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伺服器搭建項目中的難點
❶ 項目管理平台搭建的難點
難點是如何開發項目管理軟體。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款好的項目管理軟體對企業搭建高效的項目管理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傳統使用EXCL或者Project進行項目管理的模式效率低下,並且在多項目同時進行時更加凸顯出其弊端。
任何企業在搭建項目管理平台之前,都要清楚的知道搭建項目管理平台的目的。
❷ 怎樣在自己電腦上建立一個TCP伺服器
首先需要在電腦上搭建伺服器,關於網上好多按步驟安裝apache,sql,phpmyadmin的方法復雜而且沒有必要,這里推薦wamp這樣的一個集成軟體,安裝非常簡單,一路點擊next,apache+sql+phpmyadmin的環境一鍵搭好。
在網路中搜索Wamp下載,直接下載就行。下載完wamp進行安裝,一路點擊next,裝在c:\wamp下,最後install完成.
在瀏覽器輸入localhost,出現以下頁面說明安裝成功了。現在伺服器和php環境算是搭好了。此時在桌面右下角任務欄中會有wamp的圖標,點擊會有下圖顯示,www是網站頁面根目錄,localhost是網站默認主頁,點擊phpmyadmin可以進入資料庫管理界面.
現在網站只能在PC上顯示,如何能把網站放到互聯網上讓朋友也欣賞一下。這時就需要一款叫花生殼的軟體,提供動態的域名映射.
下載網址如下:http://hsk.oray.com/download/#type=windows|lan
下載完軟體按步驟安裝即可,這時候需要注冊一下花生殼會員,注冊時按網頁提示的步驟即可,用身份證注冊可以獲得一個免費域名。用注冊的賬號密碼登陸軟體。會出現以下界面。這里的網址是申請的免費域名。
在域名上右鍵,選擇新花生殼管理,填寫應用名稱,這個可以隨便填,內網主機為本機內網的ip地址,這時需要查看以下,win+R在cmd中輸入,ipconfig/all,
可以看到ipv4地址,填寫即可。埠為80埠。
同時,現在需要設置一下路由器。在瀏覽器輸入192.168.1.1。輸入路由器用戶名和密碼,一般都為admin。進入路由器界面。需要設置三個地方,首先是動態DNS,選擇服務商為花生殼,填寫用戶名密碼,驗證保存。然後是轉發規則中的虛擬伺服器,添加新條目,埠80,ip地址為內網ip。最後是,DMZ主機,設置開啟,ip為內網本機ip。
現在設置基本完成,這時就可以測試了。注意,要把防火牆關閉,否則外網還是訪問不了本機的網站。在控制面板中把防火牆關閉。現在可以寫一段html代碼,命名為index.html(注意此時先把index.php放到別的文件夾)放入wamp\www目錄中,來測試訪問。
最後,在瀏覽器輸入花生殼域名,看看是不是就能訪問了。同時也可以把自域名發送給朋友,讓他們幫測試一下。
❸ 怎樣在自己電腦上建立一個TCP伺服器
在自己電腦上建立一個TCP伺服器的方法如下:
1、 創建一個ServerSocket;
2、從ServerSocket接受客戶連接請求;
3、創建一個服務線程處理新的連接;
4、在服務線程中,從socket中獲得I/O流;
5、對I/O流進行讀寫操作,完成與客戶的交互;
6、關閉I/O流;
7、關閉Socket。
創建一個ServerSocket的方法如下:
ServerSocket server = new ServerSocket(post)
Socket connection = server.accept();
ObjectInputStream put=new ObjectInputStream(connection.getIn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oput=newObjectOutputStream(connection.getOutputStream())。
❹ lwIP求助,關於socket編寫TCP伺服器的問題
1、首先若大量包裹是一起發的,完全不用操心這個問題,客戶端發完包時會close鏈接,此時會發一個FIN信息表示已經發送完畢,這時伺服器會自動收到FIN信息知道客戶端完成發包完成了。而這些操作都是在socket api級別完成的,不用額外發一個EOF標志
❺ 互聯網中TCP Socket伺服器的實現過程需要考慮哪些安全問題
1.TCP/IP物理層的安全性 TCP/IP模型的網路介面層對應著OSI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❻ C#下用TCP協議編寫伺服器和客戶端的初級問題
