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的公網ip及埠
Ⅰ 阿里雲伺服器公網IP如何做埠映射
內網伺服器操作過程如下:
首先安裝nginx和啟動
1 [root@內網 ~]# yum install nginx -y >>/dev/null
2 [root@內網 ~]# /etc/init.d/nginx start
3 Starting nginx: [ OK ]
4 [root@內網 ~]# lsof -i:80
5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測試nginx安裝正常,可以訪問。
1 [root@內網 ~]# curl -I localhost
2 HTTP/1.1 200 OK
3 Server: nginx/0.8.55
公網伺服器操作如下:
首先修改內核參數,開啟ip轉發
1 [root@公網 ~]# sed -i 's/net.ipv4.ip_forward = 0/net.ipv4.ip_forward = 1/g' /etc/sysctl.conf
2 應用生效
3 [root@公網 ~]# sysctl -p
4 net.ipv4.ip_forward = 1
配置iptables,將訪問公網伺服器80埠的請求,轉發到內網伺服器的80
1 [root@公網 ~]# iptables -t nat -I PREROUTING -d 115.29.96.246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 10.144.26.11:80
這時候我們訪問公網伺服器ip測試一下,同時抓包看轉發後的數據包情況:
這樣原地址是訪客的公網IP,目標是內網伺服器的內網地址,這樣也沒辦法雙向通訊啊,所以,需要讓這個數據包的原地址,也變成內網地址,這樣才能和內網伺服器建立通訊。
修改原地址就是SNAT
我們繼續在公網伺服器配置:
1 [root@公網 ~]# iptables -t nat -I POSTROUTING -d 10.144.26.11 -p tcp --dport 80 -j SNAT --to 10.163.209.59
訪客本地公網->公網伺服器公網IP
修改目標地址
公網伺服器內網IP->內網伺服器IP
修改原地址
內網伺服器IP->公網伺服器內網IP
公網伺服器公網IP->訪客本地公網
完成通訊,試試看。
Ⅱ 伺服器IP和埠是什麼意思
在Internet上,各主機間通過TCP/TP協議發送和接收數據報,各個數據報根據其目的主機的ip地址來進行互聯網路中的路由選擇。可見,把數據報順利的傳送到目的主機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哪裡呢?我們知道大多數操作系統都支持多程序(進程)同時運行,那麼目的主機應該把接收到的數據報傳送給眾多同時運行的進程中的哪一個呢?顯然這個問題有待解決,埠機制便由此被引入進來。
本地操作系統會給那些有需求的進程分配協議埠(protocal port,即我們常說的埠),每個協議埠由一個正整數標識,如:80,139,445,等等。當目的主機接收到數據報後,將根據報文首部的目的埠號,把數據發送到相應埠,而與此埠相對應的那個進程將會領取數據並等待下一組數據的到來。說到這里,埠的概念似乎仍然抽象,那麼繼續跟我來,別走開。
埠其實就是隊,操作系統為各個進程分配了不同的隊,數據報按照目的埠被推入相應的隊中,等待被進程取用,在極特殊的情況下,這個隊也是有可能溢出的,不過操作系統允許各進程指定和調整自己的隊的大小。
不光接受數據報的進程需要開啟它自己的埠,發送數據報的進程也需要開啟埠,這樣,數據報中將會標識有源埠,以便接受方能順利的回傳數據報到這個埠
Ⅲ 公網IP的地址范圍
公用地址由Inter NIC負責分配,主要面向注冊並向Inter NIC提出申請的組織機構,主要有A、B、C、D、E五類地址:
1、A類:地址范圍是1.0.0.0 到 127.255.255.255,主要分配 給大量主機而區域網網路數量較少的大型網路;
2、B類:地址范圍是128.0.0.0 到191.255.255.255,一般用於國際性大公司和政府機構;
3、C類:地址范圍是192.0.0.0 到223.255.255.255,用於一般小公司校園網研究機構等;
4、D類:地址范圍是224.0.0.0 到 239.255.255.255,用於特殊用途,又稱做廣播地址;
5、E類:地址范圍是240.0.0.0 到255.255.255.255,暫時保留。
(3)伺服器的公網ip及埠擴展閱讀
1、公網、內網
是Internet的兩種接入方式。公網接入方式中上網的計算機得到的IP地址是Internet上的非保留地址,公網的計算機和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可隨意互相訪問。
2、私有地址
屬於非注冊地址,專門為組織機構內部使用。主要有A、B、C三類,A類地址范圍是10.0.0.0-10.255.255.255 ,B類地址范圍是172.16.0.0-172.31.255.255,C類地址范圍是192.168.0.0-192.168.255.255。
127.0.0.0 到127.255.255.255 為系統環回地址。
參考資料
公網IP_網路
Ⅳ 伺服器IP、內網IP和外網IP有什麼聯系分別是怎樣獲得的
公網ip具有世界范圍的唯一性,而內網ip只在區域網內部具有唯一性。並且,一個區域網里所有電腦的內網IP是互不相同的,但共用一個外網IP。
