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如何新建系統盤
⑴ Dell PowerEdge:如何在第14代伺服器上通過系統設置創建虛擬磁碟
步驟:
在系統啟動期間,按 F2 鍵進入 System Setup (系統設置)。
單擊 Device Settings (設備設置)。
單擊所需的 RAID controller (RAID控制器)設備。
單擊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單擊 Create Virtual Disk (創建虛擬磁碟)。
現在會顯示下面的選項列表以定義虛擬磁碟參數:
Select RAID level (選擇RAID級別)— 允許您選擇所需的RAID級別。
Secure Virtual Disk (安全虛擬磁碟)— 如果您要創建受保護的虛擬磁碟,請選擇Secure Virtual Disk(安全虛擬磁碟)。
註: 僅當安全密鑰已配置時,Secure Virtual Disk(安全虛擬磁碟)選項默認才會處於啟用狀態並已選中。僅會列出SED物理磁碟。
Select Physical Disks From (從以下選項中選擇物理磁碟)— 可讓您選擇物理磁碟容量之一:
Unconfigured Capacity(未配置的容量):在未配置的物理磁碟上創建虛擬磁碟。
Free Capacity(可用容量):利用已是虛擬磁碟的一部分未使用的物理磁碟容量。
Select Physical Disks (選擇物理磁碟)— 如果您要選擇從中創建虛擬磁碟的物理磁碟,請單擊Select Physical Disks(選擇物理磁碟)。如果您選擇Unconfigured Capacity(未配置的容量)作為物理磁碟容量,則會顯示此選項。
Select Disk Groups (選擇磁碟組)— 如果您要選擇從中創建虛擬磁碟的磁碟組,請單擊Select Disk Group(選擇磁碟組)。如果您選擇Free Capacity(可用容量)作為物理磁碟容量,將會顯示此選項。
Configure Virtual Disk Parameters (配置虛擬磁碟參數)— 允許您在創建虛擬磁碟時設置虛擬磁碟參數。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 配置虛擬磁碟參數 。
勾選所需的驅動器,然後單擊 Apply Changes (應用更改)。
成功執行該操作後,單擊 OK (確定)。
命名新的虛擬磁碟,然後選擇所需的設置。
單擊 Create Virtual Disk (創建虛擬磁碟)。
此時便已成創建 虛擬磁碟 。單擊 OK (確定)
⑵ 如何在電腦上添加硬碟伺服器
雙擊桌面計算機圖標打開計算機驅動器列表界面,點擊窗口上方的「映射網路驅動器」。打開映射網路驅動器窗口後,首先從驅動器選項列表中選擇新加盤的序號。
選擇好驅動器序號後,點擊「瀏覽」按鈕。
接下來從瀏覽文件夾窗口中點擊「網路」,接下來就會出現區域網中設備列表。
從列表中中找到讀取器硬碟(一般名稱都設置為server),選擇硬碟中的一個文件夾,然後點擊「確定」。
驅動器序號和文件夾選擇完成後,點擊「完成」即可。
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
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神經網路計算機。蛋白質計算機等。
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幾億次以上,使大量復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例如:衛星軌道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4小時天氣預報的計算等,過去人工計算需要幾年、幾十年,而現在用計算機只需幾天甚至幾分鍾就可完成。
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高度精確的計算。計算機控制的導彈之所以能准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是與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分不開的。一般計算機可以有十幾位甚至幾十位(二進制)有效數字,計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幾到百萬分之幾,是任何計算工具所望塵莫及的。
隨著計算機存儲容量的不斷增大,可存儲記憶的信息越來越多。計算機不僅能進行計算,而且能把參加運算的數據、程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保存起來,以供用戶隨時調用;還可以對各種信息(如視頻、語言、文字、圖形、圖像、音樂等)通過編碼技術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甚至進行推理和證明。
