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終端伺服器是什麼東西
⑴ 什麼是伺服器終端
伺服器終端就是客服機,就是一般的PC機
終端伺服器也是服器,但它是主伺服器下的一個子伺服器
⑵ 什麼叫CTI伺服器,APP伺服器
CTI伺服器
CTI伺服器是整個Call Center的核心,它將電話交換系統和計算機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交換機話路交換功能和計算機系統數據處理功能。不僅可以接收來自交換機的呼叫信息(如呼叫電話號碼等),同時可以通過計算機有效地控制交換機的呼叫處理,包括呼叫轉移、呼叫中止、智能呼出等服務。
app server的前身是middleware(中間件),歷史要長的多。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在IBM大型機系統上廣泛應用了,叫做TP Monitor,比較著名的是BEA的Tuxedo和IBM的CICS,運行在Terminal/Server模式的Server端,其功能主要是分離商業邏輯,進行分布式計算的,可以自動管理事務、資源和容錯等等。因為發展的時間很長,所以技術非常成熟。middleware最早是用cobol編寫的,現在還可以偶爾看到cobol的中間件的舊系統,再後來middleware改用C++來實現,著名中間件的有IBM的CICS,BEA的Tuexdo,仍然廣泛的應用在高端系統中,特別是銀行系統。
⑶ 什麼是APP伺服器
app server的前身是middleware(中間件),歷史要長的多。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在IBM大型機系統上廣泛應用了,叫做TP Monitor,比較著名的是BEA的Tuxedo和IBM的CICS,運行在Terminal/Server模式的Server端,其功能主要是分離商業邏輯,進行分布式計算的,可以自動管理事務、資源和容錯等等。因為發展的時間很長,所以技術非常成熟。middleware最早是用cobol編寫的,現在還可以偶爾看到cobol的中間件的舊系統,再後來middleware改用C++來實現,著名中間件的有IBM的CICS,BEA的Tuexdo,仍然廣泛的應用在高端系統中,特別是銀行系統。
然而在面向對象的技術出現和廣泛的應用之後,TP Monitor由於不是面向對象的,而是面向過程的調用,因此TP Monitor管理的商業邏輯並沒有分布式對象系統中的商業組件那樣的可擴展性、可重用性,表現出來很大的局限。
不過像PHP這樣主要還是面向過程調用的函數式的語言來說,TP Monitor仍然可以支持的非常完美,由於有了TP Monitor的支持,PHP也可以應用在企業的環境中了。
我所知道的eachnet用的是:
1
linux+Apache+PHP+Tuxedo+Oracle
eachnet在上海好幾個ISP那裡放了伺服器,以保證服務不因某個ISP的問題而無法訪問。我曾經見過eachnet在上海熱線機房的伺服器,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eachnet竟然用的是自己攢的兼容機,世紀之星的機箱,估計不比我們大家自己買的兼容機強到哪裡去。大概有六七台機器的樣子,來負載均衡。
對象請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是另一種用的很多的中間件,支持分布式對象的調用。然而它的問題是僅僅是一個代理(Broker),系統級的功能需要自己來實現,這包括管理並發性、事務、資源管理和容錯機制等等,而且不同的廠商提供的ORB之間也存在互操作的兼容性問題。
於是一種綜合了TP Monitor和ORB功能的新的伺服器出現了,叫做CTM(Component Transaction Monitor)組件事務監控器。用在我們特定的管理應用程序的環境中就是App Server。
在1997年開始,CTM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這一年Sun的J2EE標准正式發布,從此除了微軟之外,所有的CTM廠商都用Java來改寫自己的產品,例如Sybase原來有一個叫做Jagus CTS的東西,現在已經變成了純Java實現的EAServer,Borland的公司app server也是這樣來的。這樣一來,除了微軟之外,就剩下基於Java的app server了。
App Server可以自動管理並發性、事務、對象分布、負載均衡、安全性和資源管理等等系統級功能。簡單的來說就是App Server是管理服務端組件的,它給服務端組件提供了一個全功能可靠的運行環境。
打個比方來說,資料庫系統是管理數據的,它也給數據提供了一個受監控和管理的運行環境,提供了事務、安全性、負載均衡,並發性等等系統級功能,對於使用者來說,你不需要自己處理資料庫表的並發鎖定問題,自己處理SQL語句的解析、自己處理索引的優化等等系統級功能,同樣對於服務端組件的調用者來說也不需要自己處理並發請求、對象創建、銷毀、緩存,控制組件事務等等系統級功能。
App Server對服務端組件的的關系就是資料庫系統對數據的關系。App Server完全是一個類似資料庫系統這樣一個非常復雜的服務端軟體,所不同之處就是資料庫系統(RDBMS)是管理數據的,而App Server是管理對象的。這也是我研究Weblogic Server之後的切身感受。
Microsoft是最早發布App Server的廠商,叫做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MTS)。其他還有很多基於不同技術的App Server,不過隨著EJB規范的發布,主流的App Server基本上都是基於J2EE的了。目前看來,App Server市場主要就是實現J2EE規范的Java應用伺服器和Microsoft的.Net應用伺服器這兩大主流。
