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雲伺服器 » 如何搭建ed2k伺服器

如何搭建ed2k伺服器

發布時間: 2023-08-15 12:35:41

① 如何架設一台eMule伺服器

第一篇:關於emule速度設置問題的說明

[color=blue]關於ADSL速度的問題,最近看到有不少朋友在討論關於在ADSL上eMule的速度問題。大家現在往往不知其所以然,一上來就限速,而且往往導致惡性循環,速度越限制越低,越低越限制,而且覺得最近又有很多朋友不是很了解adsl速度機理,在論壇上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清紅皂白一個勁的在動員大家限速,往往誤導很多新人,在這里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adsl速度機理,雖然老生常談,但是也請大家能夠看看,真正了解該如何設定速度,以期不至於誤入歧途,說得不對的地方也請大家指正,一起討論,以達到最佳效果。

對於ADSL的用戶,無論電信還是網通,我們大家的ADSL的標稱速度大都在512k到2M之間,那麼該如何理解這個標稱速度呢?

下面以512k寬頻為例子,說一下具體情況,1m和2m的大家同比換算。我們的電腦通過ADSL接入網路後,在下載時候一般都會出現一個下載速率顯示,上面顯示我們正在下載的速率。對512k而言一般為幾十KByte/s左右!(一般為50左右上下差不多)這個速度其實是通過換算關系得到的速度。下面就要提到這個眾人皆知的公式:

512K=512Kbps=512Kbits/s=64Kbytes/s

在這里大家要注意bit和byte的換算關系是8bit=1byte,bie叫做位,byte叫做位元組,大家一定要分清這兩個單位,簡稱都叫做b(分清這個單位也有助於一些朋友理解,為什麼我用bt下載速度顯示上千b而用em下載卻只有幾百b?為什相差如此之多 答案是速度並不相差,而是速度單位表示不一樣)。那麼這個64K的速度究竟代表什麼,往往現在大部分論壇裡面的朋友都會認為好了,我們計算得出的這個就是我們寬頻的理論速度極限,512k就是64k下載速度了,em下載速度只會比這個少不會比這個多。然後朋友們就開始自信滿滿的限速,心裡想因為我們有理論速度作為支持,不會錯!可是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了,往往就是這個理論速度會害了很多人,他背後的真正意思並不是如此簡單。

64k的理論值含義是"個人用戶所能獨享的最大下載帶寬」。在這里大家要注意"獨享」這兩個字的含義,我在後面要著重分析,我們在ADSL安裝的時候,大家也都看過申請表,上面的帶寬項目寫的是都是"不高於512K」,"不高於8M」等等,也就是說我們在正常的情況下饃以擁有最多不超過64K的專有帶寬。注意這里指的是"專有」這兩個字要引起重視。

事實上,我們目前的ADSL在isp終端是運行在ATM上面,ATM到chinanet邊緣路由器帶寬是155M,目前每一個邊緣路由器可以連接3000用戶,如果這些用戶同時上網,那每個用戶其實只有50kbit/s的帶寬,也就是7Kbytes/s,加上路由器衰減,那麼最終可能只有普通modem的速度了。當然以上只是假想的情況,畢竟3000人同時連在一台邊緣路由器上面幾乎是不可能的,電信也不會讓路由器滿負荷連接而使得速度下降如此之多。所以64k是我們的個人專有獨享的帶寬最大值。

我只所以要如此強調,個人專有獨享,是因為64k是個人最大"專有」"獨享」寬頻,但是他並不是你的上網可以得到的最大帶寬,注意二者並不相等,為什麼呢?

大家要注意,事實上在當我們在ADSL撥號時,我們已經分配了實際約等於8Mbps,(這個值是ATM連接方式上adsl線路所能支持的理論最大上下行值)也就是1Mbytes/s的下載帶寬,目前國內所有的adsl都是這個值,無論你申請的是幾M的帶寬,只要你一撥號,你就得到這個帶寬,這個是ATM分配機制所確定的,當然了電信之類的isp根據我們的申請,限制了我們的專有獨享帶寬最高為64K,那麼當路由器連接的用戶較少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獲得一部分超過專有帶寬的共享帶寬(顯然電信沒必要讓這些帶寬閑置),注意這里就產生了額外的速度,也就是實際上我們會獲得大於64k的速度,具體大多少這個要看我們上網是否處在高峰期,我們周圍所有接入adsl用戶的多少,以及我們當地isp的終端硬體配置,但是一般而言我們幾乎不可能碰上所有人在同一時間段同時接入上網,在數學上這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他不可能發生。

從這一點上來言,我們也可以說實際上64k對我們來講相當於一個最小實際速度,我們的接入速度只會比64k大而絕不不會比64k小,當然也不可能大的離譜,因為畢竟總還是有很多人在同時上網,而且電信肯定還有一些平衡負載的機制在運行。

說得白一點:其實我們帶寬都是共享的,人多你就慢,人少你就快。就看我們當地機動非配的帶寬有多少。繼續分配的潛力有多大。

在了解了以上機理後,我想大家是否回頭想想你的限速合理嗎?我們大部分人都按照64k作為最大值限制,根本不合理,我們上網所能得到的實際速度要遠遠大於他,我們是否把自己限制的太低了,人為的造成了瓶頸,這個理論值,我們是否看得太重要了?其實他沒有什麼用。在這里還要說兩點

1 。其實我們的isp在給我們分配好帶寬後,同時已經在終端給我們做了一次上行限制,有些地區上行限制的很死,本來就已經很低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總有些朋友反映為什麼我下載好幾百 上傳卻只有幾十,原因所在,isp往往對下載限制的比較少,而對上行卻確限制很大,他們這么做的目的很簡單,為了市場這樣可以更多的吸引客戶,而硬體上卻不用繼續投資,所以我們的上行速度往往是已經被人家限制了之後的速度,而我們一些朋友再這個基礎上自己又繼續限制,是不是把自己搞得餘地太小了呢?

