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雲伺服器 » 阿里雲u8伺服器價格

阿里雲u8伺服器價格

發布時間: 2024-08-02 14:11:33

① 國內外低代碼開發平台發展情況

本文會分析:

國外:Mendix Outsystems

國內:牛刀 APICloud iVX 搭搭雲 氚雲 簡道雲 雲表 宜搭雲等幾傢具有代表性的公司

其實,低代碼概念由來已久,其實就是「追求少的代碼量,完成最多的開發工作」,不管是開發代碼的工具還是代碼本身都在追求「低代碼」。這裡面比較難的是如何把握「功能靈活性」和「操作學習簡易性」的平衡。

評價「低代碼」的標准能做什麼?效率如何?(拋開這兩點,都是扯淡)

一、能做什麼?:主要看邏輯是如何實現的?(特別是工具側的邏輯實現能力,用代碼實現的不算,因為都可以)靈活性如何?

(1)流程圖方式:例如:Outsystems是通過流程圖的方式來生成邏輯代碼部分,他們內部叫做「MicroWave」「NanoWave」,用來分別控制前端和後台的邏輯。這種方式採用公司較多,操作企業對於大型應用還是挺難的,畫圖這個事對於大應用來講也不好操作。

(2)事件觸發式:例如:iVX(國內的公司),用觸發式的事件面板來控制所有交互邏輯。開發起來還是體驗不錯的,只有他們一家公司這么做。

二、效率如何?

這個就要看整個產品設計理念,開放程度,組件抽象,開發配套,對復雜前後台支持程度。整體來說,綜合能力算上,Mendix 、Outsystems 、iVX這三家開發效率最高,如果是算細分領域,例如,就開發一個表單,或開發一個工作流系統,那搭搭雲、氚雲做的都不錯。

下面我們看國內外的「低代碼」發展情況

一、國外情況

近兩年,隨著各種技術整體發展(例如,5G,我不相信有技術是可以完全獨立存在和發展的,特別是新技術),不管程序員如何努力,瓶頸卻變成了程序員本身。對各種應用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程序員總量有限,培養難度大,應用開發周期長,應用維護成本高,這個矛盾成為了技術和市場發展的主要矛盾,「低代碼」概念就是為了解決這個核心問題而生的。「風口」也慢慢指向了「低代碼」這一塊兒。

國外的幾家低代碼公司:Salesforce,Mendix,Outsystems,Appian,Joget

(1)進入時間和領域:

這些公司大都成立10年以上,有些都快20年了,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是從企業應用開發開始做,重點在:表單生成和處理、工作流生成和管理、辦公協作這幾個領域。還有的是從更專業的企業領域進入「低代碼」的,例如財務領域、HR領域、CRM領域等。

結論:低代碼短時間是出不來的,要大量的積累和研發,特別是和企業的磨合非常重要。

(2)已經比較成熟:

Salesforce Appian Joget這三家都已經上市,另外兩家都是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公司。

(3)服務和價格:

都非常貴!主要服務大公司500強為主,一個license月都要幾千美元。

二、國內情況

國內比較講究「風口」,這個風口是2019年才吹過來的,所以有挺多新興創業團隊加入「低代碼」陣營,也有一些「老牌的」團隊轉向這個市場。其實主要看他們以前是做什麼的?這個對大家理解團隊和能力會很有幫助。

按成立時間

老牌團隊(10年以上的):牛刀(以前做前端開源框架WeX5),APICloud(以前做App開發打包工具和API模塊市場,嚴格意義上不算低代碼工具,算是開發流程管理工具,還涉及到產品、設計、代碼管理、項目管理等領域,我就不細說了),iVX(之前做H5、WebApp開發工具的),活字格(利用微軟的Excel開發體系,進行二次工具化)

新進團隊:「各種」雲,但主流都是「表單」「工作流」「協作」這三種出生為主,太新的團隊,我覺得做不了這個,因為「低代碼」還是研究比較底層技術的領域,太短時間積累不出來。

另外按功能分類

(1)靈活性從高到低 (很多**雲,是細分領域開發的,靈活性較差就不放進來了)

iVX ***** 活字格 *** 牛刀 *** 氚雲 **

(2)對工作流支持從高到低

搭搭雲 **** ClickPaaS *** 氚雲 *** iVX *** 宜搭雲 **

(3)對表單支持從高到低(這個上面幾家都不錯,可能是低代碼的基礎,我就不比較了)

