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雲伺服器 » 思科雲計算伺服器

思科雲計算伺服器

發布時間: 2022-06-20 06:21:07

① 思科的業務發展

思科公司是美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1984年由斯坦福大學的一對教授夫婦創辦,1986年生產第一台路由器,讓不同類型的網路可以可靠地互相聯接,掀起了一場通信革命。思科公司每年投入40多億美元進行技術研發。過去20多年,思科幾乎成為了互聯網、網路應用、生產力的同義詞,思科公司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1990年上市以來,思科公司的年收入已從6900萬美元上升到2011財年的432億美元。思科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員工超過了60,000名。在2009年《財富》美國500強中排名第57位,並第8次當選《財富》全球最受尊敬的企業。思科公司還獲得了2008年全球品牌百強第17名的殊榮。
思科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商務站點,公司全球業務90%以上的交易是在網上完成的。思科堅信:互聯網將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以及娛樂的方式,並且讓諸多領先企業與合作夥伴成為全球網路經濟模式的受益者。在《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包括沃爾瑪(Wal-Mart)、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等300多家企業成為思科的成功客戶,分享了思科的最佳實踐經驗。 思科於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擁有員工超過4000人,分別從事銷售、客戶支持和服務、研發、業務流程運營和IT服務外包、思科融資及製造等工作領域。思科在中國設立了20個業務分支機構,並在上海建立了一個大型研發中心。
1994年08月,思科系統公司北京辦事處成立,隨後在上海(1995年9月)、廣州(1996年3月)和成都(1996年5月)設立了辦事處。
1998年06月,思科系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錢伯斯先生首次以思科CEO身份訪問中國大陸,並在清華大學做主題演講。
1998年09月思科系統(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並在北京建立了網路技術實驗室。
1998年09月,思科系統公司董事長約翰·摩格里奇訪問上海,宣布與復旦大學合作建立中國首家思科網路技術學院。
2001年1月,思科系統公司宣布將在中國新建「最後一公里」接入技術實驗室和IP語音技術實驗室。
2003年03月,信息產業部授予思科系統(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電子政務推薦企業」稱號。
2004年01月,教育部授予思科系統公司「捐資助教特殊貢獻獎」。
2004年03月中國第一個下一代互聯網主幹網CERNET2(第二代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在北京宣布開通,此次建成的CERNET2是全球最大的IPv6試驗網,採用思科IPv6設備,連接廣州、上海和北京,總長6000公里,帶寬2.5G。
2005年10月,思科上海研發中心正式啟用,這將進一步增強思科公司定製化產品的能力,以滿足中國、亞洲乃至於全球電信運營商不斷變化的需求。
2006年5月,為了響應中國市場不斷提升的網路服務需求,對本地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和直接的支持,思科系統(中國)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該公司專注於為中國客戶提供全面的網路生命周期服務,幫助用戶對網路進行規劃、設計、實施、運營和優化,以成功部署和使用網路技術。
2007年11月1日,思科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訪華,宣布創新及可持續發展成為思科在華發展戰略重點。思科公司為此計劃未來三至五年內在中國承諾投入160億美元, 其中包括本地采購方面的顯著提升,並增加在教育、思科融資租賃、研發、直接和間接投資以及銷售和服務運營等方面的投入。
2008年4月16日,思科公司投入2000萬美元與北京大學合作成立光華—思科領導力研究院,這是思科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首次與教育機構共同打造的國際化學術交流平台,面向政府及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為中國培養出更多國際化的現代管理人才 。
2008年9月,思科公司正式成為上海世博會網路系統和網路解決方案高級贊助商。
2009年6月3日,思科公司、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以及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創立的「思科—復旦—斯坦福供應鏈領袖學院」項目正式啟動。學院旨在以三強聯手,打造全球供應鏈領袖人才;同時幫助企業提升供應鏈水平,進一步增強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
除了技術研發和業務推進,思科還致力於激發中國本土的創新文化,思科已經針對中國本土的多家企業投入了7億美元,並將在未來五年增加3.5億美元相應投入。同時,思科公司也十分重視幫助中國教育和培養網路人才,到2011年,思科在華網路技術學院總數預計將超過500所,為產業新增培養10萬學員和1000名合格教師。
2009年,思科系統得由北京大學管理案例中心和《經濟觀察報》頒發的年度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獎項。此外,思科連續四年獲得21世紀報業集團評選的年度中國最佳企業公民大獎。
2009年,CCTV《我們》與思科網真系統合作正式開播。
2011年11月8日,思科宣布正式成立其位於杭州、蘇州和合肥的思科中國研發中心(CRDC)分支機構。為幫助思科開發創新網路技術和產品,這些城市中現有的思科研發團隊將與思科中國研發中心進行高效整合,並一如既往地為加強思科在中國的研發發揮重要作用。杭州、蘇州和合肥三地研發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提升思科的創新能力和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與此同時,此舉也表明思科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
2013年,諸城教育局採用了思科以UCS伺服器為核心的最新雲計算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藉助思科最新Vblock架構,成功部署諸城教育局的教育雲數據中心。諸城教育局將教育局數據中心網路、刀片伺服器以及存儲集成為一個統一的虛擬化平台,全縣各個學校的應用全部集中在這個資源平台中,完全顛覆了以往的教育信息化模式。
2014年3月18日,思科公司的中國總部正式落戶杭州。這是浙江、杭州第一次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總部。據了解,思科公司總部位於上城區望江地塊。

