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雲伺服器 » 企業伺服器ip分配

企業伺服器ip分配

發布時間: 2022-06-23 23:15:43

㈠ 假如一個公司有300台電腦,ip地址怎麼劃分,需要些什麼設備

1、設備:至少要為每台電腦提供一個網路介面,則交換機的總埠數不能少於300,再考慮到交換機的互聯,以24口交換機為例,要至少14台。實際情況因電腦分布范圍不同,可能是更多埠與少埠的交換機按需配備。必要的話還是加光口,如果涉及內外網轉換,還應該有路由器等設備;
2、IP地址劃分方法取決於公司部門的劃分,是否允許不同網段之間互通,對廣播域范圍控製程度。劃分VLAN還與交換機的可管理性相關,總之是要把網路流量,安全管理,網路硬體配置結合起來考慮。

㈡ 企業裡面電腦ip設備ip都是通過怎麼分配

自動分配配的,企業路由器會設置好IP地址段,那個地址沒人用,系統就自動分配個沒人用的ip給你

㈢ 中型企業IP地址劃分

如果讓內網自動獲取IP,則啟用DHCP則可,不用分配IP。

如果路由有MAC綁定IP功能,則可以分配固定IP,以達到監控目的。

你可以把子網掩碼設定為255.255.0.0, 這樣,如果你的伺服器地址為192.168.0.1,則IP池為192.168.0.2至192.168.255.254。你可以為每個部門分配一個IP段,如總經理室為192.168.0.X,人力資源部為:192.168.1.X,依此類推,共60000多個地址,256個部門可分配,你們公司不會發展這么快吧?

㈣ 如何讓一個vlan中的DHCP伺服器為整個企業網路分配ip地址

1.全網可達,也就是說DHCP伺服器到每個網路都是能ping通的
2. 在需要dhcp服務的網路最近的3層設備上做dhcp中繼。

例如: 假設所有的switch都是2層設備

dhcp server ----- switch1------ switch 2 ----- switch3------ router1 ------ switch4 ------ client

這樣的結構中,你只需要在router1連接 switch的介面上做dhcp relay即可。

㈤ 關於企業IP地址劃分

其實不需要如此多IP地址的,
因為很多機器工作在內網模式就可以了,比如內部辦公用電腦

外部電腦用獨立IP(客戶段)

其它服務可以採用映射埠的方式來做,內網重要的數據伺服器,以及核心伺服器建議使用VPN方式連接以確保連接的安全性以及數據的安全

㈥ 對於企業超出255台電腦的區域網,如何分配IP使其互相訪問

1)同一個區域網,如果機器超過50台的話,極有可能造成網路效率的大幅下降。

2)所以你最好每50台設置一個IP地址段。例如:
你的所有伺服器使用192.168.0.x地址段;
300台共6個地址段。
192.168.1.x~192.168.6.x

3)我們再來看硬體的連接。每50台機器你最好使用3個24口交換機平均分配的連接起來。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使每個交換機都全負荷工作,以免降低網路效率。

4)3個交換機的連接方法是:串聯。例如,我們把這3個交換機編號為A1、A2、A3,連接方法是:
從A1開始—串—A2—串—A3。這樣這50台機器已經組網成功。
其餘5個網段依次類推,B1、B2、C3……F1、F2、F3。

5)另外需加一台16口交換機,我們將這台交換機編號為Z1。將A1、B1、……F1,連接到這台交換機上。所有伺服器連接到這個交換機上。寬頻路由也要連接到這台交換機上。
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於以後故障的排查。

