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雲伺服器 » 搭建pxe伺服器步驟

搭建pxe伺服器步驟

發布時間: 2022-06-09 04:38:15

A. 如何為 pxe 安裝和配置 dhcp 伺服器

打伺服器電源並超級用戶身份登錄 確定伺服器否已安裝 DHCP 伺服器軟體包鍵入: # rpm -qa | grep dhcp- 未列 DHCP 伺服器請 linux 發介質安裝該伺服器(使用 grep 查找 rpm) 設置 DHCP 配置文件(例 /etc/dhcpd.conf)便 PXEClient(PXE 客戶機)請求接收 PXEClient 響應 條目添加 DHCP 配置文件(關更信息請參閱 dhcpd.conf 手冊頁): class "PXE" { match if substring(option vendor-class-identifier, 0, 9) ="PXEClient"; option vendor-class-identifier "PXEClient"; vendor-option-space PXE; next-server n.n.n.n; filename = "pxelinux.0"; 其n.n.n.n DHCP/PXE 伺服器 IP 址 DHCP 配置文件編輯 server-identifier 條目: server-identifier n.n.n.n 其n.n.n.n DHCP/PXE 伺服器 IP 址 外 DHCP 配置文件找中國條目欄位: subnet 一.二.三.0 netmask 二55.二55.二55.0 { range dynamic-bootp 一.二.三.一00 一.二.三.二00; option routers 一.二.三.一;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一.二.三.二二5; } 根據 DHCP/PXE 伺服器中國絡配置編輯 subnet、range、router broadcast-address 條目 啟 DHCP 服務 於 Oracle Linux 或 RHEL請鍵入 service dhcp start 命令: # service dhcpd start 於 SLES請使用 YaST 啟服務 伺服器配置始終啟 DHCP 服務 於 Oracle Linux 或 RHEL請鍵入: # chkconfig dhcpd on 於 SLES請使用 YaST 服務配置引導啟例: # yast > system > Runlevel Edito

B. PXE啟動安裝Windows 7原理 首先,說說PXE啟動。

一、Windows Server 2008 R2 環境設定
在此節中,您將學習到如何建立 MDT 2010 於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的 LAB 環境。
1、建立 DHCP Server
Step 1
點選『開始』→『系統管理工具』→『伺服器管理員』→『角色』→『新增角色』,勾選『DHCP 伺服器』

Step 2
點選『下一步』

Step 3
點擊欲設定的網路連線,並點選『下一步』繼續進行安裝

Step 4
設定網域與 DNS Server 資訊後,之後並點選『下一步』進行後續安裝

Step 5
指定 WINS 伺服器設定,此步驟我們用預設值,點選『下一步』進行下一步驟

Step 6
編輯 DHCP 領域,請依照 LAB 實際的網路環境做設定即可

Step 7
DHCPv6 設定畫面,此步驟我們採用預設值,點選『下一步』進行下一步驟

Step 8
指定 IPv6 設定畫面,依照LAB環境設定好後,點選『下一步』進行下一步驟

Step 9
授權 DHCP 設定畫面,此步驟我們採用預設值,點選『下一步』進行下一步驟

Step 10
確認安裝選項,一切無誤後我們點選『下一步』,開始進行安裝

2、建立 WDS Server
Step 1
點選『開始』→『系統管理工具』→『伺服器管理員』→『角色』→『新增角色』,勾選『DHCP 伺服器』

Step 2
閱讀完安裝簡介後,一切無誤後我們點選『下一步』,進行下一步驟

Step 3
採用預設值安裝選項,點選『下一步』,進行下一步驟

Step 4
確認安裝選項,一切無誤後我們點選『下一步』,開始進行安裝

Step 5
確認安裝成功,點選『關閉』

Step 6
進入 WDS 服務主控台,我們會發現 WDS 服務尚未設定

Step 7
於 WDS 伺服器點選『滑鼠右鍵』→『設定伺服器』

Step 8
點選『下一步』,進行下一步驟

Step 9
設定遠端安裝資料夾,在此 LAB 我們設定在 D:\ 根目錄下,之後點選『下一步』,進行下一步驟

Step 10
DHC選項,因此 LAB 中,WDS 與 DHCP 同在一台機器,因此我們要將『不要接聽連接埠67』勾選起來,與『將 DHCP 選項 60 設定為 PXEClient』,之後點選『下一步』進行下一步驟

Step 11
點選『回應所有用戶端電腦』,之後點選『下一步』,開始進行安裝

Step 12
確認完成選項,點選『完成』,關閉對話視窗

3、安裝 WAIK 工具
Step 1
安裝的歡迎頁面,將滑鼠點選『Windows AIK安裝程式』

Step 2
點選『下一步』

Step 3
授權合約,點擊『我同意』並點選『下一步』繼續進行安裝

Step 4
在此頁面中,我們將選擇安裝的目錄位置,如無特別需求依照預設值即可。之後並點選『下一步』進行後續安裝

Step 5
確認安裝,如無問題則點選『下一步』則開始安裝動作

Step 6
開始進行安裝畫面

Step 7
若一切正常,則可看見安裝完成的畫面

並且可從程式集那邊看見 Windows AIK 已被建立好

4、安裝 MDT 2010
Step 1
安裝的歡迎頁面,將滑鼠點選『Next』,進行下一步驟

Step 2
授權合約,點選『I accept the terms in the License Agreement』,點選『Next』,進行下一步驟

Step 3
依照預設值,點選『Next』,進行下一步驟

Step 4
點選『Install』,開始進行安裝

Step 5
安裝成功後可以看見於程式集中出現 Microsoft Deployment Toolkit

回到頁首 >
二、MDT 2010 發布點建立
在此節中,您將學習到如何設定 MDT 2010 的發布點建立。
設定 MDT 2010 發布點
Step 1
點選『開始』→『所有程式』→『Microsoft Deployment Toolkit』→『Deployment Workbench』

