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雲伺服器 » linux伺服器性能監控搭建

linux伺服器性能監控搭建

發布時間: 2022-07-17 03:24:35

① jenkins怎麼監控linux性能

jenkins 不能監控linux性能,jenkins是分布式調用的軟體,可以定時執行任務,可以按要求順序執行腳本,但是本身不帶監控性能的功能,如果要監控linux的性能,應該用nagios。

nagios監控linux性能伺服器搭建詳解:
配置安裝環境-----搭建apache+php環境
首先需要先創建一個名為nagios的帳號並給定登錄口令,並創建一個用戶組名為nagcmd用於從Web介面訪問。將nagios用戶和apache用戶都加到這個組中
現在開始解壓安裝nagios源碼包。注意的是安裝一定要注意不要出先erro否則後面排錯的時候會非常的頭痛哦
配置WEB介面:在上一步中安裝了一個配置文件nagios.conf到了/etc/httpd/conf.d/目錄下,打開此文件,能看到裡面實際是定義了兩個別名。並設置了基於帳號的頁面訪問控制。
對應的應該創建一個的用戶用於Nagios的WEB介面登錄。記住設置好的登錄口令,一會兒會用到它。之後需要重啟apache .
簡單的配置nagios,讓它可以監控安裝了nagios程序的SERVER,也就是本機。nagios被安裝在了在/usr/local/nagios目錄下,可以看到如下命令bin------ 有一個重要的nagios命令,用於檢查nagios主配置文件nagios.cfg是否有語法等錯誤,libexec 此目錄下存放所有用於監控的命令(要安裝nagios-plugins插件才會有這些命令)share 此目錄就是上面WEB介面訪問的站點目錄,var 存放啟動nagios後的相關文件
安裝nagios 插件,解壓後編譯安裝
安裝插件完成後,會產生很多類似check_http的監控命令到/usr/local/nagios/libexec目錄下。
啟動nagios 服務。把Nagios加入到服務列表中以使之在系統啟動時自動啟動# chkconfig --add nagios # chkconfig nagios on驗證Nagios的樣例配置文件(只有此步正常,你才去啟動服務)/usr/local/nagios/bin/nagios -v /usr/local/nagios/etc/nagios.cfg如果沒有報錯,可以啟動Nagios服務# service nagios start
登錄WEB介面,現在可以從WEB方式來接入Nagios的WEB介面了,需要在提示下輸入用戶名(nagiosadmin)和口令,剛剛設置的,這里用系統默認安裝的瀏覽器,用下面這個超鏈接http://localhost/nagios/ 點擊「服務詳情」的引導超鏈來查看本機的監視詳情。可能需要給點時間讓Nagios來檢測機器上所依賴的服務因為檢測需要些時間。
NRPE的安裝配置:
NRPE是nagios的一個擴展,它被用於被監控的伺服器上,向nagios監控平台提供該伺服器的一些本地的情況。例如,cpu負載、內存使用、硬碟使用等等。
1)需要在nagios監控平台伺服器上安裝NRPE
# tar xzf nrpe-2.8.1.tar.gz
# cd nrpe-2.8.1
# ./configure && make all && make install-plugin
如果安裝成功,就可以在/.../nagios/libexec 目錄中找到 "check_nrpe"這個插件。之後需要定義一個可以在監控平台使用的命令,這個定義一般在/.../nagios/etc/commands.cfg中,其內容如下:在commands.cfg加入:
define command{
command_name check_nrpe
command_line $USER1$/check_nrpe -H $HOSTADDRESS$ -c $ARG1$
}
這樣就可以在定義服務的時候使用這個命令了,舉個例子:
define service{
host_name remotehost
service_description CPU Load
...
check_command check_nrpe!check_load }
這個例子就定義了對remotehost伺服器cpu負載情況的監控。