計算機內部操作是根據人們事先編好的程序自動控制進行的。用戶根據解題需要,事先設計好運行步驟與程序,計算機十分嚴格地按程序規定的步驟操作,整個過程不需人工干預,自動執行,已達到用戶的預期結果。
超級計算機(supercomputers)通常是指由數百數千甚至更多的處理器(機)組成的、能計算普通PC機和伺服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復雜課題的計算機。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機中功能最強、運算速度最快、存儲容量最大的一類計算機,是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超級計算機擁有最強的並行計算能力,主要用於科學計算。在氣象、軍事、能源、航天、探礦等領域承擔大規模、高速度的計算任務。
在結構上,雖然超級計算機和伺服器都可能是多處理器系統,二者並無實質區別,但是現代超級計算機較多採用集群系統,更注重浮點運算的性能,可看著是一種專注於科學計算的高性能伺服器,而且價格非常昂貴。
一般的超級計算器耗電量相當大,一秒鍾電費就要上千,超級計算器的CPU至少50核也就是說是家用電腦的10倍左右,處理速度也是相當的快,但是這種CPU是無法購買的,而且價格要上千萬。
⑶ 伺服器如何增加硬碟
你現在還能買到scsi的硬碟么?現在是sas和sata的時代了。
伺服器啟動時,會有一個提示,讓你輸入某個鍵(一般是ctrl+A),進入raid卡配置程序,這一般都是圖形界面的,在raid管理界面中能夠看到raid信息,也可以修改raid配置。
加1塊單獨硬碟的話,把伺服器關掉,插入硬碟,開機,進入raid界面,後面的設置步驟很簡單的,你只要別去動原先那兩塊硬碟的raid就行了。加2塊再作一個raid1陣列也差不多。
但如果你想把新的硬碟加到原有的陣列中,硬碟數量何容量得符合要求。這個比較麻煩,建議你還是把新的硬碟作成新的陣列吧。
⑷ 怎麼製作一個伺服器用的裝系統的盤
伺服器不建議使用閹割系統,對於linux伺服器相對簡單些,對於Windows系列伺服器,直接到MSDN的我告訴你網站,下載相應的ISO文件,直接刻盤或者展開到U盤就可以了。
⑸ 華為伺服器裝系統
一、u盤安裝包製作
1、使用 UltraISO 工具來進行 usb系統盤的製作
二、raid設置
華為的機器需要進行raid設置,否則會報找不到空間的錯誤,
開機啟動RH5885H V3,看到的畫面如下
在這個界面閃過後,當你看到提示「Press to Run MegaRAID Configuration Utility」提示信息時,按「Ctrl+R」鍵。進入「SAS3108BIOS Configuration Utility」界面
顯示有8塊盤,每盤300G。
每個菜單項說明如下:
VD Mgmt
虛擬磁碟管理界面。
PD Mgmt
物理磁碟管理界面。
Ctrl Mgmt
控制器管理界面。
Properties
RAID卡屬性查詢界面。
Foreign View
外部配置管理界面。
以配置RAID5為例
創建的RAID 5最少由3塊硬碟組成。
在如上界面按「F2」鍵,在彈出的列表中選擇「Create Virtual Drive」。
設置RAID級別為RAID 5
在「RAID Level」區域框按「Enter」,並通過「↑」、「↓」選擇RAID級別為「RAID 5」。
添加硬碟
按TAB鍵將游標遷移到「Drives」區域。
按「↑」、「↓」移動游標,按「Enter」選擇要添加到RAID組的硬碟,選中硬碟的「ID」會顯示為「[X]」。
設置RAID容量和名稱
按「↓」將游標遷移到「Basic Settings」區域。
游標移至「Size」區域,根據實際需要設置RAID容量。
不設置時,系統採用當前RAID支持的最大容量作為「Size」的默認值。
游標移至「Name」區域,設置RAID名稱。
設置高級屬性
選中「Advanced」並按「Enter」。
打開RAID高級屬性設置界面
按照實際情況設置RAID的高級屬性參數。
然後按「↑」或「↓」移動游標,按「Enter」選擇「Initialize」。
選中該選項後,RAID創建完成時自動進行初始化操作。
在此頁面的高級對話框中單擊「OK」。
選中「Initialize」後,會在前方顯示「[X]」
在返回的「Create New VD」界面中選擇「OK」並按「Enter」。這樣RAID5就創建完畢了,重啟後放入系統光碟就可以安裝系統了。
⑹ linux系統伺服器怎麼加硬碟
我們可以這個在系統載入,難度不大。但是此過程大概要20分鍾左右,因為需要同時伺服器服務要停止。
在 Linux 下設備文件放在 /dev 目錄下。
IDE 硬碟 第一塊 /dev/hda 、第二塊硬碟 /dev/hdb 、第三塊 /dev/hdc.
SCSI 硬碟 第一塊 /dev/sda 、第二塊硬碟 /dev/sdb 、第三塊 /dev/sdc
Hp raid or cpq array ( 這一點要注意 ).
