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信息點數怎麼設置
⑴ 接入點怎麼設置
接入點怎麼設置,我給大家分享一種方法,能提高網速的。
①打開手機設置—移動網路—接入點apn,接入點名稱隨意,網路設置選擇3G或者4G優先。
②注意:這里是重點,一定要選擇CMWAP接入點。這是由於cmnet接入點很多軟體服務很多都是默認的獲取回訪啊,地理位置認證啊,等等,在無形的吃掉你的流量。這就是為什麼你的手機流量感覺會用的很快!但是如果選擇cmwap接入點就不一樣了,自動獲取信息的這些東西都會被網關所攔截,看到這里其實你就學到了怎樣節省流量的關鍵理論了。
③點擊中國移動英特網設置,這里大家找到伺服器三個字:伺服器其實應該設置成一個網址,這里我們不過多解釋了,懂電腦的朋友都懂得DNS伺服器是個什麼東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在外面租房子住用的房東的共享網路,房東會給你一個IP地址,還有本地的DNS地址。ip地址就是你所用的端點,而DNS地址則是解析所用。
④這里小編給大家提供一個最牛逼,速度現在堪稱第一,就是神器地址:114.114.114.114 這里的伺服器我們用dns伺服器代替。這樣網速就能飛快了!如果用4G網路甚至比wifi還要快。
⑤看到這里其實對於一些初級用戶來說足夠了,甚至可以達到之前的兩倍網速。
⑵ 伺服器設置怎麼設置
關於伺服器如何設置的步驟如下:1.首先要確定伺服器上是否安裝了IIS。2.安裝了IIS才能成為伺服器,假如安裝過了,就可以跳過安裝步驟,沒有則需要進行安裝。3.具體的設置步驟,選擇開始--控制面板--添加或刪除程序--添加/刪除Windows組件,彈出Windows組件向導對話框,選擇Internet 信息服務項。4.點擊詳細信息,彈出Internet 信息服務對話框,選中文件傳輸協議(FTP)伺服器選項框。
⑶ Outlook里怎麼設伺服器信息
1.選擇手動設置或其他伺服器類型(也可以根據向導逐步設置,個人習慣。)
⑷ cmtds接入點設置
以移動為例,cmtds接入點設置的辦法:
1、點擊系統設置中的無線和網路,接入點or承載方式——
⑸ 怎麼設置伺服器啊
置RADIUS伺服器
找到一篇關於在Linux上搭建RADIUS伺服器的文章
請笑納:
Linux上構建一個RADIUS伺服器詳解
為一名網路管理員,您需要為您所需管理的每個網路設備存放用於管理的用戶信息。但是網路設備通常只支持有限的用戶管理功能。學習如何使用Linux上的一個外部RADIUS伺服器來驗證用戶,具體來說是通過一個LDAP伺服器進行驗證,可以集中放置存儲在LDAP伺服器上並且由RADIUS伺服器進行驗證的用戶信息,從而既可以減少用戶管理上的管理開銷,又可以使遠程登錄過程更加安全。
數據安全作為現代系統中網路安全的一部分,與系統安全一樣的重要,所以保護數據--確保提供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對管理員來說至關重要。
在本文中,我將談到數據安全性的機密性方面:確保受保護的數據只能被授權用戶或系統訪問。您將學習如何在Linux系統上建立和配置一個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 伺服器(RADIUS),以執行對用戶的驗證、授權和記帳(AAA)。
各組成元素介紹
首先讓我們談一談RADIUS協議、AAA組件以及它們如何工作,另外還有LDAP協議。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 協議是在IET的RFC 2865中定義的(請參閱參考資料獲得相關鏈接)。它允許網路訪問伺服器(NAS)執行對用戶的驗證、授權和記帳。RADIUS是基於UDP的一種客戶機/伺服器協議。RADIUS客戶機是網路訪問伺服器,它通常是一個路由器、交換機或無線訪問點(訪問點是網路上專門配置的節點;WAP是無線版本)。RADIUS伺服器通常是在UNIX或Windows 2000伺服器上運行的一個監護程序。
RADIUS和AAA
如果NAS收到用戶連接請求,它會將它們傳遞到指定的RADIUS伺服器,後者對用戶進行驗證,並將用戶的配置信息返回給NAS。然後,NAS接受或拒絕連接請求。
功能完整的RADIUS伺服器可以支持很多不同的用戶驗證機制,除了LDAP以外,還包括:
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密碼驗證協議,與PPP一起使用,在此機制下,密碼以明文形式被發送到客戶機進行比較);
CHAP(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挑戰握手驗證協議,比PAP更安全,它同時使用用戶名和密碼);
本地UNIX/Linux系統密碼資料庫(/etc/passwd);
其他本地資料庫。
