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雲搭建免流伺服器
㈠ 高防雲伺服器原理是什麼
雲伺服器又叫做雲計算伺服器或者雲主機(Elastic Compute Service, ECS),雲伺服器解釋起來有點復雜,一句話兩句話很難說清雲伺服器到底是個啥,簡單來說他「雲伺服器」就是一個伺服器集群里的一個虛擬空間,但是他與我們網站經常使用的虛擬主機還有所不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Windows的虛擬機,在虛擬機裡面我們可以通過分配資源的形式在創建一個可視化的操作系統,而且我們擁有這個虛擬機的全部使用許可權,雲伺服器其實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我們現在經常接觸的雲伺服器提供商有阿里雲,騰訊雲,網路雲,AWS亞馬遜雲,谷歌雲,微軟雲等等,現在雲伺服器提供商很多,關鍵原因還是這些IT互聯網巨頭擁有著很多閑置的帶寬與伺服器主機資源,將這些閑置的資源租售給企業和個人用戶,可以使這些閑置的伺服器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從而也節省了本身的成本。
雲伺服器的特點是支持彈性伸縮,例如磁碟不夠用了可以增加磁碟的大小,CPU與內存不夠了可以適當的在線升級CPU與內核,這些都是基於在線實時的,免去了配置物理主機所需要花費的大量時間。讓我們的網站或者其他基於伺服器實現的業務,能夠快速靈活的部署與訪問。
㈡ 谷歌雲入局雲游戲大戰將起
雲游戲對網路的要求非常高,目前技術也不成熟,所以只要用戶和伺服器的連接相應不及時,或者雲伺服器性能不足,就會感受到非常嚴重的延遲和卡頓。谷歌的新雲游戲服務在官方演示的時候,1080P運行刺客信條奧德賽,都能感受到延遲感明顯,操作不順暢,這還是官方的現場展示,更何況這些實際部署運營的產品。所以,玩游戲還是本地PC或者主機比較靠譜,雲游戲至少比現有技術超前10年。
㈢ 華為手機google設置是干什麼用的
是用來給讓使用行動電話或其他移動設備的用戶可以進行使用谷歌的相關軟體而存在的設置。
谷歌 mobile services(gms)是一套google品牌的應用程序和基於雲的服務。此外,GMS不是Android開源項目(AOSP)的一部分,也不是簡單地稱為Android的開源版本。因此,安卓智能手機製造商需要從谷歌獲得許可證,才能在其安卓設備上合法安裝GMS。
(3)谷歌雲搭建免流伺服器擴展閱讀:
GMS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流行包和一個附加包。要獲得GMS的許可證,一個流行的捆綁包包需要由Android設備製造商預先安裝,通常稱為預載入應用程序。
流行的GMS捆綁應用程序包包括:
谷歌搜索
谷歌瀏覽器
YouTube網站
Google Play商店
其他GMS捆綁應用程序包包括:
谷歌硬碟
Gmail
谷歌二人組
谷歌地圖
谷歌照片
谷歌音樂播放器
通過使用所有這些應用程序,智能手機製造商可以為這些特定的應用程序在不同的設備上創造無縫的體驗。
㈣ 問下雲計算有哪些優勢呢
雲計算有規模大、虛擬化、可靠性高、通用性強、高可擴展性和廉價的優點:
1、超大規模。
「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台伺服器, Amazon、IBM、微軟、等的「雲」均擁有幾十萬台伺服器。企業私有雲一般擁有數百上千台伺服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2、虛擬化
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應用在「雲」中某處運行,但實際上用戶無需了解、也不用擔心應用運行的具體位置。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的需要。
3、高可靠性
「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4、通用性強
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雲」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一個「雲」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
5、 高可擴展性
「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6、廉價性
由於「雲」的特殊容錯措施可以採用極其廉價的節點來構成雲,「雲」的自動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業無需負擔日益高昂的數據中心管理成本,「雲」的通用性使資源的利用率較之傳統系統大幅提升,因此用戶可以充分享受「雲」的低成本優勢。(4)谷歌雲搭建免流伺服器擴展閱讀
2014年3月4日中國國際雲計算技術和應用展覽會在北京開幕,工信部軟體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在會上透露,雲計算綜合標准化技術體系已形成草案。工信部要從五方面促進雲計算快速發展:
1、加強規劃引導和合理布局,統籌規劃全國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雲計算服務產業的發展。
2、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創新雲計算服務模式,支持超大規模雲計算操作系統,核心晶元等基礎技術的研發推動產業化。
3、面向具有迫切應用需求的重點領域,以大型雲計算平台建設和重要行業試點示範、應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調發展。
4、要加強網路基礎設施建設。
5、加強標准體系建設,組織開展雲計算以及服務的標准制定工作,構建雲計算標准體系。
㈤ 谷歌雲,微軟雲,阿里雲,百度雲,亞馬遜雲,大秦雲……這些都是公共雲的提供商,他們有區別嗎
你選擇的時候,要看公司的實力,主要是做什麼的,區別是服務的方面,技術上面不是很清楚!我一直用的是阿里的,覺得還行,其他的還沒弄!