第一個 logic driver /dev/cciss/c0d0
第二個 logic driver /dev/cciss/c0d1
以添加 SCSI 硬碟為例:
[root@linux /]# fdisk /dev/sdb 用 fdisk 工具來創建新的分區
Device contains neither a valid DOS partition table, nor Sun, SGI or OSF disklabel
Building a new DOS disklabel.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After that, of course, the previous
content won"t be recoverable.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17366.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
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
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
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
(e.g., DOS FDISK, OS/2 FDISK)
Command (m for help): m 顯示主菜單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Command (m for help): n 創建新分區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擴展的分區
p primary partition (1-4) 主分區
p 創建主分區
Partition number (1-4): 1
First cylinder (1-17366, default 1): 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7366, default 17366): +10000M 選擇分區大小
Command (m for help): w 保存退出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WARNING: Re-reading the partition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16: Device or resource busy.
The kernel still uses the old table.
The new table will be used at the next reboot.
Syncing disks.
[root@linux /]# mkfs -t ext3 /dev/sdb1 將我創建的第一個分區 sdb1 格式化
mke2fs 1.27 ( 8-Mar-2002 )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1281696 inodes, 2560252 blocks
128012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79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16224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8192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21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root@linux /]# mkdir /new 創建一個根目錄
[root@linux /]# mount /dev/sdb1 /new 將 sdb1 分區 mount to /new
[root@linux /]# fdisk -l 查看分區信息
Disk /dev/sda: 64 heads, 32 sectors, 1736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2048 * 512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100 102384 83 Linux
/dev/sda2 101 12100 12288000 83 Linux
/dev/sda3 12101 16100 4096000 83 Linux
/dev/sda4 16101 17366 1296384 f Win95 Ext"d (LBA)
/dev/sda5 16101 16866 784368 82 Linux swap
/dev/sda6 16867 17366 511984 83 Linux
Disk /dev/sdb: 64 heads, 32 sectors, 1736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2048 * 512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1 10001 10241008 83 Linux
[root@linux /]# df 查看分區信息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sda2 12095032 2919684 8560948 26% /
/dev/sda1 99134 17861 76154 19% /boot
/dev/sda3 4031680 32968 3793912 1% /home
none 127688 0 127688 0% /dev/shm
/dev/sda6 495828 153957 316272 33% /var
/dev/sdb1 10080092 32828 9535216 1% /new
[root@linux /]#
⑺ 伺服器怎麼做系統
