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碼直接編譯成機器語言
❶ java編譯器如何實現把原始的代碼翻譯成目標機的機器語言
Java編譯器並沒有把源代碼翻譯為目標機器的機器語言程序,而是翻譯成了位元組碼文件。位元組碼文件由Java虛擬機解釋運行。Java解釋器就是Java虛擬機。
Java位元組碼按照Java語言規范,統一了位元組順序等差異(大端還是小端?CISC處理器和其它的RISC處理器是不同的),對編譯器的實現細節也進行了具體規定。這樣就可以在虛擬機中執行了。
❷ 請問高級語言為什麼不直接編譯成機器碼,而編譯成匯編代碼
2.Que:? ACK:1)其中有一個好處是方便優化,因為,編譯器也是工具,也是機器,畢竟是機器生成的程序,不可以非常 完美的,而匯編是機器指令的助記符,一個匯編指令就對應一條機器指令(特殊指令除外)調試起來肯定會比 機器指令方便的方便,這樣優化起來也方便。 2)高級語言只需要編譯成匯編代碼就可以了,匯編代碼到機器碼的轉換是由硬體實現即可,有必要用軟體實 現這樣分層可以有效地減弱編譯器編寫的復雜性,提高了效率.就像網路通訊的實現需要分成很多層一樣,主要 目的就是為了從人腦可分析的粒度來減弱復雜性. 3)如果把高級語言的源代碼直接編譯成機器碼的話,那要做高級語言到機器碼之間的映射,如果這樣做的 話,每個寫編譯器的都必須熟練機器碼。這個不是在做重復勞動么。
❸ c語言是把源代碼轉成匯編代碼,再轉成機器代碼,對不對不是直接轉機器代碼的是不是
不只c,所有語言都是
❹ 用c語言編寫的源程序需要用編譯程序先編譯成由機器語言組成的目標程序,在經過( )後才能得到可執行程序
源代碼需經過編譯和鏈接,才可生成可執行文件。
由匯編程序生成的目標文件並不能立即就被執行,其中可能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 例如,某個源文件中的函數可能引用了另一個源文件中定義的某個符號(如變數或者函數調用等);在程序中可能調用了某個庫文件中的函數,等等。所有的這些問題,都需要經鏈接程序的處理方能得以解決。
鏈接程序的主要工作就是將有關的目標文件彼此相連接,也即將在一個文件中引用的符號同該符號在另外一個文件中的定義連接起來,使得所有的這些目標文件成為一個能夠誒操作系統裝入執行的統一整體。
根據開發人員指定的同庫函數的鏈接方式的不同,鏈接處理可分為兩種:
(1)靜態鏈接
在這種鏈接方式下,函數的代碼將從其所在地靜態鏈接庫中被拷貝到最終的可執行程序中。這樣該程序在被執行時這些代碼將被裝入到該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中。靜態鏈接庫實際上是一個目標文件的集合,其中的每個文件含有庫中的一個或者一組相關函數的代碼。
(2) 動態鏈接
在此種方式下,函數的代碼被放到稱作是動態鏈接庫或共享對象的某個目標文件中。鏈接程序此時所作的只是在最終的可執行程序中記錄下共享對象的名字以及其它少量的登記信息。在此可執行文件被執行時,動態鏈接庫的全部內容將被映射到運行時相應進程的虛地址空間。動態鏈接程序將根據可執行程序中記錄的信息找到相應的函數代碼。
對於可執行文件中的函數調用,可分別採用動態鏈接或靜態鏈接的方法。使用動態鏈接能夠使最終的可執行文件比較短小,並且當共享對象被多個進程使用時能節約一些內存,因為在內存中只需要保存一份此共享對象的代碼。但並不是使用動態鏈接就一定比使用靜態鏈接要優越。在某些情況下動態鏈接可能帶來一些性能上損害。
❺ 能不能把java搞成編譯型語言 有沒有人設計一種編譯器直接把java源碼編譯為機器指令
1. java已經是編譯型語言,因為不編譯源程序是沒法直接運行的。只不過java是編譯成中間的二進制代碼,不是最終的機器代碼。
2.已經有這種編譯器,免費的如gnu的gcj,收費的如Excelsior JET。不過沒有太大必要使用,java在運行時也會把中間代碼動態優化成本地機器代碼,這種優化的結果一般會優於預先編譯的結果,因為動態優化可以因地制宜,根據程序運行情況和計算機硬體的狀況來動態選擇優化策略。
❻ Java代碼到底是如何編譯成機器指令的
編譯器把一種語言規范轉化為另一種語言規范的這個過程需要哪些步驟?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參照《編譯原理》,總結過程如下:
