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伺服器對接opc映射ip
Ⅰ winccopc伺服器怎麼安裝
安裝WinCC OPC伺服器的步驟如下:
確保已經下載並安裝了OPC Server軟體,例如KepServerEX-6.10。
打開已經安裝的KepServer軟體,在菜單欄中選擇「編輯」。
在左側找到「OPC UA」,然後根據實際工程要求配置相關項。
在電腦右下角托盤處找到KepServer,右鍵選擇「OPC UA配置」。
在「伺服器端點配置」選項卡中,選中本機IP的URL,點擊編輯。網路適配器選擇電腦的網卡,埠號默認49320,選擇相應的安全策略。記下opc.tcp://xxx.xxx.xxx.xxx:49320,等下客戶端配置時需要用到。
在電腦右下角托盤處找到KepServer,右鍵選擇「從新初始化」。至此,伺服器端OPC配置完成。
以上步驟只作參考,具體操作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Ⅱ OPC協議指的是什麼
首先聲明,是zz的,我對原文的觀點是:分布式系統的規范不是那麼容易搞出來的。所以OPC-DA暫時是不可替代的,OPC-XMLDA是跨防火牆的新技術,但是實時性差一點。這篇文章的出處是另一篇批評opc的文章的評論。(原文的鏈接是http://blog.cechinamag.com/sup_zoux/9284/message.aspx#3648,被評論的文章標題是OPC——資本和崇洋豢養的病態協議)zz文章如下:
樓主似乎對OPC相當的熟悉,但似乎又不是很懂OPC。
首先OPC是一種協議,OPC協議里只是定義了介面,OPC的不好是由於他建立在了DCOM的基礎之上,大多數的詬病來源於DCOM本身而不是OPC協議本身,至少這篇文章對OPC的不滿也幾乎都來源於DCOM。那麼樓主更應該罵微軟,或是OPC基金會妥協與微軟,而不是OPC協議本身。樓主是希望把OPC協議制定成為像modbus之類的協議,還是提出要建立一套分布式框架替代DCOM呢。這兩者完全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如果是前者,我勸樓主應該站在更高的層次上,而不是盲目的准備去做無用功,如果是後者本人倒是頗感興趣,本人才疏學淺,分布式框架只知道DCOM 、Cobra 、JMI、.Net Remoting、SOAP。其中JMI和.Net Remoting目前還是依賴於平台,而Cobra則是看起來很美,SOAP像是以後的發展方向,目前OPC 3.0協議已經是基於SOAP的了,性能問題導致他還不能大規模推廣。
第二,OPC協議存在也有不少年頭了,站在現在的觀點對一個陳舊的東西妄加批評似乎有點過分和小肚雞腸。就像我們不能現在說DDE是一種多麼簡陋的IPC技術啊,畢竟他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在OPC產生的年代,windows上的主流技術難道不是DCOM嗎,除非一開始就脫離微軟。
第三,「資本和崇洋豢養」這個詞顯得樓主太過於憤青,如果說用OPC就是「資本和崇洋豢養」,那麼我們絕大多數用電腦的人都是「資本和崇洋豢養」,因為我們用的windows、linux、unix、solaris都是洋人給我們的,假如有一天真的有一種真正好的替代OPC的協議產生我第一個支持,如果目前還沒有出來,還是希望樓主遵循「多談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原則,真正的能夠為中國的自動化協議做些貢獻。
最後送給樓主一句話,「師夷長技以治夷」,治夷之前是師夷而不是鄙夷
原文如下:
OPC——資本和崇洋豢養的病態協議
雖然目前大部分的廠商均支持OPC協議,並將其視為開放的標准。我曾長期從事實時資料庫研發,並對OPC協議有深入研究。到目前為止,除了悲哀,只有一席不得不說的話。OPC真的很先進么?對於過去還一直靠編寫串口協議研發非標產品的一些同仁來說,似乎剛剛感受到其帶來的優點,為了接項目而編寫一些OPC介面等等,也許感覺其神秘而高不可攀。其實,OPC就是基於微軟DCOM技術的一套介面定義而已,在其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諸多工控必須的硬體條件因素,僅僅是將微軟DCOM技術原封不動地搬到了工控領域而已。這幾年,每年都有一些同仁公司聯系SUPCON SOFT,希望能夠獲得解決OPC介面的問題,作為OPC基金會的首批會員和國內OPC基金會的倡導者,SUPCON對OPC十分了解,擁有大量可以開發OPC介面的程序員。但這並不意味著SUPCON會承接這些介面問題的服務。作為一個企業,其專業性在於提供自己專業的產品和核心價值所在的服務,而非其它。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看出國人對OPC介面的誤解和盲從。OPC真的很美么?從其應用至今,OPC帶來的痛大過其帶來的利益。DCOM是一套依賴微軟技術極深的服務,僅一個OPC,就限制了目前工控領域操作系統的多樣性。這也沒什麼,如果處於愛國,中國還真沒有可圈可點的操作系統。但OPC的問題是在太多了:
※安全性配置復雜:對於對操作系統並不專業的工控人員,OPC的安全性配置已經過於專業和復雜了。這導致了好多實例中,OPC都不是通過系統啟動後自激活的,而是需要有互動式用戶去登錄,這給系統帶來了極大的不安全性。即每次系統重啟都可能需要人為干預。雖然經過合理的DCOM配置可以避免,但不幸的是大部分工控從業同仁對此並不掌握;
※遠程激活困難:如果兩台計算機不再一個帶有強烈微軟技術特色的「域」里的時候,遠程激活OPC就是一個噩夢,在很多項目上,僅這個配置就另很多工程人員痛心疾首。知道大部分項目中不同域之間的激活是怎麼做到的嗎?呵呵,好多同仁選擇了兩台機器通過相同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來破壞安全性;另一些掌握一些編程技術的同仁則通過在一台計算機中保存另一台計算機的用戶名和密碼;這些安全因患之所以不能排除,原因就是該死的OPC協議,這個吸附在微軟的DCOM技術上的毒瘤;
※開發復雜:雖然筆者對DCOM技術掌握得較為熟練,但至今還能回憶起年輕時學習DCOM編程的黑暗日子,DCOM是一種經過一段時間痛苦,然後頓悟,發現原來所有寫DCOM教材的人都在故弄玄虛,人為增加復雜度。同時,DCOM的內存管理和調用技術,往往需要較多經驗,使本來容易的通訊開發,變得焦灼不堪。所以才有目前很多業界同仁委託其它公司開發OPC介面的事情;
※跨平台困難:連跨微軟的多個操作系統,都會有些小問題,能在Linux和UNIX上使用OPC的人,更是寥寥;我至今只是聞名,未嘗親見這類高人;
那麼為什麼這么一個詬病甚多的協議會成為今天普遍接的標准呢?原因有二,一是時機,二是資本。當工業乙太網時代還出於鴻蒙初開,各大自動化廠商還在為未來的匯流排爭論得喋喋不休得時候,微軟,這個操作系統的廠商,利用一種基於自己操作系統的分布式技術,在DCOM彷彿能夠解決一切分布式問題的喪失理智的時代,推出了一種民不見經傳的OLE for Process Control,沒有引起任何一個自動化廠商的足夠重視,而正是因為這種低調的入場,加上各大自動化廠商慣常的保守和對工業乙太網技術發展前景的短視,OPC成長了起來。誰會將一個操作系統的廠商作為競爭對手呢?所以,OPC的開始是比較順暢的。另一個強有力的吹鼓手是微軟,他並沒有鼓吹OPC無所不能,但它過分地鼓吹了DCOM,最終這種資本運作帶來了浮躁,大家索性都不再研究其他開放的工業乙太網傳輸協議了,OPC就是萬能靈丹。歷史再不斷重演,今天的我們,又要被IBM等廠商所謂的SOA和Web2.0技術蒙住雙眼。
另一個原因,就是崇洋,曾幾何時,洋東西好得不得了,我還記得當時曾經定義一個內部的基於TCP數據傳輸協議,就有保守派在我耳邊喋喋不休:協議這東西都是國外大公司制定得,如何如何神奇,如何如何專業,總之,中國人連制定一個企業的TCP傳輸協議的能力都沒有了。不過最終證明,不但能夠制定,只要對工業數據傳輸得需求把握得好,中國人可以制定出一樣優秀得開放數據傳輸協議。但問題似乎總是出現:你制定了,誰擁護啊?你制定了,好吧,雖然是開放式協議,為啥是你A公司制定,不是我B公司制定?國人的問題多得不得了。中國目前也出了十多家有一定規模的自動化廠商,有沒有成立一個多個企業的標准委員會,討論一下國有開放標准?沒有!這就是現實。我們不還以被美國儀器儀表協會承認而自豪么?我們不還為了能夠達到歐洲標准而欣慰么?所以,在這樣的土壤上,本土的種子難得開花結果。
其實,最適合工業使用的乙太網數據交互協議,絕對不是OPC,而應該是一種基於TCP/IP的,平台無關傳輸協議。這種協議得制定,只要兼顧了實時值、歷史值、主動變化通知,考慮了批量數據讀寫和並發連接,考慮了不同設備處理速度得不同,就會變得即魯棒又實用。而我們國人完全有能力制定自己的開放協議!
我深深的知道,問題雖然明顯,但明天早晨,我仍然必須接受這個洋品牌和洋標准充斥的世界。OPC雖然不好,但未來5年恐怕還會被趨之若騖。我的力量雖有限,但有幸的是我在一家民族自動化企業就職,還可以一點點地身體力行以盡綿薄,希望國內業界同仁達成共識,有朝一日,可以共同推動由中國人制定的開放工業乙太網實時數據傳輸標准,到那個時候,這個自動化的行業,才能因開放的標准而變得簡單高效,四通八達。就脫離微軟。
Ⅲ opc ua加入本地IP參數
opc ua加入本地IP參數的解決方法如下:
只要不沖突就可以了,沖突會有提示)
子網掩碼;)右擊本地連接--屬性--在",而且你用的是無線的.0.118(這個設置個其他機器沒用過的就行:255.168其實無線路由和有線的是一樣的道理.1
最下面的dns則是,不會多太久)
解決方法是
右擊網上鄰居--屬性--(進去後應該能看見個".0
默認網關:192.18;使用下面的ip地址".255,只因為獲取的時候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才被認為是卡;
以此這樣填寫
ip地址.168;本地連接"里選擇最下面的iternet協議(tcp/ip)然後雙擊他(或者點屬性)--選擇",所以比有線稍微多一點(當然.52.6
210:172.0;此連接使用以下項目".0.149:19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