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伺服器搭建文章
1. 物聯網實踐 | Huawei LiteOS開發環境搭建及Demo程序在Hi3861上編譯燒錄運行
本次實踐是為嘗試在嵌有華為海思晶元的 Hi3861 WIFI物聯網開發板上配置開發環境並使用配套開發工具( HUAWEI DevEco Device Tool 或 HUAWEI LiteOS Studio )將Demo工程編譯燒錄和運行。
參照華為海思編撰的 《物聯網技術和應用》 進行搭建。
1.確認開發環境已經正確安裝後,啟動 Huawei LiteOS Studio
2.新建工程, SDK版本 選擇 HiHope WiFi_IoT Hi3861SPC025 ;
SDK目錄 在HiSpark_Pegasus_TechnologyApplication_IoT_Kit下的 HiHope_WiFi-IoT_Hi3861SPC025 ;
參考目錄 選擇在HiSpark_Pegasus_TechnologyApplication_IoT_Kit下的 HiHope_Pegasus_HelloWorld 。
目標板Hi3861V100。
3.按F4進入工程配置, 目標板配置 中:廠商 HiSilicon ,選中目標板 Hi3861V00 ,確認。
4. 編譯器配置 中:SConstruct腳本,點擊文件夾右側的放大鏡自動搜索SConstruct腳本位置,正常搜索完點確認。
5. 燒錄器配置 中:燒錄方式選擇 HiBurner ,確認。
6. 串口配置 中:成功連接Hi3861板後,埠選擇唯一一個COM埠;波特率選擇 921600 ,確認。
7.F7 編譯 ,成功時終端輸出紫色 BUILD SUCCESS 字樣。
8.F8 燒錄 ,出現HiBurn程序窗口時,按一次Hi3861板上的Ret按鍵,燒錄開始。成功時如圖:
9.燒錄完成,重新拔插數據線,HelloWorld程序運行正常,OLED屏上顯示Hello World字樣,Hi3861板上LED燈閃爍。
2. 如何搭建企業信息交換物聯網系統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泛在網路的融合應用,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被視為互聯網的應用拓展,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物聯網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RFID、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這個網路中,物品(商品)能夠彼此進行「交流」,而無需人的干預。其實質是利用射頻自動識別(RFID)技術,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實現物品(商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夠讓物品「開口說話」的一種技術。在「物聯網」的構想中,RFID標簽中存儲著規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過無線數據通信網路把它們自動採集到中央信息系統,實現物品(商品)的識別,進而通過開放性的計算機網路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實現對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聯網」概念的問世,打破了之前的傳統思維。過去的思路一直是將物理基礎設施和IT基礎設施分開:一方面是機場、公路、建築物,而另一方面是數據中心,個人電腦、寬頻等。而在「物聯網」時代,鋼筋混凝土、電纜將與晶元、寬頻整合為統一的基礎設施,在此意義上,基礎設施更像是一塊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運轉就在它上面進行,其中包括經濟管理、生產運行、社會管理乃至個人生活。 物聯網可分為三層:感知層、網路層和應用層。 感知層是物聯網的皮膚和五官識別物體,採集信息。感知層包括二維碼標簽和識讀器、RFID標簽和讀寫器、攝像頭、GPS、感測器、終端、感測器網路等,主要是識別物體,採集信息,與人體結構中皮膚和五官的作用相似。 網路層是物聯網的神經中樞和大腦信息傳遞和處理。網路層包括通信與互聯網的融合網路、網路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處理中心等。網路層將感知層獲取的信息進行傳遞和處理,類似於人體結構中的神經中樞和大腦。 應用層是物聯網的「社會分工」與行業需求結合,實現廣泛智能化。應用層是物聯網與行業專業技術的深度融合,與行業需求結合,實現行業智能化,這類似於人的社會分工,最終構成人類社會。 物聯網註定要催化中國乃至世界生產力的變革。 智能物聯網產品的十一大主要應用領域 11月23日下午,中國電信物聯網應用和推廣中心、中國電信物聯網技術重點實驗室在江蘇無錫成立,在成立儀式上,中國電信透露,目前,其已經開發十一項物聯網應用產品,涵蓋了物聯網的主要應用領域。 (1)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產品融合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和網路通訊技術於一體,將各種家庭設備(如音視頻設備、照明系統、窗簾控制、空調控制、安防系統、數字影院系統、網路家電等)通過智能家庭網路聯網實現自動化,通過中國電信的寬頻、固話和3G無線網路,可以實現對家庭設備的遠程操控。與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僅提供舒適宜人且高品位的家庭生活空間,實現更智能的家庭安防系統;還將家居環境由原來的被動靜止結構轉變為具有能動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 (2)智能醫療 智能醫療系統藉助簡易實用的家庭醫療感測設備,對家中病人或老人的生理指標進行自測,並將生成的生理指標數據通過中國電信的固定網路或3G無線網路傳送到護理人或有關醫療單位。根據客戶需求,中國電信還提供相關增值業務,如緊急呼叫救助服務、專家咨詢服務、終生健康檔案管理服務等。智能醫療系統真正解決了現代社會子女們因工作忙碌無暇照顧家中老人的無奈,可以隨時表達孝子情懷。 (3)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產品包括對城市的數字化管理和城市安全的統一監控。