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工作站主板為什麼那麼貴
❶ 伺服器為什麼這么貴結構有什麼特點
伺服器與PC的區別應該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來看,根據應用的不同兩者的差別很大,打個比方,PC就是那什麼都會的門診醫生,但是醫術不是那麼精湛,而伺服器就應該是某個方面的專家了,處理能力越出 x0dx0a眾,它「專」的就越厲害。我先從硬體上,根據各個組件說說他們的不同: x0dx0a1.CPU 伺服器CPU的指令一般是採用的RISC(精簡指令集)。根據研究,在大多數的應用中,CPU僅僅使用了很少的幾種命令,於是研究人員就根據這種情況設計了該指令集,運用集中的各種命令組合來實現各種需求。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針對性更強,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專門的優化,處理效更高。相對應的則是CISC(復雜指令集),他的特點就是盡量把各種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塊,例如我們常常聽到的MMX,SSE,SSE+,3D!NOW!等等都是這種類型的。另外,伺服器的CPU設計一般都要考慮它的多路功能,說白了就是好幾個甚至上千上萬個CPU一起工作的問題,而PC則簡單多了,這種多路功能用上實在浪費,而它的價錢也的確是上面兄弟說的,不是誰都能受的了的。(補充:伺服器的定址能力很早前就是64位了;APPEL採用的指令集也是RISC,他是個另類,不過現在已經投靠INTEL了)2.內存。內存在伺服器上的原則也上越快越大越好,不過它對糾錯和穩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ECC("錯誤檢查和糾正"好象沒人這么叫的)。我們現在使用的PC上很少有人能夠用到1G的內存(玩游戲的不算),而在伺服器上,這G級的內存有時也會顯著捉襟見肘,記得去年國家發布銀河最新超級計算機時,他的內存更是達到了1個T;相比內存的速度,人們在應用的時候更優先考慮內存的穩定和糾錯能力,只有在保證了這兩條,才能再考慮別的東西。 x0dx0a3.硬碟。硬碟性能無論是在PC上還是伺服器上,性能的提升一直很緩慢,個人認為,依靠機械的發展,硬碟的發展是不可能出現質的飛躍。由於使用伺服器的一般都是企業單位,裡面都是保存了大量珍貴數據,這對硬碟就提出了安全穩定的要求,硬碟上出現的相關技術也基本上圍繞這兩個要求轉。比如:數據冗餘備份,熱插拔等。另外,伺服器硬碟必須能做到24*7不間斷工作的要求。 x0dx0a4.主板.這個我了解的比較少,很少看到伺服器有主板的說法,不過我覺得應該提提伺服器的匯流排設計——多路,就是多個CPU如何能夠協調工作。有興趣建議你看看操作系統方面的書,看老外寫的,很好! x0dx0a5.顯卡.除了圖形和3D設計(那個人家好象都叫工作站,哪位達人知道請告訴我對不對),伺服器上的顯卡基本上就是你只要能接上顯示器能顯示就行! x0dx0a接下來我說說軟體,軟體就主要指操作系統,比如我們熟悉的NT,2000 SERVER,2003 SERVER,LINUX,SOLRAIS和UNIX等等,都是專門針對伺服器設計的,比如:負載均衡,多路CPU的支持。
❷ 工作站和普通電腦的區別在哪裡
專業與普通的差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首先,工作站是專門的工作站主板、電源、內存等,配置不一樣。
其次、工作站主要用於專業設計、研究單位或者發燒友,針對特殊群體,而普通電腦針對個人。
最後、工作站一般價格更高、電腦一般價格更低些。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你可以去工作站廠商官網(比如:正睿工作站、戴爾工作站等),去看看文檔資料或者咨詢
❸ 伺服器主板和電腦主板有什麼區別
伺服器主板在存儲設備介面方面,中高端產品也多採用SCSI介面而非IDE介面,並且支持RAID方式以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和數據安全性。在顯示設備方面,伺服器與工作站有很大不同,伺服器對顯示設備要求不高,一般多採用整合顯卡的晶元組,例如在許多伺服器晶元組中都整合有ATI的RAGE XL顯示晶元,要求稍高點的採用普通的AGP顯卡,甚至是PCI顯卡;而圖形工作站對顯卡的要求非常高,主板上的顯卡介面也多採用AGP Pro 150,而且多採用高端的3DLabs、ATI等顯卡公司的專業顯卡,如3DLabs的「野貓」系列顯卡,中低端則採用NVIDIA的Quandro系列以及ATI的Fire GL系列顯卡等等。