Step 2
展開節點後,於『Deployment Share』點選滑鼠右鍵,點選『New Deployment Share』

Step 3
設定發布點的位置,此發布點就是之後用戶端要從此位置抓取安裝影像檔的位置,因此建議設設定在高速儲存設備中 (ex: SAN ),在此 LAB 中我們設定在『D:\DeploymentShare』。

Step 4
設定發布點的發布路徑名稱,採用預設值即可

Step 5
設定此發布點於 MDT 2010 中的名稱

Step 6
勾選『Ask if an image should be captured』,表示要進行影像擷取動作時要先進行詢問。

Step 7
設定是否要求使用者設定 Local Administrator 密碼,在此不勾選

Step 8
詢問是否要求使用者提供 Proct Key,在此不勾選

Step 9
於確認頁面確認無誤後,便開始進行 MDT 發布點的建立

回到頁首 >
三、MDT 2010發布映像檔建立
在此節中,您將學習到如何製作發布映像檔,讓用戶端可利用此映像檔進行作業系統之安裝。
Step 1
展開先前建立好名為『MDT Deployment Share』的節點後,我們可以看見『Operating System』的節點,在此節點中會存放我們要發布給用戶端的作業系統映像檔,在此 LAB 中我們會建立一個 Windows 7 Ultimate x86 版本的映像檔。首先於此節點中點選滑鼠右鍵,點選『Import Operating System』

Step 2
點選『Full set of source files』

Step 3
此時我們將 Windows 7 x86 Ultimate 光碟片放入光碟機中,並將路徑設定為光碟機的根目錄下
EX:F:\

Step 4
為此映像檔命名,此 LAB 中設定為『Windows 7 x86』

Step 5
確認頁面,確認設定是否有誤

Step 6
MDT 開始從光碟機中的 Windows 7 安裝光碟截取資料

Step 7
一切無誤的話,便可看到 IMPORT 作業已經成功的資訊 (附圖為參考用!)

Step 8
截取的映像檔便會於『Operating System』節點內容中呈現

回到頁首 >
四、MDT 2010 發布工作設定
在此節中,您將學習如何利用 MDT 內建的 Task Sequence 功能,進行對用戶端的發布工作內容設定。
Step 1
於『Task Sequences』節點中點選滑鼠右鍵,點擊『New Task Sequence』選項

Step 2
第一個步驟為基本選項,請為此工作賦予一個 ID、工作名稱、及敘述

Step 3
選擇『Standard Client Task Sequence』

Step 4
選擇『Windows 7 ULTIMATE Windows 7 x86 install.wim』這個選項

Step 5
在此我們先不設定產品序號,因此選擇『Do not specify proct key at this time』

Step 6
設定欲發布的作業系統相關資訊

Step 7
設定用戶端電腦 Local Administrator 的密碼

Step 8
檢查一下先前相關的設定是否正確

Step 9
設定成功畫面

Step 10
『Task Sequence』節點內容中,就會出現我們所建立的一個新工作

回到頁首 >
五、發布
在此節中,您將學習到如何將製作好的映像檔與相關的設定發布到發布點中,供用戶端使用。
Step 1
於『MDT Deployment Share』節點點選滑鼠右鍵,點擊『Update Deployment Share』選項

Step 2
點選『Optimize the boot image updating process』

Step 3
確認頁面

回到頁首 >
六、WDS 部署服務與 MDT 2010 整合設定
在此節中,您將學習如何透過WDS部署服務整合MDT 2010,提供用戶端欲安裝的作業系統來源。
Step 1
於 Windows 部署服務控制台中,展開伺服器節點,於『開機映像』節點中點選滑鼠右鍵,選擇『新增開機映像』。

Step 2
選擇 WIM 映像檔的位置,依照此 LAB 設定,會存放於『D:\DeploymentShare\Boot\』目錄中,在此選擇 x86 的 WinPE 的映像檔。

Step 3
此步驟中可填入映像檔的中繼資料,在此採用預設值。
Step 4
摘要畫面,點選『下一步』進行下一步驟。

Step 5
WDS 開始截取開機映像檔。

Step 6
重復以上動作,便可以得到 x86 與 x64 的開機映像檔。

C. 如何在ubuntu 14.04中配置pxe伺服器

配置網路
開始前,你需要先設置 PXE 伺服器使用靜態 IP。在你的系統中要使用靜態 IP 地址,需要編輯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
打開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
sudo nano /etc/network/interfaces
作如下修改:
# 回環網路介面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 主網路介面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20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dns-nameservers 8.8.8.8
保存文件並退出。這將設置其 IP 地址為「192.168.1.20」。然後重新啟動網路服務。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安裝 DHCP, Tftp 和 NFS:
DHCP,TFTP 和 NFS 是 PXE 伺服器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需要更新你的系統並安裝所有需要的軟體包。
為此,運行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isc-dhcp-Server inetutils-inetd tftpd-hpa syslinux nfs-kernel-Server

配置 DHCP 服務:
DHCP 代表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它主要用於動態分配網路配置參數,如用於介面和服務的 IP 地址。在 PXE 環境中,DHCP 伺服器允許客戶端請求並自動獲得一個 IP 地址來訪問網路。
1、編輯 「/etc/default/dhcp3-server」 文件.
sudo nano /etc/default/dhcp3-server
作如下修改:
INTERFACES="eth0"
保存 (Ctrl + o) 並退出 (Ctrl + x) 文件.
2、編輯 「/etc/dhcp3/dhcpd.conf」 文件:

sudo nano /etc/dhcp/dhcpd.conf
作如下修改: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subnet 192.168.1.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1.21 192.168.1.240;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routers 192.168.1.20;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1.255;
filename "pxelinux.0";
next-Server 192.168.1.20;
}
保存文件並退出。
3、啟動 DHCP 服務.
sudo /etc/init.d/isc-dhcp-server start

