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編譯測試
⑴ 同一串代碼用amd的cpu編譯會出現bug嗎
1、如果是基於軟體的bug則與CPU無關;
2、如果是針對X86 CPU架構BUG而設計的代碼,則有可能在Intel平台出現,但是對AMD無效。
⑵ AMD CPU中測試項DRAM:FSB RATIO的值看不懂,「CPU/5」之類是什麼意思
一、機器配置如下:
CPU為AMD Sempron 3000+,主頻(CPU Clock)最高能達到1.8GHz,倍頻(Multiplier)的變化范圍為4x/9x,前端匯流排實際外頻(HTT Clock)為200MHz,因此前端匯流排工作傳輸頻率(HTT Speed)為200MHzx2=400MHz。
內存為256 MB DDR 333 PC 2700,即內存的工作傳輸頻率(DDR Speed)能達到的的最大值為333MHz,內存的實際外頻(DRAM Clock)的上限則是166MHz。一般情況下的運行頻率都略低於額定頻率。
二、測試結果如下:
當CPU的Multiplier=4x 時,CPU Clock=4x200MHz=800MHz;內存的DDR Speed顯示為319MHz,RAM Clock顯示相應為159.5MHz;此時DRAM:FSB RATIO的值顯示為CPU/5;
當CPU的Multiplier=8x 時,CPU Clock=8x200MHz=1600MHz;內存的DDR Speed顯示為319MHz,RAM Clock顯示相應為159.5MHz;此時DRAM:FSB RATIO的值顯示為CPU/10;
當CPU的Multiplier=9x 時,CPU Clock=9x200MHz=1800MHz;內存的DDR Speed顯示變為326MHz,RAM Clock顯示相應為163MHz;此時DRAM:FSB RATIO的值顯示為CPU/11。
三、總結規律如下:
首先有一點必須明確,「DRAM:FSB RATIO」中分子、分母含義是均指實際的時鍾外頻,而非工作傳輸速率,即Clock而非Speed。然後將CPU/5、CPU/10、CPU/11中的5、10、11稱作「分母」,可以看出有等式DRAM Clock=CPU Clock/分母成立。又因為CPU Clock=倍頻 x HTT Clock,帶入上述等式得:DRAM Clock : HTT Clock = 倍頻/分母。因此,「DRAM:FSB RATIO」真正的值應該是「倍頻/分母」的商值,在上述情況下為4/5、8/10和9/11,而並非簡單的將DRAM Clock與HTT Clock的值相除得166/200=0.83,因為內存的DRAM Clock和DDR Speed在實際運行中達不到其額定值166MHz和333MHz。
可以推測到,當該機器的內存升級為512MB DDR 400 PC 3200後,由於DRAM Clock = HTT Clock = 200MHz 即 DRAM Clock : HTT Clock 的值為1,因此當起倍頻為4x時,DRAM:FSB RATIO的值應顯示為CPU/4;因此當起倍頻為8x時,DRAM:FSB RATIO的值應顯示為CPU/8;因此當起倍頻為9x時,DRAM:FSB RATIO的值應顯示為CPU/9。此時CPU和內存的實際時鍾外頻一致(DRAM Clock = HTT Clock = 200MHz),二者的工作傳輸速率也一致(DDR Speed = HTT Speed = 400MHz),因此預測該組合將能發揮極高的效力。
⑶ Intel和AMD的處理器,哪個更擅長於執行XML編譯的工作
看來你是吃這碗飯的人,那麼我想你的預算非常充裕,I7系列處理器是你的首選.它的SSE4.2指令集裡面新增了3條專門針對XML編譯的指令,具體性能比較可以去找一下XML測試包的評測,很多網站都有我就不說了.
I7系列每秒能處理的XML指令比AMD最頂級的X6 1090T要多幾乎5倍,這種差距實在恐怖.
雖然我沒看到這類測試中提及SSE4.2指令集有對XML特別優化,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I7確實具備了XML編譯的絕對優勢.
⑷ AMD CPU 測試軟體
EVER的硬體專測軟體 優化大師也能測你說的
⑸ AMD為啥現在怎麼不給力同頻只能打敗英特爾一半核心的超線程的地步了
我的想法
1)因為AMD原地踏步了好幾年,單線程的同頻性能從Phenom 2開始就一直沒有長進,甚至推土機還倒退了一點。
2)金融危機的時候AMD賣掉了所有的晶元廠,現在都是靠別人代工了。而Intel依然有自己的晶元廠。Intel的晶元工藝領先台積電之類的代工廠不少(代工廠一般不會主動提升工藝),所以這方面也帶來很大優勢。
3)Intel有自己的C/C++編譯器,AMD沒有。然後編出來的程序運行時如果發現是自家的CPU就按最優化的來執行,發現是AMD的CPU則按最慢的來執行。很多高性能程序包括測試軟體用了Intel的編譯器結果不言而喻。
⑹ cpu測試windows VS Linux ,C400MHZ VS amd2000+
這個和編譯器,運行環境也有關系吧?
你試試 amd 的機器在 dos 下面用 TC 編譯這個代碼試試。
或者試試用 mingw 編譯這個代碼(mingw 是 windows 下的一個現成的 gcc 編譯器)
⑺ amda8顯卡編譯成模塊正常,編譯進內核就黑屏
amda8顯卡編譯成模塊正常,編譯進內核就黑屏的解決方法如下:
1.安裝的時候選擇這個可以全新安裝AMD驅;
2.此外,AMD還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法,那就是安裝的時候別選覆蓋安裝,選擇全新安裝驅動,雖然這樣會要求重啟電腦一次,但是全新安裝是有可能解決部分莫名其妙問題的。電腦還真的就是這樣,就好比重啟電腦能解決大部分問題、重裝Windows能解決絕大多數麻煩一樣,真要是經常遇到黑屏等問題,那就全新安裝驅動吧。
⑻ 對於編程來說,amd和intel哪個好些
其實對於編程來說,兩者的好壞區別並不是很明顯,只是amd的cpu比起intel的cpu會便宜很多。和編程關系最大的電腦硬體應該是硬碟大小以及硬碟速度,還有內存大小,這些硬體會對編程的編譯和運行速度有很大的決定作用。相比而言CPU的影響並沒有很大,所以amd和intel的CPU也不能特別的肯定的說哪個對於編程而言會好一些。
不過,要說對編程影響最大的硬體還是內存和硬碟,CPU一般情況下是可以滿足的,而硬碟和內存對於編程人員來說就會要求很高,硬碟的容量要大,速度要快,最好是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內存條最好是在4G以上,這樣才能讓程序編譯速度和運行速度更快。
⑼ amd 和 intel 的編程結果會不會不同
媒體指令和浮點指令有區別,然後看看指令調用方式也有不同,可能是不行,這個具體我也不是很清楚, 只是想提示你一下啊,關注下CPU的對比,你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