2)如何在被監控伺服器上安裝NRPE。
首先,需要准備的包有兩個:NRPE和nagios-plugin。首先安裝插件:
# /usr/sbin/useradd nagios
# passwd nagios
# tar xzf nagios-plugins-1.4.9.tar.gz
# cd nagios-plugins-1.4.9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agios && make && make install
# chown nagios.nagios /usr/local/nagios/
# chown -R nagios.nagios /usr/local/nagios/libexec/
然後安裝NRPE:
tar xzf nrpe-2.8.1.tar.gz
cd nrpe-2.8.1
./configure &&make all&&make install-plugin&&make install-daemon
&& make install-daemon-config
安裝好了,可以到/usr/local/nagios/下面檢查一下,應該生成了4個目錄:bin、etc、libexec、share。之後我們要配置 一下,目的是讓NRPE可以以守護進程的形式監聽5666埠,為特定地址的nagios平台提供服務。
首先,需要修改/usr/local/nagios/etc/nrpe.cof。
找到「allowed_hosts=127.0.0.1」將其改為:allowed_hosts=127.0.0.1,$Nagios監控平台的地址或域名
3)啟動NRPE守護進程:(可以將此命令加入/etc/rc.local,以便開機自動啟動)
# /usr/local/nagios/bin/nrpe -c /usr/local/nagios/etc/nrpe.cfg -d
此命令生成的日誌會在系統的日誌(/var/log/message)中。如果沒有出錯,就基本搞定了。驗收一下,在本機上:# /usr/local/nagios/libexec/check_nrpe -H 127.0.0.1 或者在nagios監控平台伺服器上:
# /usr/local/nagios/libexec/check_nrpe -H $目標主機地址
正常的返回值為被監控伺服器上安裝的NRPE的版本信息:
NRPE v2.8.1
如果看到這些,NRPE安裝成功了。
那麼,通過NRPE,可以監控到哪些信息呢? 只要在被監控伺服器上有的插件(/usr/local/nagios/libexec中的所有插件),都可以使用。也就是說,你想監控什麼,只要有對應的插件,就可以實現。
在被監控端的 nrpe.cfg 文件中,可以看到這樣的配置:
command[check_load]=/usr/local/nagios/libexec/check_load -w 15,10,5 -c 30,25,20
這是用來檢查 CPU 負載的。

② Linux怎麼使用nmon監控性能,分析系統性能數據

用Nmon監控Linux系統性能的方法請參見下面介紹(配圖):
1、安裝Nmon
2、一旦安裝完成,則可以通過在終端執行 nmon 命令啟動它。
Nmon命令執行之後,大家可以看到如下輸出:

3、從上圖中大家可以看到,Nmon 命令行工具是一個用戶交互的應用程序,大家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鍵盤快捷鍵來查看相關統計信息。
q : 停止並退出Nmon
h : 查看幫助信息
c : 查看 CPU 統計信息
m : 查看內存統計信息
d : 查看磁碟統計信息
k : 查看內核統計信息
n : 查看網路統計信息
N : 查看 NFS 統計信息
j : 查看文件系統統計信息
t : 查看 Top 進程統計信息
V : 查看虛擬內存統計信息
v : 詳細輸出模式
4、查看 CPU 統計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 CPU 性能信息,可以直接按 c 鍵:

5、查看 Top 進程統計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 Top 進程統計信息,可以直接按 t 鍵:

6、查看網路統計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網路統計信息,可以直接按 n 鍵:

7、磁碟I/O圖
使用 d 鍵可以查看磁碟統計信息:

8、查看內核統計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內核統計信息,可以直接按 k 鍵:

9、獲取系統信息
如果要查看 Linux 的系統信息,如:系統架構、操作系統版本、Linux 版本則可以使用 r 鍵,這對系統管理員非常有用。

以上是基礎使用方法。下面再補充一些命令和方法:

1、啟動
打開nmon所在的目錄:cd /usr/local/nmon
修改啟動文件的訪問許可權:chmod 755 nmon_x86_rhel52
啟動nmon:./nmon_x86_rhel52
如果要采樣nmon的數據保存成文件,可以
./nmon_x86_rhel52 -fT -s 30 -c 120
其中30表示每隔30秒nmon取一次系統性能數據,120表示取120次;
這樣nmon將會在運行開始算起連續取得30sX120=60分鍾,可根據實際需要時間調整;當運行以上命令後該目錄下會生成一個.nmon文件,該文件會根據間隔時間被寫入性能數據,當一段時間後再查看該文件,文件位元組變大
利用nmonanalyser分析.nmon文件

當測試結束的同時ftp到伺服器上將.nmon文件get下來,
打開nmon_analyser.zip 包下的nmon analyser v338.xls 文件,點擊Analyse nomn data按鈕,選擇之前get來下的.nmon文件。
(如果報告以下宏的安全級別太高錯誤,則在「工具 -- 宏 --安全性」里把級別調低,然後重新打開 nmon analyser v338.xls 文件)
待分析結束後會生成性能分析結果文件(文件格式為.xls,其中包括CPU,IO,內存等性能分析報告)。
分析結果中有很多數據和圖形,簡要介紹主要的性能參數圖像

4.1 系統匯總(對應excel標簽的『SYS_SUMM』)
藍線為cpu佔有率變化情況;
粉線為磁碟IO的變化情況;
4.2磁碟讀寫情況匯總(對應excel標簽的『DISK_SUMM』)
藍色為磁碟讀的速率KB/sec
紫色為磁碟寫的速率KB/sec
4.3內存情況匯總(對應excel標簽的『MEM』)
曲線表示內存剩餘量(MB)
分析數據得到的報告文件(.xls)中包含很多性能分析結果數據,根據自己的需要查看。

2、nmon運行本身就消耗系統資源的;
另外如果取到.nmon文件後確定不再需要nmon繼續收集信息則應kill掉nmon;
命令:
ps -A | grep nmon #得到pid
kill -9 pid

suse10 enterprise sp2:
nmon_x86_rhel3
使用對應的操作系統文件:
chmod +x nmon_x86_ubuntu810
mv nmon_x86_ubuntu810 /usr/local/bin/nmon
對於 Debian 還要做以下操作(不做也同樣能運行):
apt-get install lsb-release
lsb_release -d | sed 's/Description:\t//' > /etc/debian_release
然後直接運行 nmon 即可。
採集數據並生成報表:
採集數據:
nmon -s10 -c60 -f -m /home/
參數解釋:
-s10 每 10 秒採集一次數據。
-c60 採集 60 次,即為採集十分鍾的數據。
-f 生成的數據文件名中包含文件創建的時間。
-m 生成的數據文件的存放目錄。
這樣就會生成一個 nmon 文件,並每十秒更新一次,直到十分鍾後。
生成的文件名如: hostname_090824_1306.nmon ,"hostname" 是這台主機的主機名。
生成報表:
下載 nmon analyser (生成性能報告的免費工具):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wikis/display/Wikiptype/nmonanalyser
把之前生成的 nmon 數據文件傳到 Windows 機器上,用 Excel 打開分析工具 nmon analyser v33C.xls 。點擊 Excel 文件中的 "Analyze nmon data" 按鈕,選擇 nmon 數據文件,這樣就會生成一個分析後的結果文件: hostname_090824_1306.nmon.xls ,用 Excel 打開生成的文件就可以看到結果了。
如果宏不能運行,需要做以下操作:
工具 -> 宏 -> 安全性 -> 中,然後再打開文件並允許運行宏。
自動按天採集數據:
在 crontab 中增加一條記錄:
0 0 * * * root nmon -s300 -c288 -f -m /home/ > /dev/null 2>&1
300*288=86400 秒,正好是一天的數據。

