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伺服器有什麼用途
⑴ 朋友家安了個極空間私有雲,私有雲家庭伺服器有什麼用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而言,私有雲家庭伺服器就是一個網路的共享相冊管理庫,影音收集庫,也是影音播放器,就是可以把你手機里、電腦里的所有數據資料都上傳進去,隨時都可以查看和播放的一個存在。對於內存空間不足,以及經常外出辦公的人群來講,有個私有雲家庭伺服器還是很好的。極空間也確實不錯,樓主也可以關注一下。網路一下看看吧
⑵ 家用存儲伺服器
有沒有意義要看你怎麼使用。。。既然這樣 那肯定文件大
需要:帶千兆交換機的路由器(有些也不是很貴) 千兆網卡(新電腦都是千兆的) 最重要的 六類網線!我就是為了共享速度 特地買了一箱AMP六類網線 不過很貴 1000塊300米 但是傳輸速度不用多說 5類網線的共享 那是要急死人的
⑶ nas家庭伺服器有什麼用
你跟我之前是一模一樣,在知道這個東西之前,一片空白,我也是聽人安利入手了極空間之後,才發現原來nas家庭伺服器真的太有用了。以前我是用網路網盤,自從買了極空間,網路網盤的資料、手機、電腦的所有資料都全部導極空間管理,再也不用網路網盤了。nas家庭伺服器還是可以實現雲訪問的,可以簡單理解為私人的雲網盤,但是功能比單純網盤又多了很多,數據安全性也高,使用起來更方便了,完全就是你的數據全能管家。
1、安全性,在內外網上所搜索或者保存的東西 ,很容易被搜索引擎抓取到,
2、存儲空間變大,日常使用的手機,最大的存儲空間是在512G, 很容易達到負荷的狀態,需要進行擴展設備使用,無法滿足日常需求。
3、節省成本,能夠花上一個買手機的錢,實現多電子設備的減負。NAS產品,成功串聯手機、電腦、iPad等多設備的文件、圖文、視頻等存儲需求。
4、實現遠程下載,能夠隨時隨地進行數據的下載傳輸。
5、作為家庭媒體數據中心,可以隨時隨地分享讀取電影照片文件
⑷ 伺服器可以干什麼用
1、伺服器是指管理和傳輸信息的一種計算機系統。
2、伺服器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
3、是網路上一種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它在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碟、磁帶、列印機、Modem及各種專用通訊設備提供給網路上的客戶站點共享,也能為網路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表及數據管理等服務。
4、從當前的網路發展狀況看,以「小、巧、穩」為特點的IA架構的PC伺服器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⑸ 家裡有一台伺服器 不知道干什麼
可以分隔成若干個虛擬主機然後轉租出去賺錢,或者自己用來建站搞網站論壇電商之類。至於伺服器的存放問題比較放在家裡還是挺麻煩的,突然壞了也沒有及時的技術支持,建議還是找個像時代互聯之類的IDC服務商託管比較好,省時省力。
⑹ 什麼是伺服器它有什麼作用
伺服器也就是跟家裡的電腦主機是一樣的!
伺服器的作用 win系統可以做網站 可以掛軟體 可以做游戲或者其他
linux系統就只能做網站。掛不了軟體!如果做網站程序是php的肯定我也linux系統最好!
有分國內伺服器和國外伺服器
國內伺服器域名要備案。國外伺服器不用備案。
比如用九州數碼香港cn2伺服器不用備案又穩定!香港也算是中國的 cn2線路是直連大陸的!如果其他線路就有時候可能會有網路波動!所以建議用這個!
⑺ 家庭伺服器的主要功能
那麼,通過家庭伺服器,我們能實現一些什麼應用呢?
首先,利用家庭伺服器,我們可以存儲相比移動硬碟多很多倍的數據資料,並且及時對信息進行備份。一般的家庭伺服器都有多個硬碟插槽,一般會達到3-4個,存儲量將達10TB左右,多部高清電影、大型游戲、海量攝影、設計作品……都可以統統放下。對於一些重要的數據,我們可以通過備份設置,將數據備份到家庭伺服器超大的空間,保證數據安全。
其次,通過家庭伺服器,我們可以輕松的和所有家人、朋友分享資料,而不必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家庭伺服器可以將家裡的電腦、游戲機、播放器等多種家庭設備連在一起,形成一個超級家庭娛樂中心,而像攝影師、設計師也可以將自己的作品放到家庭伺服器,然後通過MSN帳號建立自己的網頁,供家人、朋友遠程訪問和下載。值得一提的是,在外部訪問上,它與普通的網站完全沒有差別,而通過內置的操作系統的安全設定,可以保證信息、資料的絕對保密與安全。
再次,家庭伺服器還可以實現遠程任務設定,例如用戶可以在辦公室登錄自己的家庭伺服器,設置下載任務,它就可以自動下載指定的文檔資料,並存儲其中。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在辦公室遠程操控,讓家庭伺服器下載最新的大片,等下班回到家就可以直接觀看了!當然,家庭伺服器也具備所有伺服器的特點,就是非常耐用,可以長年累月運行,即使遇到突然斷電的情況,也能夠自動修復,同時,長時間運行的電器必然需要省電的設置,一般來講,一台家庭伺服器的用電量只相當於一盞40瓦燈的用電量,而且在空閑時還可進入省電模式,進一步節省用電量。
家庭伺服器的基本概念
( home server ) 家庭伺服器是智能家居的大腦,它通過網線和電話線與外界連通,通過各種線纜與各個智能家居設備連,通過各種人機界面與人溝通,並能按照人的指令和軟體所設定的程序對家居設備進行控制。
⑻ 小型機伺服器是做什麼用的
既然是伺服器,那麼就是用來做服務使用的,具體的比如說Web服務、FTP服務、Mail服務等等。
為什麼要選擇小型機來做伺服器,那麼就必須要了解一下小型機。
小型機是指運行原理類似於PC(個人電腦)和伺服器,但性能及用途又與它們截然不同的一種高性能計算機,它是70年代由DEC(數字設備公司)公司首先開發的一種高性能計算產品。