2。 全國各個地方往往isp的管理嚴格不同,有的地方大城市 用戶多 監管嚴 那麼他們的isp可能就會嚴格按照理論值來執行寬頻分配,而一些中小城市,用戶少管理鬆散,他們的isp往往就不太在乎嚴格分配帶寬,反正閑著寬頻設備也是閑著。還不如就分出去,所以這些地方的512k有的時候可以到達1m的速度,並不奇怪,

另外,還存在一些電信和網通的內部關系用戶,他們往往是電信和網通的家屬,他們在申請寬頻的時候,可以享受內部的標准,說是申請512k可能實際上終端非配的會達到2M,這些非理性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帶寬獲得,從而相應影響這一部分用戶的速度設置他們自己往往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帶寬。又怎麼能正確設置。

最後,還有我們的連接方式,比如我們電話線的質量,銅芯和鉛芯的在速度上都會有所不同,我們電話線到機器的長度也會造成信號衰減,我們分線盒的質量,我們撥號貓的晶元質量,夏天的散熱等等這些也都會影響我們的實際速度。

說了這么一大堆為什麼?是想讓朋友們都仔細想想自己的情況,以後考慮限速的時候 可否不要一上來就 我有理論速度,我就按照那個限制,我必須得限速等等。

大家也都知道bt的局面,大概兩年前左右我已經在使用bt,那個時候國內使用bt的人很少,但是大家的速度都很快,因為那個時候沒有人提倡限速,也沒有人下完就跑,玩bt的都是一些老鳥,後來bt普及了,漸漸傳出了什麼bt要限速,對我們有好處之類的東西。

現在大家在看看bt 越來越慢,整個bt圈大家都在提倡限速,什麼後果呢?就是大家甭管什麼條件,上來就限,結果弄得越限速度越慢,越慢速度限的越低,成了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局面。

我在這里想說的是,我們以後再限速的時候能不能多想想這些,我們在動員別人也限速的時候能否多想想這些,限速是一把雙刃劍,請大家三思後行,不要人雲亦雲,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任,因為我們是em的先行者,em在中國的明天就掌握在我們的手裡,難道我們願意看到再過幾年,整個em圈重走bt的覆轍嗎?

也許有些朋友會說,那麼為什麼我的速度就是上不去呢,這里我想說得是 em的速度有很多東西在影響他 連接數大小 內存緩存大小 同時運行任務數大小 每5秒新建連接數大小 上傳線程大小 上傳寬頻分配大小等 源的多少 分流的多少 都在綜合作用,不是簡單一個限速就可以解決的。

也許有些朋友會說,可是我的adsl不限制,就是速度很慢,怎麼辦?我要說的是,可以限速,但是要一點點調整,不要一下把速度限死,最好自己搞個測試,全速上傳一段穩定時間,在這個基礎上分析出自己的最大長傳能力,然後結合以上的一些因素,自己一點點調整上傳速度的大小,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幾個月時間才能找到最佳匹配值,也不為過,總之,在保證自己可以下載的同時,也保證自己也在分享,這個才是em的最佳用法,另外自己不下載的時候,是否可以不再限速全力上傳,為了自己的積分也為了別人。

大家天天都在強調速度慢,天天琢磨調這個調那個,孰不知,影響em速度根本的其實是你的積分,速度等其他調整起到的作用往往只是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你的積分不高,那麼你先天就不足,再怎麼調整也於事無補。

我有一個朋友,他不大懂em設置,自己也不敢調什麼,但是他的網路條件好,硬碟也大,他第一個月就上傳了1tb,什麼概念1000多個g,後來就這么用了幾個月,他現在隨便下一個我們電影區置頂熱門電影,大概也就是10幾分鍾就下載完了,700多m十幾分鍾,為什麼?因為他的積分高,他的網路條件好,em講究的是積分,積分制度決定了你要是想出來混,那麼你欠下的就一定要還。你在別人那裡下載過東西,你就欠那個人的你早晚要還給他,跑不了。所以在這里奉勸所有em的朋友,多多上傳是根本,上傳多了,底氣硬了,自然就要本錢,別人欠你的越多,你的速度就越快,爭取都做個債主,否則只會,越欠越多,越多越欠,速度越慢,路越走越窄,永遠無法翻身,希望不要如此惡行循環。

最後,說一點題外話,我們現在vc沒有自己的共享核心,但並不代表我們不支持,主要是我們沒有自己的伺服器導致了我們好多想法無法實現,希望各位在使用em的時候,都能多一些共享的精神,現在硬碟都大了,也便宜了,共享個一二十個g,也都不成問題,大家不要一下載完就跑了,em本身佔用內存也不大,你可以一邊看電影,一邊下載都不耽誤,這樣多好。我們大家在em的tag上都打著[VeryCD]的印記,那麼我們在p2p的圈裡就都是一家人,為何不照顧一下兄弟姐妹,正因為我們都打上了vc的印記,無論你承不承認,我們在p2p圈裡的一言一行,也都代表著我們vc,對我們所有有[VeryCD]標志的朋友,這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其他的論壇的朋友看到,他影響著你我他,我們每一個人,我們vc的形象和名聲,我們大家都不願看到我們自己被別人指責,我們vc的兄弟姐妹被別人說三道四,我們vc被別人嘲笑,那麼請大家都有一個責任感好嗎?

多多共享,長久作源,不要下完就跑,最近總是看到圈裡有人說我們在把em當bt使用,說我們的成員下完就跑,也不共享,我也試著察看了一些,發現這個現象確實如此,而且大家往往就只共享正在下載的文件,就那麼幾個而已,請大家都盡力為p2p為vc多做些事情好嗎?