㈥ 什麼是谷歌
Google公司(Google Inc.,NASDAQ:GOOG),是互聯網上最大、影響最廣泛的搜索引擎,約佔85%全球互聯網搜索份額,共有158個國際域名,112種界面語言,中文名為谷歌。該公司的戰略計劃,是用Google組織全世界的資訊,將其變得容易接近與有用。其公司總部「Googolplex」位於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縣的山景城,在全球超過20個國家設有40多個辦公地點,員工超過10,600人。
「 Google 」取自數學術語googol ,意思是一個1後面有100個0。從1998年創立以來,Google富於創新的搜索技術和典雅的用戶界面設計使Google 從當今的第一代搜索引擎中脫穎而出。作為世界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將自身建立在網頁級別(PageRankTM)技術之上,這項獲得專利的技術可確保Google始終將最重要的搜索結果首先呈現給用戶。
2008年出爐的《財富》500強中,google以總排名150位在互聯網服務及零售行業位居第一,.其營收為165.94億美元,利潤為42.037億美元。
發展歷史
Google搜索項目是由二名斯坦福大學的理學博士生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1996年早期建立的,他們開發了一個對網站之間的關系做精確分析為基礎的搜尋引擎,他的使用結果上勝於當時使用的基本搜索技術。當時項目被稱作BackRub因為系統需要檢查backlinks(反向鏈接)去估計站點的重要性。
由於深信得到從其他高相關網站得到最多鏈接的網頁一定是最有關的頁面,Page和Brin決定把這作為他們研究的一部分進行測試,這為他們的搜尋引擎打下了基礎。他們正式在1998年9月7日在位於加州Menlo Park的朋友的車庫里建立了谷歌公司。在稍後搬到「Googleplex」之前的1999年二月,公司先搬進了加州的帕羅奧多大學街165號辦公,那裡是很多著名的矽谷新建立技術公司薈萃的地方。
Google搜索引擎以它簡單,干凈的頁面設計和最有關的搜尋結果贏得了網際網路使用者。廣告被以關鍵字的形式出售,以便他們只對感興趣是最終使用者出現,而且,為了要使頁面設計不變而且快速,廣告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現的。這種以關鍵字賣廣告概念本來是Overture開發的(即原來的Goto.com)。當大部份的網路公司倒下時,Google則一直安靜地在穩步發展著並開始盈利。
2001年9月,Google的網頁評級機制PageRank被授予了美國專利。專利正式地被頒發給斯坦福大學,Lawrence Page作為發明人列於文件中。
2003年2月,Google接管了Blogger的所有者Pyra實驗室,一個主導Weblog網路服務的先鋒。似乎這與Google的使命矛盾。然而,這實際上鞏固了公司從blog發布改善Google新聞搜索的速度和其搜索相關性的能力。
2004年初的一個最高峰時期,通過它的網站及其客戶網站如雅虎,美國在線和CNN,Google處理了萬維網上的80%的搜尋請求。Google的份額在2004年2月跌落一些,因為雅虎放棄了Google的搜尋技術, 決定獨力開發自己的搜索引擎。 Google做事的行為准則是拒絕邪惡的事物(No evil),他們的站點時常包括富有幽默感的特徵,如他們的圖標有選擇的在特定時機內風趣的變化,還提供幻想或幽默的語言介面,如克林貢語(科幻電視劇《星際旅行》中克林貢人的語言)和Leet語,還有愚人節里公司的笑話。
很多人推測Google對於Yahoo!的反應是藉由從Orkut,Gmail和Froogle搜集到的個人信息,Google下一步將會引入個性化搜索,事實上,在Google實驗室網站里,有一個個性化的搜尋測試頁面。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將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
