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荷塘月色伺服器
A.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第三段說: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這個另一個世界指的是什麼
「另一個世界」是一個與現實對立的陌生的藝術世界,是朱自清精神的避難所,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世界。在《荷塘月色》里,顯然有兩個世界:朱自清生活於其中的現實世界與自我心靈升華的理想世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是朱自清的一個「夢」。兩個世界中,夢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現的,現實世界只是「偶爾露崢嶸」。
B. 《荷塘月色》賞析
首先,說明作者的思緒變化:不靜→求靜→得靜→出靜,回歸現實,高於現實
帶著淡淡的憂愁走出家門,趁月色出來散心,順著幽靜的小路一路走來,自然而然地來到了日日經過的荷塘邊,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樣的美,比之白天又別有一番風致。荷葉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像荷葉隨風起舞時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點綴其間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讓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態各異的:「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用上「裊娜、羞澀」二詞,在作者的眼裡荷花儼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細致的工筆和絕妙的比喻,對荷葉的形神、荷花的資質進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繪,荷花、荷葉的優美形象似已展現眼前。
這還不是最美的,一縷「微風」讓這副極美的荷花圖動了起來:「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霎時,荷香如歌,似有若無,花葉顫動,流波溢彩,葉、花、形、色、味渾然一體。人也在微風中全身心地沉醉在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這似乎還不夠極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葉下的流水被密密的葉子遮住了,不能看見,而葉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卻在 「靜靜地瀉」著,一個「瀉」字,化靜為動,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動感;「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一個「浮」字又突出了霧的輕飄朦朧。葉子和花在薄霧籠罩下,迷迷濛蒙,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如夢似幻。月色迷濛柔和、薄霧輕籠飄浮,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滿月而有淡淡的雲霧,給人的感覺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時的心境,卻是恰到好處。作者在這里無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悅。「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畫在荷葉上。」 楊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葉上,作者偏偏用了一個「畫」,彷彿是一位繪畫高手在潑墨揮毫,精心描繪一般,使投在荷葉上的影子貼切自然、美麗逼真,富有情趣。 「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間的光和影猶如和諧的旋律,荷香縷縷,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細膩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這美麗的景色可以讓作者忘記自己的憂愁了吧?但是「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都沒有。」作者還是無法擺脫那一縷愁緒,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相互交織,給優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朧的輕紗,清幽淡雅、安謐柔和、朦朧和諧,荷塘與月色融為了一體!
讀著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彷彿在那幽徑上走著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綠的荷葉,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濛、薄霧繚繞的荷塘便又展現在眼前。
一 以真言寫真景
《荷塘月色》描寫了哪些景物呢?文題標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歷代詩文中寫荷塘的不少,寫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絕對區別於其他的「荷塘」、「月色」。這里的荷塘不會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為作品鮮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特定環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發的真摯感情才有可靠的寄託,才讓讀者感到真實親切。
先看對荷葉的描寫:「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們拋開特定的環境,用「青翠的玉盤」來比喻荷葉行嗎?當然行,而且表現力還相當強。這樣的描寫既繪出了荷葉的色,又表現了荷葉的質,還狀摹了荷葉的形。然而這種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細雨中,絕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難辨質,月色中所見的荷葉,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態,與裙十分相似。
寫荷花,原文連用了三個比喻:「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荷花嬌艷華貴,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詩人楊成里的《蓮花》詩中就有「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的句子。朦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剛出浴的,朦朧之感恰當好處。相反,若不是在朦朧的月色中,而將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幾分牽強。
文章這樣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種斷斷續續,似有似無的感覺絕不會產生於書聲琅琅的清晨,也不會產生於陽光刺目的中午,只能產生於「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的寂靜的月夜。我們再看另一個寫花香的句子:「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清香,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紫藤蘿瀑布》)這是燦爛陽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兒正「在和陽光互相挑逗」著,滿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氣也是淡紫色的」這樣的感覺顯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寫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寫月,這也是被歷代文人所稱道的表現技法。「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倩影,卻又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這里的黑影參差且斑駁,給人一種搖盪起伏的去感。為什麼?就因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風過處……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這波痕上面,當然更顯參差和斑駁。也正因為荷塘處於這種動態,楊柳的倩影才象「畫」而不是「印」在荷葉上。也正因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與影才現出一條條五線譜似的曲線,讓人聯想到「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壇許多作家為了寫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文章寫出來,又往往給人矯揉造作之嫌。這其中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而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缺乏精深的語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穩,真情盡失的遺恨。《荷塘月色》一文則能以准確貼切的語言,抒發出作者因置身於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悅」,以及社會帶來的又終究難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溫馨的,這樣的景色當然能給人以喜悅。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過寫景的詞語便不難體察作者當時喜悅的心情。葉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花香似「歌聲」,光與影如「名曲」。這些詞語哪個不飽含喜悅色彩?但這種喜悅畢竟是「淡淡的」,沒有激動和狂喜。上節提到的刪去的「剛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於特定的環境外,也與「淡淡的喜悅」這一特定的情感不諧。試想,面前立一群「剛出水的美人」,表現出的喜悅還能是「淡淡的」嗎?
