括鍾繇、王羲之、王獻之三家真行書特點及淵源:鍾善翻,大王善曲,小王善直;翻出於分書,曲出於篆書,直出於隸書(《論鍾王真書和(蘭亭序)的真偽》)。看來王氏父子書藝有兩個主要來源,遠源均出於秦漢篆隸,近源則出於鍾、張,然後陶冶融鑄,發展成各自的體勢。
三、草書聯綿之辨。王羲之學張芝草書,從形勢上突破章草的分割孤立,加以鉤連,但一般不作多字聯綿,僅二至三字一筆出之。他用張草的使轉,發展為內向的、斂蓄的今草。王獻之既學其父,也學張芝,突破王羲之聯綿模式,成為更多字的貫通,為「一筆書」;由內向而轉為外侈,由斂蓄而化為奔逸。所謂「一筆書」是指「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惟子敬明其深詣,故行首之字,往往繼前行之末」(參見《書斷》)。世稱「一筆書」始自張芝,王獻之則是以張芝為「杠桿」,以羲之草書為「支點」,完成一種「破體」的創造。
四、骨勢之辨。羊欣說:「獻之善隸藁,骨勢不及父。」張懷瓘《書斷》中說:「惜其陽秋尚富,縱逸不羈,天骨未全,有時而瑣。」王獻之主外拓、奔逸,因而在快速流轉中有時未能沉著痛快,而有輕滑之嫌;而王羲之主內(扌厭)、重骨氣,故字勢雄強。當然這是從高層次上的比較。王獻之何嘗不重骨勢?如《洛神賦十三行》,清張廷濟在《清儀閣題跋》中說:「風骨凝厚,精彩動人」;「然風神駘盪,氣骨雄駿,固已無美不臻」。當然王獻之中年去世,若再能錘煉多年,其骨勢自能更臻勝境。
五、媚趣之辨。王僧虔曾說:「獻之遠不及父,而媚趣過之。」羊欣也有同樣的說法。王獻之書藝體勢似鳳舞鸞翔,以紆回鉤連為流美,以縱馳放逸為快意,以墨彩飛動為神逸。張懷瓘《書議》中說其體勢「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同時也指出王獻之「時有敗累,不顧疵瑕」。其實王羲之書也多媚趣,因此曾有人非議,韓愈《石鼓歌》有「羲之俗書趁姿媚」之句。張懷瓘也說他「有女郎才,無丈夫氣」。晉人書法中的媚趣與時代風尚有關,這種「媚」,是一種雄媚,而不是柔媚。獻之之媚在流動跳盪中、在險峻放逸中呈現得光彩照人,比其父更多媚趣。
六、藝術哲思之辨。王羲之書藝的哲學思想,主要表現為中和,在多種對立因素之中調和統一。他在書法的形質(如肥瘦、方圓、短長、骨肉等)方面能無過無不及,在書法的神采(如奇正、氣度、韻趣等)方面無乖無戾。項穆《書法雅言》雲:「逸少一出,揖讓禮樂,森嚴有法,神彩攸煥,正奇混成也。」與突破其父草書模式一樣,王獻之也是有意識地改變其父的創作思想,他將「中和」轉為「失衡」,走向以「奇」、以「險」爭勝的新境界。項穆也認為「書至子敬,尚奇之門開矣」。
七、書體之辨。先說章草,王獻之承其父法家范,從《七月二日帖》等可睹其章草風采。此帖章草筆法古雅,然俯仰跳盪,大小錯雜,也顯示自由不拘的個性。再說楷書,南朝宋虞(龠禾)《論書表》說:「獻之始學父書,正體乃不相似。」張懷瓘《書斷》說,王羲之書寫《樂毅論》給獻之,獻之「學竟,能極小真書,可謂窮微入聖,筋骨緊密,不減其父。如大,則尤直而少態,豈可同年」。再說行書,王羲之情深調合,會古通今,創造卓越,《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是自覺地有意識地進行開拓、立法,為後世樹立了典範。而王獻之在行書上雖也頗有貢獻,但他的行書並未能走出乃父的規范,其凝練、器宇、才氣都不及其父。在草書上,父子各有特點,羲之特出不群,穎悟此道,除繁就省,創立了新草制度,但是在「一筆書」方面卻是子勝於父。吳德旋評論說:「大令狂草,盡變右軍之法而獨辟門戶,縱橫揮霍,不主故常。余謂大令草書,雖極力奔放,而仍不失清遠之韻。」(見《初月樓論書隨筆》)黃庭堅《山谷題跋》中又加以比較:「大令草法殊迫伯英,淳古少可恨,彌覺成就耳。所以中間論書者以右軍草入能品,而大令草入神品也。余嘗以右軍父子草書比之文章,右軍似左氏,大令似莊周也。」當然也有很不公正的評價,如唐太宗崇拜王羲之而貶低王獻之。其《王羲之傳論》雲:「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其枯樹也,雖槎枿無屈伸;其餓隸也,則羈羸而不放縱。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欽!」唐太宗的評論完全傾向於王羲之一邊,竟至以《蘭亭序》真跡殉葬。
王獻之書藝的獨立價值
歷史上往往以「二王」並稱,又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獻之書藝自有其獨立價值。
王羲之至會稽後,書法藝術成就達到頂峰。但誓墓不仕後因筆札多為代筆人所書,乃有非議。王羲之逝世後到南朝梁初,約一個半世紀,在此期間王獻之書因其媚趣研潤、逸氣灑脫,學其書者盛極一時。其間名家師法小王者,如《書斷》所載,即有桓玄、宋文帝劉義隆、羊欣等。特別是羊欣,被稱為「入於室者,唯獨此公」,所以時人謂「買王得羊,不失所望」。另外還有薄紹之、謝靈運、孔琳、邱道護、齊高帝蕭道成、蕭思話、范曄等,也各具小王意趣。這是王獻之聲譽日隆的一個原因。羊欣書藝獨步於王獻之之後,傳授門徒,使獻之的影響更為擴大。
那麼,唐太宗為何要貶低王獻之?有的學者認為,在初唐李世民要學書,必是從王獻之入手,因為那時王獻之的手跡比其父的容易得到。後來李世民才看到王羲之的墨跡。李世民也許不甘心居於王獻之之下,便把其父抬了出來。由於李世民推崇大王、貶低小王,當時人士懾於皇帝的旨意,遂把有王獻之署名的遺跡抹去其名字,或改為羊欣、薄紹之等人姓名。但是唐人學小王者仍很多,特別是「唐人草書,無不學大令者」(吳德旋語)。歐陽詢的真、行便既學大王,又學小王,而別成一體。近人沈曾植也說:「率更(指歐陽詢)行草,實師大令而重變之。」虞世南和其他一些書家也學王獻之,張懷瓘說:「虞書得大令之宏規,含五方之正色,姿榮秀出,智勇在焉。王紹宗,清鑒遠識,才高書古,祖述子敬。孫過庭,博雅有文章,草書憲章二王。」唐人對王獻之的草書很重視,尤其是狂草。張旭的草書就從王獻之化出。唐蔡希綜《法書論》雲:張草「雄逸氣象,是為天縱」,「議者以為張公亦小王之再出」。懷素也皈依小王,其《聖母帖》「輕逸圓轉,幾貫王氏之壘,而拔其赤幟矣」(見趙涵《石墨精華》)。由此可見,盡管李世民貶低小王,但終唐一代,還是有很多人向王獻之學習的。
五代後周楊凝式兼學「二王」,學習獻之取得卓越成就。沈曾植說:「草勢之變,性在展蹙,展布縱放,大令改體,逸氣自豪,蹙縮皴節,以收濟放。(張)旭、(懷)素奇矯皆從而出,而楊景度為其嫡系。」(《海日樓札叢》)
宋代四大書家之一米芾稱:「子敬天真超逸,豈父可比!」「大令十二月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米芾服膺王獻之,並且心儀手追這種「天真超逸」的意趣。米書與小王書血脈貫通。另一書家蔡襄也說:「唐初,二王筆跡猶多,當時學者莫不依仿,今所存者無幾。然視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號為名書,其結約字法皆出王家父子,學大令者多放縱,而羲之投筆處皆有神妙。」蔡襄追慕晉韻,其媚趣研潤則與小王近似。黃庭堅也稱贊「大令草入神品」,黃書「運筆圓勁蒼老,結體緊密縱橫處,從顏柳諸公上接羲獻」(笪重光語)。即如蘇軾,其書面目雖與「二王」不類,但也有相通之處。姜夔對小王也多推崇,曾說:「世傳大令書,除《洛神賦》是小楷,余多行草,《保母磚志》乃正行,備盡楷則,筆法勁正,與《蘭亭》、《樂毅論》合,求二王法,莫信於此。」
元明清以來學小王書法而成就卓著者有元代趙孟頫,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王鐸等,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
總之,王獻之的書藝對後世影響深遠,自有獨立的價值。以「二王」並稱也成了書史上的專名。「父之靈和,子之神駿,皆古今獨絕」,難怪人們稱王羲之為「書聖」,稱王獻之為「小聖」了。
B. 岳陽尚富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岳陽尚富投資有限公司是2014-05-13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岳陽市雲溪區雲溪鎮雲豐村劉沖組。
岳陽尚富投資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0600099488332G,企業法人周愛麗,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岳陽尚富投資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以自有資金對養殖、餐飲、娛樂、房地產、市政工程進行投資,投資管理、投資策劃、投資咨詢、企業管理及市場營銷策劃,商務信息咨詢(不含金融、證券、期貨信息咨詢)(不得從事吸收存款、集資收款、受託貸款、發放貸款等國家金融監管及財政信用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岳陽尚富投資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C. 關於鄭少秋演的電視劇
不是鄭少秋演的,是江華演的,
《九五至尊》劇情簡介+人物介紹
http://www.haojimo.com/photo/6942.jpg
片名:九五至尊
地區:中國香港(TVB)
類型:時裝奇談
集數:20集
首播:2003年
演員:江華 張可頤 吳美珩 林韋辰 秦沛
劇情介紹
清朝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統治期間文冶武功,史稱康熙盛世,又因皇子眾多,形成眾皇子爭奪皇位繼承人之激烈場面。康熙帝四子胤禛(即雍正),憑著其堅毅性格、處事果斷和對權術的熟諳,終在九子奪嫡之中脫穎而出,於康熙六十一年繼位,次年一七二三年改為雍正元年;正登基後,深謀遠慮,欲令大清皇朝繼往開來,走向另一個繁榮盛世。雍正十三年,八爺黨策劃政變,欲逼宮令雍正退位,但正以權術謀略破解眾人奸計,引領自己和江山走出困局;唯漢女呂四娘仍末拋卻亡國之恨,誓要反清復明,怎料卻在行刺正之時,風雲變色,二人被卷進湖中黑洞,時空轉移下,一同來到現代的香港。
正和娘隨黑洞分別墮進車禍現場,二人受傷,被送進醫院,醒來後,均被所處環境嚇得目瞪口呆,迷茫、震驚;正機緣巧合下,代替了持單程證來港的李大蝦,而被蝦的表叔寶飛接了返家;娘則因身手了得,被武術隊教練賞識,教練為娘取得身份證明文件,並收娘為武術隊成員;後來娘隨武術隊來港表演,再與正重遇,令正確知因時空轉移來到現代世界,在知道無法返回清朝後,正就以蝦的身份,留港安身立命。
蝦努力學習,成為現代人。蝦輾轉進入岑兆康所開的企業做小職員,蝦驚覺世代雖然變遷,唯人心依舊,康眾兒女為爭奪企業王國的承繼權,爾虞我詐,令蝦想起昔日為爭王位,九子奪嫡之事,而康更要周旋於三個妻子之間,齊人之福不易享,因此對康泛起體恤之情,漸漸發展出一段微妙的父子情來。
而娘離開了武術隊後,矢志殺蝦以遂心願,逐流落街頭,嘗盡辛酸,但仍不失其俠義襟懷。巧逢康遭襲擊,娘見義勇為,出手相救,雖然事後娘因追蝦迅速離去,在康心中,娘已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蝦對娘力陳不能返回清朝的事實,縱然娘把其殺了,也無補於事,娘無奈接受現實,放下與蝦的仇怨。未幾,娘因緣際會再見康,康以為娘因救自己而受傷,決定聘娘當自己貼身保鏢。
另一方面,蝦運用權謀步步高升,成為康第三子岑日禮的得力助手,助禮建功立業,但蝦慢慢發現禮的狼子野心,並非賢主,而康第四女岑日愛為人真誠,待屬下仁厚,而且一心為公司,決定匡扶之,令愛踏上企業王國承繼人之路。娘和蝦同是天涯淪落人,娘得以重新認識蝦,不似史書記載般陰險毒辣,而蝦也被娘的一片赤誠所感動,二人不知覺間都對對方有了好感。因為蝦的提攜,愛在公司的表現,令康刮目相看,而愛早已被蝦的才智折服,對蝦傾慕。娘對保護康而出入高級場合的生活,感到和自已性情格格不入,再加上被謠傳為康的四姨太,娘為表清白,決定請辭。此際,康欲為退位作出部署,因此對蝦特別器重,有意招蝦為乘龍快婿。康要求蝦入贅,並承諾蝦和愛結婚後,公司繼承權便會交到二人手裡,但經過種種事情,蝦知道娘才是心中真愛。最後,蝦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離開康的公司,退出名利場,反撲歸真,和娘一起展開更有意義的新生活。
人物介紹
http://tvcity.tvb.com/drama/king_of_yesterday/cast/img/cast_over_01.jpg