2005年12月20日,谷歌公司宣布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美國在線」5%的股權。
2006年10月,google公司以16.5億美元,收購影音內容分享網站YouTube,是Google有史以來最大筆的並購。
2007年10月29日,Google公司在中國向二六五網路公司以約2千萬美元的價格購得網域名稱「g.cn」,成為史上最短的網域注冊名稱。
2008年9月3日 谷歌正式發布開源瀏覽器——谷歌瀏覽器(Google Chrome)測試版,目前支持43種語言,著重於操作便捷性和功能性
在華發展
2000年9月,google宣布推出簡體及繁體兩個中文版本,開始為全球中文用戶提供搜索服務。2005年7月19日google公司宣布在中國建立工程研究院,並任命李開復博士為谷歌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負責谷歌中國公共關系事務以及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的運營工作。2006年,google啟動了針對中國用戶的google.cn,並正式使用谷歌這一全球中文名稱。2007年穀歌啟用了g.cn這幾年來,谷歌不斷與中國本土公司進行深度合作,開始征戰無線、新聞、娛樂、財經等很多領域。
主營業務/品牌
Google搜索引擎 Google Web API Google Book Search
Gmail Blogger Orkut Google Notebook Picasa
Chrome 谷歌瀏覽器 Google桌面搜索 Google工具欄
Google Talk YouTube igoogle
Google谷歌拼音輸入法 Google Earth
文化和價值觀
自 Larry 和 Sergey 於 1998 年創立 Google 以來,公司得到迅猛發展,但我們仍保持著一種小公司的氛圍。午餐時分,幾乎所有人都在公司的餐廳就餐,大家可以隨意找空位落座,並與不同部門的同事自由暢談。話題天南海北,小到生活瑣事,大到技術問題;而當談及計算機游戲、加密或廣告服務軟體時,如果有人說「那是我來 Google 前參與開發的產品」,您大可不必驚訝,因為這里的人個個身懷絕技。
Google 秉承一貫的創新理念,而這有賴於每位員工都能夠毫無顧忌地交流想法和觀點。這就意味著每個員工都是功不可沒的貢獻者,而且每個人都要在公司身兼數職。由於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對於 Google 的成功同等重要,因此在周五例會 (TGIF) 上每個人都會毫不猶豫地向 Larry 或 Sergey 提出尖銳的問題,在排球場上也會毫不猶豫地戰勝公司高管。
Google 聘用員工的准則是一視同仁,能力重於經驗。基於這樣的准則,我們建立了一支優秀的團隊,他們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搜索引擎所服務的全球用戶。Google 在全球各地均設有辦事處,Google 員工使用的語言高達數十種,從土耳其語到泰盧固語,包羅甚廣。工作之餘,Google 員工會投身於各種趣味活動中,比如自行車越野、品酒、飛行以及飛盤游戲等。Google 在全球迅速發展,並且一直在尋找有志於完善搜索體驗並樂此不疲的人才。
薪酬福利
應屆碩士18w-20w,15%bonus
一流大學CS碩士畢業 跨國軟體公司實習半年 software engineer月薪 16k左右其它福利:google的股票40股 (現在市值超過400$ 每股)
北大計算機系研究生畢業,進google,月薪2.2萬起,獎金單算
