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的內部訪問地址構成
① 什麼資料庫伺服器的內口IP地址
一般伺服器如果同時用於內部訪問和外部訪問,至少會設置兩個ip,其中一個用於外部訪問使用,一個用於內部訪問使用,內口ip指的就應當時這個可以內部訪問的ip。內部和外部是相對於公司的網路環境來說的。
② 伺服器的IP地址和埠號碼是怎麼回事
1. IP地址基本概念
Internet依靠TCP/IP協議,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不同硬體結構、不同操作系統、不同網路系統的互聯。在Internet上,每一個節點都依靠唯一的IP地址互相區分和相互聯系。IP地址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的地址, 由4個8位欄位組成,每個欄位之間用點號隔開,用於標識TCP/IP宿主機。
每個IP地址都包含兩部分:網路ID和主機ID。網路ID標識在同一個物理網路上的所有宿主機,主機ID 標識該物理網路上的每一個宿主機,於是整個Internet上的每個計算機都依靠各自唯一的IP地址來標識。
IP地址構成了整個Internet的基礎,它是如此重要,每一台聯網的計算機無權自行設定IP地址,有一個統一的機構—IANA負責對申請的組織分配唯一的網路ID,而該組織可以對自己的網路中的每一個主機分配一個唯一的主機ID,正如一個單位無權決定自己在所屬城市的街道名稱和門牌號,但可以自主決定本單位內部的各個辦公室編號一樣。
2. 靜態IP與動態IP
IP地址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的地址,理論上講,有大約40億(2的32次方)個可能的地址組合,這似乎是一個很大的地址空間。實際上,根據網路ID和主機ID的不同位數規則,可以將IP地址分為A(7位網路ID和24位主機ID)、B(14位網路ID和16位主機ID)、C(21位網路ID和8位主機ID)三類,由於歷史原因和技術發展的差異,A類地址和B類地址幾乎分配殆盡,目前能夠供全球各國各組織分配的只有C類地址。所以說IP地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網路資源。
對於一個設立了網際網路服務的組織機構,由於其主機對外開放了諸如WWW、FTP、E-mail等訪問服務,通常要對外公布一個固定的IP地址,以方便用戶訪問。當然,數字IP不便記憶和識別,人們更習慣於通過域名來訪問主機,而域名實際上仍然需要被域名伺服器(DNS)翻譯為IP地址。例如,你的主頁地址是www.myhost.com ,用戶可以方便地記憶和使用,而域名伺服器會將這個域名翻譯為101.12.123.234,這才是你在網上的真正地址。
而對於大多數撥號上網的用戶,由於其上網時間和空間的離散性,為每個用戶分配一個固定的IP地址(靜態I P)是非常不可取的,這將造成IP地址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這些用戶通常會在每次撥通ISP的主機後,自動獲得一個動態的IP地址,該地址當然不是任意的,而是該ISP申請的網路ID和主機ID的合法區間中的某個地址。撥號用戶任意兩次連接時的IP地址很可能不同,但是在每次連接時間內IP地址不變。
什麼是埠號碼:http://..com/question/6645894.html?si=5
③ 如何記錄伺服器里訪問的IP地址和數量
伺服器的IIS裡面有一個設置日誌的地方,這個日誌本身就記錄了訪問IP、獲取內容、時間日期等信息。一般伺服器的日誌如果長時間不清理,系統盤就快沒空間了。日訪問1萬的伺服器一天也能記錄出幾十到幾百M的信息。只要用記事本打開即可。具體的統計需要工具,因為我伺服器就自己一個網站,日誌只用來查詢不做分析,所以不是很清楚。剛才搜了下,估計用「伺服器」「日誌」「log」「分析」「統計」組合一下能找到。當然,自己編個小程序轉存到資料庫里就方便多了。(個人感覺,對於統計而言,這個日誌過度詳細了。)樓上的程序是Oracle用的,一般哪個用了Oracle的伺服器管理員能問這樣的問題呢?呵呵。註:我說的方法可以統計出來1-4問,第5問不是這樣統計的。限制的瓶頸是帶寬而不是人數。帶寬允許的話,那人數可以很多的。當前帶寬佔用情況可以在開始amp;gt;運行「taskmgr」查看「網路」。經驗的話,新聞網站1000人總是沒什麼問題的吧,下載的話,我那個伺服器2M/s的情況嚇論壇還不會出現卡,再多就難說了,上限大約是20M/s(目前測試極限為17M/s)
④ H3C 公司內部伺服器通過地址轉換後訪問Internet
NAT+預設路由+ACL
兩個伺服器如果一樣的內容的話,可以用伺服器一起做負載分擔,在伺服器里設置就行了。兩個真實IP在一起用一個虛擬的IP。但沒這樣做過映射。可以具體試一下。
太繁瑣了,你打一個配置如果有問題,貼上來大家給你改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