雍正(胤禛)/李大蝦 - 江華 飾
人物性格:
自負剛強、堅毅果斷、聰明絕頂、領導力強,精於權術計謀和用人之術,有憂國愛民之心,唯不懂感情為何物,從未真正愛上別人,直至來到現代世界,化身為李大蝦,處身於最低階層,令雍正必需戒除唯我獨尊和急燥的脾氣,並用無限的毅力,克服各種困難,重新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背景與遭遇:
雍正為清康熙帝第四子,自幼生長在帝王之家,出入宮廷朝野,目睹不少人士傾軋,朝野變遷,尤其是眾兄弟之間,為爭奪天子之位,斗爭激烈,即使正並非有意競逐,也被牽連進去。正接掌江山後,勤於政務,文治武功,欲令大清江山繼往開來,步向另一個繁榮盛世,當正出巡往視察河務之時,竟遇上漢女呂四娘,娘為反清復明義士,為報國仇家恨,行刺正,就在二人糾纏之際,風雲變色,二人所乘之船隨海浪墮進黑洞,穿梭時空,來到現代中港邊界的一場車禍中。
九五至尊》劇情簡介+人物介紹
正受傷昏迷,混亂中,正與持單程通行證、移居來港內地人李大蝦換轉了身份,故當正在醫院醒來時,除被周遭的現代景物嚇得目瞪口呆之餘,正又被與蝦多年不見的表叔寶飛稱作表侄,帶返家中;正驚魂未定,夢里不知身是客,直到再遇上娘,正才確定自己並非投胎轉世,而是穿梭了時空,來到2002年,在知道無法返回清朝後,正唯有以李大蝦身份,想辦法在此安身立命。
蝦由於學歷不高,雖然得飛女婿高勁介紹,但只能進入「兆康建材公司」從低做起,蝦身為辦公室助理,常常任人使喚,不得分辯,在飛家中,又是寄人籬下,所有皆令蝦感嘆非常,直有「龍游淺水遭蝦戲」之感。於一次公司的人事糾紛中,蝦驚覺世代雖變,唯人的劣根性依舊,在現代的辦公室戰場就等如昔日的朝野之爭,蝦自忖人微言輕,定必被當作他人的斗爭工具,故決定以自己的奇謀才智尋求明主,力爭上游。輾轉間,蝦成為了三少爺岑日禮的得力助手,蝦全心全意工作,為禮立下了不少功勞,但卻漸漸發覺禮謙謙君子背後的陰險,蝦亦明白到公司老闆岑兆康,就像當年自己皇阿瑪康熙似的勞累和悲哀。
蝦的聰明才華,沉著英明令愛生起愛慕之情,蝦亦曾為虛榮心親近愛,但在越要接近愛的時候,蝦的心裡卻越是想著娘。經過種種事情後,蝦已厭倦名利場上的斗爭,更重要的是,認清了心中真愛就是娘,決定反撲歸真,與娘一超過新的生活。
http://tvcity.tvb.com/drama/king_of_yesterday/cast/img/cast_over_02.jpg
呂四娘 - 張可頤 飾
人物性格:
天性戇直,率性善良,重情重義,豪氣干雲,對朋友忠肝義膽,一諾千金,為「義氣」兩個字,不惜兩脅插刀,甚至乎愚忠。唯武功了得,性格保守,對感情執著,是一個有恩必報的人。
背景與遭遇:
清朝一代俠女。四娘既身為漢人,又受師兄甘鳳池的影響,故自小立志要反清復明,卻毋視在大清的管治下,人民生活富足之實況,盲目地要誅殺滿清皇帝。四娘和師兄在一次精密的暗殺行動中,本打算刺殺雍正,卻意外地遇上水龍卷,跟雍正雙雙跌入黑洞,穿越時空,跨越了幾百年歷史而來到現代。
碰巧在中港邊界附近發生車禍,四娘誤打誤撞混入了國術隊中,教練誤以為四娘患有思覺失調,卻因她身手了得,遂為她辦理身份證明,四娘無奈接受穿越時空之事實,暫且留在國術隊中,一邊尋找雍正下落。四娘重遇借用了李大蝦身份的雍正,但蝦一再逃脫四娘的追殺。四娘為尋蝦的下落,不惜冒險出走,流落街角,一代女俠飽受風餐露宿之苦。與此同時,建材公司老闆岑兆康遇危,四娘本著俠義精神,負傷救了兆康一命。最後大蝦費盡唇舌,終令四娘明白到時移世易,中國已經歷數百年的起跌興替,就算殺掉了大蝦,歷史也無法改寫,至此,四娘才放棄了反清復明的念頭,唯二人仍不時處於斗氣關系。
另一方面,兆康遂聘請娘為私人保鏢。由於娘個性率直,是兆康身邊唯一肯講真話的人,故甚得兆康信任,終日伴在其身邊。同時,經過悉心打扮的娘,果然明艷照人,令日禮也為之驚艷而加以追求。由於娘性格單純,起初亦被表面謙謙君子的日禮所騙倒,及至娘發現日禮原來是偽君子、真小人,娘對日禮全然失望。經過日夕相對,因娘漸認識到蝦其實是一位仁君,甚至不知不覺間對大蝦產生了莫名的愛意。另方面,四娘自入住寶飛家後,自寶飛身上學得一手打面技術,四娘為免再受閑言所困,毅然提出辭職。但同時大蝦已被牽進公司的政治斗爭中,在娘眼中,蝦為了打擊對手,越來越不擇手段,令娘跟蝦之間出現了極大的鴻溝。然當四娘知道日禮欲施毒手,對大蝦不利時,卻又禁不住冒死相救。時大蝦亦終體會到爭名逐利之苦,毅然放棄一切,跟四娘攜手展開新生活。
http://tvcity.tvb.com/drama/king_of_yesterday/cast/img/cast_over_03.jpg
岑日愛 - 吳美珩 飾
人物性格:
性格硬朗,樂觀積極,不拘小節,堅強又有毅力,出身高雅,但卻不存階級觀念,做事認真從不苛且,凡事親力親為,獨立而果斷。
背景與遭遇:
兆康三姨太艷芳所生之第四女,亦為兆康建材之室內設計師。日愛雖為家中孻女,但卻一直得不到兆康的疼錫。日愛本有一攣生弟弟日信,這對龍鳳胎本來最為兆康所疼愛。可惜在數年前,日愛因為任性,不聽勸阻,硬要冒著風雨出海,日愛幾乎遇溺,日信不惜冒生命危險救之,日愛終平安無事,日信卻不幸被大水沖走,日信臨終前著日愛要珍惜生命,一定要好好生存下去。自此以後,日愛生活得主動積極,可惜兆康卻不理解,認為是日愛間接害死日信,並覺得日愛既無悔意,又無羞愧之心,故多年來對日愛感情淡薄,工作上無論日愛如何表現,都不能獲得兆康的賞識,但日愛卻一點也不介意。
一次誤會中,日愛以為大蝦造謠生事,對大蝦頓生惡感,及至二人有機會合作,日愛才發現原來大蝦真的具才華和識見,對大蝦改觀。日愛對員工的仁厚之心,亦令大蝦覺得日愛才是岑家唯一可取的繼任人,可惜,由於兆康對日愛心存偏見,即使大蝦多番向兆康力薦,都不得要領。日愛一方面對大蝦感激不已,同時對大蝦的才幹亦甚為欣賞,以致產生傾慕之情。
http://tvcity.tvb.com/drama/king_of_yesterday/cast/img/cast_over_04.jpg
岑兆康 - 秦沛 飾
人物性格:
英明果斷,公正嚴明,知人善任,深明不進則退的道理,故不斷自己增值,與時並進,是天生的領導人材。憑藉自己目光遠大,雄圖偉略,白手興家,創立個人的事業王國;在子女面前是一名嚴父,但心中有著一份為人父母的慈愛,重視家人,也視公司的員工如家人,儼如現代的康熙皇帝。
背景與遭遇:
出身自低下階層的岑光康,自幼便跟隨三行師傅學習手藝,欲以一技之長謀生。兆康克苦耐勞,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終成功獨當一面。但兆康並沒有因此而自滿,反之更感時代步伐不斷進步,必須充實自己以應付未來的發展。兆康看準香港開始步入建築界的黃金時代,毅然把多年辛勞點滴積聚得來的財富全部投入建材生意。兆康也因此成功踏上自己事業的第一個高峰,賺取第一桶金,從小型的建材公司發展成龐大企業,兆康也由勞動的小生意老闆躋身香港富豪之列。
一帆風順背後,總也有遺憾及煩惱,妻妾間的猜忌爭寵,兒子間的互相對抗,令兆康不勝其煩。但真正令兆康感到傷感的事是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日信,與親生姊姊日愛玩滑浪意外身亡,兆康明白這是意外,但心裡就是無法「原諒」日愛,故與日愛關系自意外後一直疏離,無法修復。
龐大的商業王國總要有繼承人延續下去,兆康一直希望從兒子間找出最適合繼位的人,可是眼見眾兒子間爾虞我詐,令兆康既心痛亦心寒。但最有趣的是一名叫李大蝦的信差。在大蝦身上,兆康意識到一種跟自己是同類的氣味,後來更破格提升成為自己的心腹。同時兆康發覺日愛對大蝦情有獨鍾,遂希望二人結婚,大蝦成為東床快婿,把自己的基業交給大蝦繼承。
http://tvcity.tvb.com/drama/king_of_yesterday/cast/img/cast_over_05.jpg
岑日禮 - 林韋辰 飾
人物性格:
彬彬有禮、從容賢達、勤奮好學、觀察力強、心思細密,善於捕捉別人心理,表面給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之感,實則卻是笑裡藏刀,陰險卑鄙,滿肚密圈。
背景與遭遇:
禮是岑兆康第三子,禮盡心盡力,把部門打理得井井有條,令「兆康建材」深受行內外贊賞。禮亦從不把功勞獨攬,懂得體諒員工難處,愛護下屬,故此深受眾人愛戴,而對於家中幾位母親的爭風呷醋,眾兄妹之間的競爭,禮往往也是息事寧人,處處相讓,但這全都是收賣人心和建立聲望的手段,在「賢德」面具後,禮卻是個滿肚陰謀詭計的人。禮因善於掩飾,野心一直不被別人發覺,所以當禮認識李大蝦,發現蝦有過人才智之時,禮以知人善任之姿態提拔蝦,因為知遇之恩,蝦自然盡力為禮服務,禮就更能建功立業。
禮是城中有名的鑽石王老五,一直未找到理想對象,直至遇到康的私人保鑣呂四娘。禮覺娘性格與眾不同,有著一種質朴磊落的氣質,禮深感有趣。禮在蝦的幫助下,日漸得到康的信任,禮感激之餘,對蝦更是稱兄道弟,但背地裡,禮卻使出卑鄙手段,在公司內勾起連串的辦公室斗爭,可惜此如意算盤終被蝦發現,蝦不齒禮的所為,決定投到禮的同父異母妹妹岑日愛手下。
禮對蝦的背棄,深深不忿,知悉娘與蝦認識良久,關系特殊,禮便決定從娘處著手,希望從親近娘中,打聽到蝦的虛實,作報復之用。禮眼見愛在蝦的扶助下,大有成為公司承繼人之可能,禮覺時機緊急,再不能坐以待斃,決用奸計陷害愛和蝦,此刻禮的狼子野心完全暴露出來。
D. 誰能幫我翻譯一下這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祖正,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其議。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於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為敦主簿。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於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並築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 :「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後為其父誤颳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鍾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雲:「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後之也。」
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弔,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候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
E. 《短章一束》文言文 翻譯 其中10篇 。。
2董宣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③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於夏門亭候之,乃駐車扣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簍④殺之。宣叩頭曰:「願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炮,請得自殺。」即以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救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慄,京師號為「卧虎」。