② 思科ACI是SDN技術嗎

思科ACI是新的數據中心架構,旨在解決現在傳統網路的需求,以及滿足新計算趨勢和業務因素給網路帶來的新興需求。

▲思科ACI的概括圖
使用基於組策略的應用為中心的策略模型
正如上文所說,當前網路技術的最大挑戰之一是網路協議和功能、轉發和策略的緊密耦合。因為這種耦合,策略中的變更可能會給轉發帶來不利影響。此外,由於網路協議和功能被設計用於其特定的用例,操作這些協議和功能需要非常了解網路語義。
為了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提供靈活性和簡單性,需要新的語言描述連接的抽象化意圖,以使最終用戶不需要豐富的網路知識來描述連接的需求。此外,這個意圖應該從網路轉發語義中解耦,以便最終用戶可以描述策略,讓策略中的變更不會影響轉發行為。
在思科ACI出現之前,並不存在這種抽象的解耦策略模型,思科創造了這樣的模型,被稱為基於組的策略(GBP),這是OpenStack和OpenDaylight中的工作項目。
OpenDaylight稱基於組的策略是「應用為中心的策略模型,它分離了關於應用連接要求的信息與關於底層網路基礎設施的詳細信息」。
這種方法提供了很多優勢,包括:
● 更簡單的以應用為中心的表達策略: 通過創建策略來映射應用程序語義,這個框架提供了更簡單的自我記錄機制來捕捉策略要求,而不需要非常了解網路。
● 提高自動化: 分組結構允許更高級別的自動化工具簡單地同時操作網路端點組。
● 一致性: 通過分組端點和應用策略到各組,該框架提供了一致的方法來處理策略變更。
● 可擴展策略模型: 由於這種策略模型是抽象的,沒有綁定到特定網路部署,它可以簡單地捕捉連接、安全、QoS等。
思科ACI在其應用為中心的策略模型中廣泛利用了基於組的策略,其中通過整合端點(物理或虛擬)到端點組(EPG)來定義連接。當最終用戶在EPG之間確定合作關系時,就會定義連接。最終用戶不需要了解創建這種連接所使用的協議或功能。

▲應用程序為中心的策略模型

思科應用策略基礎設施控制器(APIC)
一般情況下,人們希望整個網路的策略保持一致。然而,在現有網路中管理策略的主要挑戰之一是設備的數據以及確保一致性。APIC解決了這個問題。
思科APIc是一個分布式系統,它作為控制器集群來部署。它提供單一的控制點、中央API、全球數據的中央存儲庫,以及基於組策略數據的存儲庫。
思科APIC是通過基於組策略表示的基於策略配置的統一點。思科APIC的主要功能是為思科ACI架構及設備提供策略權威和策略解析機制。自動化是策略解析的直接結果,並呈現其影響在思科ACI架構中,讓最終用戶不再需要觸碰每個網路元素以及手動確保所有政策得到適當配置。需要注意的是,思科APIC不參與轉發計算或路由配置,這提供了額外的可擴展性、穩定性和性能。