采樣文件越來越大:
[email protected].***:~/nmon# ./nmon -s1 -c33 -f
[email protected].***:~/nmon#
[email protected].***:~/nmon# -sh *
8.0K AD39_***_sles10_101207_1046.nmon
160K nmon
[email protected].***:~/nmon# -sh *
12K AD39_***_sles10_101207_1046.nmon
160K nmon
[email protected].***:~/nmon# -sh *
16K AD39_***_sles10_101207_1046.nmon
160K nmon
[email protected].***:~/nmon# -sh *
20K AD39_***_sles10_101207_1046.nmon
160K nmon
[email protected].***:~/nmon# -sh *
20K AD39_***_sles10_101207_1046.nmon
160K nmon

註:以上一些機器名稱或系統名稱,請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及修改。

③ 如何用命令檢查Linux伺服器性能

Linux下的Top命令是一個性能監控程序,許多系統管理員常常用它來監控Linux性能,在許多Linux或者類Unix操作系統里都有這個命令。Top命令用於按一定的順序顯示所有正在運行而且處於活動狀態的實時進程,而且會定期更新顯示結果。這條命令顯示了CPU的使用率、內存使用率、交換內存使用大小、高速緩存使用大小、緩沖區使用大小,進程PID、所使用命令以及其他。它還可以顯示正在運行進程的內存和CPU佔用多的情況。對系統管理員來說,top命令式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它可用於監控系統並在需要的時候採取正確的處理動作。命令需求網頁

④ 如何監控linux伺服器

一般監控伺服器,你可以

首先:你可以用iostat命令,顯示存儲子系統的詳細信息,可以用來監控磁碟I/O的情況,如果%iowait的值過大,那麼就是就說明很多IO在等待了,性能當然就有影響了,當然,用free也可以查看大概的情況,如下:

其次;就是windows下面都有的工具,wireshark,前身是ethereal,是一個網路協議檢測程序,可以抓去網站運行的相關咨詢,包括每一封包流向及其內容,監控TCP session動態等等。

當然有些服務商是有自己的伺服器監控系統,監控軟體的,我用的是小鳥雲的!他們有專門的與"雲監控」雲管家等監控軟體!我是覺得很好!這樣就免得麻煩!

⑤ Linux伺服器整體性能監控攻略 Linux伺服器如何監控整體性能

Linux伺服器性能監測是很重要的工作,伺服器運行應該提供最有效的系統性能。當伺服器系統性能突然低於平均應有的情況,問題可能來自在執行的進程、內存的使用率、磁碟的性能、網路流量和CPU 的壓力。在預算短缺的今天,理解如何優化系統性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要實現它的前提是,你必須充分了解自己的計算機和網路,從而找到真正的瓶頸所在。本文提供一些基礎的工具來辨別和處理一些性能問題。使用的Linux 發行版本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工作過程是:首先查看整個系統的狀態,然後是檢查特定的子系統。

Linux伺服器進行性能監控有幾種方法,每種方法都各有其優缺點。

使用SNMP等標准工具

標准及非標准工具能執行一個或多個收集、合並及傳輸階段,如rstatd或SNMP工具,然而標準的rstat後台程序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速度慢而且效率低。

內核模塊

幾個系統監控工程利用內核模塊來存取監控數據。一般情況下,這是很有效的收集系統數據的方法。然而這種方法存在的問題是,當主內核源內有其它改變時,必須保持代碼一致性。一個內核模塊可能與用戶想使用的其它內核模塊相沖突。此外,在使用監控系統之前,用戶必須獲得或申請模塊。

/proc虛擬文件系統

/proc虛擬文件系統是一個較快的、高效率執行系統監控的方法。使用/proc的主要缺點是必須保持代碼分析與/proc 文件格式改變的同步。事實表明,Linux內核的改變比/proc 文件格式的改變要更頻繁,所以,用/proc虛擬文件系統比用內核模塊存在的問題要少。本文介紹的方法即基於/proc虛擬文件系統。