在RADIUS中,驗證和授權是組合在一起的。如果發現了用戶名,並且密碼正確,那麼RADIUS伺服器將返回一個Access-Accept響應,其中包括一些參數(屬性-值對),以保證對該用戶的訪問。這些參數是在RADIUS中配置的,包括訪問類型、協議類型、用戶指定該用戶的IP地址以及一個訪問控制列表(ACL)或要在NAS上應用的靜態路由,另外還有其他一些值。
RADIUS記帳特性(在RFC 2866中定義;請參閱參考資料獲得相關鏈接)允許在連接會話的開始和結束發送數據,表明在會話期間使用的可能用於安全或開單(billing)需要的大量資源--例如時間、包和位元組。
輕量級目錄訪問協議
輕量級目錄訪問協議(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是一種開放標准,它定義了用於訪問和更新類X.500 目錄中信息的一種方法。LDAP可用於將用戶信息保存在一個中央場所,從而不必將相同的信息存儲在每個系統上。它還可以用於以一種一致的、可控制的方式維護和訪問信息。
LDAP在一個集中的目錄中管理用戶,從而簡化了用戶管理工作。除了存儲用戶信息外,在LDAP中定義用戶還可以使一些可選特性得到啟用,例如限制登錄的數量。在本文中,您將學習如何配置RADIUS伺服器,以便基於LDAP驗證用戶--由於本文的重點在於RADIUS,我不會描述關於LDAP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的細節。
OpenLDAP是LDAP的一種開放源碼實現。在OpenLDAP.org上可以找到關於它的詳細信息(請參閱參考資料獲得相關鏈接)。
場景
想像以下場景:
用戶在家裡可以通過撥號驗證訪問他公司的內部網。
帶無線支持的筆記本電腦可以通過無線驗證連接到一個校園網。
管理員使用他們的工作站通過管理用戶驗證以telnet或HTTP登錄到網路設備。
所有這些驗證任務都可以通過一個RADIUS伺服器基於一個中央LDAP伺服器來完成(見圖 1)。
在本文中,我將重點描述對最後一種選項的實現,作為對該解決方案的一個介紹。首先安裝RADIUS伺服器。
安裝 RADIUS
RADIUS伺服器軟體可以從多個地方獲得。在本文中,我將使用FreeRADIUS(請參閱參考資料獲得相關鏈接),但Cisco Secure Access Control Server (ACS)是一種集中式用戶訪問控制框架,可用於跨UNIX和Windows上多個Cisco設備的用戶管理,並支持Cisco 特有的協議TACACS+(據說在支持TACACS+的設備上可擁有更多的特性)。
FreeRADIUS是來自開放源碼社區的一種強大的Linux上的RADIUS伺服器,可用於如今的分布式和異構計算環境。FreeRADIUS 1.0.2 支持LDAP、MySQL、PostgreSQL和Oracle資料庫,並與諸如EAP和Cisco LEAP之類的網路協議兼容。FreeRADIUS目前被部署在很多大型生產網路系統中。
下面的步驟演示如何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dvanced Server 3.0上安裝和測試FreeRADIUS 1.0.2:
清單1 安裝和測試FreeRADIUS
tar -zxvf freeradius-1.0.2.tar.gz - extract it with gunzip and tar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 run this command as root
radiusd or - start RADIUS server
radiusd -X - start RADIUS server in debug mode
radtest test test localhost 0 testing123 - test RADIUS server
如果radtest收到一個響應,則表明FreeRADIUS伺服器工作正常。
同時我還推薦另一種免費工具,那就是NTRadPing,它可用於測試來自Windows客戶機的驗證和授權請求。它可以顯示從RADIUS伺服器發回的詳細的響應,例如屬性值。
現在讓我們來配置FreeRADIUS。
配置FreeRADIUS
RADIUS伺服器的配置包括對伺服器、客戶機和用戶的配置(都是用於驗證和授權)。出於不同的需要,對RADIUS伺服器可以有不同的配置。幸運的是,大多數配置都是類似的。
* 配置伺服器
FreeRADIUS配置文件通常位於/etc/raddb文件夾下。首先,我們需要像下面這樣修改radiusd.conf文件。
清單2 修改radiusd.conf
1) Global settings:
log_auth = yes - log authentication requests to the log file
log_auth_badpass = no - don't log passwords if request rejected
