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xly物聯網的伺服器地址
① 物聯網卡伺服器部署在哪裡
物聯網卡伺服器部署在雲端。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物聯網的伺服器部署在雲端,通過雲計算提供應用層的各項服務。
② 系統管理提供什麼,日誌管理和備份恢復功能。
5G 網管具備以下優點:
(1)Web 方式的用戶界面。
(2)統一的網路管理(如 4G / 5G 融合)。
(3)網路智能分析。
(4)開放的 API 介面。
(5)虛擬化部署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務)。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
5G 網管軟硬體組成:
底層採用伺服器提供基礎的 CPU、內存、存儲等物理資源,通過平台抽取具體資源形成 虛擬網管平台,然後向高層提供網管功能,包括系統管理、自運維管理、智能運維管理和無線 應用等 APP 功能,客戶端可遠程接入 5G 網管。
5G 網管系統組件包括:
(1)系統管理:提供安全管理、日誌管理和備份恢復功能。
(2)自運維管理:提供應用性能管理。
(3)智能運維:提供告警根因分析、網路智能分析高級應用、開發自動化平台和全局策略管理。
(4)無線應用:提供數據採集、北向介面管理、網路智能分析、無線配置管理、無線網元
管理、無線網路運維監控、信令跟蹤分析、網元開通升級中心和通用網元管理。
(5)公共應用:提供全網告警和拓撲管理。
5G 網管常用功能包括:
(1)任務說明:任務背景以及規劃數據表。
(2)網路規劃:規劃數據表。
(3)工勘測量:模擬工程勘測及測量。
(4)設備安裝:模擬硬體設備的安裝。
(5)設備維護:進行數據配置,參數調整。
(6)業務驗證:根據配置的數據進行業務的驗證,完成任務。
任務二:配置數據
簡述PnP開基站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確認傳輸是否開啟DHCP relay功能。
第二步:UME網管版本入庫。
第三步:UME網管前台配置製作
第四步:UME網管創建及啟動開站任務,跟蹤開站任務
第五步:前台上電
第六步:跟蹤UME開站任務是否完成
常用參數:
(1)PLMN:公共陸地移動(通信)網路。
PLMN=MCC + MNC
(2)PCI:物理小區 ID,取值范圍為 0 ~ 1007
PCI=PSS + 3SSS (PSS 取值為 0 ~ 2,SSS 取值為 0 ~ 335)
(3)SCTP 本端埠號 / 遠端埠號:SCTP 協議埠號,本端埠號常用 38412,遠端端 口號常用 38422。
(4)中心頻點:小區使用頻點,確定小區的中心頻率。
(5)頻點帶寬:小區帶寬,FR1 頻段的頻率范圍是 450 MHz ~ 6 GHz,又稱為 sub 6 GHz頻段。FR2 頻段的頻率范圍是 24.25 ~ 52.6 GHz,通常被稱為毫米波 (mmWave)。FR1 頻段可使用的最大帶寬是100MHz,FR2 頻段可使用的最大帶寬是 400 MHz。目前現網 5G 主要採用 30 kHz 子載波間隔,帶寬是 100 MHz,實際配置根據 5G 場景確定。
(6)每 10 ms 下行資源佔比:下行在整個無線幀中所佔的比例。與幀結構、符號配比有關。
(7)TAC 跟蹤區:有 AMF 分配,若干個小區組成一個 TAC,是尋呼的基本范圍。
(8)小區標識:取值為 0 ~ 255,一個基站中的小區 ID 不重復,由集團統一規劃。
數據配置:
1.全局參數:
「MCC」:移動國家碼,全球唯一。中國為 460。
「MNC」:移動網路碼。 各國內運營商唯一,如中國移動為 00。
「OMC 伺服器地址」:伺服器地址,根據實際的伺服器地址填寫。
「OMC 前綴長度」:按照網路規劃填寫。
「SNTP 伺服器 IP 地址」:SNTP 伺服器用來做時間同步,一般運營商省公司會有 SNTP 伺服器。
「時區」:東八區。
站點配置參數:
「子網 ID」:根據規劃填寫。
「網元 ID」:根據規劃填寫,網元 ID 不能重復。
「基站名稱」:基站名稱不是必配的,可以人為規劃。
「網元模型類型」:CUDU,唯一值。
「網元 IP 地址」:基站網元地址,該地址用於和網管通信。
3.傳輸網路配置:
「網元 IP 地址」:根據規劃填寫。
「IP 前綴」:根據規劃填寫。
「IP 網關地址」:根據規劃填寫。
「IP層使用的VLAN標識」:用來隔離IP層,如果配置多個IP,那麼VLAN也需要多個(比 如把網管 IP 和業務 IP 分開)。
「偶聯號」:根據規劃填寫。
「SCTP 本端埠號 / 遠端埠號」:全網常用的是 38412。
「本端地址 / 遠端地址」:根據規劃填寫。本端地址是網元 IP 地址,遠端地址是核心網
AMF 的 IP 地址。
「靜態路由配置(目的 IP 地址)」:該地址是核心網 AMF 的 IP 地址。
「靜態路由配置(靜態路由前綴長度)」:根據規劃填寫。
「靜態路由」:核心網遠端 IP 地址和網關不是同一個網段時,需要配置成和遠端地址同
一個網段,否則不通。
4.小區配置:
「小區標識」:唯一小區標識,按規劃填寫。一般由集團統一規劃。
「物理小區識別碼」:PCI 取值范圍為 0 ~ 1007。復用舉例內不能重復出現,相鄰小區 PCI mod 3 不相等。
「跟蹤區碼」:一個 AMF 內唯一,由核心網規劃。
「頻段指示」:指示小區所使用的頻段。
「頻點帶寬」:指示小區帶寬。
「切片業務類型」:根據場景配置。
「切片分區」:根據業務填寫。
任務三:業務調測
當完成 5G 數據配置之後,如何判斷 5G 數據配置是否正確,5G 基站是否能正常開通。這 就需要進行業務調測,測試業務能否正常運行,從而判斷 5G 基站是否正常開通。
問題 1:什麼是 eMBB ?主要用在什麼場景?