一、 /proc文件系統特點

Linux 系統向管理員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使他們可以在系統運行時更改內核,而不需要重新引導內核系統。這是通過 /proc 虛擬文件系統實現的。/proc 文件虛擬系統是一種內核和內核模塊用來向進程 (process) 發送信息的機制 (所以叫做 /proc)。這個偽文件系統讓你可以和內核內部數據結構進行交互,獲取 有關進程的有用信息,在運行中 (on the fly) 改變設置 (通過改變內核參數)。 與其他文件系統不同,/proc 存在於內存之中而不是硬碟上。不用重新啟動而去看 CMOS ,就可以知道系統信息。這就是 /proc 的妙處之一。

小提示: 每個Linux系統根據軟硬體不同/proc 虛擬文件系統的內容也有些差異。/proc 虛擬文件系統有三個很重要的目錄:net,scsi和sys。Sys目錄是可寫的,可以通過它來訪問或修改內核的參數,而net和scsi則依賴於內核配置。

⑥ 如何在Loadrunner中監控linux伺服器的性能

公司使用的伺服器是linux的操作系統,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監控系統參數都是使用top等linux命令來監控

這樣做的好處
1.可以非常容易的監控的系統的狀態
2.實時性非常強
不足之處
1.不能和loadrunner其他的圖表進行合並,造成了很難在事後分析出系統的問題
2.監控系統的數據無法直接保存,供下次參考使用
最近終於說服了公司的sa,讓我能在性能測試環境做必要的設置,因為之前sa一直認為我要做的事情會對系統的安全性造成影響。

現在我來介紹一下如何在linux設置來完成loadrunner對伺服器性能的監控
A.驗證伺服器上是否配置了rstatd守護程序

1. rup 127.0.0.1
2.find / -name rpc.rstatd
3./usr/sbin/rpcinfo -p

B.下載rpc.rstatd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rstatd
C.打開埠映射

1.執行 setup命令
這時會彈出一個類似圖形化的界面,游標移動到System services,回車。在新界面中找到portmap項,空格選中。然後選擇OK,再選擇quit。
2./etc/rc.d/init.d/portmap start //啟動portmap

D.編譯安裝rstatd

./configure
make all-am
make install-am
E.起rstatd服務

/usr/local/sbin/rpc.rstatd
F.安裝xinetd服務

yum install xinetd.i386
/sbin/service xinetd restart
好了,liunx中的設置基本上都已經設置完了,接下來只要到loadrunner中加上對相應服務的監控就可以了

⑦ linux性能監控工具介紹

1.uptime
該命令直觀的顯示了伺服器在過去15分鍾,5分鍾,1分鍾內的平均負載
2.vmstat
每隔2秒輸出vmstat的信息,共輸出10次。
類別
procs
swap
io
system
cpu
r:正在運行的進程數目
si:
換入到內存的容量
bi:
讀入塊數目
in:
中斷數目
us:用戶
b:阻塞的進程數目
so:
換出內存的容量
bo:
寫到塊數目
cs:
上下文切換數目
sy:系統
id:空閑
wa:等待io完成的cpu
3.iostat
每隔2秒輸出iostat信息,共輸出3次
tps
blk_read/s
blk_wrtn/s
blk_read
blk_wrtn
發送磁碟的I/O請求數
每秒讀取的block數量
每秒寫的block數量
讀入block的總數
寫入block的總數
備註:該命令包含了cpu信息和磁碟IO信息,這里簡單介紹下有關磁碟IO的幾個參數。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blk_read和blk_wrtn是統計的歷史總數,後面是每一秒的變化數。
4.top
top
-d
10
每10秒鍾查看下信息。
包含了load信息,系統運行時間信息,cpu信息,進程信息等。
5.free
-m
total:內存總量,
used:表示總計分配給緩存(包含buffers
與cache
)使用的數量,但其中可能部分緩存並未實際使用
free:未分配的內存
buffers:系統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
數量
cached:系統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
數量
======buffers/cache行=====
used:Mem行中的used
-
buffers-cached,實際使用的內存總量
free:
未被使用的buffers
與cache
和未被分配的內存之和,這就是系統當前實際可用內存。
6.sar
通過sar命令可以查看伺服器的各個硬體的實時運轉情況。由於顯示的一些參數含義與其它命令類似,這里就不一一詳細介紹,只重點介紹
幾個參數。
(1)sar
-d
顯示磁碟實時信息
(2)sar
-b
查看I/O和傳送速率的統計信息
(3)sar
-u
顯示cpu實時信息
(4)sar
-q
查看平均負載
(5)sar
-r
查看內存使用情況
(6)sar
-n
DEV
查看網卡流量情況
rxpck/s:每秒鍾接收的數據包
txpck/s:每秒鍾發送的數據包
rxbyt/s:每秒鍾接收的位元組數
txbyt/s:每秒鍾發送的位元組數
rxcmp/s:每秒鍾接收的壓縮數據包
txcmp/s:每秒鍾發送的壓縮數據包
rxmcst/s:每秒鍾接收的多播數據包