小型機具有區別PC及其伺服器的特有體系結構,還有各製造廠自己的專利技術,有的還採用小型機專用處理器,比如美國Sun、日本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的小型機是基於SPARC處理器架構,而美國HP公司的則是基於PA-RISC架構;Compaq公司是Alpha架構。另外I/O匯流排也不相同,Fujitsu是PCI,Sun是SBUS,等等。這就意味著各公司小型機機器上的插卡,如網卡、顯示卡、SCSI卡等可能也是專用的。此外,小型機使用的操作系統一般是基於Unix的,像Sun、Fujitsu是用Sun Solaris,HP是用HP-Unix,IBM是AIX。所以小型機是封閉專用的計算機系統。使用小型機的用戶一般是看中Unix操作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專用伺服器的高速運算能力。
現在生產小型機的廠商主要有IBM和HP及浪潮、曙光等。IBM典型機器有RS/6000、AS/400等。它們的主要特色在於年宕機時間只有幾小時,所以又統稱為z系列(zero 零)。AS/400主要應用在銀行和製造業,還有用於Domino,主要的技術在於TIMI(技術獨立機器界面),單級存儲,有了TIMI技術可以做到硬體與軟體相互獨立。RS/6000比較常見,用於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等。
小型機僅僅是低價格、小規模的大型計算機,典型的小型機運行UNIX或者象MPE、 VEM等專用的操作系統。它們比大型機價底,卻幾乎有同樣的處理能力。HP的9000系列小型機幾乎可與IBM的傳統大型計算機相競爭。
在高端小型機一般使用的技術有:基於RISC的多處理器體系結構,兆數量級位元組高速緩存,凡千兆位元組RAM,使用I/O處理器的專門I/O通道上的數百GB的磁碟存儲器,以及專設管理處理器。它們較小並且是氣冷的,因此對客戶現場沒有特別的冷卻管道要求。現在小型機跟中型機跟大型機之間沒有絕對明確的界限了,因為IBM把很多原來只在大型機和中型機上應用的技術都在小型機中實現了。
小型機跟普通的伺服器(也就是常說的PC-SERVER)是有很大差別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型機的高RAS(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 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服務性)特性。
RAS是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它們反映了計算機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服務性三個著名特點,它們的具體含義如下:
高可靠性(Reliability):計算機能夠持續運轉,從來不停機。
高可用性(Availability):重要資源都有備份;能夠檢測到潛在要發生的問題,並且能夠轉移其上正在運行的任務到其它資源,以減少停機時間,保持生產的持續運轉;具有實時在線維護和延遲性維護功能。
高服務性(Serviceability):能夠實時在線診斷,精確定位出根本問題所在,做到准確無誤的快速修復。
關於IBM的小型機的RAS特性,不得不提到IBM eLiza(蜥蜴)計劃。
eLiza 的稱呼最早起源於六十年代中期IBM的一個計劃,即採用人工智慧技術設計一種實現人和計算機之間通訊的程序。在九十年代,IBM設計的深藍超級計算機戰勝了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其綜合處理能力可比喻於一個蜥蜴(lizard)所具有的功力,即具有預測防範、處理判斷以及自我癒合再生能力。
在當今的IT世界,眾多企業都無情地面對一個巨大挑戰:為了構成一個強大的靈活自如的電子商務運做環境,需要使用大量的伺服器、網路設備、復雜的應用軟體等,這些設備所涉及的IT技術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企業嚴重缺乏有經驗的工程師來維護和管理整個軟硬體系統。
IBM公司綜合自己多年的IT經驗,應運而生的提出了eLiza計劃,並給它賦予了具有前瞻性的重要內容:即現代企業要想處於不敗的競爭地位,其電子商務環境所使用的軟硬體系統應具備下列四項原則:
自我配置能力:系統可以動態自我配置有關資源。
自我保護能力:系統有能力保護自己,不受到非法訪問和攻擊。
自我癒合能力:系統能夠自動預測錯誤、避免錯誤、修復錯誤、取代有關錯誤部件。
自我優化能力:系統能夠自動監視和管理有關資源,將系統性能調整到最佳狀態。
為了達到以上目標,系統還需具備以下七個要素:
負載管理(Workload Management)
安全機制(Security)
群集技術(Clustering)
虛擬主機託管(Virtual Server Hosting)
端到端的自動控制(End-to-End Automation)
災難恢復機制(Disaster Recovery)
端到端的系統管理(End-to-End Systems Management)
下面是IBM p690伺服器的RAS特性的介紹
自動首次錯誤數據捕獲和診斷錯誤隔離能力
自治癒內部POWER4處理器組冗餘
業界第一的PCI匯流排奇偶錯誤恢復
避免檢查中止的不可收集錯誤處理
動態錯誤恢復
錯誤檢查和糾正(ECC)或在主存上的等價保護,所有一、二、和三級緩存和內部處理器組
連續和冗餘的位操作被使主存具有自治癒功能
在主存上具有的Chipkill糾正功能
N+1的冗餘電源,雙電源線,和對電源及風扇的在線維護
針對處理器、緩存、內存、I/O和DASD的預計性錯誤分析
基於運行時錯誤來決定是否分離處理器運行和啟動(動態處理器離線和永久處理器離線)
緩存和主存的離線技術
通過選擇高品質的部件最大限度的減少故障
針對電源、風扇和I/O子系統的基於首次故障數據捕獲技術的並行、運行間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