另外,我發現iVX是低代碼中比較特殊的,因為,實際上它的開發過程基本上是「0代碼」環境的。開發效率和維護也比較容易,而且前身版本是iH5,口碑還不錯,大家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宜搭雲,是阿里雲親生的,現在雖然剛起步,但是至少說明有巨頭已經開始關注這個賽道了,大家也可以持續關注一下。

總體來說,「低代碼」發展方向還是非常看好的,畢竟是解放生產力的,但是要做好難度比較大,而且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② 大數據分析一般用什麼工具分析

大數據分析的前瞻性使得很多公司以及企業都開始使用大數據分析對公司的決策做出幫助,而大數據分析是去分析海量的數據,所以就不得不藉助一些工具去分析大數據,。一般來說,數據分析工作中都是有很多層次的,這些層次分別是數據存儲層、數據報表層、數據分析層、數據展現層。對於不同的層次是有不同的工具進行工作的。下面小編就對大數據分析工具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

首先我們從數據存儲來講數據分析的工具。我們在分析數據的時候首先需要存儲數據,數據的存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懂得資料庫技術,並且能夠操作好資料庫技術,這就能夠提高數據分析的效率。而數據存儲的工具主要是以下的工具。

1、MySQL資料庫,這個對於部門級或者互聯網的資料庫應用是必要的,這個時候關鍵掌握資料庫的庫結構和SQL語言的數據查詢能力。

2、SQL Server的最新版本,對中小企業,一些大型企業也可以採用SQL Server資料庫,其實這個時候本身除了數據存儲,也包括了數據報表和數據分析了,甚至數據挖掘工具都在其中了。

3、DB2,Oracle資料庫都是大型資料庫了,主要是企業級,特別是大型企業或者對數據海量存儲需求的就是必須的了,一般大型資料庫公司都提供非常好的數據整合應用平台;

接著說數據報表層。一般來說,當企業存儲了數據後,首先要解決報表的問題。解決報表的問題才能夠正確的分析好資料庫。關於數據報表所用到的數據分析工具就是以下的工具。

1、Crystal Report水晶報表,Bill報表,這都是全球最流行的報表工具,非常規范的報表設計思想,早期商業智能其實大部分人的理解就是報表系統,不藉助IT技術人員就可以獲取企業各種信息——報表。

2、Tableau軟體,這個軟體是近年來非常棒的一個軟體,當然它已經不是單純的數據報表軟體了,而是更為可視化的數據分析軟體,因為很多人經常用它來從資料庫中進行報表和可視化分析。

第三說的是數據分析層。這個層其實有很多分析工具,當然我們最常用的就是Excel,我經常用的就是統計分析和數據挖掘工具;

1、Excel軟體,首先版本越高越好用這是肯定的;當然對Excel來講很多人只是掌握了5%Excel功能,Excel功能非常強大,甚至可以完成所有的統計分析工作!但是我也常說,有能力把Excel玩成統計工具不如專門學會統計軟體;

2、SPSS軟體:當前版本是18,名字也改成了PASW Statistics;我從3.0開始Dos環境下編程分析,到現在版本的變遷也可以看出SPSS社會科學統計軟體包的變化,從重視醫學、化學等開始越來越重視商業分析,現在已經成為了預測分析軟體。

最後說表現層的軟體。一般來說表現層的軟體都是很實用的工具。表現層的軟體就是下面提到的內容。

1、PowerPoint軟體:大部分人都是用PPT寫報告。

2、Visio、SmartDraw軟體:這些都是非常好用的流程圖、營銷圖表、地圖等,而且從這里可以得到很多零件;

3、Swiff Chart軟體:製作圖表的軟體,生成的是Flash

③ 目前國內有什麼品牌的雲終端機好呢

如果設定前提是「品牌」而非「雜牌」從國際一線的無疑是INTEL NUC ;

④ 為什麼是最近幾年低代碼才火起來

俗話說得好,一切事物能火都是著原因的,低代碼同樣是這個道理。

總結了一下,有來自兩方面的原因

一、需求增多

隨著國內創業環境變得越來越好,近幾年中小型企業數量更是蹭蹭往上漲,在市場上有著矚目的地位。雖然中小型企業的數量很多,但是缺乏一定的資金與技術支持,如果走傳統應用開發模式來開發應用,那無論是技術還是資金鏈都很難負擔。而低代碼開發模式不需要高成本與專業技術就能開發,於是就成了中小型企業的香餑餑,需求不就跟著上來了。