在擴展插槽方面,伺服器/工作站主板與台式機主板也有所不同,例如PCI插槽,台式機主板採用的是標準的33MHz的32位PCI插槽,而伺服器/工作站主板則多採用64位的PCI X-66甚至PCI X-133,其工作頻率分別為66MHz和133MHz,數據傳輸帶寬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並且支持熱插拔,其電氣規范以及外型尺寸都與普通的PCI插槽不同。在網路介面方面,伺服器/工作站主板也與台式機主板不同,伺服器主板大多配備雙網卡,甚至是雙千兆網卡以滿足區域網與Internet的不同需求。伺服器主板技術要求非常高,所以與台式機主板相比,生產廠商也就少得多了,比較出名的也就是英特爾、超微、華碩、技嘉、泰安、艾崴等品牌,在價格方面,從一千多元的入門級產品到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高檔產品都有
台式機晶元組要求有強大的性能,良好的兼容性,互換性和擴展性,
對性價比要求也最高,並適度考慮用戶在一定時間內的可升級性,
擴展能力在三者中最高。在最早期的筆記本設計中並沒有單獨的筆記本晶元組,
均採用與台式機相同的晶元組,隨著技術的發展,筆記本專用CPU的出現,
就有了與之配套的筆記本專用晶元組。筆記本晶元組要求較低的能耗,良好的穩定性,
但綜合性能和擴展能力在三者中卻也是最低的。伺服器/
工作站晶元組的綜合性能和穩定性在三者中最高,部分產品甚至要求全年滿負荷工作,
在支持的內存容量方面也是三者中最高,能支持高達十幾GB甚至幾十GB的內存容量,
而且其對數據傳輸速度和數據安全性要求最高,所以其存儲設備也多採用SCSI介面而非IDE
介面,而且多採用RAID方式提高性能和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台式機主板,就是平常大部分場合所提到的應用於PC的主板,板型是
ATX或Micro ATX
結構,使用普通的機箱電源,採用的是台式機晶元組,只支持單CPU,內存最大隻能支持到4GB,而且一般都不支持ECC
內存。存儲設備介面也是採用IDE或SATA介面,某些高檔產品會支持RAID。顯卡介面多半都是採用
AGP 4X或AGP 8X,某些高檔產品也會採用AGP Pro
介面以支持某些高能耗的高檔顯卡。擴展介面也比較豐富,有多個USB2.0/1.1,IEEE1394,COM,LPT,IrDA
等介面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擴展插槽的類型和數量也比較多,有多個PCI,CNR
,AMR等插槽適應用戶的需求。部分帶有整合的網卡晶元,有低檔的
10/100Mbps自適應網卡,也有高檔的千兆網卡。在價格方面,
既有幾百元的入門級或主流產品,也有一二千元的高檔產品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台式機主板的生產廠商和品牌也非常多,市場上常見的就有幾十種之多。
伺服器/工作站主板,則是專用於伺服器/工作站的主板產品,
板型為較大的ATX,EATX或WATX
,使用專用的伺服器機箱電源。其中,某些低端的入門級產品會採用高端的台式機晶元組,例如英特爾的I875P
晶元組就被廣泛用在低端入門級產品上;而中高端產品則都會採用專用的伺服器/工作站晶元組,例如英特爾
E7501,Sever Works GC-SL等晶元組。對伺服器/
工作站主板而言,最重要的是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其次才是高性能。因為大多數的伺服器都要滿足每天24
小時、每周7天的滿負荷工作要求。由於伺服器/
工作站數據處理量很大,需要採用多CPU並行處理結構,即一台伺服器/工作站中安裝2、4、8等多個CPU
;對於伺服器而言,多處理器可用於資料庫處理等高負荷高速度應用;
而對於工作站,
多處理器系統則可以用於三維圖形製作和動畫文件編碼等單處理器無法實現的
高處理速度應用。為適應長時間,大流量的高速數據處理任務,在內存方面,伺服器/工作站主板能支持高達十幾GB甚至幾十GB的內存容量,而且大多支持
ECC內存以提高可靠性。
❹ 伺服器和工作站的區別
伺服器
伺服器是指在網路環境下運行相應的應用軟體,為網上用戶提供共享信息資源和各種服務的一種高性能計算機,英文名稱叫做SERVER。