配置 TFTP 伺服器:
TFTP 是一種文件傳輸協議,類似於 FTP,但它不用進行用戶認證也不能列出目錄。TFTP 伺服器總是監聽網路上的 PXE 客戶端的請求。當它檢測到網路中有 PXE 客戶端請求 PXE 服務時,它將提供包含引導菜單的網路數據包。
1、配置 TFTP 時,需要編輯 「/etc/inetd.conf」 文件.
sudo nano /etc/inetd.conf
作如下修改:
tftp dgram udp wait root /usr/sbin/in.tftpd /usr/sbin/in.tftpd -s /var/lib/tftpboot
保存文件並退出。
2、編輯 「/etc/default/tftpd-hpa」 文件。
sudo nano /etc/default/tftpd-hpa
作如下修改:
TFTP_USERNAME="tftp"
TFTP_DIRECTORY="/var/lib/tftpboot"
TFTP_ADDRESS="[:0.0.0.0:]:69"
TFTP_OPTIONS="--secure"
RUN_DAEMON="yes"
OPTIONS="-l -s /var/lib/tftpboot"
保存文件並退出。
3、 使用 xinetd 讓 boot 服務在每次系統開機時自動啟動,並啟動tftpd服務。
sudo update-inetd --enable BOOT
sudo service tftpd-hpa start
4、檢查狀態。
sudo netstat -lu
它將如下所示: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udp 0 0 *:tftp *:*

配置 PXE 啟動文件
現在,你需要將 PXE 引導文件 「pxelinux.0」 放在 TFTP 根目錄下。為 TFTP 創建目錄結構,並從 「/usr/lib/syslinux/」 復制 syslinux 提供的所有引導程序文件到 「/var/lib/tftpboot/」 下,操作如下:

sudo mkdir /var/lib/tftpboot
sudo mkdir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
sudo mkdir -p /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sudo cp /usr/lib/syslinux/vesamenu.c32 /var/lib/tftpboot/
sudo cp /usr/lib/syslinux/pxelinux.0 /var/lib/tftpboot/

設置 PXELINUX 配置文件
PXE 配置文件定義了 PXE 客戶端啟動時顯示的菜單,它能引導並與 TFTP 伺服器關聯。默認情況下,當一個 PXE 客戶端啟動時,它會使用自己的 MAC 地址指定要讀取的配置文件,所以我們需要創建一個包含可引導內核列表的默認文件。
編輯 PXE 伺服器配置文件,使用有效的安裝選項。
編輯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
sudo nano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
作如下修改:
DEFAULT vesamenu.c32
TIMEOUT 100
PROMPT 0
MENU INCLUDE pxelinux.cfg/PXE.conf
NOESCAPE 1
LABEL Try Ubuntu 14.04 Desktop
MENU LABEL Try Ubuntu 14.04 Desktop
kernel Ubuntu/vmlinuz
append boot=casper netboot=nfs nfsroot=192.168.1.20:/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initrd=Ubuntu/initrd.lz quiet splash
ENDTEXT
LABEL Install Ubuntu 14.04 Desktop
MENU LABEL Install Ubuntu 14.04 Desktop
kernel Ubuntu/vmlinuz
append boot=casper automatic-ubiquity netboot=nfs nfsroot=192.168.1.20:/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initrd=Ubuntu/initrd.lz quiet splash
ENDTEXT
保存文件並退出。
編輯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pxe.conf」 文件。
sudo nano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pxe.conf
作如下修改:
MENU TITLE PXE Server
NOESCAPE 1
ALLOWOPTIONS 1
PROMPT 0
MENU WIDTH 80
MENU ROWS 14
MENU TABMSGROW 24
MENU MARGIN 10
MENU COLOR border 30;44 #ffffffff #00000000 std
保存文件並退出。

為 PXE 伺服器添加 Ubuntu 14.04 桌面啟動鏡像
對於這一步需要 Ubuntu 內核和 initrd 文件。要獲得這些文件,你需要 Ubuntu 14.04 桌面 ISO 鏡像。你可以通過以下命令下載 Ubuntu 14.04 ISO 鏡像到 /mnt 目錄:
sudo cd /mnt
sudo wget http://releases.ubuntu.com/14.04/ubuntu-14.04.3-desktop-amd64.iso
注意: 下載用的 URL 可能會改變,因為 ISO 鏡像會進行更新。如果上面的網址無法訪問,看看這個網站,了解最新的下載鏈接。
掛載 ISO 文件,使用以下命令將所有文件復制到 TFTP文件夾中:
sudo mount -o loop /mnt/ubuntu-14.04.3-desktop-amd64.iso /media/
sudo cp -r /media/* /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sudo cp -r /media/.disk /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sudo cp /media/casper/initrd.lz /media/casper/vmlinuz /var/lib/tftpboot/Ubuntu/

將導出的 ISO 目錄配置到 NFS 伺服器上
現在,你需要通過 NFS 協議來設置「安裝源鏡像( Installation Source Mirrors)」。你還可以使用 HTTP 和 FTP 來安裝源鏡像。在這里,我已經使用 NFS 輸出 ISO 內容。
要配置 NFS 伺服器,你需要編輯 「/etc/exports」 文件。
sudo nano /etc/exports
作如下修改:
/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ro,async,no_root_squash,no_subtree_check)
保存文件並退出。為使更改生效,輸出並啟動 NFS 服務。
sudo exportfs -a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start
現在,你的 PXE 伺服器已經准備就緒。