問題一:新的伺服器怎麼裝系統 一般新買來的伺服器都會跟一張引導盤,需要先用引導盤安裝驅動同時進行系統安裝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安裝上系統。不過具體看你伺服器是什麼樣的了,如果是dell的雖然安裝比較蛋疼但是我這邊也有用優盤安裝的方法,不過需要你手動下載網卡驅動。
問題二:如何給伺服器做系統,新手 伺服器,現在主流的系統是win2003 2008 ce暢tOS 按照一般裝系統的步驟裝進去就可以了。
問題三:如何給伺服器裝系統 伺服器裝的系統是WIN2003,我想試著重裝一下2008了,沒想到沒有光碟機了,好不容易弄了一個USB光碟機來,結果安裝不成功了,後來一連串的問題接踵而來,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算是裝好了,現將其中苦與樂與大家分享,希望給初入門伺服器研究的朋友有所幫助,少走些彎路了。 伺服器系統的安裝關鍵有一個磁碟陣列驅動的安裝,因為習慣了普通PC機的朋友,往往是光碟引導安裝,會發現根本裝不上去了,或裝上不無法運行了。因為一般系統里沒有磁碟陣列卡的驅動,要另外安裝的。下面就幾種方式來交流一下了。 1、用光碟引導:一般來講專業的伺服器都提供一個引導光碟,專門幫助用戶來安裝操作系統了,引導光碟來可以重新設置磁碟陣列、安裝系統、檢測配置等,只要根據提示操作,一般沒有問題,有一點要注意,安裝的時候它需要提示輸入系統安裝的系列號,這與我們習慣GHOST版的來講有點不同了,所以首先要准備一個有系列號的系統盤了。再就是安裝介質是方式是USB閃盤還是USB光碟機要選擇正確。安裝文件是一個ISO鏡像文件還是普通安裝方式都要根據自己准備的安裝盤選擇正確了,否則就安裝不成功了。如果一切正常,系統會重新啟動,進入到正常的安裝畫面繼續完成。 2、沒有光碟引導:如果沒有光碟引導,可以直接用系統安裝盤來操作了,但在出現「安裝Windows頁面」時,注意按下「F6」進行驅動載入 (在開始安裝里下面有一行提示,是英文的)但我們要事先在一台已經安裝好Windows系統的機器上完全格式化軟盤,按照正確的軟盤驅動製作方法,製作驅動軟盤。 然後根據提示,插入製作的驅動軟盤繼續操作。但現在一般恐怕沒有軟體驅了,不過有的可以用USB方式的驅動了。當然首先要製作一個USB的陣列驅動了。入門級的朋友在安裝時沒有注意陣列的驅動,跳過「F6」安裝時會發現系統提示「安裝程序沒有找到任何安裝在此計算機上的硬碟驅動器」,就無法繼續下去了,但在BIOS設置里確實又可以看到有SCSI硬碟了。其實是因為磁碟陣列沒有驅動了,系統無法識別造成的。
3、跳過陣列方式
如果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行了。有人在想為什麼不能將磁碟陣列禁用,就作為一台普通的PC機來用呢?當然可以,不過一台伺服器上萬的價格,沒有了磁碟陣列好像失去了它的意義。當然如果要求不高,也未嘗不可了。其實可以在BIOS里將磁碟陣列的模式改為IDE的(應該是一種映射的方式),然後我們就可以像裝普通PC機一樣裝系統了。具體設置:開機按 F10,首先進入 BIOS 中,進入到SATA CONFIGURATION,有一個SATA Controller Mode 選項,有四個選項 Disabled、 patible、 RAID、 AHCI ,默認是RAID選項,是帶有磁碟陣列功能的,此時我們會發現下面有關 Primary IDE Master的選項都是「Not Detected」,表示沒有檢測到IDE磁碟了。這時我們更改模式為patible,會發現Primary IDE Master的選項都是「Hard Disk」,這說明磁碟陣列功能已停用,相應的硬碟映射到IDE介面上了,接下來安裝系統相信大家都不會遇到麻煩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在想,系統裝完後再回到RAID模式,會成功嗎,當然不行了,我是有親身體會的,結果是藍屏了。但是我們可先在patible模式下啟動後,把陣列驅動裝好,再切換到RAID模式了。具體操作如下(以我用的HP DL160 G5為例了)。
先到相應伺服器廠商下載相同型號的磁碟陣列驅動了。從惠普網站上,選擇 HP ProLiant DL160 G5 Server 的驅......>>
問題四:伺服器怎麼安裝網站後台管理系統? 用戶您好,獨立伺服器需要安裝需要的環境才能夠架設網站,不知道樓主的網站是什麼語言的呢?
一般首先需要安裝iis(win環境下),
然後安裝php/或者框架等
然後安裝資料庫
我們原點互聯現在搞特價vps伺服器特價99元一月,環境都是免費幫客戶裝的,樓主可以讓伺服器提供商幫忙安裝下哦,純手工希望樓主採納!
問題五:阿里雲伺服器怎麼重裝系統 在本地可以遠程桌面,就是不會上傳
完全支持.如果是用WIN系統.建議搭配IIS+PHP+MYSQL的環境即可.一般是選擇安裝2003系統並配置這個環境來運行PHP網站即可.
海騰數據楊闖為你解答.
問題六:伺服器系統怎麼做?怎麼一般的系統不行么? 你好朋友;
現在伺服器操作系統主流的就是;
windows server 2003【對應的是個人電腦用的xp系統;
windows server 2008【對應的是個人電腦用的vista系統】;
windows server 2008 r2【對應的是個人電腦用的win7系統】;
還有就是伺服器用的linux系統;
如果你用一般個人電腦的操作系統也可以;就是安裝好系統伺服器就變成個人電腦了;就發揮不了伺服器本來的性能了;另外現在的伺服器都不用windows 2000 server了;這個系統是過去的系統;現在微軟公司早就已經停止對各種版本的2000系統的技術支持了;這樣你用2000頂統【不管是哪個版本;也不管是你是伺服器還是個人電腦】上網都不安全;所以還是用win2003或2008吧
問題七:伺服器裝什麼系統好 這要看你服務矗做什麼用了
推薦Ubuntu Server 這個默認是命令行界面,需要手動安裝圖形化界面
Linux的話 紅帽也很好用
另外Windows Server 2008也不錯
希望採納,如有不懂請追問。。
問題八:HP伺服器如何裝系統 其實U盤做系統非常簡單,並非象網上所說的下載什麼「U盤PE」或什麼「老毛桃PE」又是「量產U盤」什麼的,根本就沒那麼麻煩!我所說的都是自己的經驗,看看別人的回答大多數都是網上復制過來的!
在這里我簡單告訴你一下步驟,之後自己去研究!