根據Google公司的內部政策,除非得到提拔,否則Google員工工資是不會上漲的,類似「升職才加薪」。而就算工資上漲,每次也只會提高5%~8%。那麼一個員工平均多久才能得到提拔而升職呢?答案是至少18個月,甚至24~30個月也算正常的。因此可以想像Google員工是多麼的「貧窮」的
最近一期《財富》雜志的排名表明,google榮獲2008年度全美最佳僱主,可見其對員工的福利之豐厚
google美國總部的「豪華福利」流傳甚廣。員工除可在公司內享受免費洗衣、理發、水療、按摩以及看醫生等五星級豪宅住客會所式的服務,還可暫時帶寵物上班,更可學習多種外語。員工除可乘搭免費無線上網的公司穿梭巴士外,自行駕車返工時亦可享受洗車及入油的服務,另外還有5,000美元的津貼用以購買環保汽車;員工生了孩子,還可報銷500美元的外賣服務。
在google中國,其員工福利也令人眼紅:有展示著開心果、甜麥片、杏仁、木糖醇口香糖等十數種零食的四層高的零食櫃,展示著香蕉、櫻桃、葡萄、聖女果、蘋果的水果籃,展示著含有佳得樂、王老吉、雪碧、農夫山泉等「不到二十種飲料」的飲料櫃,以及「上班時間也可以玩的足球桌」、KTV超大包房兼瑜伽房、健身房和「需要提前預訂」的按摩服務,最具誘惑力的廚房也於前段時間建成。
㈦ 泛播谷歌雲伺服器在哪
請參照http://jingyan..com/article/3d69c5518591f4f0cf02d7fb.html或是您的google流_器 右上方 找一個 小小的 "9宮格"的圖示。
伺服器需要逐一傳送,重復10次相同的工作。但由於其能夠針對每個客戶的及時響應,所以現在的網頁瀏覽全部都是採用IP單播協議。
泛播也是採用以上的思路,將相同的IP地址配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伺服器上,每台伺服器提供相同的服務,甚至數據都是同步的,伺服器服務范圍為以自己為原點。
㈧ google play服務是干什麼的
google play服務是提供服務支持的。
Google Play是一個由Google為Android設備開發的在線應用程序商店。谷歌在三年半以前發布Android Market,作為消費者下載Android智能手機應用的中心渠道。
Google Play站點既負責提供應用程序的詳細數據,尤其是那些標有「最新軟體」、「最高評價付費軟體」和「最高評價免費軟體」的應用程序的詳細資料,同時也可以提供Android的下載(非直接提供apk文件,而是推送到綁定Google賬號的Android手機上)。
推送是通過一個預載在允許使用Google Play的Android手機上名為「Play商店」的應用程序,用戶也可以直接通過該應用程序訪問Google Play去瀏覽、下載及購買各類應用程序。
應用程序本身是自帶Android的包裝文件的。Google Play本身是不負責給用戶安裝應用程序的。應用程序的安裝任務由手機內的一個名為「PackageManagerService」的服務來完成。
(8)谷歌雲搭建免流伺服器擴展閱讀:
主要服務:
1、影視
Google Play電影和電視是一個提供用戶租借影片的雲端媒體。功能:租片的帳號在購買後擁有 30 天的收看權,開始觀看電影後,必須在 48 小時內看完,另外,多加1塊美金就可以看高清高畫質的版本。支持設備:Android手機及平板電腦、及網頁瀏覽器。
2、音樂
Google Play音樂(前身為Google 音樂)是一個雲端音樂媒體服務。 Beta服務(Music Beta by Google)在2011年5月10日在Google I/O發布。
使用者必須為美國居民且須收到Google的邀請函。 2012年3月7日起,Google Music整合進Google Play之中的Play音樂項目,但仍限僅美國境內可使用。
3、圖書
使用Google Play圖書在旅途中可以看超過300萬本電子書。可以在Google書庫中選擇收費或者免費的電子書,然後與手機進行同步,包括書簽、圖書內容等都可以傳至手機及平板電腦,關閉電腦之後依然可以繼續閱讀。
㈨ 什麼是雲服務,雲終端,雲計算
什麼是雲服務呢?