最近也發現不少新會員,再通過em聊天的時候,往往發給對方一些抱怨速度慢的話語,甚至還有的在辱罵對方,這些會員的tag裡面都打上了[VeryCD]的標志,我想無論如何我們做人的素質要有,大家都在共享,你能夠下到就應該有一種感恩之心你又有什麼資格抱怨對方速度慢,辱罵更是不智,這樣做的後果,往往就是在別的論壇裡面,成了人家取笑我們沒有素質的靶子,成了讓人家輕視我們的依據,難道我們願意讓我們的兄弟姐妹在別的論壇里被人家說三道四嗎,我們也有好多朋友在別論壇裡面也是會員,這樣一來,往往弄得不知真相的人扇風點火,弄得那些朋友在別的論壇也抬不起頭來,希望所有的朋友,在p2p世界裡面開心,奉獻,分享,享受,也希望朋友們都能有一顆感懷的心,而不是索取無度,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為別人也為了自己,為了vc更請大家都把自己看作是主人翁,深知你所作的每一件事情,在p2p世界裡,不只是代表你,也是代表vc,代表我們大家庭裡面每一位兄弟姐妹。

孟子曰:'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如與眾樂樂』。
這句話送給所有在vc的朋友,也送給所有玩em的朋友們!

Ps:以上文章中出現的數字皆是以512k為標准計算所得,其他帶寬請自行按比例放大。
以上討論限速以adsl 為依據,其他上網方式不再此列,不符合此標准,一般來講,內網等其他上網方式,
可以不用這樣斤斤計較速度問題。

今天是距離發此帖後的第3天,我重新編輯一下,看到大家的回帖都很贊成要多上傳,我很高興,說明大家都很理解我,其實,對於此帖,我主要想說明的就是,無論何時,大家都要多想著上傳,這個一定不能丟掉.其實對於adsl的用戶,我感到很無奈,確實部分朋友,上傳不限下載速度就是上不去,那麼對於這部分朋友,我要說的是,在下載的時候限一下,但是你不下載了,你就可以把上傳的限速取消了,全力上傳,雖然你們的單位上傳速度不能保證絕對大,但是你們可以在在上傳總量上把它彌補回來,大家多多看看統計信息裡面,只要你的上傳:下載的比例大於1,就說明了你對p2p是有貢獻大於下載的.你就是分享奉獻的,這個比例越大越好.

其實,經常看到大家在論壇裡面比來比去,比自己的下載速度有多快,還截圖,很酷!但是我要說,這其實有點像小孩的做法,每一個剛接觸em的人,都要經歷這個階段,誰下載的快誰牛x!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但是漸漸的領悟了em的真諦,也認識了一些老鳥,後來大家就常常在一起比看誰的上傳速度快,看誰的上傳:下載比例大,看誰的在線時間長,看誰的下載速度小,大家都截圖發上來,是不是有些變態啊!哈哈,我估計你們玩時間長了,也會漸漸變成我這樣的,其實上傳是有癮的,真的,我幾乎一個禮拜要拿出一多半時間什麼也不下載,專門上傳,不限速,傳的越多,癮就越大,很興奮的感覺!

在我們的比試中,我看到過最快上傳的是1.5--2m/s,上傳最大比例的已經達到了上百:1了,在線時間最長的有過300多天,持續在線上傳,上傳量基本上都是一個月幾個tb級別,我覺得玩em,玩到最後大家都有點共產主義的精神了,這個東西很培養人的奉獻精神,真的!

當然了,有人要說你們網路條件好,但是我也見過有的朋友就是adsl上傳,一個月也傳了不少,其實不在乎你傳得多少,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奉獻的精神,不以速度論英雄!

當然了,這些老鳥都是狂人,他們基本上24*7的開機,一周不間斷連續開機,一個月關一次兩次,而且多是包月或者包年,我發現這些人和我們有所不同的是,我們通常對於上傳速度>下載速度,我們就認為不正常,不合理,不應該這樣,但是,他們卻認為就應該是這樣,沒有什麼不對的,下載恨不得沒有才好,上傳恨不得到頂才好,他們這幫人平時也下載東西,但是一般他們下載限速,一般情況下都是上傳幾百,下載幾十,他們抱定的原則是,下載夠用就可以了,太快了下載完了,也是放著,沒有時間看!
這也許就是大家看待速度問題的角度不同吧,我們認為只有下載速度>上傳速度,才是正確的可以接受的,其實,我們也沒有錯,大家追求的不同而已!

但是,有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能換換角度,不要那麼拘泥於速度呢,夠用就可以了,我了解到的情況多是,有的朋友下載速度確實很快,一天幾部dvdrip,但是他並沒有那麼多時間看,之後就會關著機器,然後就是如此循環,直到硬碟被塞滿,我想這個時候,對於我們來言,下載速度快其實也沒有什麼用,你用一天下一個,和用10分鍾下一個也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沒有時間看,就是下完之後關機時間的長短而已,省電的問題,當然了,我們都希望越快越好,因為心理很爽,這個無可厚非!也確實,看著速度慢,心理很煩。所以,對於速度確實很慢的朋友,建議不要老是盯著em看,你越看越煩,你把顯示器關了,干點別的,em不喜歡你盯著他看,我記得我一開始接觸的時候,也是天天盯著看,後來都有想把電腦咂了的想法,後來慢慢平靜了,索性關了顯示器,去睡覺,往往一覺醒來,就下載完了,多好!

我想說的是,對於那些包年包月的用戶,你們不上網也是閑著浪費,何不就開著機器多傳點,電費我算過一個月不關機也就最多100元,3碗日本面條的錢,要是對於不在乎這點小錢的朋友,就多貢獻貢獻,你的回報也是豐厚的,你的積分肯定增加,下載起來排隊的時間肯定減少,在可以接受的前提下,何樂而不為呢?

胡亂說點感想,肯定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有大家不愛聽的地方,要是大家看著生氣了,大家不要罵我,就當作聽一個em的故事吧!

之所以今天下午寫這篇文章,也是有感而發,最近常常有朋友把上傳速度限到10k左右,然後跑過來問我,為什麼我的下載速度這么慢,我通常對他們說,你先不要限速,他們往往理直氣壯的回答我:我是看了論壇裡面的精華,必須得限速,不限不行,我無論怎麼解釋,也沒有人聽!