Tuxedo等基於過程傳統的中間件會繼續在特定的場合發揮巨大的作用,像那些需要極高的響應性能和基於特定平台C/C++的場合,還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pp Server提供的服務端組件模型並沒有解決所有的問題,基於不同技術實現的服務端組件之間不能互相調用和數據共享,比如EJB組件和COM組件之間不能之間交換數據,所以基於SOAP協議的Web Services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想把互聯網上所有的不同技術實現的組件服務都統一成單一的Web Services。這也是Web Services熱門的原因之一,標準的統一對大家都有好處。
⑷ 終端服務是什麼
供遠程用戶登錄系統。他登錄後,能看到本機的桌面。一般用於遠程維護。如果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關閉此服務。這說的是個人電腦。還有終端伺服器,它就是提供終端服務的,當然得開著服務。其他伺服器一般也關閉。
⑸ 終端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終端 就是指提供或者接收服務的PC端
終端伺服器 就是提供服務的PC端
終端服務 就是提供的對應服務
⑹ 終端和伺服器有什麼區別
終端伺服器是為RS-2323終端到TCP/IP之間完成數據轉換的通訊介面協議轉換器。提供RS-232終端與TCP/IP網路的數據雙向透明傳輸,提供串口轉TCP/IP功能,RS-232轉TCP/IP的解決方案。可以讓RS-232串口設備立即聯接網路。
產品特點:
支持動態IP(DHCP)和靜態IP,支持網關和代理伺服器,可以通過Internet傳輸數據。提供數據雙向透明傳輸,實現串口轉TCP/IP功能,用戶不需要對原有系統做任何修改。內部集成ARP,IP,TCP,HTTP,ICMP,SOCK5,UDP等協議。所有程序提供全中文界面(英文界面),有設置向導,只要會使用電腦即可使用。
工作方式:
客戶端方式:在該工作方式下,終端伺服器作為TCP客戶端,轉換器上電時主動向平台程序請求連接,該方式比較適合於多個轉換器同時向一個平台程序建立連接。
伺服器方式:在該工作方式下,終端伺服器作為TCP伺服器端, 轉換器在指定的TCP埠上監聽平台程序的連接請求,該方式比較適合於一個轉換器與多個平台程序建立連接(一個轉換器不能同時與多個平台程序建立連接)。
通訊模式:
使用虛擬串口通訊模式:該模式下,一個或者多個轉換器與一台電腦建立連接,實現數據的雙向透明傳輸。由電腦上的虛擬串口軟體管理下面的轉換器,可以實現一個虛擬串口對應多個轉換器,N個虛擬串口對應M個轉換器(N<=M)。該模式適用於串口設備由電腦控制的485匯流排或者232設備連接。
點對點通訊模式:該模式下,轉換器成對的使用,一個作為伺服器端,一個作為客戶端,兩者之間建立連接,實現數據的雙向透明傳輸。該模式適用於將兩個串口設備之間的匯流排連接改造為TCP/IP網路連接。
基於網路通訊模式:該模式下,電腦上的應用程序基於SOCKET協議編寫了通訊程序,在轉換器設置上直接選擇支持SOCKET協議即可。
技術參數:
介面特性: 網路介面符合TCP/IP標准協議,串口符合EIARS-232/485/422協議
電氣介面: 網路介面位RJ45插座,串口介面位DB9介面
傳輸介質: 超五類雙絞屏蔽線
工作方式: TCP Server模式,TCP Client模式,UDP模式,虛擬串口模式
隔離度:
傳輸距離: RS-232介面5m
尺寸: 95L*65W*25H毫米
使用環境: 溫度:-20℃-60℃,濕度:5%—95%
傳輸速率: 1200bps—115200bps(串口)10M(網路)
保護等級:
應用領域:
電信機房監控,電力監控,自助銀行系統等。
⑺ 計算機終端、客戶端、服務端都是什麼概念,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謝謝,大家,小弟是菜鳥
終端也稱終端設備,是計算機網路中處於網路最外圍的設備。客戶端或稱為用戶端,是指與伺服器相對應,為客戶提供本地服務的程序。服務端是為客戶端服務的,服務的內容諸如向客戶端提供資源,保存客戶端數據。終端、客戶端、服務端的區別如下:
1、指代的對象不同:
終端指的是設備,客戶端指的是用戶本地服務程序,一般安裝在普通的客戶機上。而一般大型的服務端都是在linux環境下搭建。運行服務端的電腦稱之為「伺服器」。
2、功能不同:
終端主要用於用戶信息的輸入以及處理結果的輸出等。較常用的用戶端包括了如萬維網使用的網頁瀏覽器,收寄電子郵件時的電子郵件客戶端,以及即時通訊的客戶端軟體等。
對於這一類應用程序,需要網路中有相應的伺服器和服務程序來提供相應的服務,如資料庫服務,電子郵件服務等等,這樣在客戶機和伺服器端,需要建立特定的通信連接,來保證應用程序的正常運行。
(7)app終端伺服器是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客戶端原理:
客戶端及伺服端的關系不見得一定建立在兩台分開的機器上,同一台機器中也有這種主從關系的存在。提供服務的伺服端及接受服務的客戶端也有可能都在同一台機器上,例如我們在提供網頁的伺服器上執行瀏覽器瀏覽本機所提供的網頁,這樣在同一台機器上就同時扮演伺服端及客戶端。
客戶端相關工作模式: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連接形式逐漸發生變化。主流的兩種網路連接模式為C/S和B/S模式,即客戶端/伺服器端和瀏覽器端/伺服器端。所說的客戶端更應該理解為C/S。即通過向客戶機上寫一些程序,保證即使伺服器端出現故障或者維護時候,客戶端依然可在保證工作前提下、實現離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