在整個寫景過程中一直充溢著這種「淡淡的喜悅」,但原文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後還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僅此一句,就足以攪擾了溫馨的美景,破壞了喜悅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帶給人的只有恐怖,沒有喜悅,就連那「淡淡的哀愁」也不會由此產生,更不會生出「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聯想。
盡管身處良辰美景,到底無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個人在蒼茫的月光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語中置一「覺」字,文章便增添了無窮意味;少這一字,則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悅,沒了哀愁。還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以不理」中的兩個「一定」,更能表現出作者內心深處難言的苦衷。
在對美景的描寫過程中應該盡是喜悅了吧?也不盡然。看這句:「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的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寫路燈,盡選消極的詞語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緩,語調低沉,讀者從字里行間似乎能聽到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息聲。同是寫燈,《我的空中樓閣》是這樣的語言:「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縹緲。」句式整齊,節奏明快,在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著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悅。以上兩段描寫,詞語當然不能互換,就連句式也絕不能互調。
C. <荷塘月色>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教師頻道 學生頻道 中學語文教師論壇 中學語文學生論壇 資源下載區
您的位置:首頁>>教材與教學>>高中>>高中語文>>教師頻道>>教材·教學資源>>教材·配套資源>>普通高中教材>>教師教學用書>>第一冊>>本頁
5 荷塘月色
●課文鑒賞說明
一、荷塘月下的美景
課文是一篇寫景散文,這一點從標題就可以看出來。文章既寫荷塘又寫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這樣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優雅、朦朧、幽靜的物境之美。
文章第4、5、6段緊扣標題,集中描寫荷塘與月色。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寫出了荷塘月色的美景。
第4段寫月光下的荷塘,從密密層層的荷葉推出各色各樣零星點綴著的荷花,這是實寫,寫荷塘中的靜態。這時候微風來了,風帶來了動,於是淡淡的荷香沁入了人的心脾,葉子與花也出現了閃電般的顫動,顫動以後荷塘則出現了短暫的變化。
第5段寫荷塘上的月色。靜靜的月光,薄薄的青霧,像籠著輕紗的夢似的葉子和花,淡淡的雲,小睡的風情,樹影和月影,處處顯示著幽雅寧靜,而這幽雅寧靜的感受,只能在月夜獨處荷塘的環境中才能擁有。在這里,荷塘與月色水乳交融在一起。
荷塘之美還要有周圍環境的襯托,所以第6段接下來寫荷塘四周的景色。各種各樣的樹,樹間漏下的月光,隱隱約約的遠山,無精打採的一兩點路燈光,似乎使作者得到了一種安寧,但當他聽到了熱鬧的蟬聲與蛙聲之後,突然覺得「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這三段寫荷塘,寫塘中的月色,寫月下荷塘的周圍景緻,營造出一種朦朧、幽美的意境,讓作者產生美的感受,也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
二、美景中蘊含的情思
課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雖然在主體部分集中筆墨寫景,但這些景都是為抒發感情服務的,是借月夜荷塘美景抒發情懷。文章因情而起,是因「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引出去荷塘,賞塘中美景,進而引出江南采蓮的舊俗,令「我」惦起江南,最後又回到家中。從情到景,復又歸情,是記游,又是抒情,這樣的結構安排恰到好處地服務於寫景的需要和表情的需要。
在這里,作者的思緒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回歸現實,時間不長,但感情卻經歷了復雜的變化。對於文章所體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歷來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表現了愁悶的心境,有的認為表現了閑適的心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現實不滿的憤激之情,有的認為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的則認為是作者形象的自塑。
過去多家評論認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復雜的,文中既有淡淡的憂愁,又有求得片刻寧靜的淡淡的喜悅。為什麼這樣說呢?說有憂愁,因為全文處處籠罩著低調的情緒。文章開篇即寫「心裡頗不寧靜」,為全文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調,接著寫路是幽僻、寂寞的,月和雲是淡淡、朦朧的,樹影是參差、斑駁的,樹色是陰陰的,遠山是隱隱約約的,而蟬聲與蛙聲雖然熱鬧,但卻與「我」無緣;接著又想到古人采蓮的盛況,惦起江南,感慨頗多。如此等等,無不讓人感覺到作者心中那淡淡的憂愁。說有喜悅,也是從文章本身出發的。作者去荷塘是欣然前往的,因為預想月光下荷塘「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往日陰森森的小路,「今晚卻很好」,而且覺得在這樣的天地里,自己是個「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作者更是心繫美景,怡然自得之情頓生,這美景與其說是自然美景,毋寧說是作者心靈中的美景,於是憶起古人采蓮那個「熱鬧的季節」「風流的季節」。以上種種,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在短暫時間內所得自由而帶來的喜悅也是貫穿於全文之中的。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本文只是記述了一個普通人的平常的思想情緒,描繪了一次不平常的夏夜之游。不寧靜的心人人都可能有,時時都可能出現。有了這樣的心情,就有可能去到一個清靜的所在,享受一個人的孤獨,尋找一個人所能得到的一時的自由空間。在這樣的時空里,看到的景物可能使我們憂,也可能讓我們喜,我們也會由此而想到久遠,想到其他人事。這樣看來,朱自清只不過是寫出了一個普通人一種極為平常的思想情緒而已,只不過我們普通人沒有他這樣的妙筆,寫不出像他這樣能夠感染人的心靈、引起人共鳴的傳世作品而已。
對於本文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結合課後練習第一題,讓學生從文章本身出發,對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不求統一的答案,只要能把自己的理解表述清楚,說出一定的道理即可。
三、語言的巧妙運用
本文成功地描寫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於景色描寫中寄託著自己的真情實感,這種成功,也得益於他對語言的巧妙運用。
文章多處使用比喻、通感、疊字等,使得全文語言典雅,充滿詩情畫意。比如作者連用三個比喻寫靜態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繪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的晶瑩剔透,綠葉襯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纖塵不染的美質。
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語言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感就是在描寫客觀事物時,憑借人們各種感覺間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語言把某一感觀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觀上,使「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錢鍾書語)。例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清香」本來是屬於嗅覺的,作者卻將它轉化成聽覺上的「渺茫的歌聲」,令人聯想到若有若無、輕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著想像的跳躍。