關於我對於上傳速度的看法,我覺得我在論壇裡面越來越孤單,很難找到贊成我的人,知音難求。看到大家天天都在不停的討論限速,看到大家每天都限得不亦樂乎,我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贊同我,多些負責任的朋友,多些理解我的人,也希望大家都能呼籲一下,自己認真的想想這個問題,不要輕言限速,對於新人造成的誤解太大了,現在已經開始顯現出來一些負面影響,那些限速為10k左右的朋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且還在不斷涌現出來。

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自認為使用em已經有點心得了,對於回答別人速度慢的問題,往往就是簡單回答為:你限速好了,限了就一定能快。對於這部分朋友,我要說請你們說話要負責任,不確定的可以不回答,也比這樣簡單回答要強多了,孰不知你們的簡單一句話,很容易造成更大的誤解,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在感到孤掌難鳴的同時,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站出來,能夠犧牲一些自己的利益,撐起em的一片天。如果按照現在這個模式繼續下去,以vc的規模和影響力,很快我們就會看到限速帶來的惡果,不出2年必然會導致速度整體下降,之後便是惡性循環,希望我是杞人憂天。希望他不會發生!
第二篇:關於emule一些讓人糊塗問題的總結

來到vc也有很長時間了,從不再潛水到現在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在作為技術區版主的一個月期間,我認真留意了好多朋友提出的問題,發現不僅是我們剛接觸emule的朋友,就算是一些玩了幾個月的朋友,對於一些emule的問題也是模稜兩可,存在不少誤解之處,另外也確實有好多問題,本區和技術區的貼子從來沒有對此進行過說明,再此,我就結合這些問題集中寫一些解釋,試著回答一些,希望能夠解決眾多朋友的不明之處,當然有錯的地方,也請您不吝指教。

1)P2P到底是什麼?

Peer-to-peer的縮寫,指的是點對點的意思,最早是在美國由 18歲的Shawn Fanning開發出一個叫Napster的軟體時,引入得概念 ,它不僅僅是一種軟體架構,也是一種社會模式的體現,網路上流行的P2P軟體的架構手段主要有兩種:集中式和分布式。
集中式:便是利用伺服器作為媒介使各個分散的節點(用戶)能互相聯系,生成各種服務響應。
分布式:每個節點即做伺服器又做客戶端,這種方式非常靈活,一個孤立的節點只要連上另一個節點便可以進行傳輸。
Napster可以說是第一代p2p軟體。後來由於Napster陷入訴訟危機(相關版權問題),便出現了Gnutella,它吸取了Napster的失敗教訓,將P2P的理念更推進一步:它不存在中樞目錄伺服器,用戶只要安裝了該軟體,立即變成一台能夠提供完整目錄和文件服務的伺服器,並會自動搜尋其它同類伺服器,從而聯成一台由無數PC組成的網路超級伺服器。傳統網路的Server和Client在它的面前被重新定義。Gnutella作為第二代p2p軟體,他們可以說是最早的p2p技術。然後FastTrack (即Kazaa 的底層技術)迅速掘起取代其地位。成為p2p老大。

2)emule到底是什麼?

隨著二代技術的普及,又一個的問題誕生了,自私的人們在利用P2P軟體的時候大多隻願"獲取」,而不願"共享」,P2P的發展遇到了意識的發展瓶頸。不過,一頭"騾」很快改變了游戲規則,它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 eDonkey。這標志著第三代p2p技術的興起,eDonkey採用了以"分散式雜湊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s )為訴求的Neonet技術,改變了P2P網路上的搜索方式,理論上可以更有效率的搜索更多的電腦,以及更容易找出少見的文件。這種技術已經使eDonkey基本快要追上了P2P服務龍頭業界的另一個老大Kazaa了. eDonkey由Jed McCaleb在2000年創立。他最重要的是可以同時從許多人那裡下載同一個文件,並且採用了"多源文件傳輸協議」(Mftp,the Multisource FileTransfer Protocol)。電騾的索引伺服器並不集中在一起的,而是各人私有的,遍布全世界,每一個人都可以運行電騾伺服器,同時共享的文件索引為被稱為"ed2k-quicklink」的連接,文件前綴"ED2K://」。同時,在協議中,定義了一系列傳輸、壓縮和打包的標准,甚至還定義了一套積分的標准,你上傳的數據量越大,積分越高,下載的速度也越快。而且每個文件都有有md5-hash的超級鏈接標示,這使得該文件獨一無二,並且在整個網路上都可以追蹤得到。EDonkey可以通過檢索分段從多個用戶那裡下載文件,最終將下載的文件片斷拼成整個文件。而且,只要你得到了一個文件片斷,系統就會把這個片斷共享給大家,盡管通過選項的設置你可以對上傳速度做一些控制,但你無法關閉它。

在eDonkey出現後,其改良品種eMule(電騾)也出現了。可以說emule是eDonkey的升級版,是eDonkey的一個Mod,就象osp就是quake3的mod一樣,它的獨到之處在於開源,它的基本原理和運作方式,也都是基於eDonkey, eMule基於eDonkey網路協議,因此能夠直接登錄eDonkey的各類伺服器。eMule同時也提供了很多eDonkey所沒有的功能,比如可以自動搜索網路中的伺服器、保留搜索結果、與連接用戶交換伺服器地址和文件、優先下載便於預覽的文件頭尾部分等等,這些都使得eMule使用起來更加便利,也讓它得到了電騾的美譽。

總之,他們繼承了第二代P2P無中心、純分布式系統的特點,但他們它不再是簡單的點到點通信,而是更高效、更復雜的網路通信;再加上eDonkey和eMule引入的強制共享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前幾代P2P純個人伺服器管理帶來的隨意性和低效率。

3)emule的下載原理?

當你在搜索列表中選取了你要的文件並開始下載後,emule會記錄下這個文件的大小,文件名以及另一個叫做hash的特殊值。會向所有添加的伺服器發出請求,要求得到有相同hash值的文件。而伺服器則返回持有這個文件的用戶信息。這樣我們的客戶端就可以直接的和擁有那個文件的用戶溝通,看看是不是可以從他那裡下載所需的文件。它最棒的部分就在於:你不是只在一個用戶那裡下載文件,而是同時從許多個用戶那裡下載文件。如果另一個用戶僅僅只有你要的文件的一個小小片斷,他也會自動地把這個片斷分享個大家,而你就可以從這個用戶的機器上下載這個片斷。當然你也是一樣。只要你得到了一個文件片斷,系統就會把這個片斷共享給大家。在查找到下載源(其他客戶端)後,下載就是客戶端和客戶端通過點對點(P2P)進行直接對話了。期間沒有數據流通過伺服器。

4)emule是如何工作的?

emule建立於多點文件傳輸協議之上。一個emule網路由伺服器端和客戶端兩部分組成。伺服器端是客戶端連接的、為了搜索和查找可以下載用戶的橋梁。伺服器列表像電話本一樣排列,客戶通過瀏覽它而獲取他需要的文件所有者的客戶端信息。在download過程中,沒有下載文件通過伺服器端。

5)emule是如何搜索的?

