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的cpu和電腦cpu的區別
㈠ 伺服器CPU與普通CPU有什麼區別
首先得同時代的比較,同時代的伺服器CPU和家用CPU,首先差距最大的是核心數,伺服器的要執行各種並發任務,核心數通常比較多,這是伺服器CPU的優點。
缺點就是CPU主頻偏低,而玩 游戲 ,尤其是多人網游,或者是模擬經營性的 游戲 ,對CPU主頻要求高,所以伺服器CPU就不適合打 游戲 。
一般家用機配伺服器CPU有兩種情況:
1.買新的。前幾年的e3神教,那時候和家用機主板通用,性能也不低。
2.淘汰的伺服器CPU,主要是 游戲 掛機多開,工作室用的多,個人不建議碰,網上賣的各種i7級i9級都是這種。
一個是伺服器CPU(目前很多大型 科技 公司都在建立自己的伺服器基地:最出名的華為七星湖)
另一個含義:電腦上的cpu(普通)
伺服器處理器擅長處理多個簡單任務,比如同時處理數十萬用戶訪問網頁。PC處理器擅長單個或少數幾個復雜任務。
區別就是一個在天上飛,一個在地上跑[捂臉]
伺服器cpu拿來跑 游戲 會很痛苦的。適合多線程作業
緩存和指令集,最重要的是價格,普通玩家沒必要要至強類的cpu
普通的CPU性能側重於多媒體方面的應用,是需要和操作系統配合,才能發揮其相關的能力的。常見的個人window7、windows10等系統都是這一類。
伺服器CPU性能側重於數據處理方面的應用!它的操作系統有unix. lnix. windows2000 server等等!尤其是對各種資料庫的優化!
所以架構和設計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伺服器CPU在在硬體的支持下,可以支持256.512.1024.2048個,或者更多數量的同時工作。也支持熱拔插,就是帶電作業!
伺服器的CPU更加穩定,可以常年累月的不關機,並處於工作狀態!而且有了其它硬體的配合,不死機,不藍屏!目前很多淘汰的洋垃圾,就有至強和安騰處理器。無良商家就用這種伺服器CPU忽悠小白們!淘寶、拼多多的所謂低價高配,相當於酷睿九代十代的電腦就是這么來的!
最後再說一下,因為使用的目的、場合不同,兩者在設計製造的時候,就有很多的不同!比如電子電路的布局,一、二、三級緩存的設計!各種指令集,固件,都是不一樣的!
1,單顆處理器可以支持多核心多線程
2,可擴展處理器支持雙路或者多路,適應虛擬化
3,可支持更多內存通道擴展,支持ECC數據校驗,穩定可靠
4,伺服器支持指令集不同,支持一些特殊應用
5,支持更多PCI通道,可擴展性更強
PCI通道門
對於老百姓來說,價格是最明顯的區別,從性能上來說,那就是伺服器的更加穩定一些,容錯性更高一點。其他的沒啥差別,伺服器cpu就是比家用更貴,更好,更穩定。同樣級別的伺服器要比家用貴很多,還必須用配套設備,不然光一個cpu.體現不了專業的價值。
伺服器CPU相比普通CPU,核心和線程數更多,但主頻相對較低,不適合玩 游戲 ,穩定性和安全性更強,而且價格也相對較高。但英特爾的E3系列伺服器處理器是個例外,e3處理器硬體規格和同代的i7非常接近,而價格比i7更低,玩 游戲 也沒有太大問題,像e3-1230v3及前代處理器可以使用同代酷睿主板,由於性價比非常高,所以深受電腦玩家的喜愛,這些處理器也被稱為e3大法。由於intel擔心e3處理器影響i7的銷量,所以對e3處理器進行封殺,像後續的e3-1230v5已經無法使用普通主板,必須搭配專用主板才能使用,另外價格也沒有任何優勢了,所以E3大法也就基本淡出市場了。
㈡ 伺服器CPU與電腦CPU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CPU,無論是PC還是伺服器,其性能和CPU有著直接關系,而CPU的性能主要體現在運行程序的速度上。影響運行速度的指標主要包括CPU的頻率、緩存、製程工藝和指令系統等幾項參數。通常,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製造工藝越密集,CPU功耗越低。
接著,我們再了解下CPU市場,目前,CPU仍是英特爾和AMD的天下,細分到PC和伺服器兩個市場的話,則是另一番景象。
PC市場上,AMD尚能和Intel抗衡,Intel有酷睿i系列,AMD有銳龍系列,均可分為高中低檔,消費者可根據需求靈活選擇。
而在伺服器市場上, 英特爾是絕對的霸主,占據著伺服器CPU 90%以上的市場份額,AMD幾乎無招架之力。針對伺服器市場,Intel推出的是至強系列處理器,相比PC的酷睿i系列,至強處理器具有更出色的性能,穩定性和安全性。如今,英特爾已將重心放在至強處理器可擴展家族,以銅牌、銀牌、金牌和鉑金四個級別命名,至強E3、5、7系列,也即將退出歷史舞台。