此外,疊字的運用不但傳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氣舒展,給人音韻和諧的美感。如「蓊蓊鬱郁」「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樹、「曲曲折折」的荷塘、「隱隱約約」的遠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葉子、「縷縷」的清香、「脈脈」的流水,「密密地」挨、「靜靜地」瀉、「重重」圍住等等,比比皆是,獨具匠心。
●解題指導
一、這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培養分析理解能力,有理有據地認識文本中的自我。題目中提供的兩種看法供參考,學生也可以有別的看法。但不管持哪種看法,都要從文本出發做點分析,說出一定的道理。教師可參照課文分析做一些說明。下邊是提供寫作本文的一些背景材料:
《荷塘月色》寫於1927年7月,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文中描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當時正值革命失敗,朱自清處於苦悶彷徨中。他曾對夫人陳竹隱說過:「我只是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義。」又說:「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還是暫時超然為好」。但是他畢竟是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面對現實,又不能安心於這種超然。因此,他在致s君的一封信里表白說:「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裡……」
二、這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理解文中的比喻,能夠辨認、說明,並做點具體分析。注意,本題將通感也作為比喻的一種,其實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和一般的比喻有著本質的不同,老師可結合課文說明,適當給學生做些講解,幫助他們理解這種修辭現象。
本體
喻體
完整句子
相似點
葉子 亭亭的舞女的裙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圓形,舒展,形態相似
白花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 層層的葉子中間……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晶瑩剔透,忽隱忽現,纖塵不染
清香 渺茫的歌聲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若有若無,輕淡縹緲
月光 流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月光照下來和水向下流相似
月光下的葉子和花 籠著輕紗的夢 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朦朧,恬靜,柔美
光與影 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悠揚,溫馨,和諧
樹色 一團煙霧 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 迷茫,朦朧
燈光 渴睡人的眼 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 昏暗,沒有精神
1.比喻恰當。因為人的各種感官是相互聯系的,感覺之間本來就是互通的。這里先是將花香比成遠處渺渺茫茫的歌聲,二者都具有縹緲、不確定、若有若無的特點;後又用名曲優美、和諧的旋律比喻光與影的和諧,不僅烘托出一種溫馨、幽雅的氛圍,而且給讀者豐富的聯想和想像。
2.對比喻的看法,可以因人而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因不同的設喻而有不同的理解,不求統一答案,可讓學生自由地交流看法。
三、這道題主要是讓學生結合上下文,揣摩作者用詞的巧妙,其中一些是疊詞的運用,一些是修飾詞語的巧妙運用,一些是動詞的恰當使用。
1.括弧中的詞語不帶文采,只是客觀地描繪事物的狀態。重疊詞的使用不僅繪出了事物的狀態,而且使語氣舒緩,能產生音韻和諧的美感。
2.「點綴」有裝飾的意義在內,好像是有意為之,「開」則是客觀的描述;「裊娜」「羞澀」本來都是描摹女子的姿態、神情的,這里用來寫荷花,繪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著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讀者的想像,而「已經盛開」「含苞欲放」只是客觀的陳述,感情色彩不強烈。
3.「瀉」有傾瀉意,與「靜靜地」配合在一起,准確地寫出了月光有形而無聲的特點,顯示了月光的幽靜之美。「照」字太直白,缺少蘊含。
4.「浮」顯示出霧的輕飄狀態,是輕而緩地出來;「升」字太硬,無法突出霧的輕和柔。
5.「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疊詞的使用,造成音節上的重復,更突出了樹多而密的特點。「遠近高低」雖然也寫出了不同的方面,但沒有疊音詞給讀者的感覺那麼強烈。
四、這是背誦題,主要是引導學生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能夠有意識地記住一些名言名句、優美的語段,豐富自己的語言庫存,為語言表達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學建議
一、本文語言優美,音律和諧,特別適合朗讀。可以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整體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圍繞文中的「我」了解作者感情的變化,教師再適當補充一些背景材料,讓學生結合文本以及有關材料理解作者其人。學生可各抒己見,不求統一答案。當然,老師可以有傾向性指導,可結合課文說明,適當引導學生體會文中處處流露出的淡淡的憂愁和淡淡的喜悅。
三、本文語言優美、生動,恰到好處地配合了寫景的需要。如准確的煉詞,恰當的修飾語,疊詞的使用,比喻、通感等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等。可以結合課後練習適當講解,讓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選擇自己認為好的語言,說說好在哪裡,然後積累相應的語句。
●有關資料
一、關於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生於江蘇東海。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所以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畢業後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任教。
上大學時,朱自清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震動了當時的詩壇。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始研究古典文學。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於北京。他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二、《采蓮賦》參考譯文(羅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蓮去。鷁首船頭來回轉,交杯頻遞笑把愛情傳。槳板輕搖水草緊絆,船頭微動浮萍才分開。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綢衫兒束細腰。情意綿綿難分割,戀戀不舍把頭回。春末夏初好季節啊,葉兒正嫩花兒才開。撩水逗樂笑微微,怕水珠濺身弄濕衣。忽然又覺船兒斜,急忙收起綾羅裙。
三、智者的孤獨——對《荷塘月色》主題的再思考(封先勇)
《荷塘月色》(以下簡稱《荷》文)是朱自清教授於1927年7月在清華大學清華園寫的一篇情景交融的著名散文。它誕生到現在已七十年了,其魅力卻歷久不衰,見仁見智的分析鑒賞文章也層見疊出。對《荷》文,筆者中學讀過,大學讀過,工作後多次講授過,閑來無事還品玩過。對品評《荷》文的文章,每每看見均激動不已。但激動以後卻發現,對關涉全文痛癢的幾處,論者多輕描淡寫,「蜻蜓點水」般一筆帶過,即或論及,也語焉不詳,大而化之,而對文後「1927年7月」這一時間概念卻深挖細掘,極盡想像,附會到政治層面上去。朱先生有沒有對蔣介石背叛革命製造白色恐怖的不滿?作為身處非常時期的正直的知識分子,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否僅此而已呢?我看未必!