配置網路引導 PXE 客戶端
PXE 客戶端可以是任何支持 PXE 網路引導的計算機系統。現在,你的客戶端只需要在系統的 BIOS 中設置 「從網路引導(Boot From Network)」 選項就可以啟動並安裝 Ubuntu 14.04 桌面。
現在准備出發吧 - 用網路引導啟動你的 PXE 客戶端計算機,你現在應該看到一個子菜單,顯示了我們創建的 Ubuntu 14.04 桌面的菜單項。

D. 區域網Pxe 做系統方法及教程求助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如何在不同區域網的客戶機(client)也能實現系統的自動安裝,大家可以來學習下。 一、原理篇 1.先實現全網的互通即能ping通,這樣是實現跨區域網實現自動安裝系統的基礎。 2.在192.168.2.0/24這個區域網中搭建一個dhcp server,之所以在客戶端所在的區域網中搭建dhcp server,是因為通過dhcp server可以自動獲取ip地址而且還可以指定路由以及指定tftp server。指定路由相當於默認網關這樣client就可以和PXE server通信,指定tftp server客戶端可以通過tftp協議下載pxelinux.0文件以及內核啟動文件等。通過text.cfg文件知道ks.cfg文件的位置,下載並按照ks.cfg文件的步驟安裝系統。由ks.cfg文件就知道系統安裝文件在192.168.0.105的/var/www/ubuntu目錄中,請求安裝文件安裝之。 二、實戰篇 1.實現全網互通 把PXE Server的網關指向192.168.0.111,dhcp server 的網關指向192.168.2.1 在192.168.0.111主機上做路由:#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 在192.168.2.1主機上做路由: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2 在客戶端dhcp server 上測一下聯通性:(當然ping最簡單) 這樣全網就互通了。 2.客戶端dhcp server的設置: #vim /etc/dhcp3/dhcpd.conf subnet 192.168.2.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2.100 192.168.2.200; option domain-name "192.168.2.2";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2.2; option routers 192.168.2.1; #這是指定客戶端網關為:192.168.2.1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next-server 192.168.0.105; #這里指定tftp server 為192.168.0.105 filename "pxelinux.0"; } 對於客戶端來說dhcp server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也可以用dhcp 中繼、路由這里就不介紹了。 三、測試安裝 client 分配的ip是:192.168.2.101 ,網關:192.168.2.1 tftp server :192.168.0.105 這樣設置完之後跨區域網自動安裝系統就已經完成了。雖說步驟不多,但還是需要用戶們認真按步驟執行,才能牢記此方法哦。

E. 如何搭建基於freedos的pxe伺服器

最簡單的方法,可以直接去伺服器廠商(正睿伺服器)的網上搜索一下相關文檔或者在線咨詢一下,上次我搭建FTP伺服器就是去上面找的參考資料。應該很快就能解決!

F. 如何為 PXE 安裝和配置 DHCP 伺服器

打開伺服器電源,並以超級用戶身份登錄。
確定伺服器上是否已安裝 DHCP 伺服器軟體包。鍵入:
# rpm -qa | grep dhcp-

如果未列出 DHCP 伺服器,請從 Linux 分發介質安裝該伺服器(可以使用 grep 來查找 rpm)。
設置 DHCP 配置文件(例如 /etc/dhcpd.conf),以便只有 PXEClient(PXE 客戶機)可以請求接收 PXEClient 響應。
將以下條目添加到 DHCP 配置文件中(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 dhcpd.conf 手冊頁):
class "PXE" {
match if substring(option vendor-class-identifier, 0, 9) ="PXEClient";
option vendor-class-identifier "PXEClient";
vendor-option-space PXE;
next-server n.n.n.n;
filename = "pxelinux.0";

其中,n.n.n.n 是 DHCP/PXE 伺服器的 IP 地址。
在 DHCP 配置文件中,編輯 server-identifier 條目:
server-identifier n.n.n.n
其中,n.n.n.n 是 DHCP/PXE 伺服器的 IP 地址。
此外,在 DHCP 配置文件中,找到以下子網條目欄位:
subnet 1.2.3.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dynamic-bootp 1.2.3.100 1.2.3.200;
option routers 1.2.3.1;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2.3.225;
}

根據 DHCP/PXE 伺服器的網路配置,編輯 subnet、range、router 和 broadcast-address 條目。
啟動 DHCP 服務。
對於 Oracle Linux 或 RHEL,請鍵入 service dhcp start 命令:
# service dhcpd start

對於 SLES,請使用 YaST 來啟動服務。
將伺服器配置為始終啟動 DHCP 服務。
對於 Oracle Linux 或 RHEL,請鍵入:
# chkconfig dhcpd on

對於 SLES,請使用 YaST 將服務配置為在引導時啟動。例如:
# yast > system > Runlevel Editor

G. win2008 如果內網搭建一個pxe伺服器來安裝系統,怎麼搭建

PXE是在沒有軟碟機、硬碟、CD-ROM的情況下引導計算機的一種方式,也就是BIOS將使用PXE協議從網路引導。DHCP伺服器:用來動態分配IP地址(同時分配子網掩碼、網關、TFTP伺服器地址、啟動文件名、DNS伺服器、時間伺服器等等)。

H. 如何用PXE網路啟動裝系統和維護系統

http://www.51nb.com/forum/thread-553604-1-1.html見此連接
使用Ghost進行系統備份,有整個硬碟(Disk)和分區硬碟(Partition)兩種方式。在菜單中點擊 Local(本地)項,在右面彈出的菜單中有3個子項,其中 Disk表示備份整個硬碟(即克隆)、Partition 表示備份硬碟的單個分區、Check 表示檢查硬碟或備份的文件,查看是否可能因分區、硬碟被破壞等造成備份或還原失敗。分區備份作為個人用戶來保存系統數據,特別是在恢復和復制系統分區時具 有實用價值。