▲思科APIC在ACI架構中的作用
思科APIC與思科ACI架構通信來分配策略到連接點,並向該架構提供關鍵管理功能。思科APIC並不直接參與數據平面轉發,因此,集群中所有思科APIC元件的斷連並不會影響轉發功能,這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通常情況下,策略根據需要或管理靜態捆綁來分配到節點,這可以在整個架構實現更大的可擴展性。
思科APIC還提供對多租戶的支持,讓多個興趣小組(企業內部或外部)可以安全地共享思科ACI架構,仍然可以根據需要訪問共享資源。思科APIC還支持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RBAC),從而可以對整個架構的角色授予許可權(讀取、寫入或兩者皆有)。
思科APIC還有完全開放的API,用戶可以使用基於具象狀態傳輸(REST)的調用(通過XML或JavaScript對象符號)來配置、管理、監控系統或排除故障。此外,思科APIC包含一個CLI和GUI作為對整個思科ACI架構的管理中心點。

思科ACI架構
如前所述,隨著工作負載的不斷發展,流量正逐漸變成東西方向。網路需要更快響應動態的虛擬化和雲計算工作負載,並適應變得更大的數據集。

▲思科ACI架構
在下一代數據中心架構的設計中,可擴展性、簡便性、靈活性和效率是主要目標。在設計思科ACI架構時,思科需要考慮數據中心面臨的所有新挑戰,還需要了解和迎合現有的挑戰。思科ACI架構(圖4)被設計為同時解決現在和未來的要求,以下為主要目標:
● 可擴展架構: 思科ACI架構是基於一種最有效和可擴展的網路設計模型:主幹加分支式二分圖,其中每個分支連接到每個主幹。為了減少架構中活動形成熱點的可能性,所有設備連接到架構的分支節點。這種方法允許架構提供簡單的方法來擴展連接設備的數量,通過添加更多分支節點。如果該架構截面帶寬的數量需要增加,管理員只需要增加主幹節點即可。這種靈活性允許該架構作為小環境開始,根據需要,逐漸發展為更大的環境。該架構還是用基於標準的IP路由介面來構建,在更大的向外擴展部署中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 可擴展性: 這種ACI架構具有高度可擴展性。架構管理員可以整合虛擬網路(通過整合微軟System Center Virtual Machine Manager)以及4-7層網路服務(防火牆、負載均衡器等)。這種整合允許最終用戶使用思科APIC中基於組的策略來明確連接要求,而虛擬網路和4-7層網路服務的配置將會自動被渲染在相應的終端系統,讓用戶不再需要協調這些設備的連接和策略。未來軟體版本還將包括WAN路由器集成。
● 簡便性: 雖然網路域中存在眾多協議和功能,該架構的作用很簡單:隨時隨地提供連接。思科ACI架構不支持很多協議和功能,它在設計時考慮的事數據中心用例。其結果是,沒有不必要復雜性的簡化架構。單個內部網關協議(IGP)被選定作為底層架構節點發現協議: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的路由選擇協議(IS-IS),這個協議可以非常有效地檢測鏈路故障,並從這些故障中恢復。基於標準的可擴展區域網(VXLAN)為面向租戶的流量提供了簡單的覆蓋,支持2層網路橋接和3層路由。
● 靈活性: 思科ACI架構支持本地功能,允許用戶在整個架構的任何地方連接到任何主機。通過使用集成VXLAN覆蓋,流量可以靈活地橋接和路由。此外,思科ACI架構可以規范化來自主機及其各自該虛擬機管理程序的不同封裝類型,包括VLAN、VXLAN和NVGRE。此功能允許物理、虛擬和基於容器的主機同時存在共享的基礎設施。另外,下一代數據中心架構需要向後兼容老舊的應用程序,這些程序可能不是基於IP或可能使用網路泛濫語義用語發現和通信。思科ACI架構可以同時支持現代數據中心要求和傳統基於裸機及大型機應用程序的要求。
● 效率: 思科ACI架構的主幹分支式二分圖架構的優勢是,在該架構中,每個主機與其他主機相距兩個物理跳數。對於需要機器間大量東西流量的大數據工作負載,思科ACI架構提供了可預測的低延遲線。這種方法還可以有效支持傳統數據中心應用程序。這種思科ACI架構在架構帶寬效率方面超越了其他傳統主幹分支架構,因為它考慮了數據包達到時間、端至端架構擁塞,讓交換作出更智能的負載均衡決策。
● 投資保護: 客戶可能想要其現有IP網路中的應用程序加入思科ACI架構策略。思科ACI架構可以確保投資保護,思科APIC管理現有網路中虛擬或物理伺服器的策略。對於虛擬伺服器,它們連接到應用為中心的虛擬交換機(AVS),並可用於思科ACI,在現有思科Nexus網路中。AVS作為思科ACI主幹分支架構的虛擬分支,由於邊緣交換機連接到思科ACI,它可以根據思科ACI策略規則轉發流量,並使用思科ACI管理的4-7層網路服務。對於物理伺服器,思科Nexus 9300平台交換機作為現有覆蓋網路的接入層交換機。與其他軟體定義網路覆蓋解決方案相比,這個解決方案為物理和虛擬工作負載提供了公共基礎設施,並有更先進的應用為中心的策略模型。