摩挲玩味全文,我以為《荷》文表達的是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似的智者的孤獨情緒,是因自己高出於芸芸眾生而不被人理解產生的知音難覓的喟嘆和哀愁,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青春活力的憧憬。
支持我的觀點的有兩處:一處是《荷》文開頭和結尾處對「妻」的敘寫;一處是對古詩文《采蓮賦》和《西洲曲》的大段引用。而這兩處,恰恰被多數論者忽略。
(一)關於對「妻」的敘寫
《荷》文對「妻」的敘寫有兩處:開頭因「心裡頗不寧靜」,「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而「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結尾處「我」受用完無邊的荷香月色,精神跨躍時空局限,暢游於古詩熱鬧風流而又幽美的意境中,最後返回家,「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這前呼後應的兩筆,難道作者僅僅是為了串結文章,使文章圓滿?問題並不那麼簡單。朱先生寫文章是很注重結撰藝術的,朱先生撰文也很吝惜筆墨,他不會在短短的一千餘字的散文結構中構思安排「妻」這一人物而沒有深意!
我讀《荷》文中的「妻」,每次均自然而然會聯想到歐陽修《秋聲賦》里的「童子」。在《秋聲賦》里,歐陽文忠公對秋聲發了一通高論,寓慨甚深。但結果呢,「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真是「知音世所稀」啊!人最怕的是寂寞,是渴望宣洩的時候沒有人共鳴。寂寞的極致是連最知心的人也不理解自己。智者的孤獨是一種曲高和寡的孤獨。「童子」對歐陽修的外形是熟悉的,但對歐陽修的遭際和因一貶再貶而產生的滿懷的傷秋情緒卻感到枯燥乏味。我們可以想像,當歐陽修落筆「童子莫對,垂頭而睡」的時候,那心中深沉的孤獨只有當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才能感覺到!
同樣,《荷》文中的「妻」(朱先生實際生活中的妻是陳竹隱女士,但《荷》文中的妻顯然超越了實際生活中的妻的含義,她只是一個用以在文章中表情達意的符號,一個意象而已。)對「我」那天晚上的心理起伏和行為舉止也形同路人——「我」「心裡頗不寧靜」,「妻」一概不知,「迷迷糊糊哼著眠歌」;「我」出門走向荷塘,一路感慨,「妻」大約已漸入夢境了;「我」在荷塘邊對良辰美景,激賞美妙荷塘和無邊月色,「妻」大約早已暢游夢鄉了;而「我」被蛙聲蟬聲帶入現實,轉而自由的思想沉醉於《采蓮賦》和《西洲曲》描寫的美妙、風流熱鬧的境界里時,「妻」更不知道了;當「我」經歷了感情的波波浪浪,推門返家時,「妻已睡熟好久了」。
在這里,雖然筆者對「妻」睡覺的過程作了大膽推測,但細細一想這個推測是站得住腳的,因為由「迷迷糊糊」到「睡熟好久」必然有個時間衍進過程。文中,「我」雖然沒有直接表達對「妻」不能與「我」同甘共苦的不滿,(「苦」即是「不寧靜」,「甘」則是面對荷塘月色美景的陶醉和對古詩文里風流熱鬧無拘無束生活的嚮往),但字里行間對「妻」的責備和不滿我們會處處感受到:「我」在「不寧靜」,「妻」卻「迷迷糊糊」,此其一;其二,「我悄悄披了大衫」出門後,「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獨處,這「獨」字和「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的「且」字,表達了作者對孤獨寂寞的多少無可奈何的感慨啊!其三,「我」獨賞荷塘月色以後,表達了對獨處的無奈和對熱鬧風流的強烈渴求——「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而這熱鬧風流,「妻」本是可以給「我」的,她卻獨自享受睡眠!其四,結尾處一句「妻已睡熟好久了」,看似輕描淡寫,實則蘊含有萬千感慨,情味邈長。這絕不是如有些論者所說的寫妻是為了烘托靜謐的夜景,作者也絕不是對「妻」醞釀的靜謐夜景報以欣賞的口吻,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似的責備!
總之,《荷》文寫「妻」雖只有兩筆,但因處全文機扃,所以絕非閑筆。看似兩處寫「妻」,實則處處有「妻」。只寫兩筆,一可省卻許多筆墨,見出朱先生「惜墨如金」的功夫;二可表現作者獨運的構思匠心。真可謂「寥寥兩筆,關涉全篇」啊!