log_auth_goodpass = no - don't log passwords if request accepted
2) LDAP Settings:
moles {
ldap {
server = "bluepages.ibm.com" - the hostname or IP address of the LDAP server
port = 636 - encrypted communications
basedn = "ou=bluepages,o=ibm.com" - define the base Distinguished Names (DN),
- under the Organization (O) "ibm.com",
- in the Organization Unit (OU) "bluepages"
filter = "(mail=%u)" - specify search criteria
base_filter = "(objectclass=person)" - specify base search criteria
}
authenticate { - enable authentication against LDAP
Auth-Type LDAP {
ldap
}
參數被設為使用 IBM BluePages,這是LDAP服務的一個實例。對於其他LDAP伺服器,參數可能有所不同。
* 配置客戶機
客戶機是在/etc/raddb/clients.conf 文件中配置的。有兩種方式可用於配置RADIUS客戶機。您可以按IP subnet將NAS分組(清單 3),或者可以按主機名或 IP 地址列出NAS(清單4)。如果按照第二種方法,可以定義shortname和nastype。
清單3 按IP subnet將NAS分組
client 192.168.0.0/24 {
secret = mysecret1 - the "secret" should be the same as configured on NAS
shortname = mylan - the "shortname" can be used for logging
nastype = cisco - the "nastype" is used for checkrad and is optional
}
清單4 按主機名或 IP 地址列出 NAS
client 192.168.0.1 {
secret = mysecret1
shortname = myserver
nastype = other
}
* 為驗證而配置用戶
文件 /etc/raddb/user 包含每個用戶的驗證和配置信息。
清單5 /etc/raddb/user 文件
1) Authentication type:
Auth-Type := LDAP - authenticate against LDAP
Auth-Type := Local, User-Password == "mypasswd"
- authenticate against the
- password set in /etc/raddb/user
Auth-Type := System - authenticate against the system password file
- /etc/passwd or /etc/shadow
2) Service type:
Service-Type = Login, - for administrative login
* 為授權而配置用戶
下面的驗證伺服器屬性-值對(AV)應該為用戶授權而進行配置。在驗證被接受後,這個屬性-值對被返回給NAS,作為對管理員登錄請求的響應。
對於Cisco路由器,有不同的許可權級別:
級別1是無特權(non-privileged)。提示符是 router>,這是用於登錄的默認級別。
級別15是特權(privileged)。 提示符是 router#,這是進入 enable 模式後的級別。
級別2到14 在默認配置中不使用。
下面的命令可以使一個用戶從網路訪問伺服器登錄,並獲得對EXEC命令的立即訪問:
cisco-avpair ="shell:priv-lvl=15"
下面的代碼處理相同的任務,這一次是對於Cisco無線訪問點:
Cisco:Avpair= "aironet:admin-capability=write+snmp+ident+firmware+admin"
任何功能組合都和這個屬性一起返回:
Cisco:Avpair = "aironet:admin-capability=ident+admin"
Cisco:Avpair = "aironet:admin-capability=admin"
請與 Cisco 聯系,以獲得關於這些命令的更多信息。
配置網路訪問伺服器
接下來我們將配置NAS,首先是配置一個Cisco路由器,然後輪到一個Cisco WAP。
對於Cisco IOS 12.1路由器,我們將啟用AAA,然後配置驗證、授權和記帳。
清單6 啟用AAA
aaa new-model