1)詞法分析:讀取源代碼,一個位元組一個位元組的讀進來,找出這些詞法中我們定義的語言關鍵詞如:if、else、while等,識別哪些if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這個步驟就是詞法分析過程。
詞法分析的結果:就是從源代碼中找出了一些規范化的token流,就像人類語言中,給你一句話你要分辨出哪些是一個詞語,哪些是標點符號,哪些是動詞,哪些是名詞。
2)語法分析:就是對詞法分析中得到的token流進行語法分析,這一步就是檢查這些關鍵片語合在一起是不是符合Java語言規范。如if的後面是不是緊跟著一個布爾型判斷表達式。
語法分析的結果:就是形成一個符合Java語言規定的抽象語法樹,抽象語法樹是一個結構化的語法表達形式,它的作用是把語言的主要詞法用一個結構化的形式組織在一起。這棵語法樹可以被後面按照新的規則再重新組織。
3)語義分析:語法分析完成之後也就不存在語法問題了,語義分析的主要工作就是把一些難懂的,復雜的語法轉化成更簡單的語法。就如難懂的文言文轉化為大家都懂的百話文,或者是注釋一下一些不懂的成語。
語義分析結果:就是將復雜的語法轉化為簡單的語法,對應到Java就是將foreach轉化為for循環,還有一些注釋等。最後生成一棵抽象的語法樹,這棵語法樹也就更接近目標語言的語法規則。
4)位元組碼生成:將會根據經過注釋的抽象語法樹生成位元組碼,也就是將一個數據結構轉化為另外一個數據結構。就像將所有的中文詞語翻譯成英文單詞後按照英文語法組裝文英文語句。代碼生成器的結果就是生成符合java虛擬機規范的位元組碼。
❼ 能否將C#代碼直接編譯成機器代碼
很抱歉,這是不可能的。C#語言程序不可能脫離.net框架,就像Java一樣,C#語言的運行環境是.net framework,.net對於C#就像Java虛擬機對於Java語言一樣。另外,C#是一種有限制語言,.net負責保證代碼訪問的安全特性,C++是唯一可以允許程序員開發無限制低級程序的語言,.net不僅負責為代碼提供運行支持,還負責保證程序的安全性,一種受限制的語言是不能脫離限製程序的控制的,對於C#,.net就是控制系統,因此,C#程序不可能脫離.net環境。
===================================================
對補充的答復:
這恐怕也是不行的。在以往的PE結構的程序中,因為不同的CPU擁有不同的指令集,所以為了適應客戶機的硬體的不同,往往會開發一個程序的不同版本,微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net中准備了多個即時編譯器(JIT),當一個中間語言的程序在客戶機上運行時,JIT會根據客戶機當前的硬體配置和操作系統等方面的情況對代碼進行優化,然後生成本地化的機器代碼,這個機器代碼並不是全部程序的代碼,而是只生成程序運行必須的部分,其它的會在執行時根據需要動態生成。微軟官方對項技術的解釋為:
「JIT 編譯考慮了在執行過程中某些代碼可能永遠不會被調用的事實。它不是耗費時間和內存將可移植可執行 (PE) 文件中的所有 MSIL 轉換為本機代碼,而是在執行期間根據需要轉換 MSIL 並存儲生成的本機代碼以供後繼的調用使用。當載入類型時,載入器創建存根 (stub) 並將其附加到類型的每個方法。當對方法進行初始調用時,存根 (stub) 將控制傳遞給 JIT 編譯器,而編譯器將該方法的 MSIL 轉換為本機代碼並修改存根 (stub) 以直接執行到本機代碼的位置。後面對 JIT 編譯的方法的調用將直接進行到以前生成的本機代碼,從而減少了進行 JIT 編譯和運行代碼所需的時間。」(原文)
此外,當一個程序開始運行後,JIT首先開始進行即時編譯,當某個被編譯過的方法被再次執行時,將直接執行它的本地代碼。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❽ 源代碼怎麼翻譯機器語言
編譯器做的工作,
源碼會先被處理成為匯編代碼,然後由編譯器根據目標晶元(cup)生成對應的機器碼.
❾ 編譯程序能直接將源代碼轉換成目標代碼嗎
這個中間代碼是個必須的步驟,不能省略。打個比方:再怎麼先進,也不可能把一隻活豬趕進機器里,然後另一頭就出來一盤盤做好的菜是吧?