⑧ 7.Linux伺服器整體性能監控攻略 Linux伺服器如何監控整體性能

Linux伺服器性能監測是很重要的工作,伺服器運行應該提供最有效的系統性能。當伺服器系統性能突然低於平均應有的情況,問題可能來自在執行的進程、內存的使用率、磁碟的性能、網路流量和CPU 的壓力。在預算短缺的今天,理解如何優化系統性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要實現它的前提是,你必須充分了解自己的計算機和網路,從而找到真正的瓶頸所在。本文提供一些基礎的工具來辨別和處理一些性能問題。使用的Linux 發行版本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工作過程是:首先查看整個系統的狀態,然後是檢查特定的子系統。Linux伺服器進行性能監控有幾種方法,每種方法都各有其優缺點。使用SNMP等標准工具標准及非標准工具能執行一個或多個收集、合並及傳輸階段,如rstatd或SNMP工具,然而標準的rstat後台程序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速度慢而且效率低。內核模塊幾個系統監控工程利用內核模塊來存取監控數據。一般情況下,這是很有效的收集系統數據的方法。然而這種方法存在的問題是,當主內核源內有其它改變時,必須保持代碼一致性。一個內核模塊可能與用戶想使用的其它內核模塊相沖突。此外,在使用監控系統之前,用戶必須獲得或申請模塊。/proc虛擬文件系統/proc虛擬文件系統是一個較快的、高效率執行系統監控的方法。使用/proc的主要缺點是必須保持代碼分析與/proc 文件格式改變的同步。事實表明,Linux內核的改變比/proc 文件格式的改變要更頻繁,所以,用/proc虛擬文件系統比用內核模塊存在的問題要少。本文介紹的方法即基於/proc虛擬文件系統。一、 /proc文件系統特點Linux 系統向管理員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使他們可以在系統運行時更改內核,而不需要重新引導內核系統。這是通過 /proc 虛擬文件系統實現的。/proc 文件虛擬系統是一種內核和內核模塊用來向進程 (process) 發送信息的機制 (所以叫做/proc)。這個偽文件系統讓你可以和內核內部數據結構進行交互,獲取有關進程的有用信息,在運行中 (on the fly) 改變設置 (通過改變內核參數)。與其他文件系統不同,/proc 存在於內存之中而不是硬碟上。不用重新啟動而去看 CMOS ,就可以知道系統信息。這就是 /proc 的妙處之一。提示: 每個Linux系統根據軟硬體不同/proc 虛擬文件系統的內容也有些差異。/proc 虛擬文件系統有三個很重要的目錄:net,scsi和sys。Sys目錄是可寫的,可以通過它來訪問或修改內核的參數,而net和scsi則依賴於內核配置。了解linux請關注《linux就該這么學》這本書。