radius-server host 192.168.0.100
radius-server key mysecret1
AAA 在路由器上應該被啟用。然後,指定能為 NAS 提供 AAA 服務的 RADIUS 伺服器的列表。加密密鑰用於加密 NAS 和 RADIUS 伺服器之間的數據傳輸。它必須與 FreeRADIUS 上配置的一樣。
清單7 配置驗證
aaa authentication login default group radius local
line vty 0 4
login authentication default
在這個例子中,網路管理員使用 RADIUS 驗證。如果 RADIUS 伺服器不可用,則使用 NAS 的本地用戶資料庫密碼。
清單8 配置授權
aaa authorization exec default group radius if-authenticated
允許用戶在登錄到 NAS 中時運行 EXEC shell。
清單9 配置記帳
aaa accounting system default start-stop group radius
aaa accounting network default start-stop group radius
aaa accounting connection default start-stop group radius
aaa accounting exec default stop-only group radius
aaa accounting commands 1 default stop-only group radius
aaa accounting commands 15 default wait-start group radius
必須對路由器進行特別的配置,以使之發送記帳記錄到RADIUS伺服器。使用清單9中的命令記錄關於NAS系統事件、網路連接、輸出連接、EXEC操作以及級別1和級別15上的命令的記帳信息。
這樣就好了。現在讓我們看看為Cisco無線訪問點而進行的配置。下面的配置適用於帶有Firmware 12.01T1的Cisco 1200 Series AP。如圖2中的屏幕快照所示,您:
* 輸入伺服器名或 IP 地址和共享的秘密。
* 選擇「Radius」作為類型,並選中「User Authentication」。
記帳:工作中的RADIUS
現在所有配置都已經完成,FreeRADIUS伺服器可以開始記錄NAS發送的所有信息,將該信息存儲在/var/log/radius/radius.log文件中,就像這樣:
清單10 /var/log/radius/radius.log文件
Thu Mar 3 21:37:32 2005 : Auth: Login OK: [David] (from client
mylan port 1 cli 192.168.0.94)
Mon Mar 7 23:39:53 2005 : Auth: Login incorrect: [John] (from
client mylan port 1 cli 192.168.0.94)
詳細的記帳信息被存放在/var/log/radius/radacct目錄中。清單11表明,David在2005年3月4日19:40到19:51這段時間里從 192.168.0.94登錄到了路由器192.168.0.1。這么詳細的信息對於正在調查安全事故以及試圖維護易於審計的記錄的管理員來說無疑是一大幫助。
清單11 RADIUS 提供的記帳細節示例
Fri Mar 4 19:40:12 2005
NAS-IP-Address = 192.168.0.1
NAS-Port = 1
NAS-Port-Type = Virtual
User-Name = "David"
Calling-Station-Id = "192.168.0.94"
Acct-Status-Type = Start
Acct-Authentic = RADIUS
Service-Type = NAS-Prompt-User
Acct-Session-Id = "00000026"
Acct-Delay-Time = 0
Client-IP-Address = 192.168.0.1
Acct-Unique-Session-Id = "913029a52dacb116"
Timestamp = 1109936412
Fri Mar 4 19:51:17 2005
NAS-IP-Address = 192.168.0.1
NAS-Port = 1
NAS-Port-Type = Virtual
User-Name = "David"
Calling-Station-Id = "192.168.0.94"
Acct-Status-Type = Stop
Acct-Authentic = RADIUS
Service-Type = NAS-Prompt-User
Acct-Session-Id = "00000026"