我來給您作一個簡單的描述:它足夠智能,能夠根據您的位置、時間、偏好等信息,實時地對您的需求做出預期。在這一全新的模式下,信息的搜索將會是為您而做,而不再是由您來做。無論您採用什麼設備,無論您需要哪種按按需服務,您都將得到一個一致且連貫的終極體驗。
通過繁殖大量創業公司提供豐富的個性化產品,以滿足市場上日益膨脹的個性化需求。其繁殖方式是為創業公司提供資金、推廣、支付、物流、客服一整套服務,把自己的運營能力像水和電一樣讓外部隨需使用。這就是雲服務的商業模式。
雲服務的誕生前提是:互聯網打破地域分割形成一個統一大市場,為個性化需求提供產品開始有利可圖。其客觀效果是:把創業成本降到最低,創業者只專注於創意等核心環節,運營和管理將不再重要。小公司開始挑戰大公司,顛覆「規模製勝」的工業文明。我們的社會和文化將更加獨立和自由。
雲終端
下一代PC名叫「雲終端」,它不再需要中央處理器、硬碟、顯卡,甚至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因為上述功能全部都由公共的雲伺服器完成,它只是一個小巧的機頂盒,或者直接內置到顯示器中。「價格只要500元。」
雲終端是迄今為止最為經濟的計算機網路解決方案,單台價格只有區區數百元,據統計,實現同樣功能的商用網路系統,雲終端系統與傳統PC系統相比:在采購環節將省下70%的投入;在系統運維環節,將減輕90%的成本負擔;在使用成本上,50台雲終端才相當於一台普通PC機的功耗,電費節省相當可觀。
雲計算」會改變現在電腦「機箱+顯示器」的模式,將來包括電視、手機、游戲機都可能成為網路的端設備,電腦因為無處不在,以至於我們看不到它了,這就是泛在計算。而隨著雲計算的理念日趨成熟,電信運營商、硬體供應商以及軟體服務提供商融為一體,過去傳統PC行業中,操作系統與處理器平台的統治地位將會下降,PC製造商將有更多的話語權和發展機會。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方法,可以將巨大的系統池連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種IT服務。很多因素推動了對這類環境的需求,其中包括連接設備、實時數據流、SOA的採用以及搜索、開放協作、社會網路和移動商務等這樣的Web2.0應用的急劇增長。 另外,數字元器件性能的提升也使IT環境的規模大幅度提高,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對一個由統一的雲進行管理的需求。
雲計算-定義 雲計算狹義雲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體、平台、軟體)。 提供資源的網路被稱為「雲」。「雲」中的資源在使用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並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這種特性經常被稱為像水電一樣使用IT基礎設施。
廣義雲計算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體、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使任意其他的服務。
雲計算經常與並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相混淆。雲計算是虛擬化(Virtualization)、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台即服務)、SaaS(軟體即服務)等概念混合演進並躍升的結果。
雲計算-特點
(1) 超大規模。「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台伺服器, Amazon、IBM、微軟、Yahoo等的「雲」均擁有幾十萬台伺服器。企業私有雲一般擁有數百上千台伺服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2) 虛擬化。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應用在「雲」中某處運行,但實際上用戶無需了解、也不用擔心應用運行的具體位置。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
雲計算(3) 高可靠性。「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4) 通用性。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雲」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一個「雲」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
(5) 高可擴展性。「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6) 按需服務。「雲」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你按需購買;雲可以象自來水,電,煤氣那樣計費。