開放API、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和OpFlex
思科ACI支持可擴展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其中包括4-7層網路服務;虛擬機管理程序;以及管理、監測和雲編排平台。所有合作夥伴都使用思科ACI的開放API和開發工具包、設備封裝和插件,以及新的策略協議—OpFlex,它用於交換基於組的策略信息。
● 開放API: 思科ACI支持通過REST介面的API接入、GUI和CLI以及一些軟體開發工具包(包括Python和Ruby)。思科APIC支持跨HTTP/HTTPS的REST API,並綁定XML和JSON編碼。這個API同時提供類級別和樹級數據訪問。REST是分布式系統軟體架構,多年來,它一直是領先的Web服務設計模型,並已經逐漸取代簡單對象訪問(SOAP)和Web服務描述語言(WSDL)等其他設計模型。
●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和OpFlex: 南向API—OpFlex是開放的可擴展策略協議,用於在策略控制器(例如思科APIC)和任何設備(包括管理程序交換機、物理交換機和4-7層網路設備)之間的XML或JSON傳輸抽象策略。思科的合作夥伴包括英特爾、微軟、Red Hat、Citrix、F5、Embrane和Canonical,現在他們正與IETF和開源社區合作來規范OpFlex,並提供參考部署。
OpFlex是一種新機制,它用於從現代網路控制器向一組能夠渲染策略的智能設備傳輸抽象策略。很多現有協議(例如Open vSwitch資料庫管理協議)專注於命令控制,而OpFlex則是作為聲明性控制系統(例如思科ACI)的一部分,其中抽象策略可以按需共享。這種模型的主要好處之一是能夠暴露底層設備完整的功能集,允許區分硬體和軟體對象。
除了在開源社區的部署,OpFlex是一種主要機制,它允許其他設備可以與思科APIC交換和執行策略。OpFlex定義了這種互動。因此,通過使用思科ACI整合思科及其合作夥伴的一些設備,企業可以獲得投資保護。

③ 國內的雲計算公司及其產品情況

以下為參考數據:
1、華為FusionCloud Mini VDI是一種迷你型端到端的虛擬桌面產品,主要面向中小型企業。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特別關注中小企業的IT應用與管理現狀與產品整體性能、成本及用戶體驗的平衡,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有效降低產品對部署與運行環境的要求。華為Mini VDI採用1台或2台機架式伺服器,並利用機架式伺服器的本地存儲,高度集成華為的桌面雲平台,提供虛擬桌面;產品具有即插即用、負載密度高、適用范圍廣、應用體驗好、管理簡易等特點。
2、中興通訊iSpace雲盤,無感知的、透明的存儲系統,是未來個人數據存儲的主流方式,不僅具備在線網盤的特性,實現在線備份、同步、上傳下載、分享,而且支持多種終端的接入,任何人、任意時刻、任意地點都可以高速的、自由的訪問自己的數據,將是您方便、快捷、安全的私人雲存儲空間。
3、浪潮軟體:雲海OS V2.0是浪潮基於中國首款的自主雲操作系統雲海OS V1.0版本的重要升級產品,採用層次化、構件化的開放架構設計,提供全生命周期資源服務和智能高效的統一管理,實現數據中心的資源融合,可伴隨雲數據中心成長進程實現按需部署。雲海OS V2.0是完整的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它以套件的形式覆蓋了雲數據中心的所有需求,系統可以簡化為交互層、平台管理層、資源虛擬化層三層架構。
4、中科曙光:CloudBASE包含多款產品,其中,C1000系統突破傳統空調地板下送風模式,採用密封氣流的水平送風模式,創造性的設計了一體化的系統。該系統將空調、機櫃組合成了一個整體,統一了外觀、統一了監控,實現了整體部署、統一管理。