(二)關於對《采蓮賦》和《西洲曲》的引用
關於朱先生引用《采蓮賦》和《西洲曲》的目的,歷來論者看法不同。江澤純在《荷塘寄苦情》中說:「這種含蓄的描寫,不能不使人想到作者是以蓮自況,和自覺懷才不遇而嚮往那熟悉的故鄉了。」吳周文《讀〈荷塘月色〉》認為「回首江南是慰藉自己苦痛寂寞心境的『一條路』……詩人幻想著黑暗的天空能夠自行的煙消雲散,希望江南時期那種以文會友、呼朋引伴的斗爭生活能夠重新回到現實中來。」;還有人以為作者借花草美人表達了他對南方革命戰友和革命形勢的關心……這些都未能切中肯綮,有戴政治有色眼鏡觀照文章的嫌疑。
要真正弄懂《采蓮賦》和《西洲曲》在文中的作用,首先就得弄懂以下問題:《采蓮賦》和《西洲曲》究竟寫的是什麼內容?它為什麼能引起作者的共鳴?引用這兩處古詩文究竟表達了作者當時什麼樣的心境?
《采蓮賦》是梁朝皇帝蕭繹撰制的,屬宮體文學范疇,內容是寫一群美麗綽約的少女在風和日麗的暮春季節盪舟采蓮的嬉戲,以及由眼前美景引起的對心上人的思念。《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的名篇,全詩寫一個女子對所愛之人的深長的思念,朱先生所引四句是寫這個女子盼郎不至,「出門采紅蓮」,由「過人頭」的蓮花和如水的蓮子觸景生情,由「蓮子」的諧音「憐子」勾起了對情郎的思戀,《采蓮賦》寫的內容「熱鬧風流」,洋溢著青春氣息,《西洲曲》則寫的單相思,寫一個美麗女子外表含蓄而內心濃烈如火的思戀。
——由此可見,《采蓮賦》和《西洲曲》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贊美愛情、歌頌青春,它和關心南方革命戰友和革命形勢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它和以蓮自況和思念故鄉也關系不大。
作者在銜接處說「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其實這「忽然」並不忽然,由眼前荷塘想起詩歌里的采蓮,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朱先生面對現實世界是孤獨寂寥的,正因為孤獨寂寥,所以他就在他的精神王國里幻化出一個熱鬧風流自由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來與之對抗,並滿足自己的嚮往。只不過這種滿足是暫時的,現實生活中是「無福消受」的。這里雖有「過人頭」的蓮花,卻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真是「花有意而水無情」啊!那麼,現實生活中究竟有什麼呢?有的是「什麼聲息也沒有」。
所以我認為,對《采蓮賦》和《西洲曲》的引用,是朱先生在孤獨、冷清的現實世界中的一次快樂的精神暢游,它反映了朱先生對青春快樂、自由美好的憧憬,是對麻木不仁、對「我」一切心理活動全然不知全然不曉的局外人似的「妻」的生活態度的否定。
再回過頭來,一般人認為「心裡頗不寧靜」是全文文眼,這似乎是沒錯的。但如果硬要說「不寧靜」是因為朱先生對國民黨背叛革命製造白色恐怖的不滿,那就有點「以己之心,揣他人之腹」了。實際上朱先生在當時是奉行「暫時超然的好」的生活態度的,他很少關心共產黨國民黨,只是一個鑽故紙堆的教授。他的「不寧靜」實際上是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具有高潔品格的孤獨的智者的「不寧靜」,是一個渴望青春活力、美好快樂的孤獨的智者的不寧靜。這才是還原了的真實的朱自清,而不是被人為拔高了的朱自清。
(選自《名作欣賞》1998年第2期。有刪節)
四、孤獨知為何生——關於《荷塘月色》主題「再思考」的思考(張福霞)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問世已逾七十年,作為白話美文的經典之作,自30年代起,就被各類語文教科書所選用,其藝術魅力可謂歷久而不衰。
然而,關於此篇千餘字散文(以下簡稱《荷》文)的爭論,也同樣歷久而未衰。朱先生的一句「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竟使鑒賞者、評論家「不寧靜」了幾十年。大家以種種「獨家」視角,「科學」方法,深挖窮究那「不寧靜」中的內涵,試圖由此曉明《荷》文的主題。近讀《名作欣賞》,又見到關於《荷》文主題的一種新說法:《荷》文「表達的是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似的智者的孤獨情緒,是因自己高出芸芸眾生而不被人理解產生的知音難覓的喟嘆和哀愁,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青春活力的憧憬」。(封先勇《智者的孤獨——對〈荷塘月色〉主題的再思考》,載於《名作欣賞》1998年第2期。以下簡稱封文。)《荷》文流露出的孤獨情緒是顯而易見、毋庸置疑的,這里引起筆者注意並思考的關鍵問題是:孤獨緣何而生?