說了這么多英特爾和AMD,我們再回到PC和伺服器CPU上,那麼,伺服器和PC CPU究竟有什麼不同呢?簡單粗暴點來說,由於場景需求,伺服器的CPU性能遠超PC CPU性能,具體可從穩定性、CPU數量和緩存三方面來體現。
第一,相比PC CPU,伺服器CPU穩定性更好。通常情況下,PC的CPU是按3x24小時連續工作而設計的,在不使用時,PC一般處於關機狀態。而伺服器則是365天全年無休,這也要求與其匹配的CPU必須符合長時間連續工作的場景。
第二,伺服器可支持多個CPU。在PC上,只能安裝一個CPU,但是在伺服器上,卻能夠使用兩個、四個甚至八個CPU,我們經常聽到的幾路伺服器,幾路就代表幾個CPU。
第三,伺服器CPU提供三級緩存。CPU通常用L表示緩存級別,L1緩存容量小,L2較大,L3級緩存主要是伺服器CPU或工作站級CPU的特性。L2和L3緩存的大小也是特定系列中CPU型號的主要區別之一,其緩存容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CPU的性能。
㈢ 伺服器CPU和家用的CPU有什麼區別
一、穩定性不同
1、伺服器CPU:伺服器CPU是為了長時間穩定工作而存在的,基本都是設計為能常年連續工作的。伺服器都是365天開機運行,只有偶爾停機維護,對穩定性要求極高。
2、家用CPU:是按72個小時連續工作而設計的,家用電腦在不使用時,還是習慣讓他保持關機狀態,每天都會關機。
二、多中棚灶路互聯支持不同
1、伺服器CPU:是伺服器上的一項技術,比如伺服器主板可以同時擁有多個CPU插槽,可以同時安裝多個CPU,這個就是CPU多路互聯技術,這項技術目前只有伺服器CPU才支持
2、家用CPU:一塊主板只可以安裝一個CPU,不支持多路互聯。
三和彎、價格不同
1、伺服器CPU:伺服器CPU針對高穩定性設計,在用料上一般都是選用優質材質,並且支持多路互聯和長時間工作,和賣扮相同性能的普通CPU比,價格自然也是更高。
2、家用CPU:家用CPU價格要遠遠低於伺服器CPU。
㈣ 伺服器CPU與普通PC的CPU區別有哪些
1、伺服器是按24小時長時間運行機制設計的,穩定性更好,當然價格更貴。
2、關於數據匯流排,伺服器考慮得速度更快一些,一般採用SCIS或SAS。
3、伺服器具有RAID功能,支持盤陣。
如果你對做伺服器的機器要求不高,一般的PC就可以勝任;反過來,如果拿伺服器當PC用,就感覺不搭調了。
㈤ 伺服器的CPU和一般的CPU有什麼不同
都是CPU,本質上沒有啥區別,我平時也喜歡有下線伺服器的CPU組裝電腦自己用。
大家不要一聽到伺服器用就覺得高大上,性能一定非常好,其實不是的,伺服器要的不是性能,而是穩定和多核處理能力,伺服器基本上一開幾百天不斷電是很正常的,家用級別的估計早就藍屏了,內存報錯,CPU過熱阿什麼的早掛了,但是服務,一般採用的都ECC內存,很少會內存報錯,伺服器CPU都是多核多線程的,現在基本上8核16線程都是起步。這和伺服器的應用場景有關,基本上都一群人連接一個伺服器在使用,所以必須滿足多線程操作。
單就單核性能來說其實很多伺服器CPU還不如個人PC的CPU,畢竟你一台電腦沒啥情況不會同時開2000個軟體嗎,也不會聯系打 游戲 100天不斷電對吧。
伺服器的CPU支持多CPU擴展,最低2個,多的伺服器主板可以裝4個甚至更多,而且核心比普通的CPU還多。
伺服器CPU支持帶ECC校驗的內存。
前者耐操功耗低主頻低,後者不耐操功耗高主頻高
伺服器的cpu支持所有的架構,常見的cpu支持x86的架構。
伺服器有塔式和機櫃式伺服器,可以支持更多的cpu,通過專用的方法可以帶電熱拔插增加或者減少cpu,而且可以不停機維護保養。一台伺服器理論上可以安裝幾千個伺服器專用cpu,並且同時工作。
伺服器的系統針對專用cpu做了優化,強化了數據處理能力。而且有些資料庫平台軟體也針對伺服器專用cpu做了優化!
單純的伺服器cpu性能和普通的cpu比較,並沒有什麼優勢。反而處於下風!一二級緩存也不一樣!
還有就是伺服器cpu的設計必滿足一個要求,絕對的穩定!所以犧牲了一部分性能!和伺服器專用的系統配合,絕對沒有黑屏,藍屏的現象出現!熱拔插增加減少伺服器硬體的時候,伺服器專用cpu不會燒毀!普通cpu你們試一試!
不需要過於考慮體積和散熱問題,其內部空間相對比較大,伺服器機房環境比較好(恆溫),高級伺服器一般有良好的供電系統。
大型系統的伺服器一般不是獨立工作,都有熱備機制,即使該伺服器down機,也不影響整個系統。
前者要求穩定性和並發,後者追求單任務的快速
兩個字:穩定。連續運營數年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