只要一端編寫監聽的代碼就可以了。一旦連接建立,雙方的發送和接收都是相同的。
TCP協議通信的步驟如下:
1、在伺服器端需要建立一個監聽套接字,然後在此套接字上等待連接,C#使用TcpListener.Start();
2、當連接建立後,則需要創建一個新的套接字用於通信,C#使用TcpListener.AcceptSocket()獲得通信用的套接字,或者使用TcpListener.AcceptTcpClient()獲得TcpClient對象。
3、客戶端在創建套接字後,就可以創建連接進行通信了,C#可以使用TcpClient對象完成。
你可以這樣考慮:伺服器端一開始需要監聽,但一旦連接建立,你就得到一個TcpClient用於發送和接收數據,同時客戶端也得到一個TcpClient用於發送和接收數據,很顯然接下來的工作客戶端和服務端就沒有區別了。
❼ JAVA的TCP伺服器搭建
請自行參考TCP/udp連接基礎解釋,然後根據自身問題進行排查。
❽ TCP那些事兒
目錄:
以前我也認為TCP是相當底層的東西,我永遠不需要去了解它。雖然差不多是這樣,但是實際生活中,你依然可能遇見和TCP演算法相關的bug,這時候懂一些TCP的知識就至關重要了。( 本文也可以引申為,系統調用,操作系統這些都很重要,這個道理適用於很多東西 )
這里推薦一篇小短文, 人人都應該懂點TCP
使用TCP協議通信的雙方必須先建立TCP連接,並在內核中為該連接維持一些必要的數據結構,比如連接的狀態、讀寫緩沖區、定時器等。當通信結束時,雙方必須關閉連接以釋放這些內核數據。TCP服務基於流,源源不斷從一端流向另一端,發送端可以逐位元組寫入,接收端可以逐位元組讀出,無需分段。
需要注意的幾點:
TCP狀態(11種):
eg.
以上為TCP三次握手的狀態變遷
以下為TCP四次揮手的狀態變遷
伺服器通過 listen 系統調用進入 LISTEN 狀態,被動等待客戶端連接,也就是所謂的被動打開。一旦監聽到SYN(同步報文段)請求,就將該連接放入內核的等待隊列,並向客戶端發送帶SYN的ACK(確認報文段),此時該連接處於 SYN_RECVD 狀態。如果伺服器收到客戶端返回的ACK,則轉到 ESTABLISHED 狀態。這個狀態就是連接雙方能進行全雙工數據傳輸的狀態。
而當客戶端主動關閉連接時,伺服器收到FIN報文,通過返回ACK使連接進入 CLOSE_WAIT 狀態。此狀態表示——等待伺服器應用程序關閉連接。通常,伺服器檢測到客戶端關閉連接之後,也會立即給客戶端發送一個FIN來關閉連接,使連接轉移到 LAST_ACK 狀態,等待客戶端對最後一個FIN結束報文段的最後一次確認,一旦確認完成,連接就徹底關閉了。
客戶端通過 connect 系統調用主動與伺服器建立連接。此系統調用會首先給伺服器發一個SYN,使連接進入 SYN_SENT 狀態。
connect 調用可能因為兩種原因失敗:1. 目標埠不存在(未被任何進程監聽)護著該埠被 TIME_WAIT 狀態的連接佔用( 詳見後文 )。2. 連接超時,在超時時間內未收到伺服器的ACK。
如果 connect 調用失敗,則連接返回初始的 CLOSED 狀態,如果調用成功,則轉到 ESTABLISHED 狀態。
客戶端執行主動關閉時,它會向伺服器發送一個FIN,連接進入 TIME_WAIT_1 狀態,如果收到伺服器的ACK,進入 TIME_WAIT_2 狀態。此時伺服器處於 CLOSE_WAIT 狀態,這一對狀態是可能發生辦關閉的狀態(詳見後文)。此時如果伺服器發送FIN關閉連接,則客戶端會發送ACK進行確認並進入 TIME_WAIT 狀態。
流量控制是為了控制發送方發送速率,保證接收方來得及接收。
接收方發送的確認報文中的窗口欄位可以用來控制發送方窗口大小,從而影響發送方的發送速率。將窗口欄位設置為 0,則發送方不能發送數據。
如果網路出現擁塞,分組將會丟失,此時發送方會繼續重傳,從而導致網路擁塞程度更高。因此當出現擁塞時,應當控制發送方的速率。這一點和流量控制很像,但是出發點不同。 流量控制是為了讓接收方能來得及接收,而擁塞控制是為了降低整個網路的擁塞程度。
TCP 主要通過四種演算法來進行擁塞控制: 慢開始、擁塞避免、快重傳、快恢復。
在Linux下有多種實現,比如reno演算法,vegas演算法和cubic演算法等。
發送方需要維護一個叫做擁塞窗口(cwnd)的狀態變數,注意擁塞窗口與發送方窗口的區別:擁塞窗口只是一個狀態變數,實際決定發送方能發送多少數據的是發送方窗口。
為了便於討論,做如下假設:
發送的最初執行慢開始,令 cwnd=1,發送方只能發送 1 個報文段;當收到確認後,將 cwnd 加倍,因此之後發送方能夠發送的報文段數量為:2、4、8 ...