每一個客戶端連接到一個伺服器作為他的主伺服器。在連接時,由客戶端告訴主伺服器他share了那些文件,以及IP地址等其他信息。所以每一個伺服器會記錄所有登陸到他伺服器上的以上信息。在本伺服器搜索時,它會通過匹配記錄的已知以上信息把查找結果反饋給搜索的客戶端列表。當你使用擴展搜索(extend search)時,你的搜索請求和應答結果通過發送限制帶寬的UDP包連接到客戶端本身的伺服器列表(server.met)對應的某一個ip地址的伺服器。

6)emule是如何下載的?

當客戶端選擇了一個文件下載時,它首先收集一個擁有該文檔的客戶端的列表。它會先行查詢主伺服器所有登陸用戶他們是否擁有該文件。然後再連接和查選其他伺服器的登陸用戶所擁有該文件的客戶端列表。一旦它找到擁有該文件的其他客戶端,它將請求每個客戶端發送這個文件的不同片。直至最後文件由這個不同的片組裝成一個完整的文件。 在進行pause/resume的時候,我們選擇的下載列表已經獲取,它pause的僅僅是客戶端和客戶端之間的TCP連接然後恢復TCP連接。這個過程只有再resume時通過客戶端向伺服器端發送22個位元組後即可。佔用的僅僅是22個位元組的網路流量。在pause是甚至不通過你登陸的伺服器進行,也無須你登陸的主伺服器進行任何干預和操作。所以說,它並未佔用主服務什麼資源,只是在你已經和主伺服器連接的通道上發送22個位元組而已。

7)emule有什麼優點?

不需要伺服器來存放共享文件,節省了伺服器架設、海量硬碟、網路帶寬。 每個用戶端節點都同時是文件下載者和提供者。實際上,在你正在下載但還沒當完整個文件時,你已經可以把你已下載的部分共享給別人了! 因為emule同時從很多文件提供者那裡下載所需的文件最後再拼成整個文件的。加入的人越多,下載速度越快,資源越豐富。 共享方便,每個人在自已的emule里指定一個share目錄就可以把自己的文件共享給網路中的其它人了。不必再辛苦地上傳到伺服器上了。

以上就是關於emule的一些基礎知識,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對emule的原理,有一個本質的認識。
下面我再來說說一些很困擾,很迷惑人的問題。

1)id問題

朋友們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id是什麼?id其實沒有什麼用,id就是在emule傳輸裡面,作為地址作用的

② 怎麼自己架設伺服器

自己如何搭建伺服器。
樓主是個人電腦,使用路由器上網,想配置成伺服器,是嗎。

首先,需要設置路由器的埠映射,就可以實現樓主的要求,具體需要映射的埠是80和21,80埠是WEB埠,21是FTP埠。這里給樓主詳細說下:

1、申請花生殼免費域名。因為ADSL每次撥號後,獲得的IP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動態綁定到域名上,方便其他人記憶和訪問

2、設置本機固定區域網IP,例如設置為192.168.1.100

3、登陸路由器,找到「虛擬伺服器」選項,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不同的路由器型號的配置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都會有「虛擬伺服器」這項功能,如果找不到這一項,可以找到「DMZ主機」,DMZ主機可以將內網的某個IP地址的所有埠均對外網開放,不過這樣設置會有安全隱患,建議設置虛擬伺服器

4、在「虛擬伺服器」表格中填入要映射的內網IP,按上面的就是192.168.1.100,在內網埠和外網埠處填80,再增加一項,填21,然後保存重起路由器

5、啟動花生殼並激活域名服務

6、安裝IIS和SERVER-U軟體,IIS訂WEB服務運行環境,用來搭建WEB伺服器,SERVER-U是一款非常好用的FTP伺服器軟體(我自己用了很多年),有中文版,設置起來非常簡單,如果不會我幫你遠程,設置好後就可以正常訪問了。需要注意,通過路由器配置的伺服器,在內網電腦一般是不能通過域名訪問的,假設在你自己的電腦 *** 問你申請的域名,就會出現讓你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的提示,你怎麼輸入都是不對的。要外網的電腦才可以正確訪問,這點希望樓主明白。

二、直接ADSL撥號上網的配置方法:

1、申請花生殼免費域名

2、在計算機上啟動花生殼並激活域名服務

3、安裝IIS和SERVER-U軟體,設置好後即可成功訪問

差不多就這樣了,有什麼不懂再問我吧
如何自己架設伺服器
首先,需要設置路由器的埠映射,就可以實現樓主的要求,具體需要映射的埠是80和21,80埠是WEB埠,21是FTP埠。這里給樓主詳細說下:

1、。因為ADSL每次撥號後,獲得的IP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動態綁定到域名上,方便其他人記憶和訪問。

2、設置本機固定區域網IP,例如設置為192.168.1.100

3、登陸路由器,找到「虛擬伺服器」選項,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不同的路由器型號的配置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都會有「虛擬伺服器」這項功能,如果找不到這一項,可以找到「DMZ主機」,DMZ主機可以將內網的某個IP地址的所有埠均對外網開放,不過這樣設置會有安全隱患,建議設置虛擬伺服器

