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傷演練腳本
1. 職業暴露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2017年12例職業暴露分析及處理預防措施
艷燕雁
2018-01-18 閱讀 1.5萬
關注
一、 通過回顧性的匯總分析2017年職業暴露的發生情況,希望籍此警示醫務人員:安全執業,從標准預防、規范操作做起!
二、職業暴露原因分析
1、醫護人員是職業暴露高危人群,醫護絕大多數的操作都離不開雙手,手是發生職業暴露的主要部位。
2、日常沒有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操作不規范:如雙手回套針帽、用過的利器、針頭未及時放入銳器盒,二次分揀針頭等。
3、自我防範意識不強,導致可以避免的職業暴露未能避免。
4、風險意識不夠,對工作中存在的高危因素缺乏預見性,不能預先主動採取預防措施,未執行標准預防理念:如未預測到操作過程有可能被患者體液濺到,未佩戴護目鏡等防護措施。
三、職業暴露典型案例
1、 3例醫護人員回套針帽造成針刺傷
存在問題:違反操作規范,
2、1例整理術後整理醫療廢物時,不慎被醫療廢物袋內的針頭刺傷。
存在問題:防範意識缺乏,用手直接接觸醫療廢物!
3、2例給某床患者拔針後,回到污物處置間處理針頭時,不慎刺傷手指。
存在問題:未及時處置針頭、存在二次分揀;
4、1例護士給某床患者拔針後,因纏繞在輸液架上,取開時不慎刺傷手指。
6、1例醫生在給患者穴位注射後,徒手去針頭時不慎刺傷。
存在問題:對針刺傷的風險預估不足;徒手接觸針頭時不夠謹慎小心。
7、3例護士(其中有2名實習護士)給患者拔針過程被刺傷。
存在問題:操作流程不熟練,導致心理緊張。
8、1例醫師為患者拔除導絲時用力過猛,致使患者血液濺入助手醫師眼睛。
存在問題:風險意識不夠,對工作中存在的高危因素缺乏預見性,不能預先主動採取預防措施,未執行標准預防理念:如未預測到操作過程有可能被患者體液濺到,未佩戴護目鏡等防護措施。
整改措施:
1、科室應繼續加強「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預防及應急處置」的培訓及演練,提高全員防範意識。要求每個人都熟知職業暴露防護措施以及應急處置方法。
2、加強新進人員、低年資護士的規范化培訓,提高操作技能。
3、加強標准預防的培訓,做到安全注射,規范操作。
四、針刺傷處置流程
一擠二沖三消四上報
在科室現場,傷口處置越及時,越徹底,效果越好!
上報
1、報告科室主任或護士長。
2、報醫院感染管理科,填寫「職業暴露登記表」。
3、由科室負責人簽字確認。
4、由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追蹤處理,資料收集和檔案整理。
五、如何預防職業暴露
1.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範意識,掌握各種疾病的傳播途徑,實施標准預防。
2.醫務人員在接觸病人血液、體液或被病人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時應做好職業防護,減少職業暴露。
3.醫務人員接觸病原物時應當採取以下防護措施:
1)醫務人員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手套,操作完畢,在脫去手套後應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2)醫務人員手部皮膚有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
3)在診療、護理實驗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醫務人員應當戴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有可能污染醫務人員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
4)醫務人員在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銳器刺傷或劃傷。
5)使用後的銳器應立即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禁止徒手摺毀銳利器具、禁止將使用過的頭皮針插入瓶蓋、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雙手回套針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等銳器、手術中傳遞銳器建議使用傳遞容器、禁止徒手接觸醫療廢物。
6)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對高危人員給予疫苗等預防接種。
2017年我院發生的針刺傷占職業暴露的96%,為了我們的健康,請把規范時刻記心間,保護好我們自己的雙手不再受傷害!!!
更新於 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