選 Local→Partition→To Image 菜單,彈出硬碟選擇窗口,開始分區備份操作。點擊該窗口中白色的硬碟信息條,選擇硬碟,進入窗口,選擇要操作的分區(若沒有滑鼠,可用鍵盤進行操作: TAB鍵進行切換,回車鍵進行確認,方向鍵進行選擇)。 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備份儲存的目錄路徑並輸入備份文件名稱,注意備份文件的名稱帶有 GHO 的後綴名。 接下來,程序會詢問是否壓縮備份數據,並給出3個選擇:No 表示不壓縮,Fast表示壓縮比例小而執行備份速度較快,High 就是壓縮比例高但執行備份速度相當慢。最後選擇 Yes 按鈕即開始進行分區硬碟的備份。Ghost 備份的速度相當快,不用久等就可以完成,備份的文件以 GHO 後綴名儲存在設定的目錄中。

二、硬碟克隆與備份

硬碟的克隆就是對整個硬碟的備份和還原。選擇菜單Local→Disk→To Disk,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源硬碟(第一個硬碟),然後選擇要復制到的目標硬碟(第二個硬碟)。注意,可以設置目標硬碟各個分區的大小,Ghost 可以自動對目標硬碟按設定的分區數值進行分區和格式化。選擇 Yes 開始執行。

Ghost 能將目標硬碟復製得與源硬碟幾乎完全一樣,並實現分區、格式化、復制系統和文件一步完成。只是要注意目標硬碟不能太小,必須能將源硬碟的數據內容裝下。

Ghost 還提供了一項硬碟備份功能,就是將整個硬碟的數據備份成一個文件保存在硬碟上(菜單 Local→Disk→To Image),然後就可以隨時還原到其他硬碟或源硬碟上,這對安裝多個系統很方便。使用方法與分區備份相似。

三、備份還原

如果硬碟中備份的分區數據受到損壞,用一般數據修復方法不能修復,以及系統被破壞後不能啟動,都可以用備份的數據進行完全的復原而無須重新安裝程序或系統。當然,也可以將備份還原到另一個硬碟上。

要恢復備份的分區,就在界面中選擇菜單Local→Partition→From Image,在彈出窗口中選擇還原的備份文件,再選擇還原的硬碟和分區,點擊 Yes 按鈕即可。

四、區域網操作

LPT 是通過並口傳送備份文件,下面有兩個選項:slave 和 master, 分別用以連接主機和客戶機。 網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NetBios 和 LPT 相似, 也有 slave 和 master 兩個選項, 作用與 LPT 相同。

先和平時一樣將要 ghost 的分區做成一個 *.gho 文件,再在一台 win98 上安裝Symantec Ghost 企業版,重啟。

1. 首先製作一張 ghost 帶網卡驅動的啟動盤。Start > Programs > Symantec Ghost > Ghost Boot Wizard->Network Boot Disk 如果你的網卡在列表內直接選擇它就可以生成一張帶 PC-DOS 的啟動盤。(但 6.5版的生成的軟盤經常有問題,不能成功啟動)如果你的網卡不在列表內,你要建立專用的 Packet Driver。ADD->Packet Driver (網卡的驅動程序中有)往下根據提示一步一步走,填入工作站的 ip(ghost 一定要 tcp/ip 協議)。最後生成一張軟盤,但此軟盤仍不能使用,要改 autoexec.bat 文件在 net xxxx.dos 後面加一個16進制的地址,如 0X75 等。多台計算機只需改 wattcp.cfg 文件中的 ip 即可:

IP = 192.168.100.44

NETMASK = 255.255.255.0

GATEWAY = 192.168.100.1

2. 在 server 端運行 multicast server 出來的畫面。先給 server一個Session Name(別名)如:bb,再選擇 image file 就是你的 gho 文件。然後 ->Dump From Client->rtitions->More Options-> 在 auto start 的 client 中填入 50(如果你要同時復制50台)->accept client 就算完成了,當你的工作站數達到50台時,server就自動傳送*.gho 文件。

3.詳述:

目前,相當多的電子教室都採用了沒有軟碟機、光碟機的工作站。在沒有軟碟機、光碟機的情況下,當硬碟的軟體系統出現問題時,能否實現網路硬碟克隆呢?PXE (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它是基於 TCP/IP、DHCP、TFTP 等 Internet 協議之上的擴展網路協議)技術提供的從網路啟動的功能,讓我們找到了解決之道。下面,我們就來講解怎樣採用Ghost 7.0來實現基於 PXE 的網路硬碟克隆。

網路硬碟克隆過程簡述

網路硬碟克隆過程為:在裝有軟碟機的工作站上,用一張引導盤來啟動機器,連接到伺服器,使用 Ghost 多播服務(Multicast Server)將硬碟或分區的映像克隆到工作站,這樣就實現了不拆機、安全、快速的網路硬碟克隆。

實現 PXE 網路啟動方式

對於沒有軟碟機、光碟機的工作站,要實現PXE網路啟動方式,需要完成三個步驟:

1、工作站的PXE啟動設置

PXE網路啟動一般要求在網卡上加裝 PXE 啟動晶元(PXE Boot ROM);對於某些型號的網卡,也可以將 PXE 啟動代碼(Boot Code)寫入主板的 Flash ROM;而一些主板上集成了網卡的品牌機(例如清華同方的商用機),可直接支持PXE啟動。

常用的 RTL8139 晶元的網卡,其 PXE 啟動設置方式是:機器啟動時根據屏幕提示按下Shift+F10,在啟動類型中選擇PXE,開啟網路啟動選項即可。

2、製作 PXE 啟動文件

製作 PXE 的啟動文件,推薦使用 3Com 的 DABS(Dynamic Access Boot Services)。DABS 提供了功能強大的 PXE 啟動服務、管理功能,但是,網上可供下載的是一個30天的試用版。所以,我們只用它的啟動映像文件製作功能,而由 Windows 2000 Server 的 DHCP 伺服器來提供 PXE 啟動服務。