4、在「虛擬伺服器」表格中填入要映射的內網IP,按上面的就是192.168.1.100,在內網埠和外網埠處填80,再增加一項,填21,然後保存重起路由器

5、啟動花生殼並激活域名服務

6、安裝IIS和SERVER-U軟體,IIS是WEB服務運行環境,用來搭建WEB伺服器,SERVER-U是一款非常好用的FTP伺服器軟體(我自己用了很多年),有中文版,設置起來非常簡單,如果不會我幫你遠程,設置好後就可以正常訪問了。需要注意,通過路由器配置的伺服器,在內網電腦一般是不能通過域名訪問的,假設在你自己的電腦 *** 問你申請的域名,就會出現讓你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的提示,你怎麼輸入都是不對的。要外網的電腦才可以正確訪問,這點希望樓主明白。

二、直接ADSL撥號上網的配置方法:

1、申請花生殼免費域名

2、在計算機上啟動花生殼並激活域名服務

3、安裝IIS和SERVER-U軟體,設置好後即可成功訪問
如何自己架設伺服器
你應該是說架設一個Web伺服器吧,也就是能讓別人瀏覽網站的伺服器

這個還比較簡單,如果說到更復雜的伺服器那就有些麻煩了

首先你要去為你的網站申請一個域名,也就是網址,然後你要在你的電腦上裝

一個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ver 這樣就可以控制好你的網站,再具體

點就說不清楚了,你可以問你身邊的前輩們,不過你如果不會做網頁那麼架設

了伺服器也沒什麼用。 這個是Web 伺服器,瀏覽網站的。

如果你是說像網吧那樣架設那就麻煩點,要用網路操作系處,像2000sever 2003 sever或者是linux之類的操作系統才可以了,上面有一個動態主機伺服器可以假設(DHCP)裡面非常復雜,建議你去買一本相關的書看,或者是讓你身邊的人做現場輔導才可以,我光說是說不清楚的。

如果你想學習這些建議你還是先打好網路基礎,這個不是那麼容易做的,你可以去買一本相關計算機網路的書籍看

如果你了解了DNS HTTP FTP這些是怎麼回事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再去學習架設伺服器了,總體來說就是不太容易學就是了。、

一點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何自己架設伺服器和資料庫
是架設私服吧 哪裡有架設伺服器的、伺服器都是租用的,資料庫是sql還是MSQL 這個你區別清楚 對了 我這里伺服器 可以做私服,而且有足夠帶寬,安全策略,資料庫免費安裝調試!西蒙網路xm029
怎樣把公司的網站放在自己架設的伺服器上?
第一、安裝一台內部IIS伺服器;

第二、把原網站內容移植到內部IIS伺服器

第三、申請固定IP地址專線;

第四、域名指向公司新申請的IP地址;

第五、發布內部IIS伺服器;

成本很高,具體還要看你公司申請哪個網路運營商,網通,電信......

帶寬是多少等等。
如何在自己的電腦上搭建伺服器並第一次建站
其實你買的電腦沒有獨立固定的公網I-P,因為域名是需要解析到你I-P下的,如果是公司,不建議買電腦當伺服器,電腦的性能和伺服器的性能也沒法比,這個是娛樂用的。

並且電腦當伺服器,你還要保持24小時開機,這些都是問題,建議你可以找IDC服務商租用伺服器或者雲主機,如果有預算的話,可以考慮買獨立伺服器,和筆記本電腦的成本也差不哪去。

電聯通信建偉回答,希望可以幫助您。
如何訪問自己搭建的web伺服器
裝好IIS後就先用默認的網站,看自己能不能訪問,然後再看下內網其他人能不能訪問,可以的話再進路由器配置,找到有個DMZ主機,把你的IP地址192.168.1.103填進去,其實就像伺服器發布一樣.

看一下自己外網IP是多少,先試用IP訪問.

DNS的話還是建議用花生殼

現在的問題是Internet上的人用IP能不能訪問,如果不能訪問就要配置路由器,發布你的WEB伺服器,如果能訪問就是DNS沒設好

用IP訪問格式:你的外網IP:埠號(默認是80埠)

請採納。
怎麼用自己的電腦做伺服器?
好多人都想有一個自已的個人主頁空間,可大部分空間都要錢,比如一些學生們,哪有錢買個空間啊。不用急,家裡有電腦的朋友們就可以有屬於自已的

網站空間了。家裡沒電腦的朋友也不要急,大家可以到有緣人空間申請一個免費的個人主頁空間yyrkj.vicp/kj

那要怎麼實現呢?只有一個辦法,利用自家電腦做伺服器。自家電腦做伺服器?行得通嗎?答案是可以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用自家電腦做伺服器。

一、安裝IIS

從桌面打開"我的電腦",進入後打開「控制面板",好,這時找到「添加/刪除程序",進行雙擊;在彈出的窗口中,單擊「添加/刪除Windows組件",等待,會

彈出一個窗口,這里可以進行選擇,看要安裝什麼組件,這些你以後慢慢看吧,我們先完成我們要做的事。在組件列表中選擇第一個「Internet信息服務(IIS)",

也就是在這一個名稱前面的四角框打上勾;(當然,你也可以對「Internet信息服務(IIS)"這一條進行雙擊,這時就會彈一個窗口,裡面又可以進行選擇,看哪些不需要安裝都可以去掉勾。)

我們選好了以後,單擊「下一步",這時就會彈出一個進度條,安裝過程中會提示你插入跟你當前所用的系統版本相對應的系統安裝盤;例如:你的系統是XP,那就插入XP系統安裝盤;

2000就插入2000系統安裝盤。建議用2000server的的系統做伺服器會比較穩定,而且人數訪問限制可以自由設置。放入光碟後,單擊確定。完成後,開始設置IIS。

二、設置IIS

也是打開「控制面板」--->然後打開「管理工具」--->這時找到我們剛安裝的「Internet 服務管理器",雙擊;我們看到的是"Internet信息服務"窗口,

這時我們對,左窗口的「Internet信息服務」文字下邊的「你電腦的計算機名旁的+號進行單擊,彈出下一級目錄,我們現在只要做網站伺服器,其它功能不需要,我們都把它停止運行,

免得被人攻擊,如:」默認FTP站點「,我們現在不需要,對該項進行右擊選」停止「。我們看到的都照這個步驟弄」停止「服務,只留一個」默認web站點」為」啟動「狀態。

接下來我們開始設置我們的站點吧。對「默認web站點」右擊,選擇」屬性「,彈擊一個名為」默認web站點屬性」的窗口,我們要設的第一個「Web站點":

詳細設置列表:

Web 站點標識

說明: 默認Web站點

IP 地址: (全部未分配)

TCP 埠: 80 (填80)

連接

無限 (不限制訪問人數,就單擊前邊的圓圈)

限制到 (要限制訪問人數,就單擊前邊的圓圈和輸入限制連接的人數)

連接超時:30(秒)

啟用保持 HTTP 激活 (打上勾)

啟用日記記錄 (打上勾)

活動日記格式:

W3C 擴充日誌文件格式

這一頁設置就完成了;下一設置:

操作員:

這里就不用設了,用默認的.