在封文看來,朱先生孤獨情緒的產生「是因自己高出芸芸眾生」而「曲高和寡」。其依據有兩處:一處是對「妻」的敘寫;一處是對古詩文的引用。封文認為,朱先生在《荷》文開頭結尾處安排「妻」這一人物是大有「深意」的。文中的「妻」對「我」那天晚上的心理起伏和行為舉止「形同路人」,「我」苦悶不寧,獨自漫步荷塘,「妻」卻全然不曉,「獨自享受睡眠」。因而「我」雖沒有直接表達對「妻」的不滿,但「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不滿和責備」。一一開列出來,共四處。為使自己論證更具說服力,封文還把「妻」這一人物,一廂情願地抽象為「表情達意的符號」,使其「超越了實際生活中妻的含義」。這樣,既不開罪陳竹隱女士(筆者註:封文將「妻」注為陳竹隱女士,有誤。《荷》文中的「妻」是指朱先生原配夫人武鍾謙。武1929年病逝,1932年朱才與陳結婚,而《荷》文作於1927年),又使「妻」具有了典型意義而代表「眾生」。關於《采蓮賦》和《西洲曲》的引用,封文認為,除去具有一般鑒賞者認可的意義(贊美青春,嚮往快樂)外,還反映了朱先生對「麻木不仁」、與自己完全隔膜的「妻」的生活態度的「否定」。
概言之,封文的論證邏輯為:我滿腹苦悶,妻卻不能理解,我便「孤獨寂寞到了極致」,對妻會有所怨責,並進而對其生活態度給予否定;妻不理解,便證明我之心曲高於「眾生」,我之孤獨便是「智者的孤獨」。——似是有「理」有「據」,因果圓通。
然而,恐怕也只能是主觀上的自圓而已。
接受美學認為,文學鑒賞是讀者對作品的再創造,鑒賞過程必須以審美客體(即原作,輔之以作者、背景資料)為基礎。而封文論證中,在問題的兩個關鍵方面,客觀上難以立論,從而導致主觀審美判斷失當。
首先,「我」對「妻」的態度。
在品讀《荷》文時,我們很難感受出如封文所雲「處處存在」的「不滿和責備」。原文對「妻」的敘寫只兩處,一處在開頭: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晚上乘涼忽然想起荷塘,待夜深人靜後,「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出去。另一處在結尾:「我」受用完荷香月色,又憶起江南采蓮趣事,沉思中返回家,「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筆者認為,作者在首尾兩處寫到「妻」,除去結構上的前後呼應外,確有感情表達上的作用。結合全文,這兩處描寫讓人感到,「我」,苦悶之深而又孤寂至極,連朝夕相處的妻子也難於理解自己。開首一次意在表現、交待這種情緒基調,結尾處意在強化、延展這種內心深處不可解脫的寂寥。總之,「妻」這一生活中最親近的人,將朱先生的孤獨無奈渲染到了「極致」,正如封文所說,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含「萬千感慨」。
但也僅止於此。這里並沒有(至少不一定有)「不滿和責備」。誰不理解自己就歸咎於誰,這種邏輯於情於理都講不通。理解是雙方心理相互感應的結果,因一方不理解就心有不滿,是一種對「理解」極淺薄的理解,是一種自命不凡的心態。這種對妻對人的境界,在朱先生的相關資料中難找憑依。更為重要的是,文中也沒有表露出歸咎之意。從原文中我們只能讀出這樣的信息:「我」沒有向「妻」宣洩的願望。這或是因我深知妻不是宣洩對象,她很難全懂我的心思;或是因不想以自己的痛苦再給本已積勞成疾,身體已「實在不行了」的妻增添不安和憂慮,因朱更深知,妻「不但為我吃苦,更為我分苦」(朱自清《給亡婦》);或是因我此時心緒之復雜煩亂,根本就不想對任何人說,也難於說清,只想到大自然的寧靜中去「獨處」,在獨處中超脫;……總之,是我不想與妻溝通,而並非妻「卻」如此這般。封文幾次用「卻」這一具有對轉意義的詞連接「我」與「妻」的心理行為,有主觀強加之嫌。其實,讀一讀朱先生作於1932年的《給亡婦》,封文的「怨責說」就更令人難以接受。在那篇著名的悼亡文中,朱先生那低語般的絮念和傾訴,蘊含著對妻子的無限情義,讀來催人淚下。在朱心目中,「這十二年裡你為我吃的苦真不少……無論日子怎麼壞,你連一句怨言也沒有……我也只信得過你一個人,有些話我只和你一個人說,因為世界上只你一個人真關心我,真同情我」——肺腑之語,肝膽自現,朱先生對妻的情感、態度不必再論。
至於對古詩文的引用,與其說是對「妻」生活態度的否定,勿寧說是對自己現實生活的不滿。下文將述及朱此時的生存境況。
關於「妻」
D. 誰知道《荷塘月色》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當時的處境
荷塘月色》是一篇耳熟能詳的佳作,對此,近有吉林師范大學楊朴先生的一種最新的闡釋。這即載於近期《文學評論》上的《<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認為人們過去對它的解讀是〃牽強附會〃。文章認為〃此文是作者把潛意識的美人原形和愛欲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並說〃這就是使此文車成為朱自清潛意識願望的象徵〃。文章由此提出了自己的新的文學闡釋:美人幻夢的置換變形。
作者認為《荷塘月色》表現的純粹是個人的情感,並鋪排而列:〃這種個人的情感與那個時代的政治背景根本無關;與另外文學作品的表現的革命主體根本無關;與以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意象表現堅貞的情操根本無關。〃並強調:〃這種個人情感完全是屬於朱自清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內心體驗。〃且概括而言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種潛意識的願望表現。〃是幻夢的描述與闡釋中,作者把幻夢與現實作了如此的統一。一,通過月色與人的溝通而淡化了夢境與現實的距離。作者把〃妻〃與〃兒〃的的睡熟的幻夢與〃我〃通過對暗夜裡月色的氛圍營造而形成夢境與現實的整一。二,通過對曲徑小道的描述而達到夢境與現實的整合,實現他們之間的情感性聯系。作者以小徑作為了融合現實與夢境的象徵性通道。並言〃是夢境通往現實的必由之路。〃三,這種夢境與現實的錯位式描寫,實質是為了宣洩一種被壓抑了的願望,是一種潛在的意識。作者把這種潛在的意識願望脫離了政治性因素的包圍。用以弗洛伊德的夢論分析為〃深處感情〃的因素。
其二,作者把這種恬淡月色中夢境的游離作為一種現實壓抑中的突暴式願望。並認為〃夜遊荷塘〃只是一種情感心緒的抒情化表達。從而由這種內心的隱意識引延出〃美人象徵〃這一說法。作者這樣列舉:寫荷葉,〃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