(7) 極其廉價。由於「雲」的特殊容錯措施可以採用極其廉價的節點來構成雲,「雲」的自動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業無需負擔日益高昂的數據中心管理成本,「雲」的通用性使資源的利用率較之傳統系統大幅提升,因此用戶可以充分享受「雲」的低成本優勢,經常只要花費幾百美元、幾天時間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數萬美元、數月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
雲計算-由來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新興的商業計算模型。它將計算任務分布在大量計算機構成的資源池上,使各種應用系統能夠根據需要獲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各種軟體服務。
這種資源池稱為「雲」。「雲」是一些可以自我維護和管理的虛擬計算資源,通常為一些大型伺服器集群,包括計算伺服器、存儲伺服器、寬頻資源等等。雲計算將所有的計算資源集中起來,並由軟體實現自動管理,無需人為參與。這使得應用提供者無需為繁瑣的細節而煩惱,能夠更加專注於自己的業務,有利於創新和降低成本。
之所以稱為「雲」,是因為它在某些方面具有現實中雲的特徵:雲一般都較大;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它的邊界是模糊的;雲在空中飄忽不定,你無法也無需確定它的具體位置,但它確實存在於某處。
之所以稱為「雲」,還因為雲計算的鼻祖之一亞瑪遜公司將曾經大家稱作為網格計算的東西,取了一個新名稱「彈性計算雲」(EC2),並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雲計算被它的吹捧者視為「革命性的計算模型」,因為它使得超級計算能力通過互聯網自由流通成為了可能。企業與個人用戶無需再投入昂貴的硬體購置成本,只需要通過互聯網來購買租賃計算力,「把你的計算機當做接入口,一切都交給互聯網吧」。用戶只需要640K的內存就足夠了。」比爾·蓋茨1989年在談論「計算機科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時」時如是說。那時,所有的程序都很省很小,100MB的硬碟簡直用不完。互聯網還在實驗室被開發著,超文本協議剛剛被提出。它們的廣泛應用,將在6年之後開始。目前(2008年),在提供裝機服務的網站上可以檢索到這樣的信息,一個普通白領上班所需的電腦標配是:低端酷睿雙核/1GB內存/100GB硬碟,很快,兆級的硬碟就將進入家庭機使用范圍。硬體配置飛速飈高的背後,是互聯網上數據飛速的的增長——這簡直在挑戰人類想像力的極限,海量數據作為一個概念被提出時,單位以GB計。而現在這只是一個小網站的數據量單位。
雲計算-基本原理 李開復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並行處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
雲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這可是一種革命性的舉措,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雲計算的藍圖已經呼之欲出:在未來,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從這個角度而言,最終用戶才是雲計算的真正擁有者。雲計算的應用包含這樣的一種思想,把力量聯合起來,給其中的每一個成員使用。從最根本的意義來說,雲計算就是利用互聯網上的軟體和數據的能力。 對於雲計算, 李開復(Google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錢庄。 最早人們只是把錢放在枕頭底下,後來有了錢庄,很安全,不過兌現起來比較麻煩。現在發展到銀行可以到任何一個網點取錢,甚至通過ATM,或者國外的渠道。就像用電不需要家家裝備發電機,直接從電力公司購買一樣。「雲計算」帶來的就是這樣一種變革——由谷歌、IBM這樣的專業網路公司來搭建計算機存儲、運算中心,用戶通過一根網線藉助瀏覽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訪問,把「雲」做為資料存儲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雲計算目前已經發展出了雲安全和雲存儲兩大領域。如國內的瑞星和趨勢科技就已開始提供雲安全的產品;而微軟、谷歌等國際頭更多的是涉足雲存儲領域。
雲計算-發展條件
(雲計算)必然會越來越普遍,逐漸發展成主流的計算模式而取代集中式的大型計算機:
1、現在分布式系統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具有比集中式系統更好的性能價格比。你不要花幾十萬美元就能獲得高效能計算。
2、多數應用本身就是分布式的。如工業企業應用,管理部門和現場不在同一個地方。
3、高可靠性。冗餘不僅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而且也是信息技術。現代分布式系統具有高度容錯機制,控制核反應堆主要採用分布式來實現高可靠性。