答:eMBB 是增強型移動帶寬。eMBB 主要是服務於消費互聯網,如 AR/VR、高清視頻直
播、8K 高清等。對網路的速率要求高,需要大帶寬的支持。
問題 2:什麼是 uRLLC ?主要用在什麼場景?
答:uRLLC 是低時延高可靠通信。uRLLC 主要場景,如車聯網、無人機、 工業控制,遠程醫療等。對網路的低時延和可靠性的要求均高。
問題 3:什麼是 mMTC ?主要用在什麼場景?
答:大規模機器連接。mMTC主要是服務於物聯網,如:智慧城市(水表,電表,氣表,路燈,紅綠燈),智能家居(煙感,燈,門鎖,家電),智能農業等。
學生需要知道什麼場景使用哪一種驗證,很關鍵。
eMBB驗證操作:
uRLLC驗證操作:
5g
人工智慧
大數據
點贊文章給優秀博主打call~
高清播放機,圖片大全,點擊查看詳情!
精選推薦
廣告
LTE開站流程
35下載·1評論
2013年8月7日
華為5G基站概述及基本操作.pdf
30下載·0評論
2021年2月7日
5G縮略語 (TS38.101/104/211/212/213/214/300)
4013閱讀·0評論·4點贊
2019年3月26日
移動4g華為lte站點故障處理實戰手冊.docx
0下載·0評論
2020年11月25日
OMC-V3版 Modbus地址功能對應表新(2).zip
3下載·0評論
2019年9月7日
5G基站鄰區規劃
974閱讀·0評論·1點贊
2022年5月18日
你看見在哪個播放器能看?
精選推薦
廣告
【通信工程】大三下課程設計-5G核心網功能設計與部署
990閱讀·0評論·2點贊
2022年9月24日
智能運維平台包括哪些功能?運維平台有哪些功能模塊?
657閱讀·0評論·0點贊
2022年10月20日
31省 「5G基建+5G應用」實施路徑!(最全匯總)
782閱讀·1評論·0點贊
2021年6月4日
amf組網_【5G核心網】5G核心網SA組網方案及4G/5G互操作探討
2.8W閱讀·0評論·1點贊
2021年1月9日
Arino的軟體:Arino IDE和Mind+圖形化編程
2555閱讀·0評論·1點贊
2022年8月28日
[4G&5G專題-75]:流程 - 4G LTE無線接入網中運營商標識、基站標識、終端標識大全
3754閱讀·0評論·5點贊
2021年5月2日
SqlPLus簡介
4072閱讀·1評論·0點贊
2010年11月14日
PLMN各種類型的含義及說明
1647閱讀·0評論·0點贊
2020年7月13日
常見各種PLMN的含義(RPLMN,HPLMN...)以及自動選網原則
2.9W閱讀·0評論·11點贊
2015年11月17日
1.springboot使用入門
85閱讀·0評論·0點贊
2020年11月4日
volte信令流程詳解_點點滴滴學5G——SA注冊流程詳解
890閱讀·0評論·2點贊
2020年11月28日
去首頁
看看更多熱門內容
③ 物聯網中哪些設備不能配置IP地址 它們之間怎樣進行數據交換
物聯網現在還只是一個概念階段,它所使用的是IPV6是16位進制的地址,有效的解決了現有網路中地址不夠的問題,我們常用的是IPV4。理論上只要是電器、汽車、自行車、電視,只要能夠連接網路的都可以配置IPv6地址。IPV4下只能是一些網路設備可以配置IP地址,比如手機,電腦,高端的電視,交換機,路由器之類的;數據交換方面現在使用較多的就是TCP/IP和UDP協議,QQ是使用UDP的較不安全,像MSN是使用的TCP/IP,比較安全。希望能幫到你
④ 使用 Node-RED 處理 MQTT 數據
本文將介紹使用 Node-RED 連接到 MQTT 伺服器,並對 MQTT 數據進行過濾和處理後再將其發送至 MQTT 伺服器的完整操作流程。讀者可以快速了解如何使用 Node-RED 對 MQTT 數據進行簡單的流處理。
Node-RED 無論是在你本地的電腦上,還是樹莓派等設備,亦或是雲端伺服器,都可以快速安裝和使用,下面將使用兩種比較常見的安裝方式:
使用 npm 進行全局安裝:
使用 Docker 進行安裝:
如果使用的是 npm 進行的全局安裝,那麼在提示安裝成功後,只需要在全局運行 node-red 命令就可以立即啟動 Node-RED。