DABS 可以安裝在任何一台運行 Windows 的機器上。安裝後,運行 3Com Boot Image Editor,出現主界面圖。選擇「創建TCP/IP或PXE映像文件(Create a TCP/IP or PXE image file)」,出現對話窗口。為即將建立的映像文件命名,例如:pxeghost.img,其他採用默認選項,將經測試正常的網路啟動盤放入軟碟機,選擇 [OK],創建PXE啟動映像 Pxeghost.img文件。

在 3Com Boot Image Editor 的主菜單中,選擇「創建PXE菜單啟動文件(Creat a PXE menu boot file)」,在出現的窗口中選擇[添加(Add)],加入我們剛剛創建的啟動映像文件Pxeghost.img,在「選項(Options)」標簽中可 以設置菜單標題和等待時間。

選擇[保存(Save)],給保存的PXE菜單啟動文件命名為 Pxemenu.pxe。

3、伺服器的PXE啟動服務設置

Windows 2000 Server 的 DHCP 服務支持兩種啟動協議:DHCP 和 BOOTP。我們可以設定以下三種選擇:僅 DHCP、僅 BOOTP、兩者。如果我們的區域網中由其他的 DHCP 伺服器提供動態 IP 地址分配,那麼這里選「僅BOOTP」即可;如果需要這台伺服器提供動態 IP 地址分配,則需要選「兩者」。

接下來,設置啟動文件名。在DHCP伺服器的作用域選項中配置選項「067:啟動文件名」,字串值為我們創建的 PXE 菜單啟動文件名 Pxemenu.pxe。注意:文件名不包含路徑。

DHCP 伺服器只是將啟動文件名通知給 BOOTP 客戶機,客戶機通過什麼方式下載啟動文件呢?答案是,需要 TFTP 服務。3Com 的 DABS 包含了一個 TFTP 服務組件,當然,也可以下載一個免費的 TFTP 伺服器軟體長期使用。

在 TFTP 伺服器的設置中,規定一個服務目錄。將製作的 PXE 啟動文件 Pxeghost.img、Pxemenu.pxe 放到 TFTP 的服務目錄中。TFTP 伺服器設置為自動運行。

用 Ghost 多播克隆硬碟

現在運行 Ghost 多播伺服器,任務名稱為 Restore。設置完畢,按下[接受客戶(Accept Clients)]按鈕。啟動要接受硬碟克隆的無軟碟機工作站,如果以上步驟操作無誤,應該能夠實現 PXE 啟動,加入到多播克隆的任務當中。所有的目標工作站連接到本次任務之後,按下[發送(Send)]按鈕,開始克隆任務。

五、參數設置

在 Options 中可以設置參數。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1.image write buffering:在建立備份文件時, 打開寫緩沖;

2.sure:選擇此項後, 不再會出現最終確認詢問 (建議不要選擇此項);

3.no int 13:選擇此項後, 不支持中斷 13 (預設時不選擇);

4.reboot:在對硬碟或者分區操作完成之後, 自動重啟計算機;

5.spanning:通過多個卷架構備份文件 (選擇此項時, 關閉 write buffering);

6.autoname:自動為 spanning 文件命名;

7.allow 64k fat clusters:允許使用 64K FAT 簇 (僅在 Windows NT 中支持);

8.ignore CRC errors:忽略 CRC 錯誤;

9.override size limit:如果出現分區大小不相配, 可忽略執行;

10.image read buffering:打開生成備份文件時的讀緩存 (預設時選中此項)。

六、軟體特性

1.存貯介質

Ghost 支持的存儲介質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它支持對等 LPT 介面、對等 USB 介面、對等 TCP/IP 介面、SCSI磁帶機、攜帶型設備(JAZ、ZIP、MO等)、光碟刻錄機(CDR、CDRW)等。而這些特性不需要任何外帶的驅動程序和軟體,只需一張 軟盤就可以做到!特別是對光碟刻錄機的支持,如今的刻錄機和空白光碟都十分便宜,非常適合作備份的用途。

2.兼容性

Ghost 對現有的操作系統都有良好的支持,包括 FAT16、FAT32、NTFS、HPFS、UNIX、NOVELL 等文件存儲格式。同以前版本不同的是,Ghost 2001 加入了對 Linux EX2的支持(FIFO 文件存儲格式),這也就意味著 Linux 的用戶也可以用 Ghost 來備份系統了。

3.配套軟體

A.Ghost 瀏覽器

在以前的 Ghost版本中,我們只能對整個系統進行簡單的備份、復制、還原,要恢復單個的文件和文件夾還要使用外帶的 GhostEXP 軟體。現在,Symantec 公司已經將 Ghost 瀏覽器整合在軟體中。Ghost 瀏覽器採用類似於資源管理器的界面,通過它,我們可以方便迅速地在備份包中找出我們想要的文件和文件夾並還原。

使用Explorer可以備份整個硬碟或單個硬碟分區,點擊工具欄上的圓柱形圖標,彈出硬碟或分區選擇對話窗口,然後再選擇備份文件的儲存目錄並輸入名稱即可完成。要注意的是,非注冊用戶不能使用備份這項功能。

在 Ghost Explorer 中管理硬碟備份文件就非常方便了。首先選擇打開一個備份文件(File/Open),這時備份中的文件就像資源管理器一樣在程序界面窗口中列出,可以在其 中非常方便地查看、打開文件,也可以查找文件,或者將某個文件刪除(但不能刪除目錄)。