4、可擴展性。買一台性能更高的大型機,或者再買一台性能相同的大型機的費用都比添加幾台PC的費用高得多。
5、高度靈活性。能夠兼容不同硬體廠商的產品,兼容低配置機器和外設而獲得高性能計算。
雲計算-類別
Markus Klems
雲計算是一個囊括了開發,負載平衡,商業模式,以及架構的時髦詞,是軟體業的未來模式(Software10.0),或者簡單地講,雲計算就是以Internet為中心的軟體。
Reuven Cohen
雲計算是一種基於Web的服務,目的是讓用戶只為自己需要的功能付錢,同時消除傳統軟體在硬體,軟體,專業技能方面的投資。雲計算讓用戶脫離技術與部署上的復雜性而獲得應用。
Douglas Gourlay
雲計算指的是一個大的宏圖,基本上說,就是讓用戶透過Internet訪問技術服務,現在,每次登陸Facebook或搜索航班,事實上都是在使用雲計算。
Praising Gaw
雲計算就是新的Web2.0,一種既有技術上的市場綻放。就象以前人們在自己的網站上放一點ajax就宣稱自己是Web2.0一樣,雲計算是一個新的流行詞。
積極的一面是,Web2.0最終抓住了主流眼球,同樣,雲計算概念最終也會改變人們的思想,最終爆發出各種各樣的概念,託管服務,ASP,網格計算,軟體作為服務,平台作為服務,任何東西作為服務。
Briande Haaff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SaaS是雲計算的一種,然而行業內的人必須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意思。簡單說,雲計算就是SaaS的升華。
Ben Kepes
雲模式的初衷是讓硬體層的消費象按需計算,按所需存儲空間那樣進行,而為了讓雲模式帶來更多力量,我們需要在整個應用架構中,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中實現配製,部署,服務。
Omar Sultan
雲計算就是為一些需要動態改變的需要訪問資源與服務。應用和服務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雲就是一些可以自我維護和管理的虛擬資源。
雲計算-前景
雲計算被視為科技業的下一次革命,它將帶來工作方式和商業模式的根本性改變。
首先,對中小企業和創業者來說,雲計算意味著巨大的商業機遇,他們可以藉助雲計算在更高的層面上和大企業競爭。自1989年微軟推出Office辦公軟體以來,我們的工作方式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而雲計算則帶來了雲端的辦公室——更強的計算能力但無須購買軟體,省卻本地安裝和維護。
其次,從某種意義上說,雲計算意味著硬體之死。至少,那些對計算需求量越來越大的中小企業,不再試圖去買價格高昂的硬體,而是從雲計算供應商那裡租用計算能力。在避免了硬體投資的同時,公司的技術部門也無須為忙亂不堪的技術維護而頭痛,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進行更多的業務創新。
以亞馬遜為例,其雲計算產品價格便宜(當然利潤豐厚),吸引了大批中小企業,甚至《紐約時報》、紅帽、晟碟等大型公司。亞馬遜提供每1G的存儲收費15美分,伺服器的租用則是每小時10美分。據稱其「雲」中的每台計算機投資僅為300美元,假設電力消耗也是300美元,而按此收費標准,在一年不間斷的情況下其收益為876美元,利潤率約為45%—高於其銷售書籍的毛利。
隨著雲計算的興起,傳統硬體製造商再次面臨危機。戴爾、惠普、SUN等多年來一直擔憂美國市場的衰退,或許這下硬體市場的衰退真的要來了。
雲計算對商業模式的影響體現在對市場空間的創新上。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滕森認為,Gmail的需求突然出現猛增,谷歌的雲計算系統會自動為Gmail增加容量和處理器的數量,無需人工干預,而且增加和調整都不增加成本。依賴雲計算,谷歌能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成本增加新的服務。如果新增的服務失敗了,那沒關系,關掉並且忘掉它就可以。如果成功了,系統會自動為它增加空間和處理能力。
谷歌CEO埃立克·施密特認為,雲計算意味著從PC機時代重返大型機時代。「在PC時代,PC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功能和應用,現在又回到大型時的時代了。現在的大型機看不見,摸不著,不過確確實實就擺在那裡,它們在雲里,在天空里。」
雲計算-發展空間
暢想一下,當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不受本地硬體的限制,更小尺寸,更輕重量,卻能進行更強勁處理的移動終端觸手可得。我們完全可以在紙樣輕薄的筆記本上照樣運行最苛刻要求的網路游戲,也完全可以在手機上通過訪問Photoshop在線來編輯處理剛照出的照片。