伺服器既然是一種高性能的計算機,它的構成肯定就與我們平常所用的電腦(PC)有很多相似之處,諸如有CPU(中央處理器)、內存、硬碟、各種匯流排等等,只不過它是能夠提供各種共享服務(網路、Web應用、資料庫、文件、列印等)以及其他方面的高性能應用,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是網路的中樞和信息化的核心。由於伺服器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又與微機(普通PC)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區別。而最大的差異就是在多用戶多任務環境下的可靠性上。用PC機當作伺服器的用戶一定都曾經歷過突然的停機、意外的網路中斷、不時的丟失存儲數據等事件,這都是因為PC機的設計製造從來沒有保證過多用戶多任務環境下的可靠性,而一旦發生嚴重故障,其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將是難以預料的。但一台伺服器所面對的是整個網路的用戶,需要7X24小時不間斷工作,所以它必須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另一方面,為了實現高速以滿足眾多用戶的需求,伺服器通過採用對稱多處理器(SMP)安裝、插入大量的高速內存來保證工作。它的主板可以同時安裝幾個甚至幾十、上百個CPU(伺服器所用CPU也不是普通的CPU,是廠商專門為伺服器開發生產的)。內存方面當然也不一樣,無論在內存容量,還是性能、技術等方面都有根本的不同。另外,伺服器為了保證足夠的安全性,還採用了大量普通電腦沒有的技術,如冗餘技術、系統備份、在線診斷技術、故障預報警技術、內存糾錯技術、熱插拔技術和遠程診斷技術等等,使絕大多數故障能夠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得到及時的修復,具有極強的可管理性(manability)。
通常,從所採用的CPU(中央處理器)來看,我們把伺服器主要分為兩類構架:
一部分是IA(Intel Architecture,Intel架構)架構伺服器,又稱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復雜指令集)架構伺服器,即通常我們所講的PC伺服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與其兼容的處理器晶元的伺服器,如聯想的萬全系列伺服器,HP公司的Netserver系列伺服器等。這類以"小、巧、穩"為特點的IA架構伺服器憑借可靠的性能、低廉的價格,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在互聯網和區域網內更多的完成文件服務、列印服務、通訊服務、WEB服務、電子郵件服務、資料庫服務、應用服務等主要應用,一般應用在中小公司機構或大企業的分支機構。目前在IA架構的伺服器中全部採用Intel(英特爾)公司生產的CPU,從Intel生產CPU的歷史來看,可以劃分成兩大系列:早期的80x86系列及現在的Pentium系列。早期的80x86系列可以包括:8088、8086、80286、80386、80486。自80486之後,Intel對自己的產品進行了重新命名,並進行注冊,因此80486以後的產品形成了Pentium(奔騰)系列的CPU。Pentium系列的CPU目前包括:Pentium、Pentium MMX、Pentium Pro、PII、PII Xeon(至強)、PIII、PIII Xeon、P4 Xeon、Celeron2(賽揚)等。
另一部分是比IA伺服器性能更高的伺服器,即RISC(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精簡指令集)架構伺服器,這種RISC型號的CPU一般來講在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中是根本看不到的,它完全採用了與普通CPU不同的結構。使用RISC晶元並且主要採用UNIX操作系統的伺服器,如Sun公司的SPARC、HP(惠普)公司的PA-RISC、DEC公司的Alpha晶元、SGI公司的MIPS等等。這類伺服器通常價格都很昂貴,一般應用在證券、銀行、郵電、保險等大公司大企業,作為網路的中樞神經,提供高性能的數據等各種服務。
目前,伺服器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國外有IBM、HP(惠普)、DELL(戴爾)、SUN等著名廠商,國內有聯想、浪潮、曙光等一線廠商都提供不同級別的伺服器產品,滿足不同的用戶的需求。
============================================
工作站
工作站,英文名稱為Workstation,是一種以個人計算機和分布式網路計算為基礎,主要面向專業應用領域,具備強大的數據運算與圖形、圖像處理能力,為滿足工程設計、動畫製作、科學研究、軟體開發、金融管理、信息服務、模擬模擬等專業領域而設計開發的高性能計算機。
一般來講,工作站主要應用在以下領域:
(1)計算機輔助設計及製造CAD/CAM:這一領域被視為工作站的傳統領域。採用CAD/CAM技術可大大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同時又降低了高技術產品的開發難度,提高產品的設計質量。在CAD領域,大到一幢樓房小到一個零部件,圖形工作站都以其直觀化、高精度、高效率顯示出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2) 動畫設計:用戶群主要是電視台、廣告公司、影視製作公司、游戲軟體開發公司、室內裝飾公司。電視台利用圖形工作站進行各個電視欄目的片頭動畫製作;而廣告公司則用它製作廣告節目的動畫場面;影視製作公司將其用於電腦特技製作;游戲軟體公司將其作為開發平台;室內裝飾公司不僅利用圖形工作站進行設計,而且可以讓用戶在裝修之前就能看到其裝修後的三維模擬效果圖。