無論是使用 Docker 還是 npm 在啟動成功後,我們只需要打開瀏覽器,輸入當前地址加 1880 埠號,即可打開 Node-RED 的瀏覽器編輯器頁面,例如在本地運行的話,打開瀏覽器,輸入 http://127.0.0.1:1880,當看到如下圖所示頁面後,說明 Node-RED 已經成功啟動:
本文將使用 EMQ 提供的 免費公共 MQTT 伺服器,該服務基於 MQTT 物聯網雲平台 - EMQX Cloud 創建,伺服器接入信息如下:
在下面的功能演示中,我們將提供一個使用 Node-RED 來處理接收到的包含溫濕度信息的 JSON 數據,然後對溫度值進行規則判斷,當溫度發生改變的時候,就將當前發生改變的溫度值通過 MQTT 再次發送出去的簡單使用案例。
我們首先在左側菜單欄中,拖拽一個 MQTT in 的節點到頁面中,雙擊節點後,右側出現一個編輯 MQTT 節點的配置頁面,我們根據內容提示,新建一個連接信息後,再填入 MQTT 的其它連接信息後,點擊 Done 按鈕後,即可保存該節點信息。
接入數據:我們拖拽一個 JSON 節點到頁面中,可以在 JSON 節點的配置頁面中,配置一個 Action,我們設置為 Always convert to JavasScript Object ,因為我們無法確定發送過來的數據是一個 JSON 格式的數據還是一個 JSON 字元串,因此第一步都將接收到的消息進行一個 JSON 轉換。配置完成後,我們將該節點與 MQTT in 節點進行連接。
過濾數據
我們配置完成格式化發送過來的消息數據後,我們就可以拖拽一個 filter 節點到頁面中,同樣雙擊節點後,在配置頁面中配置規則,我們先選擇一個 Mode,我們設置為 blcok unless value changes ,過濾規則為需要當前接收到數據的值發生改變,因為目前數據為 JSON 格式,我們判斷的是 JSON 數據內的某一個值,因此我們需要在 Property 這里設置值為 msg.payload.temperature 配置完成後我們點擊 Done 按鈕來保存數據過濾節點的配置,最後將該節點連接到上一步配置完成後的 JSON 節點。
使用模版
當過濾完數據後,同樣拖拽一個 template 節點到頁面中,雙擊節點後來配置模版內容,使過濾完成後的數據,能通過模版將數據進行輸出。當然也可以不需要這個步驟,直接將過濾後的數據進行輸出。
完成以上對數據的處理和過濾後,最後我們再來將處理完成後的數據使用 MQTT 將其發送出去,拖拽一個 MQTT out 的節點到頁面中,填入和 MQTT in 節點相同的連接信息,配置一個用戶接收數據的 Topic,最後保存完成後,再將其和 template 節點進行連接,點擊右上角的 Deploy 按鈕,即可對當前規則應用進行在線部署。
在完成整個流數據處理的功能編排以後,我們使用 MQTT 5.0 客戶端工具 - MQTT X 來測試和驗證該功能的可用性。我們新建一個連接,連接到剛才在 Node-RED 中配置的 MQTT 雲服務地址,然後輸入 MQTT in 節點內的 Topic 來發送一條消息,使 Node-RED 能夠接收到我們發送的 MQTT 數據。
然後我們再在 MQTT X 中訂閱一個在 MQTT out 節點內配置的 Topic,用於接收處理過的消息數據。當發送一條包含了溫濕度的消息數據後,我們可以接收到一條根據我們設定的消息模版發送過來的消息,再次發送就無法接收到。
因為此時溫度值沒有發生變化,當我們再次修改溫度值後,就會發現我們又接收到了一條包含提醒溫度值發生變化的消息。
至此,我們完成了安裝並使用 Node-RED 連接到 MQTT 雲服務,以及對 MQTT 消息數據進行過濾和處理,最後再將處理完成後的數據消息發送至 MQTT 伺服器的全部流程。
Node-RED 的交互和使用方式,即用 UI 方式描述通用業務邏輯,可以降低非專業開發人員的上手門檻,使用一個可視化工具快速地創建需要的復雜執行任務,可以通過簡單 Node 即節點連接構建出復雜的任務,特別是針對一些物聯網的應用場景,都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