二、低代碼開發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1、降低了開發者門檻

低代碼模式採用的是用戶在平台進行自主搭建的方法,模塊拖拽式的操作讓任何一個人都能輕松駕馭。即使遇到特殊功能不能用搭建處理,其後端也支持低代碼編寫來幫助開發者進行開發,並且這種低代碼還上手簡單,一學就會,不是高技術含量的編程語言。例如:百數採用的就是Python。這兩種開發方法相結合不僅是降低了開發的門檻與難度,也讓普通人收獲了系統開發的樂趣。

⑤ 盤點中國六大企業軟體服務商,看財報背後上雲的真相

不久前看過一張中美企業服務市場對比圖,有些驚訝。為什麼同樣在ToB市場,國外有市值萬億美金的微軟、有千億美金的Salesforce,在中國卻唯有用友市值剛過百億美金?

有人曾說:軟體行業正經歷著有史以來最大變革的同時,固步自封勢必會成為產業進化的淘汰品。

於是,變革者敢於不斷試錯,甚至願花數年時間重寫底層代碼,以更好地支撐市場訴求;固步自封者,卻寧願自欺欺人,無法擺脫過去資本、產品、人員結構等既得利益的包袱。

在國內傳統企業服務軟體廠商喊出轉型上雲的這么多年,時至今日,我們似乎只能看到沖在一線的釘釘、企業微信,沖在二線的SaaS挑戰者,沖在三線敢於砸掉過去的軟體巨頭,以及沖在四線迫於轉型的ISV、SI。

雷鋒網將梳理中國有代表性的企業軟體畝清服務商,分析它們過去幾年在SaaS等核心雲業務上的「成績單」。如有疏漏,歡迎指正。

阿里釘釘

核心雲產品:釘釘

標桿客戶:立白、蒙牛

產品與市場動作: 2015年5月正式發布。2018年發布五大垂直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12月提出「人、財、物、事」全鏈路數字化解決方案。2019年發布「智能協同」產品升級,涵蓋人和人的智能協同、人和事的智能協同、人和物的智能協同。

2018年億元戰略投資藍凌,聯合金山WPS推出智能文檔;2019年全資收購企業協作軟體Teambition。

業務表現: 最新數據顯示,釘釘平台上已有20萬開發者,企業應用數達30萬,用戶數超2億、企業組織1000萬、服務企業組織數500萬,以及800%增長的優質ISV。

圖:雷鋒網製作

雷鋒網分析了截止2019Q3阿里雲的收入增長情況。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6月,釘釘宣布並入阿里雲,顯然在2019Q3原本一直屬於創新項目的釘釘收入歸入阿里雲,粗略估計釘釘至少帶來了10億元的季度創收。(進入2020年,天貓精靈升級為獨立事業部,由阿里雲IoT負責人庫偉負責,可以預見下一季度原屬於創新業務的天貓精靈將進一步為阿里雲帶來增長。)

企業微信

核心雲產品:企業微信

標桿客戶:步步高商業、德邦快遞

產品與市場動作 2016 年正式推出 1.0 版本,2019年12月公布3.0版本,在與微信互通的基礎上,推出客戶朋友圈、客戶聯系、客戶群三大功能。據張小龍最新段耐坦說法,「企業微信後續新的變化是基於一個新的理念——希望讓每一個企業員工都成為企業服務的窗口。人就是服務,而且是認證的服務。」

2018年與泛微宣布在移動辦公領域展開合作;2019年相繼投資銷售易、有贊、法大大、道一雲。

業務握桐表現: 覆蓋超過50個行業,服務超過250萬家真實企業,6000萬活躍用戶,80%中國500強企業用戶,21000家合作夥伴,每天有超過470萬個系統連接在企業微信上。

關於企業微信的營收情況,可以根據騰訊雲歷年來為數不多的幾次數據披露進行判斷:

在騰訊930變革之後,騰訊雲與支付業務一直組成放在「其他業務」板塊,而後被放在「金融 科技 及企業服務」板塊中,並提及收入增長的來源之一「整合如雲服務及企業微信等騰訊內部資源,聯合外部SaaS企業,以培育更多垂直領域SaaS解決方案。」

對比同一時期的阿里釘釘,SaaS產品帶來的客戶數量對比(SaaS客單價可能會不會有太大差異),顯然,企業微信等騰訊內部SaaS業務已足夠刺激著騰訊雲的收入增長。

相比互聯網巨頭的SaaS生意,從2010年前後就開始深耕互聯網ToB市場發展起來的小巨頭們表現又如何呢?