首先下載「軟碟通」軟體,英文名字叫「UltraISO」,直接搜索中文名字就可以,網上多得是,下載後安裝,選項默認,不要自己去勾選就可以,以免你選錯選項不能正常工作,安裝完成後,根本不需要運行此軟體。(程序現在已經在你電腦里了,用的時候在後面,需要的時候自動運行這個程序)
到網上隨便下載一個「ISO格式」操作系統,(不要下載「U盤PE」,這個只是操作系統的一部分功能,另外,下載的操作系統不要下載在U盤里,電腦的任意一個盤都可以)
插好U盤(容量夠一個G的MP3MP4或其他USB介面的其他存儲設備都可以,如果想做WIN7系統一G就不夠了)
下載完成後解壓(有的不需要解壓下載後直接就是光碟的圖標),雙擊這個文件,這時軟碟通軟體就自動運行了,(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提示你訂購或注冊,不用管它直接選「繼續試用」就可以)選擇左側「本地目錄」的U盤盤符,(千萬不要選錯,如果不知道哪個是U盤,打開「我的電腦」看一看)再選擇工具攔的「啟動」(摘上面左數第3個),在選種「寫入硬碟映像」,(啟動項里的第4個),這時會跳出一個對話框,默認的寫入方式等等什麼都不需要你去設置,直接點「格式化」,格式化完成後點「寫入」,寫入完成後對話框里的最下面一行會提示你「刻錄成功」等字樣,這時你就可以點退出了!
安裝系統的時候,先在BIOS里設置U盤啟動,(設置方法自己去網上查,有的主板設置啟動直接在鍵盤上按F10或F11就可以了,選中那個USB字樣的回車就可以了)啟動後你會看見電腦屏幕最下方有一行英文,意思是「寫入數據」(有的是漢字),需要注意的是,在數據寫入完成後重新啟動電腦的時候拔出U盤,等待幾分鍾後直接進入一個新的桌面,如果用光碟會做系統的,以下的操作自己就都會了,如果用光碟不會做系統的,直接選擇「恢復windows」就可以了!
看我說了這么多,簡單吧?
天天開心!!!
問題九:如何連接網路到伺服器?如何重裝系統? 1、如果是直接入INternet
控制面板--創建一個新的連接(在窗口左邊第一個)
連接到Internet-手動設置我的連接-用要求用戶名和密碼的寬頻連接-隨便輸個名字就可以-輸入你的寬頻用戶名,密碼-完成
2、接入區域網的話,除了上面的還需在
在網路鄰居的圖標上點右鍵--屬性--右鍵點本地連接--屬性--雙擊Internet協議里設置網管給的IP、DNS等等
問題十:怎麼給伺服器裝系統. 如果伺服器已經做好了raid ,就可以按照普通的操作方式對磁碟進行分區操作,設置活動分區,然後用windows安裝盤啟動並安裝系統;
如果安裝盤沒有集成raid 或sata 、scsi 驅動,就需要在windows安裝過程中用軟碟機載入raid或scsi等驅動文件,軟碟機可以用USB介面的軟碟機,安裝完畢拔掉就是了。
一般來說,每台伺服器,隨機贈送了一張啟動光碟,用這張光碟可以啟動到磁碟操作界面,進行raid的組建,操作系統的安裝等操作。
已經做好raid的磁碟,可以用ghost方式安裝系統。
⑻ 如何搭建區域網網路硬碟
這個簡單,用本地的計算機作為網盤伺服器,搭建過程大概10分鍾就可以搞定!
搭建前准備:
X86架構伺服器,最低配置:4 核 CPU、16G 內存及 500G 硬碟。具體配置需根據使用人數及存儲來確定。
雲盒子企業網盤伺服器安裝包。雲盒子提供Windows和Linux2個版本包。如果只是測試,可以搭建Windows安裝包,一鍵傻瓜式,真正10分鍾搞定,但如果是正式的工作環境,建議搭建Linux版。
搭建教程:
因為Windows伺服器安裝包過程比較簡單,只需要根據提示一步一步操作就能完成,沒什麼技術難度,這里就不再提供了。下面主要講解Linux網盤伺服器的搭建教程。
一、刻錄、安裝系統
將下載好的伺服器安裝包「ClouDocServer.iso」刻錄光碟或寫入U盤,設置伺服器啟動從U盤或光碟機啟動,插入U盤或光碟機啟動數秒後就能看到CentOS 7系統安裝界面了。此界面無需任何操作,等待倒計時結束,系統會自動進入自動安裝模式。
區域網搭建企業網盤教程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各位都能使用上安全又好用的雲盤產品。
⑼ dell r420伺服器 如何安裝系統
1、將製作好的U盤插入電腦USB介面,然後啟動電腦,看到戴爾開機界面連續按下啟動快捷鍵「F12」,會顯示一個啟動選擇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