④ 思科雲計算培訓怎麼樣和亞馬遜雲計算培訓如何

與IBM或者亞馬遜相比,思科的雲計算可能需要構建的時間更長——IBM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雲計算解決方案,亞馬遜更是早就推出雲服務,前者推出架構,後者賣出服務,都是可以賺錢的門路。思科的模式尚不清晰,與亞馬遜、微軟、阿里等都不相同,如果做培訓,眼光放長遠些還是選亞馬遜吧,亞馬遜AWS與慧科教育合作目前國內已經開設了相應的培訓班。

⑤ 雲計算是誰發明的

1983年,太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提出「網路是電腦」(「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
2006年3月,亞馬遜(Amazon)推出彈性計算雲(Elastic Compute Cloud;EC2)服務。

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會(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Google「雲端計算」源於Google工程師克里斯托弗·比希利亞所做的「Google
101」項目。

2007年10月,Google與IBM開始在美國大學校園,包括卡內基美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馬里蘭大學等,推廣雲計算的計劃,這項計劃希望能降低分布式計算技術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成本,並為這些大學提供相關的軟硬體設備及技術支持(包括數百台個人電腦及BladeCenter與System
x伺服器,這些計算平台將提供1600個處理器,支持包括Linux、Xen、Hadoop等開放源代碼平台)。而學生則可以通過網路開發各項以大規模計算為基礎的研究計劃。

2008年1月30日,Google宣布在台灣啟動「雲計算學術計劃」,將與台灣台大、交大等學校合作,將這種先進的大規模、快速計算技術推廣到校園。
2008年2月1日,IBM(NYSE: IBM)宣布將在中國無錫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為中國的軟體公司建立全球第一個雲計算中心(Cloud Computing
Center)。
2008年7月29日,雅虎、惠普和英特爾宣布一項涵蓋美國、德國和新加坡的聯合研究計劃,推出雲計算研究測試床,推進雲計算。該計劃要與合作夥伴創建6個數據中心作為研究試驗平台,每個數據中心配置1400個至4000個處理器。這些合作夥伴包括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Steinbuch計算中心、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賓分校、英特爾研究院、惠普實驗室和雅虎。
2008年8月3日,美國專利商標局網站信息顯示,戴爾正在申請「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商標,此舉旨在加強對這一未來可能重塑技術。

2009年11月,中國第一家雲計算產業協會在深圳成立,協會的成立標志著地方政府對發展雲計算產業的信心。

2010年3月5日,Novell與雲安全聯盟(CSA)共同宣布一項供應商中立計劃,名為「可信任雲計算計劃(Trusted Cloud
Initiative)」。
2010年7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包括Rackspace、AMD、Intel、戴爾等支持廠商共同宣布「OpenStack」開放源代碼計劃,微軟在2010年10月表示支持OpenStack與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集成;而Ubuntu已把OpenStack加至11.04版本中。

2011年2月,思科系統正式加入OpenStack,重點研製OpenStack的網路服務。
現今雲計算正處於一個起步的階段,大大小小的公司提供著各式各樣的雲計算服務,從軟體應用到網路存儲再到郵件過濾。這些公司一部分是基礎設備提供商,另一部分是像Salesforce.之類的SAAS(軟體即服務)提供商。現今主要實現的是基於互聯網的個人服務,但是雲計算的聚合和整合正在產生。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
)、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Computing)、並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網路存儲(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虛擬化(Virtualization)、負載均衡(Load
Balance)等傳統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

雲計算常與網格計算、效用計算、自主計算相混淆。(網格計算:分布式計算的一種,由一群鬆散耦合的計算機集組成的一個超級虛擬計算機,常用來執行大型任務;效用計算:IT資源的一種打包和計費方式,比如按照計算、存儲分別計量費用,像傳統的電力等公共設施一樣;自主計算: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計算機系統。)
事實上,許多雲計算部署依賴於計算機集群(但與網格的組成、體系機構、目的、工作方式大相徑庭),也吸收了自主計算和效用計算的特點。
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與互聯網更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操作系統
雲計算操作系統,又稱雲計算中心操作系統、雲OS,是雲計算後台數據中心的整體管理運營系統(也有人認為雲計算系統包括雲終端操作系統,例如現在流行的各類手機操作系統,這與先行的單機操作系統區別不大,在此不做討論),它是指構架於伺服器、存儲、網路等基礎硬體資源和單機操作系統、中間件、資料庫等基礎軟體管理的海量的基礎硬體、軟資源之上的雲平台綜合管理系統。
雲計算操作系統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模塊:大規模基礎軟硬體管理、虛擬計算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統、業務/資源調度管理、安全管理控制等幾大模塊組成。

