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鏈
⑴ C語言中的編譯/生成/調試/鏈接/運行等等這些術語具體都是什麼意思啊我都搞昏了,求高人指點
把程序翻譯成過渡語言
... ...估計是編譯鏈接的綜合翻譯
可捏碎了一句一句運行
把過渡語言整合成操作系統認識的語言
操作系統開始讀你這本書了
⑵ 怎麼查看Android編譯時候交叉編譯鏈工具位置
經常搞嵌入式開發的朋友對於交叉編譯環境應該並不陌生,說白了,就是一組運行在x86 PC機的編譯工具,可以讓你在PC機上編譯出目標平台(例如ARM)可識別的二進制文件。Android平台也提供了這樣的交叉編譯工具鏈,就放在Android的NDK開發包的toolchains目錄下,因此,我們的Makefile文件中,只需給出相應的編譯工具即可。
廢話就先說到這,直接上例子,我們目標是把下面這個math.c文件編譯成一個靜態庫文件:
#include <stdio.h>
int add( int a , int b ) {
return a+b;
}
你需要編寫一個Makefile文件,這里假設你的Android ndk被安裝在 /opt/android/ndk 目錄下,當然,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修改Makefile中相關路徑的定義,Makefile文件示例如下:
# Makefile Written by ticktick
# Show how to cross-compile c/c++ code for android platform
.PHONY: clean
NDKROOT=/opt/android/ndk
PLATFORM=$(NDKROOT)/platforms/android-14/arch-arm
CROSS_COMPILE=$(NDKROOT)/toolchains/arm-linux-androideabi-4.6/prebuilt/linux-x86/bin/arm-linux-androideabi-
CC=$(CROSS_COMPILE)gcc
AR=$(CROSS_COMPILE)ar
LD=$(CROSS_COMPILE)ld
CFLAGS = -I$(PWD) -I$(PLATFORM)/usr/include -Wall -O2 -fPIC -DANDROID -DHAVE_PTHREAD -mfpu=neon -mfloat-abi=softfp
LDFLAGS =
⑶ linux下怎樣配置bjam的編譯鏈
一般是用的GNU的那一套工具鏈 比如你寫了一個源碼為main.c 然後gcc main.c即可,生成的a,out為可執行的ELF文件。 如果你需要了解GCC的詳解資料,最好讀一下它的man pages
⑷ 匯編語言的那個編譯鏈接 的詳細過程 每一步驟
LZ請跟著我的操作走
1.將寫好的匯編代碼保存為1.asm
2.將1.asm復制到c盤下
3.點開始(即左下標那個windows圖標),找到運行,或(附件中的命令提示符)
4.找到運行後,輸入cmd 或 command
5.進入後輸入cd c:\
6.輸入masm 1;(1後面有分號),然後回車
7.輸入link 1;然後回車
8.cls清屏然後回車
9.輸入1.exe,然後回車
10.完成
至於怎麼debug
步驟:
1-8同上
9.輸入debug 1.exe,然後回車
10.完成
至於debug 中的 'r' 'd' 't' 自己上網找大把
我的系統是win 7,
你的masm 和 link debug 要放在C:\Windows文件夾下
PS: 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追問
⑸ arm-eabi編譯鏈和arm-none-linux-gnueabi編譯鏈有什麼區別及使用對用
鏈接工具命名:
arch-vendor-(os-)abi
1、arm-none-linux-gnueabi (ARM architecture, no vendor, linux OS, and the gnueabi ABI)
用於編譯ARM架構的u-boot、linux內核、linux應用等
2、arm-none-eabi
用於編譯ARM架構的裸機系統(包括linux的 boot、kernel)
3、arm-eabi
Android ARM 編譯器
⑹ 交叉編譯鏈應該安裝到哪個目錄下
創建目錄以及環境變數
在當前用戶目錄下創建target-project文件夾,在該文件夾下創建mips-mole文件夾,在mips-mole文件夾下創建三個文件夾:build-tools,kernel,tools,最後,在build-tools文件夾下創建build-gcc,build-boot-gcc,build-glibc,build-binutils文件夾。命令如下:
$ cd ~
$ mkdir -p ./target-project/mips-mole/{kernel/,tools/,build-tools/{build-gcc,build-boot-gcc,build-glibc,build-binutils}}
$ tree ./target-project/mips-mole/
觀察目錄結構,如下圖:
使用腳本構建環境變數,腳本內容如下圖:
注意修改/home/用戶名,修改正確後,使用source使腳本生效
$ cd target-project
$ chmod +x mips.sh
$ source mips.sh
可以使用echo査看相關變數名以觀察環境變數是否生效。
最後把linux-2.6.38.tar.bz2下載放置在kernel文件夾下,binutils-2.22.tar.gz,gcc-4.6.2.tar.gz,glibc-2.14.tar.gz,glibc-ports-2.14.tar.gz,gmp-5.0.4.tar.gz,mpc-0.9.tar.gz,mpfr-3.0.1.tar.gz下載放置在build-tools文件夾下。
⑺ 程序的編譯鏈接過程
stdio.h 只是一個函數聲明的頭文件, 實現在已經編譯好的庫文件中,一般情況 IDE 會自動連接標准庫,不需要你管。
⑻ 交叉編譯鏈設置環境變數的作用是什麼
作用是以後你在編譯的時候不需要在把所有地址都填進去了 方便。。
nfs是用來共享文件的,首先安裝
sdk軟體工具開發包
⑼ 如何在linux中安裝一個編譯鏈
用rpm安裝
⑽ c++ 編譯 鏈接是怎麼回事
compile和link是大多數語言從原代碼生成可執行程序的兩個步驟。
之所有有這兩個步驟因為幾乎任何一個程序都不是用一個原文件寫出來的。compile是先針對單獨原文件進行處理。link是把compile處理的結果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可執行文件。
其實C/C++完全也可以一步成型,不需要compile和link兩個步驟,但是那樣的後果就是:一,每次生成可執行程序,必須翻譯全部源代碼;二,C語言的執行庫(printf, scanf這些)必須都以源代碼形式存在。這怎麼樣也說不過去吧。
另外頭文件不屬於compile和link過程,頭文件是預編譯過程的文件。
C/C++語言的完整編譯過程是
一、預編譯
處理#define #if #include這類#開頭的語句,這些稱為預編譯指令。這個過程中會把.h文件和.c/.cpp文件組合成最終交給compile過程的原文件。這個原文件是不包含任何#開頭的語句的。所有#define定義的宏也會被替換。
二、編譯
把上面那個原文件編譯成.o或者VC里是.obj文件。這個文件保存了機器碼化的函數、函數的描述、全局變數的描述、乃至段的描述等等。
三、連接
把可執行程序需要的所有的編譯過程產生的.o或者.obj文件組合到一起。(這里也包括.lib文件,.lib文件件本質上就是打包的.obj文件集合)。另外連接過程還會組合一些其他數據,比如資源、可執行文件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