在 Ghost Explorer 中提供了多種還原硬碟備份文件的方法,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滑鼠右鍵點擊某個文件,在彈出菜單中選擇 Restore,然後輸入要還原到的目錄,這樣,單個文件就從整個磁碟備份中還原出來了。當然,如果要還原整個磁碟備份,只需選擇左面目錄列表欄中最上面 的帶磁碟圖標的目錄項,然後點擊工具欄中的還原圖標 (第二個) 就可以了。

B.GDisk

GDisk 是一個新加入的實用工具,它徹底取代了 FDisk 和 Format,功能有:

* 快速格式化。

* 隱藏和顯示分區。此功能允許一個以上的主 DOS分區,並且每個分區上的操作系統有不同的版本。隱藏分區的能力使計算機習慣於引導到選定的可引導分區,忽略其他隱藏分區中相同操作系統的安裝。

* 全面的分區報告。

* 高度安全的磁碟擦除。提供符合美國國防部標准和更高安全標準的磁碟擦除選項。

與使用互動式菜單的 FDisk 不同,GDisk是由命令行驅動的。這提供了更快的配置磁碟分區和在批處理文件中定義 GDisk操作的能力。但與此同時,幾十個參數會令普通用戶頭疼,因此筆者不推薦一般用戶使用,Symantec 公司也應該推出相應的GUI(圖形用戶界面)控制台以方便用戶使用。具體的參數說明可以用命令行 gdisk/? 了解。

C.Live Update

Live Update 是 Symantec公司軟體的一個通用升級程序,它能夠檢查當前系統中已安裝的 Symantec 軟體,並且通過英特網對軟體進行在線升級。

在安裝 Ghost 2001 時,安裝程序自動升級了 Live Update 程序的版本。

七、命令行參數:(Ghost 的無人 備份/恢復/復制 操作)

其實 Ghost 2001 的功能遠遠不止它主程序中顯示的那些,Ghost 可以在其啟動的命令行中添加眾多參數以實現更多的功能。命令行參數在使用時頗為復雜,不過我們可以製作批處理文件,從而「一勞永逸」(類似於無人安裝 Windows 98 和Windows 2000)。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些常用的參數(了解更加詳細的參數介紹可查看 Ghost 的幫助文件)。

1.-rb

本次 Ghost 操作結束退出時自動重啟。這樣,在復制系統時就可以放心離開了。

2.-fx

本次 Ghost 操作結束退出時自動回到DOS提示符。

3.-sure

對所有要求確認的提示或警告一律回答「Yes」。此參數有一定危險性,只建議高級用戶使用。

4.-fro

如果源分區發現壞簇,則略過提示而強制拷貝。此參數可用於試著挽救硬碟壞道中的數據。

5.@filename

在 filename 中指定 txt 文件。txt文件中為 Ghost 的附加參數,這樣做可以不受DOS命令行 150 個字元的限制。

6.-f32

將源 FAT16 分區拷貝後轉換成 FAT32(前提是目標分區不小於 2G)。WinNT 4 和Windows95、97用戶慎用。

7.-bootcd

當直接向光碟中備份文件時,此選項可以使光碟變成可引導。此過程需要放入啟動盤。

8.-fatlimit

將 NT 的 FAT16 分區限制在 2G。此參數在復制 Windows NT 分區,且不想使用64k/簇的 FAT16 時非常有用。

9.-span

分卷參數。當空間不足時提示復制到另一個分區的另一個備份包。

10.-auto

分卷拷貝時不提示就自動賦予一個文件名繼續執行。

11.-crcignore

忽略備份包中的 CRC ERROR。除非需要搶救備份包中的數據,否則不要使用此參數,以防數據錯誤。

12.-ia

全部映像。Ghost 會對硬碟上所有的分區逐個進行備份。

13.-ial

全部映像,類似於 -ia 參數,對 Linux 分區逐個進行備份。

14.-id

全部映像。類似於 -ia 參數,但包含分區的引導信息。

15.-quiet

操作過程中禁止狀態更新和用戶干預。

16.-s cript

可以執行多個 Ghost 命令行。命令行存放在指定的文件中。

17.-split=x

將備份包劃分成多個分卷,每個分卷的大小為 x兆。這個功能非常實用,用於大型備份包復制到移動式存儲設備上,例如將一個 1.9G 的備份包復制到 3 張刻錄盤上。

18.-z

將磁碟或分區上的內容保存到映像文件時進行壓縮。-z 或 -z1 為低壓縮率(快速);-z2 為高壓縮率(中速);-z3 至 -z9 壓縮率依次增大(速度依次減慢)。

19.-clone

這是實現 Ghost 無人備份/恢復的核心參數。使用語法為:

-clone,MODE=(operation),SRC=(source),DST=(destination),[SZE(size),SZE(size)...]

此參數行較為復雜,且各參數之間不能含有空格。其中 operation意為操作類型,值可取::磁碟到磁碟;load:文件到磁碟;mp:磁碟到文件;p:分區到分區;pload:文件到分區;pmp:分區到文件。

Source 意為操作源,值可取:驅動器號,從1開始;或者為文件名,需要寫絕對路徑。

Destination 意為目標位置,值可取:驅動器號,從 1開始;或者為文件名,需要寫絕對路徑;@CDx,刻錄機,x 表示刻錄機的驅動器號,從1開始。

I. 誠龍pxe網刻具體步驟是什麼啊 最好詳細點哦,

使用誠龍網維全自動PXE網刻工具進行網刻,你無須架設DHCP和TFTP伺服器,也無須進行GHSOT服務端設置,真正全自動的網刻。你只需要將客戶機設置從網卡啟動即可,支持NF系列網卡。
支持全盤網刻和單分區網刻,網管們網刻更輕鬆了,再也不需要到每台客戶機上設置網刻類型了,只需要在伺服器上點下滑鼠就可以輕松網刻了。

為了使網刻速度更快,我們自動將IP段與正常網段分開,在網刻結束以後,只須點擊恢復IP就可以恢復原來的IP設置。
在不同的類型切換使用中,要先把TFTPD關了,IP也先恢復
不然,IP恢復肯定出錯,TFTPD里的PXE也不會改變.造成刻錯分區.