(3) GIS地理信息系統:它所面向的客戶群主要是城市規劃單位、環保部門、地理地質勘測院、研究所等。他們通常是用圖形工作站來運行GIS軟體。它使用戶可以實時的、直觀的了解項目地點及周圍設施的詳情,如路燈柱、地下排水管線等。這些大數據量的作業也只有在具有專業圖形處理能力的工作站上才能高效率地運行。
(4) 平面圖像處理:它是應用普及程度較高的行業。用戶通常是以圖形工作站為硬體平台,以PhotoShop、CorelDraw等軟體為操作工具,致力於圖片影像處理、廣告及宣傳彩頁設計、包裝設計、紡織品圖案設計等。
(5) 模擬模擬:在軍事領域,模擬模擬技術是訓練戰斗機駕駛員、坦克駕駛員以及模擬海上航行的有效手段;在科研開發領域,它使設計者在製作樣機之前,就可以在圖形工作站上進行模擬運行,及時發現問題,對設計進行修改。
目前,許多廠商都推出了適合不同用戶群體的工作站,比如IBM、DELL(戴爾)、HP(惠普)等。
❺ 伺服器跟電腦有什麼區別
個人電腦(PC機)與伺服器的區別,其實很好理解。它們兩者的工作不同,對其要求自然就不同。
1.PC機和專業伺服器是完全是兩種東西,硬體不同,當然驅動也不可能相同。比如說對伺服器/工作站主板而言,最重要的是高可靠性和穩定性,
其次才是高性能。因為大多數的伺服器都要滿足每天24小時、每周7天的滿負荷工作要求。價格方面自然要貴很多,當然PC也有20000元以上的配置,這樣
的PC也可以做伺服器,但是不是真正的伺服器。
2.由於伺服器/工作站數據處理量很大,需要採用多CPU並行處理結構,即一台伺服器/工作站中安裝2、4、8等多個CPU(必需是偶數個);對於服務
器而言,多處理器可用於資料庫處理等高負荷高速度應用;而對於工作站,多處理器系統則可以用於三維圖形製作和動畫文件編碼等單處理器無法實現的高處理速度
應用。為適應長時間,大流量的高速數據處理任務,在內存方面,伺服器/工作站主板能支持高達十幾GB甚至幾十GB的內存容量,而且大多支持ECC內存以提
高可靠性
3.在外觀方面,伺服器託管一般分為1U,2U,4U(1U是機箱的厚度以4.445cm為基本單位),伺服器的機箱都是橫向的,原因是機房
的空間是有限的,伺服器都放在機櫃裡面,橫向佔用的空間少,所以必須是橫向的,每高出來一部分,就要額外多付錢,所以如果你買一個高檔PC去機房託管是
4U價格,費用將是1U正常伺服器的4倍。
4.說到伺服器不得不提及RAID。RAID有好處也有壞處,這里不著重介紹,可以到網上搜索RAID的用法,ghost備份一個系統就可以
了,RAID得好處是同時對硬碟寫入數據,相當於整盤的備份,但是消耗資源,而且一旦出現問題,感覺換硬碟還不如ghost恢復,其實RAID只能對那些
對數據比較敏感的地方使用,比如銀行,證卷公司等,比如黑客攻擊把你的數據都刪除了,因為少1條記錄可能要損失很多money。一般的用戶完全可以
ghost,但是安裝就不推薦用ghost,而且好像沒有聽說什麼好版本的win2000,win2003server的ghost版本,做伺服器可不能
使用WinXP系統啊。
5.其實伺服器也不一定適合我們家用,首先運行起來噪音很大,電信100台伺服器的機房裡就跟飛機場一樣。當然這要看您個人的實際需要現而定。
❻ 王思聰的伺服器和我們的電腦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嗎
PC和專業伺服器完全是兩碼事,用的硬體不同,當然驅動也不可能一樣。比如對於伺服器/工作站主板,最重要的是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其次才是高性能。因為大多數伺服器必須滿足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全負荷工作的要求。價格自然要貴很多。當然,PC也有2萬多元的配置。這樣的電腦也可以是伺服器,但不是真正的伺服器。
說到伺服器,我不得不提到RAID。RAID有優點也有缺點。這里我就不重點說了。您可以在線搜索RAID的使用情況。ghost可以備份系統。RAID的優點是將數據同時寫入硬碟,相當於整個磁碟的備份,但是消耗資源。而且一旦出了問題,我感覺更換硬碟還不如幽靈恢復。其實RAID可以把錢用在對數據敏感的地方,比如銀行、證券公司等。比如黑客把你的數據都刪了,因為少了。一般用戶完全可以ghost,但安裝時不建議使用ghost,而且好像沒聽說過win2000和win2003server的ghost版本,所以不能用WinXP系統做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