6)然後再加一台路由(不是寬頻路由),編號為Z2,Z1和Z2連接。並且做好路由表,這樣各個網段之間都可以訪問。300台機器在高效率的網路下共享上網。

㈦ 公司區域網怎麼分配固定IP地址

為區域網分配固定ip首先要根據人數選擇IP地址段,然後分別在路由器上和每一個辦公電腦和伺服器上設置固定ip。

  1. 在網關或者路由器上關閉DHCP功能,或者只留少量地址用於DHCP動態分配。

  2. 根據區域網內需要接入的PC或者伺服器數量決定使用B類還是C類地址

  3. 給區域網內的每台PC設置IP地址方式為靜態,依次使用可以分配的靜態IP,設置IP地址、子網掩碼、預設網關。

  4. 如果區域網內的設備需要接入互聯網,還需要設置一個到兩個DNS伺服器地址

㈧ 如何在企業網路中實現IP地址的動態分配

規則一:體系化編址

體系化其實就是結構化、組織化,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和組織結構為原則對整個網路地址進行有條理的規劃。一般這個規劃的過程是由大局、整體著眼,然後逐級由大到小分割、劃分的。這其實跟實際的物理地址分配原則是一樣的,肯定是先劃分省市、再細分割出縣區、再細分出道路、再來是街巷,最後是門牌。從網路總體來說,體系化編制由於相鄰或者具有相同服務性質的主機或辦公群落都在IP地址上也是連續的,這樣在各個區塊的邊界路由設備上便於進行有效的路由匯總,使整個網路的結構清晰,路由信息明確,也能減小路由器中的路由表。而每個區域的地址與其他的區域地址相對獨立,也便於獨立的靈活管理。
規則二:可持續擴展性
其實就是在初期規劃時為將來的網路拓展考慮,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在將來很可能增大規模的區塊中要留出較大的餘地。IP地址最開始是按有類劃分的,A、B、C各類標准網段都只能嚴格按照規定使用地址。但現在發展到了無類階段,由於可以自由規劃子網的大小和實際的主機數,所以使得地址資源分配的更加合理,無形中就增大了網路的可拓展性。雖然在網路初期的一段可能很長的時間里,未合理考慮餘量的IP地址規劃也能滿足需要,但是當一個局部區域出現高增長,或者整體的網路規模不斷增大,這時不合理的規劃很可能必須重新部署局部甚至整體的IP地址,這在一個中、大型網路中就絕不是一個輕松的工作了。

在這里讓我們對IP地址、掩碼、子網等概念做個簡述,以便於理解無類地址劃分的意義。

IPv4-網際協議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是現行的IP協議。其地址通常用以圓點分隔號的4個十進制數字表示,每一個數字對應於8個二進制的比特串,稱為一個位組(octets)。如某一台主機的IP地址為:128.10.2.1寫成二進制則為10000000.00001010.00000010.00000001。

網路地址分為5類:

1.A類地址:4個8位位組(octets)中第一個octet代表網路號,剩下的3個代表主機位.范圍是0xxxxxxx,即0到127。

2.B類地址: 前2個octets代表網路號,剩下的2個代表主機位. 范圍是10xxxxxx,即128到191。

3.C類地址: 前3個octets代表網路號,剩下的1個代表主機位. 范圍是110xxxxx,即192到223。

4.D類地址:多播地址,范圍是224到239。

5.E類地址:保留地址,實驗用,范圍是240到255。

一些特殊的IP地址:

1.IP地址127.0.0.1:本地回環(loopback)測試地址

2.廣播地址:255.255.255.255

3.IP地址0.0.0.0:代表任何網路

4.網路號全為0:代表本網路或本網段

5.網路號全為1:代表所有的網路

6.主機位全為0:代表某個網段的任何主機地址

7.主機位全為1:代表該網段的所有主機

私有IP地址(private IP address):為了節約IP地址空間,並增加了安全性,保留了一些IP地址段作為私網IP,不會在公網上出現。處於私有IP地址的網路稱為內網或私網,與外部進行通信就必須通過網路地址翻譯(NAT)。

一些私有地址的范圍:
1.A類地址中:10.0.0.0到10.255.255.255.255
2.B類地址中:172.16.0.0到172.31.255.255
3.C類地址中:192.168.0.0到192.168.255.255
無類IP地址:首先要了解Subnet Masks(子網掩碼),它用於辨別IP地址中哪部分為網路地址,哪部分為主機地址,由1和0組成,長32位,全為1的位代表網路號。不是所有的網路都需要子網,因此就引入1個概念:默認子網掩碼(default subnet mask).A類IP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為255.0.0.0(由於255相當於二進制的8位1,所以也縮寫成「/8」,表示網路號佔了8位);B類的為255.255.0.0(/16);C類的為255.255.255.0(/24)。

而無類的IP子網不使用默認子網掩碼,而是可以自由劃分網路位和主機位,完全打破了A、B、C這樣的固定類別劃分。如這樣的地址:192.168.10.32/28,它的掩碼是255.255.255.240,最後一位組是11110000,也就是只剩後4位為主機位,前面28位為網路位,由於192.x.x.x屬於C類地址,默認24位掩碼,也就說這里多用了4位作為網路位。使用這樣子網掩碼可以得到「2的x次方-2(x代表多佔的掩碼位,這里是4)」=14個子網,這里減掉的2個為全0和全1的網段,每個子網包含「2的y次方-2(y代表主機位,這里也是4)」=14台主機,這里減掉的2個是主機位全0和全1的地址。這樣本來的一個C類子網被劃分成了14個可用小子網(在某些情況下,初始的全0網段也是可用的,在Cisco路由器中使用IP SUBNET-ZERO命令之後,你就能使用全0網段,這樣可以得到15個可用子網)。可以看到,當需要的每個子網中主機數比較少時,可以用這種辦法節約IP資源,得到更多的子網。在實際使用中,如你給一個點對點的連接中兩端的設備分配IP地址,如果你嚴格按照有類別的子網劃分去分配地址,那麼你只能分一個C類子網給它,一個C類網包含254(即2的8次方-2)個可用地址,而你只使用2個,那麼將浪費252個可用地址。這時如果使用/30的掩碼,則一個子網只包含2(即2的2次方-2)個有效地址,這樣劃分出來的其他子網地址還可利用。

