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的可用性用什麼表示
❶ 伺服器領域講的「高可用」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是系統架構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它通常是指,通過設計減少系統不能提供服務的時間。
如果一台系統能夠不間斷的提供服務,那麼這台系統的可用性據說100%。那如果系統每運行100個時間單位,就會出現1個時間單位無法提供服務,那麼該台系統的可用性是99%。
目前大部分企業的高可用目標是4個9,也就是99.99%,也就是允許這台系統的年停機時間為52.56分鍾。
❷ 科普一下,什麼是網站系統的性能,可用性,可伸縮性
性能(Performance)
性能是一個網站能夠同時處理用戶請求的表現能力。不同的視覺,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性能的指標通常包括,響應時間,並發數,吞吐量,以及性能計數器等。
其中吞吐量和性能計數器比較難理解一些,
吞吐量其實指的就是單位時間內,系統處理的請求數量。TPS(每秒的事務數),HPS(每秒的HTTP請求數),QPS(每秒的查詢數)等等。性能一般通過緩存來解決。
性能計數器,它描述的是伺服器或者操作系統的一組指標,包括,對象與線程數,內存使用,CPU使用,磁碟和網路的I/O等等。
提高網站的性能,很多的手段,比如,瀏覽器訪問優化,CDN加速,反向代理,分布式緩存,使用集群,代碼和數據結構的優化,存儲性能的優化等。可用性(Availability)
可用性是在某個考察時間,系統能夠正常運行的概率或時間佔有率期望值。考察時間為指定瞬間,則稱瞬時可用性;考察時間為指定時段,則稱時段可用性;考察時間為連續使用期間的任一時刻,則稱固有可用性。它是衡量設備在投入使用後實際使用的效能,是設備或系統的可靠性、可維護性和維護支持性的綜合特性。在大型網站應用系統中,衡量的指標一般是服務的可用性用幾個9來表示。
高可用性一般通過負載均衡,數據備份,失效轉移,提高軟體質量,特別是發布時的質量來實現和保證的。
可伸縮性(Scalability)
可伸縮性,是一種對軟體系統計算處理能力的設計指標,高可伸縮性代表一種彈性,在系統擴展成長過程中,軟體能夠保證旺盛的生命力,行扮滾通過很少的改動甚至只是硬體設備的添置,就能實現整個系統處理能力的線性增缺梁長,實現高吞吐量和低延遲高性能。
縱向的可伸縮性——在同一個邏輯單元內增加資源來提高處理能力。這樣的例子包括在現有伺服器上增加CPU,或者在現有的RAID/SAN存儲中增加硬碟來提高存儲量。
可伸縮性,一般通過DNS域名解析負載均衡,反向代理負載均衡,IP負載均衡,數據鏈路層負載均衡,改進和提高分布式緩存的演算法,利用NOSQL資料庫的可伸縮性等等。
可擴展性(Extensibility)
可擴展性,通常和可伸縮性混為一談.在軟體范疇上,是軟體系統本身的屬性,或者進一步說是設計的屬性,代碼的屬性。因為我們經常說設計的可擴展性,代碼的可擴展性.也可以說是系檔余統設計的松耦合性。
實現方式:一般通過事件驅動架構和分布式架構來實現一個網站系統的可擴展性。
❸ 一台伺服器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企業購買伺服器當然是為滿足特定需要。針對不同需求,我們要關注的性能指標也不同。舉例來說,對於資料庫伺服器,聯機事物處理能力是最需著力考察的指標。TPC-C是「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TPC)負責制訂的基準測試指標,考察聯機事務處理每分鍾吞吐量。而TPC-C測試結果又包括兩個指標,一個是流量指標tpmC,這個值越大越好;另一個是性價比指標Price/tpmC,指的是測試系統價格與流量指標的比值,這個值則越小越好。以IBM公司的x366為例子,根據TPC官方網站,TPC-C在線交易基準測試中,x366的流量指標達到了141504tpmC,是4路至強晶元伺服器的世界紀錄。
再比如說,購買Web伺服器時,最重要的性能指標就應該是SPEC web99。SPEC web99為Web用戶提供了用於評測系統用作Web伺服器能力的最客觀、最具代表性的基準; 而如果是選購應用伺服器,關注SPEC jbb200和SAP SD這兩個指標就能知道大概其了,因為SPEC jbb200是專門用來評估伺服器系統運行Java應用程序能力的基準測試,而SAP SD 的測試結果為客戶提供了基本的規模建議。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基準測試指標是一個全新的知識空間 – 許多人在購買伺服器時習慣於考慮CPU和內存,以為選定了這些,伺服器的性能就差不多了。其實,不同的系統設計技術會對伺服器的性能產生巨大影響,用諸多量化指標來衡量比較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用戶都希望系統能24×7×365不停機、無故障地運行,這其實是要求伺服器的可用性。而可用性和可管理性是息息相關的。伺服器的故障處理技術越成熟,為用戶提供的可用性就越高,而這個故障處理技術必須要有良好的管理手段和界面來及時表現:一方面可以通過出現故障時自動執行系統或部件切換以避免或減少意外停機,另一方面要讓管理員及時察覺及幫助診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目前這方面做得較好的是IBMx3架構伺服器。它帶有一種叫「彈出式光通路診斷面板」的技術,只要輕輕,光通路診斷面板就會以從伺服器前端彈出,指示器可以幫助管理員快速地定位和替換故障組件,減少伺服器的宕機時間。
以基準測試指標為基準,以理性考量為准繩,二者並行互航,您選擇的伺服器肯定錯不了!
附表:部分伺服器性能指標
應用
基準測試
簡述
測試中主要考察的部件
聯機事物處理
TPC-C
TPC-C是一種考察聯機事務處理(OLTP)每分鍾吞吐量的基準測試。TPC-C模擬的是完整的計算環境,大量用戶針對資料庫(如SQL、Server Oracle,DB2)執行並發事務操作。許多IT專業人員將TPC-C視為衡量「真實」OLTP系統性能的有效參考基準。
全面考察微處理器,內存子系統,磁碟子系統合一些網路組件
電子商務
SPECweb99 SPECweb99用於評測Web伺服器能夠支持的最大同時連接數的客戶端/伺服器基準測試。基準負載是由運行HTTP Server的伺服器聯網的客戶端設備上的客戶端軟體來實現的。為Web用戶提供用於評測系統用作Web伺服器能力的最客觀、最具代表性的基準。
系統的微處理器、內存體系結構和編譯器
SPECjbb200 SPECjbb200(Java業務基準)是SPEC第一個用於評估伺服器端Java的性能的基準,為Java用戶提供用於評測伺服器系統運行Java應用程序能力的最客觀、最具代表性的基準
❹ 怎麼判斷伺服器的性能
一、硬碟類型。伺服器中的固態硬碟(SSD)比SATA硬碟驅動器提供更高的磁碟讀/寫速度,也稱為輸入/輸出(I/O)性能。具有SSD讀取和寫入磁碟的伺服器速度更快,但定價顯著高於同等存儲容量的SATA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