新增加GHOST 11.0.1.1533版本,修正了更改網刻類型後無法恢復IP的問題,希望大家在回帖的時候別回無聊帖,多多提出寶貴的意見。
因空間限制,我們會在11.0版本發布後根據網友的反饋來決定是否刪除8.3版本的工具。

使用誠龍網維PXE網克工具需注意點:
1.誠龍網維PXE網克工具自帶DHCP服務功能,同一區域網內不能再有第2個DHCP伺服器。否則會造成不能正確分配到IP或分配到IP後無法通過TFTP獲取啟動鏡像。
如有以上情況者,可檢查路由、伺服器是否開啟了DHCP服務,一些低端的硬路由默認開啟DHCP服務的,請關閉DHCP或將與路由連接的網線斷開。
2.單分區網克:有些朋友反映單克C盤可以,但單克D、E、F盤會報錯。我這里解釋一下,這里講的單克D盤指的是你鏡像有2個分區以上,你只克第2個分區,如果你只有一個分區的鏡像,選取單克D盤就會報錯。
實際操作中,有時候確實只要單克一個分區,但並不想做全盤鏡像的話,給你個解決辦法。如網吧只想單克游戲分區E盤,這個時候你可以將E盤做個鏡像,選擇的時候你選擇單克E盤,GHOST服務端會報個錯,說請求的分區無效,不管它去掉提示。然後點停止,然後在分區那選你要克的分區,即可。
3.GHOST伺服器推薦使用2003操作系統,並關閉防火牆和殺毒軟體,2000和XP次之。如果NF系列主板的話單獨加插個8139網卡是個不錯的選擇。
4.不同類型網卡的機器不要同時網克,會嚴重拖慢速度。如果網內同時存在百兆交換機和千兆交換機等網路類型最好也分開網克
5.如果是SATA硬碟的話,部分垃圾主板的介面也會嚴重影響網克速度。如接在介面1速度只有60M/分,接在介面3速度馬上就到700/分,很奇怪但確實是個問題。
6.客戶機可以連接到伺服器上,也啟動GHOST11了,點發送數據後,客戶機沒有反映,不傳送數據,怎麼回事?
有時候有這種情況發生,你可以先停止發送,手動將默認的多點傳送修改為廣播。我有次也是發送後客戶機沒進度,手動修改為廣播後馬上就好了,並且速度也很快。100M環境下初始速度1200M/分,後期也有800多M/分
客戶機設置從網卡啟動說明:

在BIOS裡面設置,具體根據BIOS類型而略有區別.

在你的BIOS中找 First Boot Drivce 可以設置的值:
Floppy表示以軟碟機A:開機;
LS-120表示以LS-120高容量軟碟機開機;
HDD-0表示以Primary Master的IED硬碟開機;
SCSI表示以SCSI設備開機;
CDROM表示以IDE介面上的光碟機開機;
HDD-1表示以Primary Slave的IDE硬碟開機;
HDD-2表示以Secondary Master的IDE硬碟開機;
HDD-3表示以Secondary Slave的IDE硬碟開機;
ZIP100表示以ZIP高容量軟碟機開機;
LAN表示從區域網的遠程主機遙控開機;
Disabled表示不指定開機設備。

integrated peripherals裡面
找到 onboard lan boot rom 改成Enabled

J. 如何使用pxe啟動windows

方法/步驟

  • PXE啟動安裝Windows 7原理

    首先,說說PXE啟動。PXE(preboot execute environment)是由Intel公司開發的啟動技術,工作於Client/Server的網路模式下,支持工作站通過網路從遠端伺服器下載鏡像文件,並由此支持來自網路的操作系統的啟動過程。

    目前,電腦的網卡幾乎都支持PXE啟動,一般在BIOS啟動設置里有類似「PXE boot」菜單即表示支持PXE啟動。我們只要在伺服器上配置好啟動參數和正版windows7系統下載安裝共享鏡像(後文有製作方法),客戶端啟動後通過網路映射即可實現網路安裝Windows 7(如圖1)。

  • 4

    PXE啟動輕松安裝Windows 7

    現在將客戶端電腦接入網路並設置從PXE啟動,成功分配IP地址後就會自動載入所需的啟動文件並進入WinPE,進入WinPE系統後打開「我的電腦」,確保可以看到網路共享驅動器。在客戶端電腦上單擊「開始→程序→Ghost→Ghost 11.0.2.1573」,啟動「Ghost32」後選擇「分區→從鏡像」,選擇上述網路驅動器中的「Windows 7.gho」恢復到客戶機的第一分區。如果客戶機是一台全新的電腦,我們還可以先利用WinPE自帶的分區工具對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等操作。

熱點內容
書本編譯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8 04:45:56 瀏覽:951
淘寶密碼賬號在哪裡看 發布:2025-02-08 04:29:39 瀏覽:536
描繪四季的美文寫一份朗讀腳本 發布:2025-02-08 04:29:21 瀏覽:138
金蝶軟體伺服器是電腦嗎 發布:2025-02-08 04:27:06 瀏覽:973
linux如何搭建c編譯環境 發布:2025-02-08 04:24:49 瀏覽:819
ps腳本批量處理切圖 發布:2025-02-08 04:19:03 瀏覽:57
iisftp命令 發布:2025-02-08 04:04:39 瀏覽:455
安卓為什麼軟體老更新 發布:2025-02-08 03:53:40 瀏覽:735
演算法實際應用 發布:2025-02-08 03:53:07 瀏覽:535
c語言加密文本 發布:2025-02-08 03:47:50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