規則三:按需分配公網IP
相對於私有IP而言,公網IP是不能由自己完全做主要求的,而是ISP等機構統一分配和租用的。這就造成了公網IP要稀缺的多,所以對公網IP必須按實際需求來分配。如:對外提供服務的伺服器群組區域,不僅要夠用,還得預留出餘量;而員工部門等僅需要瀏覽Internet等基本需求的區域,可以通過NAT(網路地址轉換)來多個節點共享一個或幾個公網IP;最後,那些只對內部提供服務,或只限於內部通訊的主機自然不用分配公網IP了。公網IP具體的分配,必須根據實際的需求,進行合理的規劃。

靜態和動態分配地址的選擇
在何種環境下使用靜態或動態分配IP,這個問題需要從這兩類分配機制的優缺點談起。
第一,動態分配地址由於地址是由DHCP伺服器分配的,便於集中化統一管理,並且每一個新接入的主機都能夠通過非常簡單的操作就可以正確獲得IP地址、子網掩碼、預設網關、DNS等參數,在管理的工作量上比靜態地址要減少很多,而且越大的網路越明顯。而靜態分配就正好相反,需要先指定好那些主機要用到那些IP,絕對不能重復了,然後再去客戶主機上挨個設置必要的網路參數,並且當主機區域遷移時,還要記錄釋放IP,並重分配新的區域IP和配置網路參數。這需要一張詳細記錄IP地址資源使用情況的表格,並且要根據變動實時更新,否則很容易出現IP沖突等問題,可以想見這在一個大規模的網路中工作量是多麼可怕。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區塊,如伺服器群區域,每台伺服器都有一個固定的IP地址這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必須的。當然,也可以使用DHCP的地址綁定功能或者動態域名系統來實現類似的效果。
第二,動態分配IP,可以做到按需分配地址,當一個IP地址不被主機使用時,能釋放出來供別的新接入主機使用,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高效利用好IP資源。DHCP的地址池只要能滿足同時使用的IP峰值即可。靜態分配必須考慮更大的使用餘量,很多臨時不接入網路的主機並不會釋放掉IP,而且由於是臨時性的斷開和接入,手動去釋放和添加IP等參數明顯是受累不討好的工作,所以這時必須考慮使用更大的IP地址段,確保有足夠的IP資源。
第三,動態分配要求網路中必須有一台或幾台穩定且高效的DHCP伺服器,因為當IP管理和分配集中的同時,故障點也相應集中起來了,只要網路中的DHCP伺服器出現故障,整個網路都有可能癱瘓,所以在很多網路中DHCP伺服器不止一台,而是另有一台或一組熱備份的DHCP伺服器,在平時還可以分擔地址分配的工作量。另外,客戶機在與DHCP伺服器通信時,如:地址申請、續約和釋放等,都會產生一定的網路流量,雖然不大,但是還是要考慮到的。而靜態分配就沒有上面的這兩個缺點,而且靜態地址還有一個最吸引人的優點,就是比動態分配更加容易定位故障點。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網管在使用靜態地址分配時,都會有一張IP地址資源使用表,所有的主機和特定IP都會一一對應起來,出現了故障或者對某些主機進行控制管理時都比動態地址分配的要簡單的多了。
註:做DHCP伺服器冗餘時要注意,為了防止多台DHCP伺服器為不同的客戶機分配同一個IP地址,應該將該子網的IP段分割成幾個部分,然後分別分配到各個DHCP伺服器的作用域中,多台DHCP伺服器的地址池不能有重疊。另外,還得保證即使只有單台DHCP工作時,所提供的IP地址也足夠網路中客戶機的需要。也就是說每個分割開的地址池都要比實際需求的地址量要大,這樣才能保證最大的冗餘性。

熱點內容
java16進制字元串 發布:2025-02-05 10:38:13 瀏覽:643
創業團隊配置有哪些 發布:2025-02-05 10:37:40 瀏覽:630
王者鍵盤怎麼設置安卓 發布:2025-02-05 10:32:01 瀏覽:373
阿里雲輕量伺服器ip搭建 發布:2025-02-05 10:24:46 瀏覽:487
編程高精度 發布:2025-02-05 10:22:28 瀏覽:230
使命召喚如何配置爆炸狙 發布:2025-02-05 10:08:12 瀏覽:143
java訪問共享目錄 發布:2025-02-05 10:03:56 瀏覽:281
行車記錄儀存儲卡多大合適 發布:2025-02-05 09:35:21 瀏覽:112
oppo手機鎖屏密碼忘了怎麼辦 發布:2025-02-05 09:33:50 瀏覽:124
phprsa演算法 發布:2025-02-05 09:33:48 瀏覽: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