「雲計算」時代來臨 雲計算到底指什麼
目前,PC依然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核心工具——我們用PC處理文檔、存儲資料,通過電子郵件或U盤與他人分享信息。如果PC硬碟壞了,我們會因為資料丟失而束手無策。
而在「雲計算」時代,「雲」會替我們做存儲和計算的工作。

「雲」就是計算機群,每一群包括了幾十萬台、甚至上百萬台計算機。「雲」的好處還在於,其中的計算機可以隨時更新,保證「雲」長生不老。Google就有好幾個這樣的「雲」,其他IT巨頭,如微軟、雅虎、亞馬遜(Amazon)也有或正在建設這樣的「雲」。
屆時,我們只需要一台能上網的電腦,不需關心存儲或計算發生在哪朵「雲」上,但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在任何地點用任何設備,如電腦、手機等,快速地計算和找到這些資料。

⑥ 雲計算有具體的設備嗎華為的或者是思科的

有的,虛擬化軟體,華為的,但是華為只兼容自己的,與其他的兼容不了

⑦ 簡述雲計算的演進歷程

IDC 發布的報告顯示, 從2009 年底到2013 年底4 年的時間里,雲
計算將為全球帶來8000 億美元的新業務收人, 為中國帶來超過11050
億元的新業務收入。同時,東方策略團隊預計,到2015 年,我國雲計算產
業鏈規模將達7500 億至1 萬億元,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所佔的份額有
望達到15%以上。基於此,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共同參與的
《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進入起草階段,其中雲計算產業將
被明確為未來高技術服務業的主角。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多項扶持政
策的陸續出台,雲計算近萬億元的市場空間將徐徐開啟,雲計算也必將
成為21 世紀IT 業界乃至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

⑧ 做雲計算的有哪些公司

還有百會,百會是罕見的企業雲計算平台,致力於幫助企業以最低成本獲取更大收益。Office、CRM、BI、企業郵箱、文檔存儲、項目管理、雲開發平台,企業經營所需的各種關鍵應用,百會幾乎都可以提供。這些應用賬號互通,數據共享,隨需整合。您和您的團隊可隨時隨地、通過任意設備訪問百會,甚至可以直接在百會上量身定做自己的應用。5月28日,一年一度的「百會中小企業雲計算大會」攜手國內首部雲計算電影首映禮即將開幕,多視頻形式與客戶真實案例立體交織,百會將以中國首部雲計算大片首映禮的形式,為您呈現中小企業雲計算的最佳實踐。屆時,將有來自金融行業和貿易行業的中小企業負責人,用自己的企業運行在雲計算平台百會上的切身經驗,與到場的數百位嘉賓一起分享,雲計算在中國落實、實踐的成功經驗。訪問百會官網即可免費報名參會。

⑨ 現在雲計算很熱,都有哪些比較成熟的產品,產品名稱和優劣比較一下

雲計算做得比較成熟的有幾家:
亞馬遜,也是世界最大的雲計算提供商,可以申請試用。
盛大,前幾天也推出了雲計算,利用了LINUX一些成熟的技術,如安全、流控制等。
微軟,當然是使用WINDOWS平台了,有些排異。
思傑,也有雲管理平台
VMWARE,同樣有雲管理平台。
中國等很多企業也在做自己的雲平台。
詳細資料可以搜一下。

熱點內容
mysql內存存儲 發布:2025-02-05 22:30:39 瀏覽:569
靜態存儲區堆棧 發布:2025-02-05 22:09:11 瀏覽:101
js加密演算法 發布:2025-02-05 22:06:35 瀏覽:230
python3graphics 發布:2025-02-05 21:36:57 瀏覽:511
為什麼英雄聯盟一個伺服器進不去 發布:2025-02-05 21:36:12 瀏覽:182
伺服器搭建網站開發教材 發布:2025-02-05 21:31:57 瀏覽:567
pythonrose 發布:2025-02-05 21:31:46 瀏覽:923
php數組從小到大排序 發布:2025-02-05 21:26:01 瀏覽:325
單片機存儲器擴展 發布:2025-02-05 21:17:35 瀏覽:966
sqler圖 發布:2025-02-05 21:10:58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