前者利用"數字城市"理論,基於3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系統RS)等關鍵技術,深入開發和應用空間信息資源,建設服務於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管理,服務於政府、企業、公眾,服務於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系統。後者基於寬頻互聯網的實時遠程監控、傳輸、存儲、管理的業務,利用中國電信無處不達的寬頻和3G網路,將分散、獨立的圖像採集點進行聯網,實現對城市安全的統一監控、統一存儲和統一管理、為城市管理和建設者提供一種全新、直觀、視聽覺范圍延伸的管理工具。 (4)智能環保 智能環保產品通過對實施地表水水質的自動監測,可以實現水質的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及時掌握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水體的水質狀況,預警預報重大或流域性水質污染事故,解決跨行政區域的水污染事故糾紛,監督總量控制制度落實情況。太湖環境監控項目,通過安裝在環太湖地區的各個監控的環保和監控感測器,將太湖的水文、水質等環境狀態提供給環保部門,實時監控太湖流域水質等情況,並通過互聯網將監測點的數據報送至相關管理部門。 (5)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統包括公交行業無線視頻監控平台、智能公交站台、電子票務、車管專家和公交手機一卡通五種業務。 公交行業無線視頻監控平台利用車載設備的無線視頻監控和GPS定位功能,對公交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 智能公交站台通過媒體發布中心與電子站牌的數據交互,實現公交調度信息數據的發布和多媒體數據的發布功能,還可以利用電子站牌實現廣告發布等功能。 電子門票是二維碼應用於手機憑證業務的典型應用,從技術實現的角度,手機憑證業務就是手機 憑證,是以手機為平台、以手機身後的移動網路為媒介,通過特定的技術實現完成憑證功能。 車管專家利用全球衛星定位技術(GPS)、無線通信技術(CDMA)、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中國電信3G等高新技術,將車輛的位置與速度,車內外的圖像、視頻等各類媒體信息及其他車輛參數等進行實時管理,有效滿足用戶對車輛管理的各類需求。 公交手機一卡通將手機終端作為城市公交翼卡通的介質,除完成公交刷卡功能外,還可以實現小額支付、空中充值等功能。 測速E通通過將車輛測速系統、高清電子警察系統的車輛信息實時接入車輛管控平台,同時結合交警業務需求,基於GIS地理信息系統通過3G無線通信模塊實現報警信息的智能、無線發布,從而快速處置違法、違規車輛。 (6)智能司法 智能司法是一個集監控、管理、定位、矯正於一身的管理系統。能夠幫助各地各級司法機構降低刑罰成本、提高刑罰效率。目前,中國電信已實現通過CDMA獨具優勢的GPSONE手機定位技術對矯正對象進行位置監管,同時具備完善的矯正對象電子檔案、查詢統計功能,並包含對矯正對象的管理考核,給矯正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帶來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平台。 (7)智能農業 智能農業產品通過實時採集溫室內溫度、濕度信號以及光照、土壤溫度、CO₂濃度、葉面濕度、露點溫度等環境參數,自動開啟或者關閉指定設備。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隨時進行處理,為設施農業綜合生態信息自動監測、對環境進行自動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通過模塊採集溫度感測器等信號,經由無線信號收發模塊傳輸數據,實現對大棚溫濕度的遠程式控制制。智能農業產品還包括智能糧庫系統,該系統通過將糧庫內溫濕度變化的感知與計算機或手機的連接進行實時觀察,記錄現場情況以保證量糧庫內的溫濕度平衡。 (8)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打造了集信息展現、電子商務、物流配載、倉儲管理、金融質押、園區安保、海關保稅等功能為一體的物流園區綜合信息服務平台。信息服務平台以功能集成、效能綜合為主要開發理念,以電子商務、網上交易為主要交易形式,建設了高標准、高品位的綜合信息服務平台。,並為金融質押、園區安保、海關保稅等功能預留了介面,可以為園區客戶及管理人員提供一站式綜合信息服務。 (9)智能校園 中國電信的校園手機一卡通和金色校園業務,促進了校園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校園手機一卡通主要實現功能包括:電子錢包、身份識別和銀行圈存。電子錢包即通過手機刷卡實現主要校內消費;身份識別包括門禁、考勤、圖書借閱、會議簽到等,銀行圈存即實現銀行卡到手機的轉賬充值、余額查詢。目前校園手機一卡通的建設,除了滿足普通一卡通功能外,還實現了藉助手機終端實現空中圈存、簡訊互動等應用。 中國電信實施的「金色校園」方案,幫助中小學行業用戶實現學生管理電子化,老師排課辦公無紙化和學校管理的系統化,使學生、家長、學校三方可以時刻保持溝通,方便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情況,通過一張薄薄的「學籍卡」,真正達到了對未成年人日常行為的精細管理,最終達到學生開心,家長放心,學校省心的效果。 (10)智能文博 智能文博系統是基於RFID和中國電信的無線網路,運行在移動終端的導覽系統。該系統在伺服器端建立相關導覽場景的文字、圖片、語音以及視頻介紹資料庫,以網站形式提供專門面向移動設備的訪問服務。移動設備終端通過其附帶的RFID讀寫器,得到相關展品的EPC編碼後,可以根據用戶需要,訪問伺服器網站並得到該展品的文字、圖片語音或者視頻介紹等相關數據。該產品主要應用於文博行業,實現智能導覽及呼叫中心等應用拓展。 (11)M2M平台 中國電信M2M平台是物聯網應用的基礎支撐設施平台。秉承發展壯大民族產業的理念與責任,憑借對通信、感測、網路技術發展的深刻理解與長期的運營經驗,中國電信M2M協議規范引領著M2M終端、中間件和應用介面的標准統一,為跨越感測網路和承載網路的物聯信息交互提供表達和交流規范。在電信級M2M平台上驅動著遍布各行各業的物聯網應用邏輯,倡導基於物聯網路的泛在網路時空,讓廣大消費者盡情享受物聯網帶來的個性化、智慧化、創新化的信息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