⑨ linux伺服器監控的幾個方法和命令

監控會降低性能的。同問filter、simls是什麼?沒用過。
當伺服器系統性能突然低於平均應有的情況,問題可能來自在執行的進程、內存的使用率、磁碟的性能和CPU 的壓力。在預算有限的時代,理解如何優化系統性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要實現它的前提是,你必須充分了解自己的伺服器,從而找到真正的瓶頸所在。本文提供一些基礎的工具來辨別和處理一些性能問題。工作過程是:首先查看整個系統的狀態(伺服器整體)後是檢查特定的子系統(內存、處理器、IO等)。

一、系統負載監測

1.使用uptime命令

2.使用cron命令進行定時監測系統負載:

二、Unix進程運行的監測

1.使用ps命令

Unix系統提供了ps等察看進程信息的系統調用,通過結合使用這些系統調用,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進程的運行狀態以及存活情況,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來確保Unix系統的性能。它們是目前在Unix下最常見的進程狀況查看工具,是隨 Unix版本發行的,安裝好系統之後,用戶就可以使用。 這里以ps命令為例,ps命令是最基本同時也是非常強大的進程查看命令。利用它可以確定有哪些進程正在運行及運行的狀態、進程是否結束、進程有沒有僵死、哪些進程佔用了過多的資源等。ps命令可以監控後台進程的工作情況,因為後台進程是不和屏幕鍵盤這些標准輸入/輸出設備進行通信的

2.使用進程監控工具

如果安裝了CDE環境,可以使用圖形界面進程等系統信息,使用方法是單擊「前面板」上「工具」子面板上的「查找進程」控制項。 顯示「進程管理器」主窗口。它立即對工作站進行采樣,並顯示所有當前進程的采樣。

三、內存使用情況監測

內存是Unix內核所管理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內存管理系統是操作系統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因為系統的物理內存總是少於系統所需要的內存數量。虛擬內存就是為了克服這個矛盾而採用的策略。系統的虛擬內存通過在各個進程之間共享內存而使系統看起來有多於實際內存的內存容量。Unix支持虛擬內存, 就是使用磁碟作為RAM的擴展,使可用內存相應地有效擴大。核心把當前不用的內存塊存到硬碟,騰出內存給其他目的。當原來的內容又要使用時,再讀回內存。

⑩ 如何使用Nmon監控Linux系統性能

用Nmon監控Linux系統性能的方法請參見下面介紹(配圖):
1、安裝Nmon
2、一旦安裝完成,則可以通過在終端執行 nmon 命令啟動它。
Nmon命令執行之後,大家可以看到如下輸出:

3、從上圖中大家可以看到,Nmon 命令行工具是一個用戶交互的應用程序,大家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鍵盤快捷鍵來查看相關統計信息。
q : 停止並退出Nmon
h : 查看幫助信息
c : 查看 CPU 統計信息
m : 查看內存統計信息
d : 查看磁碟統計信息
k : 查看內核統計信息
n : 查看網路統計信息
N : 查看 NFS 統計信息
j : 查看文件系統統計信息
t : 查看 Top 進程統計信息
V : 查看虛擬內存統計信息
v : 詳細輸出模式
4、查看 CPU 統計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 CPU 性能信息,可以直接按 c 鍵:

5、查看 Top 進程統計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 Top 進程統計信息,可以直接按 t 鍵:

6、查看網路統計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網路統計信息,可以直接按 n 鍵:

7、磁碟I/O圖
使用 d 鍵可以查看磁碟統計信息:

8、查看內核統計信息
如果你想查看內核統計信息,可以直接按 k 鍵:

9、獲取系統信息
如果要查看 Linux 的系統信息,如:系統架構、操作系統版本、Linux 版本則可以使用 r 鍵,這對系統管理員非常有用。

以上是基礎使用方法。下面再補充一些命令和方法:

1、啟動
打開nmon所在的目錄:cd /usr/local/nmon修改啟動文件的訪問許可權:chmod 755 nmon_x86_rhel52啟動nmon:./nmon_x86_rhel52如果要采樣nmon的數據保存成文件,可以./nmon_x86_rhel52 -fT -s 30 -c 120其中30表示每隔30秒nmon取一次系統性能數據,120表示取120次;這樣nmon將會在運行開始算起連續取得30sX120=60分鍾,可根據實際需要時間調整;當運行以上命令後該目錄下會生成一個.nmon文件,該文件會根據間隔時間被寫入性能數據,當一段時間後再查看該文件,文件位元組變大
利用nmonanalyser分析.nmon文件
當測試結束的同時ftp到伺服器上將.nmon文件get下來,打開nmon_analyser.zip 包下的nmon analyser v338.xls 文件,點擊Analyse nomn data按鈕,選擇之前get來下的.nmon文件。(如果報告以下宏的安全級別太高錯誤,則在「工具 -- 宏 --安全性」里把級別調低,然後重新打開 nmon analyser v338.xls 文件)待分析結束後會生成性能分析結果文件(文件格式為.xls,其中包括CPU,IO,內存等性能分析報告)。分析結果中有很多數據和圖形,簡要介紹主要的性能參數圖像
4.1 系統匯總(對應excel標簽的『SYS_SUMM』)藍線為cpu佔有率變化情況;粉線為磁碟IO的變化情況;
4.2磁碟讀寫情況匯總(對應excel標簽的『DISK_SUMM』)藍色為磁碟讀的速率KB/sec紫色為磁碟寫的速率KB/sec
4.3內存情況匯總(對應excel標簽的『MEM』)曲線表示內存剩餘量(MB)分析數據得到的報告文件(.xls)中包含很多性能分析結果數據,根據自己的需要查看。
2、nmon運行本身就消耗系統資源的;另外如果取到.nmon文件後確定不再需要nmon繼續收集信息則應kill掉nmon;命令:
ps -A | grep nmon #得到pid
kill -9 pid
suse10 enterprise sp2:
nmon_x86_rhel3
使用對應的操作系統文件:chmod +x nmon_x86_ubuntu810mv nmon_x86_ubuntu810 /usr/local/bin/nmon
對於 Debian 還要做以下操作(不做也同樣能運行):apt-get install lsb-releaselsb_release -d | sed 's/Description:\t//' > /etc/debian_release
然後直接運行 nmon 即可。
採集數據並生成報表:採集數據:nmon -s10 -c60 -f -m /home/
參數解釋:-s10 每 10 秒採集一次數據。-c60 採集 60 次,即為採集十分鍾的數據。-f 生成的數據文件名中包含文件創建的時間。-m 生成的數據文件的存放目錄。
這樣就會生成一個 nmon 文件,並每十秒更新一次,直到十分鍾後。生成的文件名如: hostname_090824_1306.nmon ,"hostname" 是這台主機的主機名。

熱點內容
青驕如何重置賬號密碼 發布:2025-02-01 09:57:51 瀏覽:520
阿里雲伺服器鏡像市場 發布:2025-02-01 09:46:04 瀏覽:525
任子行伺服器管理口默認地址 發布:2025-02-01 09:42:58 瀏覽:996
設備作為FTP客戶端時 發布:2025-02-01 09:35:07 瀏覽:936
安卓如何登錄ios明日之後 發布:2025-02-01 09:31:59 瀏覽:306
怎麼查看手機存儲卡 發布:2025-02-01 09:31:51 瀏覽:341
java知識點總結 發布:2025-02-01 09:08:32 瀏覽:685
如何在手機版給伺服器加光影 發布:2025-02-01 09:02:14 瀏覽:728
簡單神器安卓系統的哪個好 發布:2025-02-01 09:00:48 瀏覽:355
社保卡密碼如何異地改密碼 發布:2025-02-01 08:57:22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