Acct-Terminate-Cause = Idle-Timeout
Acct-Session-Time = 665
Acct-Delay-Time = 0
Client-IP-Address = 192.168.0.1
Acct-Unique-Session-Id = "913029a52dacb116"
Timestamp = 1109937077
結束語
通過遵循本文中列出的簡單步驟,您可以建立一個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伺服器,該伺服器使用一個外部的LDAP伺服器來處理為網路安全問題而進行的驗證、授權和記帳。本文提供了以下內容來幫助您完成此任務:
* 對RADIUS和LDAP伺服器以及AAA概念的介紹。
* 一個融入了安裝和配置任務的場景。
* 關於安裝和配置RADIUS伺服器的說明。
* 關於配置網路訪問伺服器的細節。
* RADIUS將提供和管理的詳細信息的一個示例。
這些指示可以快速確保受保護的數據只能由Linux系統上已授權的實體訪問。
⑹ 伺服器怎麼設置用戶
伺服器設置用戶方法如下:
1、點擊「開始」,選擇「管理工具」,選擇「計算機管理」,選擇「本地用戶和組」;
2、右擊「用戶」執行「新用戶」命令;
3、輸人用戶信息,在「新用戶」對話框中,輸人相應信息;
4、單擊「創建」按鈕完成創建,而後「關閉」按鈕,創建完成。
⑺ 如何配置數據中心伺服器機櫃內的信息點數
由於大型、中型和小型計算機的規格和信息點數量是由主機設備決定的,布線設計師是一般只是收集它們的信息點種類和數量,而不是對它們進行布線規劃。因此,在布線規劃中主要討論的信息點數量主要是來自伺服器機櫃。 由於大型、中型和小型計算機的規格和信息點數量是由主機設備決定的,布線設計師是一般只是收集它們的信息點種類和數量,而不是對它們進行布線規劃。因此,在布線規劃中主要討論的信息點數量主要是來自伺服器機櫃。 在信息點數統計前,應該說明的是:每種伺服器終端網卡/網路刀片上自帶的信息點數量都不會相同,因此在本文中只是選擇了其中的典型值或常見值,在數據中心設計時應根據所選伺服器(或有購買傾向的伺服器)的技術參數進行實際的測算。 在伺服器機櫃中,伺服器的種類大多有三種: 將標准伺服器放置在機櫃內; 使用1U高度的機架式伺服器固定在機櫃內; 使用3U以上的刀片式伺服器組合後安裝在機櫃內。 對於這三種伺服器結構,分別可以計算出每個機櫃的信息點數量: 1 安裝標准伺服器的機櫃 最簡單的伺服器機櫃是將台式電腦放置在機櫃內的托板上。其中,為了提高機櫃的利用率,可以使用簡易的主機共享器(KVM)將各台電腦的顯示器、鍵盤和滑鼠器減少到一套,也可以使用高檔的主機共享器將顯示器、鍵盤和滑鼠器搬遷到主機房外的控制室和操作室中。
⑻ 如何重新設置伺服器參數
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1)在IDE設備設置中,用戶可以在Type(類型)和Mode(模式)項設為Auto,使每次啟動系統時BIOS自動檢測硬碟。也可以在主菜單中的 IDE HDD Auto Detection操作來設置。用戶還可以使用User選項,手動設定硬碟的參數。必須輸入柱面數(Cyls),磁頭數(Heads),寫預補償(Precomp),磁頭著陸區(Landz),每柱面扇區數(Sectorxs),工作模式(Mode)等幾種參數。硬碟大小在上述參數設定後自動產生。
(2)顯示類型可選EGA/VGA(EGA、VGA、SEGA、 SVGA、PGA顯示適配卡選用)、CGA40(CGA顯示卡,40列方式)、CGA80(CGA顯示卡,80列方式)、MONO(單色顯示方式,包括高解析度單顯卡)等四種,以現在我們使用的計算機來看,絕大多數都屬於EGA/VGA顯示類型。
(3)暫停的出錯狀態選項有:All Errors(BIOS檢測到任何錯誤,系統啟動均暫停並且給出出錯提示)、No Errors(BIOS檢測到任何錯誤都不使系統啟動暫停)、All But Keyboard(BIOS檢測到除了磁碟之外的錯誤後使系統啟動暫停,磁碟錯誤暫停)、All But Disk/Key(BIOS檢測到除了鍵盤或磁碟之外的錯誤後使系統啟動暫停。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設定)
該項用來設置系統配置選項清單,其中有些選項由主板本身設計確定,有些選項用戶可以進行修改設定,以改善系統的性能。常見選項說明如下:
(1)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這項功能在外部數據寫入硬碟引導區或分配表的時候,會提出警告。為了避免系統沖突,一般將此功能關閉,置為Disable(關閉)。
(2)CPU Internal Cache(CPU Level 1 catch):預設為Enable(開啟),它允許系統使用CPU內部的第一級Cache。486以上檔次的CPU內部一般都帶有Cache,除非當該項設為開啟時系統工作不正常,此項一般不要輕易改動。該項若置為Disable,將會嚴重影響系統的性能。