性能:

這里也可以跳過,可以不用設置。也可以過看後自已看看需不需要設置。

ISAPI 篩選器

這里不管它

主目錄

(這里要好好設一下了)

連接到此資源時,內容應該來自於:

此計算機上的目錄

另一計算機上的共享位置

重定向URL

(這里我們選第一個)

本地路徑: (這里是你那網站肉容的文件夾)比如:我們的網站......
如何在自己的電腦上搭建伺服器環境?
你要是測試php的話,就不能安裝iis,因為你要測試php,需要安裝apache伺服器,iis和apache伺服器都是提供的一種功能,都佔用80埠,頂以只能安裝一個!

WAMP5和xampp 都是windows下面架設php+apache+mysql的集成環境軟體,你可以任選一個,在google裡面找找,很多人使用的,再找找幫助,如果看不懂,請找視頻教程,對一個初學者來說,視頻教程可能容易接受一些!

/

lz不明白呀!下載WAMP5和xampp這兩個裡面的其中一個,下載完安裝上就行了!這兩個軟體是php集成開發環境,安裝完這個軟體之後,就等於你安裝完php+apache+mysql了!
怎樣自己建設網站並搭建後台伺服器?
網站伺服器其實就是我們通常說的web主機,對應不同的編程語言,單間網站伺服器的軟體不同,一般情況下,在windows環境下,一般以.asp 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搭建網站伺服器就主要用到微軟系統自帶的iis(互聯網信息服務)就可以了,Linux環境下就是php了,相對應搭建的軟體就是apache+mssql了。java是跨平台的,哪個都可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建議使用asp方面伺服器,一方面是asp程序比較簡單易懂,在修改過程中,還可以藉助Dreamweaver等可視化編程工具,進行可視化編輯,另一方面windows環境下iis安裝極其簡單,在控制面板中——添加刪除程序——windows組建,下拉找到iis,放入系統盤即可安裝,無需下載任何東西。

在我們網站編程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其實還用到一個簡易的iis伺服器,網路一下就能找到「簡易iis伺服器」,這是一些熱心的網友開發出來的網站服務應用程序,同樣可以起到iis的作用,但是支持的范圍有限,對於一些高端的iis服務不支持,但是作為日常測試網站程序已經是足夠了。如果你准備搭建的網站伺服器是准備支持php的,那我推薦你安裝「一鍵php集成調試環境」,安裝極其簡單,下載後,下一步就可以,這個集成環境,融合了,php解釋器,mssql伺服器,phpadmin,Apache伺服器,php加速器等。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php伺服器環境。

這里還沒有完,下面還需要對網站伺服器就行設置,設置網站的路徑,使其指向你網站程序的存放目錄,設置網站首頁例如:index.asp,index.php等。然後測試一下自己的ip地址是多少,如果你的這台網站伺服器是放置在區域網環境當中的,那還需要你再路由器上設置一下埠映射,否則外網的電腦是訪問不了你這台電腦的,路由器就由於一道牆,他阻隔了你與外界的交流,也就是說保護著你這台電腦,但是你現在想讓外部的電腦訪問你,就必須讓外部電腦了解你的位置,所以做一個埠映射就可以實現,具體如果做,請查看你所使用的路由器的型號來設置了,這里不詳敘了,切記一定把80埠映射就可以,網站伺服器默認的埠是80埠

③ 電驢如何手動添加伺服器

具體操作如下:
1、在電驢面板打開選項
2、選擇伺服器。
3、選擇列表,點擊它,打開一個記事本文件。
4、也可以手動添加。

④ 伺服器怎麼搭建

伺服器的搭建:

工具/原料:電腦:華碩筆記本、版本:win10(1803)、軟體:FlashFXP(5.4.0版本)

1、先登錄伺服器,找到(虛擬)主機管理。

⑤ 怎麼在本地搭建伺服器

如何把本地電腦做成伺服器
由於現在寬頻速度已經很快,電腦配置也越來越高,所以可以把自用PC電腦作為互聯網網站伺服器,首先需要分清寬頻IP和本機IP是有區別的,演示的192.168.1.134是本機IP,另外一個地址是寬頻IP地址。步驟如下:

1、首先本地電腦要搭建好內網能訪問的伺服器,本地電腦搭建網站的教程很多,本步驟省略,用本地IP能訪問的的伺服器,在地址欄中輸入本機IP地址192.168.1.134訪問自己的電腦網站;

2、如何讓外網能訪問,打開路由器設定;

3、進入轉發規則-虛擬伺服器-添加新條目;

4、如圖輸入,根據自己的本機IP進行輸入,保存;

5、現在用固定寬頻IP已經能外網訪問了;

6、本地電腦的寬頻IP地址,可以網路查詢;

7、如何通過本地的域名也能外網訪問呢,進去域名管理後台,將域名解析A記錄指向本地的寬頻IP地址;

8、現在,地址欄輸入本地的域名可以訪問了;


如何在自己的電腦上搭建伺服器環境?
你要是測試php的話,就不能安裝iis,因為你要測試php,需要安裝apache伺服器,iis和apache伺服器都是提供的一種功能,都佔用80埠,頂以只能安裝一個!