更為誘人的是,企業可以以極低的成本投入獲得極高的計算能力,不用再投資購買昂貴的硬體設備,負擔頻繁的保養與升級。例如,美國的房地產網站Goosipy希望建立一個資料庫,計算67萬個家庭在12年間購入沽出房產的的數據,以便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建議。如果他們自己動手,初步預計,需要花費6個月的時間和數以百萬計的美元。而最後,他們租賃了Amazon所提供的「彈性計算機雲」服務,通過使用Amazon強大數據分析能力,這個項目的完成僅用了3個星期,費用不到5萬美元——雲計算的妙處之一,即是按需分配的計算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大型計算機群的性能。如果你只需使用5%的資源,就只需要付出5%的價格,而不必像以前那樣,為100%的設備買單。
雲計算-識別 網路游戲讓一個個年輕人上癮1)如果標稱是「網格」或「OGSA(開放網格服務架構)」...那麼,它不是雲。
2)如果需要你向廠商提供一份幾十頁的需求說明書...那麼,它不是雲。
3)如果你不能用自己的信用卡來購買...那麼,它不是雲。
4)如果他們想賣給你硬體設備...那麼,它不是雲。
5)如果沒有提供API...那麼,它不是雲。
6)如果需要你重新構架你的系統...那麼,它不是雲。
7)如果你不能在10分鍾之間部署(provision)伺服器...那麼,它不是雲。
8)如果你不能在10分鍾之間撤銷(deprovision)伺服器...那麼,它不是雲。
9)如果你知道你所使用的機器的具體位置...那麼,它不是雲。
10)如果需要有一個咨詢顧問來幫助你...那麼,它不是雲。
11)如果需要你事先准備好所需機器數目清單...那麼,它不是雲。
12)如果它只運行一種操作系統...那麼,它不是雲。
13)如果你不用把它連到你自己的機器上去...那麼,它不是雲。
14)如果需要你安裝軟體才能使用它...那麼,它不是雲。
15)如果你擁有所有這些硬體...那麼,它不是雲。
雲計算技術:雲計算愛好者應該關注的幾個開源雲計算項目鑒於很多雲計算愛好者想學習雲計算但不知道如何入手,中雲網(china-cloud.com)雲計算專家提醒雲計算愛好者關注以下三個開源的雲計算項目,接觸開源的東西能夠更好更快的掌握雲計算。
(1) 10gen,它既是一個雲平台,又是一個可下載的開放源代碼包,可用於創建您自己的私有雲。10gen 是類似於 App Engine 的一個軟體棧,它提供與 App Engine 類似的功能 — 但有一些不同之處。通過 10gen,可以使用 Python 以及 JavaScript. 和 Ruby 編程語言開發應用程序。該平台還使用沙盒概念隔離應用程序,並且使用它們自己的應用伺服器的許多計算機(當然,是在 Linux 上構建)提供一個可靠的環境。
(2) Eucalyptus 項目(Elastic Utility Computing Architecture for Linking Your Programs To Useful Systems)是Amazon EC2 的一個開源實現,它與商業服務介面兼容。和EC2 一樣,Eucalyptus 依賴於Linux 和Xen 進行操作系統虛擬化。Eucalyptus 是加利福尼亞大學(Santa Barbara)為進行雲計算研究而開發的。您可以從該大學的網站上下載它,或者通過 Eucalyptus Public Cloud 體驗它,不過後者有一些限制。
(3) Enomalism 雲計算平台。Enomalism 是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它提供了一個功能類似於 EC2 的雲計算框架。Enomalism 基於 Linux,同時支持 Xen 和 Kernel Virtual Machine(KVM)。Enomalism 提供了一個基於 TurboGears Web 應用程序框架和 Python 的軟體棧。
㈩ 如何從0搭建一個個人博客
個人博客網站和一般個人網站在製作方法上是基本相同的。
原料/工具
1.注冊域名。最好能和博客有點關聯
2.選擇博客系統。例如wordpress。
3.選擇雲伺服器,例如阿里或者騰訊等
4.解析域名到伺服器
5.發布博客系統到雲主機
以上步驟還是需要一些知識的。
步驟方法
一、先去域名注冊商那裡注冊一個自己喜歡的域名,常用的域名注冊商有:萬網、新網、西部數碼等;
二、需要選購租用一台伺服器,考慮到是個人博客可以先選擇使用虛擬主機;如果使用國內伺服器或者虛擬主機的話,需要對域名進行備案,備案流程比較簡單,可以聯系伺服器商代備即可。
三、網站程序,這里是一個網站的核心。個人博客網站建議選用網站博客程序,常用的有WordPress、zblog等。
四、對自己選好的網站程序本地搭建成網站,然後進行修改調整,使其成為自己專屬的博客網站,本地搭建可以網上搜一下本地環境安裝包來配置本地環境;再按照所用程序官方教程進行安裝使用。
五、網站調整好以後,需要通過FTP等工具把網站程序上傳到伺服器;然後在伺服器綁定自己注冊的域名;再去域名服務商那裡對域名解析,解析到自己伺服器上。
六、等待域名解析生效後,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域名就可以訪問自己的博客了,至此,個人博客網站建設完成。
注意事項
在本地設置好的網站,需要進行備份,然後通過資料庫把自己修改的和添加的內容上傳到伺服器端使用。
老魏為此寫過雲伺服器手動建站、php面板手動建站、php面板一鍵部署網站等多篇教程,看完啦還有疑問可以來問我,在線了就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