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你所在學校的校名在整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但是你學校裡面的A棟大樓3層3號教室只有在你的校園內部才具有唯一性。別的學校也有A棟大樓3層3號教室。你只能跟快遞小哥說請幫我把包裹送到xx大學,而不能說請幫我把包裹送到A棟大樓3層3號教室。
在區域網中,每台電腦都可以自己分配自己的IP,但是這個IP只在區域網中有效。而如果你將電腦連接到互聯網,你的網路提供商的伺服器會為你分配一個IP地址,這個IP地址才是你在外網的IP。兩個IP同時存在,一個對內,一個對外。
(4)伺服器的公網ip及埠擴展閱讀
內網和外網之間的通信(埠映射原理)
埠映射是 NAT 的一種,它將外網主機的 IP 地址的一個埠映射到內網中一台機器,提供相應的服務。當用戶訪問該 IP 的這個埠時,伺服器自動將請求映射到對應區域網內部的機器上。
A 電腦的 IP 是區域網 IP(192.168.31.11),這個 IP(192.168.31.11)是從路由器的 lan口分配的。當我們上網路的時候,經過路由器的 wan口,進行相應的IP、埠轉化:192.168.31.11:80 -> 10.221.0.24:8080,所以,從 wan口出去的地址為:10.221.0.24:8080。
最後,經過運營商,運營商那邊會做相應的埠映射(而且是動態埠映射),子網 IP(10.221.0.24:8080)轉化為公網 IP(128.0.0.1:8888),通過這個公網 IP 去訪問網路伺服器。
同理,B 的過程也是一樣。通過這樣的層層埠映射,最終保證地址(IP + 埠)的唯一性。A 和 B 訪問網路伺服器,盡管它們的區域網 IP 是一樣的,但是最終它們訪問網路的地址(IP + 埠)是唯一的,所以,網路伺服器回復時,原路返回時能夠區分到底給誰回。
Ⅳ 公網ip如何開啟埠
你好,公網ip的埠,除了一些敏感埠,如80,8080等被網路服務商主動屏蔽的,其他的都是開啟的,但是,在公網地址通過路由器連接了多台電腦的情況下,為了讓外網訪問能夠准確的知道要和哪台內網電腦進行某個埠的通訊,需要在路由器中進行埠映射。
在路由器中,埠映射一般叫「虛擬伺服器」或者「埠映射」。
找到該選項,進行添加。
添加內容應路由器的不同可能有多差異,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我們舉例說明,假如我在內網中架設了一台軟體伺服器,這台伺服器的固定ip是:192.168.10.100,這個軟體要求將8001和7010兩個埠映射出去(其中一個是web訪問埠,另外一個是數據埠),那麼:
1.內部伺服器ip---區域網中的那台電腦,也就是192.168.10.100
2.服務名稱---自己編寫,如:tech01
3.外部埠(xxx-xxx)---外部訪問時要輸入的埠,也就是8001-8001,這表示就這一個8001埠,7010這個埠需要另外再創建一個專門針對7010這個埠的訪問規則。注意:如果有這個選項,代表你可以突破服務商的埠封鎖,如果你的服務商屏蔽了8001埠的外部訪問,你可以自定義一個不被屏蔽的埠,如65001。這個和下面的內部埠不沖突。假設我們輸入了65001。
4.內部埠(xxx-xxx)---第三條中外部訪問所訪問的那個埠應該被指向內部伺服器的哪個埠,也就是8001-8001,這個不能亂改,你的軟體需要映射哪個就是哪個。
5.預置設置或者服務類型,一般不用選擇,默認什麼樣就是什麼樣,除非特殊情況。
以上舉例,添加兩條規則,分別把8001和7010這兩個埠都映射出去就可以了,假設我們輸入的外部埠是65001和65002。當我們需要訪問的時候,我們需要在訪問地址中輸入:http://XXX.XXX.XXX.XXX:65001,需要在和7010這個埠對應的數據欄中填入65002(這個舉例是模仿海康硬碟錄像機的登陸界面,http://XXX.XXX.XXX.XXX:65001是瀏覽器的登陸地址,65002是數據埠)。
如果是在瀏覽器中輸入地址並且後面添加了「:埠號」,必須添加「http://」才可以訪問,如果是在某些軟體設置中添加訪問地址,視軟體情況可以不添加「http://」。
瀏覽器訪問80埠可以不添加埠號,也不需要添加「http://」。
Ⅵ 伺服器地址和埠號是怎麼回事 如果我用我的IP做伺服器那麼怎麼才能知道埠號或者怎麼給地址分配埠號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1.伺服器地址,一般都是在公網公開的網站地址,用來為用戶提供服務的,一般都是使用公網地址,這樣容易標示。
2.埠號是一種邏輯的概念,電腦上開每一個網路服務都會自動開啟相應的TCP/UDP埠號(埠號還和協議有關),例如你打開網頁,那麼肯定會使用http服務,那麼http服務對應的埠是80埠。如果把這個80關閉了,那麼你就不能上網了,埠號就好比一個通道,有源埠和目的埠。
如果你把這個通道給關閉,那麼相應的服務肯定失效了。
3.怎麼分配IP地址。這個看你的伺服器是在哪裡的?如果你的伺服器只是在內網提供服務的,那麼你的IP地址可以隨便設置,只要是靜態就行了,且在內網不會出現沖突。如果你的伺服器是為互聯網提高服務,那麼這個IP地址一般都是公網的IP地址,需要向網路服務提供商申請的。
4.如何查詢你的服務對應的IP地址,很簡單,用360安全衛士的360流量防火牆的網路連接就能看到每一個服務和相應的埠號。或者使用命令natstat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