荷花是,〃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些白花。有裊娜開著的,有羞澀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猶如剛出浴的美人。〃荷花的清香是,〃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荷花的顫動是,葉子與花被微風吹過,〃象閃電般,霎時穿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荷葉的風致是,〃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但流水的流動卻使葉子〃更見風致〃了。
作者把這種形式的表現認定是情感的形式化表現。並以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中的(藝術形式)是由情感轉化成的可聽的形式』』來作據。並以次推定荷葉象徵著美人的新鮮論斷。認為朱自清是以一種朦朧的象徵來宣洩對美的獨善情懷。解釋為,夢的意識是顯示壓抑後的〃愛欲〃的崩發。〃荷花是朱自清的潛意識的偽裝〃。
以〃愛欲〃替代了〃政治性的壓抑〃是楊朴先生在《荷塘月色》流傳近八十年來的對其思想解釋的一大突破。政治性的退化,情感性的濃飾,使這種對《荷塘月色》的闡釋賦予新的內涵。從而把夢者的〃月下情懷〃演繹為一種潛意識的象徵,以滿足情感的欠缺。
這種〃愛欲〃的象徵性原因,關鍵在於〃愛欲〃的內存性原因。關於這個,作者解釋為〃愛欲〃的移置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作者先是把荷葉的意象置入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作結。即以傳統的荷葉形象來闡釋朱自清外露的原形意義。〃采蓮實質是一種文化儀式,一種野合風俗,一種浪漫遊戲。〃它是從生殖儀式發展而來〃。並強調,〃說到底,采蓮是為了愛情,為了性愛〃。對此,作者搬了南朝民歌《西洲曲》,漢樂府民歌《江南》,以及《采蓮賦》中的意蘊來作底論。從而把一種近乎原始的性與愛欲與夢境實現了完美的整合。在愛欲的移置問題上,楊朴先生著力闡釋了《荷塘月色》對這種古代文化的延留。〃以性換情,從而使性掩藏到象徵的背後〃,這是一種對美人意象的幻夢位移。
作者從朱自清的一系列散文作品中歸結其中所孕籍的美人,愛欲與幻夢的延留問題。情感解釋對《荷塘月色》的闡釋不啻為一個全新的突破,尤其其中以弗洛伊德的夢境與性心理來分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寫作心跡。這與當時社會的壓抑性氣氛是相通相適的一種心境寫照。但朱自清作為一個革命作家,把《荷塘月色》的寫作動因全部歸結為一個情感與愛欲下的沉悶呻吟,是有失偏頗的。
我以為,假如說這是一種由政治性的意識到情感性壓抑的潛意識移置,或許本文會有更大的包容量,想當時的政治性苦悶與情感性的即時苦悶,形成他寫《荷塘月色》這一藝術與思想的動因。假若說是單純的情感萌飾,於情可釋,於理卻不暢達。
另外,作者認為朱自清的性與愛欲的壓抑是受著〃道德律〃的約束,並把遊河(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看作他的一次不成功的情感釋放過程。
最後,作者總結〃我們所感受到的主題思想,仍是願望沒能滿足的深深遺憾,〃這既是對《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的一個總結,也是對《荷塘月色》思想的一個概述。
這種以情感來定位的方法是必要的,但全部性的愛欲肯定與現實性的政治氛圍的影響否決,是欠妥的。正如楊朴先生在文中所言,〃對一代代中學生〃〃形成了一種嚴重的錯誤誘導〃,這也不能不說是此文中的一個矛盾。
荷塘月色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勝的景色在近春園一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後達一百二十餘年。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於世變,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門到這一帶散步,以其精妙的構思和生花之筆寫下名文《荷塘月色》。
這篇作品寫於1927年7月,此時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期,這時朱自清思想十分苦悶,他不滿現實但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義思想影響下,他感到「還是暫時超然的好。」「樂得暫時忘記,做些自己愛做的事業」
(——陳孝全、劉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賞》第124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這篇作品寫的是在一個靜謐夜,作者為了排遣心中的苦悶,到北京清華園古井堂附近散步時,所見荷塘月色的景象和當時的心情。(楊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藝術》第2頁,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
為了獲得心裡暫時的寧靜,他獨自沿著荷塘小徑背著手踱著,忽然覺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人」的「獨處妙處」的境界。這種無牽無掛獨自受用無邊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擺脫由現實擾亂「心裡頗不寧靜」,而追求剎那安寧的心境的反映。(--陳孝全、劉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賞》第124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E. 《荷塘月色》的主要內容講述了什麼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種潛意識的願望表現。〃是幻夢的描述與闡釋中,作者把幻夢與現實作了如此的統一。一,通過月色與人的溝通而淡化了夢境與現實的距離。作者把〃妻〃與〃兒〃的的睡熟的幻夢與〃我〃通過對暗夜裡月色的氛圍營造而形成夢境與現實的整一。二,通過對曲徑小道的描述而達到夢境與現實的整合,實現他們之間的情感性聯系。作者以小徑作為了融合現實與夢境的象徵性通道。並言〃是夢境通往現實的必由之路。〃三,這種夢境與現實的錯位式描寫,實質是為了宣洩一種被壓抑了的願望,是一種潛在的意識。作者把這種潛在的意識願望脫離了政治性因素的包圍。用以弗洛伊德的夢論分析為〃深處感情〃的因素。