(3)External Cache(CPU Level 1 catch):預設設為Enable,它用來控制主板上的第二級(L2)Cache。根據主板上是否帶有Cache,選擇該項的設置。
(4)BIOS Update:開啟此功能則允許BIOS升級,如關閉則無法寫入BIOS。
(5)Quick Power On Self Test:預設設置為Enable,該項主要功能為加速系統上電自測過程,它將跳過一些自測試。使引導過程加快。
(6)Hard Disk Boot From(HDD Sequence SCSI/IDE First):選擇由主盤、從盤或SCSI硬碟啟動。
(7)Boot Sequence:選擇機器開電時的啟動順序。有些BIOS將SCSI硬碟也列在其中,此外比較新的主板還提供了LS 120和ZIP等設備的啟動支持,一般BIOS,都有以下四種啟動順序:C,A(系統將按硬碟,軟碟機順序尋找啟動盤);A,C(系統將按軟碟機,硬碟順序尋找啟動盤);CDROM,C,A(系統按CDROM,硬碟,軟碟機順序尋找啟動盤);C,CDROM,A(系統按硬碟,CDROM,軟碟機順序尋找啟動盤)。
(8)Swap Floppy Drive:(交換軟盤驅動器)預設設定為Disable。當它Disable時,BIOS把軟碟機連線扭接端子所接的軟盤驅動器當作第一驅動器。當它開啟時,BIOS將把軟碟機連線對接端子所接的軟盤驅動器當作第一驅動器,即在DOS下A盤當作B盤用,B盤當作A盤用。
(9)Boot Up Floppy Seek:當Enable時,機器啟動時BIOS將對軟碟機進行尋道操作。
(10)Floppy Disk Access Contol:當該項選在R/W狀態時,軟碟機可以讀和寫,其它狀態只能讀。
(11)Boot Up Numlock Strtus:該選項用來設置小鍵盤的預設狀態。當設置為ON時,系統啟動後,小鍵盤的預設為數字狀態;設為OFF時,系統啟動後,小鍵盤的狀態為箭頭狀態。
(12)Boot Up System Speed:該選項用來確定系統啟動時的速度為HIGH還是LOW。
(13)Typematic Rate Setting:該項可選Enable和Disable。當置為Enable時,如果按下鍵盤上的某個鍵不放,機器按你重復按下該鍵對待;當置為Disable時,如果按下鍵盤上的某個鍵不放,機器按鍵入該鍵一次對待。
(14)Typematic Rate:如果Typematic Rate Setting選項置為Enable,那麼可以用此選項設定當你按下鍵盤上的某個鍵一秒鍾,那麼相當於按該鍵6次。該項可選6、8、10、12、15、20、24、30。
(15)Typematic Delay:如果Typematic Rate Setting選項置為Enable,那麼可以用此選項設定按下某一個鍵時,延遲多長時間後開始視為重復鍵入該鍵。該項可選250、500、750、1000,單位為毫秒。
(16)Security Option:選擇System時,每次開機啟動時都會提示你輸入密碼,選擇Setup時,僅在進入BIOS設置時會提示你輸入密碼。
(17)PS/2 Mouse Function Control:當該項設為Enable,機器提供對於PS/2類型滑鼠的支持,AUTO可以在系統啟動是自動偵測PS/2 Mouse,分配IRQ。
(18)Assign PCI IRQ For VGA:選Enable時,機器將自動設定PCI顯示卡的IRQ到系統的DRAM中,以提高顯示速度和改善系統的性能。
(19)PCI/VGA Palett Snoop:該項用來設置PCI/VGA卡能否與MPEG ISA/VESA VGA卡一起用。當PCI/VGA卡與MPEG ISA/VESA VGA卡一起用或使用其他非標准VGA時,該項應設為Enable。
(20)OS Select For DRAM>64MB:如果使用OS/2操作系統,使用64MB以上的內存。該項選為OS2。
(21)System BIOS Shadow:該選項的預設設置默認為Enable,當它開啟時,系統BIOS將拷貝到系統Dram中,以提高系統的運行速度和改善系統的性能。
(22)Video BIOS Shadow:預設設定為開啟(Enable),當它開啟時,顯示卡的BIOS將拷貝到系統DRAM中,以提高顯示速度和改善系統的性能。
(23)C8000-CBFFF Shadow/DFFFF Shadow:這些內存區域用來作為其他擴充卡的ROM映射區,一般都設定為禁止(Disable)。如果有某一擴充卡ROM需要映射,則用戶應搞清楚該 ROM將映射地址和范圍,可以將上述的幾個內存區域都置為Enable;但這樣將造成內存空間的浪費。因為映射區的地址空間將佔用系統的 640K~1024K之間的某一段內存
⑼ 中國移動接入點怎麼設置
中國移動接入點設置操作方法如下:
1、以OPPO remo為例,點擊手機設置進入,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