注意到慢開始每個輪次都將 cwnd 加倍,這樣會讓 cwnd 增長速度非常快,從而使得發送方發送的速度增長速度過快,網路擁塞的可能也就更高。設置一個慢開始門限 ssthresh,當 cwnd >= ssthresh 時,進入擁塞避免,每個輪次只將 cwnd 加 1。
如果出現了超時,則令 ssthresh = cwnd/2,然後重新執行慢開始。
在接收方,要求每次接收到報文段都應該對最後一個已收到的有序報文段進行確認。例如已經接收到 M1 和 M2,此時收到 M4,應當發送對 M2 的確認。
在發送方,如果收到三個重復確認,那麼可以知道下一個報文段丟失,此時執行快重傳,立即重傳下一個報文段。例如收到三個 M2,則 M3 丟失,立即重傳 M3。
在這種情況下,只是丟失個別報文段,而不是網路擁塞。因此執行快恢復,令 ssthresh = cwnd/2 ,cwnd = ssthresh,注意到此時直接進入擁塞避免。
慢開始和快恢復的快慢指的是 cwnd 的設定值,而不是 cwnd 的增長速率。慢開始 cwnd 設定為 1,而快恢復 cwnd 設定為 ssthresh。
發送端的每個TCP報文都必須得到接收方的應答,才算傳輸成功。
TCP為每個TCP報文段都維護一個重傳定時器。
發送端在發出一個TCP報文段之後就啟動定時器,如果在定時時間類未收到應答,它就將重發該報文段並重置定時器。
因為TCP報文段最終在網路層是以IP數據報的形式發送,而IP數據報到達接收端可能是亂序或者重復的。TCP協議會對收到的TCP報文進行重排、整理,確保順序正確。
TCP報文段所攜帶的應用程序數據按照長度分為兩種: 交互數據 和 成塊數據
對於什麼是粘包、拆包問題,我想先舉兩個簡單的應用場景:
對於第一種情況,服務端的處理流程可以是這樣的:當客戶端與服務端的連接建立成功之後,服務端不斷讀取客戶端發送過來的數據,當客戶端與服務端連接斷開之後,服務端知道已經讀完了一條消息,然後進行解碼和後續處理...。對於第二種情況,如果按照上面相同的處理邏輯來處理,那就有問題了,我們來看看 第二種情況 下客戶端發送的兩條消息遞交到服務端有可能出現的情況:
第一種情況:
服務端一共讀到兩個數據包,第一個包包含客戶端發出的第一條消息的完整信息,第二個包包含客戶端發出的第二條消息,那這種情況比較好處理,伺服器只需要簡單的從網路緩沖區去讀就好了,第一次讀到第一條消息的完整信息,消費完再從網路緩沖區將第二條完整消息讀出來消費。
第二種情況:
服務端一共就讀到一個數據包,這個數據包包含客戶端發出的兩條消息的完整信息,這個時候基於之前邏輯實現的服務端就蒙了,因為服務端不知道第一條消息從哪兒結束和第二條消息從哪兒開始,這種情況其實是發生了TCP粘包。
第三種情況:
服務端一共收到了兩個數據包,第一個數據包只包含了第一條消息的一部分,第一條消息的後半部分和第二條消息都在第二個數據包中,或者是第一個數據包包含了第一條消息的完整信息和第二條消息的一部分信息,第二個數據包包含了第二條消息的剩下部分,這種情況其實是發送了TCP拆,因為發生了一條消息被拆分在兩個包裡面發送了,同樣上面的伺服器邏輯對於這種情況是不好處理的。
我們知道tcp是以流動的方式傳輸數據,傳輸的最小單位為一個報文段(segment)。tcp Header中有個Options標識位,常見的標識為mss(Maximum Segment Size)指的是,連接層每次傳輸的數據有個最大限制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一般是1500比特,超過這個量要分成多個報文段,mss則是這個最大限制減去TCP的header,光是要傳輸的數據的大小,一般為1460比特。換算成位元組,也就是180多位元組。
tcp為提高性能,發送端會將需要發送的數據發送到緩沖區,等待緩沖區滿了之後,再將緩沖中的數據發送到接收方。同理,接收方也有緩沖區這樣的機制,來接收數據。
發生TCP粘包、拆包主要是由於下面一些原因:
既然知道了tcp是無界的數據流,且協議本身無法避免粘包,拆包的發生,那我們只能在應用層數據協議上,加以控制。通常在制定傳輸數據時,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寫了一個簡單的 golang 版的tcp伺服器實例,僅供參考:
例子
參考和推薦閱讀書目:
注釋:
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