WAMP5和xampp 都是windows下面架設php+apache+mysql的集成環境軟體,你可以任選一個,在google裡面找找,很多人使用的,再找找幫助,如果看不懂,請找視頻教程,對一個初學者來說,視頻教程可能容易接受一些!

/

lz不明白呀!下載WAMP5和xampp這兩個裡面的其中一個,下載完安裝上就行了!這兩個軟體是php集成開發環境,安裝完這個軟體之後,就等於你安裝完php+apache+mysql了!
做網站怎麼設置本地伺服器?
我用的是「asp代碼調試工具」。

其實這個不到一兆的軟體已經十分夠用,除礌你有什麼非常特別的需求,比如說iis專業的組件,否則這個軟體已經全部可以勝任。

我是Ghostxp系統,IIS從來都裝不上。每次都是用這個

我使用的是2個版本,

一個是「asp代碼調試工具」,測試打開的網址是 99埠。

第二個是「網站調試工具」,埠是默認80.如果80被佔用,那麼就隨機開啟一個埠。

其實也都是netbox核心的。

除了某些高級函數,比如 response.chaset session.chaset 用不上以為其他根本和IIS沒什麼兩樣,
如何在本地搭建一個伺服器,可以外網訪問的 5分
路由器上,將8888埠映射到伺服器ip的8888埠,你差了這一步。 如果不會,直接將伺服器ip添加到dmz中也行。
如何在本地搭建伺服器?
可以使用IIS搭建伺服器或者用Apache
如何在本地搭建伺服器環境和資料庫
1、假設論壇伺服器在自己的計算機安裝伺服器操作系統如win2003 win2008 等。

2、配置伺服器,並安裝asp所需對應服務。如打開IIS服務,安裝SQL Server 2005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等軟體。

3、軟體環境好了,接下來看你的上網方式。穩定的伺服器一般使用靜態IP地址和帶寬,選擇所在地區最好的出口,但這成本對於個人比較高。家庭用戶動態IP地址則受網路運營商限制,不一定能做伺服器使用(比如我們這就是,在電信網通都封掉了動態IP做伺服器的可能性,不在同一個城市,根本訪問不了)。動態IP可以通過動態域名解釋軟體如花生殼之類的,來綁定域名。當然,也可以通過直接訪問IP地址來訪問。

4、如果家裡邊使用路由,要在自己的路由上邊設置埠映射。
如何在本地搭建IIS伺服器
安裝WINSOWS2000自帶的IIS作為伺服器。(WINSOWS98的PWS也可以,但是不推薦,安裝大致和2000相同,這里就不詳細說了。)

先是控制面板-添加或刪除程序。

然後是添加刪除windows組件-選中IIS組件前面的勾

裝好以後打開控制面板中的管理工具,會發現多了兩個圖標,打開IIS管理器

選擇默認WEB站點,然後右鍵屬性或者直接按快捷鍵
如何建立本地sql伺服器
你運行的Management Studio是管理工具(不是sqlserver伺服器),是用來管理伺服器的,新建伺服器注冊,就是連接到一個新的sqlserver伺服器上。

要連接本機的sqlserver服務,請使用(local)或者是127.0.0.1,集成驗證方式。

SQLServer在一台機器上是可以安裝多個相互獨立的服務(實例),用不同的實例名區分,但是一般不這么干,單獨的服務一般就能滿足需求了。

1、安裝sqlserver,一般用默認實例名,並將當前用戶添加為資料庫管理員,安裝過程中會讓你設置驗證方式(集成驗證還是混合驗證),如果你的程序使用用戶名密碼連接sql,則需要啟用混合驗證(並需要設置sa密碼)

2、安裝完成後(需重啟),啟動Management Studio連接本地資料庫服務,連接後可以新建資料庫,數據表(當然,你也可以用程序連接後用代碼創建)

3、Management Studio 連接伺服器時,和程序連接伺服器一樣,如果連接的SQLSERVER不是伺服器上的默認實例名,則伺服器地址後需要有實例名(形如:192.168.0.100\SQLEXPRESS),如果省略實例名則連接默認實例(默認實例名MSSQLSERVER)
如何在 android 本地搭建一個 伺服器
在Android假設伺服器,其最終的結果就是根據預先設定好的埠和Url訪問到你預先放好的資源。

步驟簡單的概括幾部就是

1,實現NanoHttpd類

2,設置埠和路徑

3,訪問實驗。

blog.csdn/...676835
如何在本地搭建一個ftp伺服器
安裝FTP服務

開始--》管理工具--》伺服器管理器

安裝IIS/FTP角色

打開伺服器管理器,找到添加角色,然後點擊,彈出添加角色對話框,選擇下一步

選擇Web伺服器(IIS),然後選擇FTP服務,直到安裝完成。

在IIS中查看,如果能夠右鍵創建FTP站點,則表明FTP服務安裝成功

創建Windows用戶名和密碼,用於FTP使用。

開始--》管理工具--》伺服器管理器,添加用戶,如下圖:本實例使用ftptest

在伺服器磁碟上創建一個供FTP使用的文件夾,創建FTP站點,指定剛剛創建的用戶FtpTest,賦予讀寫許可權

客戶端測試。直接使用ftp:伺服器ip地址:ftp埠,如圖。彈出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的對話框表示配置成功,正確的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後,即可對FTP文件進行相應許可權的操作。

熱點內容
c語言源程序的語句分隔符是 發布:2025-02-05 06:06:05 瀏覽:302
第一彈怎麼上傳視頻 發布:2025-02-05 06:06:04 瀏覽:996
策略樹演算法 發布:2025-02-05 06:00:31 瀏覽:609
存儲光碟數據恢復 發布:2025-02-05 05:43:50 瀏覽:383
android位置信息嗎 發布:2025-02-05 05:43:45 瀏覽:439
畫師怎麼配置電腦 發布:2025-02-05 05:38:56 瀏覽:968
c語言實驗心得與小結 發布:2025-02-05 05:38:54 瀏覽:806
越南搭建伺服器 發布:2025-02-05 05:34:03 瀏覽:979
php與oracle資料庫 發布:2025-02-05 05:34:01 瀏覽:469
搶紅包Android 發布:2025-02-05 05:32:22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