33晉書列傳第五十 王羲之(子玄之 凝之 徽之 徽之子楨之 徽之弟操之 獻之) 許邁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祖正,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其議。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於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為敦主簿。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於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起家秘書郎,征西將軍庾亮請為參軍,累遷長史。亮臨薨,上疏稱羲之清貴有鑒裁。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軍將軍,又推遷不拜。揚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勸使應命,乃遺羲之書曰:「悠悠者以足下出處足觀政之隆替,如吾等亦謂為然。至如足下出處,正與隆替對,豈可以一世之存亡,必從足下從容之適?幸徐求眾心。卿不時起,復可以求美政不?若豁然開懷,當知萬物之情也。」羲之遂報書曰:「吾素自無廊廟志,直王丞相時果欲內吾,誓不許之,手跡猶存,由來尚矣,不於足下參政而方進退。自兒娶女嫁,便懷尚子平之志,數與親知言之,非一日也。若蒙驅使,關隴、巴蜀皆所不辭。吾雖無專對之能,直謹守時命,宣國家威德,固當不同於凡使,必令遠近咸知朝廷留心於無外,此所益殊不同居護軍也。漢末使太傅馬日磾慰撫關東,若不以吾輕微,無所為疑,宜及初冬以行,吾惟恭以待命。」
羲之既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乃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時殷浩與桓溫不協,羲之以國家之安在於內外和,因以與浩書以戒之,浩不從。及浩將北伐,羲之以為必敗,以書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為姚襄所敗。復圖再舉,又遺浩書曰:
知安西敗喪,公私惋怛,不能須臾去懷,以區區江左,所營綜如此,天下寒心,固以久矣,而加之敗喪,此可熟念。往事豈復可追,顧思弘將來,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興之業。政以道勝寬和為本,力爭武功,作非所當,因循所長,以固大業,想識其由來也。
自寇亂以來,處內外之任者,未有深謀遠慮,括囊至計,而疲竭根本,各從所志,竟無一功可論,一事可記,忠言嘉謀棄而莫用,遂令天下將有土崩之勢,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豈得辭四海之責!追咎往事,亦何所復及,宜更虛己求賢,當與有識共之,不可復令忠允之言常屈於當權。今軍破於外,資竭於內,保淮之志非復所及,莫過還保長江,都督將各復舊鎮,自長江以外,羈縻而已。任國鈞者,引咎責躬,深自貶降以謝百姓。更與朝賢思布平政,除其煩苛,省其賦役,與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懸之急。
使君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舉,未能事事允稱。當董統之任而敗喪至此,恐闔朝群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今亟修德補闕,廣延群賢,與之分任,尚未知獲濟所期。若猶以前事為未工,故復求之於分外,宇宙雖廣,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執政,然當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盡懷極言。若必親征,未達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願復與眾共之。
復被州符,增運千石,征役兼至,皆以軍期,對之喪氣,罔知所厝。自頃年割剝遺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惟未加參夷之刑耳,恐勝廣之憂,無復日矣。
又與會稽王箋陳浩不宜北伐,並論時事曰:
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何得不權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會,內求諸己,而所憂乃重於所欣。《傳》雲:「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今外不寧,內憂已深。古之弘大業者,或不謀於眾,傾國以濟一時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眾,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擬議乎!
夫廟算決勝,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功就之日,便當因其眾而即其實。今功未可期,而遺黎殲盡,萬不餘一。且千里饋糧,自古為難,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黃河。雖秦政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憂,便以交至。今運無還期,徵求日重,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內所痛心嘆悼而莫敢吐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願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張,令殷浩、荀羨還據合肥、廣陵,許昌、譙郡、梁、彭城諸軍皆還保淮,為不可勝之基,須根立勢舉,謀之未晚,此實當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憂可計日而待。安危之機,易於反掌,考之虛實,著於目前,願運獨斷之明,定之於一朝也。
地淺而言深,豈不知其未易。然古人處閭閻行陣之間,尚或干時謀國,評裁者不以為譏,況廁大臣末行,豈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決在行之,不可復持疑後機,不定之於此,後欲悔之,亦無及也。
殿下德冠宇內,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當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長嘆,實為殿下惜之。國家之慮深矣,常恐伍員之憂不獨在昔,麋鹿之游將不止林藪而已。願殿下暫廢虛遠之懷,以救倒懸之急,可謂以亡為存,轉禍為福,則宗廟之慶,四海有賴矣。
時東土飢荒,羲之輒開倉振貸。然朝廷賦役繁重,吳會憂甚,羲之每上疏爭之,事多見從。又遺尚書僕射謝安書曰:
頃所陳論,每蒙允納,所以令下小得蘇息,各安其業。若不耳,此一郡久以蹈東海矣。
今事之大者未布,漕運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復催下,但當歲終考其殿最。長吏尤殿,命檻車送詣天台。三縣不舉,二千石必免,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極難之地。
又自吾到此,從事常有四五,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倒錯違背,不復可知。吾又瞑目循常推前,取重者及綱紀,輕者在五曹。主者蒞事,未嘗得十日,吏民趨走,功費萬計。卿方任其重,可徐尋所言。江左平日,揚州一良刺史便足統之,況以群才而更不理,正由為法不一,牽制者眾,思簡而易從,便足以保守成業。
倉督監耗盜官米,動以萬計,吾謂誅翦一人,其後便斷,而時意不同。近檢校諸縣,無不皆爾。餘姚近十萬斛,重斂以資奸吏,令國用空乏,良可嘆也。
自軍興以來,征役及充運死亡叛散不反者眾,虛耗至此,而補代循常,所在凋困,莫知所出。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則吏及叛者席捲同去。又有常制,輒令其家及同伍課捕。課捕不擒,家及同伍尋復亡叛。百姓流亡,戶口日減,其源在此。又有百工醫寺,死亡絕沒,家戶空盡,差代無所,上命不絕,事起成十年、十五年,彈舉獲罪無懈息而無益實事,何以堪之!謂自今諸死罪原輕者及五歲刑,可以充此,其減死者,可長充兵役,五歲者,可充雜工醫寺,皆令移其家以實都邑。都邑既實,是政之本,又可絕其亡叛。不移其家,逃亡之患復如初耳。今除罪而充雜役,盡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為重於殺戮,可以絕奸。刑名雖輕,懲肅實重,豈非適時之宜邪!
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並築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或以潘岳《金谷詩序》方其文,羲之比於石崇,聞而甚喜。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後為其父誤颳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鍾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雲:「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後之也。」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雲:「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弔,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候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及述為揚州刺史,將就征,周行郡界,而不過羲之,臨發,一別而去。先是,羲之常謂賓友曰:「懷祖正當作尚書耳,投老可得僕射。更求會稽,便自邈然。」及述蒙顯授,羲之恥為之下,遣使詣朝廷,求分會稽為越州。行人失辭,大為時賢所笑。既而內懷愧嘆,謂其諸子曰:「吾不減懷祖,而位遇懸邈,當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述後檢察會稽郡,辯其刑政,主者疲於簡對。羲之深恥之,遂稱病去郡,於父母墓前自誓曰:「維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靈。羲之不天,夙遭閔凶,不蒙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遂因人乏,蒙國寵榮。進無忠孝之節,退違推賢之義,每仰詠老氏、周任之誡,常恐死亡無日,憂及宗祀,豈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嘆,若墜深谷。止足之分,定之於今。謹以今月吉辰肆筵設席,稽顙歸誠,告誓先靈。自今之後,敢渝此心,貪冒苟進,是有無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載,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誠,有如皦日!」
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葯石不遠千里,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嘆曰:「我卒當以樂死。」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征之。
時劉惔為丹陽尹,許詢嘗就惔宿,床帷新麗,飲食豐甘。詢曰:「若此保全,殊勝東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許遇稷契,當無此言。」二人並有愧色。
初,羲之既優游無事,與吏部郎謝萬書曰:
古之辭世者或被發陽狂,或污身穢跡,可謂艱矣。今仆坐而獲逸,遂其宿心,其為慶幸,豈非天賜!違天不祥。
頃東游還,修植桑果,今盛敷榮,率諸子,抱弱孫,游觀其間,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娛目前。雖植德無殊邈,猶欲教養子孫以敦厚退讓。或以輕薄,庶令舉策數馬,彷彿萬石之風。君謂此何如?