我們知道HR領域的大易被用友收購,CRM銷售易獲得了與騰訊戰略合作及投資的機會,協同辦公致遠終於在科創板上市……但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最關心是盈利問題,多數企業盈利欠佳,虧損或微利還是常態嗎?

北森

核心雲產品:北森雲

標桿客戶:碧桂園、萬科

產品與市場動作: 成立於2002年,2010年開始構建PaaS平台,2012年建立客戶成功服務團隊,2016年上線核心人力雲eHR。2019年,面向ISV和企業客戶,北森基於PaaS平台發布AppStore應用商店,如個稅計算、面試系統、內推等HR原生應用,任務、日程等辦公應用,差旅、報銷等第三方應用。

業績表現:

是盈利還是繼續虧?據了解,北森雲前期在SaaS產品線及PaaS平台研發,以及客戶成功團隊等方面投入巨大。盡管北森在2018年4月新三板終止掛牌交易,但這其實是同一時期不少業績表現不佳、在新三板兜兜轉轉的SaaS廠商的共同表現。

東軟

核心雲產品:RealOne Suite、CloudOne Suite、ClinicalOne Suite

市場與產品動作: 創立於1991年,中國第一家軟體上市公司。目前已推出雲 HIS、人社醫保平台、醫葯雲、環保雲、睿雲、平台雲、黨建雲、雲護航等雲產品和服務。2019年9月,東軟宣布獲得網路戰略投資共計14.43億元,11月與網路發布面向智能城市的整體解決方案。

業務表現:

可以看出,東軟近兩年正持續出現業績虧損,並有虧損持續拉大趨勢。據悉,東軟四大主營業務醫療 健康 及 社會 保險、企業互聯網及其他、智慧城市、智能 汽車 互聯,在2018年的業績表現分別為16.96億元、21.32億元、18.50億元、14.92億元,毛利率同比增減分別為1.45%、-1.50%、-4.13%、-0.93%。

根據此前年報稱,凈利潤下滑是由於公司加大在研發和市場投入力度所致,在2019年9月獲得網路資金與資源合作上的大力支持後,在2019年最後一季度是否掃開低迷?值得一提的是,從業務成分上講,東軟除了自主軟體、產品及服務的經營外,同時也會承擔系統集成的業務。

實際上,2014年至今,阿里、京東、騰訊、網路接連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領域與IT解決方案服務商(包括系統集成)整合優勢資源展開合作。預計很長一段時間內,IT解決方案服務商會遭遇斷臂求生、謀求新增長點的「陣痛期」。

金蝶國際

核心雲產品:星空、蒼穹、精斗雲

標桿客戶:溫氏集團、幸福西餅

產品與市場動作: 創立於1993年,金蝶旗下有多款雲產品,包括金蝶雲·蒼穹(大企業雲服務平台)、金蝶雲·星空(中大及成長型企業創新雲服務平台)、金蝶精斗雲(小微企業一站式雲服務)、雲之家(智能協同辦公雲服務)、管易雲(電商行業雲)及車商悅( 汽車 經銷行業雲)。2011年,金蝶正式拉開了轉雲升級的帷幕,2012年推出金蝶雲ERP,2017年提出Cloud First戰略,金蝶雲ERP升級為金蝶雲。

業務表現: 業內人士指出,2016年是金蝶陣痛轉型收入最高的開始,雲服務收入佔比在近年來也在持續上升。不過直到如今,雲業務仍未能盈利。

圖:雷鋒網製作

2016年,金蝶全年營收18.62億元,同比增長22.8%;雲服務業務收入3.4億,同比增長103%,占總營收18.3%。

2018年期間,金蝶先後推出金蝶雲星空、蒼穹兩款雲原生技術架構。

直到最近的采訪中,徐少春重申了對2020年雲收入佔比達到60%的信心。但此消彼長,這也意味著隨著金蝶傳統軟體業務佔比下降、增速進一步放緩的情況下,金蝶雲服務業務還需時日才能彌補這一空白。

用友網路

核心雲產品:NC Cloud、YonSuite、iuap

標桿客戶:三一重工

產品與市場動作: 成立於1988年,目前形成了以用友雲為核心,雲服務、軟體、金融服務融合發展的新戰略布局。用友雲戰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2017年4月,用友雲戰略正式落地,7月發布U8 Cloud,自此後的兩年多時間里,用友還相繼發布了NC Cloud、YonSuite等核心雲解決方案。

業務表現:

圖:雷鋒網製作

從歷年用友財報公布出的數字可以看出,用友雲服務無論收入還是付費客戶數量都在近兩年呈現了光速增長。

從2017年雲戰略落地當年,用友雲服務業務實現同比增長249.9%,此後兩年一直呈100%以上的速度增長。此外,據2019Q3最新數據,僅三個月,用友雲付費客戶數量增長了3.84萬家,如果按照每月20個工作日粗略計算,在2019Q3,日簽單高達640單。

相比之下,用友僅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相當「激進式」的雲轉型。不過也可以有其中一種猜測:用友客戶客單價足夠低,付費用戶數量之多可以支撐整個雲的收入?

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的後半程,誰來接力?

中國企業服務軟體市場的後半程,其實也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到如今的一個關鍵命題。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核心業務早已觸碰到天花板,雲計算、AI、5G等新技術重塑了ToC做ToB的方式。

透過上文數字,能夠看到阿里釘釘、企業微信在最近今年可謂是戰績頗豐,僅用四五時間就已經圈入百萬家企業客戶,再加上最近的華為WeLink,在扮演巨頭雲戰略「抓手」的同時,將有可能進一步蠶食整個軟體業務市場。

而越來越多的SaaS企業開始相信,基於自身品牌和產品的開放,才能聯合其他合作夥伴一同拿下大客戶。例如,提供公開標準的API,能夠實現應用間互聯互通的PaaS品類。

與此同時,尋找與企業軟體廠商戰略合作也是打通用戶與企業端的重要路徑。例如此前京東與金蝶的合作,阿里與用友的合作,華為、騰訊與用友,與金蝶的合作,亦或是阿里、騰訊成立的SaaS加速器等孵化性質的動作。

實際上,在2007年阿里軟體成立前後,馬雲曾考慮與用友合作成立合資公司。但雙方都希望自己成為主導方,不願意成為對方的附庸,談判不了了之。用友某高管當時甚至表示:「我們穿西裝,他們穿牛仔褲,合資起來會不倫不類。」

十年前,很少有人會去懷疑用友、金蝶等軟體廠商牢固的市場地位,十年後,基於SaaS的普及化改變了軟體的交付模式,也讓穿西裝的人意識到與穿牛仔褲的合作重要性。

企業軟體廠商通過與互聯網巨頭的合作,能夠依託其雲技術,增強對企業用戶數據(比如來自ERP、CRM、OA,甚至是企業交易數據)的獲取與分析能力。

盡管傳統廠商動作略顯緩慢,但金蝶砸掉ERP、重寫代碼,用友稱其拿下46萬家雲付費企業用戶。船大難不難掉頭,更需要果敢。

這一點可以參看微軟CEO納德拉的做法。2014年砍掉手機業務,放棄Windows Phone,轉身擁抱雲服務,以Teams、Office 365等企業服務應用為觸手的同時,得以輸出AI、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和營造開發生態。目前,目前微軟市值一度突破萬億美元,成為整個企業服務軟體行業當之無愧的巨頭。

從工信部最新披露的一組數據看,2018年,以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平台類運營技術服務收入16736億元,占信息技術服務比重達44.6%,其中典型雲服務和大數據服務收入達2192億元,提供服務的企業達2440家。從需求端來看,國內企業在雲服務支出和使用率上一直在上升。

毫無疑問,雲用戶市場的日漸成熟,將極大地刺激著中國企業軟體市場迎來更快速的淘汰。互聯網巨頭就像鱷魚一點點撕咬下市場份額,不會再像十年前一樣潰敗,如今它們在企業服務市場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雷鋒網)

熱點內容
編譯器分析 發布:2024-11-26 21:13:01 瀏覽:831
存儲過程execute 發布:2024-11-26 21:11:02 瀏覽:255
石器時代合成腳本 發布:2024-11-26 20:57:07 瀏覽:939
漏油器密碼怎麼改密碼 發布:2024-11-26 20:30:11 瀏覽:14
linux編碼命令 發布:2024-11-26 20:23:13 瀏覽:801
密碼加密工具 發布:2024-11-26 20:23:06 瀏覽:692
如何破解加密的wifi 發布:2024-11-26 20:10:29 瀏覽:431
c腳本檢查 發布:2024-11-26 19:56:34 瀏覽:394
伺服器ip控制系統叫什麼 發布:2024-11-26 19:56:31 瀏覽:747
ecshop文件夾許可權 發布:2024-11-26 19:55:05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