其二,作者把這種恬淡月色中夢境的游離作為一種現實壓抑中的突暴式願望。並認為〃夜遊荷塘〃只是一種情感心緒的抒情化表達。從而由這種內心的隱意識引延出〃美人象徵〃這一說法。作者這樣列舉:寫荷葉,〃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
荷花是,〃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些白花。有裊娜開著的,有羞澀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猶如剛出浴的美人。〃荷花的清香是,〃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荷花的顫動是,葉子與花被微風吹過,〃象閃電般,霎時穿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荷葉的風致是,〃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但流水的流動卻使葉子〃更見風致〃了。
作者把這種形式的表現認定是情感的形式化表現。並以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中的(藝術形式)是由情感轉化成的可聽的形式』』來作據。並以次推定荷葉象徵著美人的新鮮論斷。認為朱自清是以一種朦朧的象徵來宣洩對美的獨善情懷。解釋為,夢的意識是顯示壓抑後的〃愛欲〃的崩發。〃荷花是朱自清的潛意識的偽裝〃。
以〃愛欲〃替代了〃政治性的壓抑〃是楊朴先生在《荷塘月色》流傳近八十年來的對其思想解釋的一大突破。政治性的退化,情感性的濃飾,使這種對《荷塘月色》的闡釋賦予新的內涵。從而把夢者的〃月下情懷〃演繹為一種潛意識的象徵,以滿足情感的欠缺。
這種〃愛欲〃的象徵性原因,關鍵在於〃愛欲〃的內存性原因。關於這個,作者解釋為〃愛欲〃的移置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作者先是把荷葉的意象置入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作結。即以傳統的荷葉形象來闡釋朱自清外露的原形意義。〃采蓮實質是一種文化儀式,一種野合風俗,一種浪漫遊戲。〃它是從生殖儀式發展而來〃。並強調,〃說到底,采蓮是為了愛情,為了性愛〃。對此,作者搬了南朝民歌《西洲曲》,漢樂府民歌《江南》,以及《采蓮賦》中的意蘊來作底論。從而把一種近乎原始的性與愛欲與夢境實現了完美的整合。在愛欲的移置問題上,楊朴先生著力闡釋了《荷塘月色》對這種古代文化的延留。〃以性換情,從而使性掩藏到象徵的背後〃,這是一種對美人意象的幻夢位移。
作者從朱自清的一系列散文作品中歸結其中所孕籍的美人,愛欲與幻夢的延留問題。情感解釋對《荷塘月色》的闡釋不啻為一個全新的突破,尤其其中以弗洛伊德的夢境與性心理來分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寫作心跡。這與當時社會的壓抑性氣氛是相通相適的一種心境寫照。但朱自清作為一個革命作家,把《荷塘月色》的寫作動因全部歸結為一個情感與愛欲下的沉悶呻吟,是有失偏頗的。
我以為,假如說這是一種由政治性的意識到情感性壓抑的潛意識移置,或許本文會有更大的包容量,想當時的政治性苦悶與情感性的即時苦悶,形成他寫《荷塘月色》這一藝術與思想的動因。假若說是單純的情感萌飾,於情可釋,於理卻不暢達。
另外,作者認為朱自清的性與愛欲的壓抑是受著〃道德律〃的約束,並把遊河(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看作他的一次不成功的情感釋放過程。
最後,作者總結〃我們所感受到的主題思想,仍是願望沒能滿足的深深遺憾,〃這既是對《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的一個總結,也是對《荷塘月色》思想的一個概述。
這種以情感來定位的方法是必要的,但全部性的愛欲肯定與現實性的政治氛圍的影響否決,是欠妥的。正如楊朴先生在文中所言,〃對一代代中學生〃〃形成了一種嚴重的錯誤誘導〃,這也不能不說是此文中的一個矛盾。
荷塘月色
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勝的景色在近春園一帶。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近春園內所有房屋被化為灰燼,淪為「荒島」,前後達一百二十餘年。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於世變,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門到這一帶散步,以其精妙的構思和生花之筆寫下名文《荷塘月色》。
這篇作品寫於1927年7月,此時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期,這時朱自清思想十分苦悶,他不滿現實但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義思想影響下,他感到「還是暫時超然的好。」「樂得暫時忘記,做些自己愛做的事業」
(——陳孝全、劉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賞》第124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這篇作品寫的是在一個靜謐夜,作者為了排遣心中的苦悶,到北京清華園古井堂附近散步時,所見荷塘月色的景象和當時的心情。(楊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藝術》第2頁,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
為了獲得心裡暫時的寧靜,他獨自沿著荷塘小徑背著手踱著,忽然覺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人」的「獨處妙處」的境界。這種無牽無掛獨自受用無邊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擺脫由現實擾亂「心裡頗不寧靜」,而追求剎那安寧的心境的反映。(--陳孝全、劉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賞》第124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