比當與安石東游山海,並行田視地利,頤養閑暇。衣食之餘,欲與親知時共歡宴,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語田裡所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邪!常依陸賈、班嗣、楊王孫之處世,甚欲希風數子,老夫志願盡於此也。
萬後為豫州都督,又遺萬書誡之曰:「以君邁往不屑之韻,而俯同群辟,誠難為意也。然所謂通識,正自當隨事行藏,乃為遠耳。願君每與士之下者同,則盡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復何有,而古人以為美談。濟否所由。實在積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萬不能用,果敗。
年五十九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諸子遵父先旨,固讓不受。
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隸,仕歷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凝之彌篤。孫恩之攻會稽,僚佐請為之備。凝之不從,方入靖室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破矣。」既不設備,遂為孫所害。
徽之字子猷。性卓犖不羈,為大司馬桓溫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又為車騎桓沖騎兵參軍,沖問:「卿署何曹?」對曰:「似是馬曹。」又問:「管幾馬?」曰:「不知馬,何由知數!」又問:「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嘗從沖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馬排入車中,謂曰:「公豈得獨擅一車!」沖嘗謂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當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視,以手版柱頰雲:「西山朝來致有爽氣耳。」
時吳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觀之,便出坐輿造竹下,諷嘯良久。主人灑掃請坐,徽之不顧。將出,主人乃閉門,徽之便以此賞之,盡嘆而去。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嘗居山陰,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獨酌酒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逵。逵時在剡,便夜乘小船詣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反。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行,興盡而反,何必見安道邪!」雅性放誕,好聲色,嘗夜與弟獻之共讀《高士傳贊》,獻之賞井丹高潔,徽之曰:「未若長卿慢世也。」其傲達若此。時人皆欽其才而穢其行。
後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與獻之俱病篤,時有術人雲:「人命應終,而有生人樂代者,則死者可生。」徽之謂曰:「吾才位不如弟,請以余年代之。」術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餘,得以足亡者耳。今君與弟算俱盡,何代也!」未幾,獻之卒,徽之奔喪不哭,直上靈床坐,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頓絕。先有背疾,遂潰裂,月余亦卒。子楨之。
楨之字公幹,歷位侍中、大司馬長史。桓玄為太尉,朝臣畢集,問楨之:「我何如君亡叔?」在坐咸為氣咽。楨之曰:「亡叔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一坐皆悅。
操之字子重,歷侍中、尚書、豫章太守。
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年數歲,嘗觀門生樗蒱,曰:「南風不競。」門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獻之怒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嘗與兄徽之、操之俱詣謝安,二兄多言俗事,獻之寒溫而已。既出,客問安王氏兄弟優劣,安曰:「小者佳。」客問其故,安曰:「吉人之辭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嘗與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發,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獻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氈青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偷驚走。
工草隸,善丹青。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密從後掣其筆不得,嘆曰:「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嘗書壁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為能,觀者數百人。桓溫嘗使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駁牸牛,甚妙。
起家州主簿、秘書郎,轉丞,以選尚新安公主。嘗經吳郡,聞顧辟強有名園。先不相識,乘平肩輿徑入。時辟強方集賓友,而獻之游歷既畢,傍若無人。辟強勃然數之曰:「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齒之傖耳。」便驅出門。獻之傲如也,不以屑意。
謝安甚欽愛之,請為長史。安進號衛將軍,復為長史。太元中,新起太極殿,安欲使獻之題榜,以為萬代寶,而難言之,試謂曰:「魏時陵雲殿榜未題,而匠者誤釘之,不可下,乃使韋仲將懸橙書之。比訖,須鬢盡白,裁余氣息。還語子弟,宜絕此法。」獻之揣知其旨,正色曰:「仲將,魏之大臣,寧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長。」安遂不之逼。安又問曰:「君書何如君家尊?」答曰:「故當不同。」安曰:「外論不爾。」答曰:「人那得知!」尋除建威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
及安薨,贈禮有同異之議,惟獻之、徐邈共明安之忠勛。獻之乃上疏曰:「故太傅臣安少振玄風,道譽泮溢。弱冠遐棲,則契齊箕皓;應運釋褐,而王猷允塞。及至載宣威靈,強猾消殄。功勛既融,投AX高讓。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踐阼,陽秋尚富,盡心竭智以輔聖明。考其潛躍始終,事情繾綣,實大晉之俊輔,義篤於曩臣矣。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於省察。」孝武帝遂加安殊禮。
未幾,獻之遇疾,家人為上章,道家法應首過,問其有何得失。對曰:「不覺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獻之前妻,郗曇女也。俄而卒於官。安僖皇後立,以後父追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謚曰憲。無子,以兄子靜之嗣,位至義興太守。時議者以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桓玄雅愛其父子書,各為一帙,置左右以玩之。始羲之所與共游者許邁。
許邁,字叔玄,一名映,丹陽句容人也。家世士族,而邁少恬靜,不慕仕進。未弱冠,嘗造郭璞,璞為之筮,遇《泰》之《大畜》,其上六爻發。璞謂曰:「君元吉自天,宜學升遐之道。」時南海太守鮑靚隱跡潛遁,人莫之知。邁乃往候之,探其至要。父母尚存,未忍違親。謂餘杭懸溜山近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陳安世、茅季偉常所游處,於是立精舍於懸溜,而往來茅嶺之洞室,放絕世務,以尋仙館,朔望時節還家定省而已。父母既終,乃遣婦孫氏還家,遂攜其同志遍游名山焉。初采葯於桐廬縣之桓山,餌術涉三年,時欲斷谷。以此山近人,不得專一,四面籓之,好道之徒欲相見者,登樓與語,以此為樂。常服氣,一氣千餘息。永和二年,移入臨安西山,登岩茹芝,眇爾自得,有終焉之志。乃改名玄,字遠游。與婦書告別,又著詩十二首,論神仙之事焉。羲之造之,未嘗不彌日忘歸,相與為世外之交。玄遺羲之書雲:「自山陰南至臨安,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漢末諸得道者皆在焉。」羲之自為之傳,述靈異之跡甚多,不可詳記。玄自後莫測所終,好道者皆謂之羽化矣。
贊曰:書契之興,肇乎中古,繩文鳥跡,不足可觀。末代去朴歸華,舒箋點翰,爭相跨尚,競其工拙。伯英臨池之妙,無復余蹤;師宜懸帳之奇,罕有遺跡。逮乎鍾王以降,略可言焉。鍾雖擅美一時,亦為回絕,論其盡善,或有所疑。至於布纖濃,分疏密,霞舒雲卷,無所間然。但其體則古而不今,字則長而逾制,語其大量,以此為瑕。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其枯樹也,雖槎枿而無屈伸;其餓隸也,則羈羸而不放縱。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歙!子雲近出,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卧王蒙於紙中,坐徐偃於筆下;雖禿千兔之翰,聚無一毫之筋,窮萬谷之皮,斂無半分之骨;以茲播美,非其濫名邪!此數子者,皆譽過其實。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999999 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有關包公的傳說,稱他為「包青天」、「青天大老爺」,稱贊他執法嚴明,鐵面無私,為老百姓做主。確實,歷史上有這樣一個清官,他就是宋朝的包拯。 包拯(999年一1062年)是安徽合肥人,在地方和朝廷都做過官。他在做縣官時,據說有一次,他的堂舅犯了法。包拯不講私情,照樣依法辦事,派人把他抓到官府,判了死刑。許多親戚趕來求情,包拯說:不是我沒有情義,誰叫他犯法呢? 後來,包拯又到朝廷做官,他也不怕得罪大官。有一年開封發大水,威脅到老百姓的安全。包拯發現漲水的原因是河道被阻塞了。原來一些大官在河道上修築了花園亭台。為了保證開封的安全,包拯立刻下命令,要這些人把河道上的建築全部拆掉。即使是皇親國戚,違反了法令,包拯也毫不留情。 對受冤枉的老百姓,包拯卻充滿了同情。每次遇到這樣的案情,他總是深入調查,詳細分析,替百姓伸冤。人們感激他公正執法,都稱他為「包青天」。 包拯做了大官,家裡的生活也沒什麼變化,穿衣吃飯,跟普通老百姓一樣。包拯死了以後,留下一份遺囑說:後代子孫做了官,如果犯了貪污罪,不許回老家;死了以後,也不許葬在包家墳地上。 包拯一生做官清清白白,受到老百姓的敬仰,民間流傳著許多他的故事,大家習慣上都叫他「包公」,包拯的本名倒很少有人提起了。 包拯一生清廉,從不貪污:受賄。他在端州——今天的廣東肇慶市,當了將近三年官。端州有一種著名的特產——端硯。筆、墨、紙、硯合稱為文房四寶,而湖筆、徽墨、宣紙、端硯被稱為四寶之最。端硯石質堅實溫潤,紋理細密,發墨快而不易干,書寫流利生輝,從唐代起就很有名,是上貢皇帝的貢品。包拯以前的縣官常常徵收老百姓的端硯,用來賄賂朝中權貴。包拯當縣官時不加征端硯,也不賄賂權貴。雖然他十分喜歡書法,但他離開端州時竟然連一塊端硯也沒帶走。
F. 文言文《晉書.王羲之傳》
1、他曾去門生家裡,見到幾案光滑干凈,就在上面寫字,一半是楷書一半是草書。
2、 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 羲之開始時,書法不如庚翼、郗愔,到他晚年時才變得好了。
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雲:「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曾經用章草回信給庾亮,而庾翼深深嘆服,於是寫信給羲之說:「我以前有伯英的章草十張,南渡過江後流離顛沛,於是丟失了,常常感嘆好的書法作品永遠消失了。忽然見到先生回給我哥的信,我的精神才又充沛了,回復到以前的狀態。」
晉書列傳第五十王羲之(子玄之凝之徽之徽之子楨之徽之弟操之獻之)許邁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祖正,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其議。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於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為敦主簿。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於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起家秘書郎,征西將軍庾亮請為參軍,累遷長史。亮臨薨,上疏稱羲之清貴有鑒裁。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軍將軍,又推遷不拜。揚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勸使應命,乃遺羲之書曰:「悠悠者以足下出處足觀政之隆替,如吾等亦謂為然。至如足下出處,正與隆替對,豈可以一世之存亡,必從足下從容之適?幸徐求眾心。卿不時起,復可以求美政不?若豁然開懷,當知萬物之情也。」羲之遂報書曰:「吾素自無廊廟志,直王丞相時果欲內吾,誓不許之,手跡猶存,由來尚矣,不於足下參政而方進退。自兒娶女嫁,便懷尚子平之志,數與親知言之,非一日也。若蒙驅使,關隴、巴蜀皆所不辭。吾雖無專對之能,直謹守時命,宣國家威德,固當不同於凡使,必令遠近咸知朝廷留心於無外,此所益殊不同居護軍也。漢末使太傅馬日磾慰撫關東,若不以吾輕微,無所為疑,宜及初冬以行,吾惟恭以待命。」
羲之既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乃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時殷浩與桓溫不協,羲之以國家之安在於內外和,因以與浩書以戒之,浩不從。及浩將北伐,羲之以為必敗,以書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為姚襄所敗。復圖再舉,又遺浩書曰:
知安西敗喪,公私惋怛,不能須臾去懷,以區區江左,所營綜如此,天下寒心,固以久矣,而加之敗喪,此可熟念。往事豈復可追,顧思弘將來,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興之業。政以道勝寬和為本,力爭武功,作非所當,因循所長,以固大業,想識其由來也。
自寇亂以來,處內外之任者,未有深謀遠慮,括囊至計,而疲竭根本,各從所志,竟無一功可論,一事可記,忠言嘉謀棄而莫用,遂令天下將有土崩之勢,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豈得辭四海之責!追咎往事,亦何所復及,宜更虛己求賢,當與有識共之,不可復令忠允之言常屈於當權。今軍破於外,資竭於內,保淮之志非復所及,莫過還保長江,都督將各復舊鎮,自長江以外,羈縻而已。任國鈞者,引咎責躬,深自貶降以謝百姓。更與朝賢思布平政,除其煩苛,省其賦役,與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懸之急。
使君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舉,未能事事允稱。當董統之任而敗喪至此,恐闔朝群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今亟修德補闕,廣延群賢,與之分任,尚未知獲濟所期。若猶以前事為未工,故復求之於分外,宇宙雖廣,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執政,然當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盡懷極言。若必親征,未達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願復與眾共之。
復被州符,增運千石,征役兼至,皆以軍期,對之喪氣,罔知所厝。自頃年割剝遺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惟未加參夷之刑耳,恐勝廣之憂,無復日矣。
又與會稽王箋陳浩不宜北伐,並論時事曰:
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何得不權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會,內求諸己,而所憂乃重於所欣。《傳》雲:「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今外不寧,內憂已深。古之弘大業者,或不謀於眾,傾國以濟一時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眾,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擬議乎!
夫廟算決勝,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功就之日,便當因其眾而即其實。今功未可期,而遺黎殲盡,萬不餘一。且千里饋糧,自古為難,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黃河。雖秦政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憂,便以交至。今運無還期,徵求日重,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內所痛心嘆悼而莫敢吐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願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張,令殷浩、荀羨還據合肥、廣陵,許昌、譙郡、梁、彭城諸軍皆還保淮,為不可勝之基,須根立勢舉,謀之未晚,此實當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憂可計日而待。安危之機,易於反掌,考之虛實,著於目前,願運獨斷之明,定之於一朝也。
地淺而言深,豈不知其未易。然古人處閭閻行陣之間,尚或干時謀國,評裁者不以為譏,況廁大臣末行,豈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決在行之,不可復持疑後機,不定之於此,後欲悔之,亦無及也。
殿下德冠宇內,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當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長嘆,實為殿下惜之。國家之慮深矣,常恐伍員之憂不獨在昔,麋鹿之游將不止林藪而已。願殿下暫廢虛遠之懷,以救倒懸之急,可謂以亡為存,轉禍為福,則宗廟之慶,四海有賴矣。
時東土飢荒,羲之輒開倉振貸。然朝廷賦役繁重,吳會憂甚,羲之每上疏爭之,事多見從。又遺尚書僕射謝安書曰:
頃所陳論,每蒙允納,所以令下小得蘇息,各安其業。若不耳,此一郡久以蹈東海矣。
今事之大者未布,漕運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復催下,但當歲終考其殿最。長吏尤殿,命檻車送詣天台。三縣不舉,二千石必免,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極難之地。
又自吾到此,從事常有四五,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倒錯違背,不復可知。吾又瞑目循常推前,取重者及綱紀,輕者在五曹。主者蒞事,未嘗得十日,吏民趨走,功費萬計。卿方任其重,可徐尋所言。江左平日,揚州一良刺史便足統之,況以群才而更不理,正由為法不一,牽制者眾,思簡而易從,便足以保守成業。
倉督監耗盜官米,動以萬計,吾謂誅翦一人,其後便斷,而時意不同。近檢校諸縣,無不皆爾。餘姚近十萬斛,重斂以資奸吏,令國用空乏,良可嘆也。
自軍興以來,征役及充運死亡叛散不反者眾,虛耗至此,而補代循常,所在凋困,莫知所出。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則吏及叛者席捲同去。又有常制,輒令其家及同伍課捕。課捕不擒,家及同伍尋復亡叛。百姓流亡,戶口日減,其源在此。又有百工醫寺,死亡絕沒,家戶空盡,差代無所,上命不絕,事起成十年、十五年,彈舉獲罪無懈息而無益實事,何以堪之!謂自今諸死罪原輕者及五歲刑,可以充此,其減死者,可長充兵役,五歲者,可充雜工醫寺,皆令移其家以實都邑。都邑既實,是政之本,又可絕其亡叛。不移其家,逃亡之患復如初耳。今除罪而充雜役,盡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為重於殺戮,可以絕奸。刑名雖輕,懲肅實重,豈非適時之宜邪!
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並築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或以潘岳《金谷詩序》方其文,羲之比於石崇,聞而甚喜。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後為其父誤颳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鍾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雲:「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後之也。」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雲:「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弔,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候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及述為揚州刺史,將就征,周行郡界,而不過羲之,臨發,一別而去。先是,羲之常謂賓友曰:「懷祖正當作尚書耳,投老可得僕射。更求會稽,便自邈然。」及述蒙顯授,羲之恥為之下,遣使詣朝廷,求分會稽為越州。行人失辭,大為時賢所笑。既而內懷愧嘆,謂其諸子曰:「吾不減懷祖,而位遇懸邈,當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述後檢察會稽郡,辯其刑政,主者疲於簡對。羲之深恥之,遂稱病去郡,於父母墓前自誓曰:「維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靈。羲之不天,夙遭閔凶,不蒙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遂因人乏,蒙國寵榮。進無忠孝之節,退違推賢之義,每仰詠老氏、周任之誡,常恐死亡無日,憂及宗祀,豈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嘆,若墜深谷。止足之分,定之於今。謹以今月吉辰肆筵設席,稽顙歸誠,告誓先靈。自今之後,敢渝此心,貪冒苟進,是有無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載,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誠,有如皦日!」
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葯石不遠千里,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嘆曰:「我卒當以樂死。」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征之。
時劉惔為丹陽尹,許詢嘗就惔宿,床帷新麗,飲食豐甘。詢曰:「若此保全,殊勝東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許遇稷契,當無此言。」二人並有愧色。
初,羲之既優游無事,與吏部郎謝萬書曰:
古之辭世者或被發陽狂,或污身穢跡,可謂艱矣。今仆坐而獲逸,遂其宿心,其為慶幸,豈非天賜!違天不祥。
頃東游還,修植桑果,今盛敷榮,率諸子,抱弱孫,游觀其間,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娛目前。雖植德無殊邈,猶欲教養子孫以敦厚退讓。或以輕薄,庶令舉策數馬,彷彿萬石之風。君謂此何如?
比當與安石東游山海,並行田視地利,頤養閑暇。衣食之餘,欲與親知時共歡宴,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語田裡所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邪!常依陸賈、班嗣、楊王孫之處世,甚欲希風數子,老夫志願盡於此也。
萬後為豫州都督,又遺萬書誡之曰:「以君邁往不屑之韻,而俯同群辟,誠難為意也。然所謂通識,正自當隨事行藏,乃為遠耳。願君每與士之下者同,則盡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復何有,而古人以為美談。濟否所由。實在積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萬不能用,果敗。
年五十九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諸子遵父先旨,固讓不受。
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隸,仕歷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凝之彌篤。孫恩之攻會稽,僚佐請為之備。凝之不從,方入靖室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破矣。」既不設備,遂為孫所害。
徽之字子猷。性卓犖不羈,為大司馬桓溫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又為車騎桓沖騎兵參軍,沖問:「卿署何曹?」對曰:「似是馬曹。」又問:「管幾馬?」曰:「不知馬,何由知數!」又問:「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嘗從沖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馬排入車中,謂曰:「公豈得獨擅一車!」沖嘗謂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當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視,以手版柱頰雲:「西山朝來致有爽氣耳。」
時吳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觀之,便出坐輿造竹下,諷嘯良久。主人灑掃請坐,徽之不顧。將出,主人乃閉門,徽之便以此賞之,盡嘆而去。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嘗居山陰,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獨酌酒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逵。逵時在剡,便夜乘小船詣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反。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行,興盡而反,何必見安道邪!」雅性放誕,好聲色,嘗夜與弟獻之共讀《高士傳贊》,獻之賞井丹高潔,徽之曰:「未若長卿慢世也。」其傲達若此。時人皆欽其才而穢其行。
後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與獻之俱病篤,時有術人雲:「人命應終,而有生人樂代者,則死者可生。」徽之謂曰:「吾才位不如弟,請以余年代之。」術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餘,得以足亡者耳。今君與弟算俱盡,何代也!」未幾,獻之卒,徽之奔喪不哭,直上靈床坐,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頓絕。先有背疾,遂潰裂,月余亦卒。子楨之。
楨之字公幹,歷位侍中、大司馬長史。桓玄為太尉,朝臣畢集,問楨之:「我何如君亡叔?」在坐咸為氣咽。楨之曰:「亡叔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一坐皆悅。
操之字子重,歷侍中、尚書、豫章太守。
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年數歲,嘗觀門生樗蒱,曰:「南風不競。」門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獻之怒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嘗與兄徽之、操之俱詣謝安,二兄多言俗事,獻之寒溫而已。既出,客問安王氏兄弟優劣,安曰:「小者佳。」客問其故,安曰:「吉人之辭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嘗與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發,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獻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氈青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偷驚走。
工草隸,善丹青。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密從後掣其筆不得,嘆曰:「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嘗書壁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為能,觀者數百人。桓溫嘗使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駁牸牛,甚妙。
起家州主簿、秘書郎,轉丞,以選尚新安公主。嘗經吳郡,聞顧辟強有名園。先不相識,乘平肩輿徑入。時辟強方集賓友,而獻之游歷既畢,傍若無人。辟強勃然數之曰:「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齒之傖耳。」便驅出門。獻之傲如也,不以屑意。
謝安甚欽愛之,請為長史。安進號衛將軍,復為長史。太元中,新起太極殿,安欲使獻之題榜,以為萬代寶,而難言之,試謂曰:「魏時陵雲殿榜未題,而匠者誤釘之,不可下,乃使韋仲將懸橙書之。比訖,須鬢盡白,裁余氣息。還語子弟,宜絕此法。」獻之揣知其旨,正色曰:「仲將,魏之大臣,寧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長。」安遂不之逼。安又問曰:「君書何如君家尊?」答曰:「故當不同。」安曰:「外論不爾。」答曰:「人那得知!」尋除建威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
及安薨,贈禮有同異之議,惟獻之、徐邈共明安之忠勛。獻之乃上疏曰:「故太傅臣安少振玄風,道譽泮溢。弱冠遐棲,則契齊箕皓;應運釋褐,而王猷允塞。及至載宣威靈,強猾消殄。功勛既融,投AX高讓。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踐阼,陽秋尚富,盡心竭智以輔聖明。考其潛躍始終,事情繾綣,實大晉之俊輔,義篤於曩臣矣。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於省察。」孝武帝遂加安殊禮。
未幾,獻之遇疾,家人為上章,道家法應首過,問其有何得失。對曰:「不覺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獻之前妻,郗曇女也。俄而卒於官。安僖皇後立,以後父追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謚曰憲。無子,以兄子靜之嗣,位至義興太守。時議者以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桓玄雅愛其父子書,各為一帙,置左右以玩之。始羲之所與共游者許邁。
許邁,字叔玄,一名映,丹陽句容人也。家世士族,而邁少恬靜,不慕仕進。未弱冠,嘗造郭璞,璞為之筮,遇《泰》之《大畜》,其上六爻發。璞謂曰:「君元吉自天,宜學升遐之道。」時南海太守鮑靚隱跡潛遁,人莫之知。邁乃往候之,探其至要。父母尚存,未忍違親。謂餘杭懸溜山近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陳安世、茅季偉常所游處,於是立精舍於懸溜,而往來茅嶺之洞室,放絕世務,以尋仙館,朔望時節還家定省而已。父母既終,乃遣婦孫氏還家,遂攜其同志遍游名山焉。初采葯於桐廬縣之桓山,餌術涉三年,時欲斷谷。以此山近人,不得專一,四面籓之,好道之徒欲相見者,登樓與語,以此為樂。常服氣,一氣千餘息。永和二年,移入臨安西山,登岩茹芝,眇爾自得,有終焉之志。乃改名玄,字遠游。與婦書告別,又著詩十二首,論神仙之事焉。羲之造之,未嘗不彌日忘歸,相與為世外之交。玄遺羲之書雲:「自山陰南至臨安,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漢末諸得道者皆在焉。」羲之自為之傳,述靈異之跡甚多,不可詳記。玄自後莫測所終,好道者皆謂之羽化矣。
贊曰:書契之興,肇乎中古,繩文鳥跡,不足可觀。末代去朴歸華,舒箋點翰,爭相跨尚,競其工拙。伯英臨池之妙,無復余蹤;師宜懸帳之奇,罕有遺跡。逮乎鍾王以降,略可言焉。鍾雖擅美一時,亦為回絕,論其盡善,或有所疑。至於布纖濃,分疏密,霞舒雲卷,無所間然。但其體則古而不今,字則長而逾制,語其大量,以此為瑕。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其枯樹也,雖槎枿而無屈伸;其餓隸也,則羈羸而不放縱。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歙!子雲近出,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卧王蒙於紙中,坐徐偃於筆下;雖禿千兔之翰,聚無一毫之筋,窮萬谷之皮,斂無半分之骨;以茲播美,非其濫名邪!此數子者,皆譽過其實。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
參考譯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導的堂侄。王羲之小時候不善言談,人們看不出他有什麼超人之處。長大後,他很善於辯論,並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稱。他特別擅長書法,是古今以來的第一人。人們稱贊他的書法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的伯父王敦、王導都很看重他。陳留(今河南開封附近)人阮裕在當時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悅、王承視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鑒派門生來見王導,想在王家子弟中選位女婿。王導讓來人到東邊廂房裡去看王家子弟。門生回去後,對都鑒說:「王家子弟個個不錯,可是一聽到有信使來,都顯得拘謹不自然,只有一個人坐在東床上,坦腹而食,若無其事。」都鑒說:「這正是我要選的佳婿。」一打聽,原來是王羲之。郡鑒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羲之很喜歡服葯頤養性情,不喜歡在京城,剛到浙江,便有終老於此的志向。會稽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名士薈萃。謝安未做官時就住在這里。還有孫綽、李充等人,皆以文章蓋世,他們都在這里建有住宅,與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樣好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宴集,並親自作序,來抒發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一位孤老太太養了只鵝,叫聲很好聽,他想買而未能得,於是就帶著親友去觀看。誰知老太太聽說他要來,竟把鵝烹煮了,准備招待他,他為此難過了一整天。當時,山陰有位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去觀看時非常高興,多次懇求道士要買他的鵝。道士對他說:「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經》,這群鵝就全部送給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筆,寫好後把鵝裝在籠子里回去了,一路上樂不可支。還有一次,他到學生家去,看見人家的篚木矮桌潔凈光滑,就在上面寫起字來,一半楷書,一半草體。後來那位學生的父親無意中把這些字給颳去了,他的學生懊悔了好幾天。他的書法注當時就很被世人看重,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稱;「我的書法和鍾瑤相比,可以說不相上下;和張芝的草書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經寫信給人說:「東漢張芝臨池學寫字,池水都變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樣沉迷於書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驃騎將軍王述少有聲譽,與王羲之齊名,但王羲之卻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會稽內史,因為母親去世,就辭職守喪,王羲之來接替他的職務,只到王述家去弔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門。王述每次聽到外面有號角聲,總以為王羲之來看望自己,連忙灑掃以待,這樣過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顧,王述深以為遺憾。」
我好費勁弄到的
這是你要的
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一位孤老太太養了只鵝,叫聲很好聽,他想買而未能得,於是就帶著親友去觀看。誰知老太太聽說他要來,竟把鵝烹煮了,准備招待他,他為此難過了一整天。當時,山陰有位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去觀看時非常高興,多次懇求道士要買他的鵝。道士對他說:「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經》,這群鵝就全部送給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筆,寫好後把鵝裝在籠子里回去了,一路上樂不可支。
G. 簽文解釋:勸君奈苦莫遲疑 得路青雲貴及時 若待後來年尚富 何能連步上丹墀
做事不要馬虎,遇人不要懷疑,遇到苦惱莫要生出放棄逃避,若不能找准自己的的目標和等待,想要什麼要明白
H. 誰有《晉書王羲之傳》及其翻譯,謝謝了啊
晉書列傳第五十 王羲之(子玄之 凝之 徽之 徽之子楨之 徽之弟操之 獻之) 許邁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祖正,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其議。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於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為敦主簿。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於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起家秘書郎,征西將軍庾亮請為參軍,累遷長史。亮臨薨,上疏稱羲之清貴有鑒裁。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軍將軍,又推遷不拜。揚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勸使應命,乃遺羲之書曰:「悠悠者以足下出處足觀政之隆替,如吾等亦謂為然。至如足下出處,正與隆替對,豈可以一世之存亡,必從足下從容之適?幸徐求眾心。卿不時起,復可以求美政不?若豁然開懷,當知萬物之情也。」羲之遂報書曰:「吾素自無廊廟志,直王丞相時果欲內吾,誓不許之,手跡猶存,由來尚矣,不於足下參政而方進退。自兒娶女嫁,便懷尚子平之志,數與親知言之,非一日也。若蒙驅使,關隴、巴蜀皆所不辭。吾雖無專對之能,直謹守時命,宣國家威德,固當不同於凡使,必令遠近咸知朝廷留心於無外,此所益殊不同居護軍也。漢末使太傅馬日磾慰撫關東,若不以吾輕微,無所為疑,宜及初冬以行,吾惟恭以待命。」
羲之既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乃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時殷浩與桓溫不協,羲之以國家之安在於內外和,因以與浩書以戒之,浩不從。及浩將北伐,羲之以為必敗,以書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為姚襄所敗。復圖再舉,又遺浩書曰:
知安西敗喪,公私惋怛,不能須臾去懷,以區區江左,所營綜如此,天下寒心,固以久矣,而加之敗喪,此可熟念。往事豈復可追,顧思弘將來,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興之業。政以道勝寬和為本,力爭武功,作非所當,因循所長,以固大業,想識其由來也。
自寇亂以來,處內外之任者,未有深謀遠慮,括囊至計,而疲竭根本,各從所志,竟無一功可論,一事可記,忠言嘉謀棄而莫用,遂令天下將有土崩之勢,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豈得辭四海之責!追咎往事,亦何所復及,宜更虛己求賢,當與有識共之,不可復令忠允之言常屈於當權。今軍破於外,資竭於內,保淮之志非復所及,莫過還保長江,都督將各復舊鎮,自長江以外,羈縻而已。任國鈞者,引咎責躬,深自貶降以謝百姓。更與朝賢思布平政,除其煩苛,省其賦役,與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懸之急。
使君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舉,未能事事允稱。當董統之任而敗喪至此,恐闔朝群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今亟修德補闕,廣延群賢,與之分任,尚未知獲濟所期。若猶以前事為未工,故復求之於分外,宇宙雖廣,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執政,然當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盡懷極言。若必親征,未達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願復與眾共之。
復被州符,增運千石,征役兼至,皆以軍期,對之喪氣,罔知所厝。自頃年割剝遺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惟未加參夷之刑耳,恐勝廣之憂,無復日矣。
又與會稽王箋陳浩不宜北伐,並論時事曰:
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於當年,何得不權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會,內求諸己,而所憂乃重於所欣。《傳》雲:「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今外不寧,內憂已深。古之弘大業者,或不謀於眾,傾國以濟一時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眾,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擬議乎!
夫廟算決勝,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後動。功就之日,便當因其眾而即其實。今功未可期,而遺黎殲盡,萬不餘一。且千里饋糧,自古為難,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黃河。雖秦政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憂,便以交至。今運無還期,徵求日重,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內所痛心嘆悼而莫敢吐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願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張,令殷浩、荀羨還據合肥、廣陵,許昌、譙郡、梁、彭城諸軍皆還保淮,為不可勝之基,須根立勢舉,謀之未晚,此實當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憂可計日而待。安危之機,易於反掌,考之虛實,著於目前,願運獨斷之明,定之於一朝也。
地淺而言深,豈不知其未易。然古人處閭閻行陣之間,尚或干時謀國,評裁者不以為譏,況廁大臣末行,豈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決在行之,不可復持疑後機,不定之於此,後欲悔之,亦無及也。
殿下德冠宇內,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當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長嘆,實為殿下惜之。國家之慮深矣,常恐伍員之憂不獨在昔,麋鹿之游將不止林藪而已。願殿下暫廢虛遠之懷,以救倒懸之急,可謂以亡為存,轉禍為福,則宗廟之慶,四海有賴矣。
時東土飢荒,羲之輒開倉振貸。然朝廷賦役繁重,吳會憂甚,羲之每上疏爭之,事多見從。又遺尚書僕射謝安書曰:
頃所陳論,每蒙允納,所以令下小得蘇息,各安其業。若不耳,此一郡久以蹈東海矣。
今事之大者未布,漕運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復催下,但當歲終考其殿最。長吏尤殿,命檻車送詣天台。三縣不舉,二千石必免,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極難之地。
又自吾到此,從事常有四五,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倒錯違背,不復可知。吾又瞑目循常推前,取重者及綱紀,輕者在五曹。主者蒞事,未嘗得十日,吏民趨走,功費萬計。卿方任其重,可徐尋所言。江左平日,揚州一良刺史便足統之,況以群才而更不理,正由為法不一,牽制者眾,思簡而易從,便足以保守成業。
倉督監耗盜官米,動以萬計,吾謂誅翦一人,其後便斷,而時意不同。近檢校諸縣,無不皆爾。餘姚近十萬斛,重斂以資奸吏,令國用空乏,良可嘆也。
自軍興以來,征役及充運死亡叛散不反者眾,虛耗至此,而補代循常,所在凋困,莫知所出。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則吏及叛者席捲同去。又有常制,輒令其家及同伍課捕。課捕不擒,家及同伍尋復亡叛。百姓流亡,戶口日減,其源在此。又有百工醫寺,死亡絕沒,家戶空盡,差代無所,上命不絕,事起成十年、十五年,彈舉獲罪無懈息而無益實事,何以堪之!謂自今諸死罪原輕者及五歲刑,可以充此,其減死者,可長充兵役,五歲者,可充雜工醫寺,皆令移其家以實都邑。都邑既實,是政之本,又可絕其亡叛。不移其家,逃亡之患復如初耳。今除罪而充雜役,盡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為重於殺戮,可以絕奸。刑名雖輕,懲肅實重,豈非適時之宜邪!
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並築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或以潘岳《金谷詩序》方其文,羲之比於石崇,聞而甚喜。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後為其父誤颳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鍾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雲:「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後之也。」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雲:「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弔,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候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及述為揚州刺史,將就征,周行郡界,而不過羲之,臨發,一別而去。先是,羲之常謂賓友曰:「懷祖正當作尚書耳,投老可得僕射。更求會稽,便自邈然。」及述蒙顯授,羲之恥為之下,遣使詣朝廷,求分會稽為越州。行人失辭,大為時賢所笑。既而內懷愧嘆,謂其諸子曰:「吾不減懷祖,而位遇懸邈,當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述後檢察會稽郡,辯其刑政,主者疲於簡對。羲之深恥之,遂稱病去郡,於父母墓前自誓曰:「維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靈。羲之不天,夙遭閔凶,不蒙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遂因人乏,蒙國寵榮。進無忠孝之節,退違推賢之義,每仰詠老氏、周任之誡,常恐死亡無日,憂及宗祀,豈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嘆,若墜深谷。止足之分,定之於今。謹以今月吉辰肆筵設席,稽顙歸誠,告誓先靈。自今之後,敢渝此心,貪冒苟進,是有無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載,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誠,有如皦日!」
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葯石不遠千里,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嘆曰:「我卒當以樂死。」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征之。
時劉惔為丹陽尹,許詢嘗就惔宿,床帷新麗,飲食豐甘。詢曰:「若此保全,殊勝東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許遇稷契,當無此言。」二人並有愧色。
初,羲之既優游無事,與吏部郎謝萬書曰:
古之辭世者或被發陽狂,或污身穢跡,可謂艱矣。今仆坐而獲逸,遂其宿心,其為慶幸,豈非天賜!違天不祥。
頃東游還,修植桑果,今盛敷榮,率諸子,抱弱孫,游觀其間,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娛目前。雖植德無殊邈,猶欲教養子孫以敦厚退讓。或以輕薄,庶令舉策數馬,彷彿萬石之風。君謂此何如?
比當與安石東游山海,並行田視地利,頤養閑暇。衣食之餘,欲與親知時共歡宴,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語田裡所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邪!常依陸賈、班嗣、楊王孫之處世,甚欲希風數子,老夫志願盡於此也。
萬後為豫州都督,又遺萬書誡之曰:「以君邁往不屑之韻,而俯同群辟,誠難為意也。然所謂通識,正自當隨事行藏,乃為遠耳。願君每與士之下者同,則盡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復何有,而古人以為美談。濟否所由。實在積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萬不能用,果敗。
年五十九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諸子遵父先旨,固讓不受。
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隸,仕歷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凝之彌篤。孫恩之攻會稽,僚佐請為之備。凝之不從,方入靖室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破矣。」既不設備,遂為孫所害。
徽之字子猷。性卓犖不羈,為大司馬桓溫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又為車騎桓沖騎兵參軍,沖問:「卿署何曹?」對曰:「似是馬曹。」又問:「管幾馬?」曰:「不知馬,何由知數!」又問:「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嘗從沖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馬排入車中,謂曰:「公豈得獨擅一車!」沖嘗謂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當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視,以手版柱頰雲:「西山朝來致有爽氣耳。」
時吳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觀之,便出坐輿造竹下,諷嘯良久。主人灑掃請坐,徽之不顧。將出,主人乃閉門,徽之便以此賞之,盡嘆而去。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嘗居山陰,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獨酌酒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逵。逵時在剡,便夜乘小船詣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反。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行,興盡而反,何必見安道邪!」雅性放誕,好聲色,嘗夜與弟獻之共讀《高士傳贊》,獻之賞井丹高潔,徽之曰:「未若長卿慢世也。」其傲達若此。時人皆欽其才而穢其行。
後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與獻之俱病篤,時有術人雲:「人命應終,而有生人樂代者,則死者可生。」徽之謂曰:「吾才位不如弟,請以余年代之。」術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餘,得以足亡者耳。今君與弟算俱盡,何代也!」未幾,獻之卒,徽之奔喪不哭,直上靈床坐,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頓絕。先有背疾,遂潰裂,月余亦卒。子楨之。
楨之字公幹,歷位侍中、大司馬長史。桓玄為太尉,朝臣畢集,問楨之:「我何如君亡叔?」在坐咸為氣咽。楨之曰:「亡叔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一坐皆悅。
操之字子重,歷侍中、尚書、豫章太守。
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年數歲,嘗觀門生樗蒱,曰:「南風不競。」門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獻之怒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嘗與兄徽之、操之俱詣謝安,二兄多言俗事,獻之寒溫而已。既出,客問安王氏兄弟優劣,安曰:「小者佳。」客問其故,安曰:「吉人之辭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嘗與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發,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獻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氈青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偷驚走。
工草隸,善丹青。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密從後掣其筆不得,嘆曰:「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嘗書壁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為能,觀者數百人。桓溫嘗使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駁牸牛,甚妙。
起家州主簿、秘書郎,轉丞,以選尚新安公主。嘗經吳郡,聞顧辟強有名園。先不相識,乘平肩輿徑入。時辟強方集賓友,而獻之游歷既畢,傍若無人。辟強勃然數之曰:「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齒之傖耳。」便驅出門。獻之傲如也,不以屑意。
謝安甚欽愛之,請為長史。安進號衛將軍,復為長史。太元中,新起太極殿,安欲使獻之題榜,以為萬代寶,而難言之,試謂曰:「魏時陵雲殿榜未題,而匠者誤釘之,不可下,乃使韋仲將懸橙書之。比訖,須鬢盡白,裁余氣息。還語子弟,宜絕此法。」獻之揣知其旨,正色曰:「仲將,魏之大臣,寧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長。」安遂不之逼。安又問曰:「君書何如君家尊?」答曰:「故當不同。」安曰:「外論不爾。」答曰:「人那得知!」尋除建威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
及安薨,贈禮有同異之議,惟獻之、徐邈共明安之忠勛。獻之乃上疏曰:「故太傅臣安少振玄風,道譽泮溢。弱冠遐棲,則契齊箕皓;應運釋褐,而王猷允塞。及至載宣威靈,強猾消殄。功勛既融,投AX高讓。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踐阼,陽秋尚富,盡心竭智以輔聖明。考其潛躍始終,事情繾綣,實大晉之俊輔,義篤於曩臣矣。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於省察。」孝武帝遂加安殊禮。
未幾,獻之遇疾,家人為上章,道家法應首過,問其有何得失。對曰:「不覺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獻之前妻,郗曇女也。俄而卒於官。安僖皇後立,以後父追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謚曰憲。無子,以兄子靜之嗣,位至義興太守。時議者以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桓玄雅愛其父子書,各為一帙,置左右以玩之。始羲之所與共游者許邁。
許邁,字叔玄,一名映,丹陽句容人也。家世士族,而邁少恬靜,不慕仕進。未弱冠,嘗造郭璞,璞為之筮,遇《泰》之《大畜》,其上六爻發。璞謂曰:「君元吉自天,宜學升遐之道。」時南海太守鮑靚隱跡潛遁,人莫之知。邁乃往候之,探其至要。父母尚存,未忍違親。謂餘杭懸溜山近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陳安世、茅季偉常所游處,於是立精舍於懸溜,而往來茅嶺之洞室,放絕世務,以尋仙館,朔望時節還家定省而已。父母既終,乃遣婦孫氏還家,遂攜其同志遍游名山焉。初采葯於桐廬縣之桓山,餌術涉三年,時欲斷谷。以此山近人,不得專一,四面籓之,好道之徒欲相見者,登樓與語,以此為樂。常服氣,一氣千餘息。永和二年,移入臨安西山,登岩茹芝,眇爾自得,有終焉之志。乃改名玄,字遠游。與婦書告別,又著詩十二首,論神仙之事焉。羲之造之,未嘗不彌日忘歸,相與為世外之交。玄遺羲之書雲:「自山陰南至臨安,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漢末諸得道者皆在焉。」羲之自為之傳,述靈異之跡甚多,不可詳記。玄自後莫測所終,好道者皆謂之羽化矣。
贊曰:書契之興,肇乎中古,繩文鳥跡,不足可觀。末代去朴歸華,舒箋點翰,爭相跨尚,競其工拙。伯英臨池之妙,無復余蹤;師宜懸帳之奇,罕有遺跡。逮乎鍾王以降,略可言焉。鍾雖擅美一時,亦為回絕,論其盡善,或有所疑。至於布纖濃,分疏密,霞舒雲卷,無所間然。但其體則古而不今,字則長而逾制,語其大量,以此為瑕。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其枯樹也,雖槎枿而無屈伸;其餓隸也,則羈羸而不放縱。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歙!子雲近出,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卧王蒙於紙中,坐徐偃於筆下;雖禿千兔之翰,聚無一毫之筋,窮萬谷之皮,斂無半分之骨;以茲播美,非其濫名邪!此數子者,皆譽過其實。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
參考譯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導的堂侄。王羲之小時候不善言談,人們看不出他有什麼超人之處。長大後,他很善於辯論,並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稱。他特別擅長書法,是古今以來的第一人。人們稱贊他的書法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的伯父王敦、王導都很看重他。陳留(今河南開封附近)人阮裕在當時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悅、王承視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鑒派門生來見王導,想在王家子弟中選位女婿。王導讓來人到東邊廂房裡去看王家子弟。門生回去後,對都鑒說:「王家子弟個個不錯,可是一聽到有信使來,都顯得拘謹不自然,只有一個人坐在東床上,坦腹而食,若無其事。」都鑒說:「這正是我要選的佳婿。」一打聽,原來是王羲之。郡鑒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羲之很喜歡服葯頤養性情,不喜歡在京城,剛到浙江,便有終老於此的志向。會稽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名士薈萃。謝安未做官時就住在這里。還有孫綽、李充等人,皆以文章蓋世,他們都在這里建有住宅,與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樣好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宴集,並親自作序,來抒發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一位孤老太太養了只鵝,叫聲很好聽,他想買而未能得,於是就帶著親友去觀看。誰知老太太聽說他要來,竟把鵝烹煮了,准備招待他,他為此難過了一整天。當時,山陰有位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去觀看時非常高興,多次懇求道士要買他的鵝。道士對他說:「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經》,這群鵝就全部送給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筆,寫好後把鵝裝在籠子里回去了,一路上樂不可支。還有一次,他到學生家去,看見人家的篚木矮桌潔凈光滑,就在上面寫起字來,一半楷書,一半草體。後來那位學生的父親無意中把這些字給颳去了,他的學生懊悔了好幾天。他的書法注當時就很被世人看重,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稱;「我的書法和鍾瑤相比,可以說不相上下;和張芝的草書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經寫信給人說:「東漢張芝臨池學寫字,池水都變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樣沉迷於書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驃騎將軍王述少有聲譽,與王羲之齊名,但王羲之卻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會稽內史,因為母親去世,就辭職守喪,王羲之來接替他的職務,只到王述家去弔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門。王述每次聽到外面有號角聲,總以為王羲之來看望自己,連忙灑掃以待,這樣過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顧,王述深以為遺憾。」
我好費勁弄到的
這是你要的
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一位孤老太太養了只鵝,叫聲很好聽,他想買而未能得,於是就帶著親友去觀看。誰知老太太聽說他要來,竟把鵝烹煮了,准備招待他,他為此難過了一整天。當時,山陰有位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去觀看時非常高興,多次懇求道士要買他的鵝。道士對他說:「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經》,這群鵝就全部送給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筆,寫好後把鵝裝在籠子里回去了,一路上樂不可支。
I. 常德這個名字的由來
從新石器時代起,就有一支古老部族,一直活動在湘西北(今常德)一帶。這支部落,史藉中統稱為「百濮」和「群蠻」。常德處於沅水下游,古代為出入滇黔必經之地。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史記》和《資治通鑒》載:「秦孝公元年,河山以東強六國……,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楚人擁有「黔中」相當於戰國中期偏早。屈原《離騷》雲:「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以陳辭。」詩人言「濟沅湘以南征」,當是追憶楚自文王以來對南方夷越、百濮的征伐事業。《史記》載:「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蜀中郡守張若伐楚,取得巫郡和江南,設為黔中郡。」《後漢書·南蠻》說:「漢興改為武陵。」可見,傳說張若伐楚,奪取「黔中」地後,在此築城是可信的。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常德人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考證:常德地下有三個文化堆積層。第一文化層(上層)器物以明清磚瓦和碗、碟為主。第二文化層(中層)有唐開元通寶、宋崇寧通寶錢、雙鳳紋銅鏡及陶瓷器。第三文化層(下層)出土物有:陶罐、陶豆、銅矛,為春秋戰國時期之物。可見,這第三文化層屬於春秋戰國時期無疑。常德城就是在此基礎上堆積起來的。據此,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周新國先生推斷:常德古城始建於戰國時期,迄今已是2290年左右。
麻煩採納,謝謝!
J. 王羲之和他的兒子
東晉大書家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山東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書史上一直把他父子二人並稱為「二王」。王羲之一家數子均諸書法,唯獨王獻之最具秉賦,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從而也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字在筆勢與氣韻上要超過其父,米芾稱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即是指在草書上的「一筆書」狂草。他還勸其父「改其體」,足見其書藝創造上的膽略,不愧被後世褒稱「小聖」。
誕生於「書聖」之家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東晉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過州主簿、秘書郎、長史,累遷建武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故人稱「大令」。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從獻之幼年起,王羲之便向他傳授書藝。據說,羲之曾經從背後掣拔其筆,試測他的筆力,嘆雲:「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可見王羲之很早就對他寄予厚望。傳為王羲之所撰的《筆勢論》雲:「告汝子敬,吾察汝書性過人,仍未閑規矩」,「今述《筆勢論》一篇,開汝之悟」,並「今書《樂毅論》一本」,「貽爾藏之」。獻之確實書性穎悟,不僅於技法上如此,而且能將意趣滲入書法中。相傳有一次獻之外出,見北館新塗的白色牆壁很乾凈,便取帚沾泥汁寫了方丈大的字,觀者如堵。羲之見而嘆美,問是誰作的,眾人答雲:「七郎。」
王獻之書學思想高超,有遠見。他勸父親改體,不過十五六歲。他的書學見解之深似乎與年齡不相稱,但卻是事實。唐張懷瓘《書議》記載王獻之對其父雲:「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獻之認為事貴變通,章草的字字獨立以及波磔的生發,不能表現出更宏大的氣勢、奔逸的律動。在深入研究之後,他認為藁草與行書之間可找到突破「往法」的途徑,建議父親應當「改體」。王獻之對於傳統書體的深刻研究,對於創新路數的用心探索,確有過人之處。
創新變體的書學是靈魂主宰並導引著這位書聖的後代。他要突破往法,另闢一新天地,而且也想超越其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別樹新幟。虞(龠禾)《論書表》載:「謝安嘗問子敬:『君書何如右軍(指王羲之)?』答雲:『故當勝。』安雲:『物論殊不爾。』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王獻之並非是不知天高地厚之輩,他的自我評價亦非無稽之談。孫過庭《書譜》載,羲之往京都,臨行題壁。獻之偷偷地把它抹掉,另外寫過,自以為寫得不錯。羲之回家看見了,嘆曰:「我去時真大醉也。」獻之內心感到慚愧。這傳聞足見獻之雖有志與父爭勝,卻亦有自知之明。獻之學父書,又轉學張芝,他不僅勸父「宜改體」,而自己也在實踐另創新法。
張懷瓘《書議》曾這樣評價王獻之在書藝上的創造:「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可惜他四十三歲便謝世,否則他在書藝上的成就當更為可觀。雖然如此,他已將自己的天賦資質、獨特的精神風貌、思想情感,一一融進他的書法作品中,在書藝中留下不朽的名聲。
王獻之本性瀟灑,超然於世俗禮法之外,「風流為一時之冠」。《書斷》曾載:晉太康中新起太極殿,謝安欲使子敬題榜,以為萬世寶,而難言之,乃說韋仲將題凌雲台事。子敬知其指,乃正色曰:「仲將,魏之大臣,寧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長。」謝安也就不再相逼。有時別人向他求書,也罕能得到;即使權貴逼他,亦不為所動。
沉酣矯變的書法藝術
王獻之的遺墨保存很少,故只能從碑帖拓本中見其書藝。《宣和書譜》曾著錄獻之遺作近九十件,而王羲之則有二百四十三件法書為宣和內府所藏,可見當時獻之傳世之作就已比其父少得多。而且,「二王」墨跡均有真偽之爭。今人沈尹默曾談到:「獻之遺墨,比羲之更少,我所見可信的,只有《送梨帖》摹本和《鴨頭丸帖》。此外若《中秋帖》、《東山帖》,則是米(芾)臨。世傳《地黃湯帖》墨跡,也是後人臨仿,頗得子敬意趣,惟未遒麗,必非《大觀帖》中底本。……獻之《十二月割至殘帖》,見《寶晉齋》刻中,自是可信,以其筆致驗之,與《大觀帖》中諸刻相近。」
「二王」父子書藝之比較
王羲之與王獻之的書法藝術的比較,書學史上眾說紛壇,褒貶不一,這里略作介紹。
一、「內(扌厭)」與「外拓」。「二王」在技法上的特點,書家往往以「內(扌厭)」與「外拓」標示。如明何良俊《四友齋書論》雲:「大令用筆『外拓』而開擴,故散朗多姿」;「右軍用筆『內(扌厭)』而收斂,神彩攸煥,正奇混成也。」今人沈尹默也說:後人用內(扌厭)、外拓來區別「二王」書跡,很有道理,大王「內(扌厭)」,小王「外拓」。試觀大王之書,剛健中正,流美而靜;小王之書,剛用柔顯,華因實增。用形象化的說法來闡明「內(扌厭)、外拓」的意義,「內(扌厭)」是骨(骨氣)勝之書,「外拓」是筋(筋力)勝之書,右軍書「一拓直下」,就是「如錐畫沙」。「外拓」的形象化說法,可以用「屋漏痕」來形容,放縱意多,收斂意少(參見《二王法書管窺》)。用「內(扌厭)」、「外拓」雖可說明「二王」書藝中許多不同處,但也不能涵蓋一切,細察也未必十分科學。大王能「內(扌厭)」也能「外拓」,當是「內(扌厭)」為主「外拓」為輔,小王能「外拓」也能「內(扌厭)」,當是「外拓」為主「內(扌厭)」為輔,而取向的不同是以各自的審美理想為轉移的。潘伯鷹說:「有人說羲之『內(扌厭)』,獻之『外拓』。這最多也只說得一半。」(《中國書法簡論》)此言頗有見地。
二、技法來源之辨。清包世臣《藝舟雙揖》中曾述自己看法並批評米芾見解:「嘗論右軍真行草法皆出漢分,深入中郎(指蔡邕);大令真行草法導源秦篆,妙接丞相(指李斯)。……米老『右軍中含、大令外拓』之說,適得其反。」今人侯鏡昶認為:包世臣以為大王筆源於隸,小王筆源於篆,此見解值得商榷。侯氏以一語概括鍾繇、王羲之、王獻之三家真行書特點及淵源:鍾善翻,大王善曲,小王善直;翻出於分書,曲出於篆書,直出於隸書(《論鍾王真書和(蘭亭序)的真偽》)。看來王氏父子書藝有兩個主要來源,遠源均出於秦漢篆隸,近源則出於鍾、張,然後陶冶融鑄,發展成各自的體勢。
三、草書聯綿之辨。王羲之學張芝草書,從形勢上突破章草的分割孤立,加以鉤連,但一般不作多字聯綿,僅二至三字一筆出之。他用張草的使轉,發展為內向的、斂蓄的今草。王獻之既學其父,也學張芝,突破王羲之聯綿模式,成為更多字的貫通,為「一筆書」;由內向而轉為外侈,由斂蓄而化為奔逸。所謂「一筆書」是指「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惟子敬明其深詣,故行首之字,往往繼前行之末」(參見《書斷》)。世稱「一筆書」始自張芝,王獻之則是以張芝為「杠桿」,以羲之草書為「支點」,完成一種「破體」的創造。
四、骨勢之辨。羊欣說:「獻之善隸藁,骨勢不及父。」張懷瓘《書斷》中說:「惜其陽秋尚富,縱逸不羈,天骨未全,有時而瑣。」王獻之主外拓、奔逸,因而在快速流轉中有時未能沉著痛快,而有輕滑之嫌;而王羲之主內(扌厭)、重骨氣,故字勢雄強。當然這是從高層次上的比較。王獻之何嘗不重骨勢?如《洛神賦十三行》,清張廷濟在《清儀閣題跋》中說:「風骨凝厚,精彩動人」;「然風神駘盪,氣骨雄駿,固已無美不臻」。當然王獻之中年去世,若再能錘煉多年,其骨勢自能更臻勝境。
五、媚趣之辨。王僧虔曾說:「獻之遠不及父,而媚趣過之。」羊欣也有同樣的說法。王獻之書藝體勢似鳳舞鸞翔,以紆回鉤連為流美,以縱馳放逸為快意,以墨彩飛動為神逸。張懷瓘《書議》中說其體勢「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同時也指出王獻之「時有敗累,不顧疵瑕」。其實王羲之書也多媚趣,因此曾有人非議,韓愈《石鼓歌》有「羲之俗書趁姿媚」之句。張懷瓘也說他「有女郎才,無丈夫氣」。晉人書法中的媚趣與時代風尚有關,這種「媚」,是一種雄媚,而不是柔媚。獻之之媚在流動跳盪中、在險峻放逸中呈現得光彩照人,比其父更多媚趣。
六、藝術哲思之辨。王羲之書藝的哲學思想,主要表現為中和,在多種對立因素之中調和統一。他在書法的形質(如肥瘦、方圓、短長、骨肉等)方面能無過無不及,在書法的神采(如奇正、氣度、韻趣等)方面無乖無戾。項穆《書法雅言》雲:「逸少一出,揖讓禮樂,森嚴有法,神彩攸煥,正奇混成也。」與突破其父草書模式一樣,王獻之也是有意識地改變其父的創作思想,他將「中和」轉為「失衡」,走向以「奇」、以「險」爭勝的新境界。項穆也認為「書至子敬,尚奇之門開矣」。
七、書體之辨。先說章草,王獻之承其父法家范,從《七月二日帖》等可睹其章草風采。此帖章草筆法古雅,然俯仰跳盪,大小錯雜,也顯示自由不拘的個性。再說楷書,南朝宋虞(龠禾)《論書表》說:「獻之始學父書,正體乃不相似。」張懷瓘《書斷》說,王羲之書寫《樂毅論》給獻之,獻之「學竟,能極小真書,可謂窮微入聖,筋骨緊密,不減其父。如大,則尤直而少態,豈可同年」。再說行書,王羲之情深調合,會古通今,創造卓越,《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是自覺地有意識地進行開拓、立法,為後世樹立了典範。而王獻之在行書上雖也頗有貢獻,但他的行書並未能走出乃父的規范,其凝練、器宇、才氣都不及其父。在草書上,父子各有特點,羲之特出不群,穎悟此道,除繁就省,創立了新草制度,但是在「一筆書」方面卻是子勝於父。吳德旋評論說:「大令狂草,盡變右軍之法而獨辟門戶,縱橫揮霍,不主故常。余謂大令草書,雖極力奔放,而仍不失清遠之韻。」(見《初月樓論書隨筆》)黃庭堅《山谷題跋》中又加以比較:「大令草法殊迫伯英,淳古少可恨,彌覺成就耳。所以中間論書者以右軍草入能品,而大令草入神品也。余嘗以右軍父子草書比之文章,右軍似左氏,大令似莊周也。」當然也有很不公正的評價,如唐太宗崇拜王羲之而貶低王獻之。其《王羲之傳論》雲:「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其枯樹也,雖槎枿無屈伸;其餓隸也,則羈羸而不放縱。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欽!」唐太宗的評論完全傾向於王羲之一邊,竟至以《蘭亭序》真跡殉葬。
王獻之書藝的獨立價值
歷史上往往以「二王」並稱,又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獻之書藝自有其獨立價值。
王羲之至會稽後,書法藝術成就達到頂峰。但誓墓不仕後因筆札多為代筆人所書,乃有非議。王羲之逝世後到南朝梁初,約一個半世紀,在此期間王獻之書因其媚趣研潤、逸氣灑脫,學其書者盛極一時。其間名家師法小王者,如《書斷》所載,即有桓玄、宋文帝劉義隆、羊欣等。特別是羊欣,被稱為「入於室者,唯獨此公」,所以時人謂「買王得羊,不失所望」。另外還有薄紹之、謝靈運、孔琳、邱道護、齊高帝蕭道成、蕭思話、范曄等,也各具小王意趣。這是王獻之聲譽日隆的一個原因。羊欣書藝獨步於王獻之之後,傳授門徒,使獻之的影響更為擴大。
那麼,唐太宗為何要貶低王獻之?有的學者認為,在初唐李世民要學書,必是從王獻之入手,因為那時王獻之的手跡比其父的容易得到。後來李世民才看到王羲之的墨跡。李世民也許不甘心居於王獻之之下,便把其父抬了出來。由於李世民推崇大王、貶低小王,當時人士懾於皇帝的旨意,遂把有王獻之署名的遺跡抹去其名字,或改為羊欣、薄紹之等人姓名。但是唐人學小王者仍很多,特別是「唐人草書,無不學大令者」(吳德旋語)。歐陽詢的真、行便既學大王,又學小王,而別成一體。近人沈曾植也說:「率更(指歐陽詢)行草,實師大令而重變之。」虞世南和其他一些書家也學王獻之,張懷瓘說:「虞書得大令之宏規,含五方之正色,姿榮秀出,智勇在焉。王紹宗,清鑒遠識,才高書古,祖述子敬。孫過庭,博雅有文章,草書憲章二王。」唐人對王獻之的草書很重視,尤其是狂草。張旭的草書就從王獻之化出。唐蔡希綜《法書論》雲:張草「雄逸氣象,是為天縱」,「議者以為張公亦小王之再出」。懷素也皈依小王,其《聖母帖》「輕逸圓轉,幾貫王氏之壘,而拔其赤幟矣」(見趙涵《石墨精華》)。由此可見,盡管李世民貶低小王,但終唐一代,還是有很多人向王獻之學習的。
五代後周楊凝式兼學「二王」,學習獻之取得卓越成就。沈曾植說:「草勢之變,性在展蹙,展布縱放,大令改體,逸氣自豪,蹙縮皴節,以收濟放。(張)旭、(懷)素奇矯皆從而出,而楊景度為其嫡系。」(《海日樓札叢》)
宋代四大書家之一米芾稱:「子敬天真超逸,豈父可比!」「大令十二月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米芾服膺王獻之,並且心儀手追這種「天真超逸」的意趣。米書與小王書血脈貫通。另一書家蔡襄也說:「唐初,二王筆跡猶多,當時學者莫不依仿,今所存者無幾。然視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號為名書,其結約字法皆出王家父子,學大令者多放縱,而羲之投筆處皆有神妙。」蔡襄追慕晉韻,其媚趣研潤則與小王近似。黃庭堅也稱贊「大令草入神品」,黃書「運筆圓勁蒼老,結體緊密縱橫處,從顏柳諸公上接羲獻」(笪重光語)。即如蘇軾,其書面目雖與「二王」不類,但也有相通之處。姜夔對小王也多推崇,曾說:「世傳大令書,除《洛神賦》是小楷,余多行草,《保母磚志》乃正行,備盡楷則,筆法勁正,與《蘭亭》、《樂毅論》合,求二王法,莫信於此。」
元明清以來學小王書法而成就卓著者有元代趙孟頫,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王鐸等,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
總之,王獻之的書藝對後世影響深遠,自有獨立的價值。以「二王」並稱也成了書史上的專名。「父之靈和,子之神駿,皆古今獨絕」,難怪